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翻译 Chines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中国传统文化中英文对照

中国传统文化中英文对照中国古代四大发明the four great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火药gunpowder印刷术printing造纸术paper-making指南针the compass书法calligraphy文房四宝(笔墨纸砚):The Four Treasure of the Study (Brush, Ink-stick, Paper, and Ink-stone) 艺术:京剧Peking opera秦腔Qin opera相声comic cross talk杂技acrobatics踩高跷stilt walk木偶戏puppet show皮影戏shadowplay折子戏opera highlight泥人clay figure口技ventriloquism花灯festival lantern灯谜lantern riddle刺绣embroidery剪纸paper cutting针灸acupuncture中国画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水墨画Chinese brush painting中国结Chinese knot美食:小吃摊snack bar/snack stand月饼moon cake年糕rice cake油条deep-fried dough sticks豆浆soybean milk馒头steamed buns花卷steamed twisted rolls包子steamed stuffed buns拉面hand-stretched noodles馄饨wonton (dumplings in soup)豆腐tofu; bean curd麻花fried dough twist蛋炒饭fried rice with egg节日: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元宵节:the Lantern Festival清明节:the Tomb-sweeping Day端午节:the Dragon-boat Festival中秋节:the Mid-autumn Day重阳节:the Double-ninth Day七夕节:the Double-seventh Day名著:《大学》The Great Learning《中庸》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论语》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孟子》The Mencius《孙子兵法》The Art of War《三国演义》Three Kingdoms《西游记》Journey to the West《红楼梦》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水浒传》Heroes of the Marshes《山海经》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资治通鉴》History as a Mirror《春秋》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史记》Historical Records《诗经》The Book of Songs《易经》The Book of Changes《礼记》The Book of Rites《三字经》Three-character Scriptures旅游景点:秦始皇陵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Qinshihuang 兵马俑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大雁塔Big Wild Goose Pagoda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敦煌莫高窟Mogao Grottoes华清池Huaqing Hot Springs五台山Wutai Mountain九华山Jiuhua Mountain蛾眉山Mount Emei泰山Mount Tai黄山Mount Huangshan; the YellowMountain故宫the Imperial Palace天坛the Temple of Heaven苏州园林Suzhou gardens西湖West Lake九寨沟Jiuzhaigou Valley日月潭Sun Moon Lake布达拉宫Potala Palace。
中国文化与翻译3Chinese_Culture_andTranslationPPT课件

National Capital
• On September 27, 1949, BeiPing was renamed as Beijing and became capital of the PRC.
• Beijing is not only the nation’s political centre, but also serves as its economic, scientific amd cultural heart.
National Day
• Chinese celebrate October 1 as National Day in honour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on October 1, 1949.
National Flag
3) The Northeast Plain(东北平原), the North China Plain(华北平原) and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Plain(长江中下游 color of the flag symbolizes revolution and the yellow color of the stars the golden brilliant rays radiating from the vast red land.
中国文化和汉英翻译

Definition Four
In 1871 E.B. Taylor defined culture as "that complex whole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 belief, art, morals, law, customs, and m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embers of society." "Culture means the total body of tradition borne by a society and transmit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t thus refers to the norms, values, standards by which people act, and it includes the ways distinctive in each society of ordering the world and rendering it intelligible. Culture is...a set of mechanisms for survival, but it provides us also with a definition of reality. It is the matrix into which we are born, it is the anvil upon which our persons and destinies are forged."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文化与翻译
It is not easy to give a clear definition about culture. There are various definitions about it.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读后总结

