合并背景下的教师文化冲突

合并背景下的教师文化冲突
合并背景下的教师文化冲突

基于合并学校背景下教师文化冲突的研究

——以甘肃省H学校为例

摘要本文通过对合并学校深入实地观察,与学校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收集各种资料。一方面,通过对合并前两校人员的行为分析及对比,从合并学校视角出发,揭示合并中学存在的特有教师文化冲突。研究发现,合并学校中教师存在校际派别,两者不能达到很好的融合;权利与利益的角逐也引发了诸多行政矛盾;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也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建议: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创设人文、和谐、轻松的环境,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等等。

关键词合并学校教师文化冲突

一、引言

在2001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第十三条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并提出“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此政策实施了十几年,于2011年要求各地暂停,在这十几年内,全国共有中小学29.5354万所,累计少了264246所,减幅达52.77%,全国减少小学371470所,其中农村小学减少302099所,占全国小学总减少量的81.3%,初中数量下降26.19%。以甘肃省为例,十年前有17477所中小学,现在有10907所,减少了37.59%[1]。合并学校这一政策虽已暂停两年,学校的数量也减少了,但问题却依然存在,例如学校的管理、学生的教育、制度的执行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最为核心的问题,最为核心的问题是教师文化冲突,这一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学校未来的发展,可以说,解决得好,就能促进学校的真正壮大与发展,解决不当则会成为学校发展的绊脚石[2]。学校合并意味着要将不同学校的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就近融合在一起,在这中间就存在着合并后教师文化的融合问题,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文化冲突,比起前几年,合并学校的研究越来越少,尤其是教师文化冲突的研究更少。本文立足于合并学校的背景,界定了文化及教师文化冲突的相关概念,分析了教师文化冲突现状及原因,并对有关的对策建议提出了本人的看法。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文化及文化冲突

文化定义现象主要体现在对于文化定义的众多观点上。目前, 学术界公认的意见认为, 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 E ·B ·泰勒, 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泰勒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经典性的, 他在《原始文化》“关于文化的科学”一章中说: “文化或文明, 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 是一复合整体,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2] (P1)此后,这种定义方法不断遭到人们的质疑,他们分别从自身的研究领域和角度阐释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文化究竟所谓何物,季羡林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说:“据说现在全世界给文化下的定义有500个,这说明,没法下定义。我们认为人文科学跟自然科学不一样,有的最好不下定义……,所以我个人理解的文化就是非常广义的,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民有好处的,就叫做文化。”(季羡林1995《中国文化研究》第四期)。季羡林对文化的界定是宽泛的,即“文化就是生活”。)本文遵从季羡林先生的说法。由于文化自身的特点,我们的确没有必要再给文化人为地去下更多的定义,因为它包含的内容实在太多了。

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相互接触和交往时由于误会或偏见、

刻板印象、思维定势等所产生的矛盾和对抗状态。在古代较封闭的生存环境里,这些共同的东西,也即文化,是产生部落或者村落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和专门化,部落或者村落之间人们的各种联系不断增多,封闭的状态逐渐被打破。分属不同环境里的人们在互相交往的过程中,必然要产生冲突和磨擦。在合并学校中,两个不同的群体、组织合并在一起,就有文化差异,有文化差异就会出现文化冲突和对抗,这也是合并合并学校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角度不同,文化冲突是类型也就不同。对于因为文化存在时间的不同而造成的冲突,可表现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以地域为划分方式,则文化冲突包括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冲突、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因为文化群体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可分为大众与精英文化的冲突、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的冲突;由于文化性质的不同而导致的冲突更为复杂,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冲突、理性文化与非理性文化的冲突。这些冲突的不同划分方式为教师文化冲突的分类提供了不同的分析视角。1曾继耘文化冲突分析---学校文化建设的切入点[J].当代教育科学,2005(23)

(二)教师文化及教师文化冲突

教师文化的内涵决定着教师文化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论取向, 也是对教师文化冲突进行研究的不可或缺的逻辑前提,因而明晰教师文化的内涵十分必要。关于教师文化的内涵,国内外学者大多是从隐性与显性两个层面来讨论,他们认为教师文化的显性方面包括人际关系、行为方式、情绪反应、校风和教风等群体行为,隐性方面包括教育理念、职业态度、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

[ 2] 金崇芳. 教师文化刍议[ J]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 3) : 82- 83. [ 5] 古翠凤. 文化四纬度理论视角下的教师文化研究[ J] . 教育探索, 2005( 8) : 112- 113.

(教师的文化冲突?)定义、表现撤点并校背景下的教师文化冲突、

基于文本研究,笔者认为文化冲突是指不同群体、组织之间由于文化认同不同,在交往过程中,在群体之间或内部产生的对抗,它包括隐性与公开性的对抗。教师文化冲突是。。。。。。。

三、教师文化冲突的现状

在“中小学并校:政策与策略的再认识”一文中,高洪源指出并校是指在变化的社会条件下,由于实际情况的需要,几所学校通过组织的一体化,实现物质的、人力的和文化资源的融合,改变原来消极的品质,挖掘和放大积极资源的功能,形成新的优质资源结构[5]。黄美蓉认为,合并学校的性质是一个有独立法人地位、有至少两个原先相互独立的学校组建而成的新学校[6]。

根据学者们的观点,本文认为合并学校的定义,不是两所或多所学校的机械拼凑,而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把两所或两所以上的彼此独立学校的物质、人力和文化资源重新组合成为一所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新的学校,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合并是将两所学校的硬件整合到一起,然而文化的融合才是关键。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学生、行政等对学校发展理念、目标、制度、文化等一旦缺乏共同的认识就难以统一行动。

借鉴文化冲突的研究成果,合并学校教师文化冲突的类型主要包括教师文化身份的冲突、教师自我角色定位的冲突、不同教师派别间的冲突、教师文化与行

政文化的冲突、教师文化内部的冲突等。

1.教师文化身份的冲突

学校合并后,所有的职位特别是领导性的职位都有了多份,这就造成了互斗的局面。文化冲突会体现在关于校名、校歌、校徽、晨会等方面的冲突。文化冲突可能发生在学校各种地方,课堂、教室、操场等等,有个体的,有双方的,也有群体性的。

2.教师自我角色定位的冲突

教育家与匠人:我到底成为谁;很多老师刚进校满怀希望,可是越倒后来越觉得迷茫,他对自己,学生要求很高,希望学生做全面发展的人,他看了许多的教学方面的理论,也很想把这些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然而他发现现实并非如此,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做教。

