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设备标准及检查方法解析

合集下载

防爆设备标准及检查方法范文

防爆设备标准及检查方法范文

防爆设备标准及检查方法范文防爆设备是指在爆炸环境中工作时,能够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防止发生火花、电弧、高温等引发火灾和爆炸的设备。

防爆设备的标准和检查方法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下面是对防爆设备标准及检查方法的详细说明:一、防爆设备标准1.国家标准《电气设备防爆设计通则》(GB 3836.1-2010):该标准规定了电气设备在爆炸环境中的设计要求,包括防爆等级、防爆方式、材料选择等方面的要求。

《防爆电气设备标志》(GB 3836.2-2010):该标准规定了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标识和说明。

《电气设备防爆基本要求》(GB 3836.3-2010):该标准规定了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爆炸等级、温度组、防爆证书等基本要求。

2.行业标准《石油和化学工业用电气设备防爆设计规范》(GB 3836.4-2010):该标准适用于石油和化学工业中的电气设备,规定了防爆电气设备的设计和使用要求。

《煤矿用电气设备防爆规范》(MT 383.7-1995):该标准适用于煤矿中的防爆电气设备,规定了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火爆性能、材料选择等规范。

除了以上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外,还有一些国际标准和地方标准也对防爆设备的设计和使用进行了规范。

企业和使用方在选用防爆设备时,应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和环境特点,参考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和选择。

二、防爆设备检查方法1.外观检查对防爆设备进行外观检查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基本步骤。

外观检查主要包括设备的接线、连接、固定等方面的检查,确保设备没有松动、破损或腐蚀等现象。

2.电气性能检查电气性能检查是防爆设备检查中的重要环节。

主要包括:(1)绝缘电阻测量:使用万用表或纳欧表对设备的绝缘电阻进行测量,确保设备绝缘良好。

(2)接地电阻测量: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对设备的接地电阻进行测量,确保设备的接地良好。

(3)漏电流测量:使用漏电流测试仪对设备的漏电流进行测量,确保设备的漏电流符合要求。

3.防爆性能检查防爆性能检查是对防爆设备的关键性能进行检查。

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50条及考核办法精选全文完整版

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50条及考核办法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50条及考核办法第一条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矿井井下和地面具有瓦斯、煤尘爆炸环境中使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及连线电缆。

第二条防爆电气设备、小型电器必须有永久性的防爆标志(Exdi)、煤安标志(MA)、产品“铭牌”,无“防爆标志”、“煤安标志”为失爆,无“铭牌”为不完好。

第三条防爆电气设备、小型电器下井前必须经专职防爆检查员检查,粘贴“防爆检查合格证”,并签发“入井许可证”才能下井,现场检查无“防爆检查合格证”为失爆。

第四条凡是转轴穿过隔爆外壳壁的地方应有隔爆轴承盖,否则为失爆。

第五条隔爆壳变形长度超过50mm,凸凹深度超过5mm为失爆。

第六条隔爆外壳开焊为失爆,锈蚀严重、有锈皮脱落为失爆;油漆皮脱落较多为不完好。

第七条穿越隔爆腔的接线座有裂缝或晃动为失爆。

第八条隔爆外壳上的观察窗内密封衬垫必须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或金属包覆的不燃性材料制成,衬垫的厚度不能小于2mm。

当外壳净容积不大于100cm3时,衬垫宽度不得小于6 mm,当外壳净容积大于100cm3时,衬垫宽度不得小于9.5 mm。

否则为失爆。

观察窗玻璃表面伤痕深度小于1 mm为不完好,否则为失爆。

第九条隔爆接合面间隙和宽度不得小于表1、表2的规定,快开式门或盖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宽度不小于25毫米,否则为失爆。

1、静止隔爆面的间隙与接合面宽度:2、活动部分(操纵杆及电机轴)隔爆接合面间隙与接合面宽度:表2第十条隔爆面划伤为不完好,其深度与宽度大于0.5mm,或无伤隔爆面有效宽度小于表1、表2规定值的2/3,为失爆。

无伤隔爆面的有效宽度计算见图1。

第十一条转盖式或插盖式隔爆面的宽度不得小于25 mm,间隙不得大于0.5 mm,否则为失爆。

快开式门或盖因变形打不开,且隔爆面间隙大于或结合面有效宽度小于表1规定值为失爆,否则为不完好。

第十二条隔爆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6.3μm,操纵杆的粗糙度应不大于3.2μm,否则为失爆。

防爆设备标准及检查方法(三篇)

