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根治术后辅助放射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进展76页PPT

局部复发率
放疗 未放疗 P
总生存率
放疗 未放疗
P
影响局部复 发的因素
Goulart
100 2.3%
8.9%
0.2 85.8% 74.6%
0.24 病理III级, 未内分泌治 疗
McCammon 1856
Taghian 313 Mignano 101
10% 10%
81.6% 71.8% 0.38 (70.7%) (58.4%) (<0.001)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进展
41、俯仰 终 宇 宙 , 不 乐 复 何 如 。 42、夏日 长 抱 饥 , 寒 夜 无 被 眠 。 43、不戚 戚 于 贫 贱 , 不 汲 汲 于 富 贵 。 44、欲言 无 予 和 , 挥 杯 劝 孤 影 。 45、盛年 不 重 来 , 一 日 难 再 晨 。 及 时 当 勉 励 , 岁 月 不 待 人 。
Danish 82b 135 Danish 82c 132
RT No RT
RT No RT
3% 17% 6% 23%
82% 70% 55% 56%
Overgaard M,et al. N Engl J Med(1997).Overgaard M,et ncet(1999).
相关研究结果
临床研究 例数
T3N0的局部复发率
T3N0性约占全部全乳腺切除术后患者的 0.5%~4%,目前NCCN指南推荐对T3的患者行术后 辅助放疗。
Floyd SR,et al.Green journal(2009).
TD3BNC0的G的随研机究试验结果
临床研究 例数
Local Overall failure Survival
全乳腺切除术后放疗的进展
乳腺癌放疗PPT课件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精选ppt课件最新
1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熟悉乳腺癌放射治疗的适应症 2.掌握乳腺癌放射治疗的原则、放
射范围及剂量。 3.了解放射治疗的常用的方法及不
良反应。
精选ppt课件最新
2
乳腺癌治疗原则: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全身 性疾病,根据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 疾病分期、原发肿瘤的分级、雌、孕激 素的的受体情况,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生
(3)区域淋巴结预防照射时,剂量为50Gy/(25~ 28次·5—5.5周),每次180~200cGy,每日1次, 每周5次。
精选ppt课件最新
17
六、常见的放射治疗反应与损伤
(1)皮肤反应与皮下组织纤维化 乳腺癌在放射治疗中皮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
变,根据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分为4级。 (2)乳房纤维化: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乳房的纤维化对主要对美容效果造成影响,照 射剂量和分割剂量是造成并发症的主要因素。
精选ppt课件最新
18
六、常见的放射治疗反应与损伤
(3)放射性肺病和肺纤维化 放射性肺病常发生在放射治疗中或放射治
疗后3—6个月,临床表现有咳嗽、咯白痰和 发烧,严重者出现胸闷、气短,放射性肺病 可逐渐发展为肺纤维化。 (4)放射性心脏炎
②全乳同步推量放疗:
全乳照射剂量:50.4 Gy/5.6周 /28次。 瘤床同步推量:60.2 Gy/5.6周 /28次 ③窝区照射:个体化放疗。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五、放射治疗剂量
(2)根治术后或改良根治术后胸壁的预防剂量为 46~50Gy/(4.5~5周·23—25次),2Gy/次,每 周 5 次 。 如 果 切 缘 阳 性 , 对 原 发 灶 部 位 增 量 5— 15Gy/5—8次。
精选ppt课件最新
1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熟悉乳腺癌放射治疗的适应症 2.掌握乳腺癌放射治疗的原则、放
射范围及剂量。 3.了解放射治疗的常用的方法及不
良反应。
精选ppt课件最新
2
乳腺癌治疗原则: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全身 性疾病,根据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 疾病分期、原发肿瘤的分级、雌、孕激 素的的受体情况,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生
