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类与对象
实验类型资料

实验类型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实验类型是非常关键的概念。
实验类型指的是在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或者实验设计。
不同的实验类型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实验类型,并探讨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随机对照实验随机对照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类型,它通过随机分配实验对象到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来减少实验结果被外部因素影响的可能性。
在随机对照实验中,实验组接受某种处理,对照组则不接受处理,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可以得出处理效果的结论。
随机对照实验通常适用于评估某种新药物、新疗法或新技术的疗效,因为它可以减少实验结果被个体差异或其他未知因素干扰的可能性。
单盲实验单盲实验是一种实验类型,其中实验对象不知道自己属于实验组还是对照组,但实验人员知道。
这种实验设计可以减少实验结果的主观性干扰,并提高实验的客观性。
单盲实验通常适用于心理学和医学领域的研究,因为心理学和医学研究中很多结果受到实验对象主观因素的影响,采用单盲设计可以减少这种影响。
双盲实验双盲实验是一种更为严谨的实验设计,实验对象和实验人员都不知道实验对象属于实验组还是对照组。
这种设计可以进一步减少实验结果的干扰,并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双盲实验通常用于药物临床试验和心理学研究中,因为这些研究需要排除实验对象和实验人员的主观影响,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交叉设计实验交叉设计实验是一种实验类型,其中实验对象在不同时间或不同条件下接受不同的处理。
通过交叉设计,可以减少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处理效果。
交叉设计实验通常用于评估某种干预措施的长期效果,或者比较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
通过在同一组实验对象上进行多次实验,可以减少个体差异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性质探究实验性质探究实验是一种实验类型,旨在探索某种现象的性质和规律。
这种实验通常没有预设的假设,而是通过实验数据来发现模式和规律。
实验类型分类

实验类型分类1.按照实验的组织方式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对照组实验和单一组实验。
2.按照实验的环境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3.按照实验的目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研究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
实验类型分哪几种分四种。
实验类型分为感知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观察性试验,实验是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
实验,指的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
在胚胎中插入“汇报基因”,实时监视发育过程一颗受精卵细胞经历了怎样一番奇遇,才能以完整的人体被生下来?想要解开人体发育之谜,需要一股追本溯源的精神,以及一位能为科学抛开伦理的孕妇。
用人工合成病毒在胚胎细胞内插入一种能成像的“汇报基因”(如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就能追踪胚胎细胞内不同基因的活性。
随着胚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因在胚胎各个发育阶段是如何开闭,将被一清二楚地看到。
这不只是让人们近距离地“感受”一下人体是怎么成形的,真正意义在于揭示如何引导干细胞分化来修复细胞损伤和治疗疾病,比较人和其他物种胚胎发分各种基因所起的作用。
胚胎成像意义重大,相对的,风险也不小——操作可能造成妊娠终止,搭载“汇报基因”的病毒载体也可能破坏胚胎DNA,给胎儿带来缺陷。
实验类型分为哪几种实验的目的和方式千差万别,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实验设计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演示实验实验目的是演示一种科学现象,中小学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实验课所做的实验都是这种类型的实验。
只要按照正确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程序操作,实验的结果就必然是事先预定的结果。
c++实验

#include"Rectangle.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Rectangle rect;
rect.initRectangle(2,3,20,10);
rect.move(3,2);
cout<<"The data of rect (x,y,w,h):"<<endl;
4、作业4-13:定义一个Circle类,由数据成员radius(半径),成员函数getArea(),计算圆的面积,构造一个Circle的对象进行测试。
上机十类的继承(一)
1.运行书P256,例7-1。体会公有继承的使用。
2.运行书P259,例7-2。体会私有继承的使用。
3.定义一个Document类,有数据成员name,从Document派生出Book类,增加数据成员pageCount。
return Point(x+p.x,y+p.y,z+p.z);
}
Point operator--(){
--x;
--y;
--z;
return *this;
}
bool operator ==(const Point &p1){
if(x==p1.x&&y==p1.y&&z==p1.z)
return true;
cout<<rect.getX()<<","
<<rect.getY()<<","
<<rect.getW()<<","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实验指导书

