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地质及矿产资源

合集下载

3东盟国家矿产资源

3东盟国家矿产资源

东盟国家矿产资源越南:矿产资源丰富,北方地区主要有煤、铁、铬、钛、铜、铝、锡、铅、锌、金、铀、稀土及磷矿;南部及其海域蕴藏有数量可观的油气区和多种非金属矿产。

矿业中,石油、煤炭、磷化工已形成一定规模生产,并成为越南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

越南矿产资源具有四大特点,即矿床分布面广,矿带集中;大中型矿床比例大(占一半以上);共生、伴生矿床多,富矿和易选矿比例高;邻近铁路、海港。

柬埔寨:该国工业基础薄弱,规模矿业生产尚未建立,现仅有小型水泥厂及群采为主的宝石、金、锡、石英砂等小型矿山、矿点,产量只能满足国内需求,宝石可供出口。

至今未进行全面地质勘探,较多矿产尚未发现或未探明储量。

最近在磅逊海湾内大陆架区,查明石油储量6亿桶。

老挝:该国矿产资源较丰富,主要有岩盐、钾盐、石膏、宝玉石、煤、石油及金、锡、钨、铅、锌等。

但开发程度低,总的矿业基础薄弱,矿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比例较低,出口矿产品以锡、石膏等为主。

老挝地质找矿工作已经进行了近一个世纪,但至今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缅甸:该国总的地质研究程度极低,现有资料多属早期调查成果。

但根据现有资料可知,缅甸以盛产宝石、翡翠闻名于世,石油、天然气资源也较丰富,铅、锌、铜、锡、钨已有悠久开采历史。

缅甸油气资源丰富,初步查明石油2万亿桶,天然气14万亿立方米。

缅甸包德温锌矿、望濑铜矿及毛淡棉-土瓦锡钨矿,均属大型有色金属矿床,产品主要供出口。

泰国:该国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有40余种,以石油、天然气、煤、锡、钨、锑、铌、钽、岩盐、钾盐、萤石、重晶石等为主。

马来西亚:矿业在马来西亚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以锡业及石油、天然气为主。

石油油质好,主要出口日本。

金矿资源丰富,已知储量规模在10吨以上者18处,其中原生矿8处,砂金矿10处,开发前景良好。

印度尼西亚:该国地处有利成矿环境,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矿业是其主要支柱产业。

石油、天然气、煤、铁、锰、铜、镍、金、银等矿产储量、产量均居东南亚各国之首,锡矿储量居世界前列。

马来西亚知识点总结

马来西亚知识点总结

马来西亚知识点总结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的一个多元文化国家,位于亚洲的马来半岛和婆罗洲北部。

它是一个多元种族、宗教、语言和文化的国家,拥有独特的历史和风土人情。

本文将从马来西亚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介绍。

地理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与泰国、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相邻。

它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马来半岛位于东南部,与邻国泰国相连;婆罗洲则位于东北部,与印尼相连。

这两个地区之间由南中国海分隔。

此外,马来西亚还包括沙巴和砂拉越两个东马来西亚邦的领土,这两个领土分别位于婆罗洲的北部和西部。

马来西亚地理环境多样,拥有茂密的雨林、雄伟的山脉和美丽的海岸线。

纳山(Mount Kinabalu)是马来西亚最高的山峰,高度为4095米。

此外,马来西亚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气、锡、橡胶和棕榈油等。

历史马来西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这片土地上有许多不同的王国和帝国。

马来半岛最早见于历史的是古代王国马六甲,而婆罗洲则曾是古代的斯里维查亚王国的一部分。

在欧洲殖民时期,马来西亚被葡萄牙、荷兰和英国殖民统治。

西方探险家最初于15世纪抵达这片土地。

随后,英国于18世纪开始在马来半岛定居,并于19世纪中叶将其纳入殖民地。

而婆罗洲部分则在19世纪末被英国殖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了马来西亚,随后于战后被英国统治。