(3)区域淋巴结预防照射时,剂量为50Gy/(25~ 28次·5—5.5周),每次180~200cGy,每日1次, 每周5次。
精选ppt课件最新
17
六、常见的放射治疗反应与损伤
(1)皮肤反应与皮下组织纤维化 乳腺癌在放射治疗中皮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
变,根据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分为4级。 (2)乳房纤维化: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乳房的纤维化对主要对美容效果造成影响,照 射剂量和分割剂量是造成并发症的主要因素。
精选ppt课件最新
18
六、常见的放射治疗反应与损伤
(3)放射性肺病和肺纤维化 放射性肺病常发生在放射治疗中或放射治
疗后3—6个月,临床表现有咳嗽、咯白痰和 发烧,严重者出现胸闷、气短,放射性肺病 可逐渐发展为肺纤维化。 (4)放射性心脏炎
②全乳同步推量放疗:
全乳照射剂量:50.4 Gy/5.6周 /28次。 瘤床同步推量:60.2 Gy/5.6周 /28次 ③窝区照射:个体化放疗。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五、放射治疗剂量
(2)根治术后或改良根治术后胸壁的预防剂量为 46~50Gy/(4.5~5周·23—25次),2Gy/次,每 周 5 次 。 如 果 切 缘 阳 性 , 对 原 发 灶 部 位 增 量 5— 15Gy/5—8次。
乳腺癌放射治疗-课件

2、乳房切除术后胸壁和区域淋巴结的选择性放疗
(1)可定的术后放疗指征:原发肿瘤直径≥5cm,胸肌筋膜受侵,腋 窝淋巴结转移数≥4个及手术切缘阳性。
(2)有争议的放疗特征:T1~2病变,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1~3个和
肿瘤位于内侧象限而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
3、局部晚期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放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可概括为无具体病灶的预 防性放疗和针对具体肿瘤病灶的治疗性放疗(根治性 和姑息性)主要适应症总结如下:
(6)术后放疗:可手术乳腺癌的术后放疗,长期以来一直存 在争议。多数学者认为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和区域复发率。 但少认为会降低机体抵抗率,对机体有害。
放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可概括为无具体病灶的预 防性放疗和针对具体肿瘤病灶的治疗性放疗(根治性 和姑息性)主要适应症总结如下:
1、乳房保留手术后放疗
是乳房保留治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放疗不仅将局部复发率降低了 60%,而且照射技术直接影响乳房的美容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
三、放疗的程序
1、放疗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全面的体格检查,了解 必要的化验室检查,胸片、心电图、腹部及盆腔B超、病理组 织学诊断等。必要时可做脑、骨骼、内脏CT、磁共振检查。 然后根据病理的分类分级,淋巴结的数、受体状况及术后化 疗和激素治疗情况,评估机体状况,制定适合的放疗化疗。
2、经过准确定位做好体表标记,根据剂量分配
放疗的副作用及护理
3、放射性咽炎: 在放疗锁骨上区时,2~3周后出现咽部不适及疼痛,是咽部粘膜照射
出血水肿所致,给予消炎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反应为一过性,随着照 射剂量的增加会逐渐消失,如将锁骨上野向外打角10°~15°,则可消除 此反应。 4、放射性食管炎:内乳区和锁骨上照射时,食管也受到照射,会出现 咽部不适和疼痛,嘱患者进食软食,禁忌烟酒辛辣等刺激,可减轻症状 ,反应为一过性,一周左右可逐渐恢复。
(1)可定的术后放疗指征:原发肿瘤直径≥5cm,胸肌筋膜受侵,腋 窝淋巴结转移数≥4个及手术切缘阳性。
(2)有争议的放疗特征:T1~2病变,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1~3个和
肿瘤位于内侧象限而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
3、局部晚期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放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可概括为无具体病灶的预 防性放疗和针对具体肿瘤病灶的治疗性放疗(根治性 和姑息性)主要适应症总结如下:
(6)术后放疗:可手术乳腺癌的术后放疗,长期以来一直存 在争议。多数学者认为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和区域复发率。 但少认为会降低机体抵抗率,对机体有害。
放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可概括为无具体病灶的预 防性放疗和针对具体肿瘤病灶的治疗性放疗(根治性 和姑息性)主要适应症总结如下:
1、乳房保留手术后放疗
是乳房保留治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放疗不仅将局部复发率降低了 60%,而且照射技术直接影响乳房的美容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
三、放疗的程序
1、放疗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全面的体格检查,了解 必要的化验室检查,胸片、心电图、腹部及盆腔B超、病理组 织学诊断等。必要时可做脑、骨骼、内脏CT、磁共振检查。 然后根据病理的分类分级,淋巴结的数、受体状况及术后化 疗和激素治疗情况,评估机体状况,制定适合的放疗化疗。
2、经过准确定位做好体表标记,根据剂量分配
放疗的副作用及护理
3、放射性咽炎: 在放疗锁骨上区时,2~3周后出现咽部不适及疼痛,是咽部粘膜照射
出血水肿所致,给予消炎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反应为一过性,随着照 射剂量的增加会逐渐消失,如将锁骨上野向外打角10°~15°,则可消除 此反应。 4、放射性食管炎:内乳区和锁骨上照射时,食管也受到照射,会出现 咽部不适和疼痛,嘱患者进食软食,禁忌烟酒辛辣等刺激,可减轻症状 ,反应为一过性,一周左右可逐渐恢复。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ppt课件

放射线种类与能量选择
01
02
03
04
X射线
低能量,适用于浅表肿瘤
γ射线
高能量,穿透力强,适用于深 部肿瘤
电子线
中等能量,适用于浅表及部分 深部肿瘤
质子及重离子射线
高能量,精确度高,适用于复 杂形状的肿瘤
放射治疗设备简介
医用直线加速器
产生X射线和电子线,是放射治疗的 主要设备
γ射线治疗机
利用放射性核素产生的γ射线进行治 疗
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
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肿瘤较大、淋巴结 转移等,术后放射治疗可以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 ,提高长期生存率。
局部晚期乳腺癌
对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可以作为综 合治疗的一部分,与化疗、手术等联合应用,提 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禁忌症探讨
妊娠期乳腺癌
妊娠期乳腺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可能 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通常禁忌 放射治疗。
诊断方法
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照相)、彩超、乳腺磁共振检查(MRI)、正电子发射 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等。
02 放射治疗原理及设备
放射治疗基本原理
利用高能放射线破坏 癌细胞的DNA,使 其失去增殖能力
正常组织对放射线有 一定的耐受性,而癌 细胞则较为敏感
放射线可引起癌细胞 内部结构改变,导致 细胞死亡
病理类型与分子分型
不同的病理类型和分子分型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不同,需要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患者年龄与身体状况
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对放射治疗的耐受性有重要影响。年轻、身体 状况良好的患者通常更能耐受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
04 乳腺癌放射治疗技术与方 法
外照射技术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ppt

八、总结
多学科综合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基本原则 ,但综合治疗并不意味着患者按照一定顺序逐 一地完成所有治疗手段。对于具体的病人,应 该根据患者的病期、病理学特征、年龄等因素 制定最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放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是 否需要放疗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预后因素。在 确定放疗适应症后,最重要的步骤就是选择合 理的放疗技术。总之,既要避免漏掉应该放疗 的病人,又要避免过度和不恰当的治疗对患者 造成不良后果。
