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的护理共38页文档
颈动脉狭窄的简介与护理措施PPT课件

术后评估
疼痛 与手术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 损的危险 与肢 端活活 动受限等有
关
活动无耐力 脑缺血有关
潜在并发症 过度 灌注脑损伤、脑缺血及 脑卒中、颅神经损伤等
知识缺乏 缺乏患肢 锻炼方法的知识及 本病的预防知识。
术后护理
• 1.卧位与活动:平卧6小时,避免头部剧烈活动,保持颈部中立位,翻身时动 作要轻柔。患者病情稳定后可早期下床活动,可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及下 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
2身体状况 (1)全身:TIA发作症状,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如
眩晕,黑曚,失语,视力下降,昏迷等。
(2)辅助检查:了解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 影像学检查结果。
3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评估病人的心理反应,病人对反复出 现的TIA 产生的恐惧、焦虑和悲观心态的程度;病人对预 防本病发生的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了解病人的家庭及社 会支持系统对病人的支持帮助能力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 1 过度灌注脑损伤:当重度狭窄纠正后,脑部灌流增加,会导致脑水 肿头痛、脑出血,病人表现为头痛、抽搐、意识障碍。正确判断病人 头痛性质、早期发现癫痫的先兆等。有效控制血压在150mmHg以下。
• 2. 饮食护理:术后6小时进流食。次日进低盐低脂、含丰富纤维素饮食。避 免高脂肪饮食。
• 3.心理护理:给予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压力,配合治疗。 • 4.病情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术后早期高血
压发生率较高,遵医嘱 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140~150) /(80~90)mmHg之间。 • 5. 切口护理: 每0.5—1小时观察创口有无出血(包括显性和隐性出血),有无疼 痛、观察患肢动脉搏动及肢体末稍循环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 采取有效措施。疼痛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 • 6. 观察有无出血倾向:严密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出血点,消化 道,泌尿道出血,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 7. 并发症的护理 • 7.1 过度灌注脑损伤;控制血压在150mmHg以下,有利于预防过度灌注损伤 的发生。 • 7.2 脑缺血及脑卒中:监测神经系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颈动脉狭窄护理常规

颈动脉狭窄护理常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是颅内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占20%~30%。
主要病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外伤和放射性损伤等。
【临床表现】由于颈动脉是大脑的主要供血动脉之一,当颈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时,大脑也就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
主要的表现为:1、脑部缺血症状:耳鸣、眩晕、黑蒙、视物模糊、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等症状。
眼部缺血表现为视力下降、偏盲、复视等。
2、TIA 局部的神经功能一过性丧失,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短暂障碍,一过性单眼失明或失语等,一般仅持续数分钟,发病后24h 内完全恢复。
影像学检查无局灶性病变。
3、缺血性脑卒中:常见临床症状有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偏瘫、失语、脑神经损伤,严重者出现昏迷等,并具有相应的神经系统的体征和影像学特征。
【治疗原则】颈动脉狭窄的治疗目的在于改善脑供血,纠正或缓解脑缺血的症状,预防TIA 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依据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和患者的症状进行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对于狭窄程度不超过70%的患者或不能耐受手术者,要很好地控制现患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等。
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体重。
(2)戒烟、限酒。
(3)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为阿司匹林、噻氯匹定、或新的强效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等。
(4)改善脑缺血的症状。
(5)定期的超声检查,动态监测病情的变化。
2、手术治疗对于超过70%狭窄的患者一般建议手术治疗。
目前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既往相关病史。
2、评估患者目前存在的相关症状和体征。
3、了解患者血管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结果。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一、非手术治疗者,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用药,做好生活、安全等护理。
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护理1、术前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简单的讲解手术的方法和过程,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树立信心配合治疗护理。
颈内动脉狭窄的护理PPT课件

