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教学设计
《童年趣事》的教学教案设计

《童年趣事》的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童年趣事的主题和意义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对童年生活的记忆和怀念之情1.2 教学内容介绍童年趣事的定义和特点通过阅读童年趣事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运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故事背后的意义2.2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通过提问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和趣事进行引导阅读故事:学生阅读《童年趣事》的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讨论分享: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童年趣事,并选择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题和意义,并反思自己的童年经历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能力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评估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评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3.2 教学反馈教师根据评估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的互动和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4.1 教学资源《童年趣事》的故事文本与故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学生反馈表格和评估工具4.2 教学材料学生分组讨论的指南和问题学生分享的模板和引导教学反思和评估的报告模板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教学方法和步骤设计教学评估和反馈的方式5.2 时间安排引入话题:10分钟阅读故事:20分钟讨论分享:30分钟总结反思:15分钟第六章:教学扩展活动6.1 教学扩展活动目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对童年生活的深入思考增强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6.2 教学扩展活动内容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童年趣事进行表演或制作成小故事书展览展示:学生将小组合作的结果进行展览,展示童年趣事的表演或故事书第七章:教学注意事项7.1 教学注意事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和经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7.2 教学应对策略对于不愿意分享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支持,或者提供其他方式表达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和解释,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励他们继续努力第八章:教学反思与改进8.1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学生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表现8.2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资源和材料的提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九章:教学评价与反馈9.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程度、讨论分享和作业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教师的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9.2 教学反馈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的互动和改进第十章:教学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总结教师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总结,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也进行自我总结,反思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和成长10.2 教学展望教师和学生共同展望未来的学习,提出改进和发展的方向鼓励学生持续关注和思考童年趣事的主题,培养对文学和生活的热爱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第一章)需要重点关注故事主题和意义的提取,以及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童年的价值。
六年级语文教案《童年趣事》

六年级语文教案《童年趣事》教学目标:1. 通过讲解《童年趣事》这篇文章,了解自然风景的描写,感受童年的快乐。
2. 培养学生观察、描写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景物的审美能力。
3. 启发学生对于自己的童年趣事的回忆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文章的自然景物描写,培养学生对景色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2. 帮助学生从自己的童年生活中寻找并表达自己的趣事,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幻灯片、多媒体设备,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美丽自然风景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自然风光,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
教师说:大家看到这些美丽的自然风景了吗?你们有没有在自己的童年生活中经历过有趣的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2. 预习导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谈论“童年趣事”一课的内容,提问学生是否有类似的经历,鼓励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
并指导学生预习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3. 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读《童年趣事》,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自然风景描写和主人公的趣事。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出示幻灯片或多媒体设备上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课文内容。
4. 分析讨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特点,讨论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传达了什么情感和意义。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在童年时期的趣事,提问学生为什么喜欢这样的趣事,从中培养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
5.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强调学生要学会观察和感受自然风景,记住自己的童年趣事,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趣事的小作文,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趣事进行描述。
同时,鼓励学生带来一些童年的照片或物品,带来班级展示和分享。
板书设计:童年趣事- 自然风景描写- 情感和意义自己的童年趣事- 观察和感受- 情感表达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童年趣事》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感受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景物的审美能力。
《童年趣事》教案

《童年趣事》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有条理、有重点地记叙一件童年趣事。
2. 引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懂得通过细节描写把事情写具体。
3. 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引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懂得通过细节描写把事情写具体。
2. 难点: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 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童年照片或讲述童年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童年趣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童年趣事》。
2. 新课呈现(20 分钟)
- 教师讲解写作要点,包括如何选择趣事、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运用细节描写等。
-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
- 学生选取一个最有趣的故事,在全班进行分享。
3. 课堂练习(10 分钟)
-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写作提示,撰写一篇《童年趣事》的文章。
- 教师巡视学生写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课堂总结(5 分钟)
-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写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5. 课后作业(5 分钟)
- 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使其更加完善。
- 鼓励学生将文章读给家人或朋友听,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发挥学生的主动
性。
同时,通过练习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童年趣事教案(通用

