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要完整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小专题学会记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小专题学会记事

写作小专题学会记事【写作导航】怎样才能记述好一件事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记事要完整。

即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但交代这六要素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

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

二、记事要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在记叙六要素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

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记叙时就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事要有条理。

每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四、记事要具体。

要试着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环境描写等)具体、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

五、记事要有真情实感。

记事是为了传情达意,有真情实感的材料才能打动读者,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

【例文引路】离开家以后夏末的晚上有点冷,天上稀疏地点缀着几颗暗淡的星星,不时刮起一阵风,给寂静的夜里添了几丝凉意。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渲染气氛,引出下文,烘托人物心情。

我紧了紧衣服的领口,但风还是往里窜,我不由地打了个寒战。

记得我是跑出来的,临走前我说再也不回来了。

因为我厌烦了,厌烦了他们施加在我身上的压力。

学习一年又一年,渐渐地我变得什么都没有了,除了一点点的尊严。

我珍惜这仅剩的尊严。

考试考砸了,我比任何人都伤心,我更知道要努力。

然而他们却是对我冷嘲热讽,然后是无视我的存在径直做别的事。

多少次我忍着眼泪麻木地自我安慰。

但随之而来的是信心也一点一点地消失……你们都是有工作的人,况且父亲还是位校长。

我身为教师子女,就必须学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压力也越来越大。

我再也撑不住了……夜又深了些,黑云弥漫,仅有的星星也消失不见了。

我看不见我的方向,我该往哪个方向走……回家吗?不,我不回去。

生动完整的记叙一件事

生动完整的记叙一件事

每天起床后,我先把花儿搬到阳台上。凉风习习中,我给花 儿浇浇水,施施肥,让它们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享受享受清 早太阳的温暖。接近中午,强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我又忙着 把花儿搬回屋里。傍晚,等太阳快要下山时,我再次把花儿搬 出来,给它们松松土,再浇浇水。有时候,赶上半夜里下雨, 我赶紧爬起来,忙着把花儿搬回来…如此往复,让爸爸妈妈都 惊叹不已:以前的小懒虫这么容易就改掉懒散的毛病了? 一晃十几天过去了,一天清早,我像往常一样来给花儿浇水, 突然,我发现其中的一盆月季在花枝的一侧冒出了一个小小的 花苞,那花苞红红的、绒绒的,好像一颗玲珑的红宝石。多么 令人激动啊,月季就要开花了!我恨不得马上见到它开花,便 一天到晚守在月季的旁边。一天过去了,花苞好像还是那个样 子,一点都没有体会到我 的那种急切的心情。爸爸妈妈好像 看透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孩子,才一天时间,花苞哪能 这么快就开放呢?
(心理描写,写出了老大臣的震惊和恐 慌、虚伪。)
只见李铁带球连过两人,直奔对方 的禁区……(运用动作描写补写)
考试卷子发下来了,一看竟然 50分……(运用心理描写补写)
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 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 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 的头发全白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 可惜脂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 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 作者对她那种老来俏打扮,是厌恶 的,并给以辛辣讽刺。
范文引路

第一次养花
去年暑假,我突然想养花。因为是第一次养花, 我专门跑到市场上精挑细选,买回来几个花盆、 好几包肥料,就等着爸爸从爷爷家拿回月季枝子 了。 花枝终于拿回来了,爸爸说最好用早晨的泥土 栽种。于是,一清早我就爬起来,拿出小时候玩 土用的小铲子,在楼下挖了许多土,然后把土里 的小石子逐一挑出,直到在 花盆里装满了“合 格”的土为止。 由于家里有了几盆花,我原本“平静”的生活 便彻底被打乱了。

怎样记事

怎样记事

怎样记事
写人离不开事件,写日记、读书笔记、写景、状物有时也需要记事,它是写好各类文章的基础。

一、叙事要完整
记事,必须交待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但也有一些特例。

根据具体情况,省略某一部分。

二、经过要具体
若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事件的经过必须详写,让事件中的每一个人都充分地展示自己,他们的外貌、语言、举止乃至表情都是鲜活的材料,都有鲜明的个性。

三、情节要感人
现在,有些同学在写作时,文章一开始就急于把事情的结果告诉读者。

读者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结局,就不会对你的文章感兴趣。

有的同学更实在,挤牙膏似地往下写,拖拖沓沓,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要想使文章有吸引力,在叙事过程中必须巧妙安排情节,使其曲折、生动、有波澜,要善于讲故事吸引读者。

四、情感要真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文章只有融进真情,才能使读者相信,进而感染读者。

