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太极拳三十六式
武当三十六式标准背法

武当三十六式标准背法嘿,你知道吗?在武侠的世界里,就像大侠要掌握绝世神功一样,武当弟子想要练就厉害的武功,也得精通武当三十六式的标准背法。
要是不掌握,小心在江湖中被其他高手“虐惨”哦!**“招式一:起手式的玄机”**在武当三十六式中,起手式就如同打开宝藏的第一把钥匙!“起手式若出错,后面全是错,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起手式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它就像建造高楼大厦的基石,基石不稳,整座大楼都可能摇摇欲坠。
比如说,起手式的姿势要端正,就像站岗的士兵,昂首挺胸,精神抖擞。
想象一下,如果起手式歪歪扭扭,那后面的招式还能有威力吗?就好像跑步一开始就摔了个狗啃泥,后面还怎么冲刺冠军呀!**“招式二:中段衔接的巧妙”**“中段衔接,那可是武当三十六式的精彩桥段!”中段的衔接就如同一条顺畅的河流,要是这里卡顿了,那武功的施展就会像堵车一样让人着急。
这好比跳舞时的转身动作,要流畅自然,才能展现出优美的舞姿。
如果中段衔接生硬,不就像机器人在比划动作,毫无灵动之美吗?比如在招式的转换中,身体的重心要平稳移动,呼吸要均匀配合,这样才能一气呵成,展现出武当功夫的魅力。
**“招式三:收尾式的惊艳”**“收尾式,决定了你是武林高手还是江湖菜鸟!”收尾式就像一场精彩演出的谢幕,必须惊艳全场。
它好比写文章的结尾,要有力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收尾式草草了事,那前面的精彩都会大打折扣。
想象一下,一场音乐会,结尾杂乱无章,观众还会为其鼓掌吗?在收尾式中,力量要收放自如,动作要干净利落,就像画家的最后一笔,为整幅作品画上完美的句号。
好啦,武当三十六式的标准背法就像一盏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在武学的道路上前行。
掌握了这些标准,你就能在武林中崭露头角,成为令人敬仰的大侠!别再犹豫啦,赶紧刻苦练习,让自己成为武当功夫的“绝世高手”,闪瞎那些武功不精之人的“小眼睛”!朝着这些标准努力吧,说不定有一天,你就是武林中传说的“yyds”!。
武当赵堡太极拳心意开合架(六)

臨I武当赵堡太极拳心意开合架(六)文:周少学姬振华(安徽)责任编辑:柯超第三十二式白鹤亮翅身稍直,向左转45度,左脚靠在右脚脚掌中间,前掌着地.左右手一齐自右向左、自上而下在胸腹划圆,一圈半后定于胸前十厘米处,两掌阴面朝外,左右两腕相叠压,右手 变钩手,左腕略压右腕。
(如图82、83)第三十三式单鞭左腿向左分开,脚后跟着地.脚尖翘起;同时.两臂从胸前向左右分开与肩平,两臂内裹。
(如图84、85、86)第三十四式运手(左右)面南,沉气于丹田,呈马步式。
屈右臂从小腹前中线处缓慢向右抬起向右上外侧划圆,在臂与肩平时.全身紧合找刚落点,运气血于筋梢。
左手反之,划圆收于左下腹外侧。
左臂从中线处起向左上外侧划圆,至臂平时先找全身松沉感.而后找顶劲感,再寻找全身整合感,即刚落点。
右手 反之,划圆收于右下腹外侧。
(如图87、88、89)女U此反复运手,右手、左手各三次。
注意:手的运行时要中起中落,两手相反相成。
第三十五式、第三十六式左右高探马、左右踢腿左胯和左脚同时外旋45度,面东,脚抽回,前掌外侧着地(虚),右小臂立于胸前.掌阴面向左,左肘置于左侧腰际处,掌阴面向左,护于右肘内侧.右胯向左推,同时右掌内旋掌阴面向左前推去。