2、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
①常规放疗 ② 适形放疗 ③ 调强放疗
四、放射治疗范围
1、常规放疗: (1)胸壁照射野: (2)锁骨上照射野 (3)内乳照射野: (4)腋窝野 :
四、放射治疗范围
2、调强放疗
四、放射治疗范围
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分布图
调强放疗计划的直方布图
1种情况必须放:保乳术后 1个转移也要放:胸壁+锁骨区 放疗首选1个区:胸壁 放疗主要看2点:肿瘤大小和腋窝淋巴结转移 2个区域不肯定:内乳、腋窝
③窝区照射:个体化放疗。
五、放射治疗剂量
(2)根治术后或改良根治术后胸壁的预防剂量为 46~50Gy/(4.5~5周·23—25次),2Gy/次 y/5—8次。
(3)区域淋巴结预防照射时,剂量为50Gy/(25 ~28次·5—5.5周),每次180~200cGy,每日 1次,每周5次。
物治疗的综合治疗。
一.放射治疗(Radiotherapy)适应 证
(1)乳腺功能保全手术后的患者; (2)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原发灶为T3
或腋窝淋巴结转移数≥4个者; (3)不论采用哪种手术方式其切缘阳性或有肉
眼可见的残余病灶者; (4)腋窝淋巴结≥3cm,淋巴结包膜已受侵、淋
《乳腺癌的放疗》课件

放疗的治疗方式
1 外放射治疗
照射乳房区域,通常每日 治疗多次,连续进行几周 或几个月。
2 内放射治疗
3 加速康复放疗
以放射源放置于乳房内部, 通过辐射线杀灭癌细胞。
较短时间内高剂量的放疗, 减少治疗时间。
放疗设备介绍
加速康复放疗设备
用于加速康复放疗,有效减少治 疗时间。
放射治疗机
使用高能射线照射癌细胞。
《乳腺癌的放疗》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放疗在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个PPT课 件将介绍乳腺癌放疗的各个方面,从治疗方式到副作用,以及最新的研究进 展和临床实践案例。
乳腺癌放疗的作用
放射治疗是通过高能射线照射乳房区域,杀灭癌细胞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它可以减少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 手术
手术可以切除乳腺肿瘤, 放疗则可以杀灭潜在的癌 细胞。
2 化疗
3 靶向治疗
化疗通过药物攻击癌细胞, 放疗可以进一步杀灭深层 的癌细胞。
靶向治疗可以针对特定的 乳腺癌类型,放疗是一种 全面杀灭癌细胞的方式。
放疗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疲劳
放疗会消耗患者的体力和能量,导致疲劳感。
皮肤反应
放疗可能导致皮肤红肿、瘙痒和脱屑。
乳房疼痛
放疗可能引起乳房疼痛和不适感。
内放射治疗设备
将放射源放置于乳房内部,对癌 细胞进行治疗。
放疗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有效杀灭癌细胞,提高患者生存率。
缺点
副作用如疲劳、皮肤红肿和乳房疼痛。
乳腺癌分期的影响
乳腺癌的分期结果对放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 乳腺癌可通过手术后放疗,晚期乳腺癌可能需要综合治疗。
放疗与其他治疗方式的比较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ppt课件

NSABP-B06与B21总和
Total Death Breast Intercurrent
Death
Death
Lumpectomy
304
242
62
alone
Lumpectomy
283
198
85
+ breast
irradiation
43
其他Tamoxifen研究
• Canada Trial , 50岁以上, N0 • CALGB Trial, 70岁以上, N0
2. 切缘持续阳性 3. 既往有乳腺或胸部放疗史 4. 妊娠期
31
保乳治疗相对禁忌症
1. 肿瘤/乳房体积比过大 2. 结缔组织病史(硬皮病,SLE) 3. 乳房过大或下垂(放射治疗体位重复差)
32
不应成为保乳治疗禁忌症的情况
1. 临床或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转移 2. 浅表的乳晕区肿瘤 3. 有全身转移高危因素的患者
≥10 mm
I,II 级无粉刺坏死
2
16-40 mm 1-9 mm
I,II 级伴粉刺坏死
3
≥40 mm
<1 mm
III级,不论有无
粉刺坏死
10
DCIS推荐治疗原则
