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第三节第2课时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第2节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学习目标:1、主动运输的特点及意义2、胞吞、胞吐过程的特点及意义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细胞膜结构的关系学习重点:主动运输的特点及意义课前自主探究一、主动运输1.概念: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2特点:运输方向;载体;能量。
3.实例: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小肠液中的氨基酸和葡萄糖;多数离子逆浓度跨膜运输。
4.意义: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通过主动运输来选择吸收,排出和。
二.胞吞与胞吐1.过程(1)胞吞: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与膜上的结合,从而引起这部分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
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胞吞。
(2)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移动到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胞吐。
2.条件(1)需要膜上的参与。
(2)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
3.与生物膜结构特性的关系:说明生物膜具有。
4.意义:细胞能够摄入和排出特定的。
5.实例:变形虫的胞吞、胞吐;分泌蛋白排出细胞。
课堂合作探究探究一: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一、主动运输1.特点:膜两侧存在浓度差,____浓度梯度扩散;需要____和_____。
2.示意图【归纳总结】【典例分析】【例1】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是( )A.CO2 B.O2 C.K+D.Na+探究二:影响主动运输速率的因素影响因素: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能量【特别提醒】①载体蛋白具有,一种载体蛋白通常只适合与一种或一类离子或分子结合。
结合后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不同细胞膜上运输物质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②凡是能影响能量供应的因素都会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如O2浓度,温度等。
另外,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酶的活性,因而可影响物质运输速率。
2021_2022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第三节第2课时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

【解析】选C。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运输,方式a为简单扩散, 不需要载体蛋白,A、B错误;方式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最大运输速率与载体 蛋白或通道蛋白的数量有关,C正确;抑制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主动运 输受阻,但不影响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D错误。
【审答误区】本题常见错因有两种: (1)不能正确识图,把方式b理解为只是协助扩散; (2)对主动运输理解不全面,误以为它的最大运输速率只与载体蛋白的数量有 关,实际上也与能量供应有关。
【方法规律】根据曲线判断影响物质运输的因素 (1)随横坐标的增加,物质吸收速率增加,则影响因素为横坐标。 (2)随横坐标的增加,物质吸收速率不变,则影响因素为横坐标之外的因素。
【典题加练】 如图是某植物在不同O2浓度下,从培养液中吸收Ca2+和Si4+的曲线图。造成A、B 两点吸收量差异与B、C两点吸收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离子浓度、载体蛋白数量 B.离子浓度、细胞呼吸强度 C.载体蛋白数量、离子浓度 D.载体蛋白数量、细胞呼吸强度
【解析】选④⑥。人工制造的磷脂双分子层与细胞质膜的骨架是相同的,①错 误;协助扩散中起作用的蛋白有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②错误;离子进出细 胞都是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③错误;载体蛋白对所运载的物质都有选择性,④ 正确;有些小分子物质也需要通过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⑤错误;物质通过胞吞、 胞吐进出细胞需要能量,⑥正确。
A.图1可表示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 B.图2能体现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主动性 C.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都离不开膜上的蛋白质的协助 D.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逆浓度梯度重吸收水分的
【思维流程】解答本题需要解决两个关键点:(1)识图获得关键信息, 图1由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图2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需 要载体蛋白,消耗能量。(2)准确识记常见的物质运输方式,如氧气、二氧化碳 运输方式为简单扩散,水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是协助扩散,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是协助扩散,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是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

一、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
被动运输:物质顺浓度梯度的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进出细胞
扩散现象
物质可以从相对浓度高的区域向低浓度区域 运动,即扩散作用
1.自由扩散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 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特点: •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 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 不消耗能量。
2.协助扩散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 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特点: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不需要能量。
71页
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为什么?
