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寻衅滋事案件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寻衅滋事罪的立案标准怎么规定的

寻衅滋事罪的立案标准怎么规定的
寻衅滋事等行为也需要达到一定情节,然后才会构成寻衅滋事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寻衅滋事对象的不同,情节要求往往也不同。
具体包括一、针对自然人身体健康。
二、针对自然人人身自由与精神。
三、针对财物。
四、针对社会公共秩序。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教育与管理的缺失,社会上往往会滋生一些“地痞流氓”。
他们时常在一些公共场所出于无事生非的目的,做一些起哄闹事,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等系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对此为了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刑法设立一个了寻衅滋事罪,用以打击一系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当然寻衅滋事等行为也需要达到一定情节,然后才会构成寻衅滋事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寻衅滋事对象的不同,情节要求往往也不同。
▲一、针对自然人身体健康
当行为人出于无事生非的主观故意,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的立案标准。
此处情节恶劣一般指致人轻伤或者两人以上轻微伤的。
▲二、针对自然人人身自由与精神
当行为人出于无事生非的主观故意,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的立案标准。
寻衅滋事罪2019年最新立案标准

寻衅滋事罪2019年最新立案标准刑法条文: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量刑档次(两档):(一)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二)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
行为标准(三种类型):(一)无事生非型:行为人为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等,无事生非的。
(二)小题大做型:行为人因日常生活中的偶发矛盾纠纷,借故生非的。
(但矛盾系由被害人故意引发或者被害人对矛盾激化负有主要责任的除外)(三)拒不改正型:行为人因婚恋、家庭、邻里、债务等纠纷,实施殴打、辱骂、恐吓他人或者损毁、占用他人财物等行为的,一般不认定为“寻衅滋事”,但经有关部门批评制止或者处理处罚后,继续实施前列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除外。
情节标准(四种表现形式):(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致一人以上轻伤或者二人以上轻微伤的;(2)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3)多次随意殴打他人的;(4)持凶器随意殴打他人的;(5)随意殴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6)在公共场所随意殴打他人,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7)其他情节恶劣的情形。
以“异教徒”、“宗教叛徒”等为由,随意殴打、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扰乱社会秩序,情节恶劣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寻衅滋事罪名怎么定罪

一、寻衅滋事罪名怎么定罪
寻衅滋事罪名的定罪标准如下: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二、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
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
3.侵害的客体即社会公共秩序;
4.客观方面即无事生非,起哄捣乱,无理取闹,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三、寻衅滋事罪有追诉时效期吗
有。
按照《刑法》中对寻衅滋事罪的量刑标准来看,此罪的法定最高刑为5年有期徒刑,意味着寻衅滋事罪追诉时效为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
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寻衅滋事报案的标准是什么

寻衅滋事报案的标准是什么寻衅滋事报案的标准是: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寻衅滋事报案的标准是什么(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司法解释的细化。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3年5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9次会议、2013年4月28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7月22日起施行。
为依法惩治寻衅滋事犯罪,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行为人为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等,无事生非,实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
行为人因日常生活中的偶发矛盾纠纷,借故生非,实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但矛盾系由被害人故意引发或者被害人对矛盾激化负有主要责任的除外。
行为人因婚恋、家庭、邻里、债务等纠纷,实施殴打、辱骂、恐吓他人或者损毁、占用他人财物等行为的,一般不认定为“寻衅滋事”,但经有关部门批评制止或者处理处罚后,继续实施前列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除外。
第二条随意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节恶劣”:(一)致一人以上轻伤或者二人以上轻微伤的;(二)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多次随意殴打他人的;(四)持凶器随意殴打他人的;(五)随意殴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六)在公共场所随意殴打他人,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七)其他情节恶劣的情形。
网络寻衅滋事立案标准

