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儿童感统训练——30个游戏

合集下载

宝宝感统前庭游戏

宝宝感统前庭游戏

目标,强化运动企划能力。

材料:木板、胶带
玩法:用木板排成直线,或用胶带贴成直线,指导孩子顺着直线走路,用脚跟接脚尖的方式走。

强化前庭刺激,加强运动企划能力;改善肌张力与动作协调能力
材料:跳跳床、气球、
玩发:将气球悬挂在跳床上方的适当位置,要求孩子在跳跳床时,伸手拍悬挂的气球
提升粗大动作及避开障碍物的能力
材料:水桶6个,幼儿桌3.5张、幼儿椅3把,软垫2张玩法:将6个水桶摆成一∙排,幼儿桌排列成曲线形状,幼儿椅间隔距离依次竖队排列最后将垫子拼成跑道。

请幼儿跨过水桶,钻爬穿越桌子隧道,再起身绕过椅子。

最后侧滚过软垫。

促进前庭平衡的发展,增进反应力及动作计划能力
材料:花生球玩法:1.幼儿趴在花生球上,自行左右摇晃,用脚的力量来控制身体的重心。

2.一四肢和身体怀抱住花生球,进行侧面翻滚(需要人协助)
强化前庭觉和中枢神经协调,促进大小肌肉灵活
材料:无材料玩法:1幼儿举起双手和耳朵平高,双脚略弯,向左右连续横行,如螃蟹走路
2、双手平举向前或者是伸开放在两侧向左右踏步横行.
强化前庭觉中枢脊髓神经体系
材料:大弹力球玩法:让幼儿趴在球上,抬高头部,大人拉着她的双脚或双手。

前后摇动,大一点的孩子,可轻压他的背部前后摇动也可以仰躺在球上,大人前后摇动幼儿。

前庭游戏本体游戏触觉游戏
综合游戏。

93个感统游戏

93个感统游戏

93个感统游戏1000字感官是我们感受外部世界的重要形式,感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对于儿童的发展非常重要。

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感觉、协调、平衡、姿势等方面的能力,让孩子更加自信、健康、愉快。

以下列举93个感统游戏,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一、视觉训练1. 筷子夹小屋2. 找出与众不同的图案3. 拼图4. 睁眼记忆物品5. 读图找物。

二、听觉训练6. 识谱记音7. 调音器找声源8. 拍手故事9. 复音节数颜色10. 格言跟唱。

三、触觉训练11. 不同质感箱12. 揉面团13. 硬壳嵌入豆麻袋14. 寻物盲八15. 塑料袋发射器。

四、运动训练16. 拍球17. 扔球18. 投飞盘19. 跨砖头河20. 推平衡板。

五、平衡训练21. 单脚站立22. 行走黄狗23. 倒树干24. 两条腿跳跃前行25. 跷跷板平衡。

六、眼手协调训练26. 投篮27. 搭积木28. 管道掉球29. 弹珠弹幕30. 圆珠笔转盘。

七、空间定向训练31. 布条连线32. 望远镜指引33. 神奇石迷宫34. 篮球场方向35. 游迷宫。

八、口腔训练36. 吸管小球37. 转圈口哨38. 舌头翻卷39. 吹口哨40. 筷子夹小球。

九、呼吸训练41. 捉鸟口令42. 深呼吸43. 吹气球44. 喊口号45. 吹哨子。

十、姿势训练46. 对称动作47. 排队48. 四仰八叉49. 抱抱树50. 伸展拉伸。

十一、手指训练51. 手绘图案52. 拼字板53. 指尖组合54. 制钥匙环55. 魔毯指纹。

十二、语言训练56. 记数字57. 字母成词58. 拼音配对59. 绕口令60. 成语接龙。

十三、节奏训练61. 手鼓合奏62. 梆子敲唢呐63. 打蒲扇64. 篮球跳房子65. 游喇叭。

十四、音乐感知训练66. 乐器演奏67. 色彩乐谱演奏68. 歌曲填空69. 节奏单元游戏70. 弹唱低语。

十五、情感训练71. 包围圈72. 伙伴活动73. 分享哈密瓜74. 熊抱活动75. 放轻松。

感统训练70个有用训练游戏大合集

感统训练70个有用训练游戏大合集

感统训练70个有用训练游戏大合集感统训练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孩子提高身体协调能力、注意力、情绪管理能力等。