3.教师文化与行政文化的冲突

教师与行政人员的冲突就是教师与行政人员互动的过程中由于文化价值观的分歧而产生的一种相对立、不和谐的状态,它的方式是和平的、非暴力的,这种对立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通过日常的一些行为表现出来。

4.教师文化内部的冲突

(1)教师个体之间的冲突

形成教师个体之间冲突的原因主要有:教师的个性差异;教师的认识水平不同;教师的个人主义;教师的地位变化。

(2)教师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

正式群体都有自己明确的规章制度和特定的工作标,为了维护其自身的运行秩序,必然对个体提出了种种要求和限制,而每一个个体也都有自己的目的、利益和意愿,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重视。因此,可以说所有这些个体的目标决定群体成员对群体是否负责的主要因素,希望个体完全忽视个体的目的,完全为群体的目标服务是不可能的,所以,两者之间必然会发生冲突,比如,教师与教务处的冲突就属于这种类型。

(3)教师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

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是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的对立情形。它可能是同一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冲突,容易导致成员分化成两个或更多小群体,从而把群体内的冲突转化为群体之间的冲突,如校长与书记的不和,转化为校长帮派与书记帮派的冲突;也可能是分别处于两个群体内的成员间的个人冲突逐渐升级而成,如教务主任与政教主任的冲突升级为教务处与政教处的冲突;还可能是两个群体内成员由于各自的共同利益或目标受到影响或冲突而发生在两个群体之间的冲突,如数学教师与英语教师的课时津贴的差异,会引起数学教研组与英语教研组之间的冲突。其根源主要在于各个群体片面强调自己的利益而忽略对方和共同的利益。教师群体之间的冲突也表现为这三种形式,不仅在正式群体之间中表现而且在非正式群体之间也时有发生。例如,两个教师个体之间发生冲突,但由于一方或双方都不理智,纠集自己的同乡而发生的争吵或严重的打群架事件,这是典型的非正式群体之间发生冲突的案例。教师群体之间冲突主要表现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冲突。

(二)教师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放在现状之后)与现状想对应

文化冲突近年来慢慢成为研究热点,它为研究者们研究文化扩展思路。那么文化冲突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不同文化的碰撞

每一个个体都能体现不同文化的融合,一所学校也是如此。学校文化是由多种作用力的相互制衡而形成的。学生群体、教职工群体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一群体文化内部又有其复杂的类别,这种文化的差异性与包容性在教育中的体现是十分明显的。合并学校中也是如此,不同群体间文化的接触,会产生种种矛盾。

(二)制度文化的缺失

制度反映了学校方方面面的价值理念,倘若价值观不统一,便会产生非正式制度,形成纸上一套,实际中另一套的“两张皮”局面。这种不匹配也容易造成人心不一,员工不服的后果,非正式制度的存在使得正式制度难以执行。管理者的工作难度加大,他们会把责任推到教职工头上,而不会考虑到制度的原因。另一方面,教职工们怨声载道,把愤怒对准管理者,也不会考虑到制度层面,从而引发冲突制度一旦制定起来,若执行不好,比没有制度还要糟糕。

(三)校内等级的存在

在现实学校中,隐性等级的形成通常导致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隔阂。重点班级与普通班级的设置,无形中让一部分学生富有优越感,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产生自卑情绪。

(四)对切身利益的高度关注

在群体中,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共享。只有共享与合作,才能引领学校的长期发展。学校部分成员对自己切身利益的高度关注,不愿与人共享经验与成果,无论在业务发展还是在人际交往上都会引发冲突

(三)缓解教师文化冲突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提倡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能够团结他人,形成一个合力的集体,既是德,也是才,既是教师自身素质的反映,又是教师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的体现。因此,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二)创设人文、和谐、轻松的环境

学校文化冲突部分原因是由于环境的改变,人在陌生的环境中不免敏感、易怒。在两个校区设计一些人文元素,体现对新成员的欢迎与包容,减少新成员对新校的恐惧。进入合并重组后,合并学校中在环境上作出了很大的改变,用环境感染人、教育人。合并学校中紧紧围绕自身的特色文化建设,在初高中两部的校园区都划分了不同的功能区。这在我的访谈中,教师和学生们对此都深有感触。比如,高中部校园以爱国崇德,知书达理;志存高远,坚毅朴实;刻苦学习,追求卓越;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主题,在教学楼、综合楼等装饰以崇尚科学、修身励志、公共道德、环境保护等内容的名言警句,让人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中,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养成高尚的人格。让学生在校期间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之中,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养成高尚的人格。在学校的每一类植物上或旁边都介绍了植物的名称、类别、属性、特点等,以便师生更好的了解和学习。

(三)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

制度的形成是为了更好地让学校运行发展,是规范教师学生行为的标尺,也是为教师学生服务的。所以制度的确立、学校管理体制的设立要以教师、学生的需要为基础。这是前提,然而前提做得再好,制度做得完善,没有执行得当,其后果远不如没有制度。N 中教师、普通行政人员与管理者之间之所以有冲突,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制度的执行不够,说一套做一套。

1.统一要求,制度说话。合并之前的学校有各自的制度与管理方式,学校成

员已形成共识。合并之后,两套制度的存在是学校发展的绊脚石。此时,尽快形成统一的标准,以重新制定的制度实施管理,避免不必要的人员隔阂。

2.人员优化、竞聘上岗。上面也提到,合并初期,为平稳过度,学校的各项职位基本上保持原来人员,一岗多聘,保证了学校的过度,由此带来的文化冲突也不可小视。后期应当注重人员的优化,按照需要设置岗位,对原来成员实行竞聘制度,达到优化效果。

3.继承各自优良传统。所谓优良传统,是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并对学校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产生影响。也就是所谓的“学风”“教风”“考风”等等。一所新学校的诞生,并不意味着一切推倒重来,合并的目的本身就在于发挥双方的优势,达到 1+1>2 的目的。两所学校,不论强与弱,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各自的优良传统。挖掘两所学校的优良传统,使新学校更具优势。其实对于本校的特色及传统,原学校领导是了如指掌的,借助契机,不仅可以相互欣赏彼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彼此的偏见,增进彼此的了解。通过共同挖掘出的优良传统,更具向心力。

六、反思及讨论(另起一段当做结尾)