网络寻衅滋事立案标准网络寻衅滋事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言语、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对他人进行辱骂、诽谤、造谣、恶意攻击等行为,引发纠纷、冲突甚至犯罪的行为。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使用,网络寻衅滋事案件也日益增多,给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于网络寻衅滋事行为,必须建立明确的立案标准,加强对此类行为的打击和管理。
首先,对于网络寻衅滋事行为的立案标准,应当明确言辞的恶劣程度。
言辞的恶劣程度是指网络言论的内容是否具有明显的侮辱、诽谤、造谣等性质,是否对他人的名誉、隐私、人身权益等造成了实质性的侵害。
只有当言辞的恶劣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构成网络寻衅滋事行为,才能对其进行立案处理。
其次,对于网络寻衅滋事行为的立案标准,应当考虑行为的影响范围和社会危害程度。
行为的影响范围是指网络言论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是否对社会公共秩序、社会稳定和他人正常生活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
社会危害程度是指网络言论的内容是否具有煽动性、挑衅性、引发冲突和纠纷的倾向,是否对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
只有当行为的影响范围和社会危害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构成网络寻衅滋事行为,才能对其进行立案处理。
最后,对于网络寻衅滋事行为的立案标准,应当充分考虑网络言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网络言论的真实性是指言论的内容是否属实,是否具有客观事实依据,是否经过证实和核实。
网络言论的合法性是指言论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是否违反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只有当网络言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构成网络寻衅滋事行为,才能对其进行立案处理。
综上所述,对于网络寻衅滋事行为的立案标准,必须明确言辞的恶劣程度、考虑行为的影响范围和社会危害程度、充分考虑网络言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只有在这些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时,才能对网络寻衅滋事行为进行立案处理,从而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正常秩序。
寻衅滋事罪立案标准与量刑标准

寻衅滋事罪立案标准与量刑标准
寻衅滋事罪是指公民之间的冲突,其行为激起对方可能泛起仇恨怒火,危及公共秩序和社会安宁,从而属于刑法规定的一种犯罪。
其根据当事人之间发生冲突有关事实,以及行为本身是否令人可怜而判断是否立案,以及量刑标准。
寻衅滋事罪立案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条所规定,寻衅滋事罪以“故意以言语或者其他方式,惹起他人可能产生暴力冲突的”为立案标准。
关于“故意”的界定,可以用自己行为的结果来判断,如果行为结果构成了相应的罪行,则表明当事人有故意行为;“惹起他人”必须表明行为是有意旨性的,而不是无意中发生,也就是说行为是用意为对方产生负面影响;“可能产生暴力冲突”,则要求当事人的行为有足够的理由可能会使另一方报复,从而导致暴力冲突的发生。
寻衅滋事罪量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三条之规定,其量刑标准根据受害人的伤害程度以及动机、对象的情况分三种:
1、轻微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较轻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情节严重者,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如果受害者因寻衅滋事受到身体伤害,可以将犯罪人处以有期徒刑七年以上十五年以下,并处罚金;如果受害者因寻衅滋事而受到身体伤害或者死亡,按照杀人罪处罚。
网络寻衅滋事立案标准

网络寻衅滋事立案标准网络寻衅滋事是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言语、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侮辱、诋毁、恶意攻击,引起纠纷或者煽动他人进行斗殴等行为。
在网络时代,网络寻衅滋事案件屡见不鲜,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网络寻衅滋事行为的立案标准也备受关注。
首先,网络寻衅滋事的立案标准应当明确。
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是是否对他人进行了辱骂、诽谤等言语攻击;二是是否通过网络平台煽动他人进行斗殴等违法行为;三是是否造成了他人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四是是否对社会治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只有在以上几个方面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够构成网络寻衅滋事行为。
其次,对于网络寻衅滋事行为的证据收集也是非常关键的。
在网络时代,网络言论往往是虚拟的、易删除的,因此,对于网络寻衅滋事行为的证据收集需要更加谨慎和全面。
可以通过截图保存相关言论、保存聊天记录、收集相关视频等方式进行证据收集,以便于后续的调查和审理。
另外,对于网络寻衅滋事行为的处理也需要依法依规进行。
在对于网络寻衅滋事行为进行立案和调查时,需要依法依规进行,不能够滥用职权或者违法操作。
同时,也需要对于网络寻衅滋事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以给予社会一个明确的信号,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
最后,对于预防网络寻衅滋事行为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加强网络监管、加大对于网络言论的管理力度、加强对于网络言论的法制教育等方式进行预防。
只有从源头上进行预防,才能够更好地遏制网络寻衅滋事行为的发生。
总之,网络寻衅滋事行为的立案标准需要明确,证据收集需要全面,处理需要依法依规,预防需要加强。
只有在各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
寻衅滋事立案标准及司法解释

