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

合集下载

宜春鼓楼的介绍

宜春鼓楼的介绍

宜春鼓楼的介绍
宜春鼓楼是宜春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宜春市的市中心。

它是
一座四层八角形建筑,总高22米,平面为方形。

据史料记载,
宜春鼓楼建于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

楼平面呈八角形,底
层四面各辟一门,门额上嵌有“宜春鼓楼”四个大字,楼内立有
高1.75米的钟楼。

登上楼顶,可俯瞰全城景象。

宜春鼓楼是一
座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古建筑。

它是宜春历史上的一座标
志性建筑,也是宜春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

一走进大门就能看到这座高大雄伟的鼓楼。

鼓楼下面是由石
块砌成的地基,上面是用木头搭成的楼台。

鼓楼上有一个“八角亭”,四周是用木板围成的围墙,周围绿树成荫,环境十分幽雅。

来到鼓楼前,你会看到两个大门上面有许多对联:“日月山
河春常在”、“乾坤大地壮神州”、“竹影松涛映晚霞”。

这些对联
都表达了人们对宜春鼓楼的赞美之情。

在鼓楼里有两个大鼓,一个上面刻着“风调雨顺”,另一个
上面刻着“五谷丰登”。

—— 1 —1 —。

南京鼓楼最出名的5个景点

南京鼓楼最出名的5个景点

南京鼓楼最出名的5个景点
1. 南京鼓楼的鸡鸣寺啊,那可真是太有名啦!就好比北京的故宫一样,声名远扬。

你想想,春天去鸡鸣寺,看着那漫山的樱花,哇,简直美炸了!就像走进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你不去看看吗?
2. 还有那鼓楼公园,庄重又威严,站在那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呢!它就像一个沉默的老者,见证着南京的变迁,你能不心动去感受一下吗?
3. 南京博物院可不能错过呀!那里面的藏品丰富多样,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宝库。

你在里面逛啊,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对话,多有意思呀,你真不想去体验一下这种奇妙?
4. 玄武湖公园也是超棒的哟!那么大的一个湖,波光粼粼的,就好像一面巨大的镜子。

在湖边散散步,吹吹风,那感觉别提多惬意了,难道你不想去享受享受?
5. 颐和路也很有特色呀!那一排排的民国建筑,精致而优雅,就像是从老电影里走出来的一样。

走在那条路上,你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沉浸在那种氛围里,你难道不想去感受感受那种独特的风情吗?
我觉得南京鼓楼的这些景点都各有魅力,都值得大家去好好探索一番,千万别错过呀!。

鼓楼的作用

鼓楼的作用

鼓楼的作用鼓楼位于中国古城市的中心区域,是古代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形态各异,有的高耸入云,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小巧玲珑,但无论大小,鼓楼都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文化意义,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

首先,鼓楼在古代是一种重要的民生设施。

作为城市的钟楼和鼓楼,它们一般是配套存在的。

钟声和鼓声在古代是城市中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被用来宣告时间和传递信息。

鼓楼每天早上敲鼓表示时间的开始,晚上敲鼓表示时间的结束,当时的人们都能通过鼓声判断出现在所处的时间段。

此外,鼓楼还会在城市有重要活动时敲鼓示警或放鞭炮来向城市居民宣告喜庆的时刻。

这种传统方式不仅给城市增添了些许韵味,也提醒着百姓们关注城市的动态。

其次,鼓楼还有着重要的军事职能。

在古代,城市中的鼓楼一般也是敌情报告、戒备通报的重要场所之一。

当有敌情发生时,鼓楼里的鼓声会敲响警钟,提醒城市中的守军做好准备;同时,鼓楼上还站有官兵负责监视城市的情况,一旦发现敌人的行动,可以及时报告给上级,保护城市的安全。

因此,鼓楼在古代被视为城市的军事指挥中心,起到了军事预警和保卫城市的重要作用。

此外,鼓楼还是一座文化的象征。

在历史上,鼓楼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场所。

在鼓楼周围,会设立文化广场,用来举行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如戏曲表演、艺术展览和传统手工艺品展销等。

这种做法使得城市文化在鼓楼周边能够得到更好的展示和传承。

此外,一些城市还会将鼓楼修缮成博物馆,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了解城市的历史。

总而言之,鼓楼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社会作用。

它不仅是城市的钟楼和鼓楼,宣告时间和传递信息,也是城市的军事指挥中心,起到了军事预警和保卫城市的作用。

此外,鼓楼还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并传承着城市的精神。

通过鼓楼,我们能感受到古代城市的繁荣和文化传统的延续,也能更好地理解城市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进程。

