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强放疗同步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

合集下载

卡培他滨单药根治性同步放化疗与根治性手术在中国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中的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研究

卡培他滨单药根治性同步放化疗与根治性手术在中国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中的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研究

卡培他滨单药根治性同步放化疗与根治性手术在中国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中的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研究卡培他滨单药根治性同步放化疗与根治性手术在中国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中的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研究近年来,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新药卡培他滨在食管鳞癌中的应用。

卡培他滨单药根治性同步放化疗与根治性手术联合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治疗策略。

为了评估该治疗方案在中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研究。

本研究纳入了中国各地多个研究中心的患者,总计招募了100例具有局部进展的食管鳞癌患者。

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两组,分别接受卡培他滨根治性同步放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治疗(实验组)或根治性手术治疗(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前每3周给予卡培他滨化疗,总共3个周期。

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均接受放疗,总剂量为50Gy。

研究结果显示,卡培他滨根治性同步放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组的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根治性手术组(实验组为72%,对照组为56%)。

在3年随访期间,实验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为59%,对照组为43%)。

此外,实验组患者的晚期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为16%,对照组为32%)。

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显示,卡培他滨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对于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因素相关。

特别是对于肿瘤直径大于5cm的患者,该治疗方案的效果更为显著。

此外,该治疗方案在不同年龄、性别和肿瘤分期的患者中都显示出相似的治疗效果。

关于安全性的评估结果显示,卡培他滨根治性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略高于根治性手术组,但差异并不显著。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

随着治疗的进行,大多数不良事件在治疗结束后得到缓解。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卡培他滨根治性同步放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

卡培他滨单药与卡培他滨顺铂双药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

卡培他滨单药与卡培他滨顺铂双药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

卡培他滨单药与卡培他滨顺铂双药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8-10-09T11:32:05.97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作者:周卫汤晓辉欧应华杨丹阳[导读] 卡培他滨单药联合同步放化疗可达到卡培他滨顺铂双药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的疗效.(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绵阳 621000)【摘要】目的:对照观察卡培他滨单药及卡培他滨顺铂双药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耐受情况,寻求较合理的治疗方案。

方法:将61例不能手术或者拒绝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卡培他滨单药组31例,卡培他滨顺铂双药组30例均进行同步放疗,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单药组CR15例,PR14例,NR2例,双药组2例未完成治疗计划,CR15例,PR 12例,NR1例,两组间数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卡培他滨单药联合同步放化疗可达到卡培他滨顺铂双药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的疗效,不良反应减少且患者可耐受,该方案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食管癌;卡培他滨;单药;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064-02 食管癌为全球性的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

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很高。

四川绵阳盐亭县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严重影响该地区人民的生命。

卡培他滨是一种新型的口服氟尿嘧啶甲酸酯,使用方便且不良反应少于5-氟尿嘧啶。

前者用于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较好,但实践中发现仍存在较多副反应,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影响治疗效果。

本研究对比观察卡培他滨单药及卡培他滨顺铂双药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以期找出更适合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纳入标准病理确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年龄<70岁,临床分期Ⅱ~Ⅲ期(不愿手术或无法手术),卡氏评分≥60分,无明显远处转移,无食管穿孔及出血征象,无心肺等严重内科疾病,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正常,无放化疗禁忌。

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临床疗效观察

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临床疗效观察

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临床疗效观察娄云峰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
【年(卷),期】2013(021)007
【摘要】目的探讨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诊治的60例Ⅱ、Ⅲ期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调强放疗)和观察组(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每组各3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的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总页数】2页(P21,23)
【作者】娄云峰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郑州4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7
【相关文献】
1.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 ~Ⅲ期直肠癌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J], 郝义增
2.适形调强放疗+口服卡培他滨对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J], 娄
云峰
3.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J], 王卫华;刘佳;刘丽丽;郑国宝
4.适形调强放疗+口服卡培他滨对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 [J], 李穗华;罗金现
5.调强放疗(IMRT)同步卡培他滨治疗术后Ⅱ、Ⅲ期直肠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观察[J], 赵成;刘桂荣;马兆明;李秀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种治疗模式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分析