防爆设备标准及检查方法(三篇)

防爆设备标准及检查方法防爆设备是指在易燃、易爆气体、蒸气混合物的环境中工作时,能防止产生火花、电弧等可能引发爆炸的设备。

防爆设备的标准是为了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防爆设备的标准及检查方法,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一、防爆设备标准:1. 国家标准:我国现行的防爆设备标准主要有《防爆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 3836.1-2010)和《防爆电气设备第2部分:电气设备的防爆保护“i”》(GB 3836.2-2010)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防爆设备的基本要求、分类和选用等方面的内容,以保证设备在危险环境中的安全性。

2. 行业标准:不同行业还有自己的防爆设备标准,如石油化工行业的《石油化工企业防爆设备基本要求》(AQ 3090-2005)和《石油钻井防爆技术规程》(SY/T 4509-2016)等。

这些标准根据行业的特殊需求,进一步规范了防爆设备的选用、安装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3.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组织(ISO)也有与防爆设备相关的标准,如《防爆电气设备》系列标准(ISO 80079)。

这些标准与国内标准相似,但在细节上可能有所差异。

如果涉及到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了解和遵守国际标准是必要的。

二、防爆设备检查方法:1. 外观检查: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坏或变形等现象。

特别要注意设备是否有裂纹或漏油现象,这可能是设备性能下降的信号。

2. 防护性能检查:检查设备的防护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这包括防尘、防水、耐腐蚀等性能的检查。

例如,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时,应确保设备符合对应的防水等级要求。

3. 进气阻力检查:对液体或气体进入设备的通道进行检查,确保通道畅通,没有阻力。

例如,在石油化工行业,使用防爆空气净化器时,应检查滤芯是否清洁,是否需要更换。

4. 接地检查:防爆设备的接地非常重要,它能帮助将电流引向地面,减少电火花产生的可能性。

因此,检查设备的接地线是否牢固,无松动或腐蚀等现象。

还可以使用接地测试仪对设备的接地情况进行检测。

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

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

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防爆电气设备是指在容易产生可燃气体、蒸汽、液体或粉尘爆炸的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

为了保障工业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对防爆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是必要的。

下面是防爆电气设备检查的标准:1. 设备外观检查:- 检查设备外壳是否完好无损,无裂纹、变形等缺陷。

- 检查设备的接线是否紧固,无松动或断裂。

- 检查设备的标志、标牌是否清晰可见。

2. 环境检查:- 检查设备所处的环境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 检查设备周围是否有易燃物质、或者可能产生爆炸的条件。

3. 防护措施检查:- 检查设备的防爆措施是否齐全、有效,如防爆灯、防爆电缆等。

- 检查防护罩、防护网是否完好,能够防止外来物体进入设备内部。

4. 线路检查:- 检查电缆、线束是否正常,无断裂、老化等情况。

- 检查电线的绝缘情况是否良好。

- 检查接线端子是否紧固可靠。

5. 爆炸防护装置检查:- 检查防爆电气设备的防护罩、隔爆盒等是否完好。

- 检查防爆装置是否按要求设置,并进行测试。

6. 各种开关装置检查:- 检查开关按钮是否灵活可靠。

- 检查开关装置的接触是否正常。

7. 异常情况记录:- 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记录。

- 对设备维修、更换情况进行记录。

8. 环境温度检查:- 检查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 检查设备在工作状态下是否过热。

9. 定期保养:- 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如清洁灰尘、润滑等。

- 对设备的零部件进行检查,更换磨损、老化等零部件。

10. 定期维护:- 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如更换易损件等。

- 对设备的防护措施进行检查,确保其有效性。

以上是防爆电气设备检查的一些标准,只是作为参考,具体的检查标准应根据具体设备和生产环境来制定。

同时,在进行检查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检查过程的安全性。

防爆设备标准及检查方法

防爆设备标准及检查方法

防爆设备标准及检查方法一、防爆设备标准概述防爆设备是指在含有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等爆炸性环境中工作时,能够防止火花、电弧、静电等引发爆炸的设备。

防爆设备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IEC是国际上电器和电子技术领域的权威组织,其发布的IEC 60079系列标准是全球防爆设备的最主要参考标准。

2. 国家标准:各国根据自身的防爆设备需求,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

例如,中国GB标准主要参考IEC标准,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3. 行业标准:不同行业的防爆设备需求有所不同,因此通常会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

例如,石油化工行业的防爆设备需求与煤矿行业有所区别。

4. 厂商标准:一些防爆设备制造商会针对自己的产品制定相应的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会考虑到产品的特殊性能和使用环境。

