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标准

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标准

一、前言

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常见的道路建设材料,其在道路的使用中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必须对其进行水稳定性标准的制定。本文将对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标准

1. 水稳定性定义

水稳定性指混凝土路面在受到水侵蚀或冲刷时,其抗冲刷和抗侵蚀的能力。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是混凝土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

2. 水稳定性标准的制定

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标准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质、道路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制定。在制定标准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降雨量及分布:降雨量及分布对混凝土路面冲刷的影响较大,应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制定相应的标准。

(2)路面坡度:路面坡度对冲刷的影响也很大,应根据路面坡度制定相应的标准。

(3)路面材料:路面材料的不同对其水稳定性也有影响,应根据路面材料的特性制定相应的标准。

3. 水稳定性标准的参数

(1)冲刷深度:混凝土路面在受到水冲刷时,其表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冲刷痕迹,冲刷深度是评估混凝土路面水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2)冲刷宽度:冲刷宽度也是评估混凝土路面水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3)冲刷速度:冲刷速度是衡量混凝土路面水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其值应根据当地的气候、道路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制定。

(4)冲刷量:冲刷量是评估混凝土路面水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其值应根据混凝土路面的使用环境进行制定。

4. 水稳定性评估方法

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评估应采用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评估方法如下:

(1)实验室试验:通过模拟不同的气候、降雨、坡度等条件,对混凝土路面的冲刷深度、冲刷宽度、冲刷速度、冲刷量等参数进行测试。

(2)现场试验:在路面使用过程中,对混凝土路面的冲刷深度、冲刷宽度、冲刷速度、冲刷量等参数进行测试,以评估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

三、总结

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是混凝土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其标准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质、道路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制定。在制定标准时应考虑降雨量及分布、路面坡度、路面材料等因素。水稳定性标准的参数包括冲刷深度、冲刷宽度、冲刷速度、冲刷量等。评估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应采用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标准

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标准 一、前言 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常见的道路建设材料,其在道路的使用中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必须对其进行水稳定性标准的制定。本文将对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标准 1. 水稳定性定义 水稳定性指混凝土路面在受到水侵蚀或冲刷时,其抗冲刷和抗侵蚀的能力。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是混凝土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 2. 水稳定性标准的制定 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标准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质、道路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制定。在制定标准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降雨量及分布:降雨量及分布对混凝土路面冲刷的影响较大,应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制定相应的标准。 (2)路面坡度:路面坡度对冲刷的影响也很大,应根据路面坡度制定相应的标准。 (3)路面材料:路面材料的不同对其水稳定性也有影响,应根据路面材料的特性制定相应的标准。 3. 水稳定性标准的参数 (1)冲刷深度:混凝土路面在受到水冲刷时,其表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冲刷痕迹,冲刷深度是评估混凝土路面水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2)冲刷宽度:冲刷宽度也是评估混凝土路面水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3)冲刷速度:冲刷速度是衡量混凝土路面水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其值应根据当地的气候、道路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制定。 (4)冲刷量:冲刷量是评估混凝土路面水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其值应根据混凝土路面的使用环境进行制定。 4. 水稳定性评估方法

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评估应采用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评估方法如下: (1)实验室试验:通过模拟不同的气候、降雨、坡度等条件,对混凝土路面的冲刷深度、冲刷宽度、冲刷速度、冲刷量等参数进行测试。 (2)现场试验:在路面使用过程中,对混凝土路面的冲刷深度、冲刷宽度、冲刷速度、冲刷量等参数进行测试,以评估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 三、总结 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是混凝土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其标准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质、道路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制定。在制定标准时应考虑降雨量及分布、路面坡度、路面材料等因素。水稳定性标准的参数包括冲刷深度、冲刷宽度、冲刷速度、冲刷量等。评估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应采用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混凝土路基沉降标准

混凝土路基沉降标准 一、前言 混凝土路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沉降现象。为了保证路基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需要制定相应的沉降标准,对路基的沉降进行监测和控制。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路基沉降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二、混凝土路基沉降标准的分类 混凝土路基沉降标准通常可以分为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两类。 1.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是针对混凝土路基的基本质量要求制定的标准。这些要求通常包括路基的稳定性、坚固性、平整度、耐久性等方面。在制定质量标准时,需要考虑路基的使用场所、使用年限、设计荷载等因素。 2.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指对混凝土路基施工和维护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规范。这些要求通常包括施工工艺、材料选用、测试检验等方面,以确保混凝土路基工程质量的可控性和可靠性。 三、混凝土路基沉降的影响因素