不用。都是顺浓度的梯度跨膜运输。
2.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
都是顺浓度的梯度跨膜运输, 相同:不需要消耗能量
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不同: 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吐、胞吞
一、主动运输
1.概念: 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 跨膜运输,需要载体 蛋白的协助,同时还 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 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 输。
二、胞吞与胞吐
1. 胞吞 接触 凹陷
包围
分离
实例:变形虫摄取食物,白细胞吞噬病菌等。
2. 胞吐
包围 移动
融合 排出
实例:分泌蛋白等
需要
K+进入红细胞 Na+出红细胞
A.苯、二氧化碳
(B )
B.钾离子、水
C.氨基酸、钾离子
D.葡萄糖、糖原
4.物质跨膜运输三种方式的比较
方向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逆浓度梯度
高浓度 低浓度 高浓度 低浓度 低浓度 高浓度
第2讲 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202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

体现了蛋白质是生命活动 的承担者
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具有选择透过性
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知识梳理 (1)模式图中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判断
转运蛋白 ATP
转运蛋白
知识梳理
2024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Copyright © 2024 liqionghua 版权申明:本课件为著作人原创作品,未经著作人授权不得擅自抄袭转载摘编或用于商业用途 喜欢的话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小沫教你学高中生物
1
高考解读
考点
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
预测
主动 (2023·湖南)主动运输 运输 (2023·山东)主动运输 胞吞 (2023·天津)主动运输 胞吐 (2023·浙江)主动运输
【答案】C
真题演练•解密高考
(2022山东卷)3. NO3-和NH4+是植物利用的主要无机氮源,NH4+的
吸收由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驱动,NO3-的吸收由H+浓度梯度驱动, 相关转运机制如图。铵肥施用过多时,细胞内NH4+的浓度增加和细胞外 酸化等因素引起植物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的现象称为铵毒。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答案】A
胞吐 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胞吐。
可被溶酶体降解
胞吞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们也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
2 胞吞胞吐
除一些不带电荷的小分子可以自由扩散的 方式进出细胞;离子和较小的有机分子的 跨膜运输必须借助于转运蛋白。
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或转运 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对许多物质的跨膜运 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胞吐复习用PPT课件

10%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小,故水可通过半透膜由蔗糖溶
液向葡萄糖溶液移动。
(2)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由低
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的水分子数较多。
(3)渗透平衡≠浓度相等。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
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
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绝对相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被动运输、主 动运输 、胞吞 胞吐复 习用PPT 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被动运输、主 动运输 、胞吞 胞吐复 习用PPT 课件
麦芽糖酶
返回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被动运输、主 动运输 、胞吞 胞吐复 习用PPT 课件
有关渗透作用的“4”个易错点
(1)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
实质是指渗透压,如质量分数为10%葡萄糖溶液和质量
分数为10%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相等,但质量分数为
返回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被动运输、主 动运输 、胞吞 胞吐复 习用PPT 课件
基础速练
1.判断 (1)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2)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和液泡膜组成。(×) (3)所有小分子物质均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4)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 ℃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其主要 原因是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 (5)发生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既不 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6)溶液浓度指质量浓度而非物质的量浓度。(×) (7)相对于细菌和植物细胞而言,动物细胞离体培养更需关注培养基的 渗透压,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对培养基的渗透压更敏感。(√ )
(4)只有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
2.3.2+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细胞的胞吞和胞吐+课件【新教材】苏教版(2020)高中生物必修1

2.1简单扩散(自由扩散)
1.方向: 2.条件:
3.举例:
O2浓 度高
氧气的简单扩散
2.1简单扩散(自由扩散)
1.方向: 顺浓度梯度运输 不需要载体
2.条件: 不需要消耗能量 ①O2、CO2、N2
3.举例: ②水、尿素、乙醇 ③甘油、脂肪酸、性激素
3.主动运输
3.1 主动运输 3.2 主动运输的意义 3.3 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比较
3.1主动运输
1.方向: 2.条件:
3.举例:
Na+浓度高
K+浓度高 Na+-K+泵(载体)运输Na+和K+
3.1主动运输
1.方向: 逆浓度梯度运输
需要载体蛋白 特异性 2.条件:
需要消耗能量
3.举例:
红细胞吸K+排Na+
P
浓度浓差度差
素
运 物质运输速度