记事是学生作文的一个难点。

写这类文章的关键在于有真实的材料、切实的体验,并且在写作过程中,必须在“趣”字上下功夫。

否则,会一败涂地。

同学们多发现生活中的乐趣,有意积累趣事,作文就会写得成功。

作文训练
1.《我家的喜事》
选一件你印象最深,发生在你家里的喜事,写一篇作文,如你获奖、搬新房……
2.《童年趣事》
童年是充满乐趣的。

如捕蝴蝶、爬山、钓鱼等等,请选择一件写一篇记叙文。

注意写出儿童特点,语言、情节都要有一定的趣味。

3.《这件事我做对了》
可以写你关心、帮助别人的一件事,也可以写你与丑恶现象做斗争的一件事。

叙事要完整(1)

叙事要完整(1)
插叙:是叙述过程中,插入一些与主 要情节有关的内容,然后再接叙原来 的事情。《爸爸的花儿落了》
三:叙事的层次与脉络
层次(3-5) 脉络:线索(人、事、物、情)

开头与结尾
开头的方法:
1、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散步》:我们 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 儿子。
2、设置疑问,引人入胜。《我的伯父鲁迅 先生》: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 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叙事要完整
叙事
想到 看到 感受到
生活与阅读
完整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语句通顺 语义明确
怎样叙事才完整?
一:叙事的要素
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记叙文六要素”。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才 能让读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在六要素当中, 起因、经过、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其中, “经过”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败的关 键所在。在学生的作文里,“经过”部分写得不 具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有梦的夜晚,朦胧之中,我又看见一 觉蔷薇开,又见外祖母笑靥如花……
时间会改变许多,但是花还是从 凋零到绽放。我们又何曾不是呢? 又见花开,我也长大!
莺飞草长有四月,一角蔷薇开。
外祖母本是最爱蔷薇花的。
小时候,爸爸妈妈工作忙,常把我送 到乡下让外祖父和外祖母照料。四月, 一个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季节。外 祖母爱花,她的后院里种满了数不尽 的花草——春日迎春初探;夏天月季 羞垂;秋季菊花傲岸;冬时腊梅映雪。 外祖母独爱着蔷薇花。
经过:即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也是叙事文 的主要内容。经过交待不清楚或写得过于 简单,就会使内容单调、不丰满。
结果:时间的结局。结果交待清楚了,对 突出全文的中心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完整叙事作文写作技巧指导

完整叙事作文写作技巧指导
门口”为具体地点。
人物:
要求:1.确定好主要人物。 2.根据情况加入人物。 3.恰当运用刻画人物的方
法。 4.主要人物是我和小孩,
添加人物是小孩妈妈。
事件的起因 :
要求:以“小孩趴(摔倒)在地上” 为起因
注意事项: 1.想象好小孩趴在地上的样子; 2.观察要有一定的次序:先远远 地看见,然后是走近看到的。
记叙的六要素
• 时间 临近考试 • 地点 家里 • 人物 我、爸爸、妈妈 • 事件的起因 临近考试,几个要好的
同学商量着周末出去放松一下的事, 让父母得知。 • 事件的经过 父母争吵 • 事件的结果在我的调解下父母和好
写好作文要做到
• 首先要思考客观事物是怎样发展变 化的,掌握发展过程,写的时候要 把实际发展过程写完整。
写作 叙事要完整
——写作指导之一
叙事完整写作技巧
一、交代清楚记叙要素 二、结构完整,首尾照应 三、叙事要有合理的顺序
一、交代清楚记叙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一件事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发生 的,总会涉及一些人物,事情也会有一定 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这六个 “要素”是叙事完整的基础。
• 其次是抓重点过程写,重点过程要 详写,一般过程要略写。
• 最后就是观察要仔细,要全面了解 事物。
题目:今天,我很高兴
原因:我扶了一个小孩
时间:
要求: 1.时间要写具体。 2.时间的表现和表达要灵活。 3.特定时间。 4.以“早晨上学就要迟到啦”
为特定时间。
地点:
要求:1.确定好具体位置。 2.以“上学路上,一家
小结:如何做到叙事完整
1、记叙“六要素”的完整。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并做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