混凝土路基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路基设计和施工质量 路基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如果设计 和施工不合理,路基可能会出现沉降现象。 2.路面荷载 路面荷载是指车辆通过路面时对路基的荷载作用。如果荷载过大,路 基可能会因此出现沉降现象。 3.路基土壤性质 路基土壤的性质对路基的稳定性和沉降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土壤的 承载力不够,路基可能会出现沉降现象。 4.气候和环境因素 气候和环境因素对路基的沉降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例如,雨水的渗透、冻融循环、气温变化等都可能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四、混凝土路基沉降标准的制定 混凝土路基沉降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路基使用场所 路基的使用场所对沉降标准的制定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高速公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规格标准

水泥混凝土路面规格标准 一、前言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公路交通建设中最常见的路面类型之一,其优点是 耐久、耐磨、耐水、不易变形、施工方便等。为了确保水泥混凝土路 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需要制定一套规格标准,以指导设计、施工和 养护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本文将从材料、强度、平整度、排水性能等 多个方面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规格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二、材料 1. 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物掺合料水泥。 2. 骨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天然石料或人造骨料,不得使用含泥、含沙、含淤泥的骨料。 3. 沙子: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天然河沙或人造沙子,不得使用混有 泥土和粘土的沙子。 4. 水:应选用洁净无污染、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或地下水。 三、强度 1. 设计强度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强度等级应根据道路交通量、车辆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不低于C25。 2. 施工强度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强度等级应不低于设计强度 等级的90%。

3. 早期强度:混凝土路面的28天抗压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95%。 四、平整度 1. 平整度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等级应根据道路交通量、车 辆类型、使用年限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不低于Ⅲ级。 2. 平整度要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验收 规范》(JTG D50-2017)中规定的要求。 五、排水性能 1. 断面坡度: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断面坡度应根据道路交通量、车辆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不低于1%。 2. 横向坡度: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横向坡度应根据道路交通量、车辆类型、使用年限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不低于2‰。 3. 纵向坡度: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纵向坡度应根据道路交通量、车辆类型、使用年限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不低于1‰。 4. 排水设施: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考虑排水设施的 设置,确保路面排水畅通。 六、其他要求 1. 施工温度: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温度应在5℃以上,不得在低于5℃的环境下施工。 2. 监测和验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测和验收,确

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设计使用年限20

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设计使用年限20~100年,在设计荷载内使用情况下,期间不 允许路面10年内出现结构裂缝和下沉,要达到以上技术要素,一般规定: (一)原土路基达到一定的承载力要求(一般不少于150kPa,密实度达到85%及以上, 土基回弹模量Eo> 30MPa。 (二)回填土路基密实度:路面结构1500mm以下要达到85%及以上,路面结构以下 800mm~1500m之间要达到93%及以上,路面结构以下0~800mm要达到95~98% (三)路面结构层中的6%水泥稳定山砂层和4~6%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密实度要求为 任一环节出现施工质量不合格,都可能会造成砼路面产生下沉和出现各种不利车辆行驶 的裂缝。 二、市政道路的质量缺陷及防治 ⑴缺陷: c. 抛石挤实区下陷。 路基开挖前,要认真熟悉地质资料,确定开挖深度,当认为开挖达到设计所需地质后, 通知设计、地质勘察单位来确认,对填土为各种粘土、砂土、湿陷性黄土采用重锤强夯基础 的,强夯后,要通过静载试验确认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重锤强夯法是一种利用5吨及以上的重锤,用吊车吊起8m高自由落下,强夯填土的方法,一般强夯可响应深度达3~5 米。强夯法不适用于含水量大于18%勺软弱土和土质下卧有淤泥层的土层; b. 施工前作好技术交底(施工规范规定,路基高低大于300mm时,必须分级,每级阶长 不少于1000mm,当高差为500mm正常土回填每层高为300mm这样造成有a =45°,高为200mm的死角碾压不到的死角,所以建议分级高为300mm每级阶长不少于1000mm这样 有利保证回填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c. 抛石挤实区下沉原因:不严格工艺标准,抛石、夯(压)石不密排,未探明抛石挤实 区下层地质设计承载力所处标高,夯(压)石时标高一致,造成局部抛石挤实区承载力不一 致。防治措施:熟悉施工工艺标准,夯(压)石时,将片石尖端向下,等距离(600 X 600)夯(压)第一层,确认片石已夯(压)入设计地基土中,再对夯(压)区空隙用片石夯(压),做到密排夯(压)片石,完成下一层片石夯(压)后,再施工上一层,此时石片间会产生很多空腔,应采用碎石或砂土填塞压实,使抛石挤实区达到设计承载力。 ⑵原因:

道路施工中水稳层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

道路施工中水稳层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 水稳层是水泥稳定碎石层的简称,即采用水泥固结级配碎石,通过压实完成。水泥稳定碎石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其压实度接近于密实度,强度主要靠碎石间的嵌挤锁结原理,同时有足够的灰浆体积来填充骨料的空隙。它的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而增加很快结成板体,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较好。 近年来随着建设发展的需要,对道路路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泥稳定碎石层作为沥青混凝土的下承层,因其具有良好的板体性、水稳性和抗冻性,力学强度可视需要而调整以及整体承载能力强等优点而被广泛运用于高等级道路路路面的基层或底基层。但因其材料级配、水泥剂量、摊铺碾压、离析处理、成活时间及工后养生在实际施工中较难控制,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施工过程必须引起重视。现结合本人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谈谈水稳层的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 一、水泥稳定碎石的设计: 水稳材料主要由粒料和灰浆体积组成。粒料为级配碎石,灰浆体积包括水和胶凝材料,胶凝材料由水泥和混合材料组成。 1、材料的选择: (1)碎石:应用人工级配碎石,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方孔筛),碎石颗粒组成应符合规范要求,对于碎石的压碎值不大于30%,有机物含量不大于2%,硫酸盐含量不大于0.25%;用于底基层和基层的碎石的配合比应满足要求。级配的好坏直接与施工质量有关,即大小石子的比例合适,能够保证水稳层的压实性,整体板结性。 (2)水泥:水泥作为集合料的一种稳定剂,其质量对集料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为使稳定碎石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拌和、运输、摊铺、碾压以及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施工时要选用终凝时间较长,标号较低的水泥,不宜使用快凝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水泥。 (3) 水:通常适合于饮用的水,均可拌制和养护水稳。特殊情况下,要确定水中是否有对水泥强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物质时,需要进行试验。从水源中取水制成的水泥砂

混凝土路面标准

编者按:新编的交通部公路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已于2003年7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为推进该规范的宣贯工作,详细介绍新规范编制的背景、指导思想、主要技术内容、重要技术要求等内容,本刊特编发该规范编制组成员傅智、刘清泉、牛开民等专家合著的专题文章,希望引起广大施工企业和相关单位的关注。 文/傅智刘清泉牛开民喻波梁军林徐加绛杨泽涛; 1、前言 1.1 编制背景; 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发展速度很快,是国际上水泥路面里程最多的国家之一。截止2002年底已经建成各级水泥路面16.75万公里,占我国当年水泥和沥青两种高级路面里程28.86万公里的58%。在影响水泥路面工程质量的诸多因素中,设计与施工规范具有举足轻重的技术法规作用。 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97-87)已经使用了16年,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进行过修订,但未能颁布执行。16年以来,大中型机械化施工工艺和技术如滑模摊铺、轨道摊铺、碾压施工、三辊轴机组等均已取得巨大的实质性进步,而且已经在我国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水泥路面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稳步提高了水泥路面施工质量和技术水平,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施工经验。我国所使用的水泥路面面层结构形式越来越丰富,水泥路面适用范围越来越宽广,如缩缝设传力杆的水泥路面、钢筋水泥路面、连续配筋水泥路面及桥面、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双钢混凝土桥面等均已大规模采用,这些新型水泥路面结构设计与机械化施工技术也已经逐步成熟。 在这种状况下,仅规定适合小型机具施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显然已经落后,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水泥路面施工装备、工艺和技术水平的要求。因此,我国水泥路面建设迫切需要有一部全面完善的施工技术规范来保障和提高其施工质量。 另一方面,水泥路面建设正处在大发展时期。张春贤部长在2003年全国交通厅局长会议上明确提出:“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交通部今后5年至少投入300 亿~4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县际和农村公路建设。 根据我国沥青与水泥的资源供给状况,全部或大部分农村公路采用沥青路面是不现实的,原因是我国目前公路建设沥青缺口每年都在100万吨以上,加上近期国际市场上原油和沥青价格大幅上涨,沥青运距也较远,运费居高不下,在可预见的近几年沥青的供应情况不容乐观。 相反,我国水泥资源及供应状态非常充裕,按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的统计,我国目前拥有1.1万多家水泥厂,2002年生产水泥6.5亿吨。按我国5700个县及县级市计算,平均每个县拥有2家水泥厂。近年来,我国水泥价格不仅没有涨价,而且略有降低。在水泥资源充裕的省区,每吨425级的水泥出厂价仅为250~300元,即使是水泥最缺乏的西部偏远地区,水泥出厂单价也不超过400元/吨。一般情况下,在国内水泥的最远运距不会超过300

