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密封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设备动密封管理制度

设备动密封管理制度

设备动密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设备动密封管理,确保设备运行安全、保证生产效率,避免事故发生、节约能源,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动密封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泵、阀、风机等。

三、管理责任1.设备部门负责本单位设备动密封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工作。

2.设备部门负责本单位所有设备动密封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的指导工作。

3.设备部门负责本单位设备动密封管理所需的经费、设备及人员的培训等安排工作。

4.设备部门保证设备动密封管理工作符合本单位的需要及有关规定的要求。

5.设备部门要求设备动密封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负责认真完成本单位设备动密封管理工作。

四、设备动密封管理的组织结构1.设备动密封管理工作完成单位为设备部门。

2.具体职责分工如下:(1)设备部门制定设备动密封管理相关制度、流程及标准,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2)设备部门负责设备动密封的选型、采购、更换的计划编制和执行;(3)设备部门组织设备动密封的换件工作,监督和验收动密封工作的质量;(4)设备部门对设备动密封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五、设备动密封管理的工作流程1.设备动密封选型及采购工作:(1)设备动密封的选型应根据设备运行工况、介质特性等进行合理选择;(2)设备动密封的采购需按照公司采购制度进行,确保设备动密封的质量;(3)设备动密封的采购计划应提前编制并得到相关领导的批准。

2.设备动密封更换工作:(1)设备部门按照设备动密封更换计划进行;(2)设备动密封更换工作需在设备停机维修期间进行,确保设备动密封更换质量;(3)设备动密封更换后需进行试运行及性能检测,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设备动密封使用情况分析及调整工作:(1)设备部门要对设备动密封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做好设备动密封使用记录;(2)设备部门要根据设备动密封的实际使用情况及需求,及时进行调整管理措施。

六、设备动密封管理的考核与改进1.设备动密封管理工作应定期进行考核,对工作人员进行评价;2.设备动密封管理工作考核结果要及时整理并提交设备部门,对不合格者进行整改、提升;3.设备部门要根据设备动密封管理的考核结果进行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高设备动密封管理水平。

煤矿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煤矿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煤矿设备密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煤矿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的设备密封管理工作。

第三条煤矿设备密封管理应当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四条煤矿设备密封管理主要职责包括设备密封设计、选型、安装、维护、更换和检修。

第五条煤矿设备密封管理应当建立健全者责任制度,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煤矿设备密封管理应当按照设备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第七条煤矿设备密封管理应当注重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第八条煤矿设备密封管理应当建立完善的资料档案,保证设备运行数据准确性。

第九条煤矿设备密封管理应当建立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十条煤矿设备密封管理应当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及时处置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章设备密封设计第十一条设备密封设计应当根据设备的使用环境、工况和要求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设备密封的性能和可靠性。

第十二条设备密封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十三条设备密封设计应当保证设备的密封性能,防止泄漏。

第十四条设备密封设计应当考虑设备的维护和更换,方便操作。

第十五条设备密封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设备的寿命和成本,合理设计密封结构。

第十六条设备密封设计应当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核才能实施,未经审核不得擅自更改。

第十七条设备密封设计应当建立相关资料档案,备查。

第十八条设备密封设计应当由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设计师进行设计,确保设计的合理性。

第十九条设备密封设计应当定期评估,及时修正不足之处。

第二十条设备密封设计应当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对设备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第三章设备密封选型第二十一条设备密封选型应当根据设备的使用环境和工况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和结构。

第二十二条设备密封选型应当充分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密封性能。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2]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2]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设备的密封性能,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保护生产环境,规范设备密封管理的工作流程,保障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营。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所有设备密封管理工作。

三、定义1.设备密封:指用于阻止液体、气体或固体粒子泄漏的设备部件。

2.设备密封管理:指对设备密封进行定期、有计划的检查、维护和更换,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减少泄漏的管理工作。

四、管理标准1.设备密封的选择和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考虑到设备的工作特点和环境条件。

2.设备密封的采购应通过正规渠道,选用具备合格认证的产品,并保存相关认证及测试报告。

3.设备密封的安装应由具备相应技能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并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安装。

