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的家庭热释红外防盗报警系统..

合集下载

基于单片机的热释电红外报警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热释电红外报警器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热释电红外报警器设计前言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们的私有财产越来越丰富,自我保护意识也越发强烈。

这对防盗措施和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产品就是为了满足预防入室抢劫、盗窃等意外事件而开发的报警设备。

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家庭防盗报警系统有:压力触发式防盗报警器、开关电子防盗报警器和压力遮光触发式防盗报警器等。

但它们都存在一些缺点:(1)压力触发式防盗报警器由于压力板安装在垫子内,当主机停止工作,很容易失报和误报,其可靠性低。

(2)开关式电子防盗报警器一般只有一个定点,有效范围小,而且各种开关也容易损坏,失报和误报率高,不可靠。

(3)遮光式触发防盗报警器在受到太阳光照射时就会引起误报,同时如果遮住了光也会引误报,所以这种报警器的可靠性也不高。

而本产品设计采用热释电红外人体感应模块,其制作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安全可靠。

采用电池供电,便于移动,能安装在比较隐蔽的地方,不容易被发现。

克服了传统的一些报警器的弱点,具有较强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设计任务与要求该产品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部分。

硬件部分分为:单片机最小系统、热释电红外人体感应模块、声光报警电路、液晶显示电路、控制按键电路、红外遥控信号接收电路和电源电路。

软件部分分为:系统初始化函数、按键扫描函数、红外控制信号处理函数、报警过程处理函数几大功能模块,还有一些功能函数配合这几大功能模块,以实现系统的功能。

产品在硬件和软件的配合工作下,通过按键或红外遥控器设置好工作状态后,报警器开始工作。

在探测范围内,如果有人活动则发出声光报警;没有人活动产品不发出声光报警,液晶1602显示报警器的工作状态。

产品要求体积尽量小,容易安装,采用电池供电。

热释电人体探测模块目前,市场上热释电红外人体感应模块非常多,且技术成熟,本产品中热释电红外人体感应模块的型号是HC-SR501。

它是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模块,采用德国原装LHI778探头(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设计,灵敏度高,可靠性强,超低压电压工作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类自动感应电器设备,尤其是电池供电的产品。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红外防盗报警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红外防盗报警系统设计

引言本文在传统报警器装置的基础上,采用STC89C51单片机为控制芯片,实现智能红外防盗报警。

就目前市面上装备主要有压力式报警器、开关防盗报警器和压力遮光触发式防盗报警器等各种报警器,但这几种比较常见的报警器都存在对于环境的具体要求没有普适性。

而本设计中所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有很强的隐藏性,因此在防盗装备中得到了应用。

这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并将其转变为模拟信号,同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既可用于防盗报警装置,也可用于自动控制、遥测等领域。

整个系统是在PC软件控制下工作的。

在安装位置上的传感器将人体的红外光谱变换成模拟电信号,经放大电路送至门限开关,打开门限阀门送出TTL 电平至STC89C51单片机。

在51单片机内,经程序轮询式查询、识别信号、确认信号、判决等环节后发出入侵报警状态控制的信号。

驱动电路将控制信号放大并做出相对应的警示信号例如:光和声。

当报警一段时间后经软件手动解除报警信号并且自动复位。

一、整体框架一种智能红外防盗报警系统装置。

具体系统模块可以分类为数据信号收集、按键模式控制、警示信号传递等子模块。

按照电路可划分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报警器、51单片机核心控制电路、LED闪烁控制电路及相关的PC控制管理软件组成。

用户终端完成信息采集、处理、数据传送、功能设定、本地报警等功能。

二、电子系统设计部分如下图所示,为该款防盗系统的基本原理图。

原理图由上述几个模块构成组成,具体各个模块电路下面将分别进行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设计放大电路,反相器输出的是TTL 电平,若传感器检测到有信号输入,输出逻辑信号0,经51单片机处理,将产生报警。

若无信号输入,则持续输出逻辑信号1,经51单片机处理,将不产生报警。

其次,时钟电路需要进行全局控制,TAL1和TAL2分别为反向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

该反向放大器可以配置为在片内的振荡器。

采用外部时钟源驱动器件,TAL2应不接。

由于一个机器周期含有6个状态周期,而每个状态周期为2个振荡周期,所以一个机器周期共有12个振荡周期,假设外接的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12MHZ,一个振荡周期为1/12us,故而一个机器周期为1us。