以下为您整理了 70 个实用的感统训练游戏,希望能为您和孩子带来帮助。

一、平衡类游戏1、走平衡木准备一个适合孩子身高的平衡木,让孩子双手侧平举,慢慢地走过平衡木。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平衡感和身体协调能力。

2、单脚站立让孩子单脚站立,尽量保持身体平衡,从5 秒钟开始逐渐增加时间。

这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

3、闭目站立孩子闭上眼睛,双手自然下垂,尝试站立保持平衡。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增强孩子的本体感觉和平衡感。

4、荡秋千带孩子去荡秋千,让孩子感受身体在空中的晃动和平衡的控制。

5、踩高跷给孩子准备一副高跷,让他们尝试踩着行走,锻炼平衡和腿部力量。

二、触觉类游戏1、触觉球按摩用触觉球在孩子的身体上轻轻滚动,按摩肌肤,增强孩子的触觉敏感度。

2、玩沙游戏让孩子在沙坑中玩耍,用手触摸沙子,感受沙子的质地和温度。

3、指压板行走在地上铺上指压板,让孩子光脚在上面行走,刺激足底的触觉神经。

4、蒙眼猜物把一些常见的物品放在孩子手中,让他们蒙上眼睛通过触摸来猜测物品。

5、触觉拼图使用带有不同质地的拼图,让孩子在拼的过程中感受触觉差异。

三、视觉类游戏1、大家来找茬准备两张相似但有细微差别的图片,让孩子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

2、追踪移动的物体用一个小球或玩具车在孩子眼前移动,让他们的眼睛跟随物体移动。

3、搭积木让孩子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图案搭积木,锻炼他们的空间感知和视觉注意力。

4、拼图游戏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拼图,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思考完成拼图。

5、数字划消在一张纸上写满数字,让孩子按照规定划掉特定的数字。

四、听觉类游戏1、听声音辨方向在不同的方向发出声音,让孩子判断声音的来源方向。

2、听故事回答问题给孩子讲一个故事,然后提出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让孩子回答。

3、声音模仿播放一些动物或物体的声音,让孩子模仿。

100个感统游戏

100个感统游戏

100个感统游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感统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各种有趣的感统游戏,可以有效地提升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接下来,就为您介绍 100 个精彩的感统游戏。

1、接球游戏准备一个柔软的球,家长和孩子互相抛接球。

这能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和反应能力。

2、跳房子在地上画出格子,让孩子按照规则单脚或双脚跳跃,有助于提升平衡感和空间感知。

3、滚轮胎找一个废旧轮胎,让孩子推动它前进,能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力量。

4、平衡木行走可以用木板搭建一个简易的平衡木,让孩子在上面行走,锻炼平衡能力。

5、蒙眼猜物蒙上孩子的眼睛,让他们通过触摸来猜测物品,提高触觉敏感度。

6、折纸游戏教孩子折纸,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空间想象力。

7、穿珠子准备一些珠子和线,让孩子把珠子穿起来,有助于手部小肌肉的发展。

8、拼图比赛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拼图,一起比赛完成,培养耐心和观察力。

9、扔沙包看谁能把沙包扔得更远更准,锻炼上肢力量和投掷技巧。

10、模仿动物走路让孩子模仿各种动物的走路姿势,如螃蟹横行、兔子跳跃等,增强身体的灵活性。

11、踢毽子简单的踢毽子活动能锻炼孩子的腿部力量和节奏感。

12、吹泡泡孩子追逐并戳破泡泡,既有趣又能训练视觉追踪能力。

13、搭积木通过搭建不同形状的积木,培养创造力和空间认知。

14、手指画让孩子用手指蘸颜料作画,感受不同的质地和触感。

15、捉迷藏经典的捉迷藏游戏能提升孩子的空间意识和应变能力。

16、倒着走尝试倒着走路,锻炼平衡和协调能力。

17、音乐律动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跳舞、拍手,培养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18、绕障碍跑设置一些障碍物,让孩子绕着跑,提高反应速度和身体控制能力。

19、沙坑寻宝在沙坑里埋一些小玩具,让孩子寻找,增强触觉感知。

20、跳绳跳绳是一项很好的全身运动,能锻炼协调性和耐力。

21、踩高跷利用自制或购买的高跷,让孩子尝试行走,锻炼平衡。

22、运水果把水果放在篮子里,让孩子搬运,锻炼手部力量和平衡感。

100个感统游戏

100个感统游戏

100个感统游戏感统失调这个词,如今越来越被家长们所熟知。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协调能力差等,都可能与感统失调有关。