记叙文六要素及其作用: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作用:讲清楚六要素,
事件就可以叙述完整
写作导引
• 在六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是重点,而写清楚“经过”是其中的关键。 要想把“经过”写得清楚、完整、有意思, 需要考虑下面几个因素: • 1、是否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如时间先后、 场景变化、情感发展等? • 2、是否有前后连贯的情节?这些情节是不 是按照适当的顺序安排的?
写作提示
• 1、要求以记事为主,那就要注意记叙的 六个要素,要能够将事情的经过写得清 楚、完整。 • 2、重点的情节要写得详细些,如当时的 情境、事情的过程、人们的反应等;还 要适当描写当事人的语言、动作、表情, 甚至心理等。 • 3、注意开头、结尾要与所拟的标题和叙 述的重点相照应。
第一步:审题
小道很曲折。周围全都是深绿的植被。高高低 低,枝叶全都伸到了小道上。小道的路面若隐若 现,如草蛇灰线,很是神秘。起先,路很平坦, 大家都有说有笑的。张哲和叶尔文有时还装神弄 鬼,突然尖叫:“啊!救命啊!”可渐渐地,大 家都认真起来了。因为路越来越陡,越来越难走, 稍稍不注意,就会滑跤或被树枝刮破手脚。 小路时高时低,时平时陡。渐渐地,我们感到 有些迷茫,不知小路通向何方。周围静悄悄的, 偶尔才能听到几声虫鸣,还有就是我们脚下枯叶 发出的沙沙声。 • 光线越来越幽暗。不过最让我担心的不是山路 陡峭,而是在茂密的草木丛中,万一碰到蛇、蜈 蚣、蜘蛛之类的不速之客,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对 付。一阵山风刮过,微微出汗的身子不禁打了一 个寒战。伴随着沙沙的树叶声,我的眼前浮现出 了一幕幕惊悚电影中的场景。

好像从乡下进城的农民吧。她焦急地拉 着我和我的朋友说:“小同学,我们是进 城来看我儿子的,可却不知道儿子在哪, 我们身上的钱也没有了,我们都一天没吃 饭了,你看,能否请我们吃个饭?”(写 法点评:交代故事的起因--路遇求助的老 夫妻) • “不好意思,我忘带钱了。”朋友首先打 破沉默许久的寂静。我在那犹豫不定,我 身上只有要还给父母的十元钱,若帮助了 他们,我回家无法交差,不帮助我又于心 不忍看着她那真诚的眼神中夹杂着一丝乞 求,我便答应了。没走几步,它们就停滞 不前了,原来有一个小摊上卖面条。那个

依据六要素把一件事叙述完整的技法

依据六要素把一件事叙述完整的技法


“我再问你们几个问题。”同学们立刻集中注意力,准备回 答问题。“地球的赤道有多长啊?”我们都吁了一口气,原 来问的竟是这个问题,便异口同声地回答:“四万公 里!”“四万公里长不长啊?同学们想这个问题还用问,当 然长呗。我显出疑惑不解的神色,这个小学生也懂的问题, 怎么来问我们初中生呢? “赤道虽长,但是我国的河流可以绕地球十圈半,长达四 十二万公里,这当中还不包括人工河。”奥,这时我才恍 然大悟,悟出刚才老师所问的两个简单问题的用意。我们 都为我国有这样丰富的水力资源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接着,徐老师从长江讲到黄河;从黑龙江讲到珠江;又从 洞庭湖讲到青海湖。他讲得是那样的仔细,那样的生动, 吸引着我们的心随着他教鞭所指的地方,飞到了那些河湖 的旁边。 时间过得飞快,快下课了。徐老师最后深沉地说:“我 国有这样丰富的水力资源,但是发电却远远落在后面。这 就需要你们努力了。好好学习,同学们!” 叮铃铃,下课了。徐老师在同学们热情的目光中离开了教 室。我们多想再听一些啊。这时,徐老师的话又响在我的 耳旁:“好好学习。”
记叙的六要素
• • • • 时间 临近考试 地点 家里 人物 我、爸爸、妈妈 事件的起因 临近考试,几个要好的同 学商量着周末出去放松一下的事,让父 母得知。 • 事件的经过 父母争吵 • 事件的结果在我的调解下父母和好
我的排列顺序是:
A、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一件事(顺叙)
7→6 → 1 →2 → 4 → 3 → 5

生活还是要继续,我也不再管别人的闲言 碎语,其实只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就足够了, 因为善良能给别人带来温暖。不要太在意别 人的不理解。第一次心碎,让我明白了人世 间的冷暖,也明白了善良需要坚守。(点评: 从事情中悟出道理,既点明了中心,又在结 构上与开头呼应。) • 教师点评:本文作者运用倒叙记叙了自己帮 助一对有困难的老年夫妇,却被朋友质疑、 被摊主的鄙视故事。第一次心碎,让我明白 了人世间的冷暖,也明白了善良需要坚守. 叙事完整、清楚,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心理等描写真实、细腻、生动、传神,很好 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记叙文写作导航:叙事要完整