近些年,学校文化引起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它反映了教育重心从宏观教育系统到微观学校系统的逐步转化,反映了教育决策者和教育研究者对学校层面教育改革的关注。对学校文化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宏观教育系统决策的实施,当前轰轰烈烈的系列改革也需要学校文化这块土壤的滋养。对于学校文化冲突的研究,从一个角度对于学校文化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马克思曾经说过,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动力;从另一个角度说,冲突更能够反映一所学校文化的现实状态。认真检视本学校现有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文化策略,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本研究以合并学校文化为背景,探寻一所合并中学的学校文化冲突,有助于丰富学校文化及冲突理论。上面也提到过,学校合并也越来越成为优化学校资源的重要途径,关注合并学校,关注它们存在的学校文化冲突,为现在及以后合并学校的发展提供参考及反思。

参考文献:

[1]王嘉毅

[2]周卫东. 论合并学校的文化培育[J]基础教育参考.2005,7

[1]谢翌、张释远,教师文化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曾继耘.文化冲突分析-学校文化建设的切入点[J]当代教育科学.2005(23)

[4]黄美蓉组织文化的融合:合并学校发展的关键高教论坛·2008/05]

[5]刘学国.浅论学校文化和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6)

[6]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5

[7]郑金洲. 教育文化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P25

[8]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5

附录

学校成员访谈提纲:

1.每天早上醒来时想到又得在学校开始新的一天,您当时最主要的感觉或情感是

什么?导致您这种情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您原来是哪所学校的?合并之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您是如何适应这里的全

新生活的?

3.您是否了解学校目前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规划?

4.可以谈谈校服的事情吗?校徽是如何定下来的?校名、校训呢?您对此有何看

法?

5.您是学校新成员,刚来的时候有师傅带你吗?这是一所合并学校,你对此有什么

特别感受吗?与其他学校有什么不同吗?

6.您了解学生在过去的几年是如何变化的吗?你怎么看待他们这种变化?您觉

您了解现在的学生吗?

7.你对学校未来发展有什么期望?你希望学校最好能发展成一个什么样的地

方?

您喜欢什么样的文化氛围?例如领导和教师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应该怎样?

这里缺什么?

8.在教学、班级管理方面,你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您教过好班,也教过差班,从教师来说,有什么感受?学生氛围有何差异?

9.可以介绍一下您管理班级以及与学生相处的经验和故事吗?你们之间有过什

样的冲突吗?您当时是怎么处理的?您觉得发生冲突的原因在哪?

10.我观察到你们办公室的布置,都是四面有玻璃的办公桌,将老师们划分在各自的一平方米域里,办公室一直是这样布置吗?你是怎么看待这样的办公室?在里面工作感觉如何?

11.老师之间,特别是学科组之间的老师,又在同一个办公室,平常是怎么交流的? 有集体备课吗?是如何进行的?您对此有何看法?

12.学校现在怎样评价老师?你对此有何看法?

学校里没有强制要求而大家都能主动去做的事情,或者你根本不想做但是大家都这样做你也不得不去做的事有哪些?

13.我们学校中哪些标志、活动或仪式是没有价值的、应该消除的?哪些价值或活

动需要在学校内复兴?

14.老师之间的合作怎么样? 老师之间是竞争多一些还是合作多一些?

你在教学中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怎么处理?是自已想还是向其他的教师请教? 15.你们之间有没有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大家相互交流一下的?

你听别的老师的课多吗?

[2 ] [英]爱德华·泰勒.文化的起源[ M] .纽约:哈泼和罗出版社,1958 ( Edward Burnett Tylor , The Origins of Culture ,New York : Harper and Row , 1958. )

(1)加拿大著名学者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A.)认为,教师文化的内涵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界定。从内容层面来看,它应包括特定范围的教师集体共享的态度、价值、信念、习惯、假设以及行为方式等,教师文化的内容外显于教师的所思、所说和所做。从形式层面来看,它主要指处于特定文化群体中的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模式和联系方式,其划分的标准主要是教师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如何。

(2)金崇芳认为: 教师文化是教育与文化关系的同构体, 是集教育者个人素质、学校教育理念以及社会价值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的反映, 是教育者在自身存在与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 价值观念是其核心, 外显于校风、教风, 内隐于教师心灵。

( 3) 古翠凤根据霍夫斯坦特的有关文化的理论, 认为教师文化是以校园为地域、空间背景, 以学校为组织背景, 教师在教育教学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被大多数人认同的职业意识、教育理念、行为作风、思维方式、生活信念、人际关系以及情绪反应等群体行为,是教师这一职业群体在精神气质方面的集体性特征。[ 5]

基于上述观点,笔者尝试对教师文化下一定义:教师文化是以校园为地域背景,以学校为组织背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外显于,内隐于。