两臂同时向外侧划圆后,在胸前两掌拇指靠紧.双掌阴面向下齐向胸前推去,随即右腿向前踢岀右脚落地后,呈前右掌外侧着地(虚),左小臂立于胸前,掌阴面向右,右肘落于腰际处,掌护左肘处.随即两臂同时向外侧划圆后,在胸前两拇指贴紧阴面向下从胸前推出,左腿同时向前踢去.右脚跟内旋45度(实),面北左脚尖点地后随即左踢去,两臂同时外展,两掌向外侧击出.阴面向下。
(如图90、91、92、93、94)第三十七式三裹手左脚落地.左胯带动左臂同时内旋180度.自左前向左外侧划圆,掌变拳,阴面向右停于胸前(实)。
右臂内旋45度,贴肋立于胸前.拳阴面向里,两手相反相成,右臂同左图82图83图84图85图89图90图91图92图86图93图87图88图94图95«41II 貳釧I总第341 期 2019/01图96图97图98 图99 图100图101图102腿相合,左臂同右腿相合,进右步,立右臂,左臂置于右胯 前。
36式太极导引保健功

36式太极导引保健功本法来源于《36式太极导引保健功》的辅助功,是一种全身性的调理运动。
通过双手在全身各部位依次的拍打,并凭借拍打法振动肌肤、筋骨、脏腑和神经。
拍打要用脆劲,不用拙劲,目的是导引气血。
因此须要全神贯注:拍打到哪儿意气随之到哪儿;并要轻重相兼,缓急相辅;起到自我调节自我按摩的作用,从而促进全身气血畅通。
本法以太极拳为中架,以气功的行气为基础,以拍打经络、穴位,使气血顺畅,从而感到全身轻松,双脚有力,行走如风,面色红润,返老还童。
当你练上十天半月后,就会知道如此简单之法实事上乘。
预备势:两脚平行站立,与肩等宽,膝盖弯曲稍过脚尖,高血压内八字,低血压外八字。
膝盖弯曲度视体质强弱而定,可高位也可低位,抖动的幅度可强可弱,均以身体的可行度而定。
定位是特别重要的,身正则气顺。
血压的高低与肾有直接的关系,故练马步桩是强肾的大法,使肾水充盈。
阴阳平秘,元气从肾复生,或细胞不断增加,使生命在现,气血畅通周身出汗,精神大增,红光满面喜得春风。
口号:振臂高呼一切预备好了,在这里振臂高呼信息的口号,任选一段或几段。
使操练者精神情绪进入最佳状况。
忘掉往日的一切。
进入大道太极之中。
通过呼应口号,信息场进一步强化,更容易进入归一的气功态。
第一节、震撼大地双手朝下,弯腰,头略低,目视地面击掌,击打的声音波及大地,使大地的回声波波及自己,回声的音波称之信息反馈,也就是地球的气息从腿达至全身。
切忌仰头,以免气血在颈部不得疏通使得小脑供血不足,头低下则气顺,骨髓之气血补充大脑。
拍打36次。
第二节、震撼自己身体立直,双手十指朝上,在膻中前合十击掌,也称打开心门,把有病的心(称坏心)拍好、把病心(也称黑心)拍成良心(称红心),使心扇绽开,容纳宇宙。
有容乃大,可装下世界万物。
将心变的慈善、热心、健康。
一切不如意的事均不在意,活得英姿飒爽。
拍打36次。
第三节、震撼宇宙双手胳膊高举过头,双手指朝上在百合顶上成环状,击掌,击打时环状的音波直达宇宙,再从高天下来的信息波反馈到你的自身,一来一往信息互换,从宇宙来的能量进入你的体内,双膊成环犹如光圈,形成一个辉光照射,随着身体强壮,光度也在增强。
武当三十六功

武当三十六功武当三十六功三十六功乃武当镇山之宝,来自清末武当山道总徐本善大师。
其中绝技均来自手抄秘本,非常珍贵。
武当三十六功与少林七十二艺齐名,威震武林。
而三十六功更注重内功内劲,乃内家秘传。
第二十一功:子午盘功武当子午盘功子午盘功是武当派常练的静坐之功。
00全段分五步功法(一)静坐前的准备(1)静坐最好能另觅静室。
假若条件不许可,可就在卧室中。
窗门宜开,使空气流通,但有风处不宜坐,门能关闭更好,以免外来干扰。
(2)坐时(坐在床上即可),或另备坐凳,但总以平坦为宜,座位上需铺被褥或垫子,务使软厚,以便于久坐。
