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中国的西北地区(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导学案-第八章西北地区(单元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导学案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组成。
2.运用资料,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了解西北地区干旱形成的原因。
3.掌握西北地区的农业特点及农业区的分布。
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图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沙漠图片这样的景观,我们可以在哪里看到呢?引入西北地区。
二、自主学习草原和荒漠1.位置: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大体位于以西,和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以北。
2.地形:以和为主,东部主要是高原,西部和相间分布。
3.气候:西北地区距海较,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因此,这里的降水比较少,是我国面积最广的地区。
4.河流:由于气候干旱,这里的河流稀少,且多为性河流,是我国河的主要分布区。
5.植被景观:西北地区东部高原以为主,向西逐渐过渡为和,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
三、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西北地区自然环境1.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1)在图中填出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字母。
A——内蒙古高原B——塔里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2)结合下图说出西北地区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成因。
2.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成因探究活动二西北地区农业1.西北地区牧业分布: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以东地区的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
贺兰山以西地区分布有草场。
2.西北地区农业特点及分布(1)降水稀少,以业为主。
(2)主要分布在甘肃的,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和宁夏平原及平原地区。
3.农产品品质及形成:由于夏季气温,光照,昼夜温差,西北地区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和长绒棉闻名。
探究活动三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1.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主要有几大牧区?各牧区代表畜种有哪些?2.结合上图,说出西北地区灌溉农业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四、小试身手1.(2018·万州区)从西往东,西北地区景观的变化规律是()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B.荒漠、草原、森林C.草原、荒漠、森林D.荒漠、荒漠草原、森林2.(2018·宜昌)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大致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是受到()的影响A.纬度高低B.距海远近C.地形类型D.人类活动3.(2018·万州区)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A.干旱B.高寒C.湿热D.多雨4.(2018·市中区校级模拟)贝贝暑假骑自行车沿图示线路旅行,在旅程中可能看到的景观有()A.风吹草低见牛羊B.山环水绕C.小桥流水人家D.春风又绿江南岸5.(2018春·宝丰期末)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光照C.水源D.科技6.(2018春·长葛期末)读“我国西北地区及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精品学案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精品学案高二地理组导学案姓名班级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科目:地理课型:新授教学时间:课时:2序号:10学习目标:1.了解西北地区所处的位置、重要的地形区及河流;2.掌握西北地区重要的自然地理特征;1.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与环境问题学法指导:1.通过课前预习,了解西北地区所处的位置、重要的地形区;【预习卡片】图一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季节河、湖沼泽河流山脉长城运河地区分界线湖泊沙漠青岛五十八中地理组制作(参考《区域地理》124-128页和地图册)1.描绘西北地区的界限2.在图中的纬线上填注北纬40°、45°;经线上填注东经80°、90°、100°、110°、120°;3.在图中填出内蒙古高原(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高原)、“三山夹两盆”之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4.在图中填上阴山-河套平原;贺兰山-宁夏平原;祁连山-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5.在图上找出塔里木河、伊犁河、黑河(弱水)6.参考地图册,找出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所处温度带和干湿高二地理组导学案姓名班级地区;【教学过程】一、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合作探究一:1.读“我国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等值线图”,完成(1)-(2)题:图二我国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等值线图400(单位:mm)50大(青岛五十八中地理组制作)800兴400安400丁哈尔滨岭50800乌鲁木齐400托克逊乙50敦煌甲5040呼和浩特丙800银川北京A4001208090100110青岛五十八中地理组制作兰州800(1)读图分析,从北京、呼和浩特、银川到敦煌,降水量的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2)图中A处降水量较(多、少),试分析其原因。
部编RJ人教版 初二八年级地理 下册第二学期春(导学案)第八章 西北地区 (全章导学案)

第八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1)学习目标1.了解西北地区位置、范围及主要地形组成。
2.了解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学习重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学习难点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
自主学习1.西北地区位于我们地势的第级阶梯,大体位于以西、长城和—阿尔金山以北。
2.西北地区的地形以和为主,东部主要是,西部和相间分布。
3.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在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这里河流稀少,且多为河流,是我国的主要分布区。
4.西北地区的植被由东向西过渡为、、。
合作探究1.教材P73—74“活动”。
2.能反映西北地区干旱的地理现象有哪些。
