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四极测深实验报告-推荐下载
联合剖面法和对称四极测深法电法报告

实验二:对称四极测深法
第一节 实验目的……………………………………4 第二节 实验原理……………………………………4 第三节 实验步骤……………………………………5 第四节 数据处理与分析……………………………6
心得体会…………………………………………7
电法实习报告
实验一:联合剖面法
第一节 实验目的
A S
K
A
U I
A MN A
,
B S
K
B
U I
B MN B
第 1 页
电法实习报告
式中
K K 2 AM MN AN
A
B
联合剖面装置取 MN 中点作为记录点。
第三节 实验步骤
①连接 A,B,M,N 接线柱并分别与小电极连接; ②按“ON”键打开仪器后,再按“电池”键检查仪器工作电压≥9.6V; ③按“时间”键,设置供电时间参数; ④按“排列”键,设置排列方式参数(3P/PRFL) ; ⑤按“极距”键,设置电极距参数 AB/2 和 MN/2(单位:m) ; ⑥按“前进”键,记录装置系数 K 值; ⑦连接外接电源 HV,检查上述无误后,就可以进行数据采集(ΔUmn,I,R, ρS) ; ⑧将 A 极连通,按“测量” ,记录数据; ⑨换下 A,连上 B 极,再按“测量” ,记录下数据; ⑩将整个电极测量装置向前挪动 5cm,重复⑧⑨⑩直至整个剖面完成; ⑪关闭电源,拆下导线,整理好装置,整齐的放在实验台上。 我们小组共有 8 人,分为电阻率仪操作员、记录员、绘图员和跑极员,实行 轮换制度,每个人每个步骤都操作了一遍。
心得体会
这次实习我们基本掌握了直流电法仪 DDC-8 的操作方法,了解了 3 种常用 的测量电阻率的方法,了解了各个装置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熟悉了开展电法工 作的一般流程,对数据进行了简单处理作图,并做出解释。最大的收获是,学会 了如何使用 DDC-8 这个仪器开展一些相关的工作,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 据解释、编写报告,我们完成了这些流程。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理论 结合实践,巩固所学,也为以后的物探工作打下基础。感谢三位老师的悉心教导 和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
电法勘探实验报告(中南大学)

电法勘探实验报告班级:地科1301班学号: 0403130105姓名:庄铭煌指导老师:严家斌、龚安栋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2015年12月目录第一章实验简述 (2)第二章实验仪器 (2)一、DDC-5 电子自动补偿仪 (2)二、双频激电仪 (2)第三章实验原理及操作 (3)一、中梯装置 (3)二、三极装置 (3)三、二级装置 (4)四、偶极装置 (4)五、对称四级装置 (5)六、温纳装置 (5)七、矿石电阻率测量装置 (5)第四章实验数据及分析 (6)一、中梯装置 (6)二、三极装置 (8)三、二级装置 (10)四、偶极装置 (11)五、对称四级装置 (14)六、温纳装置 (16)七、矿石电阻率测量装置 (17)第五章实验小结 (19)第一章实验简述电法勘探,即根据地壳中不同岩层之间、岩石和矿石之间存在的电磁性质差异,通过观测天然存在的或由人工建立的电场、电磁场分布,研究地质构造、寻找有用矿产资源,解决工程、环境、灾害等地质问题的一类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勘探方法。
此次实验以水槽模拟实验为主,包括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两种方法;此外,还有测量矿体电阻率实验。
多个电法实验的完成,加深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熟悉并学会DDC-5和双频激电仪的操作流程,让我们对电法勘探过程有更加直观的理解。
第二章实验仪器一、DDC-5 电子自动补偿仪DDC—5是一种直流电法仪器,它将传统电法仪器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组装在一个箱体里,可直接用于电阻率法的测量。
可直接显示所测得的参数值,如视电阻率值Rs值,及电流I和电压V的平均值。
该仪器广泛用于寻找地下水源,解决人畜用水及工农业用水问题。
用于水文工程,环境的地质勘探及高分辨电阻率法工程地质勘探,用于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探,能源勘探,城市物探,铁道及桥梁工程勘探,并用于找地热,确定水库坝基和防洪大堤隐患位置等。
二、双频激电仪SQ-3C双频道轻便型激电仪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双频道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开发完成,该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组成。
电测深法认识实验

