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合架及颌位关系的转移

合集下载

平均值合架

平均值合架
第四章 合架及颌位关系的转移
合架的种类 Hanau H2型合架 转移颌位关系
合架
①它具备与人体咀嚼器官相当的部件和关节,通过合 架可以保持和固定上下颌模型的位置及距离。
②并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下颌运动及咀嚼运动,以便在 口外制作符合口腔内环境、与口颌系统功能相协调修 复体。 ③在合架上观察牙齿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观察下颌 的功能运动,以助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及口颌系统功 能的诊断。
配有专用面弓,用于颌位关系的转移,将 上颌对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转移到合架上。
合架主体
上颌体 下颌体 侧柱 其他附件
上颌体
1.髁杆
2.髁球 3.中部螺钉和螺钉孔 4.前部螺钉和螺钉孔 5.切导针孔 6.切导针固定螺钉
下颌体
1.侧柱凹槽 2.侧方髁导刻度 3.侧柱固定螺钉 4.中部螺钉和螺钉孔 5.切导盘凹 6.切导盘固定螺钉
平均值合架
半可调节合架
具有可调节的前伸髁导斜度、侧方髁导斜度、 Balkwill角及Bonwill三角等下颌运动诸要素的 合架,髁导为一条直线,又不具备可调节的髁 突间距,因此只是一种能大致再现下颌运动的 合架。其典型代表是Hanau H型合架。 此类合架适合于全口义齿及复杂牙列缺损的修 复。
半可调合架
确定侧方髁导斜度
侧方髁道斜度是指下颌作侧方运动时,非
工作侧髁突向前内方运动,与正中失状面形成
的夹角。
侧方Christensen现象。
L=前伸髁导斜度(H)/8+12
确定切导斜度
切道:下颌从正中咬合作前伸运动时,下颌前 牙切缘上前牙舌面向前下方运动的道称切道。 切道斜度:切道与眶耳平面的夹角称切道斜度。 切导斜度:人体上的切道斜度转移到合架上, 称切导斜度。切导斜度是切导盘与水平面的夹3.髁槽 4.髁导盘固定螺钉 5.正中锁

平均值合架

平均值合架
第一节合架的种类合架的分类根据合架模拟下颌运动的程度简单合架平均值合架半可调合架全可调节合架根据合架的髁导结构位置arcon合架nonarcon合架简单合架平均值合架固定的前伸髁导斜度侧方髁导斜度balkwill角及bonwill三角等下颌运动诸要素平均值的合架
第四章 合架及颌位关系的转移
合架的种类 Hanau H2型合架 转移颌位关系
确定侧方髁导斜度
侧方髁道斜度是指下颌作侧方运动时,非
工作侧髁突向前内方运动,与正中失状面形成
的夹角。
侧方Christensen现象。
L=前伸髁导斜度(H)/8+12
确定切导斜度
切道:下颌从正中咬合作前伸运动时,下颌前 牙切缘上前牙舌面向前下方运动的道称切道。 切道斜度:切道与眶耳平面的夹角称切道斜度。 切导斜度:人体上的切道斜度转移到合架上, 称切导斜度。切导斜度是切导盘与水平面的夹 角。
第一节 合架的种类
合架的分类
根据合架模拟下颌 运动的程度 简单合架 平均值合架 半可调合架 全可调节合架
根据合架的髁导结 构位置 Arcon合架 Nonarcon合架
简单合架
仅适用于经过口内调整就能达到良
好修复效果的简单修复体的制作。
平均值合架
固定的前伸髁导斜度、侧方髁导斜度、 Balkwill角及Bonwill三角等下颌运动诸要素平 均值的合架。 不能反映患者上颌与颞下颌关节的固有关系, 是一种不能调节下颌运动诸要素的不可调节型 合架。 一般临床的常见修复病例完全可以应付,需要 进行精密咬合检查和合重建的病例,往往收不 到很好的效果。
全可调节合架
具有可调节的前方髁导斜度和工作侧、非 工作侧髁导斜度,且髁导是与人体相似的 呈曲线形状的合架. 这种合架适用于全口咬合重建的治疗及下 颌运动、颞下颌关节功能等科学研究。