(3)在入坐之前,应宽松衣带,使筋肉不受拘束,气机不致阻滞,但在秋冬等寒冷时节,两腿必须盖好,以免膝盖受风。
(二)静坐时的姿势——调身1.静坐时的两腿(1)静坐时的两腿必须盘起来。
先将左胫加到右股的上面,再将右胫扳上来加到左股的上面,这种坐法叫做双盘膝,也叫双跏趺。
这样的姿势,可使两膝盖的外侧都紧靠着褥垫,全身的筋肉正像弓弦的伸张,坐时自然端直,不至于有左右前后的倚斜。
(如下图)这种坐法,假使初学和年龄较高的,觉得难以仿效,那就不必勉强,可改用下列第二种方法。
(2)盘时可随各人的习惯,或将左胫加到右股之上,或将右胫加到左股之上,这种坐法叫做单盘膝,也叫单跏趺。
(如下图)单盘坐比较双盘膝有些缺点,因为假使将左胫加于右股之上,那么左膝盖外侧必落空,不能紧靠着褥垫,身子易向右倾斜;假使将右胫加于左股之上,那么右膝盖外侧必落空,不能紧靠着褥垫,身子易向左倾斜。
初学的人,不能双盘,自以单盘坐为宜,只要注意姿势端正,能使身体不倾斜,功效还是一样的。
(3)初学盘坐的时候,双腿必将发生麻木或酸痛,必须忍耐。
练习久后,自然渐渐适应。
当麻木到不能忍受时,可将两腿上下交换。
假使再不能忍受,那么可暂时松下,等麻木消失后再放上去。
2.静坐时的胸部、臀部和腹部(1)胸部可微向前俯,使心窝降下,所谓心窝降下,就是使横膈膜松弛。
武式太极拳三十五三十六式左拍脚和转身十字摆莲

武式太极拳三十五三十六式左拍脚和转身十字摆莲
武式太极拳左拍脚
1、弓步搭手重心移向右腿,左腿屈膝脚跟提起,左掌向前穿出至右前臂下方(图3-174)。
2、独立拍脚重心移全右腿,左脚向左前方摆踢,脚面绷平;两掌左右分开,左掌拍击左脚面,右掌侧平举,掌心朝外,肘微屈;眼看拍脚方向(图3-175)。
(结东动作定势朝东北)
动作要领:1、、2、动要连贯,-气呵成;重心前移穿掌时,右脚不能转动;左脚摆踢之前要松腰、敛臀、沉胯,左腿随之微屈,而后向前摆踢。
武式太极拳转身十字摆莲
1、独立转身身体以支持脚为轴左后转,左腿屈膝收提;两臂屈肘于体前相合,右前臂在上,左前臂在下,掌心均朝下(图3-176)。
2、十字拍脚右腿支持,左腿向右向上向左弧形外摆,脚面绷平稍内扣;右掌向右拍击左脚面。
眼看拍脚方向(图3-177)。
动作要领:转体时要支持腿脚跟为轴转动,转体后右脚趾及时抓地,保持重心稳定。
摆脚要过胸,拍脚要准确。
武当派绝学武当三十六功2

武当派绝学武当三十六功2第八功:重捶功武当重捶功武当重捶功,与一般的铁拳功不同,“重捶”,指的是拳重如铁,击打有穿透之劲。
练法以内劲为主,外壮为辅。
功成后,两拳外表与常人无异,拳不生茧,乃内家秘传。
00全段分内、外功法(一)内壮秘法1.两脚平行开立约同肩宽,面向东方,面微仰,目微上视;两肩垂下,肘微屈,两掌心向下,十指尖向前。
然后运功,身形、手势不变,全用暗劲,十指尖往上翘,掌根往下按为一次,默数49 次。
一次比一次加紧,不可放松,直到49 次数完,方可放松双手及身体。
以下各势要领均与此同。
(图8- 1)2.两手皆以四指屈握于掌心成拳,拳背向前,唯两大拇指伸开翘起,两肘略屈提,拇指尖正对两大腿外侧,距约二三寸,拳心向后。
姿势摆定后,开始运功:拳加一紧,大拇指翘一次;数49 次,即拳紧指翘49 次,一次比一次加紧,不可放松。
(图8- 2)3.将拇指叠在中指中节上为拳,转成拳心向里,两虎口向前,肘臂略屈。
姿势摆定后,开始运功:数49 字,每数一字,拳加紧一次,一次比一次加紧,不可放松。
(图8- 3)4.两臂平抬向前伸,两拳相离约1 尺,拳眼向上,两拳心相对,拳与肩平,肘微屈。
数49 字,拳加紧49 次。
(图8- 4)5.两拳向上伸举,肘节略屈,拳心向前,拳眼相对,头微仰。