11.9
15
1.5
2Hale Waihona Puke .721.427.6
27.9
13.3
20
2
28.6
24.8
32.3
29.9
14.8
30
3
39.1
35.8
44.3
43.6
20.3
40
4
46.1
41.9
51.1
53.1
24.7
60
6
52.2
48.2
58.5
59.1
27.3
80
8
55.5
52.7
65.3
66.5
34
100
10
61
57.5
71.8
73.7
37
五、数据采集与整理
分析:两点的电测深曲线,首支叫平缓,随着深度增加,电阻率增大,所测曲线为止呈40°左右上升,与无穷远处45°上升不矛盾 此曲线为G型曲线,推测浅部为低阻的第四系土层,深部为高阻灰岩,则此两层地电断面与地下地质断面一致 分析:在1,2测点之间,供电极15-60m范围内,等值线近似平行并以小倾角下降,则说明此区域内电性横向变化较稳定 在2,3测点之间,地下19-60m围内,等值线上翘 在3,4测点之间,地下19-48m范围内,ρs等值线近水平分布,则说明电性横向变化稳定 在4,5测点之间,地下19-100m范围内,ρs等值线大幅度下降,说明此区域横向电性分布很不均匀
将数据整理附到实验报告上
用双对数坐标纸绘制电测深曲线并分析(用胶水粘到实验报告本上)
用单对数坐标纸绘制电剖面曲线并分析
用单对数坐标绘制视电阻率等值线图并 分析(物探专业做)
小结体会 注:成果分析和实验小结部分不能相互抄袭。
对称四极电测深法在物探找水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H
对称四极 电测深法在物探找水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肖争 光
( 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 , 江西 南昌 3 3 0 0 9 5 )
摘 要: 社 会 在 发展 , 技 术在 进 步 , 物探 找 水 法在 实践 中不 断 改进 和 完善 。对称 四级 电测 深法 是物 探 找 水 法的 常见 类 型 , 工作 原 理 简单 , 可行 性 强 。 本 文将 从 对 称 四级 电测 深 法在 物 探找 水工 作 中的应 用现 状 出发 , 进行 实 际案例 分 析 , 通 过 对 当地 的 水 文地 貌 条件 的分 析 , 从 而 确 定含 水 层 的深度 和 钻 井 的深 度 , 为 后期 的工作 提 供理 论 指 导 。 关键 词 : 对称 四级 电 测深 法 ; 物探找水 ; 应 用 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 P 6 4 1 .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 1 0 0 2 - 5 0 6 5 ( 2 0 1 6 ) 2 4 — 0 2 2 5 — 2
e l e c t ic r s oun di ng ,t he a c t ua l c a s e a na l y s i s , t hr o ug h t he a na l y s i s of h yd r o l o gi c a l c on di t i on s o n t he l oc a l ,S O a s t o d e t e r mi ne t he a q ui f e r de pt h a nd d il r l i ng d e p t h, pr o vi de t he o r e t i c a l g u i d a nc e f or l a t e r wor k.
对称四极测深实验报告-推荐下载

Copyright ©新人lee对称四极测深法水槽模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复习和巩固对称四极测深法探测的原理。
(2)学会电阻率法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
(3)学会对称四极测深法的工作布置及观测方法,并能够分析对称四极测深法在倾斜铜板上视电阻率和视频散率异常特征。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实践对称四极测深法。
在水槽中用对称四极测深装置在倾斜铜板上进行测深法探测,观测并分析视电阻率和视频散率异常。
三、实验模型、仪器设备及参数设置实验模型:用水槽中的水模拟围岩介质,铜板模拟局部异常体(铜板:长30cm ,宽17.5cm )。
铜板顶部埋深约6.5cm ,底部埋深约15cm ,铜板下倾方向为AB 方向,电极入水深度约5cm 。
仪器设备:SQ-3B 双频道轻便型激电仪发送机/接收机,DCX-3电池箱,水槽及电极导线若干。
参数设置:选取三个测点,测点为MN 中点,分别在30cm 、50cm 和70cm 处,记为测点1、2、3,每一测点AB 和MN 电极距离如下:AB/2(cm)45691215203040MN/2(cm)1四、实验步骤1.进行实验仪器的检查,具体检查步骤分为自校和外校:(1)接收机自校(自校结果 -0.2<Fs<0.2,否则重新校正)(2)接收机外校(①接收机信号输入线接入接收机校验端;②发送机工作于校验状态,校验电流100mA ;③外校结果 -0.2<Fs<0.2;否则重新校验)2.根据所采用的工作方法布置各极距:将A 、B 、M 、N 电极放入水槽,并将其与接收机、发送机连接好,确保连接无误。
装置示意图见下图。
3.在仪器上进行装置选择和参数设置,选择中间梯度剖面装置并设置AB 、MN 及测点号,发送机发送电流,接收机接收数据,注意要将发送机调至工作状态,接收机进入测量;再依次对各个测点进行测量,并记录好实验数据,注意测点距离为2cm。
4.将观测结果绘制成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测深图,对异常分布特征进行定性分析。
多测点对称四极测深联测布极施工方法及应用