基于51单片机的家用报警装置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家用报警装置设计

性能的监测预警装置需求越来越大。

本次设计的基于单片机的家用报警装置正是在这种需求下被设计出来,能实现对家居环境的实时监控,当环境指标异常时,能及时报警,从而实现对环境的智能监控。

极大的提高了对家居环境监控的效率,适应了当前市场环境下用户的需求。

1.系统设计本设计的思路是利用单片和传感器通过程序控制,实现协同工作,达到家居环境监测和预警的目标。

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

通过DHT11温湿度传感器、MQ2烟雾传感器、人体感应模块和蜂鸣器组成家用报警装置。

系统对当前家居环境的温湿度,烟雾浓度和人体监测。

通过提前预设温湿度和烟雾浓度安全标准,当超过安全标准时,蜂鸣器会发出相预警。

通过单片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实现对当前家居环境的多功能监测,由系统本身的报警处理提供给人们的信息以便他们做出相应的措施,提高了家居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DHT11的连接较为简单,采用单总线结构,在数据端和电源正之间接一个4.7K上拉电阻可以提高其稳定性。

■2.2人体检测模块HC-SR501是基于红外技术的人体检测模块。

其原理是:人体的体温一般恒定在37℃左右,会发出特定波长10μ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利用这一点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μm左右的红外线来进行工作的。

人体发射的10μ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泥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

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本设计将人体感应模块的输出信号端,利用三极管的放大原理,将信号放大,来驱动信号给单片机。

本设计中,人体感应模块检测到人体时,触发蜂鸣器鸣叫。

■2.3 MQ-2烟雾传感器MQ-2型烟雾传感器是半导体气敏材料。

当处于200°C~300°C温度时,二氧化锡吸附空气中的氧,形成氧的负离子吸附,使半导体中的电子密度减少,从而使其图1 系统框图图2 声音报警电路(下转第8页)..|..5用,2005(2):73-75.图3 软件流程图电阻值增加。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热释电报警系统程序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热释电报警系统程序

#include<reg52.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wei=P2^4;sbit wei1=P2^5;sbit beep = P2^0;sbit sensor = P0^7;sbit sensor1= P0^6;uchar flag1; //定义全局变量,作为信号检测标志位uchar flag;void chuankou(uchar temp) //与上位机通信,波特率为1200bit/s { uchar table1[]={1,2};uchar m;PCON=0x00;SCON=0x50;TMOD=0x20;TH1=0xE6;TL1=0xE6;TR1=1;for(m=0;m<2;m++){SBUF=table1[temp];while(TI==0);TI=0;}}void delay(uint t){while(t--);}void Test_Voltage(void){if(sensor ==0&sensor1== 1){delay(10000); //延时50毫秒信号确定if(sensor == 0){flag1 = 1; //检测到信号}else{flag1 = 0;}}else{flag1=0;}}void action(void){if(flag1 ==1){wei=0xfe;P0 = 0X25; //数码管显示【2】beep = 0; //检测到信号后,蜂鸣器发出"滴答"声chuankou(1);delay(10000);beep = 1;delay(10000);wei=0xfd;}else{wei=0;P0 = 0X03; //数码管显示【0】}}void Test_Voltage1(void){if(sensor1 ==0&sensor==1){ delay(10000); //延时50毫秒信号确定if(sensor1 == 0){flag = 1; //检测到信号}else{flag= 0;}}else{flag= 0;}}void action1(void){ if(flag ==1){wei1=0xfe;P0= 0X9f; //数码管显示【1】beep =0; //检测到信号后,蜂鸣器发出"滴答"声chuankou(0);delay(10000);beep =1;delay(10000);wei1=0xfd;}else{wei1=0;P0 = 0X03; //数码管显示【0】}}void main(void){while(1){Test_Voltage();action();Test_Voltage1();action1();}}。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设计

基于51单⽚机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设计2019-10-05摘要系统设计以C8051F330单⽚机为主站,以STC89C52单⽚机为各⼦站微控制器,主站和各⼦站使⽤SPI通讯协议通讯,从⽽实现对家居环境的监测,利⽤GSM模块的短消息收发功能,实现实时远程安防。