姿势摆定后,开始运功,默数49 字,每数一字拳加紧一次。
(图8- 5)6.肘下落与肩平,两拳屈举于两耳侧,离耳寸许,拳眼对肩,拳心向前。
姿势摆定后,开始运功,数49 字,每数一字,肘尖往后用力,拳加紧一次。
(图8- 6)7.全身往后一仰,两脚尖离地,趁势一仰将两臂左右平伸,虎口向上,拳心向前,两脚尖微微上翘。
姿势摆定,开始运功:默数49 字,每数一字,两拳往上、往后用力,胸向前合,拳加紧一次。
(图8- 7)8.将两臂平转向前与第四势同,但此两拳略近一些,数49 字,每数一字拳加紧一次。
(图8- 8)9.两拳向胸前收拢,至两乳前时翻拳,拳面对鼻尖,拳背食指节尖离鼻尖一二厘米,拳眼向下,头微仰。
武当赵堡太极拳小架拳谱

武当赵堡太极拳小架拳谱第一式预备势第二式金刚三大对第三式揽插衣第四式右白鹤亮翅第五式单鞭第六式斜金刚三大对第七式左白鹤亮翅膀第八式斜行第九式高探马第十式跃步第十一式斜行第十二式高探马第十三式跃步第十四式上步金刚三大对第十五式伏虎第十六式擒拿第十七式串锤第十八式肘底看捶第十九式倒撵猴第二十式左白鹤亮翅第二十一式斜行第二十二式闪通背第二十三式右白鹤亮翅膀第二十四式单鞭第二十五式云手第二十六式左高探马第二十七式右插脚第二十八式右高探马第二十九式左插脚第三十式旋脚蹬根第三十一式跃步三锤第三十二式青龙探海第三十三式二起插足第三十四式分门桩抱膝第三十五式旋脚蹬根第三十六式分马掌第三十七式研手捶第三十八式抱头推山第三十九式右白鹤亮翅膀第四十式单鞭第四十一式前后照第四十二式野马分鬃第四十三式玉女穿梭第四十四式转身揽插衣第四十五式右白鹤亮翅膀第四十六式单鞭第四十七式云手第四十八式双风灌耳第四十九式扫堂腿第五十式左金鸡独立第五十一式右金鸡独立第五十二式双跌脚第五十三式倒撵猴第五十四式左白鹤亮翅第五十五式斜行第五十六式闪通背第五十七式右白鹤亮翅膀第五十八式单鞭第五十九式云手第六十式十字单摆莲第六十一式金刚三大对第六十二式揽插衣第六十三式右七星下势第六十四式擒拿第六十五式吊打指裆捶第六十六式回头看画第六十七式右白鹤亮翅膀第六十八式单鞭第六十九式左七星下势第七十式擒拿第七十一式跨虎第七十二式双摆莲第七十三式弯弓射虎第七十四式金刚三大对第七十五式合太极(收式)。
太极拳小架36式拳谱

太极拳小架36式拳谱
太极拳小架36式是一套较为精简的太极拳套路,它融合了太极
拳的传统理念和动作要领,是一种较为流行的太极拳套路之一。
在
太极拳小架36式的拳谱中,通常包括了每个动作的名称、动作的要领、呼吸方法、身体的动作配合、以及套路的整体特点等内容。
首先,太极拳小架36式的拳谱会详细描述每个动作的名称,这
有助于学习者记忆和理解套路的结构。
其次,拳谱会解释每个动作
的要领,包括站姿、手势、步法的要求,以及身体的力量发挥等方
面的指导。
同时,拳谱通常也会说明每个动作的呼吸方法,因为在
太极拳中呼吸和动作是紧密配合的。
此外,拳谱还会详细描述身体
的动作配合,如何通过身体的转动和运动来达到套路的流畅和美感。
最后,拳谱会总结套路的整体特点,包括起势、收势、开合、动静
结合等整体要领,帮助学习者理解套路的整体内涵。
除了以上内容,拳谱还可能包括一些对太极拳理论的解释和套
路的应用技巧,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和练习要点。
总的来说,太极拳
小架36式的拳谱是帮助学习者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一套路的重要参考
资料,通过认真学习拳谱的内容,可以更好地领会太极拳的精髓和