童年趣事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童年趣事》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词学习、语法点讲解、口语表达训练及写作技巧引导。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童年时期的快乐。
2. 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生词、短语,学会运用新学的词汇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3.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培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趣事的能力,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重点:掌握生词、短语,学会运用新学的词汇进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讲述自己的童年趣事,引起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2)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5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生词、短语及语法点。
(3)学生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教师展示一组童年趣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分组讨论,用新学的词汇描述图片中的情景。
4.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2)学生独立完成例题,教师指导。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完成课后的练习题。
(2)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指导。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童年趣事》2. 生词、短语:(1)蹦蹦跳跳(2)哈哈大笑(3)一溜烟(4)手舞足蹈3. 语法点:一般过去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一个童年趣事。
(2)运用新学的词汇,写一篇关于童年生活的短文。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趣事,培养观察力。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共3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在看,听,说,读,改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习作实践;在兴致盎然的习作实践中,感受习作成功带来的乐趣。
抒写童趣,体味快乐
——《童年趣事》作文指导课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积累·运用八》的习作《一件童年趣事》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以及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这次习作可写的内容是相当宽泛的。内容主要是记叙童年生活中有趣事。(一)教学目标:1、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2、能围绕中心,真实、具体地选择一两件最有趣的写下来,能表达真情实感。3、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通过叙事写出自己明白的道理。(二)教学重点:必须是有趣的事,所写的一件事必须趣味十足。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展示童年趣事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童年时光的回忆,增强学生对童年的美好记忆;2.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3.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体验到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学生能听懂和理解关于童年趣事的故事;2.学生能以书面形式描述自己的童年趣事。
教学准备:PPT、教材《童年趣事》、教学卡片、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童年趣事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童年的回忆。
2.教师与学生一起回忆和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
二、呈现(20分钟)1.教师出示教学卡片,展示一些童年趣事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图片所描述的事情。
2.教师播放教材中的故事音频,要求学生仔细听,并回答问题。
三、讨论(20分钟)1.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的童年趣事,并进行小组展示。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四、运用(30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进行童年趣事表演,学生可以通过创编故事情节、表演方式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童年趣事。
2.学生通过表演来体会和理解童年趣事的乐趣,并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五、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经历。
2.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己总结课堂所学。
六、作业布置(5分钟)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趣事的作文,字数至少300字。
教学辅助措施: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在展示和讨论环节上设置适当的竞赛和奖励,激励学生参与互动。
3.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自由创作,如表演、作文等。
教学评价方法:1.教师通过观察和听取学生的回答,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
2.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和作文,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学生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童年趣事教案5篇

童年趣事教案5篇童年趣事教案篇1学习目标:1.明确习作要求,激发爱好,指导选材。
2.理清习作思路,指导写详细。
激发爱好,指导选材。
理清习作思路,指导写详细。
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1.揭示作文题目,审题。
想想题目每个词的意思,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体裁:记事。
题眼:趣,限定事情必需好玩,以主要篇幅写“趣”。
童年,指“我”以前经受的事。
)2.学习课文,激发爱好,指导选材。
(1)什么样的事可以算作“趣事”?(联系“习作提示”和“参考题目”。
)〔2〕“提示”例举的事你经受过吗?简要地述说过程,好笑在什么地方?(鼓舞沟通。
老师随机介绍几则趣事。
)(3)除厂蠢事、傻事、出洋相、闹笑话的事,还有哪些事也属于趣事范围?(鼓舞拓展思路,如捉迷藏、捉蟹、粘知了......)(4)小结:好玩的事指吸引自己、引起冲动并努力去做的,富好玩味的事。
一般说来,好事、有意义的事不在题目要求范围内。
3.再学课文,明确习作要求。
(1)我们写“趣事”是为了表达什么?(童年是快乐的,好玩的。
)还有什么要求?(表达要真实、详细。
)(!)小结:不能胡编乱造,道听途说。
也不能有意夸大,违反常情常理。
恶作剧的事不能写。
4.学习“参考片断”,指导写详细。
(1)简要述说《酒醉小麻雀》是怎么一回事。
(2)你觉得哪些情节写出了“趣”‘(酒醉麻雀的方法好玩,别出心裁;麻雀争啄米的情节好玩;醉酒后的麻雀样子好玩;活捉醉酒麻雀好玩。
)(3)小结写详细方法:紧扣“趣”字,着力写好好玩的、令人发笑的情节,写出自己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及当时的心情。
写出“童趣”。
5.习作。
(提示可以以童年趣事命题,也可以另拟题目。
) 童年趣事教案篇2观赏教学目标:通过评讲同学习作《童年趣事》,让同学重温自己的一件童年趣事,明确并把握如何将好玩的地方写详细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总结本次习作状况本次习作要求同学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有情好玩的小事里选择一件写下来。
大部分同学能选择一件童年趣事写下来,能把好玩的地方写详细,叙事时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写,语言生动流畅,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留恋、怀念之情。
《童年趣事》教案