而感统游戏则是帮助孩子改善这些问题,促进身心发展的有效方式。

下面就为您介绍 100个有趣又实用的感统游戏。

1、扔沙包准备几个小沙包,家长和孩子互相投掷,让孩子在躲避和接住沙包的过程中,锻炼反应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跳房子在地上画出格子,孩子按照规则单脚或双脚跳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

3、滚球游戏准备一个大球,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坐着,互相滚动球,孩子需要接住并推回,能增强孩子的触觉感知和手臂力量。

4、平衡木行走找一个矮的平衡木,让孩子在上面慢慢行走,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和胆量。

5、拼图游戏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拼图,让孩子在拼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力和空间认知能力。

6、折纸游戏教孩子折各种简单的形状,如纸飞机、小船等,锻炼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

7、蒙眼摸物将一些常见的物品放在一个箱子里,孩子蒙上眼睛,通过触摸来辨认物品,提升触觉感知能力。

8、穿珠子准备一些绳子和珠子,让孩子将珠子穿起来,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专注力。

9、模仿秀家长做出各种动作或表情,孩子进行模仿,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控制和模仿能力。

10、音乐传球播放音乐时开始传球,音乐停止时球在谁手里谁就表演节目,培养孩子的反应能力和社交能力。

11、袋鼠跳孩子站在袋子里,像袋鼠一样跳跃前进,增强腿部力量和协调能力。

12、踢毽子教孩子踢毽子,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13、拍气球将气球拍起,不让它落地,锻炼孩子的反应速度和手眼协调。

14、搭积木让孩子用积木搭建各种造型,发挥想象力的同时,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空间认知。

15、手指画准备颜料,让孩子用手指蘸着颜料作画,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

16、倒着走孩子倒着走一段距离,提高平衡感和空间感知。

17、跳皮筋传统的跳皮筋游戏,能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18、踩影子在阳光下互相踩对方的影子,增加孩子的运动乐趣和反应能力。

3-6岁宝宝感统训练游戏 - 感统失调

3-6岁宝宝感统训练游戏 - 感统失调

3-6岁宝宝感统训练游戏 - 感统失调19.走平衡木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在不扶持,保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走,走过规定尺寸的平衡木。

适用年龄:3-4岁难度设置:A.只走一半的距离;B.走完全程;C.单手持物走;D.双手持物走。

帮助给予:1.开始时成人需要反复做示范,并跟在孩子后边走,给予身体协助,如拉着孩子双手或扶其双肩;2.成人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行走时拉着他/她的一只手给予扶持;3.只在需要时给予扶持。

20.踢滚动的球训练目的:动作企画能力、方向感。

训练要求:让孩子边跑边踢滚到他/她脚下的中型或小型球。

适用年龄:4-5岁难度设置:A.先用中型球练习,孩子的技巧熟练后再用小型球练习;B.开始时训练人员以极慢的速度把球滚到孩子脚下并示意孩子踢球。

C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的身体帮助及提示,如另一成人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扶着他/她的身体,一手(或脚)推动他/她的右脚。

21.接弹球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接住训练者从约1米远的地方扔到地上弹起来的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

适用年龄:4-5岁难度设置:1.距离设短一点,并且让另外一位成人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边教边把要点告诉孩子;2.帮助者站在孩子身后,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身体协助;3.距离逐渐增大,尽量让孩子自己尝试接球;4.如果孩子接中型球有困难,可换成大型球,等孩子的技能熟练后再换成中型球。

22.双手拿球走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儿童两手侧平举,掌心向上,两手各托一小皮球沿直线路线行走。

适用年龄:4-5岁难度设置:A.开始时可先不让孩子拿球,徒手走;B.孩子的技能掌握后让其尝试持球并且脚尖跟着脚跟行走;帮助给予:不能单独完成的孩子家长可跟在其身后,给予身体指导;23.脚尖走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掂起脚尖向前走约3米的路程。

适用年龄:4-5岁难度设置:A.只走2-3步路的距离;B.逐渐地增加走的距离直到达标。

幼儿感统训练——65个游戏

幼儿感统训练——65个游戏

幼儿感统训练——65个游戏之答禄夫天创作1、扔球3米远(3-4岁)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远的地方。