• VNPI 3,4
Low risk
Lumpectomy only
• VNPI 5,6,7
Intermediate risk
Lumpectomy +XRT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原则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
1
腋淋巴结分布示意图
• 第I组腋淋巴结 胸小肌外侧
• 第II组腋淋巴结 胸小肌深面
• 第III组腋淋巴结 胸小肌内侧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ppt

❖DT50GY。
❖锁骨上下野下界与胸壁野上界可间隔1cm, 或者共线(不推荐)。
❖ 胸壁:电子线或X线切线 (垫bolus) ❖ 锁骨上下:电子线/或X线/或混合射线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IMRT)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
❖与二维治疗相比,基于CT定位得三 维治疗计划可以显著提高靶区剂量 均匀性,减少正常组织不必要得照 射。对于特殊解剖患者得射野衔接 具有优势。
IIB期: T2、N1、M0 T3、N0、M0
IIIA期: T0、N2、M0 T1、N2、M0 T2、N2、M0 T3、N1、M0 T3、N2、M0
IIIB期: T4、N0、M0 T4、N1、M0 T4、N2、M0
任何T N3: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或 临床上发现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或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摆位及靶 区勾画原则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
❖ IMRT放疗流程: ❖ 1、CT模拟机下定位扫描 ❖ 2、勾画靶区,填写治疗计划单 ❖ 3、设计制作放射治疗计划 ❖ 4、复位+CBCT验证 ❖ 5、安排放疗
IMRT存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问题
❖锁骨上下野
2、锁骨上下野
外界到喙 突内缘
上界平甲状软骨下
缘,外界到喙突内
缘,下界平第二前
肋,内界在正中线 上向上沿胸锁乳 突肌内缘直达甲
下界平 第二前
肋
状软骨下缘。
上界平甲状 软骨下缘
内界在正 中线上向 上沿胸锁 乳突肌内 缘直达甲 状软骨下
缘
❖锁骨上下野:
❖采用6MV-X线与10-12Mev-β混合照射,头右 偏,耳垂在体中线位置
❖锁骨上下野下界与胸壁野上界可间隔1cm, 或者共线(不推荐)。
❖ 胸壁:电子线或X线切线 (垫bolus) ❖ 锁骨上下:电子线/或X线/或混合射线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IMRT)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
❖与二维治疗相比,基于CT定位得三 维治疗计划可以显著提高靶区剂量 均匀性,减少正常组织不必要得照 射。对于特殊解剖患者得射野衔接 具有优势。
IIB期: T2、N1、M0 T3、N0、M0
IIIA期: T0、N2、M0 T1、N2、M0 T2、N2、M0 T3、N1、M0 T3、N2、M0
IIIB期: T4、N0、M0 T4、N1、M0 T4、N2、M0
任何T N3: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或 临床上发现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或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摆位及靶 区勾画原则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
❖ IMRT放疗流程: ❖ 1、CT模拟机下定位扫描 ❖ 2、勾画靶区,填写治疗计划单 ❖ 3、设计制作放射治疗计划 ❖ 4、复位+CBCT验证 ❖ 5、安排放疗
IMRT存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问题
❖锁骨上下野
2、锁骨上下野
外界到喙 突内缘
上界平甲状软骨下
缘,外界到喙突内
缘,下界平第二前
肋,内界在正中线 上向上沿胸锁乳 突肌内缘直达甲
下界平 第二前
肋
状软骨下缘。
上界平甲状 软骨下缘
内界在正 中线上向 上沿胸锁 乳突肌内 缘直达甲 状软骨下
缘
❖锁骨上下野:
❖采用6MV-X线与10-12Mev-β混合照射,头右 偏,耳垂在体中线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除,保留胸肌、胸前神经,最后将全部乳腺连同腋窝 淋巴结、脂肪组织整块切除。
Patey 手术:保留胸大肌(Ⅱ式) Auchincloss 手术:同时保留胸大、小肌(Ⅰ式)
.
