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唐朝人赶时髦 夫妻开始互称“老公”和“老婆”

合集下载

唐代婚姻的一夫一妻+姬婢制

唐代婚姻的一夫一妻+姬婢制

唐代婚姻的一夫一妻+姬婢制中国古代性文化考究之第五章封建社会“性宽松”的性文化第三节唐代男女婚姻的缔结与维系一、唐代婚姻的一夫一妻+姬婢制由于物质生活比较富足,社会风气崇尚风流,盛行于封建社会的一夫多妻制(准确地说是一夫一妻+多姬妾制)在唐代特别发达。

法律虽然严禁重婚,但允许纳妾,而且不限人数。

纳妾不仅是豪门权贵的事,在社会上也比较普遍,有些小家小户也有一起一起。

此外,还有蓄养外室(称为“外妇”、“别宅妇”)的风气,也就是不居于主家的妾,唐玄宗时曾多次下诏禁止置“别宅妇”,并将官员们的“别宅妇”没入宫中作为惩戒,可见风气之盛。

此外,唐朝又盛行妓乐,贵族富户家中大多蓄养歌舞家妓,也称作“女乐”、“歌舞人”、“音声人”等,供主人娱乐玩赏。

白居易“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的诗句,其实说的正是这种家妓。

王公贵族之家姬妾、家妓常有数百人之多。

对此,在本章第五节将详细阐述。

在姬妾中,身份最高的是媵。

按古义说,媵是从嫁之意,后代常将媵、妾合称,并无十分严格的界限。

在唐代,从法律、制度上说,媵、妾是有一定区别的。

媵是正弃之外名分较高的侧室,但这种名分只限于王公贵族中。

唐制规定:亲王等可以有媵十人,二品官媵八人,三品及国公媵六人,四品媵四人,五品媵三人。

这些媵各有品级、名位,此外就都算作妾了。

媵与妾在法律上量刑也有等级分别。

一般人家没有媵的名位,正弃之外就是妾。

妾在唐朝也称作“下妻”、“小妾”、“侧室”等。

媵、妾与主人都有配偶名分,但不是正式婚配,“普通买卖”,与娶妻“等数相悬”,不可同论。

唐人多称买妾而不称娶妻,家中有妾而无妻则仍称未婚,从这些习惯中可以看出妾和主人并没有正式的婚姻关系。

唐律严格规定不准以妾为妻,在实际生活中,以妾为妻也是要受谴责的。

杜佑家是名门大族,他一生名声都不错,唯独晚年以妾为妻,受到士林指责。

法律也严禁以妾为妻,因为“妾乃贱流”,妾原则上须以良人为之。

至于常和妾合称为“姬妾”、“妓妾”中的姬侍、家妓等,她们没有配偶的名分,比妾的地位还要低,与婢同类,只是她们一般不从事家务劳动,而是做主人的内宠和歌舞人而已,同时,当然有义务供主人发泄性欲。

从_老公_老婆_的称谓看词义的演变

从_老公_老婆_的称谓看词义的演变

从 老公 老婆的称谓看词义的演变陈辉霞 萨丕尔说: 语言基本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物,它必须从文化和社会上来理解。

因此,作为婚姻关系称谓的夫妻间的称谓,也有着超越语言本身的意义。

老公 、 老婆 这对夫妻称谓词的词义演变就是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缩影。

一从古至今,人们对妻子的称呼可谓五花八门,从最初的 妇 、 妇人 、 妻 到代表一定等级的 夫人、太太 ,再到显示男尊女卑、带有鄙视色彩的贱称 妾、内人、内子、贱荆、贱累、贱内、荆人、山妻 等,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得到最好的体现。