第四章 合架及颌位关系的转移

第四章  合架及颌位关系的转移

关系,只须将上下颌模型固定在合架的适当位
置之上即可。
确定合架参数
确定前伸髁导斜度
确定侧方髁导斜度 确定切导斜度
在合架上调节出前伸髁导斜度
1.松开合架上的正中锁和固定髁槽的螺钉。 2.将上下合托及前伸咬合蜡片记录放在上
下颌模型上。
3.松开切导针,使其离开切导盘。 4.推上颌体一侧向后约6mm,并来回移动, 髁槽的倾斜角度便随之改变。 5.用此方法调出另一侧前伸髁道斜度。
全可调节合架
具有可调节的前方髁导斜度和工作侧、非 工作侧髁导斜度,且髁导是与人体相似的 呈曲线形状的合架. 这种合架适用于全口咬合重建的治疗及下 颌运动、颞下颌关节功能等科学研究。
全可调节合架
第二节 Hanau H2型合架
Hanau H2型合架
Hanau H2型合架,在HanauH型合架的基 础上改良而成的半可调节合架。
第一节 合架的种类
合架的分类
根据合架模拟下颌 运动的程度 简单合架 平均值合架 半可调合架 全可调节合架
根据合架的髁导结 构位置 Arcon合架 Nonarcon合架
简单合架
仅适用于经过口内调整就能达到良
好修复效果的简单修复体的制作。
平均值合架
固定的前伸髁导斜度、侧方髁导斜度、 Balkwill角及Bonwill三角等下颌运动诸要素平 均值的合架。 不能反映患者上颌与颞下颌关节的固有关系, 是一种不能调节下颌运动诸要素的不可调节型 合架。 一般临床的常见修复病例完全可以应付,需要 进行精密咬合检查和合重建的病例,往往收不 到很好的效果。
上颌架
目的:将带有上下合托的上下模型 用石膏固定在合架上,便于保持上 下模型间的高度和颌位关系。
面弓、合架
面弓转移

颌位关系的记录与转移,上牙合架操作详解

颌位关系的记录与转移,上牙合架操作详解

颌位关系的记录与转移,上牙合架操作详解案例简述在口腔临床工作中,牙合架是一种牙列缺损或缺失修复重建的常用辅助工具。

现有牙合架常分为三种类型:简单牙合架,半可调式牙合架和全可调式牙合架 (图1) 。

图1 牙合架的经典分类:a 简单牙合架结构图;b 半可调式牙合架结构图;c 全可调式牙合架结构图每种牙合架都有其功能特性,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有些口腔医生可能在根据治疗需要选择牙合架时存在困惑,此外半可调式牙合架的高频应用,正确操作也是一大难点所在。

本文将对每种牙合架的功能特性做出简单总结以及对常用的半可调牙合架的使用做出较详细的说明,希望对大家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牙合架经典的三种分类简单牙合架:有固定的髁导装置,体积小,没有转移面弓。

只能满足口颌系统正中关系位的复制。

常见的有单向运动式牙合架,多向运动式牙合架(固定髁导的多向运动式牙合架及自由运动式牙合架)。

半可调式牙合架:配有转移面弓,同时大多能够通过平直的髁导装置,形成可调的前伸髁导斜面和Bennett角,它们可以通过前伸或侧方咬合记录来调整设定相关参数。

半可调式牙合架能重现个体正中关系位和铰链开闭口,还能近似地模拟下颌其他运动。

全可调式牙合架:需要通过运动面弓(三维立体机械或电子描记仪)辅助建立个性化切导及曲线髁导结构,高仿真记录和转移个体颌位关系。

半可调牙合架的颌位关系的记录与转移,上牙合架过程详解1.面弓转移铰链轴正中关系位时下颌是通过围绕着穿过两侧髁突的铰链轴旋转来做开闭口运动的。

下颌两中切牙之中点围绕该终末铰链轴以约20cm的固定半径圆弧旋转。

为了转移复制闭合弧,终末铰链轴与上颌的位置关系必须依靠转移面弓精确定位。

转移面弓能将上颌牙合平面与髁突铰链轴之间的三维位置关系精确模拟于牙合架上。

由于经验性铰链轴点在体表通常被认为位于耳屏-外眦连线上近耳屏端13mm处(图2),我们常用的耳塞式面弓在耳道与水平转动轴之间有约12mm的补偿;在垂直方向上,为了让面弓前方弓体通过面部骨性眶轴平面作为水平参考面来定位,固位于鼻根最凹陷处的鼻托到眶轴平面之间有22mm 的补偿(图2),以上的数据及做法,适用于半可调牙合架;对于全可调牙合架,其体表铰链轴点的定位需要使用运动面弓完成。

