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 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1.了解3的倍数的特征;2.学会利用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某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课堂教学用具:黑板、彩色粉笔、小板擦、单元教学课件;2.学生课堂用具:笔、本。
教学环节热身引入教师可以采用数学谜语、数学游戏或有趣的数学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热身引入教学内容。
导入新知1.引导学生通过举例的方式,探讨3的倍数的特征。
例如,教师可以说:“我们知道3的倍数有哪些?请同学们举一些例子。
”学生回答:“3、6、9、12……”然后教师可以询问:“那么这些数字有什么特征吗?”学生可以回答:“这些数字个位上的数字都是0、3、6、9。
”或者“这些数字相加的和都是3的倍数。
”接着,教师可以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如: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只有0、3、6、9;3的倍数的各位数字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等。
2.练习巩固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以下各项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1)计算下列各数是否为3的倍数:9、12、15、17、21、24、27。
(2)求出100以内的所有3的倍数。
(3)如果某个数的各数位数字的和是15,那么它是不是3的倍数?为什么?拓展延伸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练习,例如:(1)如果有一批数,它们个位数相等,且它们的十位数的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批数是否都是3的倍数?为什么?(2)如果将一个3的倍数的各位数字顺序颠倒,得到的数还是3的倍数吗?请举例说明。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教授3的倍数的特征,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游戏元素,比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练习,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评价学生应当从他们的合作精神、逻辑能力、计算速度等方面入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北师大版教案:3的倍数的特征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3的倍数的特征。
我们会通过探索活动来发现3的倍数的一些规律。
教材的章节是五年级上册的3.3探索活动。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探索活动,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运用这些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自己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需要准备一本笔记本,用来记录我们的探索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让学生拿出他们准备的数字卡片,然后我会随机抽取一张卡片,问学生:“这是3的倍数吗?”学生会通过实际的计算来回答这个问题。
2. 探索活动: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一堆数字卡片。
他们的任务是通过实际的操作,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我会给他们一些指导性的问题,比如:“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你们能够用这些规律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吗?”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3的倍数的特征”,然后我会根据学生的探索活动,把他们的发现写在黑板上。
七、作业设计1. 212. 363. 454. 545. 63答案:1. 是2. 是3. 是4. 是5. 是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探索活动,我发现学生们对于3的倍数的特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能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发现这些特征,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理解上还存在一些困难,我需要在课后给他们更多的指导。
拓展延伸: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其他数的倍数的特征,比如4的倍数、5的倍数等等。
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的操作,发现它们的特征,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它们的倍数。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并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了补充和说明。
第三单元《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案:《3的倍数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3的倍数的特征2. 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灵活运用判断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2、5的倍数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1)观察、发现请学生观察一组数:3、6、9、12、15、18、21、24、27、30,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的共同特征。
(2)探究、总结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并总结出来。
(3)讲解、示范教师对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讲解,并通过实例进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巩固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巩固练习,让学生判断一些数是否是3的倍数,并说明理由。
4.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探究、讲解、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解3的倍数的特征,并举例说明。
七、板书设计《3的倍数的特征》一、3的倍数的特征二、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的方法三、巩固练习四、作业布置重点关注的细节是“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与总结部分。
这一部分是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特征的关键,也是教学难点所在。
以下是对这一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3的倍数的特征探究与总结1. 观察与发现在导入部分,教师已经引导学生回顾了2、5的倍数的特征,接下来,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2、5的倍数有一些特殊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是否也有类似的特征呢?”然后,教师可以给出一系列3的倍数,如3、6、9、12、15、18、21、24、27、30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点。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三单元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是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理解3的倍数的性质,为以后学习因数和倍数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因数和倍数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活动,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理解3的倍数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理解3的倍数的性质。
3.培养学生通过探索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索教学法:学生进行探索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交流分享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例和问题,方便学生观察和思考。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学习材料,让学生进行探索活动。
3.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分配适当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如“3个苹果,6个苹果,9个苹果……”引导学生关注3的倍数。
提问:“你们发现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让学生初步感受3的倍数的特征。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的数字,如12、18、21、27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字是否为3的倍数。
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探索活动,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找出3的倍数的特征。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主要内容为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过探索,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主动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主动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对于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的探究和学习。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如6、9、12、15等,并让学生观察这些数字。
2. 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他们发现这些数字都是3的倍数。
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发现这些数字有什么共同点?”3. 学生可以提出观察到的共同点,如这些数字都可以被3整除,没有余数。
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不能找出其他的3的倍数呢?它们有什么特征呢?”第二环节: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1. 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如3、6、9、12、15等,并让学生观察这些数字。