1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
雷金娥编 2012 年 9 月
目录
实验一 Java Application 程序的编辑、编译和运行 ..................................... 2 实验二 Java 程序设计基础.................................................................................. 4 实验三 类的封装 ................................................................................................... 5 实验四 类的继承 ..................................................................................................... 6 实验五 类的多态 ..................................................................................................... 8 实验六 接口与实现接口的类 ............................................................................. 12 实验七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 14 实验八 线程设计 ................................................................................................. 16 实验九 输入/输出流与文件操作......................................................................... 18 实验十 数据库应用设计 ..................................................................................... 20
java面向对象实验报告

java面向对象实验报告《Java面向对象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报告旨在探讨Java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将学习如何创建类、对象、封装、继承和多态等面向对象的特性,并通过实际代码演示这些概念的应用。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过程和结果,并总结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Java语言中类、对象、封装、继承和多态的使用方法3. 通过实验加深对面向对象编程的理解和掌握二、实验环境1. Java开发环境:Eclipse/IntelliJ IDEA等2. Java SDK版本:1.8及以上三、实验内容1. 创建一个简单的Java类2. 创建对象并调用对象方法3. 实现类的封装和访问控制4. 实现类的继承和方法重写5. 实现类的多态四、实验步骤1. 创建一个名为Person的Java类,包含姓名和年龄两个私有属性,并提供公有的get和set方法进行访问和修改。
2. 创建一个名为Student的子类,继承Person类,并重写父类的get方法。
3. 创建一个名为Teacher的子类,继承Person类,并重写父类的get方法。
4. 创建一个名为Main的主类,实例化Person、Student和Teacher对象,并调用其方法进行测试。
五、实验结果1. 成功创建了Person、Student和Teacher三个类,并实现了类的封装、继承和多态。
2. 通过测试,验证了类的封装和访问控制的有效性。
3. 通过测试,验证了类的继承和方法重写的有效性。
4. 通过测试,验证了类的多态的有效性。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理解了面向对象编程的重要性和优势,掌握了Java语言中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对面向对象编程的理解和应用,不断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
七、实验感想通过本次实验,我对Java面向对象编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熟练地掌握了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方法。
高中生物所有实验归纳

高考生物实验所有知识点!一、考纲要求的课本实验1.观察类实验在此类实验中常综合运用显微观察技术、染色技术、玻片标本制作技术等。
归类如下:2.鉴别类实验在此类实验中,常利用某种试剂对生物体或细胞中成分进行鉴别.针对不同的鉴别对象,采用不同的试剂。
归类如下:3.实习和研究性课题此类实验常通过调查法,调查法中常使用统计技术和测量技术。
4.探究性实验此类实验需要对某些生物学现象作出合理化的假设并通过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如教材中“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等。
探究性生物学实验应当要求学生在明确实验要求、目的的前提下,遵循实验设计“操作方便.程序合理,药品节约.依据现象推测结论”的原则进行设计.一般可分以下几个环节:(1)理论假设的提出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实验的条件即实验变量X。
即惟一一个对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变量。
在此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它常常可以描述为:“当条件X存在时,事件P(实验现象)可能发生;当条件X改变时,若事件P发生,能得出何结论;当事件P不发生.能得出何结论。
”(2)设计探究性实验分五个实验步骤进行:①实验准备,包括必要的实验器材及实验药品的准备;②满足条件X,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事件P能否发生;③条件X改变,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事件P能否发生,发生的程度如何;④设计对照实验。
⑤梳理,实验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平行重复”原则。
(3)观察,记录和结论仔细观察并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做出相应的结论,一般规律是:①若条件X存在,事件P能发生;条件X改变,事件P不能发生(或发生程度改变)。
结论是……。
②若条件X存在,事件P能发生;条件X改变,事件P能发生。
结论是……。
③若条件X存在,事件P不能发牛,条件X改变,事件P能发生。
结论是……。
二、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区别1.概念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
实验五人类遗传性状的调查与分析

性状
组别
耳垂 卷舌状
美人尖
拇指竖起時变曲 情形
食指长短
双手手指嵌合
上眼睑有无皱褶
酒窩
个体总数 隐性个体数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
可编辑版
15
七、思考
1.在观察过程中有时会发现这种情况:有些人
一只眼睛是双眼皮,而另一只却是单眼皮。
这是为什么?
2.人是最重要的遗传学研究对象之一 。如何
开展人类一些性状或疾病的基因的传递规律
2. 统计全班(年段)的资料,进行基因频率和 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可编辑版
12
六、作业
上交8种性状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值。
可编辑版
13
人类单对基因遗传调查表1
性状 耳垂 卷舌状 美人尖 拇指竖起時变曲
情形 食指长短 双手手指嵌合 上眼睑有无皱褶 酒窩
性别
年龄
可编辑版
民族 表型
14
人类单对基因遗传调查表2
的研究?
可编辑版
16
请提交实验报告一份!
可编辑版
17
窝脸 颊 有 无 酒
1.有酒窝
2.没有酒窝
1
1.左手拇指在上
合双
手
手
指
2
嵌
2.右手拇指在上
1
1.双眼皮
可编辑版
2
2.单眼皮
皱上 褶眼
睑 有 无
9
三、实验材料
以班级的每一位同学的上 述8种性状作为研究小群 体。
可编辑版
10
四、实验器具
笔和纸
可编辑版
11
五、实验步骤
1. 以10个人为一组,由小组长观察上述的前8 个单对基因控制性状的表现,并作记录。
心理学多因素实验设计案例

