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3、远古的传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过程与方法: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夸父追日、神农尝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炎帝和黄帝的发明教学难点:炎黄联盟尧舜禹的禅让教学方法:讲述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黄帝陵图片,导入新课教师介绍: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祭拜,黄帝陵被视为华夏子孙寻根祭祖之地,平日里到这里来瞻仰的人也很多,络绎不绝。

为什么黄帝会受到后认的尊敬和景仰,传说中四五千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又发生了哪些大事?给后人带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

二、讲授新课(一)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完成引领学习1、黄河流域主要有哪些部落?它们之间的是怎样的关系?2、五六千年前,在今天的黄河流域发生过哪几次重要的战争?战争双方分别是谁?结局怎样?有什么影响?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黄帝、炎帝、蚩尤等部落。

经常相互攻伐又持续合并2、(二)学生读课文第二小节,完成引领学习说说炎帝和黄帝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尊敬?指名生回答,教师明确。

因为他们都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学生读课文第三小节,完成引领学习1、尧、舜、禹是怎样的人?2、什么是禅让制?禅让制的实质是什么?哪些部落首领以前实行过禅让制?指名生回答,教师明确。

1、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 禹:治理水患,用疏导的方法;三过家门而不入 2、“禅让”的实质——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3课教案 远古的传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3课教案 远古的传说
(2)你认为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依据?
答案:(1)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黄帝: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2)炎帝和黄帝的发明,虽说都是古人的传说,有些内容还近乎神化,但无一不有社会历史的近似事实作为依据。近年来大量的考古材料,证实了我国古代传说并非完全虚有。这些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人民衣、食、住、行、医的变化。总之,先民的传说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学目标
1.了解炎黄部落联盟和华夏族的形成,理解中国部落联盟时期的合并与攻伐。
2.知道炎帝和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3.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中逐渐融合而成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
炎黄部落联盟,炎帝和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
教学难点
禅让制的实质,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
导入1:(材料式导入)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我们中国开国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五千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的?五千年过去了,“轩辕”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对我们民族有过什么功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本课。
①黄帝落部 ②炎帝部落 ③蚩尤部落 ④半坡聚落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右图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下列有关该部落联盟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A)
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 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

第3课 远古的传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3课  远古的传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3课远古的传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教学目标•了解人类祖先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特点•掌握远古时代文化特点及基本知识•能够使用网络资源获取与远古文明相关信息教学重点•远古文化的主要特点和内容•人类祖先的饮食、生活和文化特点•使用网络资源获取远古文化相关信息的能力教学难点•母系制度的理解及其在远古社会中的作用•能够较为流利地叙述远古文明的相关内容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用图片展示一些远古时代的文物和工具,引发学生对远古文明的思考,进入本文化课学习。

学习与探究(25分钟)1.人类祖先–介绍人类祖先的各个阶段,则如原始人类、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等,定位出所学知识的内容区域2.母系氏族–母系制度的介绍、意义及其在远古社会中的作用3.文化特点–通过图片等展示远古文明的各个方面,如饮食、居住、工具、艺术等方面。

让学生对于远古文明的各个方面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4.美术课堂(25分钟)–让学生通过在班内进行绘画再现远古文明中所使用的文物或者遗迹。

合作展示(25分钟)1.分组合作,每组介绍一些远古文化的相关知识,如般达尔洞穴壁画、石头史前庙宇、拉斯科洞穴肋骨竖琴等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使用网络等资源获取远古文明相关的其他信息。

小结(5分钟)简要回顾本堂课讲解的内容,并鼓励学生保持对于远古文明的兴趣。

同时,巩固本节课新学内容,明确自己今后的自主学习方向以及补充方式。

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课上提出问题并积极回答,主动展示绘制出的文物或遗迹等。

2.作业评价:通过回答问题或者呈现自己画的远古文明文物及遗迹评价学生对于本节课程的了解。

课后作业1.完成记述一篇关于所学的人类祖先的生存方式、母系制度以及远古文明主要特点、所有内容的文章2.使用网络获取与远古文明相关的其他信息。

教材参考1.《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文明——一部人类简史》等相关书籍或文献。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一)炎黄联盟幻灯片展示问题:读课本第一目“炎黄联盟”部分内容,结合材料和你所搜集到的资料讲述历史故事。

