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2-2013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答案:一、语言运用积累1.A2.A(“川流不息”表示往同一方向,游人来来往往此句应用“络绎不绝”)3.C(“敏捷”指动作迅速而灵活,也可用于思想,“敏锐”指感官反映外界事物的灵敏、迅速,一般用于感觉方面;“壮丽”表示雄壮而美丽,适用于描写河山、事业,“绚丽”着重指色彩鲜明,适用于描写景物、服饰;“飞翔”指盘旋的飞,有自由自在的意味,“飞舞”指在空中飞扬舞动,有欢快的意味。
)4.、C5.、a的平方减b的平方等于a与b的和乘以a与b的差。
二、古诗文积累(一) 6.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7.何人不起故园情8. 竹中窥落日 9.故园东望路漫漫10.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1.荷笠带斜归,青山独归远(二)、古诗阅读12..D 13. C.(三)、古文阅读14.盲臣∥安敢戏其君乎?15、①晚②听说③怎么16、 B 17、老年好学,仿佛点燃的蜡烛的光亮。
18、学无止境,什么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三、(30分)(一)(17分)19.(4分)(每空1分)黄蜂的“举动”整理的情感第一次抓住扫帚尖怜惜(不忍、同情)第二次整理触须(整顿自己、整理自怜爱(赞叹、赞赏)己)20.(5分)特点:勤劳(1分)无伤人之心(不主动攻击)(1分)变化:原以为黄蜂好斗(是亡命之徒)(1分)忽然发现它有灵性,善解人意(1分),后觉得它可爱(1分)21.答到两点即可(4分)答案示例:(1)面对死亡要乐观、坦然(2)对生活要热爱(3)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4)人类应该向动物学习(5)人类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生死观22.(4分)示例:A处:(1)语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垂死的黄蜂比作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2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蜂临死前优雅的形态,表现了黄蜂面对死亡的坦然、平静。
(2分) (2)语段抓住秋日阳光鲜明美丽的特点,写出了黄蜂临死前环境的优美(2分),突出了黄蜂的优雅与凄美(2分)。
B处:语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蜂身上黄黑相间的色彩比作套色版画(2分)纯金之黄与无月之黑融合在一起,色彩鲜明,突出了黄蜂外形之美(2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学科学案年月日第周星期总号课题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二、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三、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四、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重点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难点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是教学难点,难在两点:一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二是有些难解的词语。
总课时教具准备备课时间主备人郑红波审核人初一语文备课组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1.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式有什么好处呢?能否模仿课文,用这个句式来写一写我们美丽的校园呢?2.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请你也用上一系列的动词来介绍你曾参与的一项活动。
(如溜冰、跳马、骑自行车、钓鱼等)3.导入新课:百草园给鲁迅无限的乐趣,鲁迅也在一天天的长大,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因此他就告别了百草园,开始了他的三味书屋的生活。
这节课我们首先看看他在这里怎样生活。
二.自主学习:默读9——24段,思考下列问题:1.学生品读过渡段,探讨应读出怎样的语气?2.划出有关三味书屋的环境描写和作者感觉的词。
3.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的对比。
备注:三.合作解惑:1.分析对先生的描写(1)你认为文中的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
(2)问:为使人物形象生动,文章对这位老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3)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却不作回答,而且脸上还带怒色。
先生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
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呢?作者对他态度如何?2.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即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下面是三种不同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并说说你赞成的理由。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根据平时积累,完成1—6题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确záo()谰.语( ) 菜qí()鸡毛dǎn()子懦.弱()qí()祷虬.枝()气冲斗.()牛2、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1)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和木莲们!(4)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3、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小溪流向大河,那是在启示我们极少可以成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原文或提示默写句子。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
(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木兰诗》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画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在“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有关黄河的知识(1)你知道哪些有关黄河的诗句?请至少写出两句。
在我们常用的俗语中,有许多和黄河有关,请任意写出一条并写出它的意义。
名著阅读。
下面是本学期推荐同学们阅读的文学名著。
