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郑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月考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6分)1.【答案】B【解析】“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使推理出现瑕疵”错,材料一第一段“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可看出原文是“可能会”。

故选:B。

2.【答案】C【解析】“为了正面证明‘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已经得到了学者的认可和重视”错。

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从反面论证单靠逻辑和理性不能正确有效地品读鉴赏诗歌的语言,即“诗人的语言不能用常理来衡量”。

故选:C。

3.【答案】D【解析】先看“无理而妙”。

材料二第一段“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

A.“春风”不知离别之苦,也不能决定柳条是否发青。

李白却赋予春风以人的情感,春风不让柳条发青,怕离别之人又饱受别离的苦楚,从物的角度表现“无理而妙”。

B.不忿:恼恨、嫌恶。

思妇久盼归人,出门眺望,未见亲人,把失望迁怒于啼叫的喜鹊,表现其盼归之苦,无理而妙。

C.花不能“弄”影,此处用拟人手法,暗示有风。

一个“弄”字,生动细致地写出晚风吹拂时花影晃动之态,无理而妙。

D.是现实主义表达,没有突破思维逻辑的语言表达,不能体现“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

故选:D。

4.【答案】①材料一从逻辑内涵的角度强调逻辑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理性精神。

②材料二从逻辑运用的角度强调语言艺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达到“无理而妙”的效果,而“无理而妙”是建立在深邃的逻辑基础上的智慧和能力。

5.【答案】大前提:一个身在最高层的人是不害怕浮云挡住视线的。

小前提:我是一个身在最高层的人。

结论:我是不害怕浮云挡住视线的。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冠城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冠城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上期10月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儒家推崇的道德至善蕴含着中华民族对幸福问题的深刻思考。

“孔颜之乐”是一种克己向善、安贫乐道的德性幸福观,孔子旗帜鲜明地主张“贫且乐”的德性幸福,获得幸福生活的首要标志就是德性的完满,反对世俗的物质幸福,也就是强调道德境界的提升与精神境界的升华,将幸福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级。

孟子的道德哲学力图建构的是一个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进一步追求个体向善的道德人格境界,进而实现“天人合一”的终极幸福。

孟子提出“君子三乐”是对孔子的德性幸福观的创新与发展。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孟子提出的君子三乐,从自身的品行、家庭的美满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三个维度道出了人生幸福之真谛。

孟子毅然将“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视为君子一乐,旗帜鲜明地将家庭幸福纳入到幸福观的范畴,把“孝悌”视为幸福起点,使幸福从虚幻世界拉向现实生活,使得每一个人都具备追求幸福的权利与能力。

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德性幸福观,也使得儒家幸福观更加贴近实际,走近生活。

孟子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幸福视为幸福之源,使得孟子幸福观具有平民化的特点,但孟子的幸福绝非仅仅包含功利幸福,其幸福的实质为精神的自由、道德境界的提升,因而又具有道德超越性。

君子二乐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天人合一之乐,道出了天与人的紧密关系,天道与人道的互通,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蕴。

孟子“天人合一”之乐主要是对道德问题进行考察,是道德完满后与天地合为一体的精神自由。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孟子·离娄下》)君子必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不为外物叨扰,犹如婴孩一样单纯洁净,具备天真淳朴的本性。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2024—2025学年上期10月考试高2023级语文科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远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论语·雍也》中,我们能看到传世文献中最早关于“儒”的讲法。