第一章 中国文化与翻译
第二章 心理文化与翻译(自谦心理,价值观念,审美,思维方式)
第三章 称谓文化与翻译(亲属和社交称谓)
第四章 专名文化与翻译(一)——人名文化
第五章 专名文化与翻译(二)——书名、地名的翻译
第六章 旅游文化与翻译(景点名称和中式菜肴,旅游资料)
第七章 色彩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贾瑞忙喝:“茗烟不得撒野!”金荣气黄了脸说“反了”
“How dare you, Mingyan!”bellowed Jiarui. Livid with anger Jinrong bawled,“Therebel!”
颜色与民族心理
红色
喜庆欢乐羡慕嫉妒“红眼”发迹宠幸“红人”
黄色
褒:黄道吉日
贬:色情正式语体词pornographicblue
When people wear red or white, that is, at weddings or funerals, the practice of giving lavish feasts can well be dispensed with.
包袍子:举人
青衿:读书人
赭衣:赤褐色粗布服犯人的代称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图书目录第一章中国文化与翻译第二章心理文化与翻译自谦心理价值观念审美思维方式第三章称谓文化与翻译亲属和社交称谓第四章专名文化与翻译一人名文化第五章专名文化与翻译二书名地名的翻译第六章旅游文化与翻译景点名称和中式菜肴旅游资料第七章色彩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第八章习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第九章委婉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第十章数字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第十一章典故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第十二章动植物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第十三章汉英翻译的可译性限度毕业于南京大学西班牙语专业研究方向为英汉翻译的实践与理论文化的交流的媒介是语言翻译则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汉英翻译

- 250-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汉英翻译中北大学/杨雪 张思洁【摘要】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汉英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其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产生原因,从译者角度探讨中西文化在各自语言上的体现,并指出译者在怀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的同时,应当承担起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使命,为实现世界互通互利文化交往,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文化差异 汉英翻译 词语 句子 语篇一、文化与翻译1.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区域特质和风貌的反映,是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起源、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
中国的中原文化起源于农本,以佛教和道教为主的宗教信仰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造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强调整体与贬抑个体的文化。
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起源于游牧和渔猎,人们与动物斗争,与同类竞争,以求生存,所以开放与尊重个体是西方文化的主要特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语言的差异性,不同语言的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文化的交流。
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能否顺利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更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
同时,虽然中西文化差异巨大,但人类的思想感情相通,且基本需求一致,所以文化也呈现许多共性。
2.文化与翻译。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
翻译是语言间沟通的桥梁,是各民族文化联系的纽带。
文化与语言的密切关系也注定了文化与翻译的密切关系。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符号上的转换,更反映了不同社会文化层面上的转换,是对原作品进行的文化层面上的改写。
所以,中西文化的差异常常给汉英翻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二、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方式,其真正目的不仅在于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使信息得以表达。
在翻译时,译者应密切关注原文与译文中所包含的不同文化内涵,充分考虑文化差异,通过翻译对文化差异进行转换。
Translation and Chinese culture