请从中任选一部你已经读过的名著,简要地写出你熟悉的一个情节,并说说你对这一情节的体验和感悟。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中段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中段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4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A、引吭.(kàng )恫吓.(xià )大骇.(hài )B、呓.语(yì )奇崛.(qū )和煦.(xù )C、孤僻.(pì)窥.(kuī )伺齁.(hōu )声D、不胜.(shēng)其烦融融泄.泄(xiè )好.事者(hào )2、下列解释中有错的一项是()(2分)A、怒不可遏:怒气冲冲,难以抑制。
B、亭亭净植:洁净地挺立在水上。
C、忍俊不禁:忍住不笑。
D、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3、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文学教师讲的那些德国古典作品,常常使阿尔伯特沉思,有时竞留恋忘返。
B、在他看来,这两件事的重要性无法相题并论。
C、他的父亲性情暴燥,而他的母亲为人慷概厚道。
D、苍鹰虽然壮勇剽悍,可是寡不敌众,束手无策。
4、下列句子空白处选一组恰当的词()(2分)我从这件事认识到,我如果公开,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下来;可是如果我温顺,他反而打骂我更。
A、造反驯服灾难B、反对佩服厉害C、反抗驯服厉害D、反抗服从严厉5、下列句子没有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2分)A、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
B、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C、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起来。
D、她一直低着头,皱着眉,好像有什么心事。
6、按要求填空(8分)A、__________ __,塞土燕脂凝夜紫。
(《雁门太守门》)B、《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游子之悲的句子_________ ,。
C、《爱莲说》中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_________ ,。
D、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描写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共120分钟,100分)班级: 姓名: 成绩:一、积累与运用。
(选择一题2分,共18分。
默写一空1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惩.罚(chãng)缠.络(chán)目不窥.园(kuì)B.谰.言(lán)怪诞.(dàn)义愤填膺.(yīng)C.嗥.鸣(háo)简陋.(lòu)气冲斗.牛(dòu)D.荒谬.(miáo)元勋.(xūn)一泻.万里(xiâ)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人迹罕至栩栩如生气势凶凶B.不可磨灭鲜为人知峰芒必露C.精神抖擞崎岖不平婉转悠扬D.当之无愧天之娇子恭恭敬敬3、下面文言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 B.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C.万里赴戎机..(战场) D.朔.气传金柝(北方)4、下列成语语意不构成反义的一项是()A.一马当先家喻户晓 B.博学多识孤陋寡闻C.鸦雀无声人声鼎沸 D.凤毛麟角层出不穷5、结合句意解释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A.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这里是秘密的意思)B.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正直、正派)C.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踏实、安心)D.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使别人感到骄傲)6、下列不属于拟人句的一项是()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
C.这只可怜的小鸭不知道站在什么地方或是走到什么地方去才好。
他觉得非常悲哀。
D.幸福和美正在向他招手。
7、下列作家、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城南旧事》B.安徒生《丑小鸭》《安徒生童话故事选》C.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文集》D.王安石《伤仲永》《临川先生文集》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
(苏教版)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1-3单元)

(苏教版)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1-3单元)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l8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确凿(záo )菜畦( wā ) 讪笑(shàn)人迹罕至(hǎn)B、澎湃(bài)哺育( bǔ ) 祈祷(shòu) 鲜为人知(xiān)C、炽痛(zhì) 嗥鸣(háo) 污秽(suì) 锲而不舍(qì)D、田垄(lǒng) 斑斓(bān) 筹划(chóu) 迥乎不同(jiǒ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搏大厚重举世瞩目高枕无忧川流不息B、敝帚自珍丰功伟迹弄巧成拙融为一体C、林阴大道爱不释手著作等身如火如荼D、怨天尤人接踵摩肩喧然大波前仆后继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1)性格急躁的人鲁莽但性强,慢性子的人稳重有余但反应迟缓。
(2)有人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了终极目标,我觉得这也值得。
(3)挫折反而让她们了意志,让她们变得坚强,(4)这位收买专利权的商人按照合同了自己的诺言。
A. 决断考察消磨实现B.决断推敲磨炼履行C. 判断推敲磨炼实现D.判断考察消磨履行4.经典诗文默写 (6分)(1)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先生是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1分)(3)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
(4),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5. 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
(4分)①4月24日,消防支队组织官兵开展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宣传,②正式打开了全区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宣传周活动的序幕。
③此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④支队还将结合全区实际,进一步完善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查处、受理、转办制度,提高全区火灾防控能力。
2012-2013年七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2012-2013年七年级期中语文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制卷人:段必朗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本题共6小题,共16分)1、根据要求写出拼音或汉字。