《童年趣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童年生活中的有趣经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2、让学生能够生动、具体地描述童年趣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珍惜美好时光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选择印象深刻、有趣的童年经历进行写作。
指导学生如何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的畏难情绪,让学生愿意写、乐于写。
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使文章生动有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是一段充满欢乐和趣味的时光。
在童年里,我们可能做过一些傻事,闹过一些笑话,也可能有过一些奇妙的冒险。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童年的回忆,分享那些有趣的故事。
(二)说一说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自己童年里最有趣的一件事。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这件趣事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
3、请几位同学站起来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三)写一写1、给学生 15 分钟的时间,把自己刚才说的童年趣事写下来。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写作。
(四)评一评1、选取几篇学生的作品,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
2、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事情的经过是否清楚、完整。
有没有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比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让文章更生动。
有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五)改一改1、让学生根据同学们的评价意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
2、教师再次巡视,给予个别指导。
(六)范文赏析展示一篇优秀的范文,引导学生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七)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起回忆了童年的趣事,并且学会了如何把这些趣事写下来。
希望大家以后能够多观察、多思考,用手中的笔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五、课后作业1、继续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
2、阅读一些关于童年的优秀作品,如《城南旧事》《呼兰河传》等,积累写作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习作:
《童年趣事》习作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第二条指出要“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第三学段的第二条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第三条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仔细阅读和思考这些表述,可以看出,课标特别强调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因此,本设计通过让学生回忆童年,回忆童年经历的趣事,旨在从内容入手,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乐写、有东西写。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写童年趣事。
2.指导学生把趣事的经过写清楚并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细节描写和详略得当。
重、难点:
指导学生把趣事的经过写清楚并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细节描写和详略得当。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照片或和家人、小伙伴一起回忆童年趣事。
2.教师做好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教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童年》,渲染情境。
2.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五光十色的童年,童年,就像是色彩斑斓的画一样,上面画满了令人难忘的回忆。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美好的童年时光吧!
3.听了这首歌曲,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4.学生谈感受。
二、打开思路,畅谈趣事。
1.趣事大公开
师:说到童年啊,老师也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我们那一代人跟你们这一代人不同,我们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玩具,有的只是整天在田间抓青蛙,在河里摸鱼,在山上挖竹笋,在林间打鸟,……最有趣的就是把玉米从地里摘回来后,把玉米须贴在下巴上做成胡子,扮成老爷爷的样子。
我们那一代人的童年啊,有太多太多值得回忆的东西了。
师:你们这一代人童年最有趣的又是什么呢?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想好的,跟同学交流交流。
2.谁的趣事多。
组织男女生开展一次主题为“谁的趣事多”的说趣事大赛。
男孩的童年趣事太多了。
例如:男孩的童年是几个男孩买了一把枪,穿着一身超人的衣服,披了件披风,然后,做了一个手势说“我是咸蛋超人”。
女孩的童年是抱着一个布娃娃,给布娃娃打针、看病,还和布娃娃说悄悄话。
女孩子的童年是穿妈妈的高跟鞋,用妈妈的化妆品打扮。
3.谁的趣事笑掉牙
(1)童年,可真是一串美丽的珍珠,样样都是那么有趣,该写哪一件事呢?不妨闭上眼睛慢慢来想一想,哪些事能让你想起来就忍不住要笑出声来呢?
(2)想好的,就跟其他同学交流交流,把你的趣事说给其他同学听,看看谁的趣事最好笑。
(3)学生在小组内说自己的童年趣事,趣在哪里?
要求:说的同学要说清楚事情的经过,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听的同学要认真听他是怎样说清楚事情的经过,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的。
4.全班大交流。
(1)请一个学生说出自己的童年趣事。
(2)学生评议,师点拨。
三、观察图片,试着说“趣”。
1.童心童趣
师:你觉得这幅图有趣吗?你觉得哪些地方有趣?
师:图片中的这个小孩,他在干嘛?他在想什么?
指名回答。
师小结:对呀,这个孩子多么天真可爱呀,原来,他是在模仿鸭子走路,多有趣啊!正是这一份童稚让我们觉得童年是那么美好。
所以咱们要把心里的那些天真幼稚的想法“晒”出来。
2.童言童语
师:在这幅图中,这个小孩可能会说些什么有趣的话呢?
指名回答。
汇报:小孩可能会说:“小鸭小鸭,我能跟你做朋友吗?”“小鸭小鸭,你看,我也是一只鸭子,我也会像你一样走路呢!”“你看,我也会像你一样叫,嘎嘎嘎……嘎嘎嘎……”
3.行为之趣
师:我们写完了孩子的童言童语之后,还要继续写孩子的动作之趣。
他的动作有趣吗?怎样有趣?请你想象一下,把他的有趣的动作表达出来。
指导回答。
汇报:这个孩子趴在草地上,学着鸭子的样子“爬行”,只见他两只手一个抬起,另一个放下,这样向前行走,把头抬起来,望着前方,还真有点像鸭子走路的样子呢!
师引导:细细观察想象孩子的这些行为,你看到了一个怎样孩子?你要怎样才能把这一点有趣的地方写下来呢?
四、明确要求,指导习作。
师:老师有个提议,咱们选择一两件最有趣的童年趣事写下来,装订成一本《五(1)班童年趣事集》。
让快乐在我们手中流淌,让快乐流向更多人的心里,好吗?
那么.写好童年趣事,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吗?:
1.突出“趣”(你是如何理解“趣”的?能简单说说你选的趣事是什么吗?)
2.事情经过清楚(说说你的童年趣事的经过。
对,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
3.内容具体(怎样才能做到“内容具体”呢?用老师教给的方法,在突出有趣的关键地方多问几个“怎么样”。
你能为大家朗读读书笔记上内容具体的精彩片断吗?) 4.创意表达(你告诉我雪化后是水.老师给你100分;你告诉我雪化后是春天,老师给你120分。
创意表达可以体现在句子、题目或文章立意中,你想到相关的内容了吗?)
五、自由习作,教师巡视。
课件:图画:童年趣事图片小集。
伴乐:钢琴曲。
师:同学们,还等什么,动笔吧,去寻找童年的足迹,去寻找童年的快乐!
板书设计:
童年趣事
童心童趣
童言童语
行为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