同时还出现了平民化、大众化色彩的 妻子、老婆 等,这些称谓一直使用到今天,其生命力非常顽强。

从近代开始,又逐渐产生了一些新的称谓,如 爱人 等, 爱人 可指夫妻任何一方,可能是五四以后,从英语的lover翻译过来的意译外来词。

当然,对妻子的称谓还包括在方言中曾经出现或至今还在使用的一些称呼,如 媳妇、婆娘、娘子、堂客、屋里的、做饭的 等等。

指称丈夫的称谓与指称妻子的称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等差。

在传统的差序格局中, 夫 被规定的地位和身份是 上 而 贵 ,这自然就要求称谓在认定时使用尊称、敬称。

男人是一家之主,这种地位通过妻对夫的称谓而表现得更加突出更加集中。

借用先秦时的 君 ,以及汉唐的 卿 、 郎 等来表示夫君,大抵没有脱离权力的痕迹。

最高的称谓是把丈夫当作所依赖的 天、所天 ,这则是源于对天的崇拜与敬畏。

学而优则仕 ,是古代文人的理想,也是为妻者对丈夫的共同要求。

因此, 官人、相公 等称谓则从泛指为官者而演化为丈夫了。

如果说, 官本位 是社会意识, 夫本位 是家庭意识,而妻子对丈夫的称谓则融合了社会和家庭两方面的意识。

良人 在 诗经 中就早已出现,在上古可以是夫称妻,后多用于妻称夫,但后来还可以表示 平民、良家子 等含义,使其语义负担重,最终被淘汰出局。

而 先生、丈夫 等尊称则源于时间,即年长。

对应于平民化的 老婆 ,相应地,就出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平民化的称呼 老公 。

历史趣谈古人也撒娇 老公老婆早就是配偶俗称

历史趣谈古人也撒娇 老公老婆早就是配偶俗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古人也撒娇老公老婆早就是配偶俗称
导语:网友们,你们知道一对夫妻为什么又叫“老公”“老婆”吗?说起这,还有一段因一副对联成就“老公”“老婆”的有趣的故事呢。

据说那是唐朝
网友们,你们知道一对夫妻为什么又叫“老公”“老婆”吗?说起这,还有一段因一副对联成就“老公”“老婆”的有趣的故事呢。

据说那是唐朝时,有一位读书人,叫麦爱新,在妻子的照料帮助下,专心攻读,最终考取了功名,于是就做了官。

做了官以后,这位麦爱新就觉得妻子年老色衰,配不上他这个做了官的老爷。

便产生了嫌弃老妻另寻新欢的念头。

但是,老妻勤俭持家,对自己对儿女照顾周全,又如何启齿呢?这麦爱新呀,究竟是个读书人,于是心生一计,计上心来。

一天,他在书房写了一幅对联,但刚刚写好上联,就急匆匆的出去了,就像有急事要办一般。

他写的上联是:
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
他妻子眼看着老爷在书房写字,却突然急匆匆的出去了,不知有何急事,于是就来到书房,正看到了老爷所写的上联,不禁轻诵出来:“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他的妻子也是书香门第出身的小姐,加上女人特有的敏锐,就立即从这个上联中揣磨出了老爷的心事,原来老爷做了官,嫌弃自己人老珠黄,要另外纳新了。

唉,既然老爷没有明说,我也不好作何道理啊!不妨续上他的下联,看他见了有何道理,再做打算。

她略一沉思,就作出一幅下联来:
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
写罢下联,心事重重地步出了书房。

生活常识分享。

千百年来中国女性是如何称呼其丈夫的

千百年来中国女性是如何称呼其丈夫的

千百年来中国女性是如何称呼其丈夫的中国几千年来夫妻之间的称呼变化着实不少,来看看我们的先人是如何称呼他们的另一半的。

1、良人最早时妻子称呼自己的丈夫“良人”,好听吧!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古代丈夫们光辉高大的形象,古诗里就有“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

“良人”一词显示不出男女性别,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亦为“良人”。

从这儿可以看出当时男女地位大抵还是比较平等的,但这种不加区别也给夫妻间称呼带来很多不便。

2、郎上面说到夫妻双方互相称“良人”多有不便,所以,后来根据“说文解字”,在“良”字音义上加以区别;在“良”右边加“阝”,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衍成“娘”。

“郎”就代表丈夫,李白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义山诗有“刘郎已恨蓬山远,又隔蓬山一万丛”,花间词中有“问郎花好侬颜好” 。

“郎”是多亲切的称呼啊!3、郎君古人认为单音节词似乎太甜腻了,当时大约除了个别人如郑袖,钩弋之流,众多良家妇女们在人前还是羞于叫出口。

于是她们就在前头或尾后加一个字变双音词,即“郎”字后面加一个“君”字;在“娘”字后面加一个“子”字,成了表示亲昵的“郎君”,“娘子”。

(注:起先,“娘子”一词仅用青春妙龄的少女,大约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称呼。

)4、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由于当时的宫庭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于是有了“官人”这一称谓,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