4.设备密封的使用中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5.设备密封的更换周期应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密封材料的性能进行合理设计,并建立相应的更换记录。

6.设备泄漏的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记录相关事件并进行分析和整改。

五、考核标准1.设备密封的选择和设计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设备密封的采购是否按照规定的渠道进行,并是否具备合格认证。

3.设备密封的安装是否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并由专业人员进行。

4.设备密封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是否按照要求进行,并建立相应的记录。

5.设备密封的更换周期是否合理,并是否建立了相应的更换记录。

6.设备泄漏的情况是否及时报告,并采取了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7.是否有对设备密封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持续改进的机制。

六、工作流程1.设备密封的选择和设计–定期评估设备的密封状况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设备密封方案。

–确定设备使用的环境条件和工作特点,选择符合要求的密封产品。

–考虑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保证设备密封性能。

2.设备密封的采购和验收–制定设备密封采购计划,明确采购数量和标准。

–通过正规渠道采购设备密封产品,并记录相关认证和测试报告。

设备密封、无泄漏管理制度

设备密封、无泄漏管理制度

设备密封、无泄漏管理制度1. 前言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设备密封和泄漏管理工作,确保生产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全部相关人员必需严格遵守本制度,并承当相应的责任。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全部设备的密封和泄漏管理工作,包含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工艺管道、储罐等。

3. 定义•设备密封:指设备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界面,通过密封措施阻拦介质泄漏或外界物质进入设备的过程。

•泄漏:指设备密封不完全或损坏导致工作介质、液体、气体等从设备内部泄漏到设备外部或环境中的现象。

•泄漏管理:指对设备泄漏情况的监测、检测、修复和防备掌控的管理活动。

4. 责任与义务4.1 企业管理负责人•負責設立並執行該項管理制度。

•監測該制度的執行情況,确保規章制度的有效性。

•供应所需的資源,支持设备密封和泄漏管理工作的实施。

•組織必需的培訓和宣傳,提高員工對設備密封和泄漏管理的認識。

•將設備密封和泄漏管理工作納入例行檢查和監測范疇。

4.2 监管部门•監督企業依照本制度要求,合規開展設備密封和泄漏管理工作。

•供应合規指導和技術支持,協助企業改進設備密封和泄漏管理水平。

•定期檢查和監測企業設計、操作與維護的設備有無泄漏情況。

4.3 设备操作员•遵守设备操作规程,正確使用设备,确保设备操作安全。

•定期檢查设备密封狀態,發現泄漏情況及時上报。

•搭配維修人员进行设备维护和修理和密封修复。

4.4 设备维护和修理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资质,能夠进行设备维护和修理和密封修复工作。

•定期檢查设备密封狀態,发现泄漏问题及时修复。

•嚴格執行维护和修理計劃,確保维护和修理工作的質量和安全。

5. 设备密封和泄漏管理措施5.1 设备密封措施•全部设备必需采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密封料子,确保密封性能。

•设备安装时,必需依照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正确的密封装配,并进行验收测试。

•定期检查设备密封件的磨损情形和密封性能,并及时更换和修复。

5.2 泄漏管理措施•安装泄漏探测仪、报警系统等监测设备,能实时监测设备的泄漏情况,及时发出警报。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减少设备损坏或泄露的风险,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设备密封的范围和要求:明确哪些设备需要进行密封管理,并规定密封的要求,如密封材料的选用、密封的标准等。

2. 密封管理申请和审批:规定设备密封的申请程序和审批流程,确定谁有权进行设备密封的申请和审批,并明确申请和审批的时间节点。

3. 密封操作规范:制定设备密封操作的规范和流程,包括设备检查、清洁、维护、更换密封件等,以确保密封操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4. 设备密封记录和台账:规定设备密封操作需要进行记录和台账管理,记录设备密封的日期、人员、密封材料等信息,并进行定期的台账核对和更新。

5. 密封设备检测和维修:规定对密封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确保设备密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防止设备密封失效或泄漏。

6. 密封管理责任和考核:明确设备密封管理的责任人和考核指标,对设备密封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设备密封管理的有效性。

