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结构

合集下载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

CONTENTS
02
城 市 空 间 结构 的分 析结构的划分
政治或者行政上的划分 北京市被划分成为了西城区、 东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丰 台区、石景区等。
按功能区划分 按城市空间的用途划分成各种 区域,如商业区、居住区、工 业区、文化区等。
现代城市功能分区应注意的问题
同一个城市,不同 功能分区并非只有 一个,分区要和城 市规模、性质等因 素密切相关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定义
•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人口及其活动场所在空间地域上 有条理的分布而形成的格局。
CONTENTS
01
城 市 空 间 结构 的古 典 模型
目 录
(一)伯斯基的“同心环带”模型
1、中心 商业区
2、过渡区 3、工人住宅区 4、中产阶级住宅区 5、通勤者区
(二)霍默· 霍伊特的“扇形”模型
完全单一的功能分 区是不存在的
不同分区之间的边 界并不明显,往往 相互交错
2
郊区
郊区
郊区是环绕在市区周围的 环状地带
郊 区 市区
远 郊
郊区是在解决城市化迅速推进 近郊 导致的市区人口过度集中的问 题中不断得到发展。




(三)昌西· 哈里斯等的“多核心”模型
(四)以上三种模型的意义
• Bardo和Hartman(1982):“最合理的说法是没有哪种 单一模式能很好地适用于所有城市,但以上三种理论能 够或多或少地在不同的程度上适用于不同的地区。” • 对现实的城市空间结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在城市的 空间结构具有这些古典模型的某些特征。

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市中心形成商业区
市中心交通最好,租金最高; 交通干线交会处,租金次高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美国好莱坞 美国的唐人街
新兴工业园区的建设
连一连
• *济宁市规划局对济宁 城区进行统筹规划 • *北京市中心城区形成 了行政区 • *商业区、住宅区、工 业区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程度不同 • *美国有唐人街,有黑 人区,还有白人区 • *香港等很多发达地区 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 级住宅区
历史因素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政策因素
巩固提高
图中直线为城市道路,曲线为地租等值线,读图完 成以下问题: C
1 2
5
A
B
3
4
(2) 若图中等值线分别是 3000元/平方米, 2200元/平方米, (3) 从图中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可以看出,地租 ( 4 )问题探究:假设你现有资金 20 万,如果买 (1)在图中 A 、 B600 、C元 处选择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1400 元 / 平方 米 , / 平方米 ,则等 值线 1 的 标值是 交通通达度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100 平方米的住房,应选择何处?还要开 50平方米 高低受 和 因素的 并用图标标出。 ,等值线2的标值是 ,等值线3的标值是 ,等值线 的商店或 200 平方米的小工厂呢? 影响。 4的标值是 ,等值线5的标值是 。
上 海
香 港
3、城市的服务范围
(1)、什么是城市的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是指某种企业或商店接受服务的人口在地 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以及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 域空间上的分布范围。 村地区。范围不固定,且无明确的界线。
(2)、城市为区域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务?
购物、就医、求学等
(3)、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内容相同 吗? 不相同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3、社会原因 由于各种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的不 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4、行政原因
大型商场、各种办事机构和大公司总部的办公大楼、大 银行、娱乐设施等多位于城市的中心,构成城市的中心商务 区;在中心商务区的外围,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 等分布相对集中,他们分别构成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主要功能区
中心商务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文化区 行政区
(功能区的概念:城市 中各种功能活动之间发 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 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 呈现出连片分布特点的 城市地域称为功能区。)
一、城市空间结构 误区: 1、城市中的各功能区之间都有明确的界限,每种功能区内 不可能有其他功能。 2、每个城市都有中心商务区、商业区等各种功能区,并且 分化明显。 3、大中小城市都只有一个商业区。
4、高级住宅区位于市中心,接近中心商务区。
5、电子工业等新兴工业运量小,不需要靠近交通便利的地 方。
练习
将下列功能区和工厂对应到图中字母和数字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绿化区 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印刷厂、钢铁厂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经济原因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地租水平 交通的通达程度
地租水平
市中心
环线
环线
与市中心的距离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经济原因
地租水平
商业
住宅 工业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与市中心的距离
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空间结构 1、概念:是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 况。(城市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区别:城市地域形态:城市的外部轮廓 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的内部组合 城市地域形态:集中团块状、条带状、放射状等。 2、类型: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与规划