颈内动脉狭窄的护理PPT课件
x
目录
颈内动脉狭窄概述
01
护理要点
02
护理风险及预防
03
护理教育与培训
04
1
颈内动脉狭窄概述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病因和病理
4
3
症状:头晕、头痛、耳鸣、视力下降等
并发症:脑梗死、脑缺血、脑出血等
基础护理技能:如测量血压、体温等
专科护理技能:如颈内动脉狭窄的护理操作
沟通技巧:与患者、家属、同事之间的有效沟通
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了解颈内动脉狭窄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减轻焦虑和恐惧。
01
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03
培训护理人员掌握心理护理技巧,提高护理质量。
05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01
预防措施:术前评估患者出血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出血风险
02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03
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术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血风险
04
感染风险
01
病原体来源:患者自身、医护人员、医疗器械等
03
感染症状:发热、疼痛、红肿等
02
感染途径:接触传播、空气传播、血液传播等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心理护理: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预防并发症:注意保暖,避免感冒,预防感染,防止血栓形成
3
2
1
4
5
3
护理风险及预防
颈动脉狭窄护理业务学习课件

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善、预防措 施和患者教育等综合手段,可以有效管 理和预防颈动脉狭窄。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4. 预防措施
4. 预防措施
注意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 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对于高风险人群 。
4. 预防措施
尽量避免吸烟和暴饮暴食。
5. 患者教育
5. 患者教育
向患者传授相关知识,帮助他们了解颈 动脉狭窄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如按时服 药、定期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等。
颈动脉狭窄护理业务学 习课件
目录 1. 什么是颈动脉狭窄? 2. 常见症状 3. 护理干预 4. 预防措施 5. 患者教育 6. 护理团队合作 7. 注意事项 8. 总结
1. 什么是颈动脉狭窄?
1. 什么是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动脉血流受阻的疾病 。 它通常是由于血管内膜上形成的斑块导 致的。
6. 护理团队合作
6. 护理团队合作
护士、医生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应进行 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 定期开展护理团队会议,共同制定个性 化的护理计划。
7. 注意事项
7. 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 相应的护理措施。 严格遵守医院的相关操作规程和卫生要 求,确保患者的安全。
2. 常见症状
2. 常见症状
颈动脉狭窄可能导致头晕、头痛、视力 模糊等症状。
严重的狭窄可能引发中风或短暂性脑缺 血发作。
3. 护理干预
3. 护理干预
提供合适的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 和胆固醇调节药物。 鼓励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健康饮食 和适度的运动。
3. 护理干预
定期跟踪患者的病情,进行必要的检查 和评估。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和护理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颈动脉狭窄
临床表现
(一)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脑部缺血症状:耳鸣、眩晕、黑蒙、视物模 糊等症状
TIA (局部的神经功能一过性丧失):一侧 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短暂障碍等,影像学检 查无局灶性病变 (<24h)
缺血性脑卒中: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偏
瘫、失语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颈动脉狭窄 临床表现
(二)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体格检查时发现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颈部或颈动脉行经处闻及血管杂音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颈动脉狭窄 临床诊断
颈动脉狭窄 好发部位
颈总动脉分叉处是颈动脉狭窄最好发部位
颈总动脉起始段 颈内动脉虹吸部 大脑中动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颈动脉狭窄 病概 念因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90%的颈动脉狭窄
大动脉炎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其它:外伤、动脉扭转、先天性动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支架释放后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术前
术后半年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颈动脉狭窄 围手术期的护理
术前护理:
1.了解病人既往病史,评估病人生活程度, 及凝血功能
颈动脉狭窄 内科治疗
1.控制血压 2.降颅压减轻脑水肿 3.低分子右旋糖酐:增加血浆容量、降低血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与护理

