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质课)

合集下载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质课共27页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质课共27页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质课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END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高中政治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获奖公开课优质课件

高中政治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获奖公开课优质课件

议一议: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吗?
提醒: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 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
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 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想一想:认识是无限的,所以人不可能获得真理吗?
提醒: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发展的,但就单个认识的过程 而言,人是能够获得真理的。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 识到实践的循环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波浪式前进 或螺旋式上升。
议一议: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吗?
提醒: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 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 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 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解析: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 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无论重复多少遍,也 不会由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变成正确的反映,即不会变 成真理。题中观点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选D项;A、B两项 的判断错误;题意并没有涉及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问题,C项不 符合题意。
答案:D
2.(湖南六校联盟联考)世界首例人工仿生机器眼移植治疗 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AMD)所导致失明的手术在英国成功。 手术成功后,病人周围的视野是自己的,中央的视野则来自机 械设备Argus II。Argus II目前所提供的画面是黑白的,但Argus 的开发团队正在努力对电极大脑刺激进行编译,希望尽快能让 大脑接收彩色信号。这表明在科学领域( )
学习目标
1.识记真理的含义,懂得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难 点)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4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质课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4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质课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4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质课教案(2课时)【教材分析】本框主要讲述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本框以“阅读与思考”为线索贯穿全文,从而引起学生对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等问题步步深入地思考。

包括“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三目内容。

教材还辅以相关链接,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2.认识到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相信学习本课关于真理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科学精神探究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有条件性,认识真理的探索过程,形成在实践中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根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设计人生规划,用实践的观点指导追求真理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到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刚刚接触认识论知识,对什么是真理充满好奇。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种好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理解观点,力戒枯燥乏味的教学。

因此,教师应穷尽一切手段设计教学。

同时,学生的分析能力有限,需要教师进一步耐心培养。

【教学方法】启发式、材料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问题导入。

师: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

有没有客观真理?人们如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追求真理,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二:讲授新课。

(一)真理是客观的◇阅读与思考一(1)师课件出示以下材料。

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他说:“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

6.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质课件)

6.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质课件)

②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
复才能完成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
注意:材料中反映认识呈阶段性特征或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都 可以体现反复性
月球的复
具体实践
杂多变
水平限制
材料一: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
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 ”。而月
失败的实践说明 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 往往要经过“时间---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实现。
要求我们做到: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遗传学反复的历程: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1893年时 比自己大10个月的表姐埃玛结 婚。婚后15年生下6男4女。大 女儿一直多病,10岁就夭折了; 四女儿身体多病过早去世;二 女儿和两个儿子终生不育;三 女儿因生理缺陷终身未嫁;其 他四个儿子也长年多病。
这说明认识有什么特点?
认识具有反复性
2、认识具有无限性
原因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 无限变化
认识的主体:人类 认识的基础:实践
世代延续 不断发展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 ≠循环往复
注意:真理可以不断超越自身,但是不能推翻已有真理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不是意味着它是一种圆圈式的 循环往复?如果不是,那么,它的发展趋势又是怎么样的?
想一想: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
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 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社会实践
真理 最基 本的 属性 是客 观性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教学设计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教学设计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真理的内涵与特性1.1 真理的概念:了解真理的定义,理解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2 真理的特性:探讨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理解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

第二章:实践与真理的关系2.1 实践的内涵:理解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2 实践与真理的联系:探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真理发展的动力。

第三章:认识的本质与过程3.1 认识的本质:理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3.2 认识的过程:探讨认识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以及认识过程中的辩证法。

第四章:真理的发展与创新4.1 真理的发展:理解真理是不断发展的,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

4.2 真理的创新:探讨创新性思维的方法,理解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重要性。

第五章:科学探究与方法论5.1 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假设、验证等。

5.2 方法论:探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认识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作用。

第六章:真理与谬误的界限6.1 真理与谬误的定义:了解真理与谬误的区别,理解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

6.2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探讨如何区分真理与谬误,以及在实践中避免谬误的重要性。

第七章:在实践中修正和发展真理7.1 实践中发现错误:理解在实践中发现错误是修正和发展真理的前提。

7.2 修正和发展真理:探讨如何通过实践不断修正和完善真理,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第八章:真理的多样性和统一性8.1 真理的多样性:理解不同领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真理多样性。

8.2 真理的统一性:探讨不同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理解真理的整体性。

第九章:信息技术与真理的追求9.1 信息时代的挑战:认识信息技术对真理追求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

9.2 利用信息技术追求真理:探讨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大数据等,来拓宽获取真理的渠道和提高追求真理的效率。

高中思想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优质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优质教学课件
□ 真理是具体的
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 的
认识真理
把握真理
总结升华
IT 娇子也失误,细数苹果创新中的失误
1989 年,被 Sculley 扫地出门的乔布斯经营 N eXT 公司失败 ;
2000 年,苹果公司再次出现季度亏损,股价 大 跌,苹果数码相机因内存小没有液晶显示屏 遭 人嫌弃;
2005 年,推出第二代 iPod mini 迷你数码音 乐播放器与 iPod shuffle ,其无显示屏设计 引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
在程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认识真理
把握真理
追求真理
总结升华
大多数时候, 你还没把设计给 用 户看之前,用 户根 本不知道他 们想要 什么。
—— 乔布 斯
认识真理
把握真理
追求真理
总结升华
本世纪初,苹果公司的 iMac 电脑一体机并没 有配置软驱,而是设置了 USB 接口,用它来连接外 围的设备。软驱是当时所有的电脑的标准配
祝你天天好心D 情!
交流与共享 认识真理
把握真理
总结升华


