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七年级下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2)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最新】人教版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分)点P(3,4)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答:解:因为第一象限(+,+),所以点P(3,4)在第一象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坐标,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2.(2分)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A.B.C.D.考点: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概念: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在选项C中,∠1和∠2具备这些性质,而在其它选项中,∠1和∠2均不具备这些性质,故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对顶角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3.(2分)(2011?怀化)49的平方根为()A.7 B.﹣7 C.±7 D.±考点:平方根.分析:首先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得出±7的平方等于49,然后就可以解决问题.解答:解:∵±7的平方等于49,∴49的平方根为±7.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根据平方的方法求这个数的平方根.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4.(2分)如图直线a∥b,∠1=52°,则∠2的度数是()A.38°B.52°C.128°D.48°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专题:探究型.分析:直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直线a∥b,∠1=52°,∴∠2=∠1=5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5.(2分)下列各数中,3.14159265,,﹣8,,0.6,0,,,无理数的个数有()A.3个B.4个C.5个D.6个考点:无理数.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无理数有:,,共有3个.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6.(2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C=70°,则∠BOD的度数等于()A.40°B.35°C.30°D.20°考点:对顶角、邻补角;角平分线的定义.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OC,再根据对顶角相等解答即可.解答:解:∵OA平分∠EOC,∠EOC=70°,∴∠AOC=∠EOC=×70°=35°,∴∠BOD=∠AOC=35°.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相等的性质,比较简单,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7.(2分)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同旁内角互补B.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C.邻补角相等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分析是否为真命题,需要分别分析各题设是否能推出结论,从而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A、错误,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错误,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C、错误,邻补角不一定相等;D、正确,符合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8.(2分)(2012?梧州)如图,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3=∠4 B.∠D=∠DCE C.∠1=∠2 D.∠D+∠ACD=180°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由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可证得,A,C,D能证得AC∥BD,只有B能证得AB∥CD.注意掌握排除法在选择题中的应用.解答:解:A、∵∠3=∠4,∴AC∥BD.故本选项不能判断AB∥CD;B、∵∠D=∠DCE,∴AC∥BD.故本选项不能判断AB∥CD;C、∵∠1=∠2,∴AB∥CD.故本选项能判断AB∥CD;D、∵∠D+∠ACD=180°,∴AC∥BD.故本选项不能判断AB∥CD.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9.(2分)已知y轴上的点P到原点的距离为5,则点P的坐标为()A.(5,0)B.(0,5)或(0,﹣5)C.(0,5)D.(5,0)或(﹣5,0)考点:点的坐标.分析:首先根据点在y轴上,确定点P的横坐标为0,再根据P到原点的距离为5,确定P点的纵坐标,要注意分两情况考虑才不漏解,P可能在原点上方,也可能在原点下方.解答:解:由题中y轴上的点P得知:P点的横坐标为0;∵点P到原点的距离为5,∴点P的纵坐标为±5,所以点P的坐标为(0,5)或(0,﹣5).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点到原点的距离确定点的坐标,要注意点在坐标轴上时,点到原点的距离要分两种情况考虑.10.(2分)观察下列计算过程:…,由此猜想=()A.111 111 111 B.11 111 111 C.1 111 111 D.111 111考点:算术平方根.专题:规律型.分析:被开方数是从1到n再到1(n≥1的连续自然数),算术平方根就等于几个1.解答:解:,则=111 111 111.故选A.点评:本题是一道规律性的题目,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求法,掌握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3分)比较大小:4>(填“>”、“<”或“=”)考点:实数大小比较;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出=4,比较和的值即可.解答:解:4=,>,∴4>,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实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点,关键是知道4=,题目较好,难度也不大.12.(3分)如图,体育课上老师要测量学生的跳远成绩,其测量时主要依据是垂线段最短.考点:垂线段最短.分析:此题为数学知识的应用,由实际出发,老师测量跳远成绩的依据是垂线段最短.解答:解:体育课上,老师测量跳远成绩的依据是垂线段最短.故答案为:垂线段最短.点评:此题考查知识点垂线段最短,关键是掌握垂线段的性质:垂线段最短.13.(3分)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中,条件是同位角相等,结论是两直线平行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由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的定义进行解答.解答:解:命题中,已知的事项是“同位角相等”,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是“两直线平行”,所以“同位角相等”是命题的题设部分,“两直线平行”是命题的结论部分.故空中填: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评: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命题的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14.(3分)如图要证明AD∥BC,只需要知道∠B=∠EAD.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填上即可.解答:解:∠B=∠EAD,理由是:∵∠B=∠EAD,∴AD∥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EA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的应用,注意: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有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5.(3分)如图,∠1+∠2=180°,∠3=108°,则∠4=72度.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1+∠2=180°可得出a∥b,再根据同旁内角互补即可求解;解答:解:∵∠1+∠2=180°,∴a∥b,∴∠3+∠5=180°,∵∠3=108°,∴∠5=180°﹣108°=72°,∴∠4=72°,故答案为:72°.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16.(3分)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2,3),B(﹣4,﹣1),C(2,0).在三角形ABC中有一点P(x,y)经过平移后对应点P1为(x+3,y+5),将三角形ABC作同样的平移得到三角形A1B1C1,则A1的坐标为(1,8).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先根据点P(x,y)平移后得到P1(x+3,y+5)的平移规律,根据此规律得出点A1的坐标.解答:解:∵△ABC中任意一点P(x,y),将△ABC平移后,点P的对应点为P1(x+3,y+5).∴△ABC应先向右移动3格,再向上移动5格,∵A(﹣2,3),∴平移后A1(1,8),故答案为:(1,8).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平移,熟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3分)如图,AB,CD相交于点O,OE⊥AB,垂足为O,∠COE=44°,则∠AOD=134°.考点:垂线;对顶角、邻补角.分析:首先根据垂直定义可得∠EOB=90°,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COB=134°,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AOD的度数.解答:解:∵OE⊥AB,∴∠EOB=90°,∵∠COE=44°,∴∠COB=90°+44°=134°,∴∠AOD=134°,故答案为:13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线以及对顶角,关键是算出∠EOB的度数,掌握对顶角相等.18.(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1,2),A2(2,5)A3(3,10),A4(4,17),…,用你发现的规律确定点A9的坐标为(9,82).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分析:首先观察各点坐标,找出一般规律,然后根据规律确定点A9的坐标.解答:解:设A n(x,y).∵当n=1时,A1(1,1),即x=1,y=12+1,当n=2时,A2(2,5),即x=2,y=22+1;当n=3时,A3(3,10),即x=3,y=32+1;当n=4时,A1(4,17),即x=4,y=42+1;…∴当n=9时,x=9,y=92+1,即A9(9,82).故答案为:(9,8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总结规律.对于寻找规律的题,应通过观察,发现哪些部分没有变化,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三、解答题(共56分)19.(8分)计算:(1)(2).考点:实数的运算.分析:(1)分别进行开平方及开立方的运算,然后合并即可;(2)先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然后合并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原式=﹣2+0﹣=﹣;(2)原式=1﹣3+1=﹣1.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涉及了绝对值、乘方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属于基础题,掌握各部分的运算法则是关键.20.(6分)作图,如图已知三角形ABC内一点P(1)过P点作线段EF∥AB,分别交BC,AC于点E,F(2)过P点作线段PD使PD⊥BC垂足为D点.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分析:(1)根据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平行线的方法作图即可;(2)利用直角三角板,一条直角边与BC重合,沿BC平移,使另一条直角边过点P 画垂线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关键是掌握利用直尺做平行线的方法.21.(8分)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CDE=150°,求∠C的度数.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CDE=150°求出∠1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2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CDE=150°,∴∠1=180°﹣∠CDE=180°﹣150°=30°,∵AB∥CD,∴∠1=∠3=30°,∵BE平分∠ABC,∴∠1=∠3=∠2=30°,∴∠C=180°﹣∠1﹣∠2=180°﹣30°﹣30°=12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较简单题目.22.(6分)多多和爸爸、妈妈周末到动物园游玩,回到家后,她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了动物园的景区地图,如图所示.可是她忘记了在图中标出原点和x轴、y轴.只知道马场的坐标为(﹣3,﹣3),你能帮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求出其他各景点的坐标?考点:坐标确定位置.专题:作图题.分析:根据马场的坐标为(﹣3,﹣3),建立直角坐标系,找到原点和x轴、y轴.再找到其他各景点的坐标.解答:解:建立坐标系如图:∴南门(0,0),狮子(﹣4,5),飞禽(3,4)两栖动物(4,1).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位置的确定,由已知条件正确确定坐标轴的位置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3.(8分)完成下面证明:(1)如图1,已知直线b∥c,a⊥c,求证:a⊥b证明:∵a⊥c (已知)∴∠1=∠2(垂直定义)∵b∥c (已知)∴∠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1=90°(等量代换)∴a⊥b (垂直的定义)(2)如图2:AB∥CD,∠B+∠D=180°,求证:CB∥DE证明:∵AB∥CD (已知)∴∠B=∠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D=180°(已知)∴∠C+∠D=180°(等量代换)∴C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垂线.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1)由垂直得直角,则根据平行线b∥c的性质推知∠2=∠1=90°,即a⊥b;(2)由平行线的性质、等量代换证得同旁内角∠C+∠D=180°,则易推知CB∥DE.解答:(1)证明:如图1,∵a⊥c(已知),∴∠1=90°(垂直定义),∵b∥c(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1=90°(等量代换),∴a⊥b(垂直的定义);(2)证明:如图2,∵AB∥CD (已知),∴∠B=∠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D=180°(已知),∴∠C+∠D=180°(等量代换),∴CB∥D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答案是:(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垂直的定义;(2)∠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垂线.注意:由垂直得直角.24.(8分)如图,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请回答下列问题:(1)平移后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4,7),B1(1,2),C1(6,4);(2)画出平移后三角形A1B1C1;(3)求三角形ABC的面积.考点:作图-平移变换.分析:(1)先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结合直角坐标系可得出三点坐标;(2)根据平移的特点,分别找到各点的对应点,顺次连接即可得出答案;(3)将△ABC补全为矩形,然后利用作差法求解即可.解答:解:(1)结合所画图形可得:A1坐标为(4,7),点B1坐标为(1,2),C1坐标为(6,4).(2)所画图形如下:(3)S△ABC=S矩形EBGF﹣S△ABE﹣S△GBC﹣S△AFC=25﹣﹣5﹣3=.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作图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平移的特点准确作出图形,第三问的解题方法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求解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时候可以先补全,再减去.25.(12分)(1)如图1,a∥b,则∠1+∠2=180°(2)如图2,AB∥CD,则∠1+∠2+∠3=360°,并说明理由(3)如图3,a∥b,则∠1+∠2+∠3+∠4=540°(4)如图4,a∥b,根据以上结论,试探究∠1+∠2+∠3+∠4+…+∠n=(n﹣2)?180°(直接写出你的结论,无需说明理由)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1)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解答;(2)过点E作EF∥AB,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解答;(3)过∠2、∠3的顶点作a的平行线,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解答;(4)过∠2、∠3…的顶点作a的平行线,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解答.解答:解:(1)∵a∥b,∴∠1+∠2=180°;(2)过点E作EF∥AB,∵AB∥CD,∴AB∥CD∥EF,∴∠1+∠AEF=180°,∠CEF+∠2=180°,∴∠1+∠AEF+∠CEF+∠2=180°+180°,即∠1+∠2+∠3=360°;(3)如图,过∠2、∠3的顶点作a的平行线,则∠1+∠2+∠3+∠4=180°×3=540°;(4)如图,过∠2、∠3…的顶点作a的平行线,则∠1+∠2+∠3+∠4+…+∠n=(n﹣1)?180°.故答案为:180°;360°;540°;(n﹣2)?18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性质,过拐点作平行线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