帮忙给予:1 开始时如果孩子不领会扔球的动作,可手把手地教;2 给孩子在前方画一条线来提示他/她要扔的距离;3 为鼓励孩子测验考试,可在线的旁边放一玩具或小食品来作为奖励物。

2、互动式投篮(3-4岁)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增进与人互动的能力。

训练要求:家长及孩子轮流投篮;家长投完后把球捡起来给孩子投。

3、一步1级上、下楼梯(3-4岁)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个阶梯,连续上或下楼梯。

难度设置:A 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后面,伸出双臂或双手的拇指,让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楼梯;B 成人将左手手臂或拇指抬高,右手手臂或拇指则在孩子右侧腰间的位置,让孩子在扶持下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楼梯;C 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扶持孩子上、下楼梯;D 让孩子独自上、下楼梯。

帮忙给予:A 双手(或拇指)抬高给予协助;B 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低给予协助;C 单手(拇指)给予协助;D 裁撤所有协助。

4、双脚轮流跨过15厘米高的绳(3-4岁)训练目的:身体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离地15CM高,让孩子双脚轮流抬高跨过绳子。

帮忙给予:1 用姿势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过绳子,需要时给予身体协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抬高跨绳;2 要时时口头提醒孩子注意脚下的绳子,防止绊倒;3 建议用有弹性的圆形橡皮绳。

5、自己上、下小三轮车(3-4岁)6、双脚原地跳(3-4岁)7、双脚一齐从最后一级楼梯跳下(3-4岁)8、扶物能单脚站立5秒(3-4岁)训练目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扶着椅子或家长手握的棒子单脚站立约5秒。

难度设置及帮忙给予:A 手把手地教孩子用双手扶着椅子的*背,提起孩子的一条腿悬空约5秒,然后放下。

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怎么做,如:“抬腿!”、“放下!”B 让孩子自己测验考试5秒内(可用数数提醒他/她)不要把脚放下;C 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

幼儿园感统游戏49个及作用价值

幼儿园感统游戏49个及作用价值

幼儿园感统游戏49个及作用价值碰碰球游戏:让幼儿站成一圈,将一个彩色的大型充气球传递给对面的幼儿,然后传递给下一个幼儿。

这个游戏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视觉跟踪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足球游戏:用一个柔软的小型足球,让幼儿在室内或室外进行踢球游戏。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平衡感和动作协调能力。

网球游戏:将一个大型气垫球放在室内或室外场地上,然后给幼儿一个网球拍,让他们尝试把球打进球场的对面。

这个游戏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动作反应和手眼协调能力。

感官盒游戏:在感官盒里放置各种不同的物品,如海绵、泡沫、木块等,让幼儿握住盒子,用手探索物品的质地和形状。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触觉和手指灵敏度。

弹跳球游戏:给每个幼儿一个弹跳球,让他们跳跃和抓住弹跳球,以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

童话故事情景游戏:让幼儿根据童话故事的情节,通过动作表演和声音表达,来展示故事的情节。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拼图游戏:在桌子上放置一个简单的拼图,让幼儿试着组合在一起。

这个游戏可以提高孩子们的空间认知和手眼协调能力。

举起脚游戏:让幼儿们举起一只脚,然后试着跳跃或向前移动。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打气球游戏:给幼儿一个小气球,让他们试着用手或脚将气球打起来。

这个游戏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手眼协调和空间认知能力。

数字跳跃游戏:在地板上用彩色的粘贴纸制作数字,并让幼儿跳到相应的数字上。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数字和提高动作协调能力。

跳绳游戏:给幼儿们提供一条跳绳,让他们试着跳过绳子。

这个游戏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协调能力和身体耐力。

石头、剪刀、布游戏:让幼儿们玩石头、剪刀、布游戏,让他们练习手指协调和动作反应能力。

追逐游戏:让幼儿们在室内或室外的场地上玩追逐游戏,这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耐力。

冰球游戏:在光滑的地面上,让幼儿们用塑料的冰球棒打击小型的冰球。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运动协调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儿童感统训练——30个游戏1、扔球3米远(3-4岁)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远的地方。

帮助给予:1 开始时如果孩子不领会扔球的动作,可手把手地教;2 给孩子在前方画一条线来提示他/她要扔的距离;3 为鼓励孩子尝试,可在线的旁边放一玩具或小食品来作为奖励物。

2、互动式投篮(3-4岁)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增进与人互动的能力。

训练要求:家长及孩子轮流投篮;家长投完后把球捡起来给孩子投。

3、一步1级上、下楼梯(3-4岁)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个阶梯,连续上或下楼梯。