【关键词】智能家居 GSM模块传感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智能家居的概念逐步⾛进⼈们的⽣活。

⾃从世界上第1幢智能建筑1984年在美国出现后,不少发达国家也纷纷提出了各种有关智能家居的⽅案。

近年来,我国智能家居市场逐步壮⼤,智能家居的概念深⼊⼈⼼,智能家居应具有安全、舒适的⽣活环境,便利的通讯⽅式,综合的信息服务,智能化的家庭系统。

本设计针对智能家居安防系统,提出了基于51单⽚机,利⽤GSM模块收发短消息,实现实时监控家居情况,通过SPI通讯协议使主站与各⼦站进⾏数据通讯交流,该系统集成有密码门禁、热释电⼈体红外感应检测、⽓体烟雾检测、温度检测、报警模块等功能于⼀体,实现系统⾃动感应外界环境变化进⾏实时反馈的功能,为家居安全以及⼈⾝财产提供⼀个管理便捷、操作简易,具有可靠保障的家居⽣活环境。

1 系统总体设计主要包括有安防系统的8个模块:主站、GSM模块、密码门禁、热释电⼈体红外感应模块、照明系统、烟感模块、温度模块、报警模块。

主站是由微控制器C8051F330单⽚机构成;利⽤SPI总线搭建星型⽹络,以⼀主多从的多机通讯⽅式实现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流。

系统上电后各⼦站正常⼯作,当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如传感器检测到的数值超过了预先设定的数值,该模块将通过总线将指令传递给主站,主站启动报警模块,并向GSM模块发送短消息,把信息传送给屋主,从⽽避免了突发情况的发⽣。

利⽤UART接⼝,实现主站与PC机之间的数据交流,实现利⽤PC机作为主站的输⼊和输出终端。

系统设计框图如图1。

2 系统硬件设计主站C8051F330是使⽤Silicon Labs的专利CIP-51微控制器内核。

基于单片机家用防盗报警系统设计)——毕业设计1

基于单片机家用防盗报警系统设计)——毕业设计1

红外防盗报警器的设计摘要本系统采用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它的制作简单、成本低、安装比较方便,而且防盗性能比较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安全可靠。

这种防盗器安装隐蔽,不易被盗贼发现,同时它的信号经过单片机系统处理后方便和PC机通信,便于多用户统一管理。

本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两个部分。

硬件部分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红外探头电路、驱动执行报警电路、LED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

处理器采用51系列单片机AT89C51,整个系统是在系统软件控制下工作的。

关键词:单片机;红外传感器;数据采集;报警电路The Design of Imfrared AlarmAbstractThis system used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Its manufacture is simple, and its cost is low, and fixing is convenient. Besides, the system has many merits, such as steady guard against theft, and strong antijamming ability, and high thesensitivity, and high reliability. The fixxing of this alarm is covert, which is discovered easily by cracksman. After has been processed by SCM, the signal of alarm communicates with PC,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uniform management. This design includes hardware part and software part. The hardware part includes the control circuit of SCM, and the infrared probe circuit,and the alarm circuit, and LED control circuit. The SCM uses AT89C51, the overall system works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systemsoftware.Key words: SCM; infrared sensor; data collection; alarm circuit目录1.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2 基础知识介绍 (6)2.1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简单介绍 (6)2.2 PIR的原理特性 (6)2.3 AT89C51单片机简单概述 (7)2.3.1 AT89C51单片机的结构 (7)2.3.2 AT89C51管脚说明 (8)3 方案设计 (11)3.1 总体设计思路 (11)3.2 具体电路模块设计 (12)3.2.1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原理 (12)3.2.2 放大电路的设计 (13)3.2.3 时钟电路的设计 (13)3.2.4 复位电路的设计 (14)3.2.5 发光二极管报警电路的设计 (15)3.2.6 声音报警电路的设计 (15)3.3 系统硬件电路的选择及说明 (15)3.4 软件的程序实现 (16)3.4.1 主程序工作流程图 (16)5 总结 (20)6 参考文献 (21)附录一设计编程程序 (22)附录二单片机控制的红外防盗报警器原理图 (24)附录三单片机控制的红外防盗报警器PCB图 (25)附录四 Proteus仿真原理图 (26)1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意识在不断的增强,因而对防盗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