孔子告诫子夏:“女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君子求义,小人重利。

孔子告诫子夏,做“儒”就要做成有君子品格的儒,以义为尚。

可见这里的“儒”应该是表示一种职业身份。

君子、小人是对从业者道德水平的评价。

那么儒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呢?《说文解字》中讲:“儒,柔也。

术士之称。

从人,需声。

”许慎认为“儒”是术士。

所谓术士是指法术之士,和鬼神相结交,类似于巫婆、神汉、萨满、道士、和尚等。

事实上“儒”字在殷商时代就已出现,我们能看到的原始的儒字。

甲骨文中的儒字,“亦”,从大从水,大指人,人身上有水。

金文中的儒字,“”,水在人上,水变成了雨字,演变成“需”,可以理解为沐浴濡身的样子。

沐浴濡身为什么和儒有关系呢?沐浴濡身是敬鬼祭神的重要仪式,在与鬼神等结交前必须斋戒沐浴以示尊重。

《礼记·儒行》中“儒有澡身而浴德”,《孟子·离娄》中也讲“斋戒沐浴则可以事上帝”。

所以“儒”作为职业主要的任务是为人襄礼,祭祖事神,办理丧事。

孔子三十岁,以知礼而闻名,曾经从事这种工作。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孔子帮助别人办理丧事,从未吃饱过。

有人去世,作为襄礼的儒却大吃大喝,是无德的表现,孔子显然不会如此,并且他于当日不再唱歌。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顺义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本试卷共8页,3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完成下列选择题,1~15题。

1.下列各项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怵惕恻隐(shù)要誉乡党(yāo)三十一毂(gǔ)凿户牖为室(yǒu)B.羞恶之心(wù)剖之为瓢(pāo)功亏一篑(kuì)埏埴以为器(yán)C.为洴澼絖(píng)鬻技百金(zhōu)几成而败(jī)强行者有志(qiǎng)D.不龟之药(jūn)非不呺然(xiāo)朝闻夕死(zhāo)无用而掊之(pǒu)2.下列各项画线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喻于义不言而喻家喻户晓喻以利害B.就有道而正焉避重就轻功成名就弃文就武C.敏于事而慎于言讷言敏行好古敏求回虽不敏D.仲尼适楚适可而止削足适履悠然自适3.下列各项画线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要誉于乡党朋友通“邀”,邀请B.知止而后有定坚定不移《诗》……可以群,可以怨怨恨,抱怨C.致知在格物推究,推理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称赞,称许D.自伐者无功讨伐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利益,好处4.下列各项画线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狠心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保卫B.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近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实践,从事C.虑而后能得得到君子周而不比勾结D.君子不器器皿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患病5.下列各项画线词语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A.自矜者不长矜持瓠落无容宽大空阔B.强行者有志勉强复众人之所过弥补C.鬻技百金买卖无用而掊之扔掉D.庄子持竿不顾看有道者不处为,做6.下列各项画线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物或恶之云霞明灭或可睹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B.自见者不明路转溪桥忽见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C.其微易散微言大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目不转睛数目项王颜渊曰:“请问其目”7.下列各项画线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而不仁,如立何知皆扩而充之矣B.其痀偻丈人之谓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学年第一学期浙南名校联盟10月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答案一、现代文(35分)1.(3分)答案B【解析】A项“唯有面对现实,书写时代精神”表述不当,材料一中说的是“书写时代是文学的一大功能”,所以“书写时代精神”并非唯一功能。

C项“彻底摆脱流量束缚”说法绝对,材料二中说的是“不能唯流量是从”。

D项“由此可见,它对读者阅读水平的要求比传统文学更高”于文无据。

2.(3分)答案D【解析】D项“相对全面的网络文学评价标准”有误,根据材料二中“可以说是目前为止较为全面的网络文学评价标准”可知少了时间限制“目前为止”。

3.(3分)答案C【解析】C项“选择现实题材的网络文学采取‘正面强攻’的方式直接书写时代”表述有误。

对照材料一第二段“选择现实题材的网络作家大多采取的是‘正面强攻’的写法”中,可知选项中少了“大多”这一限定词,以偏概全。

4.(4分)①对比论证,如“与‘表现现实’的传统文学路径不同的是”“更为重要的是,相较于传统文学”,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进行对比,使网络文学的特点更鲜明;②举例论证,如邵燕君等人遴选网络文学的经典作品,通过事例来论证目前网络文学评价标准仍深受传统文学评价标准的影响,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评分标准:写出论证方法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每点2分,写出两点得4分)5.(4分)①作品能书写时代精神。