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与规划

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与规划城市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人类活动的中心,也是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城市的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以及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1. 多中心结构城市往往具有多个中心,这些中心在不同的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商业中心是城市的商业活动聚集地,政府中心是行政决策的重要场所,文化中心则是艺术、娱乐和教育的中心。

这些中心相互交织,形成了城市的多中心结构。

2. 功能区划分城市的空间结构往往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区划划分。

例如,住宅区是居民居住的地方,工业区是工厂和企业的集中地,交通枢纽则是交通运输的重要节点。

这种功能区划分使得城市的各个部分都能发挥其最佳的功能,提高了城市的效率和便利性。

3. 空间分异城市的空间结构往往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

高密度的商业区域往往位于市中心,而低密度的住宅区则分布在市中心周边。

这种空间分异既反映了不同功能的需求,也反映了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

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进行有序、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规划可以合理利用城市内部的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通过合理规划,可以将商业区域与住宅区域相互配合,减少人们的通勤时间和交通拥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促进社会公平城市规划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减少城市空间结构的不平衡现象。

通过合理规划,可以将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均匀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使得每个居民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服务和便利。

3. 保护自然环境城市规划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通过合理规划,可以保留城市的绿地和自然景观,增加城市的生态功能,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4. 增强城市竞争力城市规划可以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优势。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合理布局和发展的行为,在城市规划中,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空间结构涉及城市内各个区域的布局和空间组织方式,而发展模式则涉及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方向。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

一、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形态和空间组织的总体布局,具体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交通网络、用地分配和功能布局等。

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能够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和生活质量。

1.地理位置:城市的地理位置直接决定了它的发展潜力和自然资源条件。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城市的地理位置,并合理规划城市的功能布局和开发方向。

2.交通网络:交通网络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城市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便捷性。

合理规划和建设交通网络能够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率,并缓解交通拥堵等问题。

3.用地分配:城市的用地分配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功能布局和人口分布。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根据城市的发展需要和人口需求来合理规划用地,并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设施。

二、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发展模式是指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所呈现的发展特点和走向。

合理的城市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平衡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保护。

1.经济发展: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合理规划和布局产业发展区域,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2.社会公平:城市规划应该关注社会公平,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条件,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合理规划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并提供公共空间和休闲设施,促进社会交流和共享。

3.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的发展必须考虑到环境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合理利用土地和资源,并提供绿色生态空间。

三、城市规划的挑战与展望城市规划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人口增长、土地紧缺、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城市空间结构分类和功能分区

城市空间结构分类和功能分区

城市空间结构分类和功能分区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在空间上的组织结构和布局。

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城市空间结构分类主要有层次结构、轴向结构、辐向结构和网状结构等。

而城市的功能分区则是按照城市内不同的功能特点来划分的,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区、文化教育区、行政办公区和休闲娱乐区等。

1.层次结构:层次结构是指城市内各种空间元素之间的垂直分层关系。

城市的层次结构一般包括核心区、商业区、住宅区和郊区等。

核心区是城市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集中了大量的商业企业、行政机构和文化设施。

商业区则是城市的商业活动中心,有各种商店、超市和购物中心等。

住宅区主要是供人们居住的地方,有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住宅小区。

郊区则是城市的边缘区域,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般是农田或者未开发的土地。

2.轴向结构:轴向结构是指城市在一些方向上的延伸布局。

城市的轴线是城市内不同功能区域的连线,沿着这条轴线分布着不同的功能区。

例如,城市中心的轴线可能是由商业区、行政办公区和文化教育区等构成。

沿着这条轴线,商业和办公设施集中在中心地带,而住宅区则相对分散在两侧。

3.辐向结构:辐向结构是指城市中心区向外辐射延伸的布局。

辐向结构通常是以城市中心为起点,通过道路、铁路或者其他交通设施向周边地区扩展。

这种布局主要用于大城市和较为发达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有较强的交通、经济和社会活动需求。