至今,民间仍对新婚夫妻戏称为“新郎官”、“新娘子”。

从这个称呼也可看出随着宋代理学的兴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啊。

官人是管人嘛,那家里的官人当然就是管家里的老婆了哦。

5、外子内子外子在宋代,妻子也有称自己的丈夫“外人”的,再文雅点的就叫称做“外子”,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的除“娘子”外,还称“内人”。

在别人面前,对妻子的谦称还有“贱内”,这都是那时的小资和伪小资们最喜欢喜欢的叫法了。

“老公”“老婆”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老公”“老婆”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老公”“老婆”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出自:壹读“老公、老婆”这一对夫妻称谓的产生,可以说是伴随“老”字这一虚化轨迹而来的。

起初“老”字是作为“老年的”,而“公”是对老年人的尊称。

因此从很早的时候“老公”就是对老年人尊称的意思,例如汉朝刘向《说苑·政理》“(齐桓公)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一直到宋朝《宋书·萧思话传》:“既久废射,又多病,略不能制之,便成老公,令人叹息。

”“老公”也是这个意思,但已经可以看出这个时候“老公”的意义有点偏向贬义,有点像我们今天说的“你个老东西”的感觉。

而同样在这一时期“老公”由泛指所有的老年人发展为特指自己的丈夫,而其中的“老”就是一个构词用的前缀,已失去“年长”义,仅仅是一个具有附加意义的虚化词缀。

如:宋代《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在京中娶了一个小老婆,我在家中也嫁了一个小老公。

”而“老婆”一词的演变基本上与“老公”相同。

“老婆”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它既指“老年女性”,又表示“男子的配偶”。

到宋时,“老婆” 的数量有所增加。

还出现“小老婆”的说法,又是“小”又是“老”,可见“老”已完全虚化,也说明它在宋代已较成熟了。

刚刚兴起时,“老公”“老婆”还只是一种平民化、大众化色彩较强的词,属于一种只在口头中流传而不被上流社会接受的俗称,局限在普通老百姓和非正式场合中使用,也是这一时期市民阶层崛起带来民间文化繁荣的一种特征。

到明代,它已是很常见的男子配偶称呼语。

熟读古典名著的壹读君(yiduiread)看过一则研究,指出《金瓶梅》中共出现160例“老婆”,其中155例指称配偶,是“妻”的三倍,只有5例是指称中老年妇女。

这一泛化用法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发展,其中共出现了51例“老婆”,指称中老年妇女的有19例,其余32例特指男子配偶。

夫妻称谓百花齐放,“老公”销声匿迹宋元明清时期是一个夫妻称谓语的层出不穷的时期,“老公”和“老婆”也有比较多的竞争对手。

中国几千年来夫妻之间的称呼变化着实不少

中国几千年来夫妻之间的称呼变化着实不少

中国几千年来夫妻之间的称呼变化着实不少,看看我们的先人是如何称呼他们的另一半的。

良人最早时妻子称呼自己的丈夫"良人",好听吧!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古代丈夫们光辉高大的形象,古诗里就有"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

"良人"一词显示不出男女性别,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亦为"良人。

从这儿可以看出当时男女地位大抵还是比较平等的,但这种不加区别也给夫妻间称呼带来很多不便。

郎所以后来就根据"说文解字",在"良"字音义上加以区别;在"良"右边加"阝",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衍成"娘"。

"郎"就代表丈夫,李白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义山诗有"刘郎已恨蓬山远,又隔蓬山一万丛",花间词中有"问郎花好侬颜好" 。

"郎"多亲切的称呼啊!郎君古人认为单音节词似乎太甜腻了,当时大约除了个别人如郑袖,钩弋之流,众多良家妇女们在人前还是羞于叫出口。

于是她们就在前头或尾后加一个字变双音词,即"郎"字后面加一个"君"字;在"娘"字后面加一个"子"字,成了表示亲昵的"郎君","娘子"。

(注:起先,"娘子"一词仅用青春妙龄的少女。

大约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称呼。

)妻子称丈夫为"郎君",是对丈夫的雅称丈夫称妻子为"娘子",是对妻子的爱称。

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由于当时的宫庭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于是有了"官人"这一称谓。

唐代对丈夫的称呼

唐代对丈夫的称呼

唐代对丈夫的称呼《话说唐代对丈夫的称呼》在那繁华热闹的唐代,女子们对自己的夫君可有不少有趣的称呼呢!你瞧,“郎”可是个常见的叫法。

想象一下,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一位娇俏的女子轻启朱唇,唤一声“郎”,那声音婉转悠扬,带着满满的爱意和温柔,仿佛能把人的骨头都叫酥了。