主动运输: ①能量多少
输 速
②载体蛋白数量 度
P 主动运输
能量浓度差
! P点后运输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4.细胞的胞吞和胞吐
4.1 胞吞 4.2 胞吐
大分子及颗粒 性物质的运输
4.3 胞吞胞吐与主动运输的比较
4.1胞吞
条件
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 需要能量。
胞吐过程示意图
4.2胞吐
胞 吐 动 画 演 示
4.3胞吞胞吐与主动运输的比较
分子大小 载体蛋白 消耗能量
结构或功能 基础
胞吞和胞吐 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
不需要 消耗
细胞质膜的流动性
高中生物《主动运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输》PPT课件

胞吐过程
大分子物质 在细胞内形成
囊泡
移动到细胞膜 处,与其融合
排出
需
要
将成熟的
能 量
蛋白质分 泌到细胞
外
举例: 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蛋白质类激素、消化腺细胞分泌的 消化酶等。
二、胞吞与胞吐 问题2:总结胞吞、胞吐的特点。
1.运输的物质: 大分子或颗粒 2.运输特点: 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需要膜上的蛋白质的参与) 3.结构基础: 细胞膜的流动性 4.意义:
Na+ I-
能量
主动运输的意义:
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 生物细胞中,通过主动运输来选择吸 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 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 体生命活动的需求。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 I-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桐花树的泌盐现象
课堂检测
(1)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 )
课堂检测
3.下列关于“胞吞”和“胞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胞吞”和“胞吐”过程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B.“胞吞”和“胞吐”过程均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C.“胞吞”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可被溶酶体降解
√D.“胞吞”和“胞吐”过程均不需要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但离不开膜
上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 解析 在细胞“胞吞”过程中,被吞入的物质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 或者糖蛋白结合,且离不开膜上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D错误。
进入 细胞
排出 细胞
×√
白细胞吞噬病菌、 变形虫摄取食物
×
√
分泌蛋白的外排 (蛋白类激素、乳蛋白、消化酶)
图例
课堂检测 1.下面几幅坐标图中所表示的分别是物质的哪种运输方式?为什么?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案和导学案

《第2节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主动运输的特点和实例。
2.掌握主动运输的特点和实例。
3.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细胞膜结构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主动运输的特点和实例。
2.难点:胞吞、胞吐过程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过程】一、教学策略: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展示现象→提出问题→解释原理→总结概念。
列举物质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现象,提出这些物质为什么能够逆浓度梯度运输的问题,进行解释,总结主动运输的概念(被动运输的概念也可在此对比总结),说明主动运输的意义。
最后可让学生列表总结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二、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比如“问题探讨”中第3道讨论题,应该充分重视。
第1节“被动运输”中已说明离子和小分子有机物能通过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而本节“问题探讨”中的现象表明碘离子是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的,学生可以就此提出问题。
2.可以采用比喻或类比的方法,以便于学生理解,如“逆水行舟”等。
3.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的疾病的研究进展,理解变形虫通过胞吞和胞吐过程的生活史,强化学生的个人卫生观念。
4.引导学生比较和总结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进一步获得提升。
二、答案和提示(一)问题探讨1.可以看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不可能是通过被动运输实现的,被动运输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顺浓度梯度运输。
2.提示:和逆水行舟一样,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需要细胞提供能量,来克服逆浓度梯度导致的浓度差。
3.提示:这种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并不是特例,它具有一定普遍性,因为某些特殊的细胞环境需要富集特定的物质。
(二)思考与讨论1.胞吞、胞吐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更离不开膜上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这些都与生物膜结构的特性有关。
2.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主要为分泌蛋白,分泌蛋白需要通过内质网膜进入内质网腔,再穿过细胞膜在细胞外发挥作用,需要都有胞吞和胞吐过程参与运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题组一概念·结论速判1.基于对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的理解,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1)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都是跨膜运输。
(×分析: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作用。
(2)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核糖体。
(√(3)消耗ATP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分析:胞吞、胞吐也消耗ATP。
(4)细菌和病毒被吞噬细胞吞噬是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的。
(√(5)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消化道中的氨基酸是主动运输。