2020年初一数学下期中试题带答案

2020年初一数学下期中试题带答案

2020年初一数学下期中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实数a ,b ,若a >b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7>b-7B .6+a >b+6C .55a b >D .-3a >-3b2.点M (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N 的坐标是: ( ) A .(-2,-3) B .(-2, 3) C .(2, 3) D .(-3, 2)3.如图,将△ABC 沿BC 边上的中线AD 平移到△A'B'C'的位置,已知△ABC 的面积为9,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为4.若AA'=1,则A'D 等于( )A .2B .3C .23D .324.如图所示,已知直线BF 、CD 相交于点O ,D 40∠=︒,下面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正确的是( )A .当C 40∠=︒时,AB//CDB .当A 40∠=︒时,BC//DEC .当E 120∠=︒时,CD//EFD .当BOC 140∠=︒时,BF//DE5.比较552、443、334的大小( ) A .554433234<< B .334455432<<C .553344243<<D .443355342<<6.已知237351x y x y -=-⎧⎨+=-⎩的解21x y =-⎧⎨=⎩,则2(2)3(-1)73(2)5(-1)1x y x y +-=-⎧⎨++=-⎩的解为( )A .-42x y =⎧⎨=⎩ B .50x y =-⎧⎨=⎩C .50x y =⎧⎨=⎩D .41x y =-⎧⎨=⎩7.请你观察、思考下列计算过程:因为112=121,所以121=11:,因为1112=12321所以12321=111…,由此猜想12345678987654321=( )A .111111B .1111111C .11111111D .1111111118.如图,数轴上表示2、5的对应点分别为点C ,B ,点C 是AB 的中点,则点A 表示的数是( )A .5-B .25-C .45-D .52-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42=±B .222()-=-C .382-=-D .|2|2--=10.如图,△ABC 经平移得到△EF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线段AC 的对应线段是线段EB ; ②点C 的对应点是点B ; ③AC ∥EB ;④平移的距离等于线段BF 的长度. A .1 B .2C .3D .411.如图,AB ∥CD ,DE ⊥BE ,BF 、DF 分别为∠ABE 、∠CDE 的角平分线,则∠BFD =( )A .110°B .120°C .125°D .135° 12.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画垂线的条数是( )A .0B .1C .2D .无数二、填空题13.若3a ++(b-2)2=0,则a b =______.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P (m-3,m-5)在第四象限中,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5.已知△ABC 中,AB =AC ,求证:∠B <90°.用反证法证明,第一步是假设_________.16.如图,直线a 和b 被直线c 所截,∠1=110°,当∠2=_____时,直线a ∥b 成立17.2____35 2.18.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133x y m x y -=+⎧⎨+=⎩的解满足x +y >0,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19.为了估计湖里有多少条鱼,先捕了100条鱼,做好标记然后放回到湖里,过一段时间,待带有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后,再捕上200条鱼,发现其中带有标记的鱼为8条,湖里大约有鱼_____条.20.若2(2)9x m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2,00,1,,将线段AB 直接平移到MN ,使点A 移至点M 的位置,点B 移至点N 的位置,设平移过程中线段AB 扫过的面积为S , (1)如图1,若点N 的坐标是()3,1,则点M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请画出平移后的线段MN ;(2)如图2,若点M 的坐标是()3,1,请画出平移后的线段MN ,则S 的值为_____________;(3)若 2.5S =,且点M 在坐标轴上,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M 点的坐标.22.解方程组: (1)45()2()1x y x y x y +=⎧⎨--+=-⎩(2)2()()134123()2()3x y x y x y x y -+⎧-=-⎪⎨⎪+--=⎩23.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1)某服装店到厂家选购甲、乙两种服装,若购进甲种服装9件、乙种服装10件,需1810元;购进甲种服装11件乙种服装8件,需1790元,求甲乙两种服装每件价格相差多少元?(2)某工厂现库存某种原料1200吨,用来生产A 、B 两种产品,每生产1吨A 产品需这种原料2吨、生产费用1000元;每生产1吨B 产品需这种原料2.5吨、生产费用900元,如果用来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资金为53万元,那么A 、B 两种产品各生产多少吨才能使库存原料和资金恰好用完?24.某公交公司有A ,B 型两种客车,它们的载客量分别为45人/辆和30人/辆和租金分比为400元/辆和280元/辆:杏坛中学根据实际情况,计划租用A ,B 型客车共5辆,同时送八年级师生到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若要保证租车费用不超过1900元,求A 型客车的数量最大值.25.解方程组215233x y x y +=⎧⎪⎨-=⎪⎩①②【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A.∵a >b ,∴a-7>b-7,∴选项A 正确;B.∵a >b ,∴6+a >b+6,∴选项B 正确;C.∵a >b ,∴55a b >,∴选项C 正确; D.∵a >b ,∴-3a <-3b ,∴选项D 错误. 故选D.2.B解析:B【解析】试题解析:已知点M (2,-3), 则点M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3), 故选B .3.A解析:A 【解析】分析:由S △ABC =9、S △A′EF =4且AD 为BC 边的中线知S △A′DE =12S △A′EF =2,S △ABD =12S △ABC =92,根据△DA′E ∽△DAB 知2A DE ABDS A D AD S ''=V V (),据此求解可得. 详解:如图,∵S △ABC =9、S △A′EF =4,且AD 为BC 边的中线, ∴S △A′DE =12S △A′EF =2,S △ABD =12S △ABC =92, ∵将△ABC 沿BC 边上的中线AD 平移得到△A'B'C', ∴A′E ∥AB , ∴△DA′E ∽△DAB ,则2A DE ABDS A D AD S ''=V V (),即22912A D A D '='+(), 解得A′D=2或A′D=-25(舍),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平移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变换的性质与三角形中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4.D解析:D 【解析】 【分析】选项A 中,∠C 和∠D 是直线AC 、DE 被DC 所截形成的内错角,内错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选项B 中,不符合三线八角,构不成平行;选项C 中,∠E 和∠D 是直线DC 、EF 被DE 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因为同旁内角不互补,所以两直线不平行;选项D 中,∠BOC 的对顶角和∠D 是直线BF 、DE 被DC 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直线平行. 【详解】解:A 、错误,因为∠C =∠D ,所以AC ∥DE ; B 、错误,不符合三线八角构不成平行;C 、错误,因为∠C +∠D ≠180°,所以CD 不平行于EF ;D 、正确,因为∠DOF =∠BOC =140°,所以∠DOF +∠D =180°,所以BF ∥DE . 故选:D .在复杂的图形中具有相等关系的两角首先要判断它们是否是同位角或内错角,被判断平行的两直线是否由“三线八角”而产生的被截直线.5.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都转换成指数是11的幂,再根据底数的大小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255=(25)11=3211,344=(34)11=8111,433=(43)11=6411,∵32<64<81,∴255<433<34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都转化成以11为指数的幂的形式.6.A解析:A【解析】【分析】将x+2与y-1看做一个整体,根据已知方程组的解求出x与y的值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2=21=1xy+-⎧⎨-⎩,解得:=4=2xy-⎧⎨⎩.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题关键在于掌握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7.D解析:D【解析】分析:被开方数是从1到n再到1(n≥1的连续自然数),算术平方根就等于几个1.=1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C解析:C【解析】【分析】首先可以求出线段BC的长度,然后利用中点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表示2C,B,,∵点C是AB的中点,则设点A的坐标是x,则∴点A表示的数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两点之间x1,x2的中点的计算方法.9.C解析:C【解析】【分析】分别计算四个选项,找到正确选项即可.【详解】=,故选项A错误;2==,故选项B错误;2=-,故选项C正确;2--=-,故选项D错误;D. |2|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开平方、开立方和绝对值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特点分别判断各选项即可.【详解】∵△ABC经平移得到△EFB∴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E、F、B,②正确∴BE是AC的对应线段,①正确∴AC∥EB,③正确平移距离为对应点连线的长度,即BF的长度,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特点,注意,在平移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对应点,仅对应点的连线之间才有平行、相等的一些关系.11.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如图所示,过E作EG∥AB.∵AB∥CD,∴EG∥CD,∴∠ABE+∠BEG=180°,∠CDE+∠DEG=180°,∴∠ABE+∠BED+∠CDE=360°.又∵DE⊥BE,BF,DF分别为∠ABE,∠CDE的角平分线,∴∠FBE+∠FDE=12(∠ABE+∠CDE)=12(360°﹣90°)=135°,∴∠BFD=360°﹣∠FBE﹣∠FDE﹣∠BED=360°﹣135°﹣90°=135°.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平行线.1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垂直的性质: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一条,据此解答.【详解】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直线的垂直的性质,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二、填空题13.9【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3=0b-2=0解得a=-3b=2所以ab=(-3)2=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解析:9【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3=0,b-2=0,解得a=-3,b=2,所以,a b=(-3)2=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4.3<m<5【解析】【分析】根据点所处的位置可以判定其横纵坐标的正负进而能得到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详解】解:∵点P(m﹣3m ﹣5)在第四象限∴解得:3<m<5故答案为3<m<5【点睛】本解析:3<m<5【解析】【分析】根据点所处的位置可以判定其横纵坐标的正负,进而能得到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详解】解:∵点P(m﹣3,m﹣5)在第四象限,∴3050 mm->⎧⎨-<⎩解得:3<m<5.故答案为3<m<5.【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点所处的位置得到有关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5.∠B≥90°【解析】【分析】熟记反证法的步骤直接填空即可【详解】解:用反证法证明:第一步是:假设∠B≥90°故答案是:∠B≥90°【点睛】考查反证法解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反证法的步骤是:(解析:∠B≥90°【解析】【分析】熟记反证法的步骤,直接填空即可.【详解】解:用反证法证明:第一步是:假设∠B≥90°.故答案是:∠B≥90°.【点睛】考查反证法,解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反证法的步骤是:(1)假设结论不成立;(2)从假设出发推出矛盾;(3)假设不成立,则结论成立.在假设结论不成立时要注意考虑结论的反面所有可能的情况,如果只有一种,那么否定一种就可以了,如果有多种情况,则必须一一否定.16.7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的判定要使直线a∥b成立则∠2=∠3再根据∠1=110°即可把∠2的度数求解出来【详解】解:要使直线a∥b成立则∠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10°∴∠3解析:7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的判定,要使直线a∥b成立,则∠2=∠3,再根据∠1=110°,即可把∠2的度数求解出来.【详解】解:要使直线a∥b成立,则∠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10°,∴∠3=180°-∠1=180°-110°=70°,∴∠2=∠3=70°,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7.>>【解析】【分析】【详解】∵∴;∵5>4∴故答案为(1)>;(2)>解析:>>【解析】【分析】【详解】<,∴>=5,2=4,5>4,∵222>.故答案为(1). >;(2). >.18.m>-2【解析】【分析】首先解关于x和y的方程组利用m表示出x+y代入x+y>0即可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求得m的范围【详解】解:①+②得2x+2y=2m+4则x+y=m+2根据题意得m+2>0解得m>解析:m>-2【解析】【分析】首先解关于x和y的方程组,利用m表示出x+y,代入x+y>0即可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求得m的范围.【详解】解:2133x y mx y-=+⎧⎨+=⎩①②,①+②得2x+2y=2m+4,则x+y=m+2,根据题意得m+2>0,解得m>﹣2.故答案是:m>﹣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m当作已知数表示出x+y的值,再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19.2500【解析】【分析】根据通过样本去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捕上200条鱼发现其中带有标记的鱼为8条说明有标记的占到而有标记的共有100条从而可求得总数【详解】∵捕上200条鱼发现其中带有标记的鱼为8条解析:2500【解析】【分析】根据通过样本去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捕上200条鱼,发现其中带有标记的鱼为8条,说明有标记的占到8200,而有标记的共有100条,从而可求得总数.