2. 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他们发现这些数字都是3的倍数,且它们的个位数字都是0、3、6、9。
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规律?”3. 学生可以提出规律,如个位数字只有0、3、6、9,并且这些数字都可以被3整除。
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其他的3的倍数。
4. 教师出示更多的3的倍数,如18、21、24、27等,让学生发现它们的个位数字也是0、3、6、9。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案:《3的倍数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快速判断一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3的倍数的定义2. 3的倍数的特征3. 判断一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的方法4. 3的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3的倍数的特征及判断方法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倍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什么是倍数,那么你们知道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2. 新课讲解(1)3的倍数的定义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3的倍数的含义。
例如:3的倍数就是3的整数倍,如3、6、9、12等。
(2)3的倍数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3的倍数的数列,发现规律。
例如:3、6、9、12、15、18、21、24、27、30……观察这些数,我们可以发现,3的倍数的个位数是0、3、6、9,而且每一位上的数字之和也是3的倍数。
(3)判断一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的方法根据发现的规律,总结判断一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的方法。
方法一:判断个位数是否为0、3、6、9。
方法二:计算每一位上的数字之和,判断是否为3的倍数。
(4)3的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3的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在购物时,如果商品的价格是3的倍数,我们可以用3的倍数的特征来判断价格是否正确。
3. 练习与巩固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练习题1:判断下列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6、12、18、21、24、27、30、33、35、39。
练习题2:找出100以内的3的倍数。
练习题3:小明有若干个苹果,他想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3个同学,那么小明至少有多少个苹果?4. 小结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3的倍数的理解。
第三单元《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对第三单元《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三单元《3的倍数的特征》。
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过程,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二、教学目标1. 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将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讲述一个关于3的倍数的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过程,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我会让学生尝试找出一些3的倍数,并观察它们的特点。
3. 讲解:在学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后,我将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特征。
4. 练习:我将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3的倍数的特征2. 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七、作业设计1. 找出10个3的倍数,并记录下来。
答案:3、6、9、12、15、18、21、24、27、30答案:9是3的倍数,10不是3的倍数。
因为9的各位数字之和为9,是3的倍数;而10的各位数字之和为1,不是3的倍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如果发现有不足之处,我将寻找合适的方法进行改进。
同时,我还将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比如找更多的3的倍数,或者尝试找出其他数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会学习一个全新的概念——3的倍数的特征。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3的倍数的一些基本特征,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特征来解决问题。
我们将会使用教材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来引导学生们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
在这一部分,学生们将会学习到3的倍数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3的倍数的个位数只能是0, 3, 6, 9等等。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3的倍数的特征以列表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3的倍数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能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这就是我对于《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和想法,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学生们对于3的倍数特征的理解和掌握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如何通过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3的倍数的特征来解决问题,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对于第二个重点和难点,我会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帮助学生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引导他们灵活运用3的倍数的特征来解决问题。
我会设计一些不同难度的题目,包括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以及找出一个数的所有3的倍数等等。
通过这些练习题的解答,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将它们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在课堂提问方面,我会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我会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们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发现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相互交流和分享,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思路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情景导入方面,我会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或者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3的倍数的特征。
通过这些情景的引入,学生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案反思:在课后,我会进行教案的反思,看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
大版
教学目标:
1.了解3的倍数的概念和特征。
2.能够找出某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3.能够通过练习巩固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重点:
1. 3的倍数的概念和特征。
2. 找出某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
教学难点:
1. 通过数学实例巩固3的倍数的特征。
2. 识别一些把题目简化成易于解决的形式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方法:
1. 探究式引导法。
2. 游戏教学法。
3. 练习巩固法。
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数字卡片,练习题。
2. 教学媒介:黑板、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清点数字卡片上的数,检查
一下谁手里的数字:000、003、006、009、012、015、018、021、……。
(2)发现现象:教师询问学生用什么规律将可以被 3 整除的
数列分出来的。
(3)总结概念:引导学生总结被 3 整除的数列,告诉学生这
样的数为 3 的倍数。
2 .认知新知
(1)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把这个数列补上后面两
个数:
000、003、006、009、012、015、018、021、……。
(2)学生们找一下规律,告诉大家下两个数是多少。
确认数是024,027。
(3)教师以白板为例,引导学生逐步探究:
数字在个位时,只有它是“0”,“3”,“6”,或者“9”时,才能被 3 整除。
数字在十位上的话,这个数要是我们刚才找出的那个序列的任
何一个数加上30,那这个数字就能被 3 整除。
(4)那当数字是百位数呢?可以在小组合作中探究,此处不再
赘述。
(5)让学生自己推断:数的位数再高点呢?是不是对照各位数
为一下口诀,百位数就是这些数相加再乘 4 的和,千位呢?
3.巩固新知
(1)材料准备:
①1-300 数字卡
②游戏卡片:一个卡片上写 1-300 中其中某个整数,一个卡片上写一个数是不是 3 的倍数。
③练习题:利用数轴计算每个填空处的值。
(2)教学游戏:
游戏规则:每人抽两张卡片。
学生算出每张卡片上的数字是否是3的整数。
3.让学生自己完成练习。
当然,通过本次课,学生对 3 的倍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让学生用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区分和找出 3 的倍数,从而顺利地开展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些知识和技能,也将成为他们今后掌握其他比较显然的数学文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