如本文中将宇宙与人类未来的哲学思考置于科幻想象的浩渺空问,寓于其中的情怀与境界蕴含了文明世界的人类自信与时代精神。

②呈现人类普遍的情感价值与取向,表现人类对包括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在内的各种生命情感的内在需求。

故事中“男主、女主和智能机器老猫在与庞大的时间和宇宙对抗中,他们产生了孤独、陪伴、倾述、抚慰等情绪,他们的相守相依,又让空旷而寂冷的火星之上有了人间温情。

③其流量大。

小说入选2019年度中国网络文学排行榜,可见其粉丝之多。

(评分标准:写出优点1分,结合文本1分。

每点2分,写出两分得4分。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秘密★启用前2026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高二联考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形成先后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和历史阶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有人据此提出了是否过时的问题。

能否回答和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传承与弘扬的信心是否坚定、行动是否坚决。

形成过程有限,崇高精神永恒。

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名称、内涵都是具体的,形成的过程也都是与英雄模范、典型地域、历史事件、科技工程紧密相关。

有的以英雄模范的名字命名,如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等;有的以典型地域命名,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有的以历史事件命名,如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有的以科技工程命名,如“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这些精神形成过程虽然有限,但影响和力量无限。

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

时代条件变化,理想事业没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精神主题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精神主题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的艰苦创业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展现的精神主题是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改革开放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展现的精神主题是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砥砺奋斗的伟大奋斗精神。

时代条件之变带来了精神主题之变,并没有带来理想事业之变,我们始终在坚守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事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武鸣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武鸣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级“贵百河—武鸣高中”10月高二年级新高考月考测试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说到书法,你一定不陌生,它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在中国历史上,每个读书人都是书法的创作者,他们借此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字如其人”说的不是人的外表,而是性情、修养、审美这些无形的东西,其中性情又是最主要的。

所谓性情,性是个性,情是情绪。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有一本用草书写的理论著作《书谱》,他在书中提出,书法艺术本质上就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也就是说,书法作品是用来传达一个人的个性和情绪的,这才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每个人的书写笔迹都是有个性的,所以才会有“笔迹学”这个学科。

语文老师批改作文,只看笔迹,就差不多猜出是谁写的。

字的个性背后,是人的个性,艺术风格是作者个性的流露。

欧阳修曾经评价颜真卿的楷书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个性通常是比较长期的、恒定的,情绪则跟某个当下的时刻有关。

情绪的出现,往往都是基于某个机缘、某件事,是外在的条件激发了人的情绪。

在情绪影响之下,书写往往会跟常态有所不同。

比如王羲之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环境中,与大家一起欢聚在兰亭,品酒吟诗。

在这种氛围里,王羲之兴致极高,心手双畅,写出书法名篇《兰亭集序》。

性情对书法艺术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构成了书法世界非常重要的一维——书法的灵魂。

字写得中规中矩,符合法则,只是基础。

明代流行的台阁体,其笔法与字法都符合法则,却不被书法界推崇,甚至常常被批评。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级十月测试语文试题(2024.10)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课内基础知识部分(共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都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湮(yān)没侮(wǔ)辱抉择重创(chuàng)灰犀牛大肄屠杀B. 歼(qiān)灭障碍接载(zài)寒噤(jìn)压舱石言不由哀C. 佯(xiáng)装泡(pāo)桐脱胚嘱(zhǔ)托度难关千军雷霆D. 追剿(jiǎo)井陉(xíng)沉疴罹难铆足劲幡(fān)然觉醒2.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当前,国内外形式复杂严峻,各方面挑战空前绝后。

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正视最坏处,解决最难处,做在最实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刀伤药再好,不如不拉口子。

”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既应痛定思痛,更应举一反三,聚焦公共卫生、防灾备灾、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方能筑就发展进步的坚实阶梯。