【详解】∵捕上200条鱼,发现其中带有标记的鱼为8条∴说明有标记的占到8 200∵有标记的共有100条∴湖里大约有鱼100÷8200=2500条故答案为:2500【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样本估算整体的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时,样本容量越大,样本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精确.相应地,搜集、整理、计算数据的工作量也就越大.随机抽样是经过数学证明了的可靠的方法,它对于估计总体特征是很有帮助.20.8或﹣4【解析】解:∵x2+(m-2)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x2+(m-2)x+9=(x±3)2而(x±3)2=x2±6x+9∴m -2=±6∴m=8或m=-4故答案为8或-4 解析:8或﹣4【解析】解:∵x 2+(m -2)x +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x 2+(m -2)x +9=(x ±3)2. 而(x ±3)2=x 2±6x +9,∴m -2=±6,∴m =8或m =-4.故答案为8或-4. 三、解答题21.(1)()5,0,画图见详解;(2)3,画图见详解;(3)()0.5,0-或(4.5,0)或()0,0.25-或(0,2.25)【解析】【分析】(1)根据坐标系内点B 到点N 的移动规律,即可得出点M 的坐标;(2)根据点的平移规律先找出点N 的坐标,再计算四边形面积即可;(3)分点M 在x 轴和y 轴上两种情况分析即可.【详解】解:(1)点M 的坐标为()5,0,∵N 的坐标为()3,1,即B 向右平移3个单位,∴A 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M 的坐标为()5,0;故答案为:()5,0;(2)∵点M 的坐标是()3,1,即A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点B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N 的坐标为()1,2,∴S 即为四边形ABNM 的面积,如下图,∴111313322BNM ABM ABNM S S S =+=⨯⨯+⨯⨯=V V 四边形 故答案为:3;(3)当点M 在x 轴上时,设点(),0M m ,则21 2.5S AM OB m =⋅=-⨯=,解得:0.5m =-或 4.5m =,此时,点M 的坐标为()0.5,0-或(4.5,0);当点M 在y 轴上时,设点M (0,)d ,则12212 2.52ABM S S d ==⨯⨯-⨯=V , 解得:0.25d =-或 2.25d =, 此时,点M 的坐标为()0,0.25-或(0,2.25); 综上所述,所有满足条件的M 点的坐标为()0.5,0-或(4.5,0)或()0,0.25-或(0,2.25).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掌握平移变化与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是解此题的关键.22.(1)27101310x y ⎧=⎪⎪⎨⎪=⎪⎩,(2)7949x y ⎧=⎪⎪⎨⎪=⎪⎩【解析】【分析】(1)将x+y=4整体代入第②个式子,得出x -y=75,再与第①个式子加减消元可求得; (2)设x+y=m ,x -y=n ,先算m 、n 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再求解x 、y 的值.【详解】(1)45()2()1 x yx y x y+=⎧⎨--+=-⎩①②将①代入②得:5(x-y)-8=-1,化简得:x-y=75③①+③得:2x=275,解得:x=2710将x=2710代入①得:y=1310∴27101310 xy⎧=⎪⎪⎨⎪=⎪⎩(2)2()()134123()2()3x y x yx y x y-+⎧-=-⎪⎨⎪+--=⎩①②①×12得:8(x-y)-3(x+y)=-1令x+y=m,x-y=n则831 323n mm n-=-⎧⎨-=⎩③④③+④得:6n=2,解得:n=1 3将n=13代入③得:m=119∴11913 x yx y⎧+=⎪⎪⎨⎪-=⎪⎩再利用加减消元法,解得:7949 xy⎧=⎪⎪⎨⎪=⎪⎩【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组,常见的消元方法为: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特殊情况,如本题还可用整体消元法.23.(1)甲乙两种服装每件价格相差10元;(2)A种产品生产350吨、乙种产品生产200吨才能使库存原料和资金恰好用完.【解析】【分析】(1)设甲服装的价格为x元,乙服装的价格为y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然后把两个方程相减即可得甲乙两种服装每件价格相差10元;(2)设A种产品生产x吨、乙种产品生产y吨,才能使库存原料和资金恰好用完,分别利用原料的总重量为1200吨和生产这两种产品的总资金为53万元列两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即可.【详解】(1)解:设甲服装的价格为x元,乙服装的价格为y元,根据题意得9101810 1181790x yx y+=⎧⎨+=⎩,2x﹣2y=﹣10,所以x﹣y=10.答:甲乙两种服装每件价格相差10元;(2)解:设A种产品生产x吨、乙种产品生产y吨,才能使库存原料和资金恰好用完,根据题意得2 2.51200 1000900530000x yx y+=⎧⎨+=⎩,解得350200xy=⎧⎨=⎩.答:A种产品生产350吨、乙种产品生产200吨才能使库存原料和资金恰好用完.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24.A型客车的数量最大值为4.【解析】【分析】设租用A型客车x辆,则租用B型客车(5−x)辆,租用A型客车租金为400x元,租用的B型客车租金为280(5−x)元,根据租车费用不超过1900元,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取其中的最大整数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租用A型客车x辆,则租用B型客车(5−x)辆,根据租车费用不超过1900元,得400x+280(5−x)≤1900解不等式,得x≤25 6∵x为正整数,∴x最大值为4答:A型客车的数量最大值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先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各数量,再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25.11 xy=⎧⎨=⎩【解析】【分析】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详解】解:方程组整理得:265x y x y +=⎧⎨-=⎩①②, ①+②得:77x =,解得:1x =,把1x =代入②,得1y =,则方程组的解为11x y =⎧⎨=⎩.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

2020最新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2020最新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的相反数是()A.B. C.﹣D.﹣2.有下列说法:(1)﹣3是的平方根;(2)﹣7是(﹣7)2的算术平方根;(3)25的平方根是±5;(4)﹣9的平方根是±3;(5)0没有算术平方根.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3.商合杭高铁预算投资818亿元,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预计2020年通车.高铁阜阳西站(已开工建设)是商合杭铁路新建15个车站中规模最大的中间枢纽站.其中818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8.18×108B.81.8×109C.8.18×1010D.0.818×1094.如图,AD∥BC,∠B=30°,DB平分∠ADE,则∠DEC的度数为()A.30°B.60°C.90°D.120°5.如图所示,数轴上表示3、的对应点分别为C、B,点C是AB的中点,则点A表示的数是()A. B.C.D.6.已知直角坐标系中,点P(x,y)满足(5x+2y﹣12)2+|3x+2y﹣6|=0,则点P坐标为()A.(3,﹣1.5)B.(﹣3,﹣1.5)C.(﹣2,﹣3)D.(2,﹣3)7.我们规定以下三种变换:(1)f(a,b)=(﹣a,b).如:f(1,3)=(﹣1,3);(2)g(a,b)=(b,a).如:g(1,3)=(3,1);(3)h(a,b)=(﹣a,﹣b).如:h(1,3)=(﹣1,﹣3).按照以上变换有:f(g(2,﹣3))=f(﹣3,2)=(3,2),求f(h(5,﹣3))=()A.(5,﹣3) B.(﹣5,3)C.(5,3)D.(3,5)8.若点A(a+1,b﹣2)在第二象限,则点B(﹣a,b+1)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9.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其中y的值被盖住了,不过仍能求出p,则p 的值是()A.﹣B.C.﹣D.10.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半圆O1、O2、O3,…组成一条平滑的曲线,点P从原点O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个单位长度,则第2015秒时,点P的坐标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11.已知a、b为两个连续整数,且a<<b,则a+b= .12.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互为相反数,则k的值是.13.如图,如果所在位置的坐标为(﹣2,﹣2),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2),那么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4.如下图,直线a∥b,则∠A= 度.15.如图,三角形DEF是由三角形ABC通过平移得到,且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若BF=14,EC=6,则BE的长度是.三、(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20分)16.计算(1)|﹣|++2(﹣1)(2).17.解方程组(1)(2).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18.已知x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1和a﹣5,且,求x+y的值.19.如图,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请回答下列问题:(1)平移后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B1,C1;(2)画出平移后三角形A1B1C1;(3)求三角形ABC的面积.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20.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适合方程x+y=8,求m的值.21.如图,EF∥AD,∠1=∠2,∠BAC=60°,求∠AGD的度数.六、(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10分)22.某天,一蔬菜经营户用114元从蔬菜批发市场购进黄瓜和土豆共40kg到菜市场去卖,黄瓜和土豆这天的批发价和零售价(单位:元/kg)如下表所示:品名批发价零售价黄瓜 2.44土豆35(1)他当天购进黄瓜和土豆各多少千克?(2)如果黄瓜和土豆全部卖完,他能赚多少钱?七、(本题满分8分)23.现有一组有规律排列的数:1、﹣1、、﹣、、﹣、1、﹣1、、﹣、、﹣、…其中,1、﹣1、、﹣、、﹣这六个数按此规律重复出现.问:(1)第50个数是什么数?(2)把从第1个数开始的前2015个数相加,结果是多少?(3)从第1个数起,把连续若干个数的平方加起来,如果和为520,则共有多少个数的平方相加?八、(本题满分10分)24.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小丽正确的解得而小军粗心,把c看错了,解得请确定a、b、c的值.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的相反数是()A.B.C.﹣D.﹣【考点】实数的性质.【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解答】解:的相反数是﹣,故选:C.2.有下列说法:(1)﹣3是的平方根;(2)﹣7是(﹣7)2的算术平方根;(3)25的平方根是±5;(4)﹣9的平方根是±3;(5)0没有算术平方根.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考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分析】运用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判定.【解答】解:1)的平方根有±3,因此﹣3是的平方根,正确;(2)﹣7是(﹣7)2的算术平方根;7是(﹣7)2的算术平方根,错误,(3)25的平方根是±5,正确,(4)﹣9的平方根是±3;负数没有平方根,错误,(5)0没有算术平方根.是0,错误.故选:C.3.商合杭高铁预算投资818亿元,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预计2020年通车.高铁阜阳西站(已开工建设)是商合杭铁路新建15个车站中规模最大的中间枢纽站.其中818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8.18×108B.81.8×109C.8.18×1010D.0.818×109【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解答】解:818亿=818 0000 0000=8.18×1010,故选:C.4.如图,AD∥BC,∠B=30°,DB平分∠ADE,则∠DEC的度数为()A.30°B.60°C.90°D.12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先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ADB=∠B=30°,再利用角平分线定义得到∠ADE=2∠B=60°,然后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得到∠DEC的度数.【解答】解:∵AD∥BC,∴∠ADB=∠B=30°,∵DB平分∠ADE,∴∠ADE=2∠B=60°,∵AD∥BC,∴∠DEC=∠ADE=60°.故选B.5.如图所示,数轴上表示3、的对应点分别为C、B,点C是AB的中点,则点A表示的数是()A.B.C.D.【考点】实数与数轴.【分析】点C是AB的中点,设C表示的数是c,则﹣3=3﹣c,即可求得c的值.【解答】解:点C是AB的中点,设C表示的数是c,则﹣3=3﹣c,解得:c=6﹣.故选C.6.已知直角坐标系中,点P(x,y)满足(5x+2y﹣12)2+|3x+2y﹣6|=0,则点P坐标为()A.(3,﹣1.5)B.(﹣3,﹣1.5)C.(﹣2,﹣3)D.(2,﹣3)【考点】点的坐标;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偶次方的性质得出x,y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5x+2y﹣12)2+|3x+2y﹣6|=0,∴,解得:,故P点坐标为:(3,﹣).故选:A.7.我们规定以下三种变换:(1)f(a,b)=(﹣a,b).如:f(1,3)=(﹣1,3);(2)g(a,b)=(b,a).如:g(1,3)=(3,1);(3)h(a,b)=(﹣a,﹣b).如:h(1,3)=(﹣1,﹣3).按照以上变换有:f(g(2,﹣3))=f(﹣3,2)=(3,2),求f(h(5,﹣3))=()A.(5,﹣3) B.(﹣5,3)C.(5,3)D.(3,5)【考点】点的坐标.【分析】先根据第3个变换知:h(5,﹣3)=(﹣5,3),再根据第1个变换得出结论:f(﹣5,3)=(5,3).【解答】解:f(h(5,﹣3))=f(﹣5,3)=(5,3),故选C.8.若点A(a+1,b﹣2)在第二象限,则点B(﹣a,b+1)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的点的横坐标小于零,纵坐标大于零,可得关于a、b的不等式,再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得B点的坐标符号.【解答】解:由A(a+1,b﹣2)在第二象限,得a+1<0,b﹣2>0.解得a<﹣1,b>2.由不等式的性质,得﹣a>1,b+1>3,点B(﹣a,b+1)在第一象限,故选:A.9.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其中y的值被盖住了,不过仍能求出p,则p的值是()A.﹣ B.C.﹣D.【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分析】将x=1代入方程x+y=3求得y的值,将x、y的值代入x+py=0,可得关于p的方程,可求得p.【解答】解:根据题意,将x=1代入x+y=3,可得y=2,将x=1,y=2代入x+py=0,得:1+2p=0,解得:p=﹣,故选:A.10.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半圆O1、O2、O3,…组成一条平滑的曲线,点P从原点O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个单位长度,则第2015秒时,点P的坐标是()A.B.C.D.【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象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出点A2015的坐标.【解答】解:半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半圆的周长为:,∵点P从原点O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个单位长度,∴点P1秒走个半圆,当点P从原点O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1秒时,点P的坐标为(1,1),当点P从原点O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2秒时,点P的坐标为(2,0),当点P从原点O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3秒时,点P的坐标为(3,﹣1),当点P从原点O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4秒时,点P的坐标为(4,0),当点P从原点O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5秒时,点P的坐标为(5,1),当点P从原点O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6秒时,点P的坐标为(6,0),…,∵2015÷4=503 (3)∴A2015的坐标是,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11.