颌位关系的转移

颌位关系的转移

2、标记髁突点
髁突点位于耳屏向
外毗方向13mm
3、固定牙合叉
加热后插入上牙合堤
离牙合平面平面约2mm
内叉起辅助固位作用,只需 插入牙合堤少许 牙合叉平面与牙合平面平行 牙合叉柄上的刻沟对准中线
3、固定牙合叉
加热后插入上牙合堤
离牙合平面平面约2mm
内叉起辅助固位作用,只需 插入牙合堤少许 牙合叉平面与牙合平面平行 牙合叉柄上的刻沟对准中线
arbitrary facebow
arbitrary facebow
arbitrary facebow
arbitrary facebow
arbitrary facebow
kinematic facebow
An instrument that indexes to the external auditory meatus and registers the relation of the maxillary dental arch to the external auditory meatus and a horizontal reference plane.
(三)转移颌位关系 的方法
(四)确定前伸髁导斜度
(五)确定侧方髁导斜度 (六)确定切导斜度
牙合架的定义
Articulator: a mechanical instrument that represents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s and jaws, to which maxillary and mandibular casts may be attached to simulate some or all mandibular movements

第四章--合架及颌位关系的转移..学习资料

第四章--合架及颌位关系的转移..学习资料

❖ 观测线牙合 方是非倒凹区,观测线龈方是倒凹区。 ❖ 分析杆的方向就是义齿就位的方向。导线用以指导卡
环的设计及指明基托边缘可以伸展的范围,从而使义 齿在共同就位道上能顺利取戴。
❖ 选择倒凹适当、牙周健康的牙作基牙。 ❖ 参考导线设计,适当磨改基牙或余留牙外
形,调整倒凹,以确保能合理利用倒凹。
不同类型和材料的卡环固位臂需要不同的倒 凹深度:钴铬合金铸造的卡环臂一般需要 0.25mm的水平倒凹;弯制的金合金成品丝材卡 环常规需要0.5mm的水平倒凹;不锈钢成品丝材 卡环需要的水平倒凹常达0.75mm。
模型观测仪的作用
❖ 在诊断模型上重建基牙的形态 ❖ 观测基牙的相互平行和倒凹深度 ❖ 修改全冠蜡型 ❖ 修改全冠外形 ❖ 放置烤瓷冠冠内固位体、支托
就位道的确定
❖ 可摘局部义齿一般均有2个或2个以上 的基牙,各个基牙上的固位体必须沿同一 个方向戴入,义齿才能就位,必须借助观 测仪观测基牙和骨组织倒凹大小,并在基 牙上画出观测线,以确定义齿各部件的共 同就位道。
就位道选择原则
❖ 便于患者摘戴 ❖ 有利于义齿固位 ❖ 不导致义齿与邻牙间出现过大的空隙影响美
不能反映患者上颌与颞下颌关节的固有关系,是 一种不能调节下颌运动诸要素的不可调节型合架。
平均值合架
半可调节合架
具有可调节的前伸髁导斜度、侧方髁导斜 度、Balkwill角及Bonwill三角等下颌运动诸要 素的合架, 此类合架适合于全口义齿及复杂 牙列缺损的修复。
半可调合架
全可调节合架
具有可调节的前方髁导斜度和工作侧、非 工作侧髁导斜度,且髁导是与人体相似的 呈曲线形状的合架. 这种合架适用于全口咬合重建的治疗及下 颌运动、颞下颌关节功能等科学研究。
❖ 卡环的类型和在基牙上的位置是根据导线来确定 的。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