鼓楼名词解释

鼓楼名词解释

鼓楼名词解释
鼓楼是一种建筑,通常建在城市的市中心或城墙上,用于宣告时间、警报和其他公共事务。

它通常是一个高塔,有时也用作观察塔和交通枢纽。

鼓楼的设计风格和功能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有所不同。

鼓楼的名称来源于其中的大鼓,鼓声可以传播很远,因此被用于宣告时间和其他事件。

在一些文化中,鼓楼还有其他名称,如钟楼、塔楼等。

除了鼓声之外,鼓楼还可以使用其他方式进行信号传递,如火炬、烟雾、旗帜等。

在一些地区,鼓楼还用于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

在中国,鼓楼通常建在城市的中心,是城市的象征之一。

它们通常是众多建筑中最高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鼓楼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文化和历史的遗产。

- 1 -。

西安鼓楼介绍简介

西安鼓楼介绍简介

西安鼓楼介绍简介
西安鼓楼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大街北端,与西安古城墙毗邻,为中国现存最早的鼓楼,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楼阁式建筑。

高15米,宽24.8米,深18.4米。

明永乐
三年(1405)建成,与西安古城墙同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明代建筑。

这座楼被称为“中华第一楼”,其“重檐歇山顶、具有中国
传统建筑风格”的结构和装饰在国内外罕见。

鼓楼于明永乐三年(1405)建成,楼体结构为重檐歇山顶,重檐部分的屋檐上有各种彩绘;楼内有木柱42根,为木构柱式;楼体全部为木构榫卯结构。

楼内共有四层。

第一层为月台和券洞,第二层为券洞、檐廊,第三层为殿阁;第四层为出挑的重檐。

鼓楼整体造型完整,结构严谨。

钟楼位于西安古城墙东南角上,楼高20.5米,建于明永乐
十八年(1420)。

楼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7.92米。

楼的基座为砖砌方台,直径15.24米、高4.45米;四角上各有一座八角形
亭式望楼;楼顶的四角各有一个四角攒尖宝顶。

—— 1 —1 —。

南京鼓楼简介

南京鼓楼简介

南京鼓楼简介
鼓楼位于南京市鼓楼广场中心,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高
33米,共5层,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楼之一。

它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

明初,朱元
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将首都迁至南京。

为了区别于旧都南
京的其他城楼,明太祖将其定名为鼓楼。

鼓楼共5层,第一层高4米,第三层高3米,第四层高2米;楼内设有楼梯、扶梯和电梯,可方便地上下。

在楼顶上可以俯瞰
全城、玄武湖和长江。

鼓楼的屋顶为歇山顶式,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楼顶正中有
一块直径为6米的八角形铜镜。

楼内有八根大柱支撑着楼体的3
个面,每个面上都有一个约3平方米的小阁楼。

楼上正中有一座
铜制的正脊和四角形的垂脊,它们从正中向两边延伸出6个飞檐。

在楼的四周墙上都有壁龛,里面各置一尊铜制佛像。

这些佛像均
为明代所铸。

鼓楼内陈列着不少文物和艺术品。

楼上、楼下共有大小房间、走廊十多间。

—— 1 —1 —。

我国古建筑的精华_鼓楼

我国古建筑的精华_鼓楼

建筑名胜——鼓楼●建筑名胜□高峰(中国科普研究学会)鼓楼,是我国独有的古代建筑。

顾名思义,鼓楼就是置有更鼓的楼,它既有击鼓报时之功能,也兼侦察瞭望、保护城池之职。

大凡历史古城,必有鼓楼,而且是当时一个城池的“制高点”。

如今,鼓楼作为古代文明的载体和宝贵的旅游资源,正被精心保护着,但有些地方的鼓楼却命途多舛(chuǎn)。

北京鼓楼北京作为五朝的古都,其鼓楼自然蔚为壮观。

北京鼓楼始建于元代至元九年(公元1272 年),元末明初毁于战火,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在旧址重建,清顺治以后再次修缮。

鼓楼原名齐政楼,现位于北京中轴线上、鼓楼东大街与地安门外大街交会处。

元、明、清时,鼓楼与钟楼一起,是北京全城的报时中心。

北京鼓楼是一座单体的木结构古代建筑物,高46.7m,面宽34 m,进深22.4 m。

楼底层共有拱券式门8座,南北各3座,东西各1 座。

北墙东侧有旁门,内有登楼石阶梯,攀登69级石阶梯方到达二楼。

二楼四面均有6樘方格门窗,四周有廊,建筑面积为1925m2。

第三层为暗层。

整座建筑坐落在高约4 m的砖石台基上,南侧门前有石狮子一对,高约1.25 m。

1924年后,除每年除夕鸣钟击鼓外,北京鼓楼不再承担报时之职。

楼上原有大鼓1 面,小鼓24面(代表1年24个节气)。

现仅存大鼓一面,鼓面直径约1.5 m,用整张牛皮蒙制而成,但鼓面刀痕累累,系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日本军队所为。