(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生1:阪泉之战。

炎帝和黄帝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游一带,后来两大部落又都向中原发展。

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爆发了阪泉之战。

经过三场恶战,黄帝最后取得胜利。

战败的炎帝表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联盟。

生2:涿鹿之战。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为联盟后,实力更加强大。

后来,蚩尤带领他的部落不断向西发展,对炎黄联盟造成威胁,黄帝率领各部落的人,与蚩尤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的原野上,蚩尤战败被杀。

炎黄联盟得到更大发展。

师:从字形来看是否相同呢?师:炎帝黄帝与蚩尤的交战是一个传奇般的故事,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战争结果。

(多媒体白板展示图示和填空题,引导学生概述内容)师:现在我们回到第一个问题,海内外华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他们为什么要祭祀黄帝呢?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对这个称谓有什么感想?生1: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此,我们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生2: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我感到很骄傲和自豪。

我们祖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人民勤劳、勇敢、坚强、善良。

所以我很骄傲。

师: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提到: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我们现在的历史辉煌更是由中华民族的人民缔造而成,我们要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更要弘扬传统文化,这才无愧于我们是“炎黄子孙”。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师:炎帝黄帝之所以被称为人文始祖,更是因为他们是华夏文明的始祖。

请结合课本说一说,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哪些发明?生回答。

师:这些都是炎帝和黄帝发明创造的吗?还是仅仅是传说?有哪些文物佐证了这段历史的存在和真实性呢?生1:西安半坡、河南仰韶等遗址发现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等,充分证明了当时已有了较高的制陶技术。

2024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传说》教案

2024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传说》教案

2024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传说》,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远古传说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事迹,如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了解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关系;探讨远古传说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远古传说时期的主要人物和事迹,理解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的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对远古传说的分析、概括。

教学重点:远古传说时期的主要人物和事迹,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引出本节课主题《远古传说》。

2. 新课内容学习:(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远古传说时期的主要人物和事迹。

(2)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探讨远古传说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影响。

(3)例题讲解:教师针对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4)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人物画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这些人物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远古传说2. 主要人物和事迹:黄帝:华夏之祖,发明舟车、养蚕、文字等。

炎帝:农业始祖,教民耕种、尝百草、制琴瑟等。

尧:仁德之君,实行禅让制,治理水患。

舜:孝感动天,推行禅让制,选拔贤能。

禹:治水英雄,建立夏朝,开创家天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主要事迹。

(2)谈谈你对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的认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远古传说时期的主要人物和事迹,了解了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课题名称: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课时:1
【教学目标】
1、了解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

2、掌握炎黄联盟、尧舜禹的“禅让制”。

3、认识炎黄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学习重点】炎黄联盟
【学习难点】尧舜禹的“禅让制”
【教学方法】
史料分析法、练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教辅资料(高分突破)
【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阅读课文P12—15页,重点看课本正文的黑体字。

2、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促。

(20分钟)
(1)完成《高分突破》P9—10页课前预习部分,组内交流答案。

(2)①部落联盟形成时间、活动区域?
②炎黄联盟形成主要战役?
③炎帝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④黄帝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⑤什么是“禅让制”?
⑥尧舜禹具有哪些品德?
3、后教:合作探究,突破重点和难点。

(10分钟)
(1)炎黄时期的发明,哪些是可信的?哪些是带有神话色彩的?怎样看待更科学?
(2)大禹治水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4、巩固知识点(5分钟)
自背、互背《高分突破》P9—10页课前预习的知识点
5、当堂训练,及时反馈。

(5分钟)
独立完成《高分突破》P10—13页随堂检测及课后作业。

7、作业布置。

复习本课知识,并提前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后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三位神话人物——盘古、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以及这些神话传说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神话故事的文本阅读,也有与故事相关的插图和注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神话传说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对古代神话传说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神话传说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女娲和伏羲的故事,理解这些神话传说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历史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盘古、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及其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教学难点:神话传说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以及引导学生理解神话传说在历史文化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神话故事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3.教学资源:与神话传说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4.课堂活动准备:神话故事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神话故事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神话传说,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盘古、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同时配合相关插图和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和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能够对古史传说和史实做出初步的比较,判断和解释。