混凝土路面排水标准

混凝土路面排水标准 一、前言 混凝土路面是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混凝土路 面的设计、施工和养护过程中,排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混凝土 路面排水标准是为了保障路面的安全和使用寿命,防止路面损坏和水 浸现象的发生而制定的。 二、基本要求 1.排水坡度 混凝土路面的排水坡度应与路面的纵坡匹配,以保证水流能够顺畅流动,不积水。在设计混凝土路面的排水坡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正常情况下,排水坡度应大于等于0.5%。 (2)在长下坡段,排水坡度应大于等于1.0%。 (3)在急弯、坡度变化明显、受风影响的路段,排水坡度应适当增加。 2.排水系统 混凝土路面的排水系统应包括路面排水沟、排水管道、雨水口等组成 部分。在设计排水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排水沟的设计应符合排水坡度,保证水流畅通。 (2)排水管道的设计应考虑通水量、排水坡度、管径等因素。 (3)雨水口的设计应符合排水坡度,防止雨水倒灌。 3.排水设施

混凝土路面的排水设施应包括井盖、检查井、沉淀池等组成部分。在 设计排水设施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井盖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通行安全。 (2)检查井应设置于管道转弯处、分支处等位置,方便排水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3)沉淀池应设置于排水系统的末端,以保证排水水质的清洁。 4.水质标准 混凝土路面排水所含污染物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以保证排水 水质对环境的不会造成污染。 5.防止冻害 混凝土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防止冻害的因素。在设计排水设施时,应采用防冻井盖、防冻排水沟等设施,以保证排水系统在冬季运 行正常。 6.养护管理 混凝土路面排水系统的养护管理应包括定期检查、清洗、维修等工作。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点: (1)定期检查排水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2)定期清洗排水系统,保证排水畅通。 (3)对于排水系统中的沉淀池,应定期清理并处理污泥。 三、总结 混凝土路面排水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路面的安全和使用寿命,防止 路面损坏和水浸现象的发生。在混凝土路面的排水设计、施工和养护

混凝土路面耐久标准

混凝土路面耐久标准 一、引言 混凝土路面是现代交通工程中常见的路面类型之一,其广泛应用于公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等场所。混凝土路面具有承载能力强、耐久性好、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的青睐。本文将就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耐久性的概念、标准、检测方法及维护措施等内容。 二、耐久性的概念 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指的是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的结构完整性和功能性能,且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发生破坏的能力。因此,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是其能否长期稳定地承载交通荷载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耐久标准 1.强度标准 混凝土路面的强度标准是其耐久性的重要保障之一,通常采用的是路面沉降、裂缝等指标来进行评判。根据国家标准《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TG F40-2004),混凝土路面的强度标准为: (1)路面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低于规定的最小厚度;(2)路面均匀性应符合规定要求,沉降不应大于0.5cm;

(3)路面裂缝应符合规定要求,其中交通荷载区内裂缝宽度不得超过0.3mm。 2.耐久性标准 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标准是其能否在使用寿命内保持结构完整性和功 能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国际上常用的耐久性标准有ISO、ASTM等。根据国家标准《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TG F40-2004),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标准为: (1)路面平整度应符合规定要求,其中车辙区内平整度不应大于 5mm; (2)路面材料应符合规定要求,满足设计强度、抗裂、耐磨等性能要求; (3)路面防水层应符合规定要求,能有效防止水分渗透,提高路面的耐久性。 四、耐久性检测方法 1.路面平整度检测 路面平整度是影响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常用的路面平 整度检测方法有激光测高仪、静电探测器等。其中,激光测高仪通过 激光束反射来测量路面高度,静电探测器则是通过探头探测路面高低差,来评估路面平整度。

混凝土路面沉降标准

混凝土路面沉降标准 一、引言 混凝土路面是公路交通建设中常见的路面类型之一,它具有耐久性好、维护成本低、施工方便等优点。然而,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混凝土 路面会出现沉降现象,影响其使用效果和安全性。因此,制定一套合 理的混凝土路面沉降标准对于保障公路交通安全和提高路面使用寿命 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路面沉降标准的必要性 混凝土路面的沉降问题,一方面会影响行车舒适性和行车安全,另一 方面也会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如果混凝土路面沉降超过一定程度, 就会导致路面损坏,进一步加剧沉降的程度,甚至可能威胁到行车安全。因此,制定一套合理的混凝土路面沉降标准,能够及时发现路面 沉降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补,从而保障公路交通的安全和稳定 运行。 三、混凝土路面沉降标准的制定依据 混凝土路面沉降标准的制定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2. 考虑路面使用环境和使用寿命; 3. 考虑路面结构和施工工艺;