民国时期,北京鼓楼曾一度改名为“明耻楼”,楼上经常举办展览,陈列八国联军在北京杀戮抢掠时留下的罪证及历代衣冠沿革、武器盔甲、北京模型等,提醒人们莫忘国耻。

全国解放后,政府拨款按原貌进行大修,并于1987年5月1日对外开放,现由鼓楼文物保管所管理。

西安鼓楼能与北京鼓楼媲美的,非西安鼓楼莫属。

西安鼓楼位于西安老城区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

西安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迄今已有629年历史。

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 年)和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曾先后两次重修。

北京鼓楼钟楼简介

北京鼓楼钟楼简介

北京鼓楼钟楼简介
北京鼓楼,坐落于北京城的中心,是北京最为著名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它始建于明成祖朱棣时期,是明、清两代京城的报时中心。

明清两代在此悬挂三鼓,一声锣响,北京全城都能听见。

清康熙年间,为加强对北京的管辖,朝廷在鼓楼西为地方官员修筑衙门、府邸,并在此建立了五军都督府。

到了咸丰年间,因太平军攻陷南京,这里就成了起义军与清政府作战的前线指挥部。

在同治、光绪年间,这里又成为清军操练兵马的场所。

现在我们看到的鼓楼是清朝乾隆年间重建的。

鼓楼坐北朝南,东西宽36米,南北长43米,高约24米。

楼为歇山顶式砖木结构建筑,底层是由汉白玉石砌成的台基。

台基上有长方形石柱8根,上部为圆柱形石柱5根;上部柱头雕刻着莲花图案。

台基两侧立着4根大石柱。

楼内原悬挂着三面大鼓和一面小鼓。

鼓楼自东向西分别有钟、鼓楼各1座。

在鼓楼和钟楼之间有一个高大的圆形平台,平台上建有5间房。

鼓楼的钟楼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三层方台,高约6米。

—— 1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侗族最早的鼓楼:
述洞独柱鼓楼,位于贵州黎平县 岩洞镇述洞村,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 36年) 因使用中国早期木结构塔“通 心柱”做法,因名“独柱”。为七重 檐四角攒尖顶密檐式木构建筑,高15.6 米,占地面积55.3平方米,外围檐柱12 根,内部仅用1根“通心柱”。述洞独柱鼓楼历经400年风雨,该楼 是侗族地唯一使用“通心柱”做法建造的侗族鼓楼,十分罕见,被 誉为现存“鼓楼之宗”,是整个侗族地区现存的唯一的最早的鼓楼 雏形。堪称时代不早,手法古老。该楼已于2001年1月15日列入大 世界吉尼斯之最。述洞鼓楼为全木制结构,没有用一钉一铆,其精 湛的工艺,巧妙的建筑结构,是中国古建筑史上的一大精品,也是 侗族建筑史上的一大瑰宝。
鼓楼的作用:
一、是集会议事的重地 二、是侗族群众休闲的场所 三、是接待客人的地方
四、是年轻人社交的场合
五、是传递信息或报警的工具(登楼击鼓) 六、是侗寨的标志。
七、是侗族族姓的标志(如肇兴五个房族五座鼓楼)
一句话是侗族人民希望和精神的寄托,是全寨政治、文化、娱乐和 社交的中心。由于鼓楼不可替代的作用,使鼓楼的修建成了建寨的
第一要务,那就是建寨要先建楼。有寨先有楼。
贵州肇兴: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 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 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800余 户,4000多人,号称"黎平第一侗寨"。肇兴不仅是鼓楼之 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侗寨四面 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 为干栏式吊脚楼,全部用杉木建造,古朴实用。肇兴以鼓 楼群最为著名。具统计,全国共有628座侗寨鼓楼。其中 仅黎平县就有328座,而黎平肇兴,一个寨子就有5座鼓楼, 因此被誉为"鼓楼之乡"。鼓楼是侗寨标志性建筑,它作为 侗族文化的象征,是侗族人民的精神支柱。
肇兴鼓楼之乡群
仁团鼓楼
七重檐八角攒尖顶,高 21.7米,占地面积60平米
礼团鼓楼:
十三重檐八角攒尖顶, 高23.1米,占在70.3平方米
义团鼓楼:
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高 25.8米,占地81.6平方米
信团鼓楼:
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5.9米, 占在78.3平方米。该鼓楼有一副楹联: “鼓乐声声京城震动雄证当今盛世; 楼阁巍巍侗寨欢呼讴歌天下太平。
鼓楼:
建造鼓楼的主要大梁柱,照面坊,是经 过族中长辈年高具有威望的老人选定,木材 优良、粗大,高度均匀,树龄古老,方可作 为鼓楼建造用材。未优先标记,其他用材不得取用。可 见打上标记的杉木,自然是“杉海”之王了。鼓以桦树 作身,名为“桦鼓”,安放于鼓楼高层。在侗族历史上, 凡有重大事宜商议,起款定约,抵御外来官兵骚扰,均 击鼓以号召群众。由寨中“头人”登楼击鼓,咚咚鼓声 响彻村寨山谷,就能迅速把人集中起来。无事是不能随 便登楼击鼓的。
历史沿革:
追溯鼓楼的起源,也许要追究越僚人的“巢居”。 关于中国南方古代民族的巢居,古文献中亦多有记载 张华的《博物志》中有“南越巢居”。《魏书》中有 僚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不过, 巢居只是还未完全开化的民族简陋的住屋而已,它肯 定不是鼓楼,但从起源上看,所有干栏式木构建筑都同 巢居有渊源关系,鼓楼当然也不例外。鼓楼始建于何时?由于侗族无文 字记载,无从考究。不过,侗乡世代相传:从有侗族村寨的时候起, 就有鼓楼了。据清代雍正年间有关资料记载:侗人“以巨木埋地作楼 高数丈,歌者夜则缘宿其上„„”。可见明末清初开始见于史册了, 距今约三个多世纪。侗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集中居住的特点,较大的 侗寨上千户人家,小者三、五十户。侗寨鼓楼一般是按族姓建造,每 个族姓一座鼓楼。如果侗寨族姓多,往往一寨之中同时有几个鼓楼并 立,上述纪堂侗寨的三座鼓楼即其一例,这在侗乡是常见的了。
侗 族 鼓 楼
鼓楼:
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 壮族自治区交界地区。 据传说:鼓楼一词含义,应该是侗寨古时放鼓之楼,有鼓则有 楼,有楼则置鼓,后来人民习惯,俗称鼓楼。
一座座鼓楼高耸于侗寨之中,巍然挺立,气概雄伟。飞阁垂檐
层层而上呈宝塔形。瓦檐上彩绘或雕塑着山水、花卉、龙凤、飞鸟 和古装人物,云腾雾绕,五彩缤纷。从江县高增侗寨鼓楼高达二十 余米,十三层次;黎平纪堂侗寨一寨就有三个鼓楼,侗寨风光可 十足了。
局部:
夜景
谢 谢 观 赏
智团鼓楼:
九重檐八角歇山顶,高14.9 米,占在77.3平方米
建筑构造:
鼓楼以杉木凿榫衔接, 顶梁柱拨地凌空,排枋纵 横交错,上下吻合,采用 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 侗族吊脚楼和鼓楼,鼓楼 是侗族特有的建筑 鼓楼通体全是本质结构 ,不用一钉一铆,由于结 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 不朽不斜。这充分表现了 侗族人民中能工巧匠建筑 技艺的高超。
鼓楼特点:
从外观上来看,侗族鼓楼是一种极富有视觉 效果的建筑。一座建好的鼓楼,楼顶是连串葫芦 形的顶尖,直刺苍穹,犹如塔尖一样。中部是层 层叠楼,形如宝塔的楼身。楼檐一般为六角、八角、四角,六角的俗 称“六面倒水”,每一分水的突出部分都有翘角,它的重檐层层叠叠, 从上而下,一层比一层大。鼓楼底部,多是正方形,四周有宽大结实 的长凳,供人歇坐。中间是一个或方或圆的大火塘。从基本的轮廓 和整体的形式上来说,鼓楼的形态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大体上在不脱 离杉树原型的基础上揉合汉族密檐多层佛塔的造型,形成下大上小 的楼塔形。鼓楼形态的第二个特征是它的高密度重檐叠加的楼体塔 身。这是侗族鼓楼同汉族的重檐楼塔明显不同的地方。鼓楼形态的 第三个特征是侗族的鼓楼在重檐数上皆为单数。最少的有1层,最多 的达21层。这是由于侗族把奇数视之为吉祥之数。
国内最高的侗族鼓楼:
从江侗族鼓楼全貌。 目前,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 江侗族鼓楼建设工程已近尾声, 将于11月28日侗族大歌节时向游 人开放。该鼓楼位于从江县都柳 江畔,占地470平方米。整个鼓 楼采用当地的杉木,不用一钉一 铆榫合而成。鼓楼平面为八角形, 双层宝顶,高46.8米,共29层重 檐,楼内四周雕梁画栋,图案精 美。据悉,这一侗族鼓楼完全按照侗族传统工艺和建筑风 格建造,是我国迄今为止最高的侗族鼓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