基于51单片机的家用防盗报警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家用防盗报警系统设计

一、课程设计概述1、课程设计目的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家用防盗报警器,实现在有他人非法入侵时,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后,进行声光报警并通过RS-485串行口通信,向小区保安室发出报警信号。

同时通过显示器显示入侵时间,控制电机自动关闭窗口,另外用按键可以调整显示内容、复位、取消报警等。

2、课程设计要求1、检测他人非正常入侵范围6米至8米。

2、传感器探测角度:水平120米,垂直60米。

3、供电电源交流220V。

3、课程设计原理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

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泥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

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结构图及内部电路如图1所示:图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内部的热释电晶体具有极化现象,并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恒定的红外辐射照射在探测器上时,热释电晶体温度不变,晶体对外呈电中性,探测器没有电信号输出,因而恒定的红外辐射不能被检测到。

当交变的红外线照射到晶体表面时,晶体温度迅速变化,这时才发生电荷的变化,从而形成一个明显的外电场,这种现象称为热释电效应。

由于热释电晶体输出的是电荷信号,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用电阻将其转换为电压形式,该电阻阻抗高达10000兆欧,故引入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接成共漏形式(即源极跟随器)来完成阻抗变换。

图2本设计采用的是双探测元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该传感器将两个特性相同的热释电晶体逆向串联,用来防止其他红外光引起传感器误动作。

另外,当环境温度改变时,两个晶体的参数会同时发生变化,这样可以相互抵消,避免出现检测误差。

为了提高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以增大探测距离,一般在探测器的前方装设一个菲涅尔透镜,该透镜用透明塑料制成,将透镜的上、下两部分各分成若干等份,制成一种具有特殊光学系统的透镜,它和放大电路相配合,可将信号放大70分贝以上,这样就可以测出10到20米范围内人的行动。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被动式热释电型红外防盗报警器的设计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被动式热释电型红外防盗报警器的设计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被动式热释电型红外防盗报警器的设计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探讨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被动式热释电型红外防盗报警器的设计。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安全防盗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红外防盗报警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被动式热释电型红外防盗报警器的设计原理、硬件组成、软件编程以及实际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design of a passive pyroelectric infrared anti-theft alarm based on the 51 series microcontroller.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security and anti-theft technology is increasingly receiving people's attention. Infrared anti-theft alarms, as an important security device, are widely used in fields such as homes, commerce, and industry. This article will provid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the design principle, hardwarecomposition, software programming,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 passive pyroelectric infrared anti-theft alarm based on the 51 series microcontroller,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related fields.本文将对被动式热释电型红外传感器的原理进行阐述,包括其工作原理、特点以及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齐哈尔大学综合实践(论文)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家庭热释红外防盗报警系统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子121班学生姓名车贵平学生学号2012131076 指导教师题原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表现在不仅希望拥有舒适、安逸的住所,而且对安全性、智能性等方面也提出了要求。

相反地,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社会效应,城乡、区域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流动人口也开始迅速增加,盗窃、入室抢劫等刑事案件也呈现出了增长趋势,人们也越来越渴望有一个安全的空间。

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智能型的家庭防盗报警系统,能可靠的进行日常安全防范工作,即时发现各种险情并通知户主,以便将险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人们便可安心工作,同时也保证了居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于是有关家庭、办公室和仓库等处的安全防范和自动报警系统的开发研制日益被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所重视,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名目繁多的报警装置,但多由于可靠性较差、功能单一或造价高而难于普及。

本文着重阐述热释红外防盗报警器的设计过程,了解防盗报警器的实际情况,最后提出了一些现阶段防盗报警器应用发展可采用的策略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传感器单片机防盗报警器摘要 0第1章绪论 (1)1.1概述 (1)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3研究现状 (3)第2章硬件介绍 (4)2.1系统功能的要求 (4)2.2总体的设计方案 (4)2.3系统的传感器技术及单片机技术 (5)第3章报警器硬件设计 (11)3.1蜂鸣器电路 (11)3.2电热释红外探测器电路设计 (11)3.3清单及实物图 (12)第4章报警器软件设计 (15)4.1程序语言的分类 (15)4.2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 (15)4.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16)总结 (17)致谢 (17)参考文献 (18)附录1 电路原理图 (19)附录2 源程序 (20)第1章绪论1.1 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其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表现在不仅希望拥有舒适、温馨的住所,而且对安全性、智能性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反地,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社会效应,城乡、区域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流动人口也开始迅速增加,盗窃、入室抢劫等刑事案件也呈现出了增长趋势,人们越来越渴望有一个安全生活的空间,但是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越来越高明,他们甚至采用一些高科技的作案手段,使得以往那种依靠安装防盗门窗、或靠人防的防范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日常防范的要求。