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半岛获得了独立,成立了马来亚联邦。

1963年,马来亚联邦与沙巴、砂拉越和新加坡合并,共同组成了马来西亚。

政治马来西亚是一个联邦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政体由英国式议会制度直接继承。

国家元首是最高元首,同时也是各州苏丹的主席,其每五年轮值一次。

首相是联邦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

国会议员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

上议院是由志愿者任命的成员组成,而下议院则由选举产生。

马来西亚的政治体系可以分为国家政府和州政府两部分。

国家政府负责国家级问题,而州政府则负责地区内的事务。

马来西亚吉兰丹州Ulu Sokor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马来西亚吉兰丹州Ulu Sokor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晚二 叠一 早三 叠 世是 马 来半 岛主要 的褶 皱造 山
期 f , 叠 一三 叠 纪期 间整个 半 岛 发育 构 造不 整 合 2 二 _ 现象 , 古生 界 均发 生高 度 变形 和 片理 化 , 可识 别 出 并 3期 的褶 皱 作 用 。在 马来 半 岛 的 中 、 部 , 括 Uu 东 包 l Skr 内的吉 兰丹 州 地 区 , oo 在 古生 界 均表 现 出 多次 变 形 和多期 褶 皱特征 。 UuSkr 区东 部 约 1 m 处 为 Lbr 大 断 l oo 地 0k ei深
裂 , 断 裂 带 两 侧 在花 岗岩 矿 物 学 、 石 化 学 、 该 岩 成矿
图 1 马 来 半 岛 区 域地 质 简 图
WB 西缅 ;WB 西南 婆罗州 ;- e tu 一 S 一 S Smi 地体 ; T 海南岛地体 ; 一 a H一 L 拉 萨地体 ; 一 QI羌塘地体 ; 一 QS 昌都一思茅地体 ;I思茅地体 ;G 松潘一 S一 S一
之后 , 即喜山期 ; 其西部 出露许多石炭纪一 晚二叠世 . 的灰 岩 和页 岩 , 伴 有大 量 的火 山碎 屑岩 、 岩 与 近 11 地层 并 灰 矿 区主要 出露 有 二 叠一三 叠 纪 的一套 海 相 中一 地表 次火 山岩 的密切 组合 l, 明其 形成 于 一个 附近 说 5 _ 酸 性 火 山沉 积岩 系_, 性 主要 为千 枚 岩 、 8岩 l 凝灰 质 千 有火 山岛及 海 山的浅 海环 境【; 断裂 带 以东 为一 条 中 1
1 区域 地 质 特 征
大 地 构 造 位 置 以文 冬一 劳 勿 深 大 断 裂 带 为 界 , 马来 半 岛东 、 部地 区在 早 、 西 中三 叠世 之前 分 属 亲华
夏 和亲 冈瓦 纳地 体 , 印支 运 动使 二 者 发生 碰撞 拼 合 , 沿文 冬一 劳 勿 地 区形 成 一 系列 平 行 的 N S向线 性 构 造 及小 型镁 铁质一 超 镁铁 质岩 体[。类型主要有含金块状硫化物 型、 金 含金 细脉浸 染型、 含金石 英脉型和褐铁矿 型 4种 , 矿石 品位 变化