二、防爆设备标准主要内容防爆设备的标准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防爆标志:防爆设备需要标注相应的防爆标志,以明确其适用的爆炸性环境等级。

2. 防爆等级:防爆设备需要根据其适用的爆炸性环境等级,确定相应的防爆等级。

爆炸性环境等级是根据可燃性气体、蒸汽或粉尘的存在程度而确定的。

3. 防爆方式:防爆设备需要符合相应的防爆方式,例如阻隔式、灭弧式、局限式等。

4. 设备分类: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防爆设备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分类,例如防爆灯具、防爆电缆接线盒、防爆开关等。

5. 设备性能要求:防爆设备需要满足一定的性能要求,例如电气性能、机械性能、防护等级等。

三、防爆设备检查方法防爆设备的检查是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常见的防爆设备检查方法:1. 外观检查:对防爆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外壳是否完整、防爆标志是否清晰、接线是否松动等。

2. 电气性能检查:使用合适的仪表对防爆设备的电气性能进行检查,包括绝缘电阻、接地电阻、启动电流等。

3. 机械性能检查:检查防爆设备的机械部件是否正常运转,包括开关是否灵活、按钮是否正常弹回等。

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

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

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防爆电气设备是指在具有可燃性气体、蒸汽、液体或粉尘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

由于这些环境具有爆炸的潜在风险,因此对防爆电气设备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防爆电气设备的检查标准。

一、检查前准备工作1.明确检查的范围:根据工厂厂区的划分,确定需要检查的防爆电气设备区域。

2.查验文件资料:检查设备的所属规范、售后服务记录、维护记录等文件资料,确保设备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3.获取必要的设备维护信息:包括防爆电气设备的制造商、型号、性能、安装位置等信息。

二、检查内容1.外观检查:检查设备外壳的完整性、表面有无腐蚀、损坏等情况,确保外壳不会被容易引发火花的物质撞击或钻孔。

2.连接和绝缘检查:检查连接器、绝缘子、接线盒等连接部分的松动、腐蚀、破损情况,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更换。

3.接地检查:检查设备的接地电阻,确保接地系统的正常工作。

4.线路检查:对电缆和线路进行检查,确保电缆和线路没有损坏、磨损或裂纹等情况。

5.电动机和起动器检查:对电动机和起动器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参数正常。

6.开关和控制设备检查:检查开关和控制设备的触点是否磨损,开关操作是否正常。

7.灯具和照明设备检查:检查灯具和照明设备的安装情况,灯泡是否正常工作。

8.防爆等级检查:根据设备所在区域的防爆等级要求,检查设备的防爆等级是否符合要求。

9.防护措施检查:验证防爆电气设备周围的防护措施是否完好,如防护罩、防爆墙等。

10.散热检查:检查散热装置的通风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时能正常散热。

三、检查频率1.初次投入使用前:原则上应对所有防爆电气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

2.正常使用期间: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厂区环境的变化,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设备的连接、绝缘、线路等进行检查和维护。

3.定期保养: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制造商的建议,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检查记录与整改1.检查记录:对每次检查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内容和结果等,以备后续参考。

防爆设备标准及检查方法

防爆设备标准及检查方法
防爆设备保障生产设 备稳定运行
人员安全
防爆设备对人员安全 至关重要
航空航天行业
极高要求
设备必须能在极端 环境下安全运行
技术含量
需要先进技术支持
关键性
防爆设备直接关系到 飞行安全
其他行业
01 化工领域
要求设备防爆性能稳定
02 医药行业
对设备精准性能要求高
03 军工领域
设备需具备军工级别的安全标准
行业需求比较
石油化工
安全性要求高 防爆设备应用广泛
冶金矿山
危险性大 需求专业防爆设备
航空航天
极端环境考验 技术含量高
其他行业
多样化应用 需求定制化防爆解决方案
● 05
第5章 防爆设备维护管理
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是通过定期保养、检查等方式,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定期保养可以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提 高设备的可靠性。检查设备可以及时发现问 题,防止问题恶化。
02 碳纤维材料
使用碳纤维材料,减轻设备重量同时增强结构强度。
03 陶瓷防爆材料
采用陶瓷防爆材料,提高设备的耐高温特性。
智能化应用
远程监控
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况,提前预 警可能发生的问题。 远程控制设备操作,减少人员风 险。
信息互通
设备间信息共享,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实现设备自动化管理,减少人为操作失 误。
防爆设备标准
法律法规
法国TUV法规
行业规范
IECEx
国家标准
GB 3836-2010
防爆设备检查方法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损坏、老 化等问题 检查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异常情况处理
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进行处理,确保设备 安全可靠