7. 密封紧急情况处理:制定密封设备出现紧急情况时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措施,包括设备停用、封存、紧急修复等,以最大程度减少设备损害和安全风险。

通过制定和实施设备密封管理制度,可以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和安全性,减少设备损坏和泄露的风险,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化学工业企业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化学工业企业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化学工业企业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旨在确保企业设备的密封性能,提升设备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密封设备的选用和采购:根据设备工作条件、介质特性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合的密封设备,并确保采购的设备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

2. 密封件的管理:对所有密封件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分类、储存、保养和更换等。

密封件应按照规定的使用寿命定期更换,以确保密封性能的可靠性。

3. 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包括清洁、调整和润滑等。

定期检查设备的密封性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密封泄漏问题。

4. 施工和安装要求:在设备施工和安装过程中,按照规范和标准要求,选择合适的安装方法和材料,确保设备的密封性能。

5. 密封性能监测与评估:建立设备密封性能监测体系,定期对设备进行密封性能测试和评估。

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密封问题。

6. 应急处理和事故防范: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和事故防范措施,培训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加强设备密封性能的监控和检查,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7. 员工培训和管理:对涉密业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密封设备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建立健全的员工管理制度,对违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

通过制定和执行化学工业企业设备密封管理制度,可以提高设备的密封性能,降低泄漏风险,保障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范文(4篇)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范文(4篇)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设备使用安全,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设备(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仪器仪表等)的密封管理。

第三条设备的密封管理是指对设备进行密封,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打开、操作、调整设备,保护设备安全运行。

第四条设备密封管理制度的执行责任部门为设备管理部门。

第五条本单位所有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如有违反,要根据责任追究制度进行追责。

第二章设备密封管理的原则第六条设备密封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合理地确定设备的密封等级和密封方式;(二)严格执行授权管理,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打开、操作、调整设备;(三)追踪管理,及时了解设备的开启、关闭情况;(四)确保设备密封后,密封状态不会出现泄漏、松动等状况;(五)设备密封后,尽量避免频繁的解封,减少设备磨损和故障的发生;(六)设备密封失效、损坏或有泄漏等情况时,要及时报修、更换密封件。

第三章设备密封等级和密封方式第七条设备的密封等级和密封方式应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安全风险和操作需要进行评估确定。

第八条设备的密封等级分为一级密封和二级密封。

(一)一级密封:对设备进行严格的封存,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解封,如高压设备、危险化学品设备等;(二)二级密封:对设备进行相对较严格的封存,只有授权人员或特定部门才能解封,并记录解封情况,如一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

第九条设备的密封方式包括封条密封、密码密封和密码加封条密封等方式。

(一)封条密封:使用专用封条对设备进行封存,封条上标有封存日期、封存人员和解封授权单位;(二)密码密封:对设备进行电子锁定,只能通过输入正确密码才能解封;(三)密码加封条密封:结合封条密封和密码密封的方式,在设备上同时使用封条和密码,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第四章设备密封管理的流程第十条设备密封管理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评估设备的重要程度、安全风险和操作需要,确定设备的密封等级和密封方式;(二)对设备进行密封,封条上标有封存日期、封存人员和解封授权单位;(三)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解封设备,并记录解封情况,包括解封日期、解封人员和解封原因;(四)设备解封后,进行设备状态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五)定期对设备进行密封状态检查,确保设备密封状况良好;(六)设备密封失效、损坏或有泄漏等情况时,要及时报修、更换密封件。

设备润滑与密封管理规定

设备润滑与密封管理规定

设备润滑与密封管理规定1. 前言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润滑和密封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润滑和密封不到位,会导致设备损坏和运行不稳定。

因此,设备润滑和密封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档主要介绍设备润滑和密封的管理规定。

2. 设备润滑规定2.1 润滑方式设备的润滑方式分为手动润滑和自动润滑两种方式。

•手动润滑:手动润滑适用于一些小型设备或操作人员数量较少的情况。

手动润滑应按照规定时间进行,操作人员应当根据设备操作手册,使用合适的润滑剂进行润滑,严禁使用过期或者不适合设备的润滑剂。

•自动润滑:自动润滑适用于一些大型设备或操作人员数量较多的情况。

自动润滑由设备自动完成,润滑的时间和方式均可由设备运行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2.2 润滑周期润滑周期的长短应根据设备的不同工作环境和运行工况进行调整。