过程与方法学生共同参与回答问题,并进一步探索新的问题;通过互相讨论、共同寻找答案的方式,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归纳线索,为今后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炎帝与黄帝事迹的学习,理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含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对“尧舜禅让”的学习,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对“大禹治水”的学习,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教学难点:尧舜禹禅让的实质教学方法:多媒体师生互动教学,PPT演示,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引导] (播放视频《祭黄帝陵》)为什么祭拜黄帝陵那么隆重?我们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根又在哪里呢?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

一、炎黄战蚩尤[教师讲述] 在四五千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活动着许多部落。

传说中有两位著名的部落首领,那就是黄帝和炎帝。

在东方有强大的蚩尤部落,在南方还有苗蛮部落。

(出示部落分布图)相传蚩尤部落勇猛异常,还曾经与黄帝部落发生了一场大战。

这场大战在哪里发生?[学生回答] 涿鹿[教师讲述](出示形势图)相传蚩尤部落“铜头铁额”,骁勇非常,在涿鹿之战中,黄帝部落一度落于下风,后来与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甚至要找来天女相助,还发明了指南车,才最终打败了蚩尤部落。

[板书]一、炎黄战蚩尤著名战役:涿鹿之战[教师提问]你怎么看涿鹿之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涿鹿之战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教师讲述](出示线索)炎帝和黄帝部落打败了蚩尤部落,并且结成部落联盟。

而在炎帝和黄帝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尧、舜、禹三个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 课《太古的传说》
一、教课目的
1.认识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太古传说。

2.收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资料,叙述有关传说故事;思虑和认识
传说与史实的差别。

3.认识我们的先人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先人,体验
作为炎黄后代的骄傲和骄傲;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二、教课重难点
要点: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发明
难点: 1.炎黄结盟②要认识华夏族的形成,明确中华民族的发展,炎黄后代的由来。

2.禅让制
三、教课过程
【讲解新课】
炎黄结盟
幻灯片展现问题:
读课本第一目“炎黄结盟”部分内容,联合资料和你所收集到的资料叙述历史故事。

生1:阪泉之战。

炎帝和黄帝本来都生活在黄河上游一带,以后两大部落又都向中原发展。


抢夺土地和财产,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产生了尖利的矛盾,迸发了阪泉之战。

经过三场恶
战,黄帝最后取获成功。

战败的炎帝表示愿意听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结盟。

生2:涿鹿之战。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为结盟后,实力更为强盛。

以后,蚩尤带领他的部落
不停向西发展,对炎黄结盟造成威迫,黄帝带领各部落的人,与蚩尤战于涿鹿(今河北涿
鹿东南)的旷野上,蚩尤战败被杀。

炎黄结盟获得更大发展。

生 3:能否是由于黄帝,以后的国家统治者才叫皇帝呢?
师:从字形来看能否同样呢?
生:不同样,这里的黄帝是轩辕氏,其实不是以后的皇帝。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师:炎帝黄帝之因此被称为人文鼻祖,更是由于他们是华夏文明的鼻祖。

请联合课本说一说,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哪些发明?
生 1:传说中炎帝教民开垦耕作,制作生产工具,栽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
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互换。

传说炎帝还会制作乐器琴瑟,拥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生 2: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相传黄帝已能建筑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发掘水井,制
造船只,会炼铜,并发了然弓箭和指南车。

师:以上所提到的这些发明都是他们自己发明的么?
生 1:我以为即便是他们发明的,也是受了谁的启迪,并且是在一些先民们经验的基础上创
建出来的。

生 2:课本上说黄帝期间,仓颉创建文字,伶伦制作乐律,隶首发明算盘。

黄帝的老婆嫘祖,
善于纺织,并会缫丝。

为何要独自说呢?因此,我以为是他们自己发明的。

生 3:上节课提到了距今约7000 年的河姆渡人,已有干栏式建筑,距今约6000 年的半坡人,
已经会建筑半地穴式的圆形房子,他们都会制造陶器,会栽种粮食作物。

这个时间跨度很大,
因此我感觉应当是传说,其实是先民们共同发明创建的。

设计企图:经过合作研究,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项发明都是很多人长久实践的结果,不行
能是个他人的功绩。

师:同学们议论都很热情,我们先放下这个问题,放松一下,做一个小游戏。

尧舜禹的禅让
师:相传在黄帝以后,黄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因黄河泛滥,三个部落结盟,尧舜禹挨次成为部落结盟的领袖。

禅让制,马上部落结盟领袖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大禹拥有创新精神,不卑不亢、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都值得我们学习。

六、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