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

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

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主要包括设备外观检查、电气部分检查、机械部分检查、附件和接地装置检查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对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设备外观检查:1. 设备外表无明显的机械损伤或变形。

2. 设备外壳无明显的锈蚀、腐蚀或变色。

3. 设备外表清洁整洁,无异味、污垢或油渍。

4. 设备上的标志、标识和警示标志清晰可见,无模糊、褪色或缺失。

电气部分检查:1. 设备内部电缆和线路无明显磨损、折断或脱落。

2. 设备内部绝缘材料无明显老化、开裂或变形。

3. 设备内部电气接点无松动、烧焦或腐蚀现象。

4. 设备内部的开关、按钮和指示灯灵活可靠,无卡滞、失灵或灯泡破损。

5. 设备的电气部分接地良好,接地线路无断裂或短路现象。

机械部分检查:1. 设备的机械部分运行平稳,无明显的颤动、噪音或冲击。

2. 设备的传动部分无松动、严重磨损或脱落现象。

3. 设备的轴承与螺纹部分润滑良好,无明显的摩擦、卡滞或渗漏。

4. 设备的防护罩、护栏和保护装置完好可靠,无裂缝、变形或松动。

附件和接地装置检查:1. 设备的附件(如电缆接头、隔爆开关等)安装牢固可靠,无松动或脱落。

2. 设备的附属设备和附件的防护等级与设备相匹配。

3. 设备的接地装置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接地电阻符合规定范围。

4. 设备的接线盒、控制柜和开关箱内部无杂乱的线路、杂物,并经常保持干燥清洁。

以上检查标准仅为常规标准,不同类型、不同场所的防爆电气设备可能还有其他特殊的检查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查。

同时,检查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确保对防爆电气设备的检查能够有效、全面地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电气设备防爆标准及检查要求一、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基础知识及相关标准(一)防爆电气设备标准防爆电气设备是指按国家标准设计、制造、使用的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电气设备。

现行的防爆电气设备国家标准是GB3836系列。

它的主要内容是把防爆电气设备分为隔爆型(d)、增安型(e)、本质安全型(i)、正压型(p)、充油型(o)、充砂型(q)、无火花型(n)、浇封型(m)、气密型(h)、特殊型(s)并对其防爆技术及试验方法进行了规定。

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电气设备的允许最高表面温度。

表面可能堆积粉尘时为150℃,采取防尘堆积措施时为450℃,防爆电气设备的使用环境为-20℃—40℃。

2、电气设备与电缆的连接应采用防爆电缆接线盒,电缆的引入引出必须用密封的电缆引入装置,并应具有防松动、防拔脱措施。

3、对不同的额定电压和绝缘材料,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都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详见附一)。

4、具有电气或机械闭锁装置,有可靠的接地及防止螺钉松动的装置。

5、防爆电气如果采用塑料外壳,须采用不燃性或难燃性材料制成,并保证塑料表面的绝缘电阻大于1*109Ω,以防积聚静电,还必须承受冲击试验和热稳定试验。

6、防爆电气设备限制使用铝合金外壳,防止其与铁锈摩擦产生大量热能,避免形成危险温度。

7、防爆电气设备必须经国家认定的防爆试验单位鉴定。

(二)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1、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原理是将正常工作或事故状态下可能产生火花的部分放在一个或几个外壳中,这种外壳除了将其内部的火花、电弧与周围环境中的爆炸性气体隔开外,还有当进入壳内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被壳内的火花、电弧引爆时外壳不被炸坏,也不致使爆炸物通过连接缝隙引爆周围环境中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2、增安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和危险温度的矿用电气设备。

3、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防爆原理是通过限制电路的电气参数(主要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路)限制放电能量实现电气防爆。

4、正压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将电气设备置于外壳内,壳内充入保护性气体,并使壳内的保护气体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环境的压力,以阻止外部爆炸性混合物进入壳内实现电气设备的防爆。

5、充油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将全部或部分部件浸在油内,使设备在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弧、火花不能点燃油面以上的或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

6、充砂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在电气设备的外壳内填充石英砂,将设备的导电部件或带电部分埋在石英砂防爆材料之下,使之在规定的条件下,在壳内产生的电弧、传播的火焰、外壳壁或石英砂材料表面的温度都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

