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和烯烃含量的技术途径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技术措施探索

加工工艺石 油 炼 制 与 化 工PETROLEUMPROCESSINGANDPETROCHEMICALS2020年8月 第51卷第8期 收稿日期:2020 03 12;修改稿收到日期:2020 04 14。
作者简介:曹孙辉,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炼油、化工企业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
通讯联系人:谢海峰,E mail:xiehf2@cnooc.com.cn。
QR!"#"S'T,UVCDWXYZ曹孙辉,王 慧,谢海峰(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广东惠州516086)摘 要:为满足国Ⅵ(A)标准车用汽油生产,某公司4.8Mt?a催化裂化装置(MIP工艺)通过优化工艺条件以降低稳定汽油烯烃含量。
结果表明:在第一反应区出口温度提高4℃时,稳定汽油烯烃体积分数下降2.4百分点;在平衡剂微反活性提高2.8个单位时,稳定汽油烯烃体积分数降低4.6百分点;在粗汽油回炼量为15th时,稳定汽油烯烃体积分数降低1.3百分点;在稳定汽油终馏点提高4℃时,稳定汽油烯烃体积分数降低0.3百分点。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技术措施的方向主要是增强氢转移反应和小分子汽油烯烃选择性裂化反应,都属于二次反应,由此会导致焦炭产率增加。
大型炼油企业应综合考虑汽油调合池组分,以综合效益为目标选择合适的催化裂化稳定汽油烯烃含量。
关键词:稳定汽油 烯烃 氢转移 催化裂化为控制汽油污染物排放,我国加快了车用汽油质量升级的步伐,车用汽油向低硫、低烯烃和低芳烃含量方向发展。
2019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实施国Ⅵ(A)车用汽油标准,并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执行国Ⅵ(B)车用汽油标准。
国Ⅵ标准对汽油烯烃、芳烃和苯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Ⅵ(A)和国Ⅵ(B)车用汽油标准中汽油烯烃体积分数上限分别为18%和15%,芳烃和苯体积分数上限均为35%和0.8%[1 2]。
催化裂化汽油作为炼油厂汽油池中重要的调合组分,必须为达到指标要求而进行相应调整。
裂化汽油中含有烯烃,用什么方法能除去烯烃?

裂化汽油中含有烯烃,用什么方法能除去烯烃?
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除去:
1.氢气处理(Hydrogenation):烯烃可以通过和氢气反应进
行加氢反应,将烯烃转化为相应的饱和烃。
这个过程通常
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如铂、钯或镍等金属催化剂。
加
氢反应可以降低烯烃的含量,同时提高燃料的抗爆燃性能。
2.氧化处理(Oxidation):烯烃可以通过与氧气反应进行氧
化反应,将烯烃转化为相应的醇、醛或酸。
氧化剂如酸性
过氧化氢(H2O2)、高锰酸钾(KMnO4)、过氧化氢
(H2O2)等可以用来促进烯烃的氧化转化。
3.催化裂化再处理(Catalytic cracking reprocessing):裂化汽
油中的烯烃可以重新经过催化裂化反应,将烯烃转化为其
他所需的烃类。
在裂化再处理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催化剂、反应条件和温度,可以选择性地转化烯烃。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烯烃类型、反应条件和产品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科技成果——离子液体中FCC(催化裂化)汽油脱硫降烯技术

科技成果——离子液体中FCC(催化裂化)汽油脱硫降烯技术技术开发单位西北大学成果简介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用汽油的消耗量与日俱增;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排放越来越大,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生产清洁油品,特别是生产高辛烷值、低硫、低烯烃、低芳烃、低苯和低终馏点的清洁汽油已成当务之急。
在我国的成品油构成上,催化裂化(FCC)汽油占汽油总量的70%以上,与现行汽油标准相比,FCC 汽油中的苯含量、芳烃含量均达到标准要求,但硫和烯烃含量较高。
其中硫含量和烯烃含量与欧II标准相比相差甚远。
技术工艺流程本技术通过本筛选合成相关离子液体,并应用离子液体对FCC汽油进行洁净处理,考察不同离子液体在脱硫性能和效果、降烯烃能力和影响因素以及离子液体的重复使用性能的工艺条件,确定合理的工艺路线,并进一步完成放大实验,从而促使我国FCC汽油工业生产达到国家和国际标准,造福人类。