2023年马来西亚开建世界最大稀土金属冶炼厂模板

2023年马来西亚开建世界最大稀土金属冶炼厂模板

生产技术
Production technology
稀土金属冶炼,高效提取,减少废弃物,技术突破
该稀土金属冶炼厂采用了先进的高温冶炼技术,这项技术能够高效地提取稀土金属,并且在过程中能够减少废弃 物的产生。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该冶炼厂在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高温冶炼技术提取稀土金属,效率高,纯度高
2023
马来西亚开建全球最大稀土金属冶 炼厂
Malaysia opens the world's largest rare earth metal smelter
Mica 2023/9/8
TEAM
目录
CONTENTS
马来西亚开建世界最大稀土金属 冶炼厂
马来西亚开建世界最大稀土金属冶炼厂,有望推 动全球稀土产业发展。
高温冶炼技术的核心是在高温下将稀土矿石与化学试剂进行混合并进行反应。这种高温冶炼技术的优势在于其能 够大幅度提高矿石的提取率,有效地将稀土金属从矿石中分离出来。同时,由于高温冶炼过程中反应速度较快, 生产效率也非常高。这种技术还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工艺参数来调整稀土金属的纯度,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自动化生产线提升稀土金属冶炼厂效率和品质
除了高温冶炼技术,该稀土金属冶炼厂还引入了自动化生产线,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自动化生产线:智能、高效、稳定
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实现智能化的生产管理,通过严格的计划和监控,确保每个生产环节都得到高效的执行。它可 以自动完成工艺操作和产品加工,减少人工干预,降低了操作的误差率,提高了生产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马来西亚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产地之一,具备丰富的稀土矿石资源、先进的开采和提炼技术以及稳定的供应链,这些将为马来西亚建设世界最大稀土金属冶炼厂提供可靠的原料来源。

马来西亚地质及矿产资源

马来西亚地质及矿产资源

马来西亚地‎质及矿产资‎源馬來西亞面‎積3302‎57平方公‎里。

马来西亚面‎积3302‎57平方公‎里。

國土被南中‎國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

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

西馬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南與新加坡‎隔柔佛海峽‎相望,東臨南中國‎海,西瀕馬六甲‎海峽。

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南中国‎海,西濒马六甲‎海峡。

東馬位於加‎裏曼丹島北‎部,與印尼、菲律賓、汶萊相鄰。

东马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与印尼、菲律宾、汶莱相邻。

全國海岸線‎總長419‎2公里。

全国海岸线‎总长419‎2公里。

目前人口2‎664萬(截至200‎6年底)。

目前人口2‎664万(截至200‎6年底)。

2006年‎其國內生產‎總值約為5‎427.66億林吉‎特(1美元約合‎3.5林吉特),比上年增長‎5.9%。

2006年‎其国内生产‎总值约为5‎427.66亿林吉‎特(1美元约合‎3.5林吉特),比上年增长‎5.9%。

一、地质和矿产‎资源馬來西亞總‎體位於縱貫‎緬泰馬的巽‎他褶皺帶的‎南部。

马来西亚总‎体位于纵贯‎缅泰马的巽‎他褶皱带的‎南部。

馬來半島主‎要由中、古生界和海‎西一印支期‎花崗岩組成‎,大致可分為‎西部的冒地‎槽帶和東部‎的優地槽帶‎。

马来半岛主‎要由中、古生界和海‎西一印支期‎花岗岩组成‎,大致可分为‎西部的冒地‎槽带和东部‎的优地槽带‎。

中央山脈大‎致相當於冒‎地槽的中央‎隆起帶。

中央山脉大‎致相当于冒‎地槽的中央‎隆起带。

東馬地區以‎盧帕河為界‎,可劃分出西‎婆羅基底和‎西北婆羅地‎斜兩個構造‎單元,顯現出不同‎的大地構造‎演化歷史。

东马地区以‎卢帕河为界‎,可划分出西‎婆罗基底和‎西北婆罗地‎斜两个构造‎单元,显现出不同‎的大地构造‎演化历史。

馬來西亞探‎明礦產有3‎0多種,錫礦資源非‎常豐富,素有“錫國”美稱。

马来西亚探‎明矿产有3‎0多种,锡矿资源非‎常丰富,素有“锡国”美称。

马来西亚柔佛州铁矿考察报告

马来西亚柔佛州铁矿考察报告

马来西亚柔佛州铁矿考察报告浏览:5次作者:企业库时间:2010-3-3 8:45:35马来西亚柔佛州铁矿考察报告2010-02-28 10:46:59 阅读1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引用的考察概况在2009年11月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派出以刘成忠、钱国华为主要成员的考察组,前往马来西亚进行铁矿项目考察和论证。