已知a、b为两个连续整数,且a<<b,则a+b= 7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求出的范围:3<<4,即可求出a b的值,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3<<4,a<<b,∵a b是整数,∴a=3,b=4,∴a+b=3+4=7,故答案为:7.12.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互为相反数,则k的值是﹣1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分析】将方程组用k表示出x,y,根据方程组的解互为相反数,得到关于k的方程,即可求出k的值.【解答】解:解方程组得:,因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互为相反数,可得:2k+3﹣2﹣k=0,解得:k=﹣1.故答案为:﹣1.13.如图,如果所在位置的坐标为(﹣2,﹣2),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2),那么所在位置的坐标为(﹣4 , 1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分析】根据士所在位置的坐标为(﹣2,﹣2),相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2),确定坐标原点,从而得出炮所在位置的坐标.【解答】解:∵士所在位置的坐标为(﹣2,﹣2),相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2),∴炮所在位置的坐标为(﹣4,1).故答案为:(﹣4,1).14.如下图,直线a∥b,则∠A= 25 度.【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本题主要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与外角之间的关系解题.【解答】解:∵直线a∥b,∴∠1=∠ECD=55°,∵∠1是△ABD的外角,∴∠1=∠ABD+∠A,即55°=30°+∠A,∠A=55°﹣30°=25°.故∠A=25°.15.如图,三角形DEF是由三角形ABC通过平移得到,且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若BF=14,EC=6,则BE的长度是 4 .【考点】平移的性质.【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得BE=CF,再利用BE+EC+CF=BF得到BE+6+BE=14,然后解方程即可.【解答】解:∵三角形DEF是由三角形ABC通过平移得到,∴BE=CF,∵BE+EC+CF=BF,∴BE+6+BE=14,∴BE=4.故答案为4.三、(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20分)16.计算(1)|﹣|++2(﹣1)(2).【考点】实数的运算.【分析】(1)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利用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2+2﹣2=3﹣;(2)原式=6+3+2=11.17.解方程组(1)(2).【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1)方程组利用代入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解答】解:(1),把①代入②得:3y﹣6+2y=﹣1,即y=1,把y=1代入①得:x=﹣1,则方程组的解为;(4),①+②得:7m=14,即m=2,把m=2代入①得:n=,则方程组的解为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18.已知x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1和a﹣5,且,求x+y的值.【考点】立方根;平方根.【分析】先根据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求出a的值,从而确定x的值,再根据立方根求出y的值,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可知 2a﹣1+a﹣5=0∴a=2∴2a﹣1=3∴x=32=9∵∴x﹣y﹣2=27∴y=﹣20∴x+y=﹣11.19.如图,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请回答下列问题:(1)平移后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4,7),B1(1,2),C1(6,4);(2)画出平移后三角形A1B1C1;(3)求三角形ABC的面积.【考点】作图-平移变换.【分析】(1)先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结合直角坐标系可得出三点坐标;(2)根据平移的特点,分别找到各点的对应点,顺次连接即可得出答案;(3)将△ABC补全为矩形,然后利用作差法求解即可.【解答】解:(1)结合所画图形可得:A1坐标为(4,7),点B1坐标为(1,2),C1坐标为(6,4).(2)所画图形如下:(3)S△ABC =S矩形EBGF﹣S△ABE﹣S△GBC﹣S△AFC=25﹣﹣5﹣3=.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20.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适合方程x+y=8,求m的值.【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分析】方程组消去m得到关于x与y的方程,与已知方程联立求出x与y的值,即可确定出m的值.【解答】解:方程组消去m得,3x+2y=2,联立得:,解得:,把x=14,y=﹣6代入方程组,m=10.21.如图,EF∥AD,∠1=∠2,∠BAC=60°,求∠AGD的度数.【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3,求出∠1=∠3,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DG∥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AC=∠AGD即可.【解答】解:∵EF∥AD,∴∠2=∠3,∵∠1=∠2,∴∠1=∠3,∴DG∥AB,∴∠BAC=∠AGD,∵∠BAC=60°,∴∠AGD=60°.六、(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10分)22.某天,一蔬菜经营户用114元从蔬菜批发市场购进黄瓜和土豆共40kg到菜市场去卖,黄瓜和土豆这天的批发价和零售价(单位:元/kg)如下表所示:品名批发价零售价黄瓜 2.44土豆35(1)他当天购进黄瓜和土豆各多少千克?(2)如果黄瓜和土豆全部卖完,他能赚多少钱?【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1)设他当天购进黄瓜x千克,则土豆(40﹣x)千克,根据黄瓜的批发价是2.4元,土豆批发价是3元,共花了114元,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求出答案;(2)根据(1)得出的黄瓜和土豆的斤数,再求出每斤黄瓜和土豆赚的钱数,即可求出总的赚的钱数.【解答】解:(1)设他当天购进黄瓜x千克,则土豆(40﹣x)千克,根据题意得:2.4x+3(40﹣x)=114,解得:x=10则土豆为40﹣10=30(千克);答:他当天购进黄瓜10千克,土豆30千克;(2)根据题意得:(4﹣2.4)×10+(5﹣3)×30=16+60=76(元).答:黄瓜和土豆全部卖完,他能赚76元.七、(本题满分8分)23.现有一组有规律排列的数:1、﹣1、、﹣、、﹣、1、﹣1、、﹣、、﹣、…其中,1、﹣1、、﹣、、﹣这六个数按此规律重复出现.问:(1)第50个数是什么数?(2)把从第1个数开始的前2015个数相加,结果是多少?(3)从第1个数起,把连续若干个数的平方加起来,如果和为520,则共有多少个数的平方相加?【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实数的运算.【分析】(1)首先根据这列数的排列规律,可得每6个数一个循环:1、﹣1、、﹣、、﹣;然后用50除以6,根据余数的情况判断出第50个数是什么数即可;(2)首先用2015除以6,求出一共有多少个循环,以及剩下的数是多少;然后用循环的个数乘以1+(﹣1)++(﹣)+()+(﹣),再加上剩下的数,求出把从第1个数开始的前2015个数相加,结果是多少即可;(3)首先求出1、﹣1、、﹣、、﹣六个数的平方和是多少;然后用520除以六个数的平方和,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判断出一共有多少个数的平方相加即可.【解答】解:(1)这列数每6个数一个循环:1、﹣1、、﹣、、﹣;∵50÷6=8…2,∴第50个数是﹣1.(2)∵2015÷6=335…5,1+(﹣1)++(﹣)+()+(﹣)=0,,∴从第1个数开始的前2015个数的和是:335×0+=.(3)∵=12,520÷12=43…4,而且,∴43×6+3=261,即共有261个数的平方相加.八、(本题满分10分)24.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小丽正确的解得而小军粗心,把c看错了,解得请确定a、b、c的值.【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分析】把正确的解代入第二个方程可求得c的值,把小丽所得的解和正确解分别代入第一个方程可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可求得a、b的值,即可解答.【解答】解:把代入5x﹣cy=1,得10﹣3c=1,解得c=3,把和都代入ax+by=3组成方程组解得所以a=3,b=﹣1,c=3.11。

2020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20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20⼈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卷⼈教版⼀.选择题(共10⼩题)1.点P (2,-3)() A. 第⼀象限B. 第⼆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 4的算术平⽅根是()B. 2C. ±2D. 3.下列各数中,是⽆理数的是()A. B. C. 3.14 D. 227 4.有下列命题:①对顶⾓相等;②若a ∥b ,b ∥c ,则a ∥c ;③在同⼀平⾯内,若a ⊥b ,b ⊥c ,则a ∥c ;④ac =bc ,则a =b .其中正确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5.如图是⼀块电脑主板的⽰意图,每⼀转⾓处都是直⾓,数据如图所⽰(单位:mm ),则该主板的周长是()A. 88mmB. 96mmC. 80mmD. 84mm 6.如图,12∠∠=,且3108∠=?,则4∠的度数为()A. 72?B. 62?C. 82?D. 80?7.(b ﹣3)2=0,则(a +b )2019等于()A. 1B. ﹣1C. ﹣2019D. 2019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2±B. 64的算术平⽅根是4C. 0=D. 0≥,则x =19.点P (3﹣2m ,m )不可能在()A. 第⼀象限B. 第⼆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0.如图,把⼀张长⽅形纸⽚ABCD 沿EF 折叠后,点C 、D 分别落在C ′、D ′位置上,EC ′交AD 于点G ,已知∠EFG =56°,则∠BEG 等于()A. 112°B. 88°C. 68°D. 56°⼆.填空题(共6⼩题)11.若⼀个正数平⽅根是3a +2和2a ﹣1,则a 为_____.12.若点P (3a ﹣2,2a +7)在第⼆、四象限的⾓平分线上,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 13.互为相反数,则b a =_____. 14.如图楼梯截⾯,其中AC =3m ,BC =4m ,AB =5m ,要在其表⾯铺地毯,地毯长⾄少需_____⽶.15.如图,直线l 1∥l 2,若∠1=130°,∠2=60°,则∠3=__________. 的的是16.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有若⼲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向排列,如(1,0),(2,0),(2,1),(3,2),(3,1),(3,0)…根据这个规律探究可得,第100个点的坐标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8⼩题)(1(2;(3)|﹣|+1|+|1﹣|.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1)4(3x +1)2﹣1=0;(2)(x +2)3+1=0.19.如图所⽰,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P 是CD 上⼀点.(1)过点P 画AB 垂线段PE .(2)过点P 画CD 的垂线,与AB 相交于F 点.(3)说明线段PE ,PO ,FO 三者的⼤⼩关系,其依据是什么?20.△ABC 在平⾯直⾓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1)分别写出下列三点坐标:A,B,C;(2)将△ABC平移⾄△OB′C′位置,使点A与原点O重合,画出平移后的△OB′C′,写出B′、C′的坐标;(3)求△OB′C′的⾯积.21.已知,点P(2m﹣6,m+2).(1)若点P在y轴上,P点的坐标为;(2)若点P和点Q都在过A(2,3)点且与x轴平⾏的直线上,PQ=3,求Q点的坐标.22.已知,如图AB∥CD,∠B=80°,∠BCE=20°,∠CEF=80°,请判断AB与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理由如下:∴∠B=∠BCD.∵∠B=80°,∴∠BCD=80°.∵∠BCE=20°,∴∠ECD=100°,⼜∵∠CEF=80°∴+=180°,∴EF∥⼜∵AB∥CD,∴AB∥EF.23.已知a、b满⾜b24.已知点A(1,a),将线段OA平移⾄线段BC,B(b,0),a是m+6n=3,n,且m<n,正数b满⾜(b+1)2=16.(1)直接写出A、B两点坐标为:A,B;(2)如图1,连接AB、OC,求四边形AOCB的⾯积;(3)如图2,若∠AOB=a,点P为y轴正半轴上⼀动点,试探究∠CPO与∠BCP之间的数量关系.答案与解析⼀.选择题(共10⼩题)1.点P(2,-3)在()A. 第⼀象限B. 第⼆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详解】解:点P(2,-3)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象限(+,+);第⼆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2. 4的算术平⽅根是()B. 2C. ±2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算术平⽅根的定义可得4的算术平⽅根是2,故答案选B.考点:算术平⽅根的定义.3.下列各数中,是⽆理数的是()A. B. C. 3.14 D. 22 7【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理数是⽆限不循环⼩数,逐⼀验证即可.【详解】A=2,是整数,属于有理数,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C.3.14属于有理数,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227是分数,属于有理数,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理数的定义,注意有理数的化简变形,理解⽆理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4.有下列命题:①对顶⾓相等;②若a∥b,b∥c,则a∥c;③在同⼀平⾯内,若a⊥b,b⊥c,则a∥c;④ac=bc,则a=b.其中正确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根据对顶⾓定义,平⾏的“传递性”以及平⾏判定的条件,等式的性质进⾏逐⼀验证判断即可.【详解】①对顶⾓相等,是正确的;②若a∥b,b∥c,则a∥c,是正确的;③在同⼀平⾯内,若a⊥b,b⊥c,则a∥c,是正确的;④当a=1,b=2,c=0时,ac=bc,但a≠b,∴ac=bc,则a=b,是错误的;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线的概念和性质,等式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内容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是⼀块电脑主板的⽰意图,每⼀转⾓处都是直⾓,数据如图所⽰(单位:mm),则该主板的周长是()A. 88mmB. 96mmC. 80mmD. 84mm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电脑主板是⼀个多边形,由周长的定义可知,周长是求围成图形⼀周的长度之和,计算周长只需要把横着的和竖着的所有线段加起来即可.【详解】由图形可得出:该主板的周长是:24+24+16+16+4×4=96(mm ),故该主板的周长是96mm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规则多边形周长的求解⽅法,理解周长的定义是求解的关键. 6.如图,12∠∠=,且3108∠=?,则4∠的度数为()A. 72?B. 62?C. 82?D. 80?【答案】A【解析】【分析】求出a ,b ,得出,4=,5,根据,3的度数求出,5的度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4=∠5,∵∠3=108°,∴∠5=180°-108°=72°,∴∠4=72°,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能灵活运⽤性质和判定进⾏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7.(b﹣3)2=0,则(a+b)2019等于()A. 1B. ﹣1C. ﹣2019D. 2019【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负数的性质,⾮负数的和为0,即每个数都为0,可求得a、b的值,代⼊所求式⼦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a+4=0,b﹣3=0,解得a=﹣4,b=3,∴(a+b)2019=(﹣4+3)2019=﹣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负数的性质,以及-1的奇次⽅是-1,理解⾮负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2± B. 64的算术平⽅根是4≥,则x=1 =0【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根、算术平⽅根、⽴⽅根的概念对选项逐⼀判定即可.B.64的算术平⽅根是8,错误;C=,正确;D0≥,则x=1,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根、算数平⽅根,⽴⽅根的概念,理解概念内容是解题的关键.9.