第一章绪论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是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修复体。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是研究全口义齿制作过程、技术、材料、器械设备及相关理论与实践的一门科学。

常规方法修复的全口义齿由人工牙(artificial teeth)和基托(denture base)两部分组成。

1、详细了解、检查患者牙列缺失情况,作出初步诊断和修复治疗计划;2、获得精确的口腔组织形态的模型;3、垂直距离与正中关系位的确定,做好颌位关系记录;4、上牙合架并转移颌位关系;5、人工牙的选择与排列,调整平衡牙合;6、在患者口腔中试戴义齿蜡型,进一步调整咬合;7、义齿制作完成;8、初戴义齿。

第二章相关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第一节无牙颌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无牙颌是指牙列缺失的上下颌。

牙列缺失后,因为口腔软硬组织缺乏正常的功能刺激,会出现一些改变,这些变化与全口义齿的修复有密切关系。

一、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一)骨组织改变拔牙,造成缺牙局部的牙槽嵴萎缩程度不同。

单纯拔牙引起的骨吸收显著少于拔牙后又作牙槽嵴修整术者。

牙槽嵴的吸收速度在牙缺失后头3个月(即伤口愈合期)最快,大约6个月后吸收速度显著下降,拔牙后2年吸收速度趋于稳定。

然而,剩余牙槽嵴的吸收将终生持续,一般稳定在每年约0.5mm的水平。

牙槽嵴吸收多少与骨质致密度直接有关,上颌骨外侧骨板较内侧骨板疏松,而下颌骨内板较外侧骨板疏松。

上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呈向上向内,结果上颌骨的外形逐渐缩小。

下颌牙槽嵴的吸收方向是向下前和向外,与上颌骨相反,结果使下牙弓逐渐变大,面下1/3距离也随之变短,表现出下颌前突、下颌角变大、髁突变位。

从总的趋势看,上下颌前牙区吸收比较明显,而后牙区、上颌结节、下颌磨牙后垫的改变最少。

(二)软组织的改变唇颊部因失去硬组织的支持,向内凹陷,上唇丰满度丧失,面部皱褶增加,鼻唇沟加深,口角下陷,面下1/3距离变短,而窬明显呈衰老状。

(三)颞下颌关节的改变由于失去天然牙咬合的支持与限制,颌间距离变短,髁状突可发生移位。

实验十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的转移、上牙合架(6学时)重点

实验十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的转移、上牙合架(6学时)重点

实验十全口义齿颌位关系的转移、上牙合架(6学时)一、实验内容:先示教后实习。

1.用面弓和牙合叉转移颌位关系至Hanau牙合架(articulator)上。

2.模型上Hanau牙合架。

3.用前伸蜡牙合记录确定髁导斜度(inclination of condylar guidance)。

二、目的和要求:1.掌握用面弓(face bow)和牙合叉(bite fork)转移颌位关系的方法。

2.了解面弓、牙合叉、Hanau牙合架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1.熟悉上牙合架的方法。

2.掌握确定髁道斜度的方法。

三、实验器材:在实验九中确定好垂直和水平关系的工作模及蜡牙合托、面弓、牙合叉、红铅笔、Hanau牙合架、玻璃板、红蜡片、酒精灯、石蜡油、橡皮碗、石膏调拌刀、石膏等。

四、方法和步骤:1.观察了解面弓、牙合叉、Hanau氏牙合架的结构、组成部分、功能,并了解其使用方法。

2.确定髁突位置:先用红铅笔从患者眼外眦(outer canthus)至耳屏(tragus)中点连线距耳屏前13mm处作标记点,然后用手扪标记点处,嘱患者大张口,可扪及髁突向前下移动。

反复小张闭口时,可扪及髁突的旋转中心,再在髁突旋转中心处再作标记点。

3.安插牙合叉:选一个合适大小的牙合叉,调整双翼使之于同一平面上,左手持带有上下牙合托的模型,右手持烧热的牙合叉,使牙合叉的中线与牙合托中线一致,插入距牙合平面5mm的上牙合堤内。