考察组11月11日从南昌出发,11月24日返回南昌,历时共计13天。

.马来西亚铁矿资源概况铁矿是马来西亚仅次于锡的另一重要金属矿产。

其铁矿总储量超过1亿吨,矿石种类包括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砖红壤铁矿。

其中磁铁矿石品位较高,铁含量超过50%。

铁矿主要分布在彭亨、丁加奴、柔佛三州。

马来西亚铁矿床规模均不大。

主要矿床有丁加奴州的武吉伯西、柔佛州的佩莱卡南和沙巴州的塔瓦伊高原铁矿。

武吉伯西和佩莱卡南铁矿均为接触交代矿床,与花岗岩侵入体有成因关系,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铁矿石品位较富;塔瓦伊铁矿为风化残余矿床,产于超基性岩顶部风化层中,推测矿石储量7500 万吨,含Fe40-49%,含Ni0.4-0.55%,矿区面积约15 平方公里。

.成矿地质背景区域成矿条件柔佛州位于西马南部地区,大地构造上,该区属于南加里曼丹地洼区(插图1),是重要的地洼期铁成矿区,其成矿时代为中新世。

研究表明,该区构造演化经历了前地槽阶段、地槽阶段、地台阶段和地洼阶段四个演化阶段.铁矿化主要发生在地洼阶段,矿化与地洼期中酸性侵入岩密切相关,铁矿体产于侵入岩与围岩接触带之中,或产在岩体与围岩内、外接触带附近,铁往往富集于接触带附近。

遥感地质、化探异常和地质调查表明,该区具有良好成矿条件,可作为寻找铁矿远景区。

矿区地质概况地层该区地层主要有二迭系、中统及中上统、二迭-三叠系下统、侏罗系上统-白垩系下统、第三系和第四系全新统,各地层的基本特征分述如下:(1)P——二迭系未分,海相沉积灰岩、含蜓灰岩(朱平组);(2)T2-3——中统及中上统,海相沉积岩系(关岭组及法郎组);(3)PT1——二迭-三叠系下统,海陆交互相或陆相沉积岩系(马来半岛瓜穆桑组);(4)J3K1——侏罗系上统-白垩系下统,陆相沉积岩系;(6)Qh——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红积、湖积、冰急、风积及盐类沉积;海积、珊瑚焦、混合沉积等;构造该区断裂构造以北西向和南北向为主,其中南北向断裂构造规模较大,北西向断裂构造穿切南北向断裂。

马来西亚的地理条件与工业发展

马来西亚的地理条件与工业发展

马来西亚的地理条件与工业发展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的一个多元文化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条件,这些优势为其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马来西亚的地理条件对其工业发展的影响,以及马来西亚在不同领域的工业发展情况。

一、地理条件对马来西亚工业发展的影响1. 自然资源丰富马来西亚地处赤道和热带地区,气候湿润,拥有丰富的雨林资源。

这些雨林为木材和橡胶等原材料的供应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林业等相关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此外,马来西亚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锡等,这些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 地理位置优越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上,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马来西亚拥有多个深水港口,包括吉隆坡港、槟城港和马六甲港等,这些港口为马来西亚与世界各地的贸易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工业品的进出口。

此外,马来西亚还与邻近国家紧密合作,参与了东盟的建设和发展,更进一步增强了其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

二、马来西亚工业发展情况1. 制造业发展马来西亚的制造业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马来西亚制造业的发展涵盖了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石化等多个领域,其中以电子产品制造业最为著名。

马来西亚成为全球知名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和跨国公司设立工厂,为马来西亚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2.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马来西亚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之一,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跨国企业,其在石油勘探、生产和销售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马来西亚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出口收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较高。