4. 考虑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路面。 四、混凝土路面沉降标准的技术指标 混凝土路面沉降标准的技术指标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沉降限值 (1)新建混凝土路面的沉降限值应为0-5mm; (2)使用年限在5年以下的混凝土路面的沉降限值应为5-10mm;(3)使用年限在5-10年的混凝土路面的沉降限值应为10-20mm;(4)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的混凝土路面的沉降限值应为20-30mm。 2. 沉降速率 混凝土路面沉降速率的标准应依据不同使用年限和不同使用环境而定。一般来说,沉降速率应该控制在每年不超过2mm。 3. 沉降均匀性 混凝土路面沉降均匀性的标准应依据路面结构和施工工艺而定。一般 来说,沉降均匀性应控制在路面宽度的1/4以内。 五、混凝土路面沉降标准的检测方法 混凝土路面沉降标准的检测方法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检测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 2. 检测周期应根据路面使用年限和使用环境而定; 3. 检测应在路面使用寿命的不同阶段进行,以便及早发现沉降问题。 六、混凝土路面沉降标准的修复方法

c35水下混凝土坍落度标准

c35水下混凝土坍落度标准 一、流动性 C35水下混凝土的流动性是指混凝土在水中自由流动的能力。为了确保混凝土能够顺利地灌注到指定位置,流动性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初始流动度不低于26cm。 2. 30分钟流动度不低于22cm。 3. 1小时流动度不低于20cm。 二、稳定性 C35水下混凝土的稳定性是指在水中保持其形状和密实度的能力。为了确保混凝土在水中不会发生离析或沉淀,稳定性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在搅拌过程中,混凝土应保持均匀,无离析现象。 2. 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混凝土不应出现明显的沉淀或分层现象。 3. 在灌注后,混凝土应保持稳定的结构,以确保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三、扩展性 C35水下混凝土的扩展性是指混凝土在水中的扩散能力。为了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填充桩基、基坑等结构,扩展性应满足以下要求:1. 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应能够充分扩散,确保充分填充桩基或基坑。 2. 在灌注后,混凝土应能够形成均匀、密实的结构,以确保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四、抗分离性

C35水下混凝土的抗分离性是指混凝土在水中的抗离析能力。为了确保混凝土在水中不发生原材料的分离和聚集,抗分离性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在整个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各组分应保持均匀分布,不出现明显的聚集或分离现象。 2. 抗分离性应与流动性、稳定性相结合,以确保混凝土在水中保持整体性和均匀性。 五、抗渗性 C35水下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水渗透的能力。为了确保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渗漏和侵蚀现象,抗渗性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不应出现明显的渗漏现象。 2. 在长期浸水环境下,混凝土应能够保持足够的抗渗性能,以抵抗水的渗透和侵蚀。

混凝土路面铺设质量验收标准

混凝土路面铺设质量验收标准 一、前言 混凝土路面是城市和乡村道路建设中最常用的路面形式之一,具有结构简单、耐久性强、施工方便等优点。但是,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问题也是经常存在的,因此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混凝土路面铺设质量验收标准,对于保障道路安全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二、材料准备 1.水泥:应符合GB 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要求。 2.骨料:应符合GB/T 14684-2011《公路工程用骨料》的要求。 3.矿物掺合料:应符合GB/T 18046-2008《矿物掺合料在水泥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范》的要求。 4.混凝土添加剂:应符合GB 8076-2008《混凝土添加剂》的要求。 5.水:应符合GB/T 14848-2017《供用水水质》的要求。

6.钢筋:应符合GB 1499.2-2018《混凝土用钢筋》的要求。 三、工程验收标准 1.混凝土路面厚度 混凝土路面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实测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95%。厚度的测量应采用无损检测方法。 2.混凝土路面平整度 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测量平整度时应采用尺子和直尺,并采用直线法或等高线法进行检测。 3.混凝土路面压实度 混凝土路面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压实度的测量应采用动力板法或 静压板法,测量点应均匀分布。 4.混凝土路面强度 混凝土路面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强度的测量应采用无损检测方法, 并采用合适的力学原理进行计算。

