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统编版政治必修4课件
合集下载
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精品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

风景迥异的建筑艺术
艾菲尔铁塔(法国)
克里姆林宫(俄)
比萨斜塔(意)
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精品课件-(新教 材)高中 政治统 编版( 2019) 必修四 【精品 】
凯旋门(法国)
白金汉宫(英)
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精品课件-(新教 材)高中 政治统 编版( 2019) 必修四 【精品 】
你知道外国有哪些民族传统节日呢?
伊斯兰群众欢度传统节日—古尔邦 节 St. Patrick‘s Da y 圣帕特里克节, 每年3月17日— 是悼念爱尔兰 的守护神圣帕 特里克的节 日 穿绿色
古印加人自称为“太阳的子孙”,信仰太 阳神为最高神明。每年的6月24日是秘鲁 人祭奠太阳神的节日,这个太阳节在印加 语里叫“英特—拉伊米”,是秘鲁最盛大 的节日之一,节期从这一天起持续一周的 时间。
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精品课件-(新教 材)高中 政治统 编版( 2019) 必修四 【精品 】
❖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1、民族文化的含义: 2、民族文化的作用: 3、民族文化的地位: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表征 2、文化多样性的地位/意义 3、推动文化多样性的措施/要求
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精品课件-(新教 材)高中 政治统 编版( 2019) 必修四 【精品 】
排灯节 是印度教、锡
克教和耆那教“以光明 驱走黑暗,以善良战胜 邪恶”的节日。
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精品课件-(新教 材)高中 政治统 编版( 2019) 必修四 【精品 】
辣白菜 烤鸭
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精品课件-(新教 材)高中 政治统 编版( 2019) 必修四 【精品 】
风筝 法国蜗牛
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必修四教学课件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原因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 遍的规律
各民族间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 种因素的不同
①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关系,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 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 ②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 联系 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如果失去了文化的 民族性,文化的世界性也就不存在了。③民族性与世界性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 能够相互转化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1.民族文化的地位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他民族 文化的区别
民族文化分为两个维度
对内:中国56个民族,每种民族文化各有特色
【教材深一度】理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民族不是以血缘和血统,而是以文化来区分的。文化都是特定民族根据 自己的需要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的环境、 条件,造就了不同民族文化各自独有的风格、特征。不同民族之间的差 异主要是指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像中华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 俄罗斯文化等民族文化就是在各自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并 有着各自不同的民族风格、特征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提示】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 一部分。如古代两河流域人民在法律与天文学上的成就、古代埃及人民在建筑与 医学上的成就、古代中国人民的四大发明、古希腊人民在哲学与艺术上的成就等, 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ppt上课(课件)

A.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内驱力,而信息技术发展的不成熟限制了共享经济的发展,因此,提高信息技术成为发展共享经济的首 要任务。
2.民族文化的内容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核心和灵魂:价值观 。
(2)体现: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 ,以及 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拓展】
(1)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 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 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文化遗 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思维方式:指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也可以称为思维 的方法论。思维方式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不同国籍、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不同,即思维方式 不同。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学习目标
1.搜集我国与其他国家、民族不同风格的建筑,或文化遗产、民族节日、民 族服饰等,理解文化的民族性,明确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核心与体现形式等, 认同中华民族文化,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 2.比较不同国家奥运会会徽,分辨其异同,阐述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成的原 因,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和价值,增强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 3.查阅“一带一路”中不同文化的交流情况,或党和国家关于中外文化交流 的基本观点,认同我国关于文化平等的原则,把握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积极 参与到推动不同文化交流借鉴的实践中去,培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的学科 素养。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哪些以及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什么。
答案: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 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 魂是价值观。
2.民族文化的内容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核心和灵魂:价值观 。