记叙文写作导航:叙事要完整

叙事要完整写作导航(一)参考题目1.童年的一件趣事2.上中学后遇到的一件事3.根据下边的情况,自拟题目,写一篇叙事的文章。

体育课时,王勇同学没做准备活动就“跳山羊”,结果把脚给崴了。

4.我们都有过“第一次”:第一次读书,第一次看动画片,第一次自己出远门,第一次帮妈妈做事……请以“我的第一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二)例题简析1.童年,是五彩缤纷、充满趣味的。

回忆童年,写一件趣事,对大家来说,应该是很容易的,也应该是情不自禁的。

在“童年的一件趣事”这个题目中,“童年”是叙事的大前提,是叙事遵循的范围;而“一件”则是同学们应该注意的细节,文章只能写一件趣事,不能情不自禁了就一发不可收拾,应该有所选择,有所舍弃,符合要求的趣事只能写一件。

当然,还应该全面构思、精心选材,把这件趣事叙述完整。

2.“上中学后遇到的一件事”,这个题目明确而又直接,文章是标准的叙事记叙文,其中,“上中学后”规定了事件的大范围,从时间和地点方面有一定限制和明示;“一件事”就不是两件事或者多件事,事情应该是“你”遇到的,要叙述完整,有真情实感。

3.材料所给的情况是“体育课时”“王勇”“没做准备活动”“跳山羊”“把脚崴了”,要求按照材料提出的情况,写一篇叙事的文章。

按照这些“前因”和故事的开端,同学们可以展开思路,发挥想象,把这个故事补写、续写下去,使这个事件合情合理地叙述完整。

4.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有过“第一次”,以“我的第一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认为,这篇作文是以记事为主的,那么就应该把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完整地叙述出来。

(三)写作指导写作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

叙述是文章写作中最基本、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表达方式,叙述是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述说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们知道,任何一件事(或一种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发生的,总会涉及一些人物,事情也会有一定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叙事要完整
——用视听感知世界,用文字契合心灵教师姓名:胡晓峰学校:合肥新华实验中学
一、教学目标
1.回忆再现记叙文“六要素”,感知作文的建筑美
2.让学生学会准确运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领略作文的文字美
3.选取生活中的一个事件或一个片段进行记叙,感悟作文的生活美
二、教学重点
回忆再现记叙文“六要素”,明确作文就是一栋建筑
三、教学难点
用一颗真心去视听周遭,用优美的文字契合心灵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合作探究——自我诠释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各位爱徒大家下午好,为师是来自新华实验中学晓峰老师,初来宝地庐阳中学,与各位幸会于此,倍感亲切。

遂广发英雄帖,邀各位同乐同欢,请帖送上,请看大屏幕。

英雄帖
各位同学:
兹定于本周末小聚吃烧烤,请大家准时参加。

晓峰老师
2015.11.16
怎么样,第一次来庐中,还是很仗义的吧。

但是看到了大家似乎有点不悦的脸色,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为师有哪里做错了?哦,原来是为师忘记给你们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了。

实在抱歉,课后,我会再具体给你们拟定通知的。

由这则通知,我想到了我们初中阶段的写作重点——记叙文的写作,其实,一篇好的记叙文,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叙事完整,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记叙文的写作在有限的时间内变得更加完整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作文这栋优美的建筑里,站在上面观文字美,赏生活美。

(多媒体出示课题)(黑板板书出“叙事要完整”)
(二).明确学习目标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
正式进入今天的课程学习之前,首先明确今天的学习目标,希望大家可以大声整齐的将这三条学习目标朗读出来
(三).我传你学
怎样才能使记叙文更加完整呢?为师这里有三个锦囊妙计,待我一一为你们打开。

1.首先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时间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之分,所以应该交代清楚
地点:包括事件发生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和气氛
人物:事件所涉及到的哪些人物,因为人物是主角,所以必须要有血有肉,个性突出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事情是怎么发生的的?发生的经过如何?结果如何?这些是记叙文三个重要环节。

好的记叙文,起因和结果是更要紧密配合,以使事件不违背事理。

事件的经过要写的有起有伏,曲折动人,并且能圆满地把事件因果连贯起来。

而整个六要素加起来,就像一栋建筑物的框架,你需要有地基,有支柱,有横梁,有三脚架,只有框架牢固了,组建起来的建筑物才能稳当,正如作文一样,六要素完整了,结构才清晰。

说到这,我想到了刚才在校门口发生的一幕,匆忙之余,我用文字记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后排的同学如果看不清,你可以选择看手中的讲义,或是听我读一下。