一般而言,润滑周期一般为:•轴承型号 | 润滑周期(小时) |—————————–•小型轴承 | 1000~2000•中型轴承 | 2000~4000•大型轴承 | 4000~80002.3 润滑剂润滑剂的选择应根据设备的使用要求和润滑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选择。

一般润滑剂根据使用条件可分为以下几种:•普通润滑油:适用于温度范围在-5℃~+50℃的环境下使用。

•高温润滑油:适用于温度范围在+50℃~+300℃的环境下使用。

•低温润滑油:适用于温度范围在-40℃~+5℃的环境下使用。

•食品级润滑油:适用于食品加工生产线上使用。

•合成润滑油:适用于一些高温、低温或容易氧化的设备中使用,如:真空泵、齿轮减速器等设备。

2.4 润滑剂添加方法根据不同的设备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润滑剂添加方法。

一般而言,润滑剂添加方法有以下几种:•滴油式润滑:适用于一些小型设备或轴承,通过滴油器定量添加油量。

•油杯润滑:适用于一些中型设备或轴承,通过油杯定量添加油量。

•油注器润滑:适用于一些大型设备或油缸,通过油注器定量添加油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密封管理规定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化工企业历来把设备密封管理与考核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生产过程中发生泄露关系到安稳长满优生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为此设备部把无泄漏作为设备密封管理的重要内容。

为达到创建无泄漏设备、无泄漏分厂、无泄漏企业的目的,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全公司各分厂。

2、管理内容及要求
2.1设备密封管理
2.1.1系统开车之后,要做好热紧或冷紧工作。

2.1.2化工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每班要进行认真巡检,发现漏点要做好记录挂漏点标示牌并及时通知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凡是不停车可以处理的必须在本班内进行消缺堵漏,凡是不停车不能处理的要做好准备一旦有机会立即处理。

2.1.3对运行中带有压力的漏点,所属分厂发现后要立即以书面形式报设备部,设备部要立即组织或联系外委单位在第一时间进行带压堵漏,严格防止事故扩大。

堵漏前要对堵漏地点进行测厚分析,并编写堵漏方案,方案经审批后,方可实施堵漏。

2.1.4专业维修人员达到“四懂三会三好”,遵守服务承诺。

(四懂:懂结构,懂性能,懂原理,懂用途;三会: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三好:用好,管好,修好。


2.1.5认真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⑴、启动前严细检查。

⑵、运行中认真巡检,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做到“四不准”(不准超温、不准超压、不准超速、不准超负荷)。

⑶、停车后妥善处理,不把问题交给下一班。

2.1.6设备、管线、表盘、支架、基础、地面、房屋建筑要达到“五不漏”(不漏水、不漏气、不漏油、不漏液、不漏煤)。

2.1.7开展创建“完好设备”活动。

⑴、完好设备标准
①、主辅机零部件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②、仪表、仪器、信号、连锁等各种安全装置、自动调节装置完整齐全、灵敏、准确;
③、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各部位连接紧固;
④、管线、阀门、支架安装牢固,标志分明;
⑤、防腐、保温、防冻设施完整有效。

⑵、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达到铭牌出力或核定能力
①、设备润滑良好,油质符合要求,做到“五定”“三级过滤”;
②、无振动、松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
③、各部位温度、压力、转速、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要求;
④、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核定能力。

⑶、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①、设备档案完整。

②、验收及试车记录齐全;
③、运行时间记录、统计真实;
④、设备易损件备有图纸;
⑤、设备操作、检修、维护、保养规程齐全。

⑷、设备及环境整洁、无跑、冒、滴、漏现象。

2.2无泄漏定义和统计方法
2.2.1无泄漏就是机器设备上的部件阻止介质泄漏,达到清洁的目的。

2.2.2密封又分为动密封、静密封。

动密封---机电设备连续运动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

静密封---设备(包括采暖)及附属管线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偶合件之间的密封。

