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合集下载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20版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20版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20版1. 引言药品生产验证是一项重要的过程,它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验证活动的目标是确保药品符合药品批准文件中规定的质量特性和性能要求。

本指南旨在为药品生产验证提供指导,以确保药品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2. 药品生产验证的基本原则药品生产验证应基于以下基本原则:2.1 验证策略验证策略应包括验证目标、范围、计划和资源的确定。

验证目标应明确规定所需验证的对象和要求。

2.2 验证计划与协议验证计划应明确规定验证活动的执行程序和验证项目的范围。

验证协议应详细描述验证方法、数据分析和评估。

2.3 验证记录验证记录应准确记录验证的所有信息,包括验证结果、数据分析、评估和结论等内容。

验证记录应保留并随时可查。

2.4 变更管理对于生产验证期间发生的任何更改,都应有明确的变更管理程序。

变更管理程序应确保任何更改的合规性和影响。

2.5 验证报告验证报告应清晰、准确地描述验证结果、数据分析和评估,并根据需要提供改进建议。

3. 药品生产验证的步骤药品生产验证的步骤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3.1 验证计划验证计划是验证活动的开端。

在此阶段,验证目标、范围、计划和资源应明确确定。

3.2 设备验证设备验证是验证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在此阶段,应验证设备的性能、功能和操作规程是否符合要求。

3.3 方法验证方法验证是验证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在此阶段,应验证药品生产所使用的方法和程序是否可靠、准确。

3.4 过程验证过程验证是验证生产过程的关键一步。

在此阶段,应验证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以确保生产的药品符合质量要求。

3.5 清洁验证清洁验证是验证清洁程序的有效性。

在此阶段,应验证清洁程序对设备的清洁程度和药品残留的去除效果。

3.6 验证报告验证报告是验证过程的总结和评估。

在此阶段,应将验证结果、数据分析和结论详细记录并提供改进建议。

4. 药品生产验证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在药品生产验证过程中,可能面临以下挑战:4.1 资源限制验证过程可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前言药品的生产,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验证工作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药品生产验证是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经过验证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以药品生产验证作为主要内容,探讨药品生产验证的目的、程序、要素和实施方法等方面。

一、药品生产验证的目的药品生产验证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药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工艺、设备和人员等都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规范,从而制造出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性要求的药品。

药品生产验证的具体目的如下:1.验证生产工艺药品生产验证可以验证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可靠性、重复性和规范性,保证生产工艺过程中不会出现异常,从而减少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和错误。

2.确保原材料质量药品生产验证可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验证原材料的来源、生产工艺和质量等,以确保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符合要求,从而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提高生产效率药品生产验证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错误,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药品生产验证程序药品生产验证的程序主要包括计划、验证、报告和审查等步骤。

1.计划计划是药品生产验证的第一步,需要编制验证计划,并列清楚验证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时间,合理规划验证的过程,并确定验证的工作流程和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操作规程。

2.验证验证是药品生产验证的核心工作,需要按照验证计划,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技术,对药品的生产过程、工艺、质量控制措施、原材料、设备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确认。

3.报告在药品生产验证过程中,需要编制验证报告,对验证的结果进行分类,确定验证是否符合要求,并对验证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归纳和反思,提出解决方案或建议。

验证报告需要详细记录验证的数据、分析、结论和建议等信息,并经过审核记录保存。

4.审查药品生产验证的最后一步是审查,需要对验证报告进行审查,主要是对验证的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进行评审,判断验证是否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并对验证结果进行审核,决定是否可以投入生产使用。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第三篇检验方法和清洁验证、无菌保证第一章检验方法验证第一节概述一、引言药品的生产过程中,原料、中间体、成品均需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既是过程受控的依据,也是评价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检验结果应具有准确可靠。

而检验方法的验证为检验结果的准确及可靠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内外在检验方法的验证方面已有了许多法规、规定。