(2)体现: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 ,以及 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拓展】
(1)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 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 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文化遗 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思维方式:指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也可以称为思维 的方法论。思维方式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不同国籍、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不同,即思维方式 不同。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学习目标
1.搜集我国与其他国家、民族不同风格的建筑,或文化遗产、民族节日、民 族服饰等,理解文化的民族性,明确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核心与体现形式等, 认同中华民族文化,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 2.比较不同国家奥运会会徽,分辨其异同,阐述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成的原 因,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和价值,增强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 3.查阅“一带一路”中不同文化的交流情况,或党和国家关于中外文化交流 的基本观点,认同我国关于文化平等的原则,把握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积极 参与到推动不同文化交流借鉴的实践中去,培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的学科 素养。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哪些以及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什么。
答案: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 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 魂是价值观。
8.1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韩国代表团的服装在设 计中,韩国国旗的红蓝 两色幻化成象征速度与 力量的条纹点缀其上, 其中冲锋衣比较有特色, 将韩国的山川绘画地貌 在上面,颜值尚可。
文化具有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形成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
扎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 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 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 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2.作用: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 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 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作 用,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根基。
文化具有民族性 【议学任务3】唐装的由来说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3.产生: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 的结晶,同时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唐装”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服饰,是以清代 马褂为雏形加入立领和西式裁剪所设计的 现代服饰。由于唐朝对海外的巨大影响, 在宋代时,“唐”就已经成了东南海外诸国 对中国的代称。历宋、元,外国将中国或 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称中国人 为唐人“唐人”,聚居的地方便称为“唐人 街”。
注意: 1.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认同的是本民族文化!而不是其他民族的文化。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1.地位
文
2.作用
化
文化的民族性
3.产生
的
4.核心
民
5.体现
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性
与
多
1.为什么
样 性
文化的多样性
2.正确态度
谢谢观看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从服饰之美看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新课导入
思考:透过风格鲜明的各国家服饰,你感受到了什么?
目录
1 文化具有民族性
2 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具有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形成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
扎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 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 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 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2.作用: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 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 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作 用,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根基。
文化具有民族性 【议学任务3】唐装的由来说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3.产生: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 的结晶,同时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唐装”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服饰,是以清代 马褂为雏形加入立领和西式裁剪所设计的 现代服饰。由于唐朝对海外的巨大影响, 在宋代时,“唐”就已经成了东南海外诸国 对中国的代称。历宋、元,外国将中国或 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称中国人 为唐人“唐人”,聚居的地方便称为“唐人 街”。
注意: 1.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认同的是本民族文化!而不是其他民族的文化。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1.地位
文
2.作用
化
文化的民族性
3.产生
的
4.核心
民
5.体现
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性
与
多
1.为什么
样 性
文化的多样性
2.正确态度
谢谢观看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从服饰之美看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新课导入
思考:透过风格鲜明的各国家服饰,你感受到了什么?