点P(3﹣2m,m)不可能在()A. 第⼀象限B. 第⼆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象限内的点坐标的特征,分点P的横坐标是正数和负数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详解】当m>1.5时,点在第⼆象限;当m=1.5时,点在y轴上;当0<m<1.5时,点在第⼀象限;当m=0时,点x轴上;当m<0时,点在第四象限;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坐标在象限内时的取值范围,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10.如图,把⼀张长⽅形纸⽚ABCD沿EF折叠后,点C、D分别落在C′、D′的位置上,EC′交AD于点G,已知∠EFG=56°,则∠BEG等于()A. 112°B. 88°C. 68°D. 56°【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线和折叠的性质可知,∠GEF=∠CEF=∠EFG=56°,由平⾓的定义计算即可.【详解】∵AD∥BC,∠EFG=56°,∴∠EFG=∠FEC=56°,由折叠的性质可知,∠FEC=∠FEG,∴∠GEC=∠FEC+∠FEG=112°,∴∠BEG=180°-∠GEC=68°,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线和折叠结合的性质,平⾓的定义,熟练掌握平⾏和折叠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也是中考常考的重难点.⼆.填空题(共6⼩题)11.若⼀个正数的平⽅根是3a+2和2a﹣1,则a为_____.【答案】15 -.【解析】【分析】根据⼀个正数的平⽅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可得3a+2+2a﹣1=0,解出a即可.【详解】由题意得,3a+2+2a﹣1=0,解得:a=15 -.故答案为:15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的平⽅根的定义,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的性质,理解平⽅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2.若点P(3a﹣2,2a+7)在第⼆、四象限的⾓平分线上,则点P的坐标是_____.【答案】(﹣5,5).【解析】【分析】根据第⼆、四象限的⾓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由此可列出关于a的⽅程,解出a的值即可求得点P的坐标.【详解】∵点P(3a﹣2,2a+7)在第⼆、四象限的⾓平分线上,∴3a﹣2+2a+7=0,解得:a=﹣1,∴P(﹣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坐标在象限⾓平分上的性质和列⼀次⽅程求解的问题,熟记点坐标在象限⾓平分线上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互相反数,则ba=_____.【答案】32.【解析】【分析】根据⽴⽅根的概念,结合相反数的定义,可知两个被开⽅数也互为相反数,由两数和为0可列出关于a、b的关系式,化简整理即可.∴(3a﹣1)+(1﹣2b)=0,∴3a=2b,∴ba=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概念,相反数的定义,由关系式求两数的⽐值,理解⽴⽅根和相反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是楼梯截⾯,其中AC=3m,BC=4m,AB=5m,要在其表⾯铺地毯,地毯长⾄少需_____⽶.【答案】7.【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可知,由三⾓形三边长可知,满⾜勾股数,△ABC是直⾓三⾓形,需要铺的地毯的长度即为AC+BC的长度,数值代⼊计算即可.【详解】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可知,△ABC三边长满⾜勾股数,是直⾓三⾓形,所以要铺的地毯的长度即为AC+BC,∴4+3=7(⽶).答:地毯长⾄少需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数判定直⾓三⾓形,图形的折叠和展开图与⽔平距离和竖直距离之间的关系,理解⽴体图展开成平⾯图形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直线l1∥l2,若∠1=130°,∠2=60°,则∠3=__________.【答案】70°【解析】试题分析:,直线l1,l2,,,4=,1=130°,,,5=,4﹣,2=70°,,,5=,3=70°.,故答案为70°.考点:平⾏线的性质.16.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有若⼲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向排列,如(1,0),(2,0),(2,1),(3,2),(3,1),(3,0)…根据这个规律探究可得,第100个点的坐标为________.【答案】(15,5)【解析】由图形可知:点的个数依次是1,2,3,4,5,…,且横坐标是偶数时,箭头朝上,∵1+2+3+…+13=91,1+2+3+…+14=105,∴第91个点的坐标为(13,0),第100个点横坐标为14.∵在第14⾏点的⾛向为向上,∴纵坐标为从第92个点向上数8个点,即为8,∴第100个点的坐标为(14,8).故答案为(14,8).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的观察图形的能⼒和理解能⼒,解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得出规律,题⽬⽐较典型,但是是⼀道⽐较容易出错的题⽬.三.解答题(共8⼩题)17.计算:(1(2;(3)|﹣|+1|+|1﹣|.【答案】(1)5;(2)﹣1;(3【解析】【分析】(1)根据开平⽅的运算进⾏计算即可得;(2)根据开平⽅和开⽴⽅的运算进⾏化简,然后进⾏加减计算即可;(3)根据绝对值概念可知,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进⾏化简计算即可.【详解】(1=3+2=5,故答案为:5.(2=4﹣3﹣12﹣32=﹣1,故答案为:-1.(3)|﹣|+1|+|1﹣|﹣﹣1,.【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开平⽅,开⽴⽅的化简求值,去绝对值符号的化简,注意化简时符号的问题.18.求下列各式中的x.(1)4(3x+1)2﹣1=0;(2)(x+2)3+1=0.【答案】(1)1x=﹣16或2x=﹣12;(2)x=﹣3.【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把-1移项,然后直接开⽅即可求得;(2)由题⽬可知,把+1移项,根据⽴⽅根的定义,直接开⽴⽅计算可得.【详解】(1)4(3x+1)2﹣1=0,4(3x+1)2=1,(3x+1)2=14,3x+1=±12,∴1x=﹣16或2x=﹣12故答案为:1x=﹣16或2x=﹣12;(2)(x+2)3+1=0,(x+2)3=﹣1,x+2=﹣1,∴x=﹣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直接开平⽅和开⽴⽅的⽅法求⽅程的解,注意开平⽅有两个根,且互为相反数.19.如图所⽰,直线AB,CD相交于点O,P是CD上⼀点.(1)过点P画AB的垂线段PE.(2)过点P画CD的垂线,与AB相交于F点.(3)说明线段PE,PO,FO三者的⼤⼩关系,其依据是什么?【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PE<PO<FO,其依据是“垂线段最短”【解析】【分析】前两问尺规作图见详解,第(3)问中利⽤垂线段最短即可解题.【详解】(1)(2)如图所⽰.(3)在直⾓△FPO中,PO<FO,在直⾓△PEO中,PE<PO,∴PE<PO<FO,其依据是“垂线段最短”.【点睛】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和垂线段的性质,属于简单题,熟悉尺规作图的⽅法和步骤,垂线段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0.△ABC在平⾯直⾓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1)分别写出下列三点坐标:A,B,C;(2)将△ABC平移⾄△OB′C′位置,使点A与原点O重合,画出平移后的△OB′C′,写出B′、C′的坐标;(3)求△OB′C′的⾯积.【答案】(1)(1,3)、(2,0)、(4,1);(2)如图所⽰,△OB′C′即为所求,见解析;B′(1,﹣3)、C′(3,﹣2).(3)△OB′C′的⾯积为72.【解析】【分析】(1)根据点在平⾯直⾓坐标系的位置,可分别写出点所对应的坐标即可;(2)根据平移前后点A与对应点O坐标的位置,可以得出图形△ABC向左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由此可得出平移后点B′、C′的坐标;(3)利⽤割补法,把△OB′C′补成⼀个正⽅形,减去三个直⾓三⾓形的⾯积计算即可.【详解】(1)由图形知A(1,3),B(2,0),C(4,1);故答案为:(1,3)、(2,0)、(4,1);(2)由A(1,3)及其对应点O(0,0)知,需将△ABC向左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如图所⽰,△OB′C′即为所求,其中B′(1,﹣3)、C′(3,﹣2),故答案为:B′(1,﹣3)、C′(3,﹣2);(3)△OB ′C ′的⾯积为3×3﹣12×1×3﹣12×3×2﹣12×1×2=72,故答案为:7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直⾓坐标系内,点坐标的表⽰,平移图形的变化关系,割补法求⼀般三⾓形的⾯积,熟记平⾯直⾓坐标系的点坐标的表⽰是解题的关键.21.已知,点P (2m ﹣6,m +2).(1)若点P 在y 轴上,P 点的坐标为;(2)若点P 和点Q 都在过A (2,3)点且与x 轴平⾏直线上,PQ =3,求Q 点的坐标.【答案】(1)P (0,5);(2)Q 点坐标为(-1,3)或(-7,3)【解析】【分析】(1)根据y 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得2m -6=0,求m 值即可得P 点坐标;(2)根据题意可得直线PQ 经过A 点且平⾏于x 轴,可得P 、Q 的纵坐标均为3,由此得m+2=3,确定m 值后根据PQ=3,可得Q 点的横坐标.【详解】解:(1)∵点P 在y 轴上∴2m -6=0∴m=3∴m+2=3+2=5∴P (0,5)(2)根据题意可得PQ ∥x 轴,且过A (2,3)点,∴m+2=3∴m=1的∴2m-6=-4∴P(-4,3)∵PQ=3∴Q点横坐标-4+3=-1,或-4-3=-7∴Q点坐标为(-1,3)或(-7,3)【点睛】本题考查y轴上和平⾏于x轴上点坐标的特征,根据此特征确定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已知,如图AB∥CD,∠B=80°,∠BCE=20°,∠CEF=80°,请判断AB与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理由如下:∵AB∥CD∴∠B=∠BCD.∵∠B=80°,∴∠BCD=80°.∵∠BCE=20°,∴∠ECD=100°,⼜∵∠CEF=80°∴+=180°,∴EF∥⼜∵AB∥CD,∴AB∥EF.【答案】AB∥EF,理由见解析;填空答案:AB∥EF,两直线平⾏,内错⾓相等;等量代换,∠E,∠DCE,CD,同旁内⾓互补,两直线平⾏;平⾏于同⼀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解析】【分析】根据平⾏线性质,可得∠BCD=80°,进⽽可得到∠E+∠ECD=180°,可证明EF∥CD,由。

2020最新七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有答案

2020最新七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有答案

(第5题图)DOCBA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初一数学(2+4)(时间:90分钟,满分:11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3+a3=2a6B.a6÷a2=a3 C.(-a)3(-a5) =-a8D.(-2a3) 2=4a62.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a2-5=(a+2)(a-2)-1 B.(x+2)(x-2)=x2-4C.x2+8x+16=(x+4)2 D.a2+4=(a+2)2-4a3.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为…………………………………………………………… ()4.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为80°,顶角等于…………………………………………………… ()A.80°B.20°C.80°或20°D.80°或100°5. 如图,已知AB、CD交于点O,AO=CO,BO=DO,则在以下结论中:①AD=BC;②∠A=∠C;③∠ADB=∠CBD;④∠ABD=∠CDB,正确结论的个数为…………()A. 4个B. 3个C. 2个D.1个6.甲在集市上先买了3只羊,平均每只a元,稍后又买了2只,平均每只羊b元,后来他以每只元的价格把羊全卖给了乙,结果发现赔了钱,赔钱的原因是……… ()A.a>b B.a=b C.a<b D.与a、b大小无关7. 如图,在△ABC中,BC = 8 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边AC于点E,△BCE的周长等于18cm,则AC的长等于…………………………………………………()A.6 cm B.8 cm C.10 cm D.12 cm8. 如图,△ABC中,∠BAC=60°,∠ABC、∠ACB的平分线交于E,D是AE延长线上一点,且∠BDC=120°.下列结论:①∠BEC=120°;②DB=DC;③DB=DE;④∠BDE=∠BCA.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A.1 B.2 C.3 D.4二、填空:(每空2分,共16分)9. 科学家发现一种病毒的直径约为0.0000043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米.10.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4倍,则此多边形的边数为 .11. 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3=______°.12. 将边长相等的一个正方形与一个正五边形,按如图重叠放置,则∠1=________°.13.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6cm,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14.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5,x,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y,2,6,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y=_______.15. 如图,∠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O点的直线MN∥BC交AB、AC于点M、N.△AMN的周A B C D(第8题图)EAB CDADB CE(第7题图)(第11题图)(第12题图)(第15题图)长为18,则AB +AC = .16.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C=90°,∠B=30°,点D (不与B ,C 重合)是BC 上任意一点,将此三角形纸片按下列方式折叠,若EF 的长度为2,则△DEF 的周长为 .三、认真答一答:(共70分)17.计算:(本题满分9分,每小题3分)(1) |1|2011125.0221032-++⨯-⎪⎭⎫ ⎝⎛- (2) ()()2271023422a a a a a ÷-+- (3) 先化简,再求值:()()()1122+--+a a a ,其中a = 3218. 因式分解:(本题满分9分,每小题3分)(1) y xy y x 8822+- (2) ()()2222b a b a --- (3) 16)5(8)5(222+-+-x x19.计算:(本题满分6分,每小题3分)(1) 解下列方程组 ⎩⎨⎧=+=-18223y x y x(2) 解不等式组:3112(21)51x x x x -<+⎧⎨-≤+⎩20.(本题满分6分)尺规作图:如图,已知在两条公路OA ,OB 的附近有C ,D 两个超市,现准备在两条公路的交叉路口附近安装一个监控摄像头,要求摄像头P 的位置到两个超市的距离相等,且到两条公路的距离也相等,请你用直尺和圆规找出摄像头P 的位置.21.(本题满分6分)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给出了格点△ABC 和△DEF(顶点为网格线的交点),以及过格点的直线l .①将△ABC 向右平移两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两个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②画出△DEF 关于直线l 对称的三角形△D’E’F’; ③填空:∠C+∠E= .22.(本题满分8分)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 的解满足x <0,y >0. (1)x =________, y = (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2)求a 的取值范围;(3)若2x •8y =2m,用含有a 的代数式表示m ,并求m 的取值范围.23.(本题满分8分)已知:如图, AD ∥BC ,EF 垂直平分BD ,与AD ,BC ,BD 分别交于点E ,F ,O .求证:(1)△BOF ≌△DOE ; (2)DE =DF .O A BC D(第16题图)E O A C B ⎩⎨⎧-=---=-a y x a y x 32124.(本题满分8分)某地区为绿化环境,计划购买甲、乙两种树苗共计n 棵.有关甲、乙两种树苗的信息如图所示:(1)当n =400时,如果购买甲、乙两种树苗共用27000元,那么甲、乙两种树苗各买了多少棵? (2)实际购买这两种树苗的总费用恰好为27000元,其中甲种树苗买了m 棵. ①写出m 与n 满足的关系式;②要使这批树苗的成活率不低于92%,求n 的最大值.25.