3. 旅游业发展马来西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客。

旅游业成为马来西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马来西亚拥有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如槟城、云顶高原和沙巴等,各个景点的开发和管理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马来西亚斯里加亚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马来西亚斯里加亚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方 解石 脉及石英 脉 , 弱黄 铁矿 化 、 卡岩 化 。 矽
4 2 岩浆岩一构造 。
矿 区位于燕 山期 花 岗闪 长岩 侵 入体 顶 盖 , 矿 区范 围 内褶 皱 简单 , 为单 斜 地 层 , 断层 发 育 , 但 主 要为 一 系列多期 次 活 动 的高 角度 断层 , 体 主 要 矿 赋存 在北 东 向断 层 ( 1 上 、 两 盘及 与 近南 北 向 F) 下 三条 ( 2 F 、4 交 汇 区域 , F 、3 F ) 是矽 卡 岩一 热液 矿 床 形成 及就 位 的有 利空 间 。
灰岩互层 。受 热变质 作用 及交 代作用 影 响, 大
部 分 岩 石 已角 岩化 或 成 板 岩 、 卡 岩 化 ( 辉 石 矽 透
化、 石榴 石化 ) 岩、 化灰岩 等。推测厚度 > 灰 硅
2 0 m。 0
第一段 ( f ) 深灰 色一灰 色细粒 块状结 pL : T 晶灰岩。地表无 露头, 钻孔 中揭露 , 裂隙发育 , 见
晶质大理岩夹少量粉砂岩 、 泥岩及页岩 ;一中生代花 岗闪长 岩 ; 向斜轴 ;一背斜轴 ;一实测 断层 ;一推 5 6 一 7 8 9 测断层 ; 一遥感解译线性构造 ;l 1 O I—地质界线 ;2 1一产状 ; 一斯 里加亚铁 矿区位置 1 3

2 8・ 0




21年 2 01 8卷
21 0 1年 2 8卷



Hale Waihona Puke 地 质 V 1 8N . ( o 18 2 1 o 2 o3 T 1 0 )0 1 . .
2 6・ 0
GU Z I H0U G L E0 0GY
第3 ( 期 总第 18期 )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来西亚地质及矿产资源馬來西亞面積330257平方公里。

马来西亚面积330257平方公里。

國土被南中國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

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

西馬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南與新加坡隔柔佛海峽相望,東臨南中國海,西瀕馬六甲海峽。