目录
1 文化具有民族性
2 文化具有多样性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共13张PPT)

参考答案: (1)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中华 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 领,保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2)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课堂小结
地位
②必须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பைடு நூலகம்
③必须承认各国文化有优劣之分
④要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
巩固练习
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我
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淡漠了。如此发展下去,将( )
A.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
C
B.使我国尽快与世界接轨,扩大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文化的民族性 作用 核心
文化的民族 性与多样性
文化的多样性
地位 意义 要求
巩固练习
1.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发生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以一种文
化去否定另一种文化,或者认为一种文化优越而另一种文化低劣,从而鄙
视、耻笑另一种文化的情况卜就属于文化歧视现象。这启示我们( )
①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何图形上标有“奥运文五环化”具标记有。多新会样徽性分粉、蓝、绿、橙4种颜
色,该会徽象征着“活力、现代与灵活,反映了一个崭新的、丰富多 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不再处于静止状态,而 是用新技术和新媒体网络武装起来工作”。
会徽由三人牵手相连组成,以代表巴西的著名景点“面包山”作为图形的基 础,融合充满激情的卡里奥克舞(carioca一种类似桑巴的当地舞蹈),并且呼应 了巴西国旗的绿黄蓝三色。会徽象征着团结、转变、激情及活力,在和谐动感中 共同协力,同时也体现了里约的特色和这座城市多样的文化,展示了热情友好的 里约人和这座美丽的上帝之城。
课堂小结
地位
②必须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பைடு நூலகம்
③必须承认各国文化有优劣之分
④要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
巩固练习
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我
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淡漠了。如此发展下去,将( )
A.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
C
B.使我国尽快与世界接轨,扩大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文化的民族性 作用 核心
文化的民族 性与多样性
文化的多样性
地位 意义 要求
巩固练习
1.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发生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以一种文
化去否定另一种文化,或者认为一种文化优越而另一种文化低劣,从而鄙
视、耻笑另一种文化的情况卜就属于文化歧视现象。这启示我们( )
①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何图形上标有“奥运文五环化”具标记有。多新会样徽性分粉、蓝、绿、橙4种颜
色,该会徽象征着“活力、现代与灵活,反映了一个崭新的、丰富多 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不再处于静止状态,而 是用新技术和新媒体网络武装起来工作”。
会徽由三人牵手相连组成,以代表巴西的著名景点“面包山”作为图形的基 础,融合充满激情的卡里奥克舞(carioca一种类似桑巴的当地舞蹈),并且呼应 了巴西国旗的绿黄蓝三色。会徽象征着团结、转变、激情及活力,在和谐动感中 共同协力,同时也体现了里约的特色和这座城市多样的文化,展示了热情友好的 里约人和这座美丽的上帝之城。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课件)高二政治课件(统编版必修4)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一
文化具有民族性
看图猜国家
看图猜国家
1.民族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看图猜国家
1.民族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①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②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 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 神根基。
2.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当堂练习
3.浙江省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加强省城宋代遗
A 存考古挖掘和保护展示、打造宋韵文化品牌,让千年宋
韵“流动”起来、“传承”下去。这体现了( ) ①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②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核心 ④传承传统文化就能解决好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 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 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本课小结
文 化
文化具有民
的
族性
民
族
性
与
多 样
文化具有多
性
样性
1、民族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2、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3、民族文化的体现 1、文化多样性的根源 2、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3、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见,这些作品( ) ①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②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尚的
③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
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当堂练习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C 婵娟。”在中国人的精神星空中,始终高悬着一轮中秋
一
文化具有民族性
看图猜国家
看图猜国家
1.民族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看图猜国家
1.民族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①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②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 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 神根基。
2.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当堂练习
3.浙江省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加强省城宋代遗
A 存考古挖掘和保护展示、打造宋韵文化品牌,让千年宋
韵“流动”起来、“传承”下去。这体现了( ) ①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②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核心 ④传承传统文化就能解决好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 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 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本课小结
文 化
文化具有民
的
族性
民
族
性
与
多 样
文化具有多
性
样性
1、民族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2、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3、民族文化的体现 1、文化多样性的根源 2、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3、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见,这些作品( ) ①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②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尚的
③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
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当堂练习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C 婵娟。”在中国人的精神星空中,始终高悬着一轮中秋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课件

是权力距离相对较小的国家,美国员工倾向于不接受管理特权的观念,下级通 常认为上级是“和我一样的人”。所以在美国,员工与管理者之间更平等,关系 也更融洽,员工也更善于学习、进步和超越自我,实现个人价值。中国相对而 言,是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在这里地位象征非常重要,上级所拥有的特权被 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这种特权大大地有助于上级对下属权力的实施。这些特点 显然不利于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关系的创造和员工在企业中不断地学习和进 步。因而要在中国的企业当中采纳“构建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以及 “为员工在工作当中提供学习的机会,使他们不断进步”这两项人本主义政策, 管理者有必要在实践当中有意识地减小企业内部权力之间的距离,才会更好地 实现管理目标。
1.特点: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每 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思考]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唯一标识吗? 提示: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重要而非唯一标识。
2.形成: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 智慧 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3.作用: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 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 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著名作家、民俗专家冯骥才先生认为,春节应该是中华民族 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认为,“节日的本质是精神的,看似一些 民俗形式,实则是人们在高扬心中的生活情感与理想。”据此可知 ()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②价值观构成民族文化 的核心和灵魂 ③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体现 ④是 人类的文化财富,彰显出各民族文化的趋同性