5.混凝土路面表面平整度 混凝土路面表面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测时应采用直尺和高差仪,并采用直线法或等高线法进行检测。 6.混凝土路面表面粗糙度 混凝土路面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测时应采用高精度直尺和 表面粗糙度计进行检测。 7.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 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测时应采用标准的湿滑系数 计进行检测。 8.混凝土路面反射系数 混凝土路面反射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测时应采用反光镜和反射计 进行检测。 四、验收标准的具体要求

混凝土水稳定性检测标准

混凝土水稳定性检测标准 一、引言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性能的稳定性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要素,而水稳定性则是混凝土的重要性能之一。因此,混凝土水稳定性检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耐久至关重要。 二、检测对象 混凝土水稳定性检测的对象是混凝土试件,试件的尺寸一般为 150mm×150mm×150mm或100mm×100mm×100mm,试件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规范的要求。 三、检测原理 混凝土水稳定性检测是通过对混凝土试件的一系列试验,测定其在水中或湿度变化下的稳定性。具体试验包括吸水率试验、冻融试验、干燥收缩试验、湿热试验等。 四、检测方法

1. 吸水率试验 试验原理:将试件浸泡在水中,通过测定试件吸收水分的速度和吸收的水量,计算出试件的吸水率。 试验步骤: (1)将试件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 (2)取出试件,将表面水分擦干,称量试件质量M1。 (3)将试件放入烘箱中,在100℃±5℃下干燥至恒重,称量试件质量M2。 (4)计算试件吸水率:吸水率=(M2-M1)/M1×100%。 2. 冻融试验 试验原理:将试件置于冰箱中,经过多次冻融循环后,观察试件的破坏情况,评估混凝土的冻融稳定性。 试验步骤:

(1)将试件放入冰箱中,维持温度在-18℃±2℃下,冻结24小时。 (2)取出试件,将其置于自然状态下,维持温度在20℃±2℃下,解 冻24小时。 (3)重复以上步骤5次。 (4)观察试件的破坏情况,判断混凝土的冻融稳定性。 3. 干燥收缩试验 试验原理: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测量试件的长度 变化,评估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性能。 试验步骤: (1)将试件放置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维持温度在20℃±2℃,相对 湿度在60%±5%下。 (2)测量试件长度,记录为L1。 (3)将试件放入干燥箱中,在105℃±5℃下干燥至恒重,取出试件。

混凝土路面水稳定性试验研究

混凝土路面水稳定性试验研究 一、前言 混凝土路面是公路建设中常用的路面结构形式,具有结构简单、施工 便利、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车辆 荷载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路面易出现龟裂、破碎等问题,影响其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因此,提升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显得 尤为重要。本文将围绕混凝土路面水稳定性试验进行研究。 二、混凝土路面水稳定性试验方法 混凝土路面水稳定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混凝土路面在水环境下的 耐久性能。常见的混凝土路面水稳定性试验方法包括循环湿润试验、 冻融试验、抗渗试验、压缩强度试验等。下面分别介绍这些试验方法。 1. 循环湿润试验 循环湿润试验是模拟混凝土路面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使用环境,评估 混凝土路面在水环境下的耐久性能。试验方法包括将混凝土样品置于 水槽中,定期更换水源,观察混凝土样品的重量变化、吸水率变化、 强度变化等指标变化。循环湿润试验可以评估混凝土路面在水环境下

的稳定性能,但是试验周期长,且试验结果受试验条件影响较大。 2. 冻融试验 冻融试验是评估混凝土路面在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能的一种试验方法。试验方法包括将混凝土样品置于冷却设备中,进行多次冻融循环,观 察混凝土样品的重量变化、强度变化等指标变化。冻融试验可以评估 混凝土路面在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能,但是试验结果受试验条件影响 较大。 3. 抗渗试验 抗渗试验是评估混凝土路面防水性能的一种试验方法。试验方法包括 将混凝土样品置于抗渗设备中,进行水压试验,观察混凝土样品的渗 透性能指标变化。抗渗试验可以评估混凝土路面的防水性能,但是试 验结果受试验条件影响较大。 4. 压缩强度试验 压缩强度试验是评估混凝土路面抗压强度的一种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包括将混凝土样品置于压力设备中,进行压力试验,观察混凝土样品 的抗压指标变化。压缩强度试验可以评估混凝土路面的抗压性能,但 是试验结果受试验条件影响较大。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附件: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1 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 2 工程设计 2.1技术指标 一、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6cm,基层为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30cm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特重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5.0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三、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0cm,基层为30cm 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中等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 4.5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路基填筑维持原设计要求不变。 2.2路面接缝设计 2.2.1 纵向接缝路面宽度大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施工缝,采 用平缝形式。其余部位纵缝均为缩缝,采用假缝形式,缩缝位置与行车道分 幅一致,但不得大于4.5m。 路面宽度等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 路面宽度小于等于4.5m的混凝土面板,不设纵缝。 纵缝均与公路中心线平行。纵向接缝无论是施工缝还是缩缝,均在缝内设置拉杆。 如原路设有纵缝,纵缝的设置应与原路一致。 2.2.2 横向接缝 横向接缝为4~6m等间距布置,分块面积不得大于25m2。 横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假缝形式。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选在缩缝处。设在缩缝的施工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平缝形式。遇有困难需设在缩缝之间时,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 2.2.3 胀缝设计 与原路相接处和与桥头搭板处应设置胀缝,由于无法设置传力杆,在端部5.0m 范围内设置双向钢筋网。其余胀缝间距应根据施工期间的温度情况设置,高温