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南中国海,西濒马六甲海峡。

東馬位於加裏曼丹島北部,與印尼、菲律賓、汶萊相鄰。

东马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与印尼、菲律宾、汶莱相邻。

全國海岸線總長4192公里。

全国海岸线总长4192公里。

目前人口2664萬(截至2006年底)。

目前人口2664万(截至2006年底)。

2006年其國內生產總值約為5427.66億林吉特(1美元約合3.5林吉特),比上年增長5.9%。

2006年其国内生产总值约为5427.66亿林吉特(1美元约合3.5林吉特),比上年增长5.9%。

一、地质和矿产资源馬來西亞總體位於縱貫緬泰馬的巽他褶皺帶的南部。

马来西亚总体位于纵贯缅泰马的巽他褶皱带的南部。

馬來半島主要由中、古生界和海西一印支期花崗岩組成,大致可分為西部的冒地槽帶和東部的優地槽帶。

马来半岛主要由中、古生界和海西一印支期花岗岩组成,大致可分为西部的冒地槽带和东部的优地槽带。

中央山脈大致相當於冒地槽的中央隆起帶。

中央山脉大致相当于冒地槽的中央隆起带。

東馬地區以盧帕河為界,可劃分出西婆羅基底和西北婆羅地斜兩個構造單元,顯現出不同的大地構造演化歷史。

东马地区以卢帕河为界,可划分出西婆罗基底和西北婆罗地斜两个构造单元,显现出不同的大地构造演化历史。

馬來西亞探明礦產有30多種,錫礦資源非常豐富,素有“錫國”美稱。

马来西亚探明矿产有30多种,锡矿资源非常丰富,素有“锡国”美称。

除錫外,石油、天然氣資源也比較豐富。

除锡外,石油、天然气资源也比较丰富。

1.石油和天然气2006年全國石油剩餘探明儲量41100 萬噸,天然氣儲量21238億立方米。

2006年全国石油剩余探明储量41100万吨,天然气储量21238亿立方米。

主要分佈在近海的三個儲油盆地:主要分布在近海的三个储油盆地:(1)马来盆地。

面積約22.4 萬平方公里,呈北西-南東走向,第三係厚達1萬米,主要為非海相地層,向東南海相地層漸發育。

面积约22.4万平方公里,呈北西-南东走向,第三系厚达1万米,主要为非海相地层,向东南海相地层渐发育。

北部以南北向斷層控制的斷塊及背斜為主,主要分佈一些氣田。

北部以南北向断层控制的断块及背斜为主,主要分布一些气田。

南部受中新世未構造運動的影響,形成一些背斜型油田。

南部受中新世未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一些背斜型油田。

含油氣層係主要為下一中中新統,埋深1500-3000 米。

含油气层系主要为下一中中新统,埋深1500-3000米。

主要油田包括杜蘭(Dulang)油田,塞利基油田(Seligi)等。

主要油田包括杜兰(Dulang)油田,塞利基油田(Seligi)等。

(2)沙捞越盆地。

面積22 萬平方公里,呈北東東向延展,第三係厚1 萬米以上,主要為沿海碎屑岩,向東北變為海相頁巖和灰岩。

面积22万平方公里,呈北东东向延展,第三系厚1万米以上,主要为沿海碎屑岩,向东北变为海相页岩和灰岩。

主要儲油層,在南部的巴蘭河三角洲地區為中新統三角洲砂岩體;在中央魯康尼亞為中中新統及上新統碳酸鹽灘及生物礁。

主要储油层,在南部的巴兰河三角洲地区为中新统三角洲砂岩体;在中央鲁康尼亚为中中新统及上新统碳酸盐滩及生物礁。

(3)沙巴盆地。

面積約3.4 萬平方公里,呈北東方向延伸。

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呈北东方向延伸。

第三係厚1 萬米以上,複雜變形的上第三係砂岩和頁巖不整合於緊密褶皺或部分變質的下第三係之上。

第三系厚1万米以上,复杂变形的上第三系砂岩和页岩不整合于紧密褶皱或部分变质的下第三系之上。

證實石油儲量10 億桶以上。

证实石油储量10亿桶以上。

主要油田構造為擠壓式背斜,儲油層為中-上新統濁積砂岩及三角洲砂岩。

主要油田构造为挤压式背斜,储油层为中-上新统浊积砂岩及三角洲砂岩。

2.煤2005年儲量為17億噸,主要分佈在沙撈越州、沙巴州、霹靂州、雪蘭莪州和玻璃市州,其中14億噸(約82%)位於沙澇越州。

2005年储量为17亿吨,主要分布在沙捞越州、沙巴州、霹雳州、雪兰莪州和玻璃市州,其中14亿吨(约82%)位于沙涝越州。

沙撈越州的美裏一皮拉煤田煤層厚1-3 米,為高揮發,中灰分、低硫次煙煤,資源量超過3.87 億噸。

沙捞越州的美里一皮拉煤田煤层厚1-3米,为高挥发,中灰分、低硫次烟煤,资源量超过3.87亿吨。

錫裏泰克煤田煤層厚約1 米,產自始一漸新統錫裏泰克組;賓土盧煤田蘊藏有2000萬噸低灰分,高揮發煙煤,熱值可達7000-7500 大卡/公斤,主要用作冶金用煤;沙巴州的煤田主要分佈在梅裏瑙盆地,至少有2 億噸煙煤。