3.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课堂检测1.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高寒B.干旱C.湿热D.多雨2.西北地区干旱的根本原因是()A.深居内陆,山岭阻隔海洋水汽输送B.气温高C.太阳辐射强D.海拔高3.西北地区地表景观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方向()A.从南向北B.从北向南C.从东向西D.从西向东4.造成西北地区地表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因素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5.我国最大的沙漠是()A.腾格里沙漠B.塔克拉玛干沙漠C.古尔班通古特沙漠D.巴丹吉林沙漠6.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是()A.平原、丘陵B.高原、盆地C.高原、山区D.盆地、丘陵7.读西北地区示意图,填出图中地形区名称:①________ 盆地,②______ 山脉,③_________ 河,④ _________ 高原,⑤_________ 平原课堂检测参考答案1.B2.A3.C4.C5.B6.B7.准噶尔昆仑塔里木内蒙古河套第八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2)学习目标了解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特色。
学习重点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特色。
学习难点西北地区灌溉农业的分布及其特点。
自主学习1.西北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基地。
2.贺兰山以东地区降水较,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分布有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大型优质草场。
(完整word版)初中地理七年级--导学案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导学案)【新知梳理】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的。
西方第一本专著则是,它比中国晚3个世纪。
2.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包括环境和环境两大方面。
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土壤、岩石等。
人文环境:人口、民族、经济、工业、农业、城市、交通、能源等。
3.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风土人情等。
(1)日常生活:确认、知道变化、了解世界情况等。
(2)生产建设:种植、兴建工厂企业、选定、城市建设等。
例: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①“低地之国”——围海造陆————奶酪、。
②海洋、土地、森林与生产建设的联系。
海洋——航运、晒盐、捕鱼、开采石油等。
土地——种植农作物、放牧牲畜、建筑房屋、建设铁路(公路)等。
森林——提供木材、放牧牲畜、生态旅游、涵水保土等。
(3)风土人情:阿拉伯人的(服装);西班牙的;我国傣族的,中华民族的等均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问题探究】1.联系日常生活,请你提出5个地理问题。
2.为什么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和粽子,而北方人则喜欢吃馒头和水饺?3.贝贝来自黑龙江省,喜欢溜冰,玲玲来自福建省,喜欢游泳。
为什么两人喜欢的活动截然不同?4.为什么我国著名的奶业企业“伊利”、“蒙牛”两大集团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建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导学案)【新知梳理】1.学会使用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
(2)地图的使用:第一,地图上的方向①一般定向法(无指向标和经纬线时)上下、左右。
②指向标定向法——箭头指向。
【注意点】(1)实际生活中可用于确定方向的事物:太阳、指南针、树木长势(年轮、树叶疏密)、北极星等。
但河流流向、风向不能用于确定方向。
(3)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背朝,这样地图上的方向与实际方向就一致了。
第二,比例尺①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表示距离比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比例尺的公式及计算:比例尺= 距离/ 距离。
③比例尺三种形式及其的转换:。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完整版.docx

年级地理课题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 1 课时授课人上课时间年月日年级班姓名1. 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 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学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 在地图上找出秦习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目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自学备注标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学法指导学生读图、析图,观察判断和主动探究。
指导不同的地理区域学生预习; 1、我国区域划分的依据?2、主要的区域类型有、、。
探究一;同一个区域是否具有多重身份?探究二;活动题(自主学习教师点评)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学生预习; 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自2、区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
学探学究习过程3、四大地理区域的大致界线?探究一;活动题(自主学习教师点评)自主练习:(基础训练)1、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______或不同 ______的区域。
2 、根据各地的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特点的不同 ,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3、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河流)一致。
4、我国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
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下列各组区域是描述自然区域的一组是()A.城市、乡村、农田、林地 B .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青藏高原C.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D.福建、广东、湖南、河北2.下列区域属于不同级别的,并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A.省(自治区)、市(直辖市)、县(自治县、市)B.温带、亚热带、热带 C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D.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3.下列河流中流经四大地理区域最多的是:A .黑龙江B.黄河C.长江D(.