(word完整版)选课走班背景下高中教师教学转变及其应对

选课走班背景下高中教师教学转变及其应对 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鼓励并促进学生自由选择和优势发展,是新高考改革的基本精神。为促进新高考改革顺利落地,2014年12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印发,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改革高考科目设置,考生的高考总成绩由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成绩以及三门纳入高考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组成,选考的三门科目可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实际、学习兴趣、学习特长,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浙江省还加入了技术)自主选择,学生有20种或者35种选择科目的组合。很显然,行政班教学难以满足选科的需要,选课走班教学成为必然选择。然而对于已经习惯于行政班教学的教师来说,适应选课走班这一“新鲜”的教学组织形式,无疑是一项从心理到能力的巨大挑战。有鉴于此,本文旨在对选课走班背景下教师教学各方面的转变要求进行剖析,并寻求应对策略,以期能为教师更好地适应选课走班教学提供借鉴和思考。 一、选课走班背景下教师教学的转变 选课走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出现,虽然并非新事物,但随着新一轮考试制度的改革,它被赋予新的内涵与价值,暗含了教育教学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时代需求,契合了普通高中教学组织形式未来发展的新特点,进而倒逼教师教学发生改变。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选课走班背景下,教师将不得不与具有多种背景、需要、期望、动机和志向的学生建立关系。这就意味着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扮演不同的角色,概括来说,包括以下几种角色要求。 1.学科教学者固然重要,学科教育者更要体现 学科教学是教学历史上最古老、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教学类型。发展至今天,不仅关于学科教学自身的价值功能、性质特点、组织结构、实施途径、评价策略等都为教师所熟知并为公众所认可,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多环节紧紧相扣、多要素紧密配合的运作机制。可以说,学科教学在人们的认知中是成熟、成功且可以信赖的。久而久之,教师成了学科教学者的代言人。在漫长的“学而优则仕”观念影响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皆将分数看作是学科教学与学科学习成就高低的风向标,教师也逐渐淡忘了教学所具有的教育性,其教学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高分,但却忽视了“育”学生的“初心”。而正是因为认识了现行教育的弊端以及考试制度对学校教育的重要影响,高考制度一直致力于转变以分数、升学论学生的发展倾向,力图引导教师教学的转变。新高考政策的不分文理科、学生自主选科,可谓是颠覆性的转变。这一转变从理念到实践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灌输知识,而是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出发点,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的优势发展,帮助学生彰显自身的生命价值。这一要求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科发展学生的认识属性,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科教学中还要兼顾学生的德育、美育等。也即是说,教师要从一个“单纯”的学科教学者走向融各种职责于一身的学科教育者。 2.学习指导者天经地义,全面管理者崭新要求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被人们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在选课走班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这对教师的指导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不同于在行政班教学的境况下学生只需做好选择文科还是理科的准备,其课程、教学、学习都有固定的“轨迹”可寻,选课走班背景下的学生不得不在提前做好人生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以及高中学习生活规划的基础上,慎重作出选科的决定,这对于身心发展并不完全健全的高中学生来说,是难以做到完全清晰与笃定的。其次,在学生选科之后,便开始了没有班主任、没有三年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的日子,“一人一表”的生活状态倒逼着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学会自主、主动起来,但这对习惯于“被安排”的学生来说压力很大,他们极有可能会处于充满失落感、无力感、盲目感的恐慌当中。为此,大多数试行学校所认可的方法是建立学生导师制,来指导

最新树立课改理念下新型教师观和学生观

树立课改理念下新型教师观和学生观, 培养良好师生情感关系 新课改日渐深入,“问题学生”好像也越来越多了。他们都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有时在课堂上就会与老师顶起牛来,弄得教师异常尴尬。课堂之外,他们也会给老师“出难题”,搞得教师们头疼。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老师觉得难以应付,一些从教多年的教师不免也长叹一声:现在的学生啊,是越来越难教了! 很显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新课程背景下如 何管理学生。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为什么不如以前的学生好管理了呢?这里除了我们教师的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之外,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没有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下面,我想结合个人教育教学的体会和前人的理论与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为什么不如以前的学生好管理了呢?究其原因,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导致了学生“难”管;陈旧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导致了学生“难”管;落后的课堂管理导致了学生的“难”管;落后的德育导致学生的“难”管。作为一名中学政治课教师,如上原因中我更加关注的是教师观和学生观转变的问题。 新课程的实施确定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题,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新课程要求教学的过程应转变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对于教师来说,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

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不仅如此,新课程下的学生也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我们的教学和管理的目标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果我们的教师仍然抱着陈旧的师生观念不去改变的话,很自然就会发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的转变势必要求我们改变陈旧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下一段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是师生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①真正贯彻“课改”精神的课堂,应该营造出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为基础的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这种心理氛围应该至始至终地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得教育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是一项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工作,没有建立在新型良好师生关系基础上“课改”,必然会是一辆没有发动机的汽车,只能做做样子罢了。 那么,如何建立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呢? 一、更新“教师观”和“学生观”,重新定位角色。 树立新型教师观和学生观,重新调整好角色定位,是建立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个前提和基础,所建立的师生情感关系必定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所充当的角色绝对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如何整合企业并购时的文化冲突

如何整合企业并购时的 文化冲突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如何整合企业并购时的文化冲突 现代企业并购后的文化冲突已经成为了企业并购时的重要难题,针对这一难题,可以有效地采取适当方法对文化进行整合以避免文化冲突带来的巨大影响。 一、选择科学的整合模式和程序,并尽早制定周密的整合计划 文化整合具有很强的实务性,需要考虑并购的具体情况,而且比较复杂,可变因素较多,因此,在整合开始前,需要选择科学的整合模式和程序加以控制。 在为并购进行尽职调查阶段就应该开始为两个企业日后的文化整合做打算。虽然有律师和会计负责对有关财务和法律方面进行尽职调查,但还要组成专门的整合小组,负责研究企业的信息系统、人力资源、运营现状、客户服务及其他重要业务。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并购方要聘请专门顾问来研究目标企业的企业文化并与自己企业的相比较,确定其企业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再根据并购目标确定文化整合模式。 二、引入专职的整合人员 如前所述,由于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进行整合有诸多难度和微妙之处,在整合过程中引入专职的文化整合人员,对很好的完成整合工作大有益处。专职整合人员全权负责购并后的整合业务,在确保将两个企业的业务运作在期限内完成有效组合的基础上,负责对被并购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并使母体企业的员工能容纳被收购企业等等。整合专职人员的职责可以概况为四个方面:推动整合进程,搭建整合机构,促进企业内外交流,保证短期见效。 由于并购个案的特殊性,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企业的整合是相同的。因此对专职整合人员而言,没有固定的职务说明,也没有固定的工作界限,专职整合人

新课标下的教师角色定位(教师中心稿)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因为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要把新课程各该改革的教学历年真正落实到位,关键是要广大教师重新审视自己,变革自己,定好自己的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反省自己在传统教育理念中的角色、作用,他与新课标的要求有什么不同,需要如何改变才能使自己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面笔者拟对教师作用的传统理解做一些分析,以求就教于方家。一、教师是园丁社会一直歌颂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知道,园丁的作用是培土施肥,修枝剪叶,而在这过程中园丁是主动的,而园中的花木始终是被动的。园丁有怎样的审美标准,那么他对花木就会做怎样的修枝整形,所以花木的生长发育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园丁审美情趣的雅俗、审美能力的高低。而新的教育理念的核心是自主、合作、探究,它特别强调学生应能独立地、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说因此教师不是园丁,而应是根雕艺术家。对待雕的根必须是因势就形。它本身具有什么形体特征,艺术家的任务就是使它能更好地凸显其个性特点。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就应该是通过自己的引导、教育使学生能充分地发展他们的个性,更好地成才。有文学天赋的就发展其文学素养,有艺术细胞的就发展其艺术禀赋,擅长理性思维的就培养理性思考的能力,擅长动手的就培养操作实践能力;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千人一面的标准化人才。二、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有一桶水这一观念把教师的工作职责定位在给学生的是具体的东西,即一碗水。也就是教给学生的是死的知识,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也只是你的知识大于课本知