(本题满分10分)如图,已知△ABC 中,AB =AC =12厘米,(即∠B =∠C ),BC =9厘米,点M 为AB 的中点, (1)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2厘米/秒的速度由点B 向点C 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点C 向点A运动.①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5秒后,△BPM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M 与△CQP 全等? (2)若点Q 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 出发,点P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哪条边上相遇?ABC··P Q·M 1.甲种树苗每棵60元; 2.乙种树苗每棵90元;3.甲种树苗的成活率为90%; 4.乙种树苗的成活率为95%.信息初一数学(2+4)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DCBC AACD二、填空:(每空2分,共16分)9.4.3×10-6 10.10 11.70 12. 1813. 15cm 14.11 15.18 16. 6三、认真答一答:(共70分)17.计算:(本题满分9分,每小题3分)(1) 5 (2)(3) 原式=4a+5 值:11 18.因式分解:(本题满分9分,每小题3分)(1)(2)(3)19.计算:(本题满分6分,每小题3分)(1)(2) -3≤x<120.(本题满分6分)略21.(本题满分6分)图见右.③填空:∠C+∠E=45°.22.(本题满分8分)(1)x=__-2a+1______, y=-a+2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3)23.(本题满分8分)(1)用AAS 或ASA 证明全等(3分)(2)∵EF 垂直平分BD∴DF=BF ……………………5分∵EF ⊥BD∴∠2=∠3……………………6分∵∠1=∠2∴∠1=∠3……………………7分 ∴DE=DF ……………………8分24.(本题满分8分)(1) 甲种树苗300棵,乙种树苗100棵.…………………… 3分 (2)①60m +90(n-m )=27000,即m =3n -900……………………4分 ②90%m +95%(n-m )≥92%n ……………………5分 ∴3n -5m ≥0∴3n -5(3n -900)≥0……………………6分∴n ≤375……………………7分∴n 的最大值为375.…………………… 8分25.(本题满分10分) (1)∵t =1.5s∴BP =CQ =2×1.5=3 ∴CP =BC —BP =6∵BM = 21AB =6 ∴BM =CP又∵BP =CQ ,∠B =∠C∴△MBP ≌△PCQ …………………… 3分 (2)能……………………………… 4分 ①∵v P ≠v Q ,∴BP ≠CQ∵∠B =∠C ,∴若△BMP ≌△CQP则CQ =BM =6,CP =BP = 21BC =4.5∴此时得时间t = 2BP = 49s …………………… 6分∴v Q = t CQ == 38cm/s…………………… 7分 ②设经过x 秒后两点第一次相遇. 由题意得: 38x = 2x + 2×12解得:x =36(s).…………………………………………8分 此时点P 共运动了 2×36=72 cm∵72=2×33+6,…………………………………………9分 ∴在BC 边相遇.答:经过36s 第一次相遇,相遇点在边BC 上.………… 10分。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数学期中模拟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直线a与b平行的是()A.∠1=∠3B.∠2+∠4=180°C.∠1=∠4D.∠3=∠4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4)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25的算术平方根是()A.5B.±5C.±5D.55.若P在第二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4,则点P的坐标为()A.(3,4)B.(-3,4)C.(-4,3)D.(4,3)6.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E ,EF ⊥AB 于E ,若∠CEF=59°,则∠AED 的度数为( )A .149°B .121°C .95°D .31°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4=±2 B . (-3)2=-3 C .(- 5)2=5D .( -3)2=-38.在实数227,- 5,π2, 83,3.14中,无理数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若A(1,1),B(2,0),则C 点的坐标为( ) A.(-3,-2) B.(3,-2)C.(-2,-3) D.(2,-3)10.如图,一个点在第一象限及x 轴、y 轴上运动,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长度,在第1秒钟,它从原点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即(0,0)→(0,1)→(1,1)→(1,0)→…],那么第35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 A.(4,0) B.(0,5)C.(5,0)D.(5,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若|a-1|+3+b=0,则a-b=.12.-2的相反数是.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A(-2,1),将点A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点A的坐标为.1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E,DF∥AB.若∠AEC=100°,则∠D等于.三、解答题(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1)2 020.18.计算:|-2|+-819.如图,已知∠ACD=70°,∠ACB=60°,∠ABC=50°.求证:AB∥CD.20.如图是游乐园的一角.(1)如果用(3,2)表示跳跳床的位置,那么跷跷板用数对________表示,碰碰车用数对________表示,摩天轮用数对________表示;(2)请你在图中标出秋千的位置,秋千在大门以东400 m,再往北300 m处.四、解答题(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且∠DOE=5∠COE,求∠AOD的度数.2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过它的中心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心在原点上),各边和坐标轴平行或垂直.(1)试写出正方形四个顶点的坐标;(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举例说明.(写出一个即可)23.已知+|x-1|=0.(1)求x与y的值;(2)求x+y的平方根.五、解答题(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4.如图,已知DE⊥AC,∠AGF=∠ABC,∠1+∠2=180°,试判断BF与A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模拟测试卷1.D2.D3.D4.A5.C6.A7.C8.B9.B10.C11.412.213.(1,-1)14.80°15.1216.217.55°18.解:原式=2-2+1=1.19.证明:∵∠ACD=70°,∠ACB=60°,∴∠BCD=∠ACB+∠ACD=130°.∵∠ABC=50°,∴∠ABC+∠BCD=180°,∴AB∥CD.20.解:(1)(2,4)(5,1)(5,4)(2)如图.21.解:∵OE⊥AB,∴∠EOB=90°.设∠COE=x,则∠DOE=5x.∵∠COE+∠EOD=180°,∴x+5x=180°,∴x=30°,∴∠BOC=∠COE+∠BOE=30°+90°=120°,∴∠AOD=∠BOC=120°.22.解:(1)设正方形与y轴的交点分别为E,F(F点在E点下方),与x轴交于M,N点(N点在M点右方),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且中心为坐标原点,∴AE=ED=DN=NC=CF=FB=BM=MA=2,∴点A的坐标为(-2,2),点B的坐标为(-2,-2),点C的坐标为(2,-2),点D的坐标为(2,2).图1图2(2)B,D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如图2,连接AC,BD.∵坐标原点为正方形的中心,∴点O为线段BD的中点,∴B,D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3.解:(1)∵x+2y-7+|x-1|=0,∴x-1=0,x+2y-7=0,解得x=1,y=3.(2)x+y=1+3=4.∵4的平方根为±2,∴x+y的平方根为±2.24.证明:BF与AC的位置关系是BF⊥AC.理由:∵∠AGF=∠ABC,∴BC∥GF,∴∠1=∠3.又∵∠1+∠2=180°,∴∠2+∠3=180°,∴BF∥DE.∵DE⊥AC,∴BF⊥AC.25.解:(1)∵C(-1,-3),|-3|=3,∴点C到x轴的距离为3.(2)∵A(-2,3),B(4,3),C(-1,-3),∴AB=4-(-2)=6,点C到边AB的距离为3-(-3)=6,∴△ABC的面积为6×6÷2=18.(3)设点P的坐标为(0,y),∵△ABP的面积为6,A(-2,3),B(4,3),∴1×6×|y-3|=6,∴|y-3|=2,2∴y=1或y=5,∴P点的坐标为(0,1)或(0,5).。

七年级下册 期中数学试卷(有答案) (2)

七年级下册 期中数学试卷(有答案) (2)

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x6÷x3=x2B.(﹣2x)3=﹣8x3C.x6•x4=x24D.(x3)3=x62.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在这一问题中,自变量是()A.时间B.骆驼C.沙漠D.体温3.下列各图中,过直线l外点P画l的垂线CD,三角板操作正确的是()A.B.C.D.4.下列多项式的乘法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A.(﹣a﹣b)(a﹣b)B.(﹣x+2)(x﹣2)C.(﹣2x﹣1)(2x+1)D.(﹣3x+2)(﹣2x+3)5.如图,立定跳远比赛时,小明从点A起跳落在沙坑内P处.若AP=2.3米,则这次小明跳远成绩()A.大于2.3米B.等于2.3米C.小于2.3米D.不能确定6.若(y+3)(y﹣2)=y2+my+n,则m+n的值为()A.5B.﹣6C.6D.﹣57.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有()①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②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③同位角相等;④垂线段最短:⑤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平行和垂直⑥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A.1个B.2个C.3个D.4个8.已知a+b=3,ab=2,则a2+b2+2ab的值为()A.5B.7C.9D.139.如图,直线l1∥l2,等腰直角△ABC的两个顶点A、B分别落在直线l1、l2上,∠ACB=90°,若∠1=15°,则∠2的度数是()A.35°B.30°C.25°D.20°1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P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它沿A→D→C→B→A的路径匀速移动,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APD的面积是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变量y与变量x的关系图象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研究表明,H1N1流感球形病毒细胞的直径约为0.00000156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为.12.∠1=35°,则∠1的余角为,补角为.13.计算:a m=3,a n=8,则a m+n=.14.△ABC底边BC上的高是8,如果三角形的底边BC长为x,那么三角形的面积y可以表示为.15.若x2﹣mx+25是完全平方式,则m=.16.如图,现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B=∠5,③∠3=∠4,④∠5=∠D,⑤∠B+∠BCD=180°,其中能够得到AD∥BC的条件是.(填序号)能够得到AB∥CD的条件是.(填序号)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86分,应写出文字说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20分)计算(1)(6x4﹣4x3+2x2)÷(﹣2x2)+3x2(2)(x﹣5)(2x+5)+2x(3﹣x)(3)(﹣1)2016+(﹣)﹣2﹣(3.14﹣π)0(4)运用乘法公式计算:1122﹣113×11118.(8分)如图,以点B为顶点,射线BC为一边,利用尺规作∠EBC,使得∠EBC=∠A.(1)用尺规作出∠EBC.(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要写结论)(2)EB与AD一定平行吗?简要说明理由.19.(8分)先化简,再求值(a+2b)(a﹣2b)﹣(a+2b)2+4ab,其中a=1,b=.20.(8分)已知:如图,∠1=∠2,∠C=∠D.求证:∠A=∠F.证明:∵∠1=∠2(已知),又∠1=∠DMN(),∴∠2=∠(等量代换),∴DB∥EC(),∴∠DBC+∠C=180°(两直线平行,),∵∠C=∠D(),∴∠DBC+=180°(等量代换),∴DF∥AC(,两直线平行),∴∠A=∠F()21.(8分)如图为一位旅行者在早晨8时从城市出发到郊外所走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图.根据图回答问题:(1)9时,10时30分,12时所走的路程分别是多少千米?(2)他中途休息了多长时间?(3)他从休息后直达目的地这段时间的速度是多少?(列式计算)22.(10分)如图,AB∥CD,∠A=50°,∠C=45°,求∠P的度数.下面提供三种思路:(1)过P作FG∥AB(2)延长AP交直线CD于M;(3)延长CP交直线AB于N.请选择两种思路,求出∠P的度数.23.(10分)在一定限度内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长度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有如下关系:(假设都在弹性限度内)0123456所挂物体质量x/kg弹簧长度1212.51313.51414.515y/cm(1)由表格知,弹簧原长为cm,所挂物体每增加1kg弹簧伸长cm.(2)请写出弹簧长度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之间的关系式.(3)预测当所挂物体质量为10kg时,弹簧长度是多少?(4)当弹簧长度为20cm时,求所挂物体的质量.24.(14分)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剪掉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余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1)图1中阴影部分面积为,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为,对照两个图形的面积可以验证公式(填公式名称)请写出这个乘法公式.(2)应用(1)中的公式,完成下列各题:①已知x2﹣4y2=15,x+2y=3,求x﹣2y的值;②计算:(2+1)(22+1)(24+1)(28+1)……(264+1)+1.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x6÷x3=x2B.(﹣2x)3=﹣8x3C.x6•x4=x24D.(x3)3=x6【分析】依据同底数幂的乘除、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法则计算即可.【解答】解:A、x6÷x3=x3,故A错误;B、(﹣2x)3=﹣8x3,故B正确;C、x6•x4=x10,故C错误;D、(x3)3=x9,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同底数幂的乘除、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熟练掌握相关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在这一问题中,自变量是()A.时间B.骆驼C.沙漠D.体温【分析】因为骆驼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符合“对于一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量x和y,对于每一个x的值,y都有唯一的值和它相对应”的函数定义,自变量是时间.【解答】解:∵骆驼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自变量是时间;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常量和变量问题,函数的定义:设x和y是两个变量,D是实数集的某个子集,若对于D中的每个值x,变量y按照一定的法则有一个确定的值y与之对应,称变量y为变量x的函数.3.下列各图中,过直线l外点P画l的垂线CD,三角板操作正确的是()A.B.C.D.【分析】根据垂线的作法,用直角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l重合,另一条直角边过点P后沿直角边画直线即可.【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D的画法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线的画法,同学们应熟练掌握垂线画法,此知识考查较多.4.下列多项式的乘法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A.(﹣a﹣b)(a﹣b)B.(﹣x+2)(x﹣2)C.(﹣2x﹣1)(2x+1)D.(﹣3x+2)(﹣2x+3)【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原式可化为﹣(a+b)(a﹣b),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本选项正确;B、原式可化为﹣(x﹣2)(x﹣2),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本选项错误;C、原式可化为﹣(2x+1)(2x+1),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本选项错误;D、不符合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相乘,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方差公式,熟知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相乘,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如图,立定跳远比赛时,小明从点A起跳落在沙坑内P处.