三种治疗模式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分析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ic f i e n c y a n d s i d e e f f e c t s o f c o n c u r r e n t c h e m o r a -
① 近期 有效
晚期食 管癌采用 3种治疗模式 ( 同步放 化疗组 、 序 贯放 化疗组 、 单纯放 疗组 ) 的疗效进行 分析。结果
率( C R+P R) : 同步放化 疗组为 9 1 . 6 %, 高于序贯放化 疗组( 6 5 . 1 %) 和单 纯放 疗组 ( 4 6 . 1 %) , 三组 比较 差异有 统计
中 国 实用 医 刊 2 0 1 4年 1月 第 4 l卷 第 2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i c a l Me d i c i n e J a n . 2 0 1 4, V o 1 . 4 1 , N o . 2

9・
学意义( x = 4 . 2 0 , X = 5 . 2 0 , =5 . 2 8 , 均 P<0 . 0 5 ) ; ② 远期 疗效 : 1年 生存 率 : 同步放 化 疗组 ( 8 3 . 3 %) , 高于序贯 放化 疗组( 7 4 . 4 %) 和 单 纯放 疗组 ( 6 9 . 2 %) ,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 . 0 5) 。2年 生存 率 : 同 步放 化 疗组 ( 5 0 . 0 %) 高于序贯放化疗 组( 4 1 . 8 %) 和单纯放疗组 ( 2 0 . 5 %) 。同步放化 疗组与序 贯放化 疗组 比较 差异 无统计 学 意 义( P>0 . 0 5 ) , 但 同步放化疗组 与序 贯放 化疗组明显 高于单 纯放 疗组 ( x = 4 . 2 0 , x = 4 . 1 0 , P<0 . 0 5 ) ; ③毒 副作

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与术后复发转移性胃癌的临床疗效

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与术后复发转移性胃癌的临床疗效

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与术后复发转移性胃癌的临床疗效杨炜【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2(15)12【摘要】目的观察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与术后复发转移性胃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与术后复发转移性胃癌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

对照组予以注射用奥沙利铂维持化疗,观察组予以卡培他滨维持化疗。

2组均治疗1个疗程。

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癌抗原50、糖类抗原125,1年存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近期总缓解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56.00%(χ^(2)=4.667,P=0.031)。

治疗1个疗程后,2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MMP-9、MMP-2、癌抗原50、糖类抗原125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

观察组1年存活率为68.00%,高于对照组的32.00%(χ^(2)=6.480,P=0.011)。

观察组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与对照组的3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99,P=0.107)。

结论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与术后复发转移性胃癌的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抑制病情进展,提高1年存活率,且安全性较高。

【总页数】3页(P93-95)【作者】杨炜【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临床研究2.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应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的疗效探讨3.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临床应用与观察4.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采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的临床体会5.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疗效评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卡培他滨治疗70岁以上老年中晚期消化道癌42例

卡培他滨治疗70岁以上老年中晚期消化道癌42例

卡培他滨治疗70岁以上老年中晚期消化道癌42例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希罗达)对老年中晚期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方法:口服卡培他滨2 500 mg/(m2·d),2次/d,餐后服用14 d,21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治疗后评价疗效。

结果:42例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无完全缓解患者,部分缓解15例,稳定22例,进展5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8.4个月;主要毒副作用为手足综合征,其他有骨髓抑制、恶心、食欲差、皮肤色素沉着及腹泻。

结论: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消化道癌疗效好、毒副作用较少,老年人耐受性好。

标签:老年;食管癌;胃癌;结肠癌消化道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恶性肿瘤,首选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病灶,但由于起病隐袭,尤其老年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检查手段耐受差等原因,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属于晚期,早期胃癌诊断率只有约10%[1],且早期老年患者多数不能耐受手术或术后早期并发症多、多数预后差,故只有非手术、副反应小的有效治疗才适合这部分人群。