识就行。这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教给学生的如果仅是一碗水,远没有达到社会对一个人才的要求。社会是发展的,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仅有老师教的一碗水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在终身工作、生活中使自己的水源源不断的能力。所以教师教给学生的应是一种探求水源、汲取水流的能力。这样学生的水就是活水就会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要能达到这一目的,仅有一桶水是不够的。第一,一桶水有量的局限性。第二,一桶水有质的怀疑。如果一桶水长期不动,它就会是死水变质的水,这样的水交给学生,只会贻害无穷,如果那样,教师岂不就无异于扼杀幼苗的刽子手。话虽然说得重一点,但理确实如此。因此教师必须始终坚持自我知识的更新、理念的更新,要力争把自己的一桶水变为活水、长流水。三、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过去为了强调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就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但我以为这还是有局限性的。我以为应该是师傅指指门,入门在自身。严格地讲,师傅是很难把学生引进门的,老师只能起引导的作用。老师教给学生的应是找门、入门的能力。要真正达到进门的目的,达到进门后能够识宝、取宝的目的,这都应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否则,学生尽管可能会进得门去,但不一定就能真正体味到门内的精彩,不一定能取到其中的精华。我一直认为教师不应是放牛娃,而应是牧羊人。小时侯放牛时,总要拉着缰绳,走在牛的前面,不然,要吗它不走,要吗它不按你的意图走。以故就常常羡慕牧羊人,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教师必须学会学习,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有些教师认为学习只是学生的事,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其实学习对教师来说同样重要。当前人类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学会如何获得信息资源以及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观念、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每个教师都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过去我们常常津津乐道于教师“一桶水”相对于学生“一杯水”的丰富渊博,现在“一桶水”的容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必须时刻吸纳新知,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否则,不仅难以在学生面前维持自己的威望,在专业发展方面也会遭遇重重困难。 二、成为反思型教师 对于当前的课程改革,很多教师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这固然是由于当前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还不够完善,但同时也和教师缺乏独立思考有关。作为教师,不能盲目地迷信专家的权威,坐等专家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不假思索地照搬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而应持怀疑的态度,对之进行认真的研究反思,检验其是否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教师应该培植起自己的“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思考各

种教育行为的后果,不断自我修正、调整和更新,从而加快自己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三、强化创新精神 教师必须通过创造性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会创造的人。这首先要求教师培养起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经常主动地更新观念,学习新知,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有意识地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创新精神,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实现的。 四、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要求教师高度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在现实情况下,教师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同时也有合作关系。新时代的社会在竞争加剧的同时更加强调交流与合作,强调双赢和共赢。教师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有多种形式。日常教学之余,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换意见,彼此分享经验。同科教师之间可以在一起讨论教学方法,相互合作设计课程。不同学科的教师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或在相关学科知识方面提供专业帮助,等等。 新课改还提倡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在这方面教师应该积极主动,为“生”师表。教师应该努力成为师生关系的艺术家,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必要时甚至可以积极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 五、教师要成为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高不可攀,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的研究

题目: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的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观学生观 摘要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新的教育理念在不断萌生,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正确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在目前的教育事业中是相当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摈弃旧的教育观与学生观,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重新认识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应当注重现代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教师行为的转变。尊重学生并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有差异的人、学生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只有理解并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育工作者。

1 前言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正确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在目前的教育事业中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应当注重现代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教师行为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摈弃旧的学生观,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重新认识学生这一主体。尊重学生并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有差异的人、学生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只有理解并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育工作者。 2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教师观 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对中小学教师在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的地位和角色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课程知识的被动传递者,而是一个主动地调试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教师不再是一个真理的垄断者和宣传者,而是一个促进者、帮助者、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因此,积极能动的教师形象取代了消极被动的教师形象。 2.1 现代教师角色的转换 2.1.1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首先,教师再也不能以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目的,而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 其次,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和社会规范,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1.2 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实施课程的做法。教师要整体理解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系统,熟悉国家课程方案,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关系,理解课程实施中从“专家课程”到“现实课程”的转变过程,正确认识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变过去习惯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国家课程教材,积极进行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实践探索。

企业并购后的文化冲突与管理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并购成为可能。然而大量名噪一时的国际并购案最终都陷入“70/70现象”的尴尬,以失败收场。基于统计数据的结论论证了文化冲突是导致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从并购双方力量对比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文化冲突的三种策略。关键词企业并购文化冲突管理对策在全球范围内,并购已经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但是,大部分企业并购后未能实现期望价值。全球并购整合业务合伙人Jack·Prouty先生在总结当今并购的“70/70现象”时指出,当今世界上70%的并购后企业未能实现期望的商业价值,70%失败源于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企业并购后整合难,但最难的莫过于企业文化的整合。许多企业在并购前一般只重视战略和财务因素,忽略两家企业并购后文化的兼容性。1 并购后企业存在的文化冲突难题在企业的购并中,一些人认为,企业文化是很虚的东西、是软性化的不属于购并中应考虑的因素。还有些人认为,只要硬件完成了合并,软件问题自然就容易解决,企业文化自然而然就会融合到一起。显然,这是对兼并后文化融合意义认识不够,事实也证明,有些企业虽然实现了兼并,对资产、债务、组织、技术、员工、产品等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组,但是仍然没有产生1+1>2的效果。根据总部位于纽约,成立于1916年的世界著名商业论坛机构Conference Board最近对财富500强企业中的147位CEO和负责并购的副总的调查,90%的调查者认为,实现企业并购后的成功,文化因素至少和财务因素一样重要。并购后企业能否化解文化冲突,达到协同效应是决定并购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冲突产生于矛盾和差异,文化差异必然会产生摩擦或冲突。站在冲突导致不和谐对抗的角度来看,文化冲突的破坏作用是呈指数倍数辐射的。因文化同质度的高低不同,文化矛盾及冲突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轻微摩擦、强烈对抗、局部对恃、全面动荡、日渐融合、持久冲撞等,而那些长时间、高强度、大面积的冲突,主要还是来自于核心文化的严重分歧和新理念与传统观念间的急剧碰撞。从企业文化本身的特点及属性来说,在企业并购中所引发的文化冲突,主要来自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差异。1.1 价值观的冲突每个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经营哲学和企业精神。这些基础的价值观念在以往的企业社会实践中,一方面保证了该企业能动地适应外部环境,维持基本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也统一了企业内部成员的思想意识,实现了企业在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上的一体化。由于其被广泛传播和反复实践而在员工思想中强化起来,有的甚至转化为常规和惯例。当企业发生购并行为时,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的刚性和连续性特点,很难把原企业的价值观统一于新组织的价值体系中。特别是一个企业的主导价值观被一种新的价值观取代时,原企业成员就会产生潜意识的抵触情绪和消极行为。即使购并双方进行价值观的融合,也有可能引发价值观的冲突。因此,只要有企业购并行为发生,就会有价值观冲突的存在,也就需要企业进行组织间的文化融合。[!--empirenews.page--]2.2 行为规则差异冲突原企业在处理外部适应性和内部一体化问题时,已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本组织的行为规则,这些行为规则包括:企业内部的文化网、规章制度、奖惩措施和组织结构等。当购并行为发生时,企业的原有使命会被改变或被加强,所以作为保障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规则也需要重新设计。特别是购并企业在行为规则上差异较大时,更需要详细分析。首先,文化影响和传播信息的范围扩大了,应从两个基本点或两个基本点以上的企业角度实现有效的沟通;其次,要进行内部人员的调整,从新组织总体上把人力资源配置到更有效的位置;最后,内部的规章制度也应改变,以适应新组织的战略管理,购并中的这些行为,打破了原组织的内在平衡,组织间的文化冲突也就随之产生。1.3 习俗、形象的冲突并购中的企业都有一些习俗化的因素存在,如传统的礼仪、共同的生活习惯和趋于一致的道德思想等,特别是一些参与跨国购并的企业,民族性的文化差异更大。由于习俗化因素有很深的社会文化根基,同时又贴近员工的生活,一般影响比较持久,协调难度较大。如何有效地解决习俗化要素的文化冲突,不仅对于组织内的价值观塑造、员工积极性调动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于新组织总体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1.4 劳动人事及薪酬政策方面的差异并购方往往是在市场运作中较为成功的企业,