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ood and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1994 年11 月公布了《色谱方法的验证》(Validation ofChromatographic Methods);1987 年2 月公布新品注册相关的《送样及上报检验方法验证资料指南》)(Guidance for Submitting Samples and Analytical Data for Methods Validation);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互认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简称 ICH)1995 年3 月颁布了《分析方法的验证》》(Text on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规定了需进行验证的方法的种类和应考察的项目,还对分析方法、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重现性作出明确定义,从而统一了各国药典和法规对这些术语的解释;作为对《分析方法的验证》的补充、扩展,ICH于1996 年11 月颁了《分析方法的验证:方法学》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Procedures.Methodology);美国药典第24 版 <1225>规定了《药典方法的验证)) (Validationof Compendial Methods);中国药典 2000 版附录ⅩⅨA 规定了《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目录目录-------------------------------------------------------------------------------------------------------------------------------------------- 2 第一章验证的分类及适用条件 ---------------------------------------------------------------------------------------------------- 4 第一节前验证----------------------------------------------------------------------------------------------------------------------- 4 第二节同步验证 ------------------------------------------------------------------------------------------------------------------ 5 第三节回顾性验证 --------------------------------------------------------------------------------------------------------------- 6 第四节再验证---------------------------------------------------------------------------------------------------------------------- 81.强制性再验证和检定----------------------------------------------------------------------------------------------------- 82. 改变性再验证------------------------------------------------------------------------------------------------------------- 83. 定期再验证 ---------------------------------------------------------------------------------------------------------------- 9 第二章厂房与设施的验证 -------------------------------------------------------------------------------------------------------- 10 第一节GMP对药品生产企业厂房与设施的要求 ---------------------------------------------------------------------- 10 第二节厂房设计的确认-------------------------------------------------------------------------------------------------------- 13 第三章药品生产环境的验证 ----------------------------------------------------------------------------------------------------- 30 第一节药品生产环境---------------------------------------------------------------------------------------------------------- 30 第二节空气洁净技术在药品生产企业的应用 ------------------------------------------------------------------------- 31一、药品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 ----------------------------------------------------------------------- 31二、净化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措施 ---------------------------------------------------------------------------------- 32三、空气洁净技术的具体应用 --------------------------------------------------------------------------------------- 41第三节空气净化系统的验证 ------------------------------------------------------------------------------------------------- 44一、空气净化系统验证的组成 ----------------------------------------------------------------------------------------- 44二、空气净化系统测试仪器的校准----------------------------------------------------------------------------------47三、空气净化系统的安装确认 ----------------------------------------------------------------------------------------- 49四、空气净化系统的运行确认 ----------------------------------------------------------------------------------------57五、洁净度测定 ------------------------------------------------------------------------------------------------------------ 63第四节环境消毒方法及效果的验证---------------------------------------------------------------------------------------- 73一、洁净室的消毒措施--------------------------------------------------------------------------------------------------- 73二、消毒效果的验证 ------------------------------------------------------------------------------------------------------ 79第五节无菌室人员更衣的确认 ---------------------------------------------------------------------------------------------- 89一、建立更衣的标准操作程序 --------------------------------------------------------------------------------------- 89二、人员的发菌量-------------------------------------------------------------------------------------------------------- 90三、更衣的确认程序 ---------------------------------------------------------------------------------------------------- 90第六节HV AC 的通风与除尘系统验证----------------------------------------------------------------------------------- 93一、HVAC 的含义----------------------------------------------------------------------------------------------------------- 93二、通风与除尘的作用--------------------------------------------------------------------------------------------------- 96三、通风与除尘系统的验证 ------------------------------------------------------------------------------------------- 100 第四章纯化水、注射用水(清洁蒸汽)系统的验证 ----------------------------------------------------------------------- 104 第一节概述---------------------------------------------------------------------------------------------------------------------- 104 第二节GMP对工艺用水的要求 ----------------------------------------------------------------------------------------- 106 第三节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 108一、工艺用水处理的对象 ---------------------------------------------------------------------------------------------- 108二、水的净化技术 -------------------------------------------------------------------------------------------------------- 109三、GMP 对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的规定------------------------------------------------------------------------ 111第四节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的验证 ----------------------------------------------------------------------------------- 117一、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验证的方法 --------------------------------------------------------------------------- 117二、纯化水、注射用水(清洁蒸汽)系统验证的文件----------------------------------------------------------- 119三、纯化水制备设备确认的要点------------------------------------------------------------------------------------- 119第五节纯化水系统的验证---------------------------------------------------------------------------------------------------- 124一、纯化水系统的安装确认 ------------------------------------------------------------------------------------------- 125二、纯化水系统的运行确认------------------------------------------------------------------------------------------ 127第六节注射用水(包括清洁蒸汽)系统的验证 ------------------------------------------------------------------------ 131一、注射用水系统的安装确认 ---------------------------------------------------------------------------------------- 131二、注射用水系统的运行确认 -------------------------------------------------------------------------------------- 133三、注射用水系统的监控(验证)------------------------------------------------------------------------------------- 134四、注射用水系统的日常监测 -------------------------------------------------------------------------------------- 137 第五章其他公用工程的验证 ---------------------------------------------------------------------------------------------------- 139 第一节公用工程的要求------------------------------------------------------------------------------------------------------- 139一、药品生产企业公用工程的主要内容 --------------------------------------------------------------------------- 139二、公用工程的要求 --------------------------------------------------------------------------------------------------- 140第二节洁净室(区)的排水系统和电气照明 ------------------------------------------------------------------------------ 141一、洁净室(区)的排水系统------------------------------------------------------------------------------------------ 141二、洁净室(区)的电气和照明 -------------------------------------------------------------------------------------- 144第三节工业气体的验证------------------------------------------------------------------------------------------------------- 146一、概述-------------------------------------------------------------------------------------------------------------------- 147第一章验证的分类及适用条件第一节前验证前验证通常指投入使用前必须完成并达到设定要求的验证。