本院2006年1月~2009年11月应用卡培他滨治疗老年中晚期癌症患者42例,取得较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06年1月~2009年11月应用卡培他滨治疗老年中晚期消化道癌症患者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70~86岁,中位年龄75岁;经病理学检查证实食管癌5例,胃癌20例,结肠癌17例;首次化疗者20例,二次接受化疗者22例,其中肺转移2例,肝转移20例,淋巴结转移16例,骨转移12例,恶性胸腔积液6例,腹腔积液5例;合并冠心病13例,高血压病29例,糖尿病4例,陈旧性脑梗死9例。

1.2 治疗方法每例患者每天早晚2次餐后30 min给予卡培他滨(希罗达)口服,治疗剂量为2 500 mg/(m2·d), 连续服用2周后停药1周,3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每例患者依耐受情况予以2~10个周期治疗,同时给予止吐对症治疗及营养神经药物;骨转移患者应用双磷酸盐类药物,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患者抽取积液后灌注顺铂。

调强放疗(IMRT)同步卡培他滨治疗术后Ⅱ、Ⅲ期直肠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观察

调强放疗(IMRT)同步卡培他滨治疗术后Ⅱ、Ⅲ期直肠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观察

调强放疗(IMRT)同步卡培他滨治疗术后Ⅱ、Ⅲ期直肠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观察赵成;刘桂荣;马兆明;李秀翠【期刊名称】《大医生》【年(卷),期】2017(000)0Z2【摘要】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同步卡培他滨疗治疗术后Ⅱ、Ⅲ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

方法选取本院40例术后Ⅱ、Ⅲ期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卡培他滨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调强放疗(IMRT)同步卡培他滨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相当且均没有复发,研究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调强放疗(IMRT)同步卡培他滨疗效确切,且毒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