◆老师说一段话,让学生概括出六要素。

初冬午后的暖阳,懒懒散散的挥洒在固镇路的两旁的梧桐叶间,晓峰老师如期的来到庐阳中学,进校门之前,为了安抚一下个人的紧张情绪,于是就去零售店买了一瓶水,出门之后发现路边正有一位乞讨的老人带着自己的小孙女向路过的人祈求一点冬日里的温暖。

我望着祖孙二人徘徊在寒风中,快速地走过去,将手里刚刚找的零钱塞到老人手里的那个破旧的空空的饮料瓶中,将那瓶水塞到了小女孩手中。

正要转身离去时,老人拉住了我,顺势将水递给了我,靠近我,道一声“谢谢年轻人,知足才能常乐,冬天不冷”。

我轻轻的接过这瓶带有温度的水,看着老人满目的热情,望着小女孩天真的眼神,也回了一句“谢谢老人家,您也多保重”。

然后我便携一抹暖阳,径直的往校门口走去。

这个冬天不冷。

因为有老人的感恩与关怀,冬天何惧寒冷?
◆请一位学生说说时间、地点、人物(如:初冬午后、固镇路、晓峰老师、老人、小孙女)
非常棒,大家基本上都可以准确的将记叙文的六要素找出来,构建出“建筑美”
2.其次用准确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表达你的所见所感
说话和写作是有本质的区别,说话最主要的是清晰直接的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有效信息。

而写作却是截然不同,除了传递有效信息之外,它还有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传递美感,用文字本身的内涵美来传递心灵的声音。

所以我们经常说文字美就像这建筑中的外观,你需要进行各种装饰,让这个建筑打造成只属于你自己的风格。

◆再看看我刚才说的故事,找找哪些优美的文字可以准确的表达所见所感,请一位学生说说个别字词(如:暖阳、懒散撒散、拉、递、靠近、道、知足常乐、带有温度的水、冬天不冷)
这就要求我们写作时学会运用准确优美的文字来表达心声,即传递出“文字美”
3.最后用心去感知生活中的人性美
当你的建筑有了牢固的框架,有了属于自己的装饰风格,可是依然不够美丽,因为没有生活的气息,只是一栋冷冰冰的建筑物,只有有了情感的赋予,才能让你的建筑突显出美,突显出人情美。

正如作文一样,没有情感的赋予,那也只能成为码字堆字。

而情感的赋予,也就是我们往往所说的真情流露,真情实感。

楼盘虽小,但是热闹非凡。

事件虽小,但是情感真挚。

只有以情入文,才能体味出生活中的人性美。

◆情境练习:道具:三个硬币。

动作:赠送。

效果:善良(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可以虚构。

察其言,观其行。

除了真实,可以想象事件发生的过程和人物的性格形象
其他同学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抓住生活中的人性美
(排练过程中,要求剩余同学,通过对这三组词的联想想象,合理想象接下来的场景)
当你善于用眼睛捕捉美,当你积累了准确而优美的文字,你的灵感就会让你将所遇到的时间、地点、事件有机的整合起来,成为一篇优美的作文,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栋文学建筑。

而“人性美”就是你作文的灵魂所在
(四).小试才华
生活中处处有美景,生活中处处有美文。

首先是我们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那看各位都是水汪汪的大眼睛,能发现的美,肯定比为师还要多。

当发现美后,我们一般都会选择记录,有人会选择用拍照的形式记录下来,当然也有人会选择你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而我更喜欢后者,因为文字可能会比图片更有想象力,更能契合心灵深处柔软的情丝。

这不,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让我很感动。

我想让大家试试,用你在这节课所领会到的作文的建筑美学来记录视频中的美。

提示:视频中的场景较多,只选取其中一个片段,仔细的观察出时间、地点、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事件,力求把这一个片段的故事说完整
读一读你写的故事,品一品你对作文建筑美学的理解
(教师认真听,及时给予点评,围绕课堂教学内容点评)
(五).总结
大家写的都非常棒,基本上都运用了这节课所传授给大家的知识,文学创作是件很寂寞的事情,其中的乐趣,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但是我相信只要大家投之以情,投之以心,你一定能够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文学天地。

今天来到庐中很高兴,临走之前呢,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礼物送给大家,只留下短短的几句口诀:“叙事作文是基础,三美写法要牢记。

开头交代三要素,时间地点和人物。

事件起因点明白,经过具体写出来。

结尾交代事结束,首尾内容要略写。

”(要求同学大声整齐的朗读出来)
希望各位少侠在平日里多多练习,有朝一日,学有所成,我们他日再相遇,定能促膝长谈。

各位再会。

(六).作业
《今天的这节语文课》
(七).板书
叙事要完整
建筑美
文字美情
人性美
(八)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