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标准

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标准 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标准 一、前言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道路建设也越来越重要。其中,混凝土路面 作为一种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承载能力的路面材料,受到了广泛的 关注和应用。然而,由于道路建设区域不同,气候条件不同,混凝土 路面的水稳定性也存在着差异。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制定相应的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概述 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是指在不同条件下,混凝土路面在水的作用下 的稳定性能。水稳定性是混凝土路面的重要技术指标,它能够影响路 面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舒适性。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滑性、抗裂性等多个方面。下面将分别介绍混凝土路面的 水稳定性标准。 三、混凝土路面的抗渗性标准

混凝土路面的抗渗性是指混凝土路面在水的作用下不发生渗漏现象的能力。抗渗性是混凝土路面的基本要求之一。下面是混凝土路面抗渗性标准的详细介绍: 1. 抗渗性等级 混凝土路面的抗渗性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的抗渗性等级应不低于Ⅲ级。 2. 抗渗性试验 混凝土路面的抗渗性试验应遵循GB/T50082-2009《混凝土路面抗渗性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 3. 抗渗性指标 混凝土路面的抗渗性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的抗渗性指标应不高于1.0mm/min。 四、混凝土路面的抗冻性标准 混凝土路面的抗冻性是指混凝土路面在低温环境下不发生冻害现象的能力。抗冻性是混凝土路面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下面是混凝土路面

抗冻性标准的详细介绍: 1. 抗冻性等级 混凝土路面的抗冻性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的抗冻性等级应不低于Ⅱ级。 2. 抗冻性试验 混凝土路面的抗冻性试验应遵循GB/T50081-2009《混凝土路面抗冻性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 3. 抗冻性指标 混凝土路面的抗冻性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的抗冻性指标应不低于25次。 五、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标准 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是指混凝土路面在湿滑、雨雪天气下不发生打滑现象的能力。抗滑性是混凝土路面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下面是混凝土路面抗滑性标准的详细介绍:

公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地位和作用

公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进程下,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各级公路路面施 工建设的常见形式,和其他路面比较而言,有着强抗压性和稳定性,操作难度小,运行简单等特点,在此前提下,这种路面在公路施工建设中被广泛运用。所以, 这篇文章我们对各公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地位和作用做了详尽分析。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要求;病害;原因;控制 前言 经济的实力的增强少不了道路交通施工,这几年来我国的公路工程发展情况 良好,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了必要条件。并且,经济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 公路的长足发展,我国的公路大多是沥青路面,沥青路面的质量性能直接关系着 公路的使用体验与寿命。沥青路面在建设期间一定要确保质量与安全,保证路面 足够稳固、平坦、抗压和强硬。这篇文章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研究了沥青路面 工程的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的积极作用 公路施工建设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富强有重要关系,特别是在人口聚 集多或经济水平差的区域,公路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各种交通工具的全面运行下,给公路承重性及运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所以要确保公路质量,提升公路承 压性和运行维护水平,就一定要强化公路使用性能,确保公路质量。公路性能水 平既关系着公路使用情况,还关系着社会对公路施工效果的评价,公路性能是确 保公路质量的前提条件,对公路长足发展及经济效益有积极作用。公路质量管理 能够确保公路性能,强化公路质量,调节公路施工方式和管理体制,促进公路发 展为社会经济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标准 在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公路施工要顺应时代发展,就一定要提升公路性能,优化调节。公路施工一定要达到以下几点性能指标: (1)耐高温性。我们所讲的耐高温就是高温时抗车辙性能,此时就要性能良好、抗热性强的施工材料,特别是沥青路段,一定要采取足够强硬的技术工艺提 高路面的抗流动变形性能。 (2)力学性能。我们要进一步提升路面的承载性,确保路面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维护公路的顺利运行。 (3)水稳定性和抗老化性。从水稳定性能分析而言,通常是路面在长期的雨水冲刷和浸泡下,抗沥青膜面临脱落的情况。从抗老化性能考虑,公路在不断变 化的气候环境下粘结力逐渐降低或者脆弱限制车辆的正常行驶。通常而言,夏冬 季节对路面的抗热和抗冷性有着较高标准,特别是冬季寒冬情况,沥青路面易结冰,既限制车辆的行驶,也加强了行车的危险性,埋下安全隐患。 (4)其他性能指标 公路不仅要符合以上性能标准,还要满足一定的服务性能及社会经济效益。 从服务性能而言,路面施工既要确保施工质量,还要体现出公路建设的人文科学,推动公路发展。不仅要满足服务性能,还要满足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性能就是利用对应的施工技术,强化施工效率,并且,要完善施工管理体系,健 全质量管理制度,降低成本,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三、路面混凝土路面存在的一般问题和因素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附件: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设计依据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工程设计 技术指标 一、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 ,基层为 厚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 厚 石灰稳定土,采用特重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 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 ,抗冻标号不小于 。 三、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 ,基层为 厚 石灰稳定土,采用中等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 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 ,抗冻标号不小于 。 路基填筑维持原设计要求不变。 路面接缝设计