中国药品生产验证指南最新版

中国药品生产验证指南最新版

中国药品生产验证指南最新版1. 引言药品生产验证是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过程。

中国药品管理局通过发布药品生产验证指南,对药品生产验证的流程和要求进行了规范。

本文将介绍中国药品生产验证指南的最新版,包括指南的背景、目的、适用范围和内容概述。

2. 背景随着药品生产工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品生产验证作为一项重要的质量管理措施被广泛应用。

药品生产验证的目的是验证药品生产过程的有效性,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设备验证和相关的分析方法验证。

药品管理局意识到制定统一的指南对于规范药品生产验证流程的重要性,因此发布了《中国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3. 目的中国药品生产验证指南的目的是为药品生产企业提供一份详尽的指南,以帮助他们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药品生产验证体系。

通过遵循指南的要求,药品生产企业能够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并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4. 适用范围《中国药品生产验证指南》适用于所有在中国从事药品生产的企业,包括制药厂、原料药生产企业、药品包装企业等。

指南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药品,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和中药。

5. 内容概述中国药品生产验证指南包括以下主要内容:5.1 药品生产验证的基本原则该部分介绍了药品生产验证的基本原则,包括验证计划的制定、风险评估和控制策略的制定、验证结果的分析和总结等。

5.2 验证策划验证策划是药品生产验证的关键步骤。

本部分提供了详细的验证策划要求,包括验证目标的设定、验证范围的确定、验证方法的选择和验证方案的编制等。

5.3 原材料验证原材料验证是确保药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部分介绍了原材料验证的要求,包括原材料的选取、供应商评估、样品检查和测试等。

5.4 生产工艺验证生产工艺验证是验证药品生产工艺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该部分详细阐述了生产工艺验证的步骤,包括工艺参数的确定、关键工艺步骤的验证和工艺效果的评价。

5.5 设备验证设备验证是确保生产设备符合规定要求的重要验证环节。

本部分介绍了设备验证的要求,包括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设备操作规程的制定和设备性能的验证等。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1 企业一般可将以下各条作为本企业的标准 1必须制订验证总计划并按计划实施验证。

2有完整的验证文件并经过批准这是质量管理部门决定产品是否准予投放市场的先决条件。

3须根据有关法规、用户的要求建立验证合格的标准。

标准应当量化。

以量化的标准来评估验证。

4验证方案应包括验证目标、方法、合格标准。

验证方案应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5系统、设备、计算机、工艺、公用工程、仪器仪表应根据批准的安装确认方案IQ进行确认。