技术特点(1)溶解范围广、能力强,并且由于其结构不同,与不同溶剂的相溶性也不同,具有高溶解性与弱配位性或非配位性,是许多有机、无机物的优良溶剂;(2)不同于工业有机化学合成中所使用的常规溶剂,其蒸汽压很低,几乎为零,在较高的温度下也不挥发,可用于高真空体系;(3)不燃烧、热稳定性和流动性好;(4)粘度低、热容大,有的对潮湿、空气稳定,易于处理;(5)具有酸性或超强酸性,并且酸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6)制备较为容易,不太昂贵,品种多,可为化学反应提供新的反应环境。
基础条件在本项目组前期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已经初步筛选出了咪唑类的离子液体作为介质,并对其在FCC汽油的脱硫和降烯过程中的原理和效果有了很深的认识和把握,并成功制备了这种离子液体。
市场前景离子液体中的汽油脱硫和降烯研究,其设备及工艺条件较简单、工艺参数放大影响因素较少,易放大,易于进行产业化生产,对场地和人员的要求较小,对操作条件要求较小,这些方面均决定了离子液体中进行FCC汽油脱硫和降烯利于工业化生产。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和烯烃含量的技术途径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和烯烃含量的技术途径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和烯烃含量是石油化工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技术挑战。
高含硫和高烯烃的汽油会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途径来降低其含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技术途径,包括催化剂改性、氢气处理和分子筛吸附等方法,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催化剂改性催化剂在催化裂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改良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汽油中的硫和烯烃含量。
常用的改良方法包括增强活性组分的含量、提高催化剂的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改善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等。
通过这些改良措施,可以提高催化剂对硫化物和烯烃的吸附和转化能力,从而降低汽油中的硫和烯烃含量。
二、氢气处理氢气处理是一种常用的降低汽油硫含量的方法。
在氢气氛围下,硫化物可以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硫化氢,从而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
此外,氢气还可以与烯烃发生加氢反应,将其转化为饱和烃,从而降低汽油中的烯烃含量。
氢气处理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压力和氢气流量等参数来实现对硫和烯烃的选择性加氢,从而达到降低其含量的目的。
三、分子筛吸附分子筛是一种具有特定孔径和吸附性能的固体材料,可以用于汽油中硫和烯烃的吸附和分离。
分子筛吸附技术基于硫化物和烯烃与分子筛表面的相互作用,通过选择性吸附和解吸来实现对硫和烯烃的去除。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调节分子筛的孔径和化学组成等因素来实现对不同大小和性质的硫化物和烯烃的选择性吸附,从而降低其在汽油中的含量。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和烯烃含量的技术途径主要包括催化剂改性、氢气处理和分子筛吸附等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汽油中硫和烯烃的含量,减少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然而,不同的技术途径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应用。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催化剂材料和技术,以进一步提高汽油的质量和环境友好性。
几种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措施的比较

4. 40
4 1 3. 3 9 8. 3 9 8. 4 5 0. 3 6 5. 3 2 9. 4 4 4
佣
n人
卯
亡
卯
D
曰
邻
』了
卿
0
8 2 月 1口
8月 2 3日 8月 2 8日
4. 83
4 . 50 3 . 90
91
飞
9 7 0.
S t- H 烯烃 meR 降 催化剂. 催化剂的特点是 cG 这种
沸石含量高, 稀土含量高.高稀土含量可增加氢 转移反应以饱和烯烃, 另外通过加人适量的择型
表t o 表 I C 汽油性质变化趋势 F C
时间
6月 2 口 4
始烃, %
5 6 3. 将 6 4 0 5 招 8 4 7 7. 4 4 7. 4 4 0 4 . 17
芳烃, 饱和烃, % 侃
巧 6 1 4 7 1 8 7. 1 0 6. 1 4 5. 1. 59 1. 64 1. 53 1. 55 巧 l 1 8 5. 1 0 6. 1 0 6. 1. 61 巧 8 1 6 6. 3 8 0. 3 0 4. 3 . 72 3 3 5, 3 0 7.