若AP=2.3米,则这次小明跳远成绩()A.大于2.3米B.等于2.3米C.小于2.3米D.不能确定【分析】直接利用垂线段最短进而得出小明跳远成绩.【解答】解:过点P作PE⊥AC,垂足为E,∵AP=2.3米,∴这次小明跳远成绩小于2.3米.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最短,正确掌握垂线段的性质是解题关键.6.若(y+3)(y﹣2)=y2+my+n,则m+n的值为()A.5B.﹣6C.6D.﹣5【分析】先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计算(y+3)(y﹣2),再根据多项式相等的条件即可求出m、n的值.【解答】解:(y+3)(y﹣2)=y2﹣2y+3y﹣6=y2+y﹣6,∵(y+3)(y﹣2)=y2+my+n,∴m=1、n=﹣6,则m+n=﹣5,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a+b)(m+n)=am+an+bm+bn.注意不要漏项,漏字母,有同类项的合并同类项.7.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有()①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②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③同位角相等;④垂线段最短:⑤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平行和垂直⑥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依据对顶角的性质、补角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垂线段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①相等的两个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错误;②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故正确;③同位角不一定相等,故错误;④垂线段最短,故正确;⑤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故错误;⑥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补角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垂线段的性质,解题时注意: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或相交.8.已知a+b=3,ab=2,则a2+b2+2ab的值为()A.5B.7C.9D.13【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当a+b=3时,原式=(a+b)2=32=9,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本题属于基础题型.9.如图,直线l1∥l2,等腰直角△ABC的两个顶点A、B分别落在直线l1、l2上,∠ACB=90°,若∠1=15°,则∠2的度数是()A.35°B.30°C.25°D.20°【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AB=45°,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2=∠3,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B=45°,∵l1∥l2,∴∠2=∠3,∵∠1=15°,∴∠2=45°﹣15°=3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P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它沿A→D→C→B→A的路径匀速移动,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APD的面积是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变量y与变量x的关系图象的是()A.B.C.D.【分析】根据动点P在正方形各边上的运动状态分类讨论△APD的面积即可.【解答】解:有点P运动状态可知,当0≤x≤4时,点P在AD上运动,△APD的面积为0当4≤x≤8时,点P在DC上运动,△APD的面积y=×4×(x﹣4)=2x﹣8当8≤x≤12时,点P在CB上运动,△APD的面积y=8当12≤x≤16时,点P在BA上运动,△APD的面积y=×4×(16﹣x)=﹣2x+32故选:B.【点评】本题为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探究题,考查了当动点到达临界点前后的图象变化,解答时根据临界点画出一般图形分段讨论即可.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研究表明,H1N1流感球形病毒细胞的直径约为0.00000156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为 1.56×10﹣6.【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由此可得,此题的a=1.56,10的指数为﹣6.【解答】解:0.000 001 56=1.56×10﹣6m.【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2.∠1=35°,则∠1的余角为55°,补角为145°.【分析】根据余角和补角的定义求出即可.【解答】解:∵∠1=35°,∴∠1的余角为90°﹣∠1=55°,补角为180°﹣∠1=145°,故答案为:55°,145°.【点评】本题考查了余角与补角,知道∠1的余角为90°﹣∠1和∠1的补角为180°﹣∠1是解此题的关键.13.计算:a m=3,a n=8,则a m+n=24.【分析】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解答】解:∵a m=3,a n=8,∴a m+n=a m•a n=3×8=24.故答案是:24.【点评】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14.△ABC底边BC上的高是8,如果三角形的底边BC长为x,那么三角形的面积y可以表示为y =4x.【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解答】解:∵△ABC底边BC上的高是8,三角形的底边BC长为x,∴三角形的面积y可以表示为y==4x,故答案为:y=4x.【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和三角形的面积,能熟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解此题的关键.15.若x2﹣mx+25是完全平方式,则m=±10.【分析】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确定出m的值.【解答】解:∵x2﹣mx+25是完全平方式,∴m=±10,故答案为:±10【点评】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6.如图,现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B=∠5,③∠3=∠4,④∠5=∠D,⑤∠B+∠BCD=180°,其中能够得到AD∥BC的条件是①④.(填序号)能够得到AB∥CD的条件是②③⑤.(填序号)【分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据此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①∠1=∠2,∴AD∥BC;②∵∠B=∠5,∴AB∥DC;③∵∠3=∠4,∴AB∥CD;④∵∠5=∠D,∴AD∥BC;⑤∵∠B+∠BCD=180°,∴AB∥CD,∴能够得到AD∥BC的条件是①④,能够得到AB∥CD的条件是②③⑤,故答案为:①④,②③⑤.【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题时注意: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86分,应写出文字说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20分)计算(1)(6x4﹣4x3+2x2)÷(﹣2x2)+3x2(2)(x﹣5)(2x+5)+2x(3﹣x)(3)(﹣1)2016+(﹣)﹣2﹣(3.14﹣π)0(4)运用乘法公式计算:1122﹣113×111【分析】(1)根据多项式除以多项式和合并同类项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可以解答本题;(3)根据幂的乘方、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可以解答本题;(4)根据平方差公式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1)(6x4﹣4x3+2x2)÷(﹣2x2)+3x2=﹣3x2+2x﹣1+3x2=2x﹣1;(2)(x﹣5)(2x+5)+2x(3﹣x)=2x2﹣5x﹣25+6x﹣2x2=x﹣25;(3)(﹣1)2016+(﹣)﹣2﹣(3.14﹣π)0=1+4﹣1=4;(4)1122﹣113×111=1122﹣(112+1)×(112﹣1)=1122﹣1122+1=1.【点评】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实数的运算、幂的乘方、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它们各自的计算方法.18.(8分)如图,以点B为顶点,射线BC为一边,利用尺规作∠EBC,使得∠EBC=∠A.(1)用尺规作出∠EBC.(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要写结论)(2)EB与AD一定平行吗?简要说明理由.【分析】分两种情况:①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过D点作AD的平行线即可.②当所作的角在BC下方.【解答】解:(2)EB与AD不一定平行.①当所作的角在BC上方时平行.∵∠EBC=∠A,∴EB∥AD.当所作的角在BC下方,所作的角对称时EB与AD就不平行.【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线的判定和尺规作图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9.(8分)先化简,再求值(a+2b)(a﹣2b)﹣(a+2b)2+4ab,其中a=1,b=.【分析】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原式=a2﹣4b2﹣a2﹣4ab﹣4b2+4ab=﹣8b2,当b=时,原式=﹣8×=﹣.【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值,能正确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是解此题的关键.20.(8分)已知:如图,∠1=∠2,∠C=∠D.求证:∠A=∠F.证明:∵∠1=∠2(已知),又∠1=∠DMN(对顶角相等),∴∠2=∠DMN(等量代换),∴DB∥E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BC+∠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D(已知),∴∠DBC+∠D=180°(等量代换),∴DF∥A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故答案为:对顶角;DMN;同为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已知;∠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1.(8分)如图为一位旅行者在早晨8时从城市出发到郊外所走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图.根据图回答问题:(1)9时,10时30分,12时所走的路程分别是多少千米?(2)他中途休息了多长时间?(3)他从休息后直达目的地这段时间的速度是多少?(列式计算)【分析】(1)根据图象看相对应的y的值即可.(2)休息时,时间在增多,路程没有变化,表现在函数图象上是与x轴平行.(3)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这段时间的总路程÷这段时间.【解答】解:(1)看图可知y值为:4km,9km,15km,故9时,10时30分,12时所走的路程分别是4km,9km,15km;(2)根据图象可得,路程没有变化,但时间在增长,故表示该旅行者在休息:10.5﹣10=0.5小时=30分钟;(3)根据求平均速度的公式可得:(15﹣9)÷(12﹣10.5)=4千米/时.【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正确理解函数的图象所表示的意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休息时表现在函数图象上是与x轴平行的线段.22.(10分)如图,AB∥CD,∠A=50°,∠C=45°,求∠P的度数.下面提供三种思路:(1)过P作FG∥AB(2)延长AP交直线CD于M;(3)延长CP交直线AB于N.请选择两种思路,求出∠P的度数.【分析】过P作PG∥AB或延长AP交直线CD于M或延长CP交直线AB于N,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过P作PG∥AB,∵AB∥CD,∴AB∥CD∥PG,∴∠A=∠APG,∠C=∠CPG,∴∠APC=APG+∠CPG=∠A+∠C=50°+45°=95°;(2)延长AP交直线CD于M;∵AB∥CD,∴∠A=∠AMC=50°,又∵∠C=45°,∴∠APC=∠AMC+∠C=50°+45°=95°;(3)延长CP交直线AB于N.∵AB∥CD,∴∠C=∠ANC=45°,又∵∠A=50°,∴∠APC=∠ANC+∠A=45°+50°=9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此类题目的难点在于过拐点作辅助线.23.(10分)在一定限度内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长度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有如下关系:(假设都在弹性限度内)0123456所挂物体质量x/kg1212.51313.51414.515弹簧长度y/cm(1)由表格知,弹簧原长为12cm,所挂物体每增加1kg弹簧伸长0.5cm.(2)请写出弹簧长度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之间的关系式.(3)预测当所挂物体质量为10kg时,弹簧长度是多少?(4)当弹簧长度为20cm时,求所挂物体的质量.【分析】(1)由表格可得弹簧原长以及所挂物体每增加1kg弹簧伸长的长度;(2)由(1)中结论可求出弹簧总长y(cm)与所挂重物x(k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令x=10时,求出y的值即可.(4)令y=20时,求出x的值即可.【解答】解:(1)由表可知:弹簧原长为12cm,所挂物体每增加1kg弹簧伸长0.5cm,故答案为:12,0.5;(2)弹簧总长y(cm)与所挂重物x(k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0.5x+12,(3)当x=10kg时,代入y=0.5x+12,解得y=17cm,即弹簧总长为17cm.(4)当y=20kg时,代入y=0.5x+12,解得x=16,即所挂物体的质量为16kg.【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关系式及函数值,关键在于根据图表信息列出等式,然后变形为函数的形式.24.(14分)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剪掉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余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1)图1中阴影部分面积为a2﹣b2,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为(a+b)(a﹣b),对照两个图形的面积可以验证平方差公式(填公式名称)请写出这个乘法公式a2﹣b2=(a+b)(a﹣b).(2)应用(1)中的公式,完成下列各题:①已知x2﹣4y2=15,x+2y=3,求x﹣2y的值;②计算:(2+1)(22+1)(24+1)(28+1)……(264+1)+1.【分析】(1)根据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即可列出等式;(2)①把x2﹣4y2利用(1)的结论写成两个式子相乘的形式,然后把x+2y=4代入即可求解;②利用平方差公式化成式子相乘的形式即可求解.【解答】解:(1)图1中阴影部分面积为a2﹣b2,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为(a+b)(a﹣b),对照两个图形的面积可以验证平方差公式:a2﹣b2=(a+b)(a﹣b).故答案为:a2﹣b2,(a+b)(a﹣b),平方差,a2﹣b2=(a+b)(a﹣b).(2)①∵x2﹣4y2=(x+2y)(x﹣2y),∴15=3(x﹣2y),∴x﹣2y=5;②(2+1)(22+1)(24+1)(28+1)……(264+1)+1=(2﹣1)(2+1)(22+1)(24+1)(28+1)……(264+1)+1=(22﹣1)(22+1)(24+1)(28+1)……(264+1)+1=(24﹣1)(24+1)(28+1)……(264+1)+1=(28﹣1)(28+1)……(264+1)+1=(264﹣1)(264+1)+1=2128﹣1+1=212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表示,运用几何直观理解、解决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几何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对平方差公式做出几何解释.表示出图形阴影部分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2020年初一数学下期中试卷含答案

2020年初一数学下期中试卷含答案
解得:3≤a<4,
故答案为:3≤a<4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能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是解题关键.