7、无火花型电器设备的防爆原理是设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有点燃作用的故障出现。

8、浇封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将电气设备有可能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弧、火花或能产生高温的部件浇封在浇封剂中,避免这些电气部件与爆炸性混合物接触,从而使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或在认可的故障和过载情况下均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

9、气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电器设备或电气部件置于气密的外壳内,这种外壳能防止外部可燃性气体进入壳内。

10、特殊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为:不同于现有防爆设备的防爆原理,但经国家认可的检验机构检验确实具有防爆性能。

(三)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为了从防爆电气设备的外观上能明显的了解它的类型,把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型式、类别、级别、组别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标志。

1、标志:防爆电气设备的总标志为Ex,安全标志为MA。

2、型式:即各种类型的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

如d表示为隔爆型电气设备。

3、类别:按使用环境的不同,将防爆电气设备分为Ⅰ类、Ⅱ类。

Ⅰ类专门适用于煤矿井下,Ⅱ类用于地面工厂具有非甲烷外的混合物爆炸环境中。

4、级别:主要针对隔爆型和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分为ⅡA、ⅡB、ⅡC三级。

5、组别:针对Ⅱ类电气设备,按照运行时允许的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6六组。

(四)防护等级防护等级指电气设备具有的防外物、防水的能力。

防外物是指防止外部固体进入设备内部和防止人体触及设备内部带电或运动部件的性能。

防水是指防止外部水分进入设备内部,对设备本身产生有害影响的防护能力。

国家标准规定防护等级(IPΧΧ表示,第一个Χ表示防外物能力,第二个Χ表示防水能力,详见附二)中防外物分为7级(0-6),防水分为9级(0-8)。

数字越大等级越高,要求越严格。

二、失爆现象失爆是指电气设备失去了耐爆性和隔爆性。

常见的失爆现象有以下几种:(一)连接螺栓的失爆现象1、缺螺栓、弹簧垫圈或螺母,螺栓或螺孔滑扣,螺栓折断在螺孔中的。

2、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弹簧垫圈断裂或无弹性(偶尔出现弹簧垫圈断裂或失去弹性时,检查该处防爆间隙,若不超限,更换合格弹簧垫圈后不为失爆)。

3、使用塑料或轻合金材料自制的螺栓或螺母。

4、护圈式或沉孔式紧固件紧固后,螺栓头或螺母的上平面超过护圈或沉孔。

5、螺孔与螺栓不匹配的。

6、弹簧垫圈的规格与螺栓不相适应的。

7、设备同一部位螺栓、螺母等规格应一致。

钢紧固螺栓伸入螺孔长度应不小于螺栓直径尺寸,铸铁、铜、铝件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如果螺孔深度不够,则必须上满扣,否则为失爆。

8、通孔螺栓未外露3-5丝者(包括带螺帽)。

9、压线板可以不加弹簧垫圈,但两端不一致的。

(二)电缆引入引出装置的失爆现象1、密封圈老化、失去弹性、变质、变形,有效尺寸配合间隙达不到要求,起不到密封作用。

2、密封圈外径与进出线装置内径差值超过表一规定的;密封圈宽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7倍,但不得小于10 mm;厚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3倍,但不得小于4 mm。