A. 空前绝后B. 如履薄冰C. 见叶知秋D. 痛定思痛3. 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君子喻于义(知晓)回虽不敏(聪敏)天下归仁焉(称赞)虑而后能得(得到)B. 敏于事而慎于言(勤勉)请事斯语矣(实践)怵惕恻隐之心(恐惧)保四海(安定)C. 质胜文则野(华美)迩之事父(侍奉)譬如平地(平坦的地方)仁之端也(萌芽)D. 致知在格物(推究)若火之始然(这样)一日克己复礼(一旦)贼其君者(伤害)4. 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人而不仁就有道而正焉皆知扩而充之矣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B. 仁以为己任《诗》可以兴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皆以修身为本C. 由是观之泉之始达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人之有是四端也D. 其恕乎欲治其国者谓其君不能者先致其知5. 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敏于事而慎于言B. 有一言而终身可以行之者乎C.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D.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知止而后有定B.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非礼勿视C. 知者不惑任重而道远D. 先诚其意足以保四海7. 下列文化常识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A. 《别了,不列颠尼亚》《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都属于新闻通讯,将事实和背景、回顾与总结、记事与思考融为一体的写法值得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14分)1.(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大家都知中国人喜讲“中庸之道”,一般人以为中庸之道是指平易近人,不标新立异,不惊世骇俗,调和折衷,不走极端而言。

然此等乃通俗义,非正确义,《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无论何事都有两端,此两端,可以推到极处各成为一极端。

在此两极端间之中间都叫做中,此一“中”可以有甚长之距离。

所谓“中”,非折中之谓,乃指此两极端之全过程。

如言真善美,是此一极端,不真不善不美是那一极端。

但此真、善、美三分,只是西方人说法。

照中国人讲,此世界便是一真,不是伪,真伪不能对立。

若论美丑,此世界是浑沌中立,既非极美,也非极丑。

中国文化是人本位的,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看重了人的一面,则善、恶对立不能不辨。

但纵是一大圣人,亦不能说他已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善。

纵是一大恶人,亦不能说他是百分之百的恶。

人只在善、恶两极端之“中道”上,既不在此极端,亦不在彼极端。

但必指出此两极端,始能显出此中道,始能在此中道上理论有根据、行为有目标,故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若非执其两端,则中道无可见。

真实可用者乃此中道,非其两端。

此乃中国人所讲“中庸之道”之正确意义。

在此等观念与意识之下,我认为中国文化尽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充实更光辉。

并不如一般人想法,保守了中国固有之旧,即不能吸收西方现代之新。

似乎大家总爱把一切事物作相反对立看,不肯把此等相反对立来作互通合一看。

所以我们中国所讲“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此刻实该大大地再阐明。

这和我们当前所该采用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实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人惟其有此中庸之道,亦可使各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一样调和融通起来。

佛教、回教、耶稣教来到中国,不仅和中国传统文化无冲突,在此诸大宗教之相互间都能和平共存,没有大冲突。

你看中国社会上,这里一个天主堂,那里一个和尚庙:母亲信佛教,儿子信耶稣。

这不是信仰不真,却是受了中国人相传那一套中庸之道之影响,大家可以说得通,不争执。

《中庸》上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

”那隐微处,在别人无可代他用力处,在每一人之独处,最是那中庸之道之存在流行处。

这也是讲的圣人难做。

但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不为,非不能”,此又是说圣人易做。

明代的王阳明也说圣人易做。

王学讲到后来,说到满街都是圣人。

有一位罗近溪,正在讲堂讲学,正讲每人可以作圣,有一端茶童子进来,听讲人问,那童子是否也能做圣人?罗说,他早就是圣人。

为何呢?那童子的职务是端杯,他把茶小心谨慎地端来,没有泼,没有翻,端上讲台,目不邪视地走了,那已百分之百尽了他的职。

纵使要孔子来端这茶,孔子也这么端,不会比这童子端的更好,这已是止于至善,不能不说他已是一圣人。

这也是讲圣人易做。

只因我们误解了此中庸之道,好像中国人讲的中庸之道不痛不痒,不黑不白。

一人说这对,一人说那对,不要紧,大家都对。

这就成了滑头主义,走上了乡愿的路,所以孔子孟子要讲此中道,却最讨厌乡愿。

(摘编自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材料二: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核心思想,即道德判断依赖于人们推己及人的能力,也就是只有通过使自己的个体性跨越其边界与其他人的个体性相重叠的想象力,人们的道德判断才能成为可能。