(完整word版)企业并购文化整合

企业并购文化整合 一、引言 陶斯·佩林咨询公司专门研究了过去10年间180多个成功的企业并购案例,得出的结论是,成功的文化整合是并购得以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1]根据KPMG公司的一份全球性研究报告,指出了增加成功可能性的6项并购前活动,其中解决文化问题是一个关键性的要素。[2]对文化整合的关注已经被证明为并购成败与否的“分水岭”,如果忽略这一点,那么对于并购的迫切可能会是一种代价高昂的冲动。[3]而选择什么类型的文化整合模式,是企业并购后进行文化整合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因为不同类型的文化整合模式,意味着不同程度的文化冲突,决定了企业并购整合后不同的控制范围和经营模式,进而决定了并购成功的可能性。 二、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研究回顾 Berry是较早提出企业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的学者,他认为购并双方共有四种文化整

合模式,即文化融合、文化同化、文化分离、文化消亡[4][5]。Cartwright和Cooper根据并购的动机、目标和权力的运动,提出企业并购三种可能的合作关系类型[6]。后来,又有许多学者基于他们不同的研究视角和 研究方法,提出了多种企业并购的文化整合模式类型。 总结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一方面,这些不同类型的整合模式是根据并购双方文化交叠的标准划分的。另一方面,众多学者提出的整合模式类型在内容和形式上并没有超出以Berry提出的融合、吸纳、分离和消亡四种文化整合模式,基本上是在Berry提出的四种模式基础上对其略作适当改进而形成的。 三、对以往研究成果的评述 应该说,以往的文献为我们对文化整合模式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分析了不同文化整合模式的影响因素,对于指导企业的文化整合实践也具有一定的 借鉴意义,但也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以往对文化整合模式的研究大都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角色的变化 教师角色的特征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历史上,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特征经历了从长者为师到有文化知识者为师,再到教师即文化科学知识传递者的演变历程。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这一角色的特征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当今在教师角色的重塑过程中,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前列,将历史的和现代的价值意义重新审视,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