6必须根据批准的运行确认方案OQ 对系统、设备、计算机、工艺、公用工程、仪器仪表进行运行确认。

运行确认应当有运行时间的要求。

运行确认的结果应由质量管理部门审核并批准。

7必须根据批准的性能确认方案PQ 对系统、设备、计算机、工艺、公用工程、仪器仪表进行确认。

性能确认应当在常规生产的环境条件或等同的生产条件下进行。

8除特殊情况质量管理部门有权作例外处理外产品验证的批号不得少于3批所生产产品必须符合验证方案中规定的合格标准。

此外产品验证所用的系统、设备、计算机、工艺、公用工程、仪器仪表均必须有适当的验证文件。

9定期进行预防性维修、校正、校验并有相应记录是进行验证的重要条件。

厂房、设施、各种系统的竣工图应当准确并应及时更新。

10规定验证文件的保存期限。

除符合保存期的要求外验证文档还应符合安全可靠及具有可追溯性。

11系统、设备、计算机、工艺、公用工程、仪器仪表均须有批准的操作规程人员须经适当培训。

12与产品接触的系统、设备、工艺、公用工程、仪器仪表及相关的显示、控制、记录用的计算机均应列入清洁验证方案进行验证。

13原辅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定量试验方法必须经过验证。

14已验证系统作必要变更时均需由负责再验证的人员仔细审核。

与变更相关并具有可追溯性的变更审查及批准文件均应归档。

15关键系统、设备、计算机、工艺、公用工程、仪器仪表均应定期监控、检查、校正、试验以确保其已验证过的状态。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申请人应当自收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出的药品生产现场检查通知之日起,6个月内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提出现场检查申请。

检查申请需以电子及纸质二种方式进行提交。

申请人应在收到药品审评中心发出的现场检查通知后,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网站(https://),点击“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系统(简称系统)进行网络填报、提交。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收到药品审评中心《药品生产现场检查告知书》及相关材料并经登记确认后,注册检查填报系统中的“新药生产现场检查申请公示列表”显示相应品种申请人和注册受理号信息,同时系统自动开放申请生产单位电子《申请表》填报界面。

申请人需在“新药生产现场检查申请公示列表”中查询到品种相关信息,点击“创建电子申请表”,并经填写核对受理号、申请生产单位名称、新药受理日期、现场检查通知流水号以及系统临时分配的验证码(图片上的5位号数字信息)后,方可进入到相应品种网络填报界面。

申请人应按照界面提示如实填报《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包括申报注册生产时三批样品生产信息等,不得有空项。

如遇表格项下要求相关信息确实没有,则应填写“无”。

《申请表》的格式和内容不得擅自更改,详见《填表说明》。

在填写申请表信息过程中,申请人可以点击【保存】按钮进行临时保存。

在正式提交前打印的申请书,均为测试打印版,没有条码信息,不可作为正式纸质提交版本使用。

经确认相关信息已填写完整无误后,申请人通过点击【提交】按钮,将申请书电子信息提交至中心,并在提交完成后打印三份《申请表》(正式提交版本应在首页左上角显示条码),分别加盖申请人公章及骑缝章,并一份复印件共四份邮寄至我中心药品化妆品检查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街一号院3号楼北矿金融大厦;邮编:100044)。

纸质《申请表》提交采取邮寄形式,如遇特殊情况当面送达,须附申请人委托书以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如无委托书和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的材料应予以拒绝或退回。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第一篇总则第一章验证的由来及意义第一节引言世界上第一个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1962年在美国诞生。

GMP的理论在此后6年多时间中经受了考验,获得了发展,它在药品生产和质量保证中的积极作用逐渐被各国政府所接受。

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GMP的公布标志着GMP的理论和实践从那时候起巳经从一国走向世界。

在以后的20多年内,许多国家的政府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提高本国药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根据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特殊要求以及本国的国情,分别制订或修订了自己的GMP.我国于1988年3月17日公布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此后简称《规范》),1992年发布了修订版。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以后,从强化药品生产及质量管理出发,1999年6月公布了修订后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人们对药品生产及质量保证手段的认识逐步深化,GMP 的内容不断更新。