2.3密封点和泄漏点的统计方法
2.3.1密封点统计:一个静密封接合处算一个密封点,如一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称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另有堵丝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多算一个密封点,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孔与设备内部是通的,除了接合面算一个点外,有几条螺栓应加几个密封点。

2.3.2泄露点统计:有一处泄露,算一个泄露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为泄漏点统计。

2.4密封点验收标准
2.4.1静态密封点验收标准
⑴、设备及管路结合部位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渗透、无漏痕、无污垢;
⑵、仪表设备及明引管线,焊接及其它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
无气泡(真空部位用吸薄纸条的方法);
⑶、电气设备、变压器、穿墙套管结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⑷、煤气、氨气、乙炔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系统,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⑸、氧、氮、空气系统,用10mm宽、100mm长薄纸试漏,无吹动现象或用肥皂水检查无气泡;
⑹、蒸汽系统,用肉眼观察不漏气、无水垢;
⑺、酸、碱等化学系统,用肉眼观察无渗漏、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无污痕、不结垢、不冒烟;
⑻、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用手摸,无渗漏、无水垢;
⑼、各种机床的变速箱,立轴、变速手柄,宏观检查无明显渗漏。

2.4.2动密封点验收标准
⑴、各类往复压缩机曲轴箱盖(透平机轴承)允许有微渗油,但要经常擦净;
⑵、各类往复压缩机填料(透平压缩机的气封)使用初期不允许有泄漏,运行间隔期末允许有微漏。

对易燃易爆,有毒介质填料状况,在距填料外盖300mm内,取样分析,有毒气体浓度不超过安全规定范围,填料不允许漏油,而活塞杆应带有油膜;
⑶、各种注油器,允许有微漏现象,但要经常擦净;
⑷、齿轮油泵允许有漏油现象,范围为每分钟不超过一滴;
⑸、各种传动设备采用油杯的轴承不允许漏油,采用注油的设备允许有微渗,并应随时擦净;
⑹、水泵填料允许泄漏范围:初期每分钟不多于20滴,末期不
多于40滴,(初期一个月,末期三个月);
⑺、输送物料介质的填料应小于15滴;
⑻、用机械密封的各类泵,初期不允许泄漏,末期每分钟不超过5滴。

2.5泄漏率计算公式:
×100%
静(动)密封点泄漏率= 静(动)密封泄漏点
静(动)密封点总数
2.6无泄漏分厂标准
2.6.1密封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管理完善。

2.6.2静(动)密封档案、管理台帐、消漏堵漏记录等密封管理技术基础资料齐全完整,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

2.6.3经常保持静密封点泄漏率在万分之五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千分之二以下,并且无明显泄漏。

2.6.4全部设备完好率达90%以上,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

2.7无泄漏专项考核细则(月考核百分制)
2.7.1无包机制的扣10分。

(满分10分)
2.7.2分厂提出一项带压堵漏的申请,若受理并实施,处罚该分厂200元。

2.7.3化工、专业维修人员无证上岗的扣2分/人。

(满分10分)
2.7.4不认真巡检,未及时发现漏点并通知维修人员消缺堵漏的一次扣2分。

巡检不认真,发现处理不及时,造成单台设备停车影响连续生产的一次扣5分,造成一个装置停车的扣10分,造成系统停
车的扣20分。

(满分20分)
2.7.5泄漏点(满分50分)
⑴、静密封点泄漏率按万分之五折算成漏点数量,每超一个扣1分。

⑵、动密封点泄漏率按千分之二折算成漏点数量,每超一个扣1分。

⑶、有明显漏点(造成喷发)的一个扣10分。

⑷、密封管理台帐齐全,无密封管理台帐一次扣5分,台帐不完整的一次扣2分。

(满分10分)
⑸、设备部会同有关部门每月一次检查考核,并将检查考核结果汇总后报公司。

对创建无泄漏设备、无泄漏分厂成绩卓越排名靠前的,进行重奖(第一名奖1000元),对成效不大的分厂进行重罚(倒数第一名罚1000元)。

设备部现场漏点管理考核表
分厂: 检查时间: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