实 践
发中
展追
真求

真理
真理的 基本属
真理只有一个
是客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观的 (实践是定检义验认识真客理观性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是 具体的 有条件 的
追求 真理 是一 个过 程
(有的实具的条践体活件动具有真误 行社理会相与性伴谬历而史性)

认识都是主 观 对客观的
认 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必修4)

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必修4)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阶段,我会结合教材内容,系统地阐述实践与真理的关系。首先,我会讲解实践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接着,我会阐述真理的概念,解释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真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然后,我会重点讲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会通过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过程,让学生看到实践是如何检验真理的。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结合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实践的重要性。此外,我还会讲解如何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引导学生关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他们探索真理的热情。
3. 情境创设与小组合作的应用:本案例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让学生感受到实践与真理的关系。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反思与评价的重要性:在案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让他们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在实践中对真理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反思与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同时,我还会创设一些模拟实践的情境,如让学生分组讨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过程,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到实践的复杂性和真理的不断发展。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实践与真理的关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在本节课中,我会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在实践中是如何发展的?”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此外,我还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出合理的反馈和建议。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实践中的表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同时,评价也能够帮助我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高中思想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学设计选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本框题所在单元的核心问题是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该问题是《生活与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而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单元中最终是由“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来实现的。

本框题是所在单元的归宿,是对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关系的整体呈现与升华,是如何正确看到我们周围世界问题在世界观上的升华,是单元的最基本的知识目标之一。

二、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学习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等内容,基本具备学习本框题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而且已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课堂上通过探究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在力量,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但是本节课的容量偏大,理论性较强,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有畏难心理;即兴探究的能力较差,需要老师的适时启发、引导和点拨。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真理的概念;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能力目标:培养和提高运用认识发展的道理来分析和解决认识发展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在实践中探索追求真理的信念和勇气。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的反复性。

2.难点: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五、教学过程1.导入:多媒体播放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视频,铭记历史,向伟人致敬!教师:40 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讨论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思想解放运动,也为我们国家实现历史性转折作了思想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 认识的主体(人 认识的基础(实
———无限变化
类) ——世代延续 践) ——不断发展
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 永无止境的过程!
3. 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人的认识运动不是 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而是波浪式前进或螺 旋式上升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A.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 B.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 C.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D.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
马永顺是新中国第一代伐木工人,建国初期,百
废待兴。黑龙江林区成为支援国家建设的重要物资基地。 在当林业工人的34年里,他一共伐树3.65万棵树,创造 了全国林区手工伐森产量之最,被授予特等劳动模范。 退休后,面对森林资源的过量采伐 和小兴安岭水土流失的日益严重,他又
归纳 共享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 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知 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 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 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在古代社会,受实践水平的限制,人类对自然界的奥秘无法理解, 也无法抗拒强大的自然力,因此对自然产生了敬畏和崇拜感。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不仅破解了一个又一 个的自然之谜,而且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一个又一 个的重大胜利,因而随之产生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滥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 机,它促使人类重新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逐渐认识到,人 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一种共存共荣的合作伙伴关系,而决不是 什么征服与被征服的敌对关系,因此,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丽中国”,把“生态文明”提 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 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合作探究: 1、在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上,人类发生了哪些转变? 2、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什么不是一蹴而就的? 3、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还会继续发展吗?为什么?
在实践中 追求和发展真理
观点一:自然神是不可战胜的,在自然界面前我们唯一 能做的就是顺应。
观点二:自然资源都是可再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我们可以无所畏惧的向自然界索取。 观点三: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我们要尊重 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十七届三中全会对 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作出的明确规定正是
基于我国农村改革30年来的实际状况 而作出的。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 展的动力。30年的农村改革、专家学 者的充分调研,使党中央认识到要健 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同 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 承包经营权。
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 ,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 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 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考海底热 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 产呢。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②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专家、权威往往比普 通人更能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 任何专家、权威都不可能永远正确。 ③真理最终掌握在谁的手中,不是以身份和 地位为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 一标准。 ④我们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 发展真理。
合作 探究
准备:纸、笔、你的细心与激情! 探究问题:
1、在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上,人类发生了哪些 转变? 2、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什么不是一蹴而 就的? 3、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还会继续发展 吗?为什么?
在古代社会,受实践水平的限制,人类对自然界的奥秘无法理解, 也无法抗拒强大的自然力,因此对自然产生了敬畏和崇拜感。
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




一.真理是客观的
1.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 客观性
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对待自然界只能顺应。 人们可以无所畏惧的向自然界攫取。
(3)认识具有上升性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启示: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 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收获平台
在 实 践 中 追 求 和 发 展 真 理
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认识具有反复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具有上升性
(2012年新课标卷)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
我国于2012年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提 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 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合作探究: 1、在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上,人类发生了哪些转变? 2、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什么不是一蹴而就的? 3、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还会继续发展吗?为什么?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不仅破解了一个又一 个的自然之谜,而且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一个又一 个的重大胜利,因而随之产生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滥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 机,它促使人类重新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逐渐认识到,人 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一种共存共荣的合作伙伴关系,而决不是 什么征服与被征服的敌对关系,因此,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思考: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为什么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 识?这些不同的认识都是真理吗?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 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 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 (2013年天津卷)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 称图一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 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扇风 ”,认为古人右手拿的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 此图一应叫“烤肉图”。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 见解,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2、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 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指主观认识 3、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符合当地的 实际.
指主观认识 符合当时的 实际.
小组探究
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真理会转 化成谬误,你能举例加以说明吗?
(1)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带领全家种树,16年里,共栽树5万多棵,
多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绿化
小组探究
标兵的荣誉称号。
先是坎树,后是种树,却都受到表 彰,这种评价矛盾吗?为什么?
交流 共享
真理
伐 树
(建国初期 资源短缺)
劳动模范
谬误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种 树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劳动模范
真理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