心理学多因素实验设计案例案例:不同音乐类型和学习环境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咱就想知道啊,听着不同类型的音乐,然后在不同的学习环境里,到底对记忆东西有啥不一样的影响呢?是能让我们像超级学霸一样过目不忘,还是变得像金鱼一样只有七秒记忆呢 。
二、实验因素和水平。
1. 音乐类型(因素A)水平一:古典音乐,就像莫扎特、贝多芬那些高大上的曲子,感觉一听就很有文化气息 。
水平二:流行音乐,周杰伦啊、泰勒·斯威夫特之类的,超级抓耳,大街小巷都在放的那种。
水平三:摇滚音乐,比如崔健、AC/DC,充满激情,让你听了就忍不住想摇头晃脑的那种。
2. 学习环境(因素B)水平一:安静的图书馆环境,超安静,只有翻书的沙沙声和偶尔的咳嗽声。
水平二:稍微有点嘈杂的咖啡店环境,有咖啡机的嗡嗡声,人们的低声交谈声。
水平三:家庭环境,可能会有电视的背景音,家人偶尔走动的声音。
三、实验设计类型。
我们采用3×3的完全随机多因素实验设计。
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这音乐类型的三个水平和学习环境的三个水平进行各种组合,然后随机分配给不同的参与者。
四、实验对象。
找了90个大学生,为啥是大学生呢?因为他们学习任务多,而且好忽悠……不是,是因为他们比较容易找到,而且处于经常需要记忆知识的阶段 。
五、实验过程。
1. 先把这90个大学生随机分成9组,每组10个人。
2. 对于第一组,让他们戴着耳机听古典音乐,然后坐在模拟图书馆的安静环境里,给他们一篇文章看15分钟,然后把文章拿走,让他们尽可能地回忆文章里的内容,记录下他们能回忆起来的字数。
3. 第二组呢,同样听古典音乐,但是是在模拟咖啡店的嘈杂环境里做同样的事情,记录回忆字数。
4. 第三组听古典音乐,在模拟家庭环境里进行,然后记录。
5. 第四组换成流行音乐,按照上面三种环境分别进行实验,记录回忆字数。
6. 第五组听摇滚音乐,也在三种环境下依次做实验,记录结果。
六、可能的结果和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类和对象(一)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类和对象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 掌握对象的初始化方法
3 掌握定义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方法
4 掌握静态成员和友元函数的用法。
上机准备
(1)复习教材第五章类与对象的内容
(2)准备本次上机所需的程序。
程序一(test5_2.cpp)的题目为:编写一个程序,采用一个类求n!,并输出5!的值.
程序二(test5_3.dsw))的题目为:建立一个类SUM,求二维数组外围各元素的和,并且屏幕输出数组中各元素及所求之和。
具体要求如下:
(1)私有数据成员。
●int array[5][5]:二维整型数组。
●int s: 数组array各外围元素的和。
(2)公有成员函数。
●SUM(int d[5][5]):构造函数,初始化成员数据。
●void process():求二维数组外围各元素的和s.
●void print ()屏幕输出二维数组(每行输出5个元素)及外围元素之和。
(3)在主程序中对该类进行测试。
使用如下数据(外围元素指阴影部分元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内容与步骤
1.启动Visual C++6.0
2、录入test5_1.cpp源程序。
程序内容如下:
#include<iostream.h>
class T
{
public:
T(int i)
{
t=i;
cout<<"T(int"<<i<<")called.\n";
}
T(double i)
{
t=int(2*i);
cout<<"T(int"<<i<<")called.\n";
}
~T()
{cout<<"~T()called.t="<<t<<endl;}
private:
int t;
};
void main()
{
int a=18;
double b=12.7;
T t1(8),t2(1.8),t3(0);
t3=T(a);
t3=T(b);
cout<<"exit main().\n";
}
编译并运行,该程序的输出结果是什么?
3、关闭工作区,输入自己编写的test5_2程序,运行。
如有错,查错、调试程序。
4.关闭工作区。
录入test4_3.cpp源程序
运行程序, 如有错,查错、调试程序。
三、写出实验报告
结合思考题写出实验报告。
思考题
1、在test5_1.cpp源程序中:
该程序的类T中是否定义了重载函数?
该程序的类T中所有成员函数都是内联函数吗?
主函数中总共创建了几个对象?各对象名是什么?它们分别调用了哪个构造函数进行初始化?
该函数退出前调用析构函数3次,分别是释放那个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