烧焦 损失 1.1 1. .1 1.7 00 5 1 4 06 1 13 15 0 1 0 1 9 .8 14 . . 4 . 3
I 目 i i
由 1 汽油烯烃含量下降, 表 看出, 芳烃含量略
表 4 原料性质及主要工艺条件对 比
6 2H 月 8
7月 2H
91 91
门
7月 1 0口 7月 1 4日
叭
飞
孟
91
4
7 1 月 9日
7月 2 H 4
3. 66
降低汽油中的烯烃的方法

降低汽油中的烯烃的方法
以下是降低汽油中烯烃含量的一些方法:
1. 催化重整:使用反应催化剂将烯烃转化为烷烃。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在高温下将烯烃与氢气反应来实现。
2. 烷烃化反应:将烯烃与饱和烃反应,使其转化为烷烃。
这种方法通常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
3. 选择性氧化反应:使用氧化剂将烯烃转化为醇或酮等具有较低挥发性的化合物。
4. 加氢处理:将烯烃与氢气反应,将其转化为烷烃。
5. 存储和输送时的处理:通过使用适当的添加剂,如抗氧化剂、抗过度氧化剂等来减少烯烃的聚合和氧化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降低汽油中的烯烃含量需要专业化的炼油工艺和设备,只有炼油厂可以进行这些操作。
作为个人消费者,我们可以选择购买经过精细处理的汽油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提倡节约能源、减少汽车行驶里程等方式也有助于减少对烯烃的需求和排放。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摘要)近年来,为了保护环境,世界各国对发动机燃料的组成提出了更加严格的限制,以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
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我国要求汽油产品的标准逐渐向《世界燃油规范》II、III类汽油靠近。
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成功,对清洁汽油的要求更为迫切。
中国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及实验室摸索,开发了一种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异构降烯烃技术(简称RIDOS技术),此项技术在实验室进行的中试结果非常理想。
本着加快工业应用和解决企业实际存在问题的原则,在燕化公司炼油厂进行“催化裂化汽油脱硫降烯烃技术(RIDOS)”的工业应用。
工业应用的结果是:作为成品汽油的调和组分,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后,产品硫、烯烃含量满足世界燃油规范II类汽油标准,即:硫含量<200ppm烯烃含量<20v%抗爆指数(RON+MON)/2损失≤2个单位由于RIDOS技术对烯烃的降低幅度可以灵活调节,所以通过优化各套装置的操作,可以获取炼油厂效益的最大化。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石化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新技术——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应用情况,通过此项技术在实际生产操作中的应用,燕化公司炼油厂的催化裂化汽油的烯烃降至20v%以下,硫含量小于200ppm。
关键词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1 前言空气污染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大量的发动机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为了保护环境,世界各国对发动机燃料的组成提出了更加严格的限制,以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
《世界燃油规范》提出的II、III类汽油指标要求硫含量分别小于200ppm、30ppm,烯烃含量分别小于20v%、10v%。
我国2000年颁布的汽油国家新标准也降低了硫含量指标,并首次对汽油的烯烃含量提出了限制,要求2003年7月1日起在全国实行新标准汽油指标即硫含量小于800ppm、烯烃含量小于35v%。
催化裂化汽油吸附剂脱硫工艺

催化裂化汽油吸附剂脱硫工艺摘要:目前国内 FCC柴油存在着较高的含硫量,不仅会对汽车的品质造成一定的负面作用,而且还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对 FCC汽油的脱硫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讨论,就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从加氢法和无加氢法两大部分入手,对不同行业的技术与技术作了简要的分析与归纳,为国内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催化裂化汽油;脱硫工艺;加氢脱硫引言21世纪后,我国石油工业的原材料品质不断下降,而进口的石油产品中所含的硫含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 FCC的烟气排放废气也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增长,机动车的废气排放量日益增多,而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是硫磺的燃烧。