这一声“郎”,简单却又饱含深情,就像是生活中最平凡却又最珍贵的表达。

还有“郎君”呀,比起“郎”来,似乎多了一份敬重。

当女子们端庄地说出“郎君”时,那场景,就如同那盛开的牡丹,华丽而不失优雅。

也许是在一家团圆的时刻,也许是在和友人相聚的场合,这一声“郎君”,让夫君的脸上也不禁泛起幸福的笑容。

“夫君”这个称呼呢,就显得更为正式一些啦。

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女子们会用这个称呼来显示对丈夫的尊重。

就好像是在一场盛大的宴会上,妻子轻轻挽着丈夫的手臂,轻声唤着“夫君”,那画面,真真是让人觉得美好而又和谐。

“老爷”这称呼可就有点特别啦!一般是在比较富裕的家庭或者是有一定地位的人家中使用。

想象一下,在那雕梁画栋的府邸里,丫鬟们恭恭敬敬地称男主人为“老爷”,而夫人也会在某些时候用这个称呼,带着那么一点点威严,又有着深深的依赖。

当然啦,不同的女子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丈夫的称呼也会有所不同呢。

有时候,女子会根据自己的心情和与丈夫的相处方式来选择称呼。

比如在撒娇的时候,可能会叫得格外亲昵;在生气的时候,也许会直呼其名呢!哈哈,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我觉得呀,这些称呼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更是唐代女子们对丈夫情感的一种表达。

它们承载着爱、尊重、依赖和各种细腻的情感。

每一个称呼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就像是一首首动听的小曲,在生活中轻轻吟唱。

而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了解这些唐代的称呼,也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浪漫和温情。

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情感是相通的。

我们也可以从这些称呼中汲取一些灵感,用更加丰富和有趣的方式来称呼我们身边的爱人。

让生活多一些甜蜜,多一些乐趣,就像那唐代的女子们一样,用爱和称呼编织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古代夫妻的叫法

古代夫妻的叫法

古代夫妻的叫法
在古代,夫妻的叫法可以因文化和时期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夫妻叫法:
1. 先生与夫人:这是英文中对夫妻的尊称,也可以在一些古代文化中使用,尤其是在贵族或上层社会中。

2. 夫与妻:这是较为普遍的叫法,表示丈夫和妻子的关系。

在古代中国,丈夫常被称为"夫",妻子常被称为"妻"。

3. 公与婆:在古代中国,丈夫有时会被称为"公",妻子被称为"婆"。

这种叫法通常用于农村地区或民间。

4. 夫君与妻子:在古代日本,丈夫通常被称为"夫君",妻子被称为"妻子"或"夫人"。

5. 郎与嫂:在古代中国的一些地区,丈夫有时被称为"郎",妻子被称为"嫂"。

这种叫法在一些民俗婚礼中仍然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叫法可能因不同的地区、文化和时期而有所差异。

所以具体的叫法还需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朝人赶时髦夫妻开始互称“老公”和“老婆”
导语:老公、老婆相传最早的“老公、老婆”起源于唐代。

当时有一位读书人叫麦爱新,他考中功名后觉得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想再纳新欢。

于是,写
老公、老婆
相传最早的“老公、老婆”起源于唐代。

当时有一位读书人叫麦爱新,他考中功名后觉得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想再纳新欢。

于是,写了一副上联放在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

”他妻子看到对联,从中觉察到丈夫有了弃老纳新的念头,便提笔续写了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

”以“禾稻”对“荷莲”,以“新粮”对“老藕”,不仅对得工整贴切,新颖通俗,而且“新粮”与“新娘”谐音,饶有风趣。

麦爱新读了妻子的下联,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爱心打动,便放弃了弃旧纳新的念头。

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不忘旧情,乃挥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

”麦爱新也续写了下联:“老婆一片婆心。

”从此,汉语中就有了“老公”和“老婆”这两个词,民间也有了夫妻间互称“老公”和“老婆”的习俗。

新郎官、新娘子
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由于当时的宫庭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于是有了“官人”这一称谓。

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

至今,民间仍对新婚夫妻戏称为“新郎官”、“新娘子”。

从这个称呼也可看出随着宋代理学的兴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啊。

官人是管人嘛,那家里的官人当然就是管家里的老婆了哦。

外子
外子在宋代,妻子也有称自己的丈夫“外人”的,再文雅点的就要称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