3、密封圈内径与引出入电缆外径差大于1mm以上。

4、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多根电缆。

5、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

6、密封圈刀削后凸凹不整齐圆滑,锯齿差大于2 mm以上。

7、密封圈没有完全套在电缆护套上。

8、线嘴压紧没有余量(螺旋式进线嘴压紧后应外露1—3丝,倒角、车削槽间距不算;压盘式进线嘴压紧后应外露3—5mm)。

9、线嘴内缘压不紧密封圈,或密封圈端面与器壁接触不严,或密封圈能活动。

10、电缆压线板未压紧电缆,压扁量超过电缆直径的10%者,用单手扳动喇叭嘴时上下左右晃动。

11、在引入引出装置外端能轻易来回抽动电缆。

12、密封圈与电缆护套之间有其它包扎物。

13、空闲进线嘴缺挡板或挡板直径比进线嘴内径小2 mm以上,挡板厚度小于2mm。

14、挡板放在密封圈里面或线嘴的金属垫圈放在挡板与密封圈之间。

15、进线装置破损不齐全。

16、大小密封圈套用的。

17、一个进线嘴用多个密封圈的。

18、线嘴与密封圈之间没有加装金属垫圈。

19、密封圈装反(可切削端头朝外)。

(三)插接装置的失爆现象1、煤电钻插销的电源侧应接插座,负荷侧应接插销,如反接即为失爆。

2、电源电压低于1140V,插接装置缺少防止突然拔脱的联动装置。

3、电源电压高于1140V,插接装置上没有电气联锁装置。

4、插销在触头断开的瞬间,外壳隔爆接触面的最大直径差W和最小有效长度L须符合表二规定。

(四)外壳、腔内的失爆现象1、使用未经国家法定的检验单位发证生产的防爆部件。

2、隔爆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长度超过50mm,凹坑深度超过5mm的。

3、隔爆腔内、外有锈皮脱落。

4、锁装置不符合规定,闭锁装置不齐全、变形损坏起不到机械闭锁作用。

5、电气闭锁不起作用。

6、外壳透明件(观察窗)破裂、有凹坑,使用非抗机械、热、化学腐蚀的玻璃件。

7、腔内随意增加安装电气零部件,造成空腔容积变化的。

8、接线柱、绝缘座管烧坏,使两个空腔连通的。

9、腔内壁未均匀地涂耐弧漆,而使用涂调和漆、磁漆的。

(五)防爆面的失爆现象防爆接合面应保持光洁、完整须有防锈措施,如电镀、磷化、涂防锈油等,各结构参数符合出厂规定。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为失爆:1隔爆结合面结构参数要符合下述规定,否则为失爆:(1)平面、圆筒隔爆结构①电气设备静止部分隔爆结合面、操纵杆与杆孔隔爆结合面以及隔爆绝缘套管隔爆结合面的最大间隙或直径差W和隔爆结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L;螺栓通孔边缘至隔爆结合面边缘的最小有效长度L1;转轴与轴孔隔爆结合面最大直径差W和最小有效长度L须分别符合表三的规定,但快动式门或盖的隔爆结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L须不小于25.0mm。

表三②操纵杆操纵杆直径d与隔爆结合面长度L之间要符合表四的规定。

③隔爆结合面的粗糙度隔爆结合面的粗糙度不得大于,操纵杆的粗糙度不得大于。

(2)防爆电动机①电动机轴与轴孔的隔爆结合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产生磨擦。

采用圆筒结合面时,轴与轴孔配合的最小单边间隙须不小于0.075mm。

②滚动轴承结构,轴与轴孔的最大单边间隙M须大于表三规定的W值的三分之二。

(3)螺纹隔爆结构①螺纹精度须不低于3级,螺距须不小于0.7mm。

②螺纹的最少啮合扣数、最小拧入深度须符合表五的规定。

2、隔爆面上,在规定长度(L)及螺孔边缘至隔爆面边缘的最短有效长度(Ld)范围内,如发现有下列缺陷者为失爆。

(1)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在40、25、15mm的隔爆面上,每平方厘米不得超过5个,10mm 的隔爆面超过2个。

(2)偶然产生的机械伤痕,其宽度与深度大于0.5mm,其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小于规定长度的三分之二(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可以几段相加)。

3、隔爆面上不准涂油漆、无意造成油漆痕迹,当场擦掉,不为失爆。

4、隔爆面有锈迹,用棉纱擦后,仍留有锈蚀班痕者为锈蚀,而只留云影,不算锈蚀。

隔爆面锈蚀是否为失爆,参照第2条关于砂眼、机械伤痕的有关规定判定(云影—擦掉锈迹后,留下呈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觉)。

5、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参见“连接螺栓的失爆”。

6、隔爆接合面在设备不带电情况下用手打不开的。

7、隔爆结合面使用密封圈,检修后未安装密封圈,密封圈破损、断裂或外露的。

8、隔爆结合面法兰厚度小于原设计的85%的。

(六)接地装置的失爆现象接地的目的是防止电气设备外壳带电而危及人身和矿井安全。

当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时,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等将带电,会造成人身触电或对地放电产生电弧而引起瓦斯爆炸。

凡出现下列现象的与电气设备失爆同等对待:1、电压在36V以上的电气设备未装设保护接地装置。

2、多台电气设备串联接地的。

3、未用符合要求的钢管(钢板)制作的接地极。

4、接地连线、接地阻值不符合《规程》要求的。

5、外接地螺栓规格不符合下述规定的。

(1)功率大于10KW的电气设备,不小于M12;(2)功率在5-10KW之间的电气设备,不小于M10;(3)功率在0.25-5KW之间的电气设备,不小于M8;(4)功率不大于250W且电流不大于5A的电气设备,不小于M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