4.核心 (1)内容: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2)体现: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 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 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共24张ppt)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3.作用: (1)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 力的重要作用。 (2)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注意: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 精神火炬-- 民族精神 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
“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清代·龚自珍
“宸宸”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名字源 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有着400多年历史 的拱宸桥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记忆。
“宸宸”从大运河走来,游向钱塘江,游向世界。全身以科 技蓝为主色调,头顶举世罕见的钱江潮,额头嵌以拱宸桥的图 案,给人以无穷的想象。
“宸宸”机智勇敢、聪慧灵动、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展现 了海纳百川的时代精神,架起了亚洲和世界人民的心灵之桥。
思考3:同为亚运会会徽,为何会不同?有什么作用?我们应该如 何对待这些不同?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侧重世界文化丰富多彩
1.含义: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2.形成原因: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 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不能夸大单一因素的作用】
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赛道代表体育竞 技,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太阳图形象征 着亚洲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表明亚运会是在亚奥理 事会的领导和监督下进行的,代表着亚洲体育运动 的蓬勃发展与迅速推广。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 的形象核心,绿水青山展示了浙江杭州山水城市的 自然特质,江潮奔涌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 神气质,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 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ra bibliotek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解惑提高
1.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项 目
文化是世界的
文化是民族的
含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有自
义 性和普遍规律
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原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
因 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 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典例剖析 例1(浙江高考)斯瓦希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 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 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 好。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 ) 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 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提示:(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 各民族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 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各具特色。基于我国各地经济的和 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的影响,饼卷饮食文化呈 现出多样性的色彩。
(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 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第八课 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统编版政治 必修4课 件
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第八课 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统编版政治 必修4课 件
学业质量要求
核心要点提炼
1.理解文化的民族性。 1.一个核心:民族文化的核心。
2.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 2.一个根基: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
意义。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2.图解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反对割裂文化的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看不到共性和普遍规律,就 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基础;只看到各民族 文化之间的共性,而看不到存在的差异,就否定了各民族文化的独 特价值,也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必要性。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1.地位: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每一个国家和民 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 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2.意义: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 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 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 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3.要求: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 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 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3.【误区警示】 认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关系 (1)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 中华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为引领,保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2)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文化具有民族性 互动探究 材料一 《舌尖上的中国2》第二集解说词:对于地道的山东人 来说,最适合被卷在一张煎饼里的似乎还是大葱,山东人最看重的 是煎饼的质地和口感,煎饼入口回甘,但对人的咬合力是一个挑战。 饼卷的演化一路精彩。向南1 700千米,广东潮州的春卷,油炸后表 皮焦酥,内瓤软糯;再向西1 600千米,丝娃娃是贵阳女孩的最爱。北 京,烤鸭卷饼;浙江,食饼筒;福建润饼、新加坡薄饼、巴黎的牛冻春。 从形态到内容,从神到形,饼卷的变化千姿百态,这看似食物们的自 助旅行,追根溯源,其演变终究离不开人的流动和迁徙。
基。
3.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 3.两个要求:发展本民族文化,实现世界
要求。
文化繁荣。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1.地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作用: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 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 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3.核心: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 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 面。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1.【想一想】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一体化。”这种观点是否正 确?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但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 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一体化的观点抹杀 了文化的多样性。 2.【想一想】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这种说法正确 吗? 提示:不正确。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材料二 中国春节文化,是家的文化,是团圆的文化,是一种和谐 的文化。鲁迅曾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今中国民俗文 化已走向世界:德国人对印着中国文字的贺年卡爱不释手,英国各 大报纸头版对首相卡梅伦给华人拱手拜年争相报道,巴黎百货公司 屋顶倒挂“福”字。
议题1
议题2
①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 关系,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 联 ②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 系 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如果失 去了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世界性也就不存在了。③民族性与世 界性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1)同样是饼卷,却有山东煎饼、广东春卷、贵州丝娃娃、北京烤 鸭卷饼、浙江食饼筒、福建润饼、新加坡薄饼、巴黎牛冻春等形 式,你能用文化的眼光说明体现在饼卷饮食文化中的文化多样性的 原因吗?