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中的应用,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以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 具体来说,教师的角色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教师的职业观:要从做“教书匠”式的教师,向做专家型、学术型的专业化教师转变。 教师的教育主体观:要从以教师为本,或以教材为本,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教师的师生观: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为师生是交往互动、教学相长的协作关 教师的责任观:要从为学生升学考试负责,转变为“为学生的一生做规划”° 教师的教学观:要从“为教而教,,转变为“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教师的功能观: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是由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已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所决定的。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其主要职能已从知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发展的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缺失的反思 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漫画:“一双大手把着一人形木模,将一个学童模样的孩子,往木模里按压,使之中规中矩,孩子痛苦得泪雨滂沱。”曾有人将这种“千人一面、削足适履”的教育方式称之为传统教育。一时间,传统教育的痼疾逐一彰显出来了,传统教育也因此被打入了冷宫。新课程改革顺应时代而生,人们为之振臂高呼,教师悦纳了与之相随的新课程理念,都沉浸在诸如“教师不仅是‘经师’,更是‘人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是学生‘平等中的首席’”等新理念中,教师的心灵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碰撞和震撼;然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新理念的应用,教师中虽然不乏游刃有余者,但更多的教师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缺失了。 困惑一:某年轻教师在公开课中看到评课者手捏跑表,专注地为自已“卡时”量化,便思忖着告诫自已:“教师讲解不能超过20分钟,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绝不能被圈入‘满堂灌’、‘一言堂’”。就这样,教师在一节课中几乎不讲解,学生自学、自读、自练成了课堂主线。课后,评课者意见纷纷,莫衷一是,有人说,现在的课就是要这样上,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有人说,这样的课,学生能学到知识?不可思议。上课者彷徨了,听课者也迷茫了。 困惑二:“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成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学生主体被凸显出来。教师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实现,保护天性,弘扬个性,课堂上,面对学生随意讲话,不认真听课,教师只能听之任之,否则,随时都会被冠以“变相体罚”之名。都说“玉不琢,不成器”。面对学生一张张幼稚的脸庞,这些未曾雕琢的“天然璞玉”,教师只能将她们小心翼翼地包裹好,精心地呵护着,生怕稍一疏忽又把她们刻划成“千人一面”。 困惑三:新课改要求教师角色转变,教师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风险。角色转变意味着冒险,然而,现实中偏爱“顺从”的“领导文化”弱化了教师的冒险精神。教师偶有突发奇想,也不敢付诸于行动,忌讳让领导看不惯,旁人说“出风头”。 困惑四:教师是实现学生主体价值的使者,是学生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者,然而,教师的情感态度却被忽视了。现实中,教师工作的生态环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教师的变化和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教师的变化和发展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新桥学校田琪 一、新时代背景下农村教育环境的变化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1]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而促进城乡、地区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大体均衡,让所有中小学生都享受到基本相同的学习条件。但学校的发展除了要有坚实的硬实力,更需要在发展中起关键的“软实力”。要全面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跟上建设的步伐,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学校教师的变化 1.农村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职责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旧思想得到了很大转变,能够意识到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有些年轻教师能够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积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身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大力创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条件。 2. 农村教师的学历水平逐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都提高到大学毕业以上的水平,一般都具有学士以上学位。近年甚至提高到研究生学历水平,充分体现了农村新进教师基本素养的提高。 3.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首先,教师学历的提高是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基础。但在如今知识不断更新的年代,只有“学无止境”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教师。大多数农村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 4.农村教师的幸福感程度显著提高。政府部门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教师思想素质的提高;办公环境质量、办公条件、办公基本设备的改善;学校的教学场所条件的改善;实行绩效工资的教师工资结构的改善等均增加了农村教师的幸福感程度。 5.农村骨干教师的流失逐步减少。农村优秀教师的流动,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萎缩了农村的孩子享受的教育公平的机会,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止步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村教学环境的改变,农村教师待遇的提高加大了对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低、物质和精神的关怀。 三、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学校教师的发展问题 农村教师的发展要跟上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要适合新时代背景下适合农村学校现状。那么在新的教育环境平台下,农村教师的发展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呢? 1.教师培训内容和方法单一。 现在教师培训的方法一般是以集体听课为主,培训时间少,培训面较窄。而且常常会出现以会代培,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农村教师放下手头的课,花了时间和精力。 2.教师科研素养的缺乏 增强教师基本素质,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是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保证。 3.教师学习发展的氛围不浓厚 专业发展需要一种氛围,或者说是“场”。教师专业化更是这样,因为教师专业发展并不是培养出千遍一律会做某种技艺的人,而是富有个性的专业人员。教师的成长除了独立奋斗之外,还需要合作,还需要与外界广泛的交流,在碰撞与融合中发展。 四、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学校教师的发展方法 1.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教师师德发展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新课改背景下,运用新理念,采用新方法,进行创新性教学已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教育观念的创新是实施新课改的前提。教师是新课改的实施者,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否有创新的观念和创新的素质,是推动学科教学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新课改正好为教师观念转变提供了契机和条件,使教师摆脱旧课程体制下的束缚。因此,新课改的实施首先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 一、改变教师权威形象,建立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实施的前提和条件,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努力构建体现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交往中讲求平等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民主的教学气氛,大面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自觉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平等的地位,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或武断地下结论,不因平时学生学习成绩和表现的差异,在交往中表现出或轻视或重视的倾向,而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不公正。教师应该从神坛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

在平等的交流中给学生以适时的点拨。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教师要成为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教师要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分享快乐,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益友。师生在人格上、地位上的平等,才使师生的交往充满了亲和力和人情味。教师以情动情,以情育情,学生们则“亲其师,信其道”使教育“真正走进孩子的灵魂”。 二、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的实施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而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改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

战略并购中的文化冲突

雀巢战略并购银鹭的文化冲突研究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整合是并购重组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要使企业达到1+1>2 效应,必先从文化层次思考企业改制重组问题,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对于企业成功地并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企业文化并购重组整合冲突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各种价值观、传统、信念和优先选择的个性化组合,是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并被全体员工普遍认可并共同遵循的人本管理理论。企业文化通常是由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和企业的物质文化等四个方面构成的。企业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是企业精神文化的产物,企业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则对企业精神文化具有反作用。二企业文化最大的体现在人的身上。人——我们最有价值的财富,这就是雀巢的企业文化。 一直以来,雀巢员工始终是将雀巢精神带到生活中的关键因素。也正是这种“人”的精神引领雀巢从一个乡村的作坊发展成今天领先世界的食品公司。员工是雀巢最有价值的财富。二.企业并购重组 企业并购重组是企业做强做大的重要手段。但并购重组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看资产整合、资源整合的效果,而且要看文化整合的效果。如果没有文化的整合,就将导致并购双方貌合神离,使企业陷于无休止的摩擦和内耗之中。 雀巢并购遵从几个原则。首先,雀巢不进行敌意收购,在双方自愿的原则下进行。其次,雀巢将自己的竞争优势与被并购方的优势进行融合。最后,不盲目并购,在产品相关多元化的框架内进行。 银鹭与雀巢在产品品质、消费者服务、业务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方面拥有相似的价值观和文化。而且,银鹭产品对雀巢在中国现有的产品系列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与雀巢的全球策略相契合,进一步强化了雀巢致力于成为世界领先的营养、健康和幸福生活公司的核心战略。比如,银鹭原本就是雀巢即饮咖啡在中国的受委托加工方,双方早已建立了互信互利的合作关事实上,注重共同的价值观和商业基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在雀巢当年对银鹭的并购中充分体现了出来。 三、企业并购重组中文化冲突的整合 1、实现文化整合前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从整合的实践来看,要实现文化整合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融合二是认同;三是落实。融合:在企业文化整合中,雀巢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在使命和价值观等方面和银鹭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并在组织结构、制度和流程等方面进行适度的变革。 认同:企业文化整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使企业文化更适应市场需要,促进雀巢在华的发展,而不是进行文化表象的整合,使得雀巢和银鹭能够在文化方面达成共识; 落实:企业文化整合的基本保证是落实,不能将文化仅仅停留在书面、标语和口号上。 企业文化整合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分别为: 1、企业精神文化的整合:企业精神文化深藏于员工内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像一只无形的手弓,导着员工前行的方向,激励着员工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为企业的发展铺平精神上的通途。 2、企业制度文化的整合:在雀巢看来制度文化整合时涉及到企业组织机构的整合,一个高效的组织机构,是决定文化整合计划是否能够被不折不扣的运行下去的重要因素。