纵向接缝路面宽度大于 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施工缝 采用平缝形式。其余部位纵缝均为缩缝,采用假缝形式,缩缝位置与行车道分幅一致,但不得大于 。 路面宽度等于 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 路面宽度小于等于 的混凝土面板,不设纵缝。 纵缝均与公路中心线平行。纵向接缝无论是施工缝还是缩缝,均在缝内设置拉 杆。 如原路设有纵缝,纵缝的设置应与原路一致。 横向接缝 横向接缝为 ~ 等间距布置,分块面积不得大于 。 横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假缝形式。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 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选在缩缝处。设在缩缝的施工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平缝形式。遇有困难需设在缩缝之间时,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 胀缝设计 与原路相接处和与桥头搭板处应设置胀缝,由于无法设置传力杆,在端部 范围内设置双向钢筋网。其余胀缝间距应根据施工期间的温度情况设置,高温期施工,可不设胀缝, 常温期施工,可按照 左右间距设置一道。 路面施工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 材料的基本要求 水泥 水泥应采用旋窑道路硅酸盐水泥,也可以采用旋窑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 泥。各龄期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化学成分和物理指标应符合规范《公路水泥

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

10水泥混凝土面层 10.1原材料 10。1。1水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重交通以上等级道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42.5级以上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中轻交通等级的道路可采用矿渣水泥,其强度等级宜不低于32.5级。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含化学成分、物理指标),并经复验合格,方可使用. 2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用于不同交通等级道路面层水泥的弯拉强度、抗压强度最小值应符合表10。1.1—1的规定. 表10.1。1—1道路面层水泥的弯拉强度、抗压强度最小值 定。 表10。1。1—2各交通等级路面用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指

准《道路硅酸盐水泥》GB 13693. 10.1。2粗集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粗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砾石、破碎砾石,并应符合表10。1。2-1的规定。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次干路、支路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Ⅰ级。Ⅰ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1。0%,Ⅱ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2.0%。

10.1.2—2的规定 表10.1。2-2 人工合成级配范围 碎石不得大于31.5mm,砾石不宜大于19.0mm;钢纤维混凝土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9.0mm。 10。1。3细集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质地坚硬、细度模数在 2.5以上、符合级配规定的洁净粗砂、中砂。 2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0.1。3的规定。

验砂磨光值,其值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水成岩类机制砂。 4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宜采用一级砂和二级砂。 5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淡化海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可用于支路. 10.1。4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宜使用饮用水及不含油类等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 值为6~8. 10。1.5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外加剂宜使用无氯盐类的防冻剂、引气剂、减水剂等。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D40-2011 1总则 1.0.1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水平、使用品质和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功能和等级,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地质、材料、建设和养护条件、工程实践经验及环境保护等,通过综合分析确定。 1.0.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设计、结构层厚度设计、材料组成设计、接缝构造设计、钢筋配置设计等内容。 1.0.5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要求,在设计基准期内承受预期的交通荷载作用,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6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concretepavement 以水泥混凝土作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 2.1.2普通混凝土路面jointedplainconcretepavement 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也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ly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fiber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 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复合式路面compositepavement 面层由两层不同材料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blockpavement 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2.1.8设计基准期designreferenceperiod 计算路面结构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本度量与时间关系所取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