因此目前国际上都有关于硫的法规,而国内对于汽油的脱硫技术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
一、加氢脱硫技术1.HDS脱硫技术HDS工艺是国内最普遍采用的一种烟气脱硫工艺。
其基本原则是采用Co/Mo/Al2O3或 Ni/Mo/Al2O3的复合催化剂,在300~350摄氏度下,在50~100 atm的压力下,将氢和硫进行反应,转化成H2S。
2.FRIPP技术FRIPP技术是根据抚顺石化研究所根据目前的情况,进行了有目标的发展。
采用 FRIPP工艺进行脱硫剂处理后,其含硫量低于150 ug/g,符合国家 III类汽油的排放要求。
3.CDHydro/CDHDS工艺CDHDS是一种将加氢法和催化精馏技术结合起来的新技术。
第一阶段为CDHydro精馏塔,在塔尖上生成C5/C6的低二烯和硫醇,其脱硫效率在9%以上。
第一阶段,利用 CDHDS工艺对FCCC7及以下的组份进行脱硫率高达99.5%,且其辛烷值损耗极少。
4.加氢异构降烯烃脱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于2001年自主研制成功的 FCC汽油加氢脱除技术,其技术特色是能够产生洁净的柴油。
第二年完成了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的产业化生产,并顺利投产。
经校准, FCC汽油中的烯烃质量分数由51.8%下降至19.1%,硫的浓度下降至30 ug/克/克,而汽油的爆炸性能指标损耗在1.3个基点以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和烯烃含量的技术途径
1. 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含量的降低
1.1 使用硫捕捉剂
•步骤:
1.在催化裂化汽油中添加硫捕捉剂,如钼酸、钼铜氧化物等。
2.与硫化物反应生成硫酸盐或硫酸铜,并沉淀出来。
3.通过过滤或离心分离,将含有硫的沉淀物从汽油中分离出来。
1.2 催化剂优化
•步骤:
1.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如镍基、铜基等。
2.调整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以提高其硫容量和硫选择性。
3.优化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以增加催化剂对硫的捕捉效果。
1.3 原料预处理
•步骤:
1.在催化裂化之前,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如加氢脱硫等。
2.通过加氢作用,将原料中的硫化合物转化为硫化氢,从而减少催化裂
化产物中的硫含量。
2. 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含量的降低
2.1 使用选择性催化剂
•步骤:
1.选择具有选择性催化作用的催化剂,如蒙脱石、分子筛等。
2.通过催化剂的特殊结构和孔道,促使烯烃分子在裂化过程中发生骨架
重排或异构化反应,生成相对含烯烃较低的产物。
2.2 调节裂化反应条件
•步骤:
1.调整反应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以控制烯烃分子的反应途径。
2.降低裂化温度和压力,有利于生成饱和碳氢化合物,减少烯烃产物的
生成。
2.3 增加裂化催化剂与组分
•步骤:
1.在催化剂中添加合适的组分,如碱金属、稀土金属等。
2.通过与催化剂的相互作用,调节裂化反应中烯烃的生成和分解速率,
降低烯烃含量。
2.4 使用催化剂再生技术
•步骤:
1.当催化剂活性降低时,进行再生处理,以恢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2.进行焙烧、酸洗等处理,去除催化剂表面的积炭和杂质,提高其催化
效果和稳定性。
总结
通过使用硫捕捉剂、优化催化剂、原料预处理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含量。
而选择性催化剂、调节反应条件、增加催化剂组分和使用催化剂再生技术等方法,则可以降低汽油中的烯烃含量。
这些技术途径的应用可以提高催化裂化汽油的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影响。
在实际工业生产中,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效果和工艺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技术途径来进行催化裂化汽油的硫和烯烃含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