(√·题组二被动运输2.简单扩散的特点是(A.物质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B.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D.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解析】选A。
简单扩散是指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其物质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B、C、D项错误,A项正确。
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简单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是(A.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B.需要载体蛋白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D.不需要载体蛋白【解析】选D。
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被动运输,运输方向都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A项错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项错误;主动运输的方向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C项错误;简单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是不需要载体蛋白,D项正确。
·题组三主动运输4.(2021·德州高一检测)如图为物质X和Y跨膜运出细胞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X可能是H2OB.物质Y可能是O2C.物质X运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物质X和Y运出细胞未必都消耗能量【解析】选A。
物质X运输方向为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所以不可能是H2O,A错误;物质Y的运输方向为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可能是O2,B正确;物质X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正确;物质X运出细胞一定消耗能量,物质Y运出细胞不消耗能量,D正确。
5.(2021·济南高一检测)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B.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C.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解析】选D。
细胞积累K+,细胞吸收K+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A正确;海水渗透压较高,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提高细胞液内的渗透压,以防止海藻细胞因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细胞质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正确;液泡积累大量离子,是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具体体现,D错误。
6.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狗的肺泡上皮细胞释放CO2B.蔗糖通过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壁C.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D.金鱼藻细胞吸收S的过程【解析】选D。
CO2是气体分子,苯分子是脂溶性物质,气体分子、脂溶性物质均以简单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A、C不符合题意;细胞壁是全透性的,蔗糖是二糖,以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壁,B不符合题意;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方式主要为主动运输,D符合题意。
·题组四胞吞和胞吐7. (2021·济南高一检测)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运输方式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b图中分泌的蛋白质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的B.乳汁蛋白的分泌过程可用图b表示,有质膜成分的更新C.a图可表示变形虫摄取食物的过程,该过程与质膜上的蛋白质有关D.b图也可表示RNA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质的过程【解析】选D。
分泌蛋白质多肽的合成一开始也可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一段肽链后将一同与内质网结合, A正确;乳汁蛋白的分泌过程是胞吐,可用b图表示,有膜成分的更新,B正确;a图可表示变形虫摄取食物的过程,属于胞吞,该过程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C正确;RNA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质的过程是通过核孔运输的,D错误。
8.(2021·天津高一检测)下列关于“胞吞”和“胞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物质运输过程中,“胞吞”和“胞吐”过程是普遍存在的现象B.“胞吞”和“胞吐”过程均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C.“胞吞”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可被溶酶体降解D.“胞吞”和“胞吐”过程均不需要与质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但离不开质膜上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解析】选D。
在物质运输过程中,大分子可以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是普遍存在的现象,A正确;“胞吞”和“胞吐”过程均需要消耗能量,由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提供,B正确;“胞吞”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可被溶酶体降解,C正确;“胞吞”和“胞吐”过程需要质膜上的受体蛋白,但不是载体蛋白,“胞吞和“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流动性,离不开质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 D错误。
请据图作答并完成物质出入细胞概念图乙:(1)图甲中的B是;物质C是,其与细胞表面的识别功能有密切关系。
(2)氧气通过(填图甲中字母)进入该细胞。
(3)完成概念图乙(①②③填名称,④⑤填图甲中字母)①②③④⑤【解析】(1)图甲中的B是磷脂双分子层;物质C是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其功能是识别、保护、润滑和免疫。
(2)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为简单扩散,是图甲中b所示的跨膜运输的方式,不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
(3)据图乙分析,①表示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