16.32°【解析】【分析】根据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那么必定垂直于另一条直线推知AM⊥a;然后由平角是180°∠1=58°来求∠2的度数即可【详解】∵直线a∥bAM⊥b∴AM⊥a;∴∠
∴∠1=180°﹣∠BAE=180°﹣46°=134°,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能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此题的关键.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①,得x<4,
由②,得x≤﹣3,由①②得,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3;
故选A.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同位角的特征: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两个角都在两条被截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由此判断即可.
A.∠1和∠2是同旁内角B.∠1和∠3是对顶角
C.∠3和∠4是同位角D.∠1和∠4是内错角
5.如图,直线AB∥CD,∠C=44°,∠E为直角,则∠1等于( )
A.132°B.134°C.136°D.138°
6.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列图形中, 和 的位置关系不属于同位角的是()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
(2)写出点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 坐标是___________;
(3)此次平移也可看作 向____平移了______个单位长度,再向_____平移了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AB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数学科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参考学校: 翔安一中 柑岭中学 五显中学 翔安实验 诗坂中学 凤南中学 莲河中学等学校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A .B .C .D .2、方程组的解为( ) A .B .C .D .3、在①+y=1;②3x﹣2y=1;③5xy=1;④+y=1四个式子中,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4、如图所示,图中∠1与∠2是同位角的是( )2(1)1(2)1212(3)12(4)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5.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 )A .冷水加热过程中小气泡上升成为大气泡B .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C .投篮时的篮球运动D .随风飘动的树叶在空中的运动 6、如图1,下列能判定AB∥CD 的条件有( )个. (1) ︒=∠+∠180BCD B ; (2)21∠=∠; (3) 43∠=∠; (4) 5∠=∠B .A .1B .2C .3 D.4 7、下列语句是真命题的有( )①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②内错角相等;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⑤在同一平面内,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8、如图2,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 )A 、50° B、55° C、60° D、65°9、如图3,直线21//l l ,∠A=125°,∠B=85°,则∠1+∠2=( )54D 3E 21C B A 图1F E DC BA 音乐台湖心亭牡丹园望春亭游乐园(2,-2)孔桥 A .30° B .35° C .36° D .40°10、如图4,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 到C 的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AB=10,DO=4,平移距离为6,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A.42B.96C.84D.48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11题10分,其余每题4分,共30分) 11、﹣125的立方根是 ,的平方根是 ,如果=3,那么a= ,的绝对值是 , 2的小数部分是_______12、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题设 ,结论 13、(1)点P 在第二象限内,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 的坐标为_______; (2)若 ,则. 14、如图5,一艘船在A 处遇险后向相距50 海里位于B 处的救生船 报警.用方向和距离描述遇险船相对于救生船的位置15、∠A 的两边与∠B 的两边互相平行,且∠A 比∠B 的2倍少15°,则∠A 的度数为_______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点P (x ,y ),我们把点P′(-y+1,x+1)叫做点P 的伴随点.已知点A 1的伴随点为A 2,点A 2的伴随点为A 3,点A 3的伴随点为A 4,…,这样依次得到点A 1,A 2,A 3,…,A n ,….若点A 1的坐标为(3,1),则点A 3的坐标为 , 点A 2014的坐标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有10小题,共80分) 17、(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一)计算:(1)322769----)( (2))13(28323-++-(3)2(2-2)+3(3+13).(二)解方程:(1)9x 2=16. (2)(x ﹣4)2=4 (3)18、(本小题5分)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38,3,-3.14159,3π,722,32-,87-,0,-0.••02,1.414,7-,1.2112111211112…(每两个相邻的2中间依次多1个1).(1)正有理数集合:{ …}; (2)负无理数集合:{ …}; 19、(本小题6分)王霞和爸爸、妈妈到人民公园游玩,回到家后,她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了公园的景区地图,如图所示.可是她忘记了在图中标出原点和x 轴. y 轴. 只知道游乐园D 的坐标为(2,-2), 请你帮她画出坐标系,并写出其他各景点的坐标.20、(本小题5分)已知2是x 的立方根,且(y-2z+5)2+=0,求的值.21、(本小题8分)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图4 图5(1)写出∠COE的邻补角;(2)分别写出∠COE和∠BOE的对顶角;(3)如果∠BOD=60°,EFAB ,求∠DOF和∠FOC的度数.22、(本小题4分)某公路规定行驶汽车速度不得超过80千米/时,当发生交通事故时,交通警察通常根据刹车后车轮滑过的距离估计车辆的行驶速度,所用的经验公式是,其中v表示车速(单位:千米/时),d表示刹车后车轮滑过的距离(单位:米),f表示摩擦系数.在一次交通事故中,经测量d=32米,f=2.请你判断一下,肇事汽车当时是否超出了规定的速度?23、(本小题11分)完成下列推理说明:(1)如图,已知∠1=∠2,∠B=∠C,可推出AB∥CD.理由如下:因为∠1=∠2(已知),且∠1=∠4()所以∠2=∠4(等量代换)所以CE∥BF()所以∠=∠3()又因为∠B=∠C(已知)所以∠3=∠B(等量代换)所以AB∥CD()(2)如图,已知∠B+∠BCD=180°,∠B=∠D.求证:∠E=∠D FE.证明:∵∠B+∠BCD=180°(已知),∴AB∥CD ()∴∠B= ()又∵∠B=∠D(已知),∴ ∠ = ∠ (等量代换)∴AD∥BE()∴∠E=∠DFE()24、(本小题6分)如图,长方形OABC中,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C的坐标分别为A(3,0),C(0,2),点B在第一象限.(1)写出点B的坐标;(2)若过点C的直线交长方形的OA边于点D,且把长方形OABC的周长分成2:3的两部分,求点D的坐标;(3)如果将(2)中的线段CD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对应线段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CD′C′,并求出它的面积.25、(本小题6分)如图,已知∠1+∠2=180°,∠B=∠3,你能判断∠C与∠AED的大小关系吗?并说明理由.26(本小题11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 的对应点C,D,连接AC,BD,CD.得平行四边形ABDC(1)直接写出点C,D的坐标;(2)若在y轴上存在点 M,连接MA,MB,使S△MAB=S平行四边形ABDC,求出点M的坐标.(3)若点P在直线BD上运动,连接PC,PO.请画出图形,直接写出∠CPO、∠DCP、∠BOP的数量关系.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数学科 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11题10分,其余每小题4分,共30分)11. -5 、 ±3 、 9 、 ﹣2 、 2 -1 12.题设 两个角是对顶角 . 结论 这两个角相等 13.(1) (-3,4) .(2) 7.160 14. 南偏西15°,50海里15. 15°或115° . (答出一种情况2分) 16. (-3,1) 、 (0,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80分)17(18分)(一)(1)322769----)( (2))13(28323-++-解:原式=3-6-(-3) ...2 解:原式=232223-++-......2 =0 ........................3 =...233- (3)(3)2(2-2)+3(3+13).解:原式=13222++- (2)=222+ (3)(二)(1)9x 2=16. (2)(x ﹣4)2=4 解:x 2=,......1 x ﹣4=2或x ﹣4=﹣2 (1)x=±,……3 x ═6或x=2……3 (求出一根给2分)(3),(x+3)3=27,......1 x+3=3,......2 x=0. (3)18(本小题5分)解:(1)正有理数集合:{38,722,1.414,…} ……3分 (2)负无理数集合:{32-,7-,…}.……5分19(本小题6分)解:(1)正确画出直角坐标系;……1分 (2)各点的坐标为A(0,4),B (-3,2),C (﹣2,-1),E (3,3),F (0,0);……6分 20(本小题5分)解:∵2是x 的立方根, ∴x=8,……1 ∵(y ﹣2z+5)2+=0, ∴,题号 12345678910答案CDBCBCAAAD解得:, (3)∴==3. (5)21(本小题8分)解:(1)∠COF和∠EOD (2)(2)∠COE和∠BOE的对顶角分别为∠DOF和∠AOF. (4)(3)∵AB⊥EF∴∠AOF=∠BOF=90°∴∠DOF=∠BOF-∠BOD=90°-60°=30° (6)又∵∠AOC=∠BOD=60°∴∠FOC=∠AOF+∠AOC=90°+60°=150°. (8)22(本小题4分)解:把d=32,f=2代入v=16,v=16=128(km/h) (2)∵128>80, (3)∴肇事汽车当时的速度超出了规定的速度. (4)23.(11分)(1)如图,已知∠1=∠2,∠B=∠C,可推出AB∥CD.理由如下:因为∠1=∠2(已知),且∠1=∠4(对顶角相等) (1)所以∠2=∠4(等量代换)所以C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所以∠ C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又因为∠B=∠C(已知)所以∠3=∠B(等量代换)所以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2)在括号内填写理由.如图,已知∠B+∠BCD=180°,∠B=∠D.求证:∠E=∠DFE.证明:∵∠B+∠BCD=180°(已知),∴AB∥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B=∠DC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又∵∠B=∠D(已知),∴∠DCE=∠D (等量代换) (4)∴AD∥B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E=∠DF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6)24.(6分)解:(1)点B的坐标(3,2); (1)(2)长方形OABC周长=2×(2+3)=10,∵长方形OABC的周长分成2:3的两部分,∴两个部分的周长分别为4,6,∵OC+OA=5<6∴OC+OD=4∵OC=2,∴OD=2,∴点D的坐标为(2,0); (4)(3)如图所示,△CD′C′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5)CC′=3,点D′到CC′的距离为2,所以,△CD′C′的面积=×3×2=3. (6)25(6分)解:∠C与∠AED相等, (1)理由为:证明:∵∠1+∠2=180°,∠1+∠DFE=180°,∴∠2=∠DFE (2)∴AB∥EF ∴∠3=∠ADE (3)又∠B=∠3 ∴∠B=∠ADE ∴DE∥BC (5)∴∠C=∠AED (6)26、(本小题11分)解:(1)C(0,2),D(4,2); (2)(2)∵AB=4,CO=2,∴S平行四边形ABOC=AB•CO=4×2=8,设M坐标为(0,m),∴×4×|m|=8,解得m=±4∴M点的坐标为(0,4)或(0,﹣4);……5(求出一点给2分)(3)当点P在BD上,如图1,∠DCP+∠BOP=∠CPO; (7)当点P在线段BD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BOP﹣∠DCP=∠CPO; (9)同理可得当点P在线段DB的延长线上时,∠DCP﹣∠BOP=∠CPO. (11)(每种情况正确画出图形给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