辐向结构能够促进交通和信息流动,同时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城市的功能分区:1.居住区:居住区是城市中人们居住的地方,主要包括住宅小区、公寓和别墅等。

居住区一般需要配备相应的生活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如商店、学校、医院等。

2.商业区:商业区是城市的商业中心,集中了各种商业服务设施,如商场、超市、百货公司等。

商业区一般交通便利,消费氛围浓厚。

3.工业区:工业区是城市的工业生产基地,集中了各种工业企业和生产设施。

工业区需要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环境条件,以支持工业生产的发展。

城市空间结构三大模式

城市空间结构三大模式

城市空间结构三大模式
三种城市空间结构类型: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不同的经济活动占据城市内不同的空间,在城市地区内部出现不同的组合格局,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

同心圆模式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以不同用途的土地围绕单一核心,有规则地从内岛外扩展,形成圈层式结构,当城市人口的增长导致城市区域扩展时,每一个内环地带必然延伸并向外移动,入侵相邻外环地带,产生土地使用的演替,但并不改变圈层分布的顺序。

城市空间结构的这一顺序以中心区为核心,自内向外,由五个同心圆组成,五个环带依次为中心商业区、过渡地带、工人住宅区、良好住宅带和通勤带。

扇形模式
扇形理论是霍姆·霍伊特通过对美国64个中小城市及纽约、芝加哥等著名城市的住宅区分析后于1939年创立的。

霍伊特用经济学家的眼光,关注住房市场是怎样根据美国政府的抵押政策的建议而运行的。

他利用租金的高低作为住房质量的象征,证明各类城市居民住宅用地趋向于沿着主要交通线路和自然障碍物最少的方向由市中心向市郊呈扇形发展。

多核心模式
多核心理论最先是由麦肯齐于1933年提出,后由哈里斯和乌尔曼于1945年加以发展的。

该理论强调,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会出现多个商业中心,其中一个主要商业区为城市的主要核心,其余为次核心。

这些中心不断地发挥成长中心的作用,直到城市的中间地带完全被扩充为止。

而在城市化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新的中心又会产生。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城市空间结构PPT课件

城市空间结构PPT课件

高度集中与高度分散的融合
城市中心区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心区仍然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商业、金融、文化等 重要功能仍集中在中心区。同时,由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城市中心区的发展也 面临着挑战。
郊区化与边缘化发展
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展和交通技术的进步,郊区化和边缘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人们 开始向郊区迁移,导致郊区人口增加,城市边缘不断扩大。
工业革命时期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出现功能分区 和交通组织的初步规划,但空间结 构仍不够清晰。
现代城市规划
随着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城市空 间结构逐渐重视土地利用、交通组 织和功能布局的协调发展,出现了 多种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CHAPTER 02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态
集中式城市空间结构
01
02
03
04
城市中心
实现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例如,加强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和
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智能科技的应用与推广
智能化建筑与智能化家居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建筑和智 能化家居成为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智能化建筑通过智能化系统实 现能源管理、设备维护等方面的自动化 控制,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舒适 度。智能化家居则是通过智能设备实现 家庭生活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和节约能源。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城市功能布局
城市空间形态
研究城市各种功能区域的规划和设计,包 括商业、居住、文化、教育、医疗等区域 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
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和演变规律,包 括城市天际线、地标、景观等的设计和管 理。
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空间结构: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同心圆模式:揭示城市土地利用的价值分带
扇形模式示意图
扇形模式:重点考虑放射状交通干线的影响。

★ 三种学说都强调了中心商务区在城市发展和功能分区中的主导作用。

城市形态:
1
4 中等住宅2 批发商业区、轻工业3 低级住宅
5 高级住宅
1 中心商务
多核心模式示意图
3 低级住宅区 1 中心商务区
7 次级商务区 5 高级住宅区
9 郊外工业区
8 郊外住宅区 4 中级住宅区 6 重工业区 2 批发商业区、轻工业区 2 3 4 5 1 中心商务区 2 过渡区 3 工人住宅区 4 高级住宅区 5 通勤居民区
同心圆模式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