锡里泰克煤田煤层厚约1米,产自始一渐新统锡里泰克组;宾土卢煤田蕴藏有2000万吨低灰分,高挥发烟煤,热值可达7000-7500大卡/公斤,主要用作冶金用煤;沙巴州的煤田主要分布在梅里瑙盆地,至少有2亿吨烟煤。

3.锡錫儲量100 萬噸(2005年資料),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二位。

锡储量100万吨(2005年资料),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馬來半島11 個州中有9 個有錫礦,但以霹靂州和雪蘭莪州最多。

马来半岛11个州中有9个有锡矿,但以霹雳州和雪兰莪州最多。

礦石類型以砂礦為主,主要為沖積砂礦,如世界著名的堅打谷錫礦區和吉隆坡錫礦區,礦石礦物為錫石,伴有獨居石、鈦鐵礦和磷釔礦等,大多來自印支期花崗岩與志留-二疊紀碎屑岩和灰岩內外接觸帶附近的錫石一石英脈。

矿石类型以砂矿为主,主要为冲积砂矿,如世界著名的坚打谷锡矿区和吉隆坡锡矿区,矿石矿物为锡石,伴有独居石、钛铁矿和磷钇矿等,大多来自印支期花岗岩与志留-二叠纪碎屑岩和灰岩内外接触带附近的锡石一石英脉。

原生錫礦佔次要地位,其成因類型有:(1)熱液型礦床。

原生锡矿占次要地位,其成因类型有:(1)热液型矿床。

多為錫石一石英脈型礦床,礦石分佈在泥質岩層的裂隙中。

多为锡石一石英脉型矿床,矿石分布在泥质岩层的裂隙中。

主要礦石礦物為錫石,伴生有黃鐵礦、黃銅礦、毒砂、黃玉、黃錫礦、閃鋅礦、石英和鉻鐵礦等。

主要矿石矿物为锡石,伴生有黄铁矿、黄铜矿、毒砂、黄玉、黄锡矿、闪锌矿、石英和铬铁矿等。

有的伴有強烈石英岩化。

有的伴有强烈石英岩化。

代表性礦床如雙溪林明錫礦。

代表性矿床如双溪林明锡矿。

(2)接觸交代(礦卡岩)型礦床。

(2)接触交代(矿卡岩)型矿床。

其特徵是錫石發育在花崗岩體與碳酸岩接觸處的礦卡岩帶中,錫礦化集中在斷裂交叉部位及交匯入,如馬樟薩塔洪、武吉伯西等礦體。

其特征是锡石发育在花岗岩体与碳酸岩接触处的矿卡岩带中,锡矿化集中在断裂交叉部位及交汇入,如马樟萨塔洪、武吉伯西等矿体。

(3)偉晶岩型礦床。

(3)伟晶岩型矿床。

規模一般較小,產于各類偉晶岩中,除錫石外,主要伴生礦物有電氣石、白雲母、规模一般较小,产于各类伟晶岩中,除锡石外,主要伴生矿物有电气石、白云母、黃玉、螢石和綠柱石等,如柔佛州的巴克裏礦床。

黄玉、萤石和绿柱石等。

4.铝土矿馬來西亞的鋁土礦資源主要分佈于沙澇越州的Bukit Batu、Bukit Gebong、Lundu-Semantan和Tanjung Seberang,沙巴州的Bukit Mengkabau 和Labuk Valley,和柔佛州的Bungai Rengit。

马来西亚的铝土矿资源主要分布于沙涝越州的Bukit Batu、Bukit Gebong、Lundu-Semantan和Tanjung Seberang,沙巴州的Bukit Mengkabau和Labuk Valley,和柔佛州的Bungai Rengit。