Some Chinese scholars even prescribe that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 “domestication should be used as much as possible ”, for this can“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and “represent our pursuit of standard English in translations ”. “It is a purely linguistic treatmen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politics ,economy, or the power imbala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does not mean the Chinese culture should bow to the English culture”.
My judgement
Version 1 ,by David E.Pollard, is one line from John Donne’s book To Sir Henry Wotton. Here, I won’t discuss whether his version has fully expressed the meaning of “尺 素寸心”,since it is irrelevant to what I’m going to sa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roducing the Chinese culture ,David’s is a bad one ,for it has nothing to do 尺素 寸心.He doesn’t try to make the least effort to introduce the rich cultural meaning behind the four characters. To some degree, he scorns Chinese culture. Version 2, by Yu guangzhong ,is a free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whole passage’s main idea. It has the same problem with version 1. Neither of them tries to introduce the cultural meanings behind the words.
中国文化与翻译-课件2-Chines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第二章 中国文化在汉英翻译中的 再现
• 第一节 翻译的基本方法 • 【词法翻译】 • 一 对等译法 •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一般都可以在译文语言中找到同原文中 某个单词、词组或成语意义上的对等表达。 • (一)单词 • Television (n) 电视 • Electricity (n) 电 • Wheat (n) 小麦 • 坐 (v) sit • 小 (adj.) small • 和 (conj.) and
• 2. 再如,中国古老的文明源于黄河中下游的 中原地带,人们以农耕为主,牛是与汉民族联 系最紧密的动物。这种密切的联系反映到语言 中就是汉语中有众多围绕“牛”这个字的词语, 如:“牛皮、牛马、牛性、牛劲、吹牛、牛角 尖、老黄牛、牛脾气、牛郎织女、牛刀小试、 对牛弹琴、庖丁解牛”等等。而西方则源于游 牧文化,与马的关系非常密切,对该文化而言, 牛只是用来产奶的动物,即使耕地,西方也以 用马为主。这样,英语中就形成了与汉语中的 “牛”的系列词语相对应的“马”(horse)的 系列词语,如:to talk horse 吹牛, to work like a horse 像老黄牛一样拼命干活,as strong as a horse 力大如牛, a willing horse, 工作认真的 人,
•
这一定义显然排除了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 高低,而是指人类的精神文明或精神成果的总 和,包括艺术、传统、习惯、社会风俗、道德 伦理、法的观念和社会关系等。 • 据上所述,不管是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 文化部包括许多方面。所谓翻译,无非是通过 一种语言转达另一语言的文化信息,因此可以 说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历来有经验的译者 或翻译研究者都比较注意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王佐良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 的文化人。人们全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 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 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翻译中的文化 比较》, 1984.1.《翻译通讯》)。
中国文化与翻译2