内涵,提高自身的练习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当太极拳三十六式(游玄德演示)第一式:无极桩两手下垂,自然站立,独立守神,中正安舒,虚领顶劲,面南背北。
动作要领:在武当太极内功修炼当中,很重视南北极子午向,达到天人合一。
道家养生秘要:醒神安脑、引气归元。
图1第二式:抱元守一左脚左移,两脚与肩同宽、平行、足心含空、男左女右,两手合抱,拇指相对成圆状,顶天立地,头部中正,全身放松,气沉丹田。
动作要领:身正,体松,气顺,神凝,全身透空,八面支撑。
道家养生秘要:掐诀凝神、鼓荡丹田.图2第三式:开太极(图3、4、5)两手从身体两侧分开,如铜钟式,有气感后,慢慢伸展,至两臂展平与身体成大字状。
手心向下外转至手心向上,慢慢合于头顶,中指相对节节贯穿经面前下沉至丹田,两手以腕为轴外展,十指向前。
动作要领:两手分开自上而下划圆,须一气合成,配合呼吸。
道家养生秘要:伸筋拔骨、气贯黄庭。
第四式:金龟戏水(图 6 )接上动,松腰屈腿下沉成马步,两手掌心向下向前棚起,两腿直立,随即沉肩垂肘如金龟戏水下沉,双手收于丹田处,合抱于胸前棚出。
动作要领:太极有八十一个劲,此动作是个翻转劲,须周身协调一致,身形中正安舒。
道家养生秘要:任督通关、升清降浊。
金龟戏水图6第五式:怀中抱月(图7 、8 )两脚成马步,腰右转,左手掌心向下收于左肋,在随身体右转,合于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收于丹田,两掌心上下相对。
动作要领:以腰带手,圆转中正,切记低头弯腰。
道家养生秘要:坎离相交、养心去火。
怀中抱月图7 图8第六式:拨云见日(图9 、10 )接上动右转腰,两手掌心向上,右手在前、高不过眉,左手在后,低不过胸,左脚内扣,右脚外摆,两手分开,内旋挤出,掌心向前,左脚跟步。
动作要领:动作变化须自然圆活,力整。
道家养生秘要:转腰强肾、益寿延年。
拨云见日图9第七式:陆海奔潮(图11 、12 )退左脚,两手下捋收于胯根,双手合抱棚出,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如抱婴儿状,左脚蹬,右脚弓步。
动作要领:下捋时忌低头,弓步时须全身贯力。
道家养生秘要:气运周身、培元固本。
陆海奔潮图10 图11 图12第八式:怀中抱月(图13 )右脚内扣,左脚外摆成马步,右手掌心向下合于胸前,左手掌心向上,收于丹田,两掌心上下相对。
动作要领:以腰带手,上下连贯。
道家养生秘要:坎离相交、养心去火。
图13第九式:拨云见日(图14 、15 )左脚外摆,右脚内扣,前三后七,重心在右腿,左掌掌心向上棚起,高不过眉,右手掌心向上,合于左臂弯,低不过胸,双手缠丝外旋,合劲推出,掌心向前,十指向上。
动作要领:动作变化须自然圆活。
道家养生秘要:转腰强肾、益寿延年图14 图15第十式:陆海奔潮(图16、17)退右脚,双手下捋,收于胯根,双手合抱棚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如抱婴儿状,右腿蹬,左腿成弓步。
动作要领:下捋时忌低头,弓步时须全身贯力。
道家养生秘要:气运周身、培元固本。
图16 图17第十一式:海马吐雾(图18)双掌合力内旋,左掌上托,右掌前推,右脚跟步放于左脚后,虚点地面。
动作要领:双掌上托前推一气合成。
道家养生秘要:阴阳互济、健脾开胃。
图18第十二式:黑虎巡山(左右式)(图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右脚退步,双手大捋,同时左脚内扣,右脚外摆,右手后撑撩出,左手掌心向上抱丹田继续右转,左脚经右脚前迈步,右掌反转掌心向上,左掌自下而上托起,左脚内扣,双掌经左耳向前拉出,右脚收于左脚前,双掌下落至丹田,右脚迈步向前弓出,双掌经胸前弧形按出。