如果对这类规范的各个版本作一历史的回顾,可以看出两个倾向:一是规范的标准“国际化”,即国家的规范向国际性规范的标准靠拢或由其取代;二是“规范”朝着“治本”的方向深化,验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则是GMP朝着“治本”方向深化的一项瞩目成就。

本章的目的是介绍验证的定义和概念,验证的由来,验证的范围及其意义,即它在药品生产和质量保证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验证的由来同一切事物一样,GMP的理论和实践必然遵循“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规则。

世界上第一个GMP于1962年诞生在先进的工业国——美国。

众所周知,验证是美国FDA对污染输液所致触目惊心的药难事件调查后采取的重要举措。

要理解验证的内涵并切实做好药品生产验证工作,对验证由来的历史作一简要的回顾是十分有益的。

——20世纪50至60年代,污染的输液曾导致过各种败血症病例的发生.——1970至1976年,爆发了一系列的败血症病例。

1971年3月第一周内,美国7个州的8所医院发生丁150起败血症病例;一周后,败血症病例激增至350人;1971年3月27日止,总数达到405 个病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总则
第一章验证的由来及意义
第一节引言
世界上第-一个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1962年在美国诞生。

GMP的理论在此后6年多时间中经受了考验,获得了发展,它在药品生产和质量保证中的积极作用逐渐被各国
政府所接受。

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GMP的公布标志着GMP的理论和实践从那时候起已经从一一国走向世界。

在以后的20多年内,许多国家的政府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提高本国药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根据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特殊要求以及本国的国情,分别制订或修订了自己的GMP.我国于1988年3月17日公布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此后简称《规范》), 1992年发布了修订版。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以后,从强化药品生产及质量管理出发,
1999年6月公布了修订后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人们对药品生产及质量保证手段的认识逐步深化,GMP的内容不断更新。

如果对这类规范的各个版本作-历史的回顾,可以看出两个倾向:一是规范的标准“国际化”,即国家的规范向国际性规范的标准靠拢或由其取代;二是“规范”朝着“治本”的方向深化,验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则是GMP朝着“治本”方向深化的一-项瞩目成就。

本章的目的是介绍验证的定义和概念,验证的由来,验证的范围
及其意义,即它在药品生产和质量保证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验证的由来
同- -切事物一样,GMP的理论和实践必然遵循“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规则。

世界上第一-个GMP于1962年诞生在先进的工业国一-美国。

众所周知,验证是美国FDA对污染输液所致触目惊心的药难事件调查后采取的重要举措。

要理解验证的内涵并切实做好药品生产验证工作,对验证由来的历史作一简要的回顾是十分有益的。

20世纪50至60年代,污染的输液曾导致过各种败血症病例的发生.1970至1976年,爆发了一. 系列的败血症病例。

1971年3月第一-周内,美国7个州的8所医院发生丁150起败血症病例;一-周后,败血症病例激增至350人; 1971年3月27日止,总数达到405个病例。

污染菌为欧文氏菌(Erwimzspp)或阴沟肠杆菌(Enter- obactercloacae)。

1972年,英国德旺波特(Devonport)医院污染的葡萄糖输液导致6起败血症死亡病例。

- - 1976年据美国会计总局(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的统计: 1965年7月1日至1975年11月10日期间,从市场撤回LVP(Large Volume Paremteral,大容量注射剂)产品的事件超过600起,410名病人受到伤害,54人死亡; 1972年至1986年的15年间,从市场撤回输液产品的事件高达700多起,其中1973年为225起频频出现的败血症案例及民众的强烈呼声使美国政府受到了强大压力,以致FDA成立了特别工作组,对美国的输液生产厂着手进行全
面的调查.考虑到输液污染的原因比较复杂,工作组除政府药品监管官员外,还特邀微生物专家及工程师参加。

他们先从美国4个主要的输掖生产厂查起,之后将调查范围扩大到所有的输液厂及小容量注射剂生产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