这时,传统的家庭住宅显然己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智能型的家庭防盗报警系统,能可靠的进行日常安全防范工作,及时发现各种险情并通知户主,以便将险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人们便可安心工作,同时也保证了居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于是有关家庭、办公室和仓库等处的安全防范和自动报警系统的开发研制日益被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所重视,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名目繁多的报警装置,但多由于可靠性较差、功能单一或造价高而难于普及。

而随着电子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片微机以其具有体积小、价格低、集成度高、性价比高等突出优点已在工业控制、智能仪表、数控机床、数据采集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利用单片机和一些简单的外围器件来开发一种适合于家庭的低价位、运行可靠的智能型安全防范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对室内出现入室盗窃等自动发出报警信息并通知户主进行及时处理已经势在必行。

红外线作为一种不可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红外报警器大多数采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其功能也非常先进。

其中包括被动式热释电型红外报警器,也即是本文将研究的产品。

还有红外监控无线报警器,超声波防盗报警器,红外线防盗报警器,高灵敏红外报警器,触摸式延时防盗报警器, 触摸式防盗报警器,红外报警器, 红外线声光报警器等。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从上世纪初,报警系统就已经在北美稍具雏形。

在北美,报警呼救箱放置在街头巷尾,在呼救时发出声响提示,以寻求附近警察的帮助;同时,这种呼救箱直接连接到附近的警局,使得稍远一些的警察也能够收到呼救信息。

随后,由于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远程通信服务的电报公司加入到这个行业中,从而使得报警信息可以通达到更远的地方;不过,这种电报方式毕竟难以普及,所以稍后出现的电话理所当然地成为报警通讯的主要手段。

而此后自动拨号系统的出现以及电话普及到千家万户,更使得通过电话线报警的方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从以上过程来看,报警行业的发展是以工业技术发展为基础的,只有具备良好的通信手段,才能够把各地的报警信息汇聚到相应的权威部门,然后由权威部门负责分配有限的警力来帮助到所有的社会个体。

国外智能监控防盗技术发展已处于一个较高水平阶段,从具有代表性的北美发展过程,可以清楚的看出世界智能监控防盗技术的发展概况。

其具有以下特点,值得我们借鉴。

目前,对北美的安防产业来说,最成功的经营模式就是联网报警服务模式,联网报警将整个北美的安防产业从横向到纵向进行整合串并,形成了一个集中许多高科技手段和产业化管理水准的一体化综合性产业。

比如世界排名第一,北美最大的安防跨国公司一美国棋诺亚公司,它在世纪年代开始搞简单的防盗报警,其当时的业务范围和技术水平跟中国现在很多安防企业是相当的。

到70年代,它对其产业的整体发展方向做了很大的调整,变为联网报警服务商,建立了首家网管中心,尤其是在年代引用了大量的网管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电子技术,现己成为十分先进的联网报警服务平台,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香港、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分公司,北美的客户数己超过600万,2003年防盗报警收入总产值达105亿美元。

1979年公安部在石家庄市召开了“全国刑事技术预防专业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大力开展安全技术防范工作,技防作为公安业务的组成部分就这样正式提出来。

其实我国的技防工作早在60年代就开始了,那时候由于形势所迫,博物馆,银行都自发采用各式各样的防范手段,这是我国技术防范工作的初级阶段。

当时主要采用的手段是声控报警。

罪犯撬玻璃的声音,砸展柜的声音传到了值班室。

值班人员判断出罪犯在行窃,及时报告了领导和有关部门,组织保卫人员和警力将罪犯包围后将其擒获。

82年公安部和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根据当时的防盗报警技术的发展为故宫很多展厅安装了主动红外、被动红外、微波、超声波、声控等防盗探测器,形成了多种探测手段的防盗报警系统,防盗报警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84年以后安防事业在中国进入了普及与提高阶段,而且发展迅速。