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

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 并购作为实现企业快速成长和低成本扩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现代经济中已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的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对企业的战略结构、管理风格等都具有指导和决定作用。一般来说,并购双方的企业在文化上同质的部分往往不多,常常表现得是文化上的巨大差异性。企业并购以后,被并购企业的员工不认同并购企业的价值观,不喜欢并购企业的管理作风等,并购后的企业便很难管理,这将严重影响并购后企业的有效运作和最终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并购后的企业双方在以后的发展中,必需拥有一个共同的团结核心,即共同的核心文化或至少是“文化上的姻缘”,这就需要进行并购企业间的文化整合。许多研究表明,并购整合的最大障碍来自于企业文化的冲突。 一、并购企业的文化冲突 企业文化冲突是并购后企业冲突的集中表现,并购双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对问题的认识角度、思维方式和判断的认识差异上。并购企业的文化冲突所导致的并购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形象冲突。企业形象是并购后人们最容易关注的。一开始人们总是关注进行并购的两家企业的形象,特别是它们之间可分辨出的不同之处。如不同企业的领导风格、管理者的行为和态度、员工行为准则的区别以及企业的声誉等,甚至连最细微的差异也会引起人们的注

意。 2.经营理念差异与冲突。企业作为一个盈利性组织。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还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以互惠、互利、效率为指导思想,考虑对社会的责任。在管理中实现“双赢”,但不同企业并购后在这方面认识不一,往往产生冲突。 3.价值观的差异与冲突。两家企业之间可以认识到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变得更明显。企业并购中的差异由市场反映出其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上更深层次的差异。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不同企业并购后其文化差异与冲突集中地反映在个人价值观上。对于经营管理者来说,主要是对待风险的态度的冲突。对普通员工来说,价值观念的差异与冲突集中表现在对待工作和成就的进取精神上,被兼并的企业通常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员工缺乏主动性与进取精神,他们的价值判断以少干为荣,以偷懒和不劳而获为荣,以这种价值观支配的行为方式必然与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取得成就并实现自身的价值的优秀员工的价值观发生冲突。 二、企业文化整合的涵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的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不易被察觉,“潜移默化”地发挥影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李义平曾指出:企业文化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或者是下意识的东西,是一种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东西。因此,人们对自己的企业文化已经习以为常,平时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企业并购中文化整合的内容(一)

企业并购中文化整合的内容(一) 随着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企业扩张和发展的手段也在不断变化和创新,并购作为企业向外扩张和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产生到现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同时,企业并购理论与实践很快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 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达到快速积累资本、占有更多市场资源、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并购是企业迅速完成经营扩张、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的最佳途径。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必然面临参与并购的企业之间原本相对独立的企业资产、组织机构、人员、品牌和产品以及企业文化的重新整合问题。其中,企业文化的整合在企业并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有其独特性和延续性,是影响企业永续经营和长期发展的深层次因素。企业并购能否最终成功有赖于双方文化的成功整合。并购企业如何顺利无缝整合双方的文化,为并购后企业的永续经营和不断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是众多管理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企业文化整合远比生产、营销、财务整合来得复杂。通过文化的整合,克服双方的企业文化可能带来的一些问题,并且以此建立共同的企业文化来形成员工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形成共同的企业目标、企业理念和企业形象。而并购后的企业文化整合则表现为一种特殊的逆向性,

首先从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开始磨合。由于精神文化具有惰性和传递性,使精神文化的整合显得更难、时间更长。按照企业文化要素对象的不同,企业文化整合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企业精神文化的整合 企业精神文化是含于企业群体内,具有导向、激励、内聚、自控和协调能力的文化渊源。它的核心价值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是企业员工潜能发挥的催化剂,而价值观念又具有惯性和传递性。因而不同的企业文化冲突整合,更在于企业价值观念的转变与统一。 1.企业价值观的整合。并购中不同的企业必然带有不同的价值观,具体表现在企业员工对企业目标、企业的市场形象、员工对成功的标准等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企业不同的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如果不尽快调整价值观,必然给并购后的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为此,企业并购后,要把员工的价值观念的整合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将其规范为一种新的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统一的价值观。要对原有的状况进行分析,分清哪些是有利于并购后新企业的发展,哪些防碍其发展;强调新的价值观。对原有企业价值观念中有利因素果断地加以吸纳,对于不利因素必须摈除。在扬弃的同时,还需要在新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和树立新的价值观念。一旦条件成熟就要以新的企业价值观念取而代之;注意对员工个体价值观的确立,对于新的价值观员工内心转变往往经历:抵触——服从——认同——身化。只有达到身化以后使企业新的价值观为大多数员工所共同拥有,形成预期的企业文化所要求的

音乐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如何进行角色的改变

音乐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如何进行角色的改变 一、领会新课标的理念,转变音乐教学观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任何教育行为的实施,都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人类需要音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按理,大多数学生应该是喜爱音乐的,事实也确如此。然而,多年来我们的音乐教育却屡屡遭到学生的排斥,“学生们喜欢音乐但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屡屡发生,甚至到了让学生觉得“音乐课的教室,简直就是我的刑场”的地步。有学生这样说:“一提到上音乐课,我就头痛。因为一上音乐课,就有无数个我根本不认识的音符迎面扑来,令我招架不住。更可怕的是,老师竟然让我全都记下来。这怎么可能呢?我又不是音乐天才,这么多的‘哆来咪’,看到都害怕,让我背下来,简直是谋杀……音乐课的教室,简直就是我的刑场!”——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得不令我们深思!的确,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课内容单一、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求;教法死板、与音乐艺术的本质背道而驰。我们更多地注重音乐技能、技法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更多地关注教师本人的情感体验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音乐情感……使得我们的音乐课文不文,理不理,在某种意义上等于抹杀了学生作为一个有着相对独立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及情感体验、审美观念的个体的感受和创造欲望。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市的音乐教育者们本着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信念,通过教学,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并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在新课改之后,我市的音乐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因素,更加注重对“人”的培养,还音乐以其音乐艺术的本来面目,展现给了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和谐的、动态的、充满了美感与浓厚人情味的音乐学习的空间,而学生们则在教师的引领下步入了音乐艺术的美妙殿堂,在艺术殿堂里尽情畅游。“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扭转。也正因为如此,我市的音乐教育才真正肩负起了“培养人”的神圣使命。 二、教学实践中,教师角色的定位观念的转变需附着于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操作之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角色的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1、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变“指挥棒”为“引导者”音乐艺术有着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们对音乐的喜好千差万别。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的“引路石”。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这样,教师和学生就都成了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成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体。2、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居高临下”为“平等相交”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育,音乐教育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