右脚内扣,左脚外摆,重心转换,双手大捋,左手后撑撩出,右掌心向下抱丹田继续左转,右脚经左脚向前迈步,左掌翻转掌心向上,右掌自下而上托起,右脚内扣,双掌经右耳向前拉出,左脚收于右脚前,双掌下落至丹田,左脚迈步向前弓出,双掌经胸前弧形按出。
动作要领:注意步法虚实变化,眼尖、手尖、脚尖相对。
道家养生秘要:河车搬运、吐纳益肺。
图19-29第十三式:十字手(图30 )右脚跟步于左脚后(左实右虚),左手在前,右手在后成十字手,交叉于胸前。
动作要领:十指向上,含胸拔背。
道家养生秘要:藏风闭气、壮骨蓄力。
图30武当太极拳第十四式:狮子回头(图31、32、33)右脚向右斜前右方迈步成马步,双掌掌心向下自裆前自然分开,慢慢在身体两侧抬起,掌心向前两臂成山字状,左脚向前上半步。
动作要领:双掌开合时须以腰带手。
道家养生秘要:通筋活络、有利肠胃。
图31 图32 图33武当太极拳第十五式:揽雀尾(图34、35)抬右脚后退,双手下采,右掌内旋掌心向下,拦于胸前,左掌心向上拦于裆前,同时左脚移于右脚前成虚步。
动作要领:两手双缠丝,劲须合住。
道家养生秘要:气行海底、涌泉移位。
图34 图35第十六式:推窗闭月(图36)左脚向左迈出成弓步,左掌环抱棚出,右掌置于左臂内侧。
动作要领:左脚如猫行,向左侧迈步,身如波浪。
向左方靠出。
道家养生秘要:内力潜转、温养三焦。
图36第十七式:叶底藏花(图37)左手缠丝上架,右掌合力推出。
动作要领:双手形成连环劲。
道家养生秘要:命门火动、手脚如弓。
图37第十八式:丹凤朝阳(图38)右脚向右侧迈出成右弓步,右手经丹田向右上方挑领,左手下沉至左胯根。
动作要领:右肘下垂成立肘,目平视。
道家养生秘要:竖颈立项、平衡阴阳。
图38第十九式:回头望月(图39、40)跟左脚,右掌掌心向下抱圆,左掌掌心向上抱于右肘下方,左脚向左侧迈出,成川字马步,左掌向左侧挤出,高于肩齐,右掌掌心向下放于右胯根。
动作要领:川字马步是武当太极独有步法,为不摆不扣之形,双掌有缠丝张弓之意。
道家养生秘要:拧腰坐胯、预防老化。
图39 图40武当太极拳第二十式:海底捞月(图41)双脚不动,重心右移变成横裆步,左掌下旋,右掌内转,合于右肩前。
动作要领:双掌顺逆缠丝时注意阴阳变化,左掌心向上,右掌心向下,腰马合一。
道家养生秘要:缠丝封闭、强腰益腿。
图41第二十一式:揽扎衣(图42)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掌经面前向左侧挤出,立肘掌尖与眉齐,右掌心向下落于右胯根。
动作要领:此动作为三节缠丝法,即腰裆劲、胸背劲、手肘劲是也。
道家养生秘要:丹田开合、气行泥丸。
图42第二十二式:海底神针(图43)右掌向右后翻转,左手提拿至腰间,继续缠丝至右手在前下方,左手收于右肘上侧。
右脚外摆向前迈出,左掌掌心向前旋转,右掌内旋放于左肩前。
动作要领:双手拧转下钻,如海中捞针状,头须上顶。
道家养生秘要:棉里裹针、皮毛通神。
图43第二十三式:仙人过涧(左右式)(图44、45、46、47、48)右脚进半步,左腿抬起,双掌向前托起,左掌心向上,右掌向下,随后左脚蹬出。
左脚进半步,右脚抬起,双掌向前托起,右掌心向上,左掌向下,随后右脚蹬出。
动作要领:双手拦拿与腿法须协调一致。
道家养生秘要:提气运力、养肝开目。
图44 图45 图46图48图47第二十四式:转身伏虎(图49)右脚落地内扣左转,左脚外摆拧转,右掌自右经头上方向坐扑按,左掌在右臂内钻出扑按。
动作要领:转身须轻灵稳健,左手在左膝前上方,右掌按于腹前,左右手形成矛盾力。
道家养生秘要:吐故纳新、肺火消沉。