2
应用解剖
乳腺附着于两侧胸大肌筋膜之上, 一般位于2-6前肋之间 内界为胸骨缘,外界为腋前线。其 上界可至腋窝,形成乳腺的腋尾部
乳腺癌根治术/改良根治 术后辅助放射治疗
.
1
乳腺癌根治术/改良根
治术的定义
乳腺根治术乳腺癌根治术的手术原则是:原发灶及区域性 淋巴结应作整块切除;切除全部乳腺组织,同时广泛切 除其表面覆盖的皮肤;切除胸大肌、胸小肌切除腋窝和 锁骨下淋巴结群、腋动脉和腋静赚分支以及胸前神经。
扩大根治术 改良根治术即将全部乳腺解离至腋窝,加上腋窝淋巴结
.
3
腋淋巴结分布示意图
第I组腋淋巴结 胸小肌下缘下方
第II组腋淋巴结 胸小肌上、下缘间
第III组腋淋巴结 胸小肌上缘上(腋顶或锁骨下
LN)
腋清扫仅作腋窝I . II水平解 剖
腋淋巴结的受检总数,一般要 求能. 为临床提供20枚以上 4
锁骨下淋巴结的位置
在锁骨中下方,皮下1-1.5CM
.
5
胸骨旁路线(内乳淋巴结)
上界:环甲膜水平
下界:与胸壁野上界相接,一般为第二前肋骨水平。
内界:体中线至胸骨切迹水平沿胸锁乳突肌的内缘。 (应充分包括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附着处深处淋 巴结)
外界:肱骨头内缘
剂量以皮下3cm计算锁骨上区深度 DT50Gy/25F/5W
60CO,4-6MVX线和电子线混合照射。剂量比1:1
或者3:2
.
24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
25
是否可以同步放化疗?
.
21
建议
➢ 术后放疗对局部和区域高危复发者有效
➢ 复发高危者包括LN+≥4或乳腺原发灶≥5cm
肿瘤侵犯皮肤或胸肌
➢ 术后放疗必须与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合
➢ 综合治疗以化-放-化为好
➢ 术后放疗应在术后6个月内进行
➢ 放疗不宜与蒽环类药物同时进行
➢ 术后放疗应采用先进技术,减少对心脏和
.
17Leabharlann 放疗介入时机安排手术后6个月以内。 放疗前全面检查。 与化疗,内分泌治疗序贯进行。
.
18
细节问题
照射野的宽度需充分包及全部胸壁 和小部分肺组织在内(2-3cm)照射 野需超出胸壁轮廓外至少1.5cm。
疤痕问题。
引流管问题。
野与野衔接问题。
X线换电子线后野大小变化问题。
X线与电子线比例。
电子线能量选择。.
为乳腺引流的第1站 内乳动静脉周围, 胸骨缘外侧 1~2cm 深度3~4cm 内侧象限和中部LN 1~3肋间最多见
.
6
乳腺癌根治术后辅助放疗作用
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 疗可降低局部复发和区域淋巴 结的复发
对生存率的影响无肯定的结论
.
7
局部区域性复发危险性
高危患者:
T>5cm, 腋淋巴结(ALN)+ >=4个,
LRR率为25-30%
中危患者:
T5cm, ALN+1-3, LRR率15-20%
低危患者:
T<2cm, N-,
LRR率<10%
.
8
胸壁及区域淋巴结的照射 -------共识(适应症)
T>5cm 腋淋巴结+ 4个 以上 腋淋巴结+数目1-3个(腋淋巴结 清扫不彻底)
.
9
胸壁及区域淋巴结的照射 -------争议
19
放射治疗并发症
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 上肢水肿 上臂功能障碍 放射性骨炎(肋骨骨折) 心脏损伤 皮肤损伤 放射性气管炎
.
20
讨论
腋窝为什么不放疗?