(2分)他虽然很瘦,但精神抖擞.(),目光深suì(),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我顿时感到困jiǒng ()不安起来。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B.一个同学一下课就追问老师的问题,同学们在一旁议论,有的说是勤学好问,有的说是不耻下问。
C. 7.1级强震让玉树县结古镇成为重灾区,那里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少数站立的楼房也都有明显的裂横,所见一片狼藉,让初到当地的专家叹为观止。
D.看到电影《可可西里》中藏羚羊被盗猎分子枪杀而横尸荒野的惨状,我们无不感到义愤填膺。
3、下列作家作品及时代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走一步再走一步》_____莫顿.亨特_____美国B、《济南的冬天》_____何其芳_____现代C、《春》_____朱自清_____现代D、《理想》____流沙河____当代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
B、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和发现存在的问题。
C、经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广州的空气更加清新。
D、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许多学生缺乏自制力,生活上互相攀比。
5、说话要文明得体,下面说得比较得体的一句话是( ) (2分)A.病人出院了,医生边送边说:“请走好,欢迎再次光临。
”B.公共汽车上,甲踩了乙一脚,甲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乙说:“什么对不起,你知道我有多疼!”C.一位中学生向一位老人问路时,中学生说:“老大爷,请问上育才小学从哪儿走?”D.人们正在排队买车票,一个后来的同志突然插到队伍的前面,小明大声叫喊到:“喂,排后面去!”6、背诵默写。
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有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本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 29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⑴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⑵▲,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⑶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⑷▲,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⑸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⑹我们的生活难免烦恼,如何面对烦恼,许多名家对我们提出了谆谆告诫。
普希金告诉我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⑺《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
(《木兰诗》)2.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嗥.鸣háo 炽.痛zhì确凿.záo 气冲斗.牛dǒuB.倜傥.tǎng 深邃.suì骊.歌lí锲.而不舍qìC.亘.古gèng 脑髓.suí哺.育bǔ九曲.连环qūD.菜畦.qí踌躇.chú讪.笑shàn 鲜.为人知xiǎn3.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A.斑斓鞠躬尽萃一反即往妇孺皆知B.懊悔杂乱无章惹人注目家谕户晓C.仰慕寻欢作乐当之无愧义愤填膺D.轻捷潜心贯注炯乎不同忘乎所以4.下面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2分)A.不少人不喜欢孟子,认为他锋芒毕露、太过张扬。
其实,孟子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个性使然。
B.案情扑朔迷离,几个老公安研究了几昼夜也没研究出个眉目。
C.在世乒赛上,中国队来势汹汹,一举包揽了五项比赛的冠亚军。
D.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他一定会有让人刮目相看的那一天。
5.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2分)A. 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B.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友情提醒:1.本试卷满分 100 分,含书写分 3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1). 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_______ 。
《山中杂诗》(吴均)(2)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
《峨眉山月歌》(李白)(4). 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梨馆》)(5).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6).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7)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8).黄河,母亲河!积淀了华夏几千年的文明,请写出关于黄河的一句完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 、哺(bǔ)育攒(cuán)成候(hòu)鸟人迹罕(hǎn)至B、泯(mǐn)然讪(shàn)笑踌(chóu)躇气冲斗(dǒu)牛C 、伫(zhù)立憎(zâng)恶重荷(hâ)义愤填膺(yīnɡ)D、哽咽(yâ)磐(pán)石深邃(suì)锲(qiâ)而不舍3.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来势凶凶锲而不舍荒草萋萋家喻户晓B 、九曲连环一泻千里锋芒必露亦复如是C 、妇儒皆知人声鼎沸炯炯有神秩序井然D 、当之无愧杂乱无章惹人注目鞠躬尽瘁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A、在班主任的教育下,小明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B、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学校开展禽流感预防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D、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5.在《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几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探究发现,但不完善,需要我们帮助完成。
(7分)(1) 、李同学负责收集“黄河的内涵”方面的资料,下面是他收集到的资料A.黄河流域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有许多。
其中旧石器文化遗址有陕西的大荔沙苑遗址、山西的沁水下川遗址。
新石器文化遗址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