插入过程中要求牙合叉平面与牙合平面保持平行。

4.安放面弓:先固定面弓一侧的髁梁(condylar rod)位置,使髁梁内侧与耳屏前髁突旋转中心记号处接触。

然后调节另一侧髁梁,使之与对侧的髁突中心标记相接触,然后固定螺栓,取下面弓。

将双侧髁梁上所指的刻度相加取平均值,将两侧髁梁刻度调到平均值处,再安放回面部检查髁梁与标记点接触松紧度是否合适,然后固定螺栓。

5.连接面弓和牙合叉:将插好牙合叉的上下牙合托戴入口内,嘱患者作正中咬合,然后将牙合叉柄插入面弓体上牙合叉固定器的孔内,使之完全被动就位后,旋紧固定牙合叉的螺钉(bite fork clam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合架及颌位关系的转移
❖ 合架的种类 ❖ Hanau H2型合架 ❖ 转移颌位关系
合架
①它具备与人体咀嚼器官相当的部件和关 节,通过合架可以保持和固定上下颌模型的 位置及距离。
②并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下颌运动及咀嚼运 动,以便在口外制作符合口腔内环境、与口 颌系统功能相协调修复体。
第一节 合架的种类
全可调节合架
合架主体
❖ 上颌 ❖ 下颌体 ❖ 侧柱 ❖ 其他附件
上颌架
❖目的:将带有上下合托的上下模型 用石 膏固定在合架上,便于保持上 下模型 间的高度和颌位关系。
❖ 面弓、合架
上合架
第三节 转移颌位关系
转移颌位关系
转移颌位关系是将临床上所记录的患者上颌 对于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再现于合架之上,以 便在合架上能很好地模仿人体的下颌运动,制作 出符合患者口腔内生理环境的全口义齿。一般颌 位关系的转移是依赖面弓来进行的。
❖ 观测线牙合 方是非倒凹区,观测线龈方是倒凹区。 ❖ 分析杆的方向就是义齿就位的方向。导线用以指导卡
环的设计及指明基托边缘可以伸展的范围,从而使义 齿在共同就位道上能顺利取戴。
❖ 选择倒凹适当、牙周健康的牙作基牙。 ❖ 参考导线设计,适当磨改基牙或余留牙外
形,调整倒凹,以确保能合理利用倒凹。
就位道的确定
❖ 可摘局部义齿一般均有2个或2个以上 的基牙,各个基牙上的固位体必须沿同一 个方向戴入,义齿才能就位,必须借助观 测仪观测基牙和骨组织倒凹大小,并在基 牙上画出观测线,以确定义齿各部件的共 同就位道。
转动分析杆,用带有直边的铅 芯围绕基牙牙冠轴面一周,牙 冠轴面最突点所画出的连线即 为观测线,又称导线。
观测线(导线)的定义和意义
❖ 观测线(导线)的定义 按共同就位道描划的硬 、软组织的外形高点连线 。就位道方向不同,导线 不同。
❖ 导线的意义 确定倒凹与非倒凹区 确定卡环位置与类型 使义齿就位容易、取 戴方便、固位良好
❖ 卡环的类型和在基牙上的位置是根据导线来确定 的。
❖ 卡环的非弹性部分不应进入导线以下的倒凹区, 卡环的臂端则应进入倒凹区的适当深度。
❖ 卡环臂端在基牙倒凹区中的具体位置可由导线测 绘仪用相应刻度的倒凹标记针标记出来。
卡环臂与倒凹区深度的关系 倒凹区的深度:指观测线以下分析杆垂直至倒凹区
表面某一点的水平距离,又称作水平倒凹。可由观测 器的倒凹计来测量。
暂基托的制作
❖ 光固化树脂基托的制作:①、填倒凹。 ②、涂薄层分离剂。③、充胶,粘丝期 ,挤压成形。④、基托厚度2㎜。
合堤的制作
❖ 作用:替代缺牙前天然牙及牙槽嵴所占空间。 ❖ 材料:基托蜡片。 ❖ 尺寸:余留牙的宽度和高度。 ❖ 操作步骤:1、切取宽度适当的蜡片。2、均匀
软化后卷成蜡条。3、置于基托上用手捏成形 并烫固。修整合堤。4、喷光表面,完成制作 。
平均值合架
半可调节合架
具有可调节的前伸髁导斜度、侧方髁导斜 度、Balkwill角及Bonwill三角等下颌运动诸要 素的合架, 此类合架适合于全口义齿及复杂 牙列缺损的修复。
半可调合架
全可调节合架
具有可调节的前方髁导斜度和工作侧、非 工作侧髁导斜度,且髁导是与人体相似的 呈曲线形状的合架. 这种合架适用于全口咬合重建的治疗及下 颌运动、颞下颌关节功能等科学研究。
及牙尖交错位时余留牙的接触关系。 ❖ 避免患者下颌前伸或偏斜造成误差。 ❖ 蜡片需烤软无阻力,。 ❖ 蜡片记录硬化后,去除牙尖印记以外的蜡片