内乳野怎么设计?
如果乳腺癌侵犯皮肤或胸壁,但身体其 它任何地方无转移迹象,则乳腺癌处于 局部晚期 ,手术后放疗如何进行?
新辅助化疗后怎样判断标准?
肿瘤大小应以什么检查为标准?
T1-T2,腋淋巴结+数目1-3个(前提 为腋淋巴结清扫完整) 不能肯定 2009NCCN指南强烈建议手术后辅 助放疗 个人建议:一定要个体化,和病人 充分沟通。
.
10
腋窝淋巴结清扫彻底的标准
对T1,若淋巴结阳性为1个, 则受检淋巴结至少为8个,才能 使淋巴结实际转移≥4个的可能 性≤10%
2、3个阳性淋巴结,受检淋巴 结至少分别为15、20个
大血管的剂量
• LN+1~3者术后放疗有待随机分组研究证实
.
22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23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 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 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11
腋窝淋巴结清扫彻底的标准
T2,1、2、3个阳性淋巴结 受检数至少需分别为10、 16、20个
.
12
术后放疗靶区
1. 胸壁 2. 锁骨上淋巴引流区 3. 内乳淋巴引流区 有争议 4. 腋窝 (腋顶)
.
13
手术后化疗后局部失败的原因
胸壁 (49.8%) 锁骨上淋巴结(22.2%) 手术疤痕(7.4%) 腋下 (10%以下) 内乳 (1%以下)
.
14
结论
1 放疗靶区应包括胸壁,锁骨上下淋 巴结 2 腋窝及内乳疗效不能肯定。待临 床进一步确定
.
15
照射野设计 乳腺/胸壁野
采用内切和外切野 专用乳房托架 60CO,4-6MVX线 上界 :在第二前肋水平 下界: 乳房皱褶下2cm 内界: 体中线 外界:腋中线或者腋后线
.
16
锁骨上/腋顶野
Patey 手术:保留胸大肌(Ⅱ式) Auchincloss 手术:同时保留胸大、小肌(Ⅰ式)
.
2
应用解剖
乳腺附着于两侧胸大肌筋膜之上, 一般位于2-6前肋之间 内界为胸骨缘,外界为腋前线。其 上界可至腋窝,形成乳腺的腋尾部
乳腺癌根治术/改良根治 术后辅助放射治疗
.
1
乳腺癌根治术/改良根
治术的定义
乳腺根治术乳腺癌根治术的手术原则是:原发灶及区域性 淋巴结应作整块切除;切除全部乳腺组织,同时广泛切 除其表面覆盖的皮肤;切除胸大肌、胸小肌切除腋窝和 锁骨下淋巴结群、腋动脉和腋静赚分支以及胸前神经。
扩大根治术 改良根治术即将全部乳腺解离至腋窝,加上腋窝淋巴结
.
3
腋淋巴结分布示意图
第I组腋淋巴结 胸小肌下缘下方
第II组腋淋巴结 胸小肌上、下缘间
第III组腋淋巴结 胸小肌上缘上(腋顶或锁骨下
LN)
腋清扫仅作腋窝I . II水平解 剖
腋淋巴结的受检总数,一般要 求能. 为临床提供20枚以上 4
锁骨下淋巴结的位置
在锁骨中下方,皮下1-1.5CM
.
5
胸骨旁路线(内乳淋巴结)
上界:环甲膜水平
下界:与胸壁野上界相接,一般为第二前肋骨水平。
内界:体中线至胸骨切迹水平沿胸锁乳突肌的内缘。 (应充分包括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附着处深处淋 巴结)
外界:肱骨头内缘
剂量以皮下3cm计算锁骨上区深度 DT50Gy/25F/5W
60CO,4-6MVX线和电子线混合照射。剂量比1:1
或者3:2
.
24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
25
是否可以同步放化疗?
.