整理课件
颈动脉狭窄 病概 念因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90%的颈动脉狭
窄
大动脉炎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其它:外伤、动脉扭转、先天性动脉
闭锁、肿瘤等
整理课件
颈动脉狭窄
临床表现
(一)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脑部缺血症状:耳鸣、眩晕、黑蒙、视物模 糊等症状
TIA (局部的神经功能一过性丧失):一侧 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短暂障碍等,影像学检 查无局灶性病变 (<24h)
术前至少三天:阿司匹林300mg/d+波立维 75mg/d
术后3个月:阿司匹林300mg/d+波立维 75mg/d
术后3~6个月:阿司匹林300mg/d 术后6个月后:阿司匹林100mg/d
整理课件
使用阿司匹林时注意的问题
1. 疗效不与剂量成正比 2. 出血并发症与剂量有关 3. 抵抗(2%) 4. 过敏(3.4%患者) 5. 口服:晚上服用
观察:意识、瞳孔、言语及肢体活动情况 处理:严格抗凝药物的使用
整理课件
(四)血管痉挛
原因:术中导管导丝长时间在血管内停留, 刺激血管引起痉挛
表现:出现头痛、血压增高 处理:静脉给予尼莫通
观察患者有无心慌、面色潮红、血 压过低等
整理课件
(五)穿刺点皮下血肿
发生原因:压迫不够、术后未能有效制动、 术中抗凝药物的过量使用
1.出院后3~4周内限制重体力活动,避免剧烈活动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兴奋以及情绪波动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劳逸
结合 4.向患者说明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遵医按
时服药 5.教会患者自我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6.定期进行复查
颈动脉狭窄护理查房

护理措施
营养支持: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保证 患者身体需要。
手术准备:如果病情严重,可能需要手 术治疗,护士应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准备 工作。
护理措施
教育指导: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颈动 脉狭窄的相关知识和护理技巧。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控制风险因素:改善饮食结构,戒烟限 酒,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
颈动脉狭窄护理查房
目录 背景介绍 查房内容 护理措施 预防措施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可 能导致脑缺血等严重后果。 护理查房是评估和监测患者病情以及制 定合理护理计划的重要环节。
查房内容
查房内容
体征观察: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 温等生命体征。
症状评估:了解患者头晕、眩晕、视力 模糊、意识状态等症状的变化。
查房内容
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 认知功能是否受损。 疼痛评估:询问患者是否有颈部或头部 疼痛,并进行相应的疼痛评分。
查房内容
血流评估:观察颈动脉搏动、听诊血管 杂音,评估血流情况。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保持卧床休息:减少身体活动,降低颈 动脉狭窄的进展风险。 控制血压:合理用药,控制血压在正常 范围内,减少颈动脉狭窄的加重。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及时发现和干预狭窄情况。
预防措施
积极治疗:发现颈动脉狭窄早期症状, 应积极治疗,避免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进展。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常规

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常规颈动脉狭窄是由于颈动脉内膜产生粥样硬化性斑块,从而导致管腔狭窄如粥样硬化斑块,内有出血形成附壁血栓,再继续发展可导致动脉管腔完全闭塞。
好发于颈内动脉分叉部和颈内动脉起始段。
多发生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和病理】颈动脉狭窄最好发部位为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此外还有颈内动脉虹吸部、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等部位。
一般认为,颈动脉斑块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引起脑缺血:一条途径是严重狭窄的颈动脉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导致大脑相应部位的低灌注;另一条途径是斑块中微栓子或斑块表面的微血栓脱落引起脑栓塞。
上述两种机制何者更占优势尚无定论,大多数认为斑块狭窄度、斑块形态学特征均与脑缺血症状之间密切相关,二者共同作用诱发神经症状,而狭窄度与症状间关系可更为密切。
【临床表现】1.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1)脑部缺血症状:可有耳鸣、眩晕、视物模糊、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等症状。
眼部缺血表现为视力下降、偏盲、复视等。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局部的神经功能一过性丧失,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短暂障碍,一过性单眼失明或失语等,一般仅持续数分钟,发病后24小时内完全恢复。
影像学检查无局灶性改变。
(3)缺血性脑卒中:常见临床症状有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偏瘫、失语等,严重者出现昏迷,并具有相应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和影像学特征性改变。
2.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许多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上无任何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有时仅在体格检查时发现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根部或颈动脉行经处闻及血管杂音。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尤其是重度狭窄活动性斑块或溃疡性斑块被公认为“高危病变”,必须引起重视。
【辅助检查】1.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是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技术,能清晰地显示头颈部动脉的三维形态和结构,并且能够重建颅内动脉影像。
2.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CTA可精确地显示血管腔的直径,最大限度地区分血管壁、管腔和软组织或钙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