第二节 可摘局部义齿的模型观测
模型观测仪主要部件
❖ 基座 ❖ 观测台 ❖ 垂直臂 ❖ 水平臂 ❖ 分析工具
观测线(导线)绘制
2)观测线(surveying line): 把模型固定在观测台上,
确定颌位关系的方法
❖ 利用余留牙确定上下颌的合关系。 ❖ 利用蜡颌记录确定上下颌关系。 ❖ 利用合托记录上下颌关系。
利用余留牙
❖ 简便易行 ❖ 缺牙不多,余留牙咬合关系正常者 ❖ 在牙齿颊面画对位线
利用蜡颌记录
❖ 余留牙多,在模型上难以确定准确的咬合关 系者
利用颌托
❖ 单侧或双侧游离端缺失,每侧缺失两个牙以 上,或缺失牙无对颌牙,下颌位置不稳定或 缺失牙较多的患者
❖[注意事项]
❖ 1.蜡合堤的尺寸以余留牙的宽度和高度为基准 。
❖ 2.必要时可在基托上加增力丝以免基托变形。 ❖ 3.注意基托与合堤的热连接,避免基托与合堤 ❖ 的分离而造成上下颌关系的改变。
颌位记录的注意事项
❖ 合托在口内必须稳定,基托与粘膜密贴。 ❖ 去记录之前必须反复确定患者的正中关系位
❖ 在口内重新确定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位 ❖ 制作暂基托和合堤,利用合托记录上下颌关
系。
合托的制作
❖合托=暂基托+合堤
暂基托的制作
❖ 材料:基托蜡片,虫蜡板,室温固化树脂, 光固化树脂
❖ 蜡基托的制作:①、烤软的双层蜡片轻按与模 型上,紧密贴合。②、舌侧加增力丝,上合 托后缘加增力丝。③、形态与组织面一致。
合架的分类
根据合架模拟下颌运动的程度 ❖ 简单合架 ❖ 平均值合架 ❖ 半可调合架 ❖ 全可调节合架
简单合架
仅适用于经过口内调整就能达到良 好修复效果的简单修复体的制作。
平均值合架
固定的前伸髁导斜度、侧方髁导斜度、Balkwill 角及Bonwill三角等下颌运动诸要素平均值的合架。
不能反映患者上颌与颞下颌关节的固有关系,是 一种不能调节下颌运动诸要素的不可调节型合架。
基牙观测线类型
❖ Ⅰ型导线:基牙向缺隙相反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 导线,倒凹区主要在远离缺隙侧。
❖ Ⅱ型导线:基牙向缺隙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导线 ,倒凹区主要在近缺隙侧。
❖ Ⅲ型导线:基牙的近、远缺隙侧均有明显倒凹或 基牙向颊、舌侧倾斜时所形成的导线,导线位置 靠近牙合面,倒凹普遍且显著。
卡环与导线的关系
不同类型和材料的卡环固位臂需要不同的倒 凹深度:钴铬合金铸造的卡环臂一般需要 0.25mm的水平倒凹;弯制的金合金成品丝材卡 环常规需要0.5mm的水平倒凹;不锈钢成品丝材 卡环需要的水平倒凹常达0.75mm。
模型观测仪的作用
❖ 在诊断模型上重建基牙的形态 ❖ 观测基牙的相互平行和倒凹深度 ❖ 修改全冠蜡型 ❖ 修改全冠外形 ❖ 放置烤瓷冠冠内固位体、支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