21
建议
➢ 术后放疗对局部和区域高危复发者有效
➢ 复发高危者包括LN+≥4或乳腺原发灶≥5cm
肿瘤侵犯皮肤或胸肌
➢ 术后放疗必须与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合
➢ 综合治疗以化-放-化为好
➢ 术后放疗应在术后6个月内进行
➢ 放疗不宜与蒽环类药物同时进行
➢ 术后放疗应采用先进技术,减少对心脏和
.
17Leabharlann 放疗介入时机安排手术后6个月以内。 放疗前全面检查。 与化疗,内分泌治疗序贯进行。
.
18
细节问题
照射野的宽度需充分包及全部胸壁 和小部分肺组织在内(2-3cm)照射 野需超出胸壁轮廓外至少1.5cm。
疤痕问题。
引流管问题。
野与野衔接问题。
X线换电子线后野大小变化问题。
X线与电子线比例。
电子线能量选择。.
为乳腺引流的第1站 内乳动静脉周围, 胸骨缘外侧 1~2cm 深度3~4cm 内侧象限和中部LN 1~3肋间最多见
.
6
乳腺癌根治术后辅助放疗作用
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 疗可降低局部复发和区域淋巴 结的复发
对生存率的影响无肯定的结论
.
7
局部区域性复发危险性
高危患者:
T>5cm, 腋淋巴结(ALN)+ >=4个,
LRR率为25-30%
中危患者:
T5cm, ALN+1-3, LRR率15-20%
低危患者:
T<2cm, N-,
LRR率<10%
.
8
胸壁及区域淋巴结的照射 -------共识(适应症)
T>5cm 腋淋巴结+ 4个 以上 腋淋巴结+数目1-3个(腋淋巴结 清扫不彻底)
.
9
胸壁及区域淋巴结的照射 -------争议
19
放射治疗并发症
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 上肢水肿 上臂功能障碍 放射性骨炎(肋骨骨折) 心脏损伤 皮肤损伤 放射性气管炎
.
20
讨论
腋窝为什么不放疗?
内乳野怎么设计?
如果乳腺癌侵犯皮肤或胸壁,但身体其 它任何地方无转移迹象,则乳腺癌处于 局部晚期 ,手术后放疗如何进行?
新辅助化疗后怎样判断标准?
肿瘤大小应以什么检查为标准?
T1-T2,腋淋巴结+数目1-3个(前提 为腋淋巴结清扫完整) 不能肯定 2009NCCN指南强烈建议手术后辅 助放疗 个人建议:一定要个体化,和病人 充分沟通。
.
10
腋窝淋巴结清扫彻底的标准
对T1,若淋巴结阳性为1个, 则受检淋巴结至少为8个,才能 使淋巴结实际转移≥4个的可能 性≤10%
2、3个阳性淋巴结,受检淋巴 结至少分别为15、20个
大血管的剂量
• LN+1~3者术后放疗有待随机分组研究证实
.
22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23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 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 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11
腋窝淋巴结清扫彻底的标准
T2,1、2、3个阳性淋巴结 受检数至少需分别为10、 16、20个
.
12
术后放疗靶区
1. 胸壁 2. 锁骨上淋巴引流区 3. 内乳淋巴引流区 有争议 4. 腋窝 (腋顶)
.
13
手术后化疗后局部失败的原因
胸壁 (49.8%) 锁骨上淋巴结(22.2%) 手术疤痕(7.4%) 腋下 (10%以下) 内乳 (1%以下)
.
14
结论
1 放疗靶区应包括胸壁,锁骨上下淋 巴结 2 腋窝及内乳疗效不能肯定。待临 床进一步确定
.
15
照射野设计 乳腺/胸壁野
采用内切和外切野 专用乳房托架 60CO,4-6MVX线 上界 :在第二前肋水平 下界: 乳房皱褶下2cm 内界: 体中线 外界:腋中线或者腋后线
.
16
锁骨上/腋顶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