(2)结合材料二中鲁迅的这句话,从中国民俗文化走向世界的事例 中你感悟到了什么道理?
议题1
议题2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解惑提高
1.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项 目
文化是世界的
文化是民族的
含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有自
义 性和普遍规律
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原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
因 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 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典例剖析 例1(浙江高考)斯瓦希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 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 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 好。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 ) 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 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提示:(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 各民族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 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各具特色。基于我国各地经济的和 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的影响,饼卷饮食文化呈 现出多样性的色彩。
(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 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第八课 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统编版政治 必修4课 件
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第八课 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统编版政治 必修4课 件
学业质量要求
核心要点提炼
1.理解文化的民族性。 1.一个核心:民族文化的核心。
2.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 2.一个根基: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
意义。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2.图解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反对割裂文化的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看不到共性和普遍规律,就 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基础;只看到各民族 文化之间的共性,而看不到存在的差异,就否定了各民族文化的独 特价值,也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必要性。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1.地位: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每一个国家和民 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 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2.意义: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 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 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 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3.要求: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 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 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3.【误区警示】 认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关系 (1)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 中华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为引领,保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2)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文化具有民族性 互动探究 材料一 《舌尖上的中国2》第二集解说词:对于地道的山东人 来说,最适合被卷在一张煎饼里的似乎还是大葱,山东人最看重的 是煎饼的质地和口感,煎饼入口回甘,但对人的咬合力是一个挑战。 饼卷的演化一路精彩。向南1 700千米,广东潮州的春卷,油炸后表 皮焦酥,内瓤软糯;再向西1 600千米,丝娃娃是贵阳女孩的最爱。北 京,烤鸭卷饼;浙江,食饼筒;福建润饼、新加坡薄饼、巴黎的牛冻春。 从形态到内容,从神到形,饼卷的变化千姿百态,这看似食物们的自 助旅行,追根溯源,其演变终究离不开人的流动和迁徙。
基。
3.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 3.两个要求:发展本民族文化,实现世界
要求。
文化繁荣。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1.地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作用: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 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 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3.核心: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 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 面。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1.【想一想】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一体化。”这种观点是否正 确?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但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 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一体化的观点抹杀 了文化的多样性。 2.【想一想】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这种说法正确 吗? 提示:不正确。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材料二 中国春节文化,是家的文化,是团圆的文化,是一种和谐 的文化。鲁迅曾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今中国民俗文 化已走向世界:德国人对印着中国文字的贺年卡爱不释手,英国各 大报纸头版对首相卡梅伦给华人拱手拜年争相报道,巴黎百货公司 屋顶倒挂“福”字。
议题1
议题2
①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 关系,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 联 ②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 系 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如果失 去了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世界性也就不存在了。③民族性与世 界性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1)同样是饼卷,却有山东煎饼、广东春卷、贵州丝娃娃、北京烤 鸭卷饼、浙江食饼筒、福建润饼、新加坡薄饼、巴黎牛冻春等形 式,你能用文化的眼光说明体现在饼卷饮食文化中的文化多样性的 原因吗?
(2)结合材料二中鲁迅的这句话,从中国民俗文化走向世界的事例 中你感悟到了什么道理?
议题1
议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