在这里感受他人情感的过程,也就是同情,是道德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秩序。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中庸”加注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所以,古今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都可谓成秩序,定天下。

无论追名亦或逐利,无非为了追求幸福。

那么幸福是什么呢?关于幸福,亚里士多德在论及自由时说幸福在某种情况下是“关于财富的中庸之道”,而财富则是获取幸福的必要手段,但如果太贪婪就会成为财富的奴隶,也就失去了自由,也就毫无幸福可言。

反之,若能守住中庸,人就获得了自由,而自由的人,才是有了“幸福”的人。

孔子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也就是人将对亲人的关爱推及他人,推及万物,因而需要相应的规范以对人的行为加以约束,避免自己追求幸福的行为妨碍别人追求幸福。

因此要文明,要有精神生活,要有“中庸之道”对经济欲望的限制,才会有幸福,才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

在这个意义上,显然守不住中庸之道,极端追求财富的人,是与幸福背道而驰的。

譬如信任危机的出现,人人自危,相互不信任之下,何来幸福可言。

(摘编自孔波涛、李慧《探讨“中庸之道”下经济的考察衡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庸之道”认为,事物可以假设有相反的两极,两极之间都是“中庸”所说的“中”,这个“中”的距离可以是很长的。

B.佛教、回教、耶稣教传到中国,诸大宗教间之所以都能和平共存,没有大冲突,是因为受了我国“中庸之道”的影响。

C.同情是指要有恻隐之心,这是道德生活的基础,由此形成社会秩序。

因此,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都可说是秩序。

D.“中庸之道”认为要对经济欲望加以限制,这样才能幸福,这里所说的限制就是我们的欲望必须满足秩序与道德要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庸之道”,前者强调概念认知,后者强调社会行为。

B.孟子和王阳明都说圣人易做,是指“中庸之道”没有绝对标准反而显得更容易。

C.我们在生活中一团和气,很少苛责,不强调是非曲直,这其实并不是中庸之道。

D.道德判断能力高的人更易践行“中庸之道”,因为他们往往更能感受他人的情感。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B.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C.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D.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4)“损人利己”这一行为为人所不齿,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现代人该如何践行“中庸之道”?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10分)2.(10分)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非攻(节选)鲁迅墨子回到自己的房里,在壁橱里摸出一把盐渍藜菜干,一柄破铜刀,另外找了一张破包袱,等耕柱子端进蒸熟的窝窝头来,就一起打成一个包裹。

衣服却不打点,也不带洗脸的手巾,只把皮带紧了一紧,走到堂下,穿好草鞋,背上包裹,头也不回的走了。

墨子走进宋国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下来一看,鞋底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

他毫不在意,仍然走。

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棵大树,看不见一个活泼的人,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就这样到了都城。

城墙很破旧;城里面也很萧条,但也很平静;店铺都贴着减价的条子,然而并不见买主,可是店里也并无怎样的货色;街道上满积着又细又粘的黄尘。

“这模样了,还要来攻它!”墨子想。

又走了一天和大半夜,歇下来,在一个农家的檐下睡到黎明,起来仍复走。

草鞋已经碎成一片一片,穿不住了,只好撕下一块布裳来,包了脚。

到得下午,他坐在一株小小的槐树下,打开包裹来吃午餐,远远的望见一个大汉,推着很重的小车,向这边走过来了。

到得临近,那人就歇下车子,走到墨子面前,叫了一声“先生”,一面撩起衣角来揩脸上的汗,喘着气。

“这是什么?”墨子认识他是自己的学生管黔敖,便问。

“是沙,防云梯的。

”“别的准备怎么样?”“也已经募集了一些麻、灰、铁。

不过难得很:有的不肯,肯的没有。

还是讲空话的多……”“昨天在城里听见曹公子在讲演,又在玩一股什么‘气’,嚷什么‘死’了。

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和他很难说,”管黔敖怅怅的答道,“他在这里做了两年官,不大愿意和我们说话了……”“禽滑厘呢?”“他可是很忙。