图49第二十五式:玉女献书双掌前探,随后向上向右托出,腰随之右后拧转,双掌旋转从左向右经腹前运至右侧,右掌心向前,高于眉齐,左掌心向前高于胸齐。
动作要领:劲如抽丝,拧裹合力。
道家养生秘要:龙虎相交、耳聪健脑。
图50第二十六式:叶底摘桃(图51)腰左转,双掌连环向左前方撩出,左上右下双掌合力,同时上右脚成虚步。
动作要领:身法运转以腰为轴,两掌缠丝松沉圆活。
道家养生秘要:九转还丹、养气补漏。
图51第二十七式:将军挂印(图52、53、54、55、56、57)抬右腿成独立步,同时右手握拳上冲,拳心向内,左手掌心向下护于裆前,落右脚成马步,右拳防于左掌心。
动作要领:上冲下按之劲形成对立统一之势,落步收拳整体合一。
道家养生秘要:回光返照、通肾利尿。
图52 图53图56 图57第二十八式:灵官架单鞭(图58)左脚向左前方迈出脚跟着地,双掌向左前方挒出,复变双采劲,右脚虚落跟进,双手继续自下向右上缠拿,右手变子午钩手,左脚向左前方迈出成弓步,左手经面前划过向前推出。
动作要领:此动作为阴阳连环暗脚的使用法,手法上则有棚、挒、挤、靠、拿之玄机,举手投足具要轻灵。
道家养生秘要:五气朝元、去痰生津。
图58第二十九式:七星朝斗(图59)扣左脚,右脚外摆,重心右移成右弓步,左掌向上经面部向右划弧,落于右腕部,右手子午钩手,与肩平,两目向前平视。
动作要领:双手形成上下左右的浑圆劲,蓄而待发七星拱月。
道家养生秘要:青龙归位、玉液还丹。
图59第三十式:二仙传道(图60、61)右腿重心下降成扑步,双手如游龙戏水落于裆前,随后左腿弓出成左弓步,双掌自下而上穿出,左手在前与肩高,右手在后与胸齐。
动作要领:扑步变弓步要顺随连贯,双手穿出要立肘松肩。
,双掌如游龙戏水,前掌尖与鼻尖脚尖三尖相对。
形成内外三合之势。
道家养生秘要:腰马协调、心肾平和。
图60 图61第三十一式:蛇雀争雄(图62、63)左脚内扣,右脚外摆,双掌平行运至胸前,右掌心向下,左掌心向上,双掌随腹右转举过头顶,在左右耳部划圆而下挤靠左转。
动作要领:以腰带手,拧转钻翻,将太极拳合抱之力由腰胯传于双掌。
道家养生秘要:手运乾坤、舒肝理气。
图62 图63第三十二式:五龙捧圣(图64 、65 、66 )右腿提起成独立步,右手握拳上冲,拳心向左,左手掌心向下护于裆前。
右脚下落成马步,左手外缠掌心向上,右手立拳落于左掌心。
动作要领:整个身法、手法如蛇出洞,升降自如,穿拦提放,如履薄冰。
道家养生秘要:升降起落、消除疲劳。
图64 图65图66第三十三式:龙步云手(图67 、68 、69 )右脚向左脚后倒插步,左手自右经面前向左云转,右手则随势抱于腹前,左脚同时向左运步成马步,左手向左下运转,右手自左下方经面前向右云手棚出。
动作要领:手眼身法步同时运动,上下一体,忌棱角之形。
道家养生秘要:云转巧妙、活肩活腰。
图67 图68图69第三十四式:狮子滚球(图70、71、72)右手自左经面前向右下运动,左手向右做扑面掌,腰右转,右手自右后向前转动,左手外缠丝,掌心向上收于腹前,右手掌心向前高过头顶。
动作要领:双手内外缠丝幅度要大、合劲时沉肩垂肘,气吞山河。
道家养生秘要:奇经相通、八脉养精。
图72第三十五式:金蛇缠柳(图73、74、75、76)右脚内扣,向左转身,左脚向左前方迈步,双掌自右向左双缠丝,左手握拳环抱,同时右脚跟步放于左脚后,右手按于左腕处,右脚向右迈步,左脚跟进放于右脚后,双手自左经腹前向右上双缠丝,右手握拳环抱,左手按于右手腕处。
动作要领:此动作突出丹田鼓荡,左右缠丝,如长江大海之势,滔滔不绝,又似行云流水须一气合成。
道家养生秘要:练精化气、气清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