一、重复结构
汉语喜欢重复,英语崇尚简洁,这是汉 英民族审美心理差异所形成的不同的审美标 准,翻译时对于汉语的重复词语或重复结构 必须有所删削省略,以使译文适应读者的审 美心理,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保守的 维持原状、不求 上进;跟不上形势的 发展《现代汉语词 典》;因循守旧 、安 于现状、不思进取
conservative 1. resistant to change 2. opposed to liberal reforms 3. avoiding excess 4. unimaginatively conventional 5. conforming to the standards and conventions of the middle class
自谦心理的表现
(1)工作中取得成绩,被表扬,获得荣誉称号 时的言语回应:“离领导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今后 还要继续努力”、“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大家以 后多多关照”、“哪里,哪里,主要靠领导关心, 靠大伙儿帮忙”。 (2)汉语中大量的谦称词语:称呼自己,敝人、 小人、下官;称呼自己的妻子,拙荆、贱内;称自 己的子女,小女、犬子;称自己的寓所,寒舍、舍 下;称自己的作品和文章:拙著、拙作;称自己送 别人的礼物,薄礼;称招待客人的酒席,薄酒,家 常便饭、粗茶淡饭;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浅见、拙 见。
例1. “但是,你这些想法和作法,恐怕还是 为了你个人吧?” 道静蓦地站了起来:“你说我是个人主义 者?” “Are you sure your thoughts and wishes aren’t determined by personal considerations?” he asked. Daojing sprang to her feet. “Do you mean that I’m an individualist (egoist)?” egoism ['i:ɡəuizəm] n. 1. (ethics) the theory that the pursuit of your own welfare on the basis of morality 2. concern for your own interests and welfar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1. Ecology生态学, 2. Material Culture物质文化, 3. Social Culture社会文化, 4. Religious Culture宗教文化, 5. Linguistic Culture语言文化。 这五类显然包括物质和意识形态两个 领域,亦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方面。
•
这一定义显然排除了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 高低,而是指人类的精神文明或精神成果的总 和,包括艺术、传统、习惯、社会风俗、道德 伦理、法的观念和社会关系等。 • 据上所述,不管是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 文化部包括许多方面。所谓翻译,无非是通过 一种语言转达另一语言的文化信息,因此可以 说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历来有经验的译者 或翻译研究者都比较注意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王佐良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 的文化人。人们全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 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 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翻译中的文化 比较》, 1984.1.《翻译通讯》)。
•
在英语中,就学习一门语言有这样 一种说法:“Learning a language is a kind of learning the culture and habit of the country where the language is spoken‖。就 翻译而言,我们也可依此说法而下这样 的结论:Translating a source language text is a kind of translating the source language culture and habit of the country where the source language is spoken.
•
但狭义论者却认为文化只指精神文明,这 是中外大多数人比较一致的看法,中国共产党 号召全中国人民“要努力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中的“精神文明”指的就是人们常常讨 论的文化,即狭义的文化,这和国际上较为统 一的看法是一致的。 • 试看美国1974年出版的了The New World Encyclopedia给“Culture‖一词下的定义:“It is the totality of the spiritual,intellectual,and artistic attitudes shared by a group,including its tradition, habits, social customs,morals,laws, and social relations, Sociologically,every society,on every level, has its culture;the term has no implications of high development.‖
• 2. 再如,中国古老的文明源于黄河中下游的 中原地带,人们以农耕为主,牛是与汉民族联 系最紧密的动物。这种密切的联系反映到语言 中就是汉语中有众多围绕“牛”这个字的词语, 如:“牛皮、牛马、牛性、牛劲、吹牛、牛角 尖、老黄牛、牛脾气、牛郎织女、牛刀小试、 对牛弹琴、庖丁解牛”等等。而西方则源于游 牧文化,与马的关系非常密切,对该文化而言, 牛只是用来产奶的动物,即使耕地,西方也以 用马为主。这样,英语中就形成了与汉语中的 “牛”的系列词语相对应的“马”(horse)的 系列词语,如:to talk horse 吹牛, to work like a horse 像老黄牛一样拼命干活,as strong as a horse 力大如牛, a willing horse, 工作认真的 人,
• 第三节 文化同翻译的关系 • 翻译之所以不易,就是因为语言一方面承载 着文化信息,另一方面又受制于所承载的文化。 谭载喜说:“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 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 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翻译 过程中,译者对某段文字理解的正确与否,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有关文化的了解。…… 对于译者来说,没有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就 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表达。”只 要进行一下翻译实践或看一下翻译论著,就会 发现这些话是千真万确的。
•
广义的文化包括诸如认知的(语言 哲学、科学思想、教育)、规范的(道 德、信仰、法律)、艺术的(文学、美 术、音乐、戏剧、建筑美学)、器用的 (生产工具、衣食住行的器具以及制造 这些工具和器具的技术)、社会的(制 度、结构、风俗习惯)等众多领域。 • 在翻译界,人们比较认同的是美国 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将文化所划分 的五个类别:
• a dead horse, 徒劳无益的事,to buy a white horse, 浪费钱财, to change horse in midstream,做不合时宜的重大改变, to ride on the high horse, 盛气凌人, to come off the high horse, 放下架子, to hold one‘s horse, 沉住气,a good horse should be seldom spurred 好马无须多加鞭, 等等。 • 由此可见,语言时时处处反映着文 化,文化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语言,包括 体态语言来承载。
• 第二节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 (一) 语言与文化既密不可分,又相互区别。 • (二) 语言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 态度,记录了民族和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 • 1. 汉语中的“松、竹、梅”能使汉语民族的 人联想到“岁寒三友”(The Three Plant Friends Who Thrive in Cold Weather ),具有 “斗霜傲雪”、“高风亮节”等附加意义;但 是,英语中的 pine,bamboo,plum却不能使英语 民族的人具有这种联想。
中国文化与翻译 Chines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第一章 文化.语言.翻译
• 第一节 “文化”一词的含义 • 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化已经进行过各种各 样的讨论;近几年来,不仅在国外而且在国内 部出现了新的文化热。人类对文化问题的关心 真可谓“古已有之,于今为烈”了。然而有趣 的是,对“究竟什么叫文化”这一问题,至今 仍是众说纷芸,没有一个完全一致的看法和定 义。一般说来,有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种说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