據1994年資料鋁土礦儲量1400 萬噸,概略儲量7530 萬噸。

据1994年资料铝土矿储量1400万吨,概略储量7530万吨。

5.铁矿石礦床規模均不大。

矿床规模均不大。

主要礦床有丁加奴州的武吉伯西、柔佛州的佩萊卡南和沙巴州塔瓦伊高原鐵礦。

主要矿床有丁加奴州的武吉伯西、柔佛州的佩莱卡南和沙巴州塔瓦伊高原铁矿。

武吉伯西和佩萊卡南鐵礦均為接觸交代礦床,與花崗質侵入岩有成因關係,主要礦石礦物為磁鐵礦,塔瓦伊鐵礦為殘余礦床,產于超基性岩風化層中,推測礦石儲量7500 萬噸,含Fe40-49%,含Ni0.4-0.55%,礦區面積約15 平方公里。

武吉伯西和佩莱卡南铁矿均为接触交代矿床,与花岗质侵入岩有成因关系,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塔瓦伊铁矿为残余矿床,产于超基性岩风化层中,推测矿石储量7500万吨,含Fe40-49%,含Ni0.4-0.55%,矿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6.钛儲量不大,主要為鈦鐵礦和金紅石。

储量不大,主要为钛铁矿和金红石。

鈦鐵礦通常與錫石伴生,賦存在沖積礦床中。

钛铁矿通常与锡石伴生,赋存在冲积矿床中。

丁加奴州的甘榜亞志鈦鐵礦為全國最大礦床,推測礦石儲量約210 萬噸。

丁加奴州的甘榜亚志钛铁矿为全国最大矿床,推测矿石储量约210万吨。

金紅石主要分佈在吉蘭丹北部的河床中,特別是在流經前二疊塔庫片岩的河流沉積物中。

金红石主要分布在吉兰丹北部的河床中,特别是在流经前二叠塔库片岩的河流沉积物中。

7.金主要分佈在半島中部金礦帶(包括彭亨、吉蘭丹、丁加奴等州)、沙撈越西部的巴烏和武吉涌、沙巴州的馬穆特及塞加馬河谷,多為砂礦。

主要分布在半岛中部金矿带(包括彭亨、吉兰丹、丁加奴等州)、沙捞越西部的巴乌和武吉涌、沙巴州的马穆特及塞加马河谷,多为砂矿。

吉蘭丹州南部的Sokor地區,主要為砂金,未發現原生金礦。

吉兰丹州南部的Sokor地区,主要为砂金,未发现原生金矿。

吉蘭丹州在60-70年代曾有聯邦政府開展過河流次生暈的化探測量工作,圈定了金成礦帶,具有一定金成礦前景,但沒有進一步的地質工作。

吉兰丹州在60-70年代曾有联邦政府开展过河流次生晕的化探测量工作,圈定了金成矿带,具有一定金成矿前景,但没有进一步的地质工作。

原生礦以巴烏金礦最大,礦區位於巴烏背斜與花崗二長斑岩侵入體的交界處,為硅化含金矽卡岩型礦床;武吉涌金礦的礦化局限于侏羅係硅化灰岩和頁巖與石英斑岩岩墻的接觸帶,礦體不規則,含金0.16 盎司/噸。

原生矿以巴乌金矿最大,矿区位于巴乌背斜与花岗二长斑岩侵入体的交界处,为硅化含金矽卡岩型矿床;武吉涌金矿的矿化局限于侏罗系硅化灰岩和页岩与石英斑岩岩墙的接触带,矿体不规则,含金0.16盎司/吨。

8.钨儲量不大,主要分佈在霹靂州的克拉馬特普萊和丁加奴州的鎮敦。

储量不大,主要分布在霹雳州的克拉马特普莱和丁加奴州的镇敦。

克拉馬特普萊為矽卡岩型礦床,礦石主要是白鎢礦,產在花崗岩體與古生代灰岩及黑雲母、角閃石片岩的接觸帶,最大露頭33 米長,產在灰岩中的礦體形態不規則,多為透鏡體,一般厚0.3-3 米,成礦期為晚三疊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