147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多测点对称四极测深联测布极施工方法及应用宾金来,胡美兰,王 坤,何培良(河北省地质工程勘查院,河北 保定 071000)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改进多测点对称四极测深布极施工方法,尤其是在测深极距采用对数间隔的情况下,联测布极方法优势更加明显。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仪器设备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传统对称四极测深布极方法的革新更加迫切,对明显制约本方法生产效率的施工不断进行了改进和探索。
多通道电测仪的应用以及反演软件的发展,对多测点对称四极测深布极施工方法的改进提供了有力支持。
经过不断创新与改进布极施工方法,采用多测点对称四极测深联测布极施工方法,减少了布极移动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对称四极测深工作效率,在供电极为大极距时相邻测点能同时做为中梯装置进行测量,与不少学者也进行的联合测深装置(对称四极 + 中间梯度)相近,能获取更多的深部地电信息,成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对称四极测深;多通道电测仪;多测点测深联测布极;提高测深工作效率中图分类号:P63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16-0147-2收稿日期:2021-08作者简介:宾金来,男,生于1967年,汉族,河北唐县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和地球化学测量。
目前在山区开展的各种矿产资源的地质找矿工作中,常规的对称四极激电测深手段在实际找矿工作中应用仍然较为广泛,但因其独特的装置形式,其缺点也很明显,致使野外跑极工作量较大,加之山区地形起伏变化一般较大,它往往会导致测深布极较困难,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成本较高,经常造成实际生产费用超出项目预算费用,特别是在地形复杂区域更是如此。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仪器设备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传统对称四极测深布极方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明显制约本方法生产效率的施工不断进行了改进和探索,甚至探索出高效的替代方法,如结合采用中梯装置,采用联合测深装置(对称四极 + 中间梯度)[1]进行测深。
对称四极电测深法导电纸正演模拟

实验四 对称四极电测深法导电纸正演模拟 (一)实验目的:地电学是研究大气,海洋和固体地球内部的电性及电场分布规律,利用电法勘探中的某些方法,来研究固体地球内部介质及其周围的电性以及其电场的分布。
用导电纸模似均匀层状介质地面,采用四极对称电测深法,测量均匀层状介质地质剖面的电场分布,了解电场分布特征,用理论知识来验证实验结果。
学会正演科学实验方法,导电纸可以不同的地质构造,可以代替复杂的理论计算,为反演推断,解释提供依据。
本实验用导电纸模拟水平均匀层状介质地面电场分布特征。
在导电纸上挖洞模拟高阻矿体,在导电纸上压金属板模拟低阻矿体,比较含有不同模拟矿体时的电场分布特征。
(二)设备:1. 图板2.导电纸3.LZSD-C型自动数字电测仪4.电池1—2节或直流电源5.大头针及小铁锤6.鳄鱼夹及导线7.特种铅笔、直尺、记录本8.计算器(三)原理及装置:导电纸(电讯传真原纸)是一种纸浆加碳黑制造的纸,其面电阻在103—104欧姆范围内,与均匀介质相当,当在纸面上以点电源或其他形式供电时,电位在场源内满足泊桑方程,在场源外满足拉普拉斯方程。
地球物理场的理论研究,无论是直流电场、磁场、重力场或激发极化场,它们同样也满足这二个方程,因此利用导电纸作为介质就可能模拟这些方法的理论计算。
众所周知,复杂态理论计算的数学解不仅费时,而且有时是不可能的,而导电纸模拟实验恰能担负起这个任务。
它们之间相互的对应关系,在二维问题中可按下表一一对应。
导电纸实现类比的形式:建场布置:(图中的“纸”为均匀导电纸)点源 体源 极化源金属片测量布置:(地面) 磁场 磁场 电场:水平 水平 垂直 大头针 引力场 引力场1. 模拟层参数:三层地层的模拟曲线,采用多种形式,例如:(1)321ρρρ<> H型曲线(2)321ρρρ>> Q型曲线(3)321ρρρ>< K型曲线(4)321ρρρ<< A型曲线实现上述电阻率的方法是:采用多层导电纸迭加,n1ρρ=迭,以减小电阻率,利用纸边作为∞=2ρ,金属作为03=ρ。
CSAMT法和对称四极测深法在地下水调查中的应用