氧气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简单扩散,所以③代表简单扩散;②是协助扩散,物质跨膜运输时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⑤对应图甲中的d;主动运输需要载体,需要能量,④对应图甲中的a。
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糖蛋白(2)b(3)被动运输协助扩散简单扩散 a d一、选择题(共9题,每题3分,共27分)1.(2021·盐城高一检测)对人红细胞和人造磷脂双层小胞(人造小胞)吸收葡萄糖和乙醇的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红细胞比人造小胞更容易吸收葡萄糖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和乙醇的方式相同C.人造小胞吸收葡萄糖和乙醇的方式不同D.人造小胞比红细胞更容易吸收乙醇【解析】选A。
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运输葡萄糖,而人造磷脂双层小胞没有载体,不能吸收葡萄糖,A项正确;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而红细胞吸收乙醇为简单扩散,B项错误;人造小胞不能吸收葡萄糖,而吸收乙醇的方式是简单扩散,C项错误;乙醇的运输方式是简单扩散,则吸收乙醇的速率都取决于浓度差,D项错误。
2.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分子可以进入细胞;如果细胞需要,它们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B.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C.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D.被动运输能顺浓度梯度和逆浓度梯度进行【解析】选B。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葡萄糖可以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说明该情况下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需要消耗能量,A项错误,B项正确;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分子可以进入细胞,说明葡萄糖可以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C项错误;被动运输只能顺浓度梯度进行,D项错误。
3.(2021·南京高一检测)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质膜时需要载体蛋白的是(A.水进入根毛细胞B.氧进入肺泡细胞C.K+被吸收进入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D.二氧化碳进入毛细血管【解析】选C。
水进入根毛细胞的主要方式是简单扩散,A不符合题意;氧进入肺泡细胞是简单扩散,B不符合题意;K+被吸收进入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C符合题意;二氧化碳进入毛细血管是简单扩散,D不符合题意。
4. 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
若某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变化符合图丙,则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分别对应图甲和图乙中的( A.c,N B.b,M C.a,N D.c,M【解析】选A。
据题图丙分析,该物质可以从细胞外低浓度向细胞内高浓度运输,为主动运输。
题图甲中c需要载体和能量,为主动运输;题图乙中N曲线表示物质运输一开始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浓度时受到其他因素(载体或能量)限制,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M曲线表示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为简单扩散,A项正确。
5.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甲中b曲线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蛋白的数量B.图甲中a表示简单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C.图乙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都需要消耗ATPD.图乙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说明细胞质膜的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解析】选D。
图甲中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其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A正确;分析曲线图甲:方式a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简单扩散;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B正确;胞吞和胞吐是耗能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内部的ATP,C正确;图乙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说明细胞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
6.(2021·扬州高一检测)细胞质膜对不同物质的透过性不同,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质通过细胞质膜进行运输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B.乙和丙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C.甘油、性激素是以乙方式进入细胞的D.二氧化碳、氧气是以甲方式进入细胞的【解析】选D。
甲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蛋白,为简单扩散,乙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且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为主动运输,丙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为协助扩散,A、B项错误;气体、甘油、性激素的跨膜运输方式是简单扩散,C项错误,D项正确。
7.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定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B.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数量多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D.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的吸收【解析】选B。
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A错误;由图示知该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数量多,B正确;主动运输是离子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协助扩散是离子从高浓度到低浓度,C错误;细胞内液浓度升高,说明吸收离子的量比吸收水的量多,D错误。
8.下列关于胞吞和胞吐的叙述,错误的是(A.胞吞和胞吐过程中都能形成囊泡B.胞吞和胞吐作用都需要消耗ATPC.胞吞和胞吐都依赖于质膜的流动性D.通过胞吐释放的物质都是大分子物质【解析】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