珠江)4、下列区域中,属于我国一级行政区域的是:(A 、长春市B 、东北地区)C、内蒙古自治区D、北方地区5、我国四大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自A 、北方地区B 、西北地区C 、南方地区D、青学藏地区检测6、不属于秦岭 - 淮河的意义的是:A 、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限C、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B、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的分界限D、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7、早穿棉袄午穿纱描述的地区位于:A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景观位于:A 、内蒙古自治区B 、西藏自治区C、南方地区()D、东北地区9、邮政编码的数字中,表示省级行政区的是:A 、第一、二位B 、第三、四位C、第五、六位()D、第七、八位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导学案(Word版含答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导学案版含答案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诗中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2.理解本诗运用反复手法在创意境及抒情上的作用3.理解诗人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良好审美情趣【学习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学习方法】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知识链接】作者简介: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舒婷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
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初读诗歌】1. 初读诗歌,读准加点字音﹙A级﹚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 隧洞(suì)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2.词语解释﹙A级﹚疲惫:非常疲乏簇新:极新(多指服装)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绯红:鲜红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一、整体感知,思考以下问题:﹙B级﹚1.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答: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2.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答: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51页,含答案,Word版)-精品教案全册

一《新闻两则》【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学习难点】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2、了解新闻有关知识:关于消息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舓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3)通讯舓:中国——新华舓美国——美联舓、合众舓英国——路透舓法国——法新舓日本——共同舓俄罗斯——俄通舓、塔斯舓3、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
他留给后人的一卷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
他的主要诗词有脍臽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
他写了数百篇消息、述评、评论、答记者问、调查报告、广播讲话等新闻作品,都始终贯穿着一种激昂慷慨、气势恢宏的崇高基调,读来能使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大漠绿洲、魅力丝路——西北旅游区导学案-中国旅游地理》

《大漠绿洲、魅力丝路——西北旅游区》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西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2. 了解西北旅游区的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3. 了解西北旅游区的闻名景点和旅游线路;4. 培养学生对西北地区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旅游的热情。
【导学内容】一、地理位置西北旅游区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省份。
西北地区地处中国大陆板块的西北部,是中国最干旱、最荒凉的地区之一,但也是中国的旅游胜地之一。
二、自然风光1. 大漠绿洲:西北地区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如祁连山、天山、昆仑山等浩繁山脉,还有闻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布齐沙漠。
这些地貌形成了大漠绿洲的景观,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 水上雅丹:位于青海的水上雅丹是一处奇特的自然地貌,由风蚀和水蚀形成,形状各异,犹如一幅幅艺术品。
3. 草原牧场:新疆的伊犁草原和内蒙古的乌兰布统草原是闻名的草原景点,广袤的绿色草原上散养着牛羊,是放飞心灵的好去处。
三、人文历史1. 丝绸之路:西北地区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毗连东西方的贸易往来,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2. 西域文化:西北地区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如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各具特色,形成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
四、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1. 西北美食:西北地区的美食以羊肉为主,如羊肉泡馍、羊肉串、烤全羊等,味道奇特,令人回味无穷。
2. 西北歌舞:西北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歌舞文化,如壮族的锅庄舞、维吾尔族的葫芦丝等,展示了不同民族的奇特风情。
五、闻名景点和旅游线路1. 兵马俑:位于陕西的兵马俑是中国古代秦始皇陵的陪葬品,规模宏大,气势恢宏,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保存了大量的壁画和佛像,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湛技艺。
3. 喀纳斯湖:位于新疆的喀纳斯湖是中国最美的湖泊之一,湖水清澈见底,四季风景宜人,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西北地区
编写人殷敦齐审核人李映泓审批人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全面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
2、学会分析西北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
3、学会分析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成因解决措施
4、树立分析地理问题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重点与难点】
1、西北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
2、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成因解决措施
3、树立分析地理问题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本节课涉及的主要地理原理】
1、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思路——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体现
3、工农业交通的区位条件分析
课时安排:1-2课时
【课前预习案】见课堂自主学习手册
【课堂探究案】:
1、气候:
(1)西北内陆大陆性特征的体现:
(2)西北地区降水的分布规律:
(3)天山北坡降水多的原因:
2、水文:该地区多内流河,季节性河流,湖泊多属于内流河。
内流河水文
特征有哪些?