CSAMT法和对称四极测深法在地下水调查中的应用冀显坤;王小多;唐圣松;白运;郭伟立【摘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中,对水资源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资料的需求较高,开展了1∶5万的水文地质调查.为了查明第四系含水层系统水文地质结构,在本区布置了CSAMT工作.同时针对CSAMT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又在同点位布设了对称四极测深工作.工作实践表明,这两种方法结合在柴达木盆地的地下水调查中对第四系含水层电性结构的划分具有明显的效果.【期刊名称】《工程地球物理学报》【年(卷),期】2014(011)003【总页数】4页(P342-345)【关键词】CSAMT;对称四极测深;地下水调查【作者】冀显坤;王小多;唐圣松;白运;郭伟立【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54;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5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5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1 引言在水文地质勘查中,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大多采用剖面或者面积性测量。
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结合勘查区岩石和地层的电性特征,利用实测的反演电阻率进行地质推断解释,推断实测剖面通过地段理想的赋水位置,为采水(水文钻孔)工程提供可靠依据[1~4]。
另外,常用的常规物探方法是对称四极测深法。
在确定含水层的分布情况, 埋藏深度、厚度,查明裂隙含水层的存在情况,寻找适于贮存地下水的断层破碎带等方面,电阻率测深法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同一测点上逐渐加大供电电极AB的间距,进行电阻率测量的对称四极测深[5,6]。
在柴达木盆地中,第四系为冲洪积层,矿化度较高的地下水赋存于第四系孔隙,由山前向盆地流动。
第四系是高阻,矿化的含水层是低阻,具有明显的电性差异,同时第四系埋深在盆地中心最深可达千余米,因此在本区布设了CSAMT工作,同时为了弥补CSAMT法分辨率较低的问题,在山前同点位布设了对称四极测深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pyright ©新人lee
对称四极测深法水槽模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复习和巩固对称四极测深法探测的原理。
(2)学会电阻率法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
(3)学会对称四极测深法的工作布置及观测方法,并能够分析对称四极测深法在倾斜铜板上视电阻率和视频散率异常特征。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主要实践对称四极测深法。
在水槽中用对称四极测深装置在倾斜铜板上进行测深法探测,观测并分析视电阻率和视频散率异常。
三、实验模型、仪器设备及参数设置
实验模型:用水槽中的水模拟围岩介质,铜板模拟局部异常体(铜板:长30cm ,宽17.5cm )。
铜板顶部埋深约6.5cm ,底部埋深约15cm ,铜板下倾方向为AB 方向,电极入水深度约5cm 。
仪器设备:SQ-3B 双频道轻便型激电仪发送机/接收机,DCX-3电池箱,水槽及电极导线若干。
参数设置:选取三个测点,测点为MN 中点,分别在30cm 、50cm 和70cm 处,记为测点1、2、3,每一测点AB 和MN 电极距离如下:
AB/2(cm)4
5
6
9
1215
20
30
40
MN/2(cm)
1
四、实验步骤
1.进行实验仪器的检查,具体检查步骤分为自校和外校:(1)接收机自校(自校结果 -0.2<Fs<0.2,否则重新校正)
(2)接收机外校(①接收机信号输入线接入接收机校验端;②发送机工作于校验状态,校验电流100mA ;③外校结果 -0.2<Fs<0.2;否则重新校验)
2.根据所采用的工作方法布置各极距:将A 、B 、M 、N 电极放入水槽,并将其与接收机、发送机连接好,确保连接无误。
装置示意图见下图。
3.在仪器上进行装置选择和参数设置,选择中间梯度剖面装置并设置
AB 、MN 及测点号,发送机发送电流,接收机接收数据,注意要将发送机调至工作状态,接收机进入测量;再依次对各个测点进行测量,并记录好实验数据,注意测点距离为2cm。
4.将观测结果绘制成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测深图,对异常分布特征进行定性分析。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实验数据整理
将记录的实验数据整理成下表所示:
测点
AB/2(cm )
()
s m ρΩ⋅VH(mV)
Fs(%)
411.33918.889-0.459.43764.4120.267.52609.9350.69 4.67378.469 1.612 3.02244.672215 2.16175.157 1.620 1.43116.2320.51
(x=30cm )
300.8871.321-2.1410.76873.0440.258.9721.5570.767.08574.057 1.89 4.11333.87412 2.53205.056 6.315 1.61130.5588.1200.9274.3119.9300.4234.19711.72
(x=50cm )
400.2621.20912.4410.9884.007-1.459.33756.439-1.367.8632.857-1.19 4.73383.425-0.512 3.06247.9110.115 2.14173.1640.820 1.34108.881 1.63
(x=70cm )
300.7560.856
0.1
表1 对称四极测深装置水槽模拟实验数据
ρ
然后利用matlab作出三个测点的视电阻率和视频散率Fs曲线如下:
s
ρ
图1 对称四极测深装置视电阻率曲线
s Array
图2 对称四极测深装置视频散率Fs曲线
2.实验成果分析
由图1可知,三个测点的测深曲线都为典型的D 型曲线,表明水下一定埋
深有低阻异常体,与实际铜板模拟的异常情况相符。
由图2可知,视频散率曲线和取极大值时的供电极距不同,曲线
1s F 3s F 3s F (3号测点)比曲线(1号测点)取极大值时的供电极距要大,可以大致推
1s F 断x=70cm 处铜板埋深比x=30cm 处深,因此铜板的倾斜方向为AB 方向,跟实际
情况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