【总页数】2页(P149-149)【作者】赵成;刘桂荣;马兆明;李秀翠【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7【相关文献】1.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临床疗效观察 [J], 娄云峰2.适形调强放疗+口服卡培他滨对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J], 娄云峰3.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J], 王卫华;刘佳;刘丽丽;郑国宝4.动态调强放疗同步卡培他滨用于直肠癌术后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J], 刘辉;田大龙;陈伟;王贺芳;喻志冲;李华;戴振兴5.动态调强放疗同步卡培他滨用于直肠癌术后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J], 刘辉;田大龙;陈伟;王贺芳;喻志冲;李华;戴振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调强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治疗术后复发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调强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治疗术后复发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R1 D3例,P 例 。总有效率 D1 疗的 2 O例术后复发直肠癌患者, 其中男 学可见肿瘤为大体肿瘤区(t)gv b gv ,t# 放 P 3例,S 0 l l pg 。临床靶 8 %。症状消失和改善( v 0 包括疼痛缓解、 l , 6例 ; 龄 4 ~ 7 4例 女 年 1 0岁 , 中位 年 1 mi 为肿瘤计划靶 区(.t)
的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死后肿瘤仍局限 ~ 2 , 分 预计生存时间> 6个月。
于盆 腔 , 并无 远处 转移 。 若积 极 治疗 复发 1 方法 . 2
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 R 、 c )
放 疗 采 用 V r n 3 X 医用 部 分 缓 解 ( R 、 定 (D) 进 展 (D) aa 2E i P )稳 S 、 P ,
步卡培 图像传输 至 T S治疗计划系统, P 1 收集 2 0 09年 1月至 由两名放疗科医师、 名影像科 医师共 同
11 一般 资料 .
2 结 果
2 1 年 9月行调强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 勾画靶区和膀胱 、 00 股骨头、 小肠 。以影像
2 例 患 者 均 完 成 治 疗 ,C 3 例 , 0 R
病灶, 可减轻患者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 提 直线加速器 , 患者定位前空腹 8 , 前 C + R 为有效 。毒副反应按照 R O 1 h h RP TG
高 局部 控制 率和 生存 率 。笔者 , 2 例 喝 2 , 影葡胺对 比剂 2  ̄ 3 水 10ml 放 射 反 应 评 价 标 准 。主 观 反 应 根 据 便 对 0 泛 0 n 0 , 0 塑形 固 定 , 平静 血 、 会阴部坠胀疼痛、 臀部疼痛 、 下肢痛 术后复发直肠癌患者进行 了调强放疗同 仰 卧 于真 空 负压 成 型垫 , 呼 吸下 C T增 强扫 描 , 描 范 围 自第 4 扫 腰 及 分 泌 物情 况 等症 状 变 化来 区 分 为症 状 椎上 缘 至 坐 骨 结 节 下 3 m, 厚 5 m 。 消 失 、 善 、 定 和 加重 。 层 c m 改 稳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强放疗同步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
吴福道;陶洪;张小静;吴海波
【摘要】目的探讨调强放疗同步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调强放射治疗同步卡培他滨治疗.调强放射治疗方法:95% GTV 66 Gy/30 F,95% CTV 63 Gy/30 F,95%PTV 60 Gy/30 F,同时放疗第一天开始服用卡培他滨1000mg/m2,每天2次口服(早晚各1次;等于每天总剂量2000mg/m2),服2周后停药1周,3周为1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对照组单纯调强放疗,两组调强放射治疗方法相同.并比较二组的近期疗效、1年及2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有效率为67.6%,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
率治疗组为82.3%,对照组为58.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2年生存率
治疗组为50%,对照组为44.1%,两组比较,生存率无显差异(P>0.05).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放射性食管炎、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放射性肺炎.主要集中在Ⅱ ~川度,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在所有治疗患者中,治疗组出现
3倒手足综合征.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经作对症处理,均顺利放疗结束.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无穿孔出血.治疗组手足综合征发生3例,不影响治疗.结论调强放疗同步
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可提高近期疗效及1年生存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均能耐受.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6(014)023
【总页数】2页(P13-14)
【关键词】食管癌;调强放疗;同步化疗;卡培他滨
【作者】吴福道;陶洪;张小静;吴海波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四川达州635000;四川省达州市中心
医院肿瘤科,四川达州635000;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四川达州635000;四
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四川达州6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1
食管癌是我国十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全世界食管癌的病死率以中国为最高[1]。

大多数患者明确诊断时已是中晚期,手术根治率较低。

单一行化疗疗效差,放射治疗成为中晚期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单纯行放射治疗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10%[2]。

为提高疗效,多采用以放疗为主的同步化疗增敏的手段。

调强放疗是在三维适形放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可使肿瘤组织得到更精确的放疗,同时还可以使正常组织得到很好的耐受剂性。

卡培他滨作为氟脲嘧啶类口服药,对食管癌有一定疗效,口服方便,不良反应低。

本研究通过调强放疗同步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并与单纯调强放疗进行对比,比较二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41~73岁,中位年龄52岁。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食管鳞癌,为可测量病灶,无穿孔及出血的可能。

治疗前均行胃镜、MRI、CT、心电图、上消化道造影、肝肾功、血常规、电解质等检查,无放
疗禁忌证。

预计生存期超过6月,kamofsky评分≥70分。

1.2 分组情况:68例食管癌随机分为调强放射治疗同步卡培他滨口服组(治疗组)
和单纯调强放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4例。

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
0.05)。

1.3 治疗方法:两组调强放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单纯调强放疗。

治疗组采用
调强放射治疗同步卡培他滨治疗,调强放射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于固定板,双手交叉置于头顶,采用体模固定,然后用128排CT行增强扫描,扫描前吞服对比剂
碘海醇。

扫描范围为环甲膜水平至腰4水平。

扫描层厚为5 mm。

然后传入治疗
计划系统中。

靶区勾画依据胃镜、CT、食管造影提示病灶情况进行勾画,可见病
灶作为GTV,食管病灶上下外放3 cm,同时包括区域淋巴结引流区作为CTV,CTV外放0.5~0.8 cm作为相应的PTV。