寻衅滋事立案标准及司法解释在公安机关和法院审判中,寻衅滋事是一个常见的罪名,但是对于何为寻衅滋事以及如何判定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着一些争议。
本文将探讨寻衅滋事的立案标准以及司法解释。
寻衅滋事的概念寻衅滋事是指故意挑衅、寻找事端、引起斗殴等行为的行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对于寻衅滋事的定义是不明确的,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
通常来说,如果某人的行为有明显的挑衅他人的意图,并且引发了冲突或者斗殴,那么就有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
寻衅滋事立案标准在立案时,公安机关和司法机构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行为是否具有明显的挑衅意图:被告人的行为是否带有挑衅、辱骂、侮辱等明显的行为。
2.是否属于无故寻衅:被告人是否在没有任何合理理由的情况下对他人进行挑衅。
3.行为后果的严重性:被告人的行为是否导致了严重后果,比如引发了斗殴、打架等。
4.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被告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公安机关和司法机构将会依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立案,以及是否对被告人提起诉讼。
司法解释对于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解释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法定刑:依据我国刑法规定,寻衅滋事罪的最高刑罚为有期徒刑三年。
2.定罪标准:被告人的行为如果符合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就可以被判定犯有该罪。
3.辩护事由:被告人可以针对自己的行为提出相应的辩护事由,比如言论自由、正当防卫等。
4.处罚标准:对于不同情节的寻衅滋事罪,司法机构会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处罚的轻重。
司法解释的内容是对相关法律条文的解释和具体应用,为公安机关和司法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结论在处理寻衅滋事案件时,公安机关和法院在立案和判决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行为的具体情况、后果的严重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通过明确的立案标准和司法解释,可以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寻衅滋事案件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在生活中,有许多年轻气盛的人难免会因为小事进行故意挑衅,进行斗殴打架,情形严重就会进展为伤人事件。
对当事人和他人都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但在,法律上如果滋事挑衅构成犯法行为,相关执行机构会相应要求承担责任。
那您知道最新2018寻衅滋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吗?
根据刑法的规定,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
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
▲一、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情节严重应该综合以下几个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1、行为的方式和手段。
行为的方式和手段对危害结果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对社会心理的伤害程度也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认定情节是否严重时,应该考察行为人是否使用了暴力、威胁等手段,是否采用了公开或者组织的方式等。
2、行为的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不良后果。
直接危害结果是行为直接对社会造成损害。
间接不良后果是指行为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或间接引起的损害。
行为人是否造成被害人自杀,是否引起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是否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等,是认定情节严重与否的重要因素。
3、行为的时间和地点。
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实施,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不同的。
白天在公共场所的滋事活动当然要比晚上在荒郊野外的危害性大。
4、行为人的一贯表现。
行为人的一贯表现表明了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大小,决定着行为人接受改造的难易程度。
是否多次寻衅滋事、屡教不改,也是认定情节严重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三十七条[寻衅滋事案(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随意殴打他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持械随意殴打他人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生产、生活,或者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杀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
以上,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三次以上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三、《刑法修正案(八)》对寻衅滋事罪主要作了如下修改:
1.明确将“恐吓”增加规定为寻衅滋事犯罪的行为之一,以严厉打击那些使用暴力或者非暴力手段威胁、滋扰他人,意图对他人产生心理威慑,使他人产生心理恐惧、恐慌的行为。
这是针对实践中发生的寻衅滋事犯罪出现的新情况,尤其是针对近年来黑恶势力寻衅滋事犯罪惯常采用所谓“冷暴力”、“软暴力”手段等新情况增加的。
2.加大了对纠集他人多次寻衅滋事的主犯的打击力度。
规定“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所谓“纠集他人”,是指纠合、聚合他人,表明此类寻衅滋事行为不止一人参加,但不一定表现出严密的组织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表现为多人或者很松散的团伙作案,也可能表现为以团伙形式作案。
寻衅滋事罪的最高刑原来只有五年,考虑到以多人作案方式且多次实施寻衅滋事行为,其社会危害性远大于以个人单次作案,因此增加了一档刑,将最高刑从五年提高到十年,可以并处罚金。
适用本档刑的一个必要条件
是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寻衅滋事行为。
多次实施寻衅滋事行为,并不要求每一次寻衅滋事行为都必须构成犯罪才能适用本款规定,只要纠集他人多次实施该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即符合本款的适用条件。
以上就是关于▲2018寻衅滋事案件立案标准的具体回复,在上文中您看清楚地知道滋事挑衅构成他人伤害并触犯法律的,应进行立案追诉。
情形严重到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生产生活,紊乱次序,精神伤害等,相关执法部门都会依法处置。
同时希望广大年轻网友在平时处事时应理性冷静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