3、植被:一-荒漠草原为主
(1)植被由东向西呈现怎样的变化?理由是什么?反映了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
(2)为什么天山北坡有生长良好的森林,南坡的森林却很少?
4、(1)新疆的山地牧场冬夏季方面的场所在哪?
(2)我国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5、近年来在吐鲁番的哈密瓜种植园地表上都铺
满了砾石(上图),哈密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
很大的提升,结合本地区的自然特征分析砾石
对哈密瓜生长的影响。
6、坎儿井(右图),普遍于中国
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灌溉系统。
坎儿井
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
古代三大工程。
据图并结合西北地区
的自然特征,请思考坎儿井对输送灌
溉水源有什么作用?
7、材料一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
也是世界著名的内陆河之一,流域面积102万平
方公里,涵盖了我国最大盆地——塔里木盆地的
绝大部分,是保障塔里木盆地绿洲经济、自然生
态和各族人民生活的生命线,被誉为“生命之
河”、“母亲之河”。
塔里木河近年来水量大量
减少,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思考:塔里木河水量
大量减少的原因?如何解决?
【课堂检测】
读下图,完成1~3题
1、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2、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大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3、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地面沉降
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红红火火。
读下面“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带分布图”回答4~6题。
4、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带分布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是()
5、新疆一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完成设计的课题,分两组进行实验探究:甲组直接在地里种植西瓜,乙组在地上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西瓜。
该小组探究的课题可能是 ()
A.西瓜品质与农药残留的关系B.西瓜品质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C.西瓜品质与土壤养分的关系D.西瓜品质与昼夜温差的关系
6、新疆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带来的生态问题主要有
()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②气候恶化,沙尘暴危害加剧
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④地下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7、读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1)A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是______,发展
其的区位优势是:
(2)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__________,说明其原因及解决途径。
(3)简要分析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学习反思】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知识点要质疑?
课堂探究案答案(中国的西北地区)
1、(1)①气温: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
②深居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
(2)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3)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有一些缺口,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可以进入,天山北坡为迎风坡降水稍多。
2、水量少,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短出现在夏季,含沙量大,有结冰期,冬季断流。
3、(1)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有一些缺口,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可以进入,天山北坡为迎风坡,降水稍多,山腰地带有生长良好的云杉林;天山南坡,深居内陆,周围山脉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不利于森林生长。
4、(1)新疆主要形成山地牧场,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夏季牧场在林带以上,冬季牧场在山麓地带。
天山山地是新疆的主要牧区,所产伊犁马、细毛羊是优良畜种。
(2)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塞上江南)河西走廊新疆的绿洲地区
5、⑴砾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⑵砾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6、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多沙质土壤,下渗严重,防止水分的过度蒸发和下渗,将山麓地带的地下水引至农田,修建了坎儿井这种水利工程。
7、原因:
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下渗严重③气候异常,全球变暖,冰川消退。
人为原因:上游大量引水灌溉,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等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措施:1、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发展节水农业。
2、全流域统一管理水资源。
3、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4、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课堂检测
(1)D(2)B(3)B(4)A(5)D(6)C
1钢铁工业附近有白云鄂博铁矿,便利的铁路交通,近便的水源
2水源该地区位于我国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临近黄河,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可利用黄河水自流灌溉,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提高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
3主要环境问题有土壤盐碱化因为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地处干旱地区,蒸发量旺盛,盐分在地表积累,致使土壤盐碱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