6MV-X射线照射,以PTV为几何中心
为照射中心,设计5~7个共面调强照射。

要求95%的PTV满足处方剂量,脊髓
受量<45 Gy,肺受量满足V20≤25%,心脏V40≤25%,肝脏V20≤20%。

处方
剂量:95% GTV 66 Gy/30 F,95% CTV 63 Gy/30 F,95% PTV 60 Gy/30 F。

放疗第一天开始服用卡培他滨1000 mg/m2,每天2次口服(早晚各1次;等于每日总剂量2000 mg/m2),服2周后停药1周,3周为1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

1.4 疗效评价。

近期疗效:所有病例在放疗期间评价不良反应及放疗结束后1个
月评价疗效。

疗效按WHO(1981年)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进展(PD),以CR+PR计算有效率(RR)。

毒性反
应按WHO急性及亚急性毒性标准分为:0(无),Ⅰ(轻度),Ⅱ(中度),Ⅲ(重度),Ⅳ(威胁生命)5个等级。

远期疗效:所有患者在放疗结束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随访资料包括食管造影,
胸腹部CT和胃镜等。

随访1年及2年生存率。

全部病例随访超过2年,最长随访3年8个月,随访率100%。

2.1 近期疗效:治疗组CR 14例,PR 16例,SD 2例,PR 2例,有效为88.2%;
对照组CR 9例,PR 14例,SD 7例,PD 4例,有效率为67.6%,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生存率比较:1年生存率治疗组为82.3%,对照组为58.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2年生存率治疗组为50%,对照组为44.1%,两组比较,生存率无显差异(P>0.05)。

见表2。

2.3 不良反应: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放射性食管炎、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放射性肺炎。

主要集中在Ⅱ~Ⅲ度,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在所有治疗患者中,治疗组出现3例手足综合征。

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经作对症处理,均顺利放疗结束。

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无穿孔出血。

见表3。

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即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是三维适形放疗的一种,要求辐射野内剂量强度按一定要求进行调节,使照射野的形状必须与病变靶区的形状一致,同时使靶区内及表面的剂量相等[3],可以提高靶区的治疗量。

同时又使正常组织降低照受量,使得周围正常组织得到更好的保护,且照射剂量在耐受范围之内[4],减少放疗带来的不良反应。

卡培他滨(Capecitabine)是一种可以在体内转变成5-FU的抗代谢氟嘧啶脱氧核苷氨基甲酸酯类药物。

使肿瘤组织DNA合成障碍,进而影响RNA及蛋白质的合成,起到抗肿瘤的作用[5]。

已被NCCN指南推荐为消化道肿瘤辅助和一线治疗的首选化疗药物之一,口服方便,不良反应小,常被临床用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

与放疗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6]。

我们通过调强放疗同步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食管的临床观察,结果发现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有效率为67.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年生存率治疗组为82.3%,对照组为58.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显示出治疗优势。

提高近期疗效及1年生存率。

在不良反应方面,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作对症处理后,均能完成放射治疗。

在手
足综合征方面治疗组出现3例,但未影响患者的治疗。

通过本研究,提示中晚期食管癌在调强放疗时同步卡他滨化疗,在近期疗效及1年生存率方面,优于单纯调强放疗,不良反应均能耐受,值得推广。

【相关文献】
[1]殷蔚伯.肿瘤放射治疗学[M].4版.北京:中国协合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 546. [2]刘继成.食管癌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的预防[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9):1357. [3]钟陆行,熊建萍,张凌,等.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期治疗术后直肠癌疗效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1,26(4): 381-382.
[4]殷蔚伯.肿瘤放射治疗学[M].4版.北京:中国协合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49-182. [5] Popa EC,Shah MA.Capecitabine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ncers[J].Expert Opin Investig Drugs,2013,22(12):1654-1657.
[6] Fakhrian K,Heilmann J,Schuster T,et al.Primary radiotherapy with or without chemotherapy in non-metastatic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retrospective study[J].Dis Esophagus,2012,25 (3):256-2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