相继各个博物馆、银行、商场、超市、居民小区都陆续建立了安全防范系统。

进入90年代,人们注意到周界防范的重要性,要利用周边的围墙,铁栅栏等屏障建立周界防范,如果没有条件形成大周界也要建立建筑物的墙体、窗户、门外和建筑物之外。

在防护区和禁区内采用3种以上不同探测原理的探测器构筑多道防线,与此同时防遮挡功能的探测器也问世了,促进了入侵探测器技术的发展。

目前,全国的安全技术基本上和国际接上了轨。

在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安防系统也是一个很完善的计算机控制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声音系统,门禁系统和巡更系统统一由一台计算机进行管理,标志我国的安防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和人员流动性增大,社会治安状况更趋复杂,因此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安全防范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机械式(防盗网、防盗窗)家居防卫在实际使用中暴露出一些明显的问题,如:影响楼房美观,市容整洁;影响火灾救援通道;给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的翻越条件;时间久了会有高空坠物的危险等。

所以作为新一代的智能安全防盗报警器系统就应运而生,并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和运用。

另外,为了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建设部特别制定了智能小区的等级标准,按照其要求智能小区中必须具有安全防范、信息管理、物业管理和信息网络等系统。

因此,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已逐渐纳入许多小区建设的必备项目中。

数字化、无线化、集成化是防盗报警系统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不难发现防盗报警的技术发展趋势:(1)更稳定可靠:如探测器可抗RFI/EMI(电磁干扰/射频干扰)、防雷电等,以适应恶劣气候;(2)更多样的功能:如探测器可调频、防遮挡、防喷盖、防破坏等;(3)更精美、小巧的外观:以符合品味日益提高的室内装潢需求;(4)更智能化的设计:方便地设/撤防,人性化的操作界面;(5)更强大的联网功能;(6)更方便的扩展性。

上述发展趋势,事实上都建立在数字化、无线化、集成化的三大核心技术基础上。

1.3 研究现状当前无论国内国外对高精度实时时钟的需求仍十分巨大,国外各公司和研究机构对红外传感防盗的研究也一直在持续进行,而国内的技术还不是非常成熟,因此对于国内这样的一个技术很重要,我也觉得我们以后一定会盛行起来的。

第2章硬件介绍2.1 系统功能的要求现时社会治安问题严峻,各种入室抢窃、偷盗事件时有发生,治安问题更加突出。

为了防护自己,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智能防盗报警产品。

防盗报警系统是利用探测器装置对建筑物内外重要地点和区域进行布防,探测。

当探测器探测到非法入侵,报警器工作状态变为报警状态,产生报警声。

本论文的目的就是设计出一种符合上述要求的防盗报警系统。

本文所研制的报警器的功能要求如下: (1)可实现非法入侵报警;(2)采用复合式防盗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振动位移传感器并接使用,增加报警可靠性。

根据系统功能要求并且考虑产品的性价比,进行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

该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以方便系统的调试和用户的使用。

系统硬件设计。

包括芯片的选型、所选芯片的功能、芯片外围电路的合理设计。

主要内容有单片机的选择、主机电路的设计、传感器的选择、报警电路的设计。

2.2 总体的设计方案智能住宅安防报警系统开发设计方案是参照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根据我国住宅建设的实际情况,为满足新时期居民的居住要求,并充分考虑其经济性和可靠性。

系统组成框图如图2-1所示,根据系统拟达到的总体功能,将其划分为以下功能模块:电源电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电路、振动位移传感器模块、AT89C51模块、警铃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等。

图2-2 系统组成框图探测器安装在用户家里需要防范的部位,例如门窗、厨房,卧室等,当系统开机时,一旦有人入侵,与之相应的报警探测器立即向用户端自动报警主机发出报警信号,接到警情事件后,自动报警主机立即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进行事件的现场声(蜂鸣器)报警。

2.3 系统的传感器功能及单片机功能感应器技术是信息采集技术的第一步,感应器是将能够感受到的及按规定被测量的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指感应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输入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感应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的或响应的感应量转换成适于传输和(或)测量的电信号的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