青铜器文化遗址有商城文化、殷墟文化、岐山文化。
B.历代王朝有许多都在黄河流域建都。
例如: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咸阳。
C.“黄河”有许多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
如大禹治水的传说、黄帝的传说、姜太公钓鱼的故事等。
请你帮他整理一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资料中体现出的黄河的内涵。
(2分)(2)、仿照划线句,请你帮赵同学完成探究黄河后发出的赞叹。
(2分)巍峨的喜马拉雅山,犹如一个昂首挺立的巨人,屹立于广阔天地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张同学负责收集有关“黄河的现状”的资料,整理得知,黄河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工农业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
同时,乱砍滥伐的行为也导致了黄河流域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现状令人堪忧。
请你帮他用形象的语言把母亲河的痛苦处境展现给同学们。
(不超过60字)(3分)6.走进名著。
(4分)他把茶叶倒在自己手掌上,一片一片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的小,那我该少放些,我的茶叶大,茶汁浓。
”他非常注意,要外婆把他的茶杯也倒满,给他的茶也要同样浓,两个茶杯里的茶要一样多。
“最后一杯了,要不要喝完?”在茶壶快倒完茶之前外婆问道。
他向茶壶里看了看,说:“好吧,最后一杯也喝掉!”甚至圣像前长明灯里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共同生活了五十年之后竟能做出这种事!看到他玩的这些把戏,我感到又好笑又恶心,而外婆仅仅觉得好笑。
(1).文段中的“我”是,写的是“我”的一段生活。
(2分)(2).文段中写的“他”是,“他”的性格(2分)二、阅读理解(42分)(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7-11题(15分)(甲)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乙)李贺作诗(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
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
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1)未尝识书具()(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3)过其家()(4)每旦日出()8.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9.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
(画两处)(2分)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10.《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2分)11.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
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是,但成年后有不同的结果,给你的启发是(3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2-15题。
(13分)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一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
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
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
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我对老高说:“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
”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
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2.“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反映了“我”怎样的心理?作用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二段“静悄悄的”、“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是什么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段写“瘦鸡妹妹”与“弟弟”的玩耍,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以“花”开头,又以“花”结尾,作用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
(14分)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小莫,是一个农村的小女孩。
她表面看起来和别的女孩子没有什么两样,但只要她一说话,你就会知道她其实是一个智障的孩子。
小莫四岁的时候还没有学会讲话,流着口水,所有的孩子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耍。
偶尔有小孩子和她玩,也是捉弄她,把泥土和沙子泼到她身上和头上,惹得她依依呀呀乱叫,然后一窝蜂的四处散去。
而小莫却丝毫都不懂得恼怒,朝散去的孩子追去,边跑边模模糊糊的喊:“我们…一起玩...玩沙子…沙子!”有一天,学校的校长来村里家访,发现了小莫,发现了她那双渴望而且忧郁的眼睛。
在校长的多方努力下,小莫终于背上了梦寐的书包,踏进了乡村的学校。
到学校后却没有一个班级愿意接受她,因为她在老师提问时总要发出含糊的声音,有点怪异,还很大声,总会引起同学们的捧腹大笑;更严重的是她一直成绩低下,偶尔考试得零分,影响老师的“班级排名”。
所以大家都不喜欢她。
那次,一个前来支教的女老师来到了小莫的班级任教。
女老师是个见习老师,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明显她缺乏经验,有点紧张,为了缓和气氛,她要班上每一个同学说出自己的伟大理想。
“我…要…”轮到小莫回答的时候,小莫突然脸涨得通红,语无伦次。
同学们也哄堂大笑。
“你再重复一遍,好吗?我们大家没有听清。
”女老师不知道她是一个智障女孩。
“我,我…要回答…”小莫急得额头流下了汗珠,却依然无法让大家听清她的话。
“你不可以好好说话吗?可以不紧张吗?可以用普通话表达吗?”女老师有点恼怒!“我要回答好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让老师喜欢我。
”在回答第N遍的时候,小莫好不容易从牙缝里挤出两句可以让人听得懂的话。
教室里突然鸦雀无声,女老师更是无法去理解她这样的一个伟大理想。
“老师,她是个傻子!你是第一个让她回答问题的人!”有懂事一点的同学说道。
我要回答好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让老师喜欢我。
’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对于一个智障儿童来讲要通过多少次训练才可以讲出来呢?她这样一个简单的伟大理想又有多少机会可以实现呢?(A)女老师觉得很感动、很诧异,很责怪自己的粗心,停顿了好一会后,她鼓励小莫:“老师今天就很喜欢你,你今天回答得很好!”小莫突然泪流满面的趴在课桌上,她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