刚刚试验过连弩,现在恐怕在西关外看地势,所以遇不着先生。

先生是到楚国去找公输般的罢?”“不错,”墨子说,“不过他听不听我,还是料不定的。

你们仍然准备着,不要只望着口舌的成功。

”管黔敖点点头,看墨子上了路,目送了一会,便推着小车,吱吱嘎嘎的进城去了。

……楚国的郢城可是不比宋国:街道宽阔,房屋也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雪白的麻布,通红的辣椒,斑斓的鹿皮,肥大的莲子。

走路的人,虽然身体比北方短小些,却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好像一个老牌的乞丐了。

他再向中央走,是一大块广场,摆着许多摊子,拥挤着许多人。

只听得轰的一声,大家都唱了起来,原来是有名的赛湘灵已经开始在唱她的《下里巴人》,所以引得全国中许多人同声应和了。

他拔步再往远处跑,到处都在唱。

楚王看见公输般首先放下木片,脸上露出扫兴的神色,就知道他攻守两面,全都失败了。

楚王也觉得有些扫兴。

“我知道怎么赢你的,”停了一会,公输般讪讪的说,“但是我不说。

”“我也知道你怎么赢我的,”墨子却镇静的说,“但是我不说。

”“你们说的是些什么呀?”楚王惊讶着问道。

“公输子的意思,”墨子旋转身去,回答道,“不过想杀掉我,以为杀掉我,宋就没有人守,可以攻了。

然而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了我的守御的器械,在宋城上,等候着楚国来的敌人。

就是杀掉我也还是攻不下的!”“真好法子!”楚王说,“那么,我也就不去攻宋罢。

”时候已是下午,当主客谈笑之间,午餐也摆好了,有鱼,有肉,有酒。

墨子不喝酒,也不吃鱼,只吃了一点肉。

公输般独自喝着酒,看见客人不大动刀匕,过意不去,只好劝他吃辣椒:“请呀请呀!”他指着辣椒酱和大饼,恳切的说,“你尝尝,这还不坏。

……”公输般喝过几杯酒,更加高兴了起来。

“但是,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公输般说。

“但也比敲碎宋国的所有饭碗好。

”“可是我以后只好做玩具了。

老乡,你等一等,我请你看一点玩意儿。

”他说着就跳起来,跑进后房去,好像是在翻箱子。

不一会,又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只木头和竹片做成的喜鹊,交给墨子,口里说道:“只要一开,可以飞三天。

这倒还可以说是极巧的。

”“可是还不及木匠做车轮,”墨子看了一看,就放在席子上,说,“他削三寸的木头,就可以载重五十石。

有利于人的,就是巧,就是好;不利于人的,就是拙,也就是坏的。

”“哦,我忘记了,”公输般碰了一个钉子,这才醒过来,“早该知道这正是你的话。

”墨子说着,便取了小包裹,向主人告辞;公输般知道他是留不住的,只得放他走。

送他出了大门之后,回进屋里来,想了一想,便将云梯的模型和木鹊都塞在后房的箱子里。

墨子在归途上,是走得较慢了,一则力乏,二则脚痛,三则干粮已经吃完,难免觉得肚子饿,四则事情已经办妥,不像来时的匆忙。

然而比来时更晦气:一进宋国界,就被搜检了两回;走近都城,又遇到募捐救国队,募去了破包袱;到得南关外,又遭着大雨,到城门下想避避雨,被两个执戈的巡兵赶开了,淋得一身湿,从此鼻子塞了十多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