难度设置:A 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后面,伸出双臂或双手的拇指,让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楼梯;B 成人将左手手臂或拇指抬高,右手手臂或拇指则在孩子右侧腰间的位置,让孩子在搀扶下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楼梯;C 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搀扶孩子上、下楼梯;D 让孩子独自上、下楼梯。

帮助给予:A 双手(或拇指)抬高给予协助;B 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低给予协助;C 单手(拇指)给予协助;D 撤消所有协助。

4、双脚轮流跨过15厘米高的绳(3-4岁)训练目的:身体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离地15CM高,让孩子双脚轮流抬高跨过绳子。

帮助给予:1 用姿势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过绳子,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抬高跨绳;2 要时时口头提醒孩子注意脚下的绳子,避免绊倒;3 建议用有弹性的圆形橡皮绳。

5、自己上、下小三轮车(3-4岁)6、双脚原地跳(3-4岁)7、双脚一齐从最后一级楼梯跳下(3-4岁)8、扶物能单脚站立5秒(3-4岁)训练目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扶着椅子或家长手握的棒子单脚站立约5秒。

难度设置及帮助给予:A 手把手地教孩子用双手扶着椅子的*背,提起孩子的一条腿悬空约5秒,然后放下。

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怎么做,如:“抬腿!”、“放下!”B 让孩子自己尝试5秒内(可用数数提醒他/她)不要把脚放下;C 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

家长双手握住棒的两端,孩子则抓住中间重复以上步骤。

9、踏小三轮车转弯避开障碍物(3-4岁)10、能跳过5厘米高的绳(3-4岁)11、在10厘米宽2米长的地面线条上走保持身体平衡(3-4岁)训练目的:平衡能力的控制。

训练要求:在地板上用不粘胶粘一条2米长10厘米宽的线条让孩子在线条上走。

难度设置:A 开始时只走一半的距离,允许偶尔走出界外;B 要求孩子走完全程,尽量不要走出界外。

帮助给予:1 训练者可站在孩子前方,拉着孩子的手向前走;2 要提醒孩子既注意脚下的线条,又要注意前方的路;3 训练者在孩子的前方引导孩子走,但不给予身体协助;3 让孩子自己尝试独自走。

12、单脚原地跳(3-4岁)13、能学青蛙跳20厘米的距离10次(3-4岁)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在地板贴两条平衡线,成人给孩子示范如何做青蛙跳几次,然后指导孩子模仿。

难度设置:A 开始时,线段间的距离应该短一点,让孩子容易达标;B 如果孩子不愿意合作,可引入食物奖励的办法,把奖励物放在落地的一端之线条上,孩子跳到线上就奖励;C 逐渐地把线段间的距离增大。

帮助给予:1 身体协助;2 每一难度中如果孩子遇到问题,都要及时给予身体或口头上的指导,重复示范并注意提起孩子参与的兴趣。

14、做一连串手部和腿部动作时能保持平衡(3-4岁)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一系列的手部和腿部动作,如:跳舞、打功夫等。

难度设置:A 选择简单一点的动作;B 选择较为复杂的动作,包括弹跳、跳跃等动作。

帮助给予:1 另外一成人站在孩子旁边,如果孩子失去平衡,只在他/她可能要跌倒时才给予扶持;2 在孩子前后方均铺上垫子,孩子跌倒后鼓励他/她自己起来继续练习。

15、能左右腿交替倒着钻过呼啦圈(3-4岁)训练目的:双脚的协调能力及身体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训练者拿着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后,鼓励孩子左右腿交替着向后移入呼啦圈内。

难度设置:A 由另外一成人扶持着孩子完成动作,并且呼啦圈的高度要调低一点;B 逐渐地呼啦圈的高度提高;C 由孩子自己尝试着完成动作,只在有必要时给予帮助。

帮助给予:1 足够的身体协助;2 必要的身体协助;3 偶尔的身体协助。

16、能来回滚动身体(4-5岁)训练目的:迷路反射控制,身体的控制能力及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在垫子上或在床垫上从一端翻滚到另外一端。

难度设置:A 在训练者的身体协助下进行翻滚;B 自己控制身体进行翻滚。

帮助给予:1 给予大量的身体协助和口头提示,让孩子从训练中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及翻动的速度和力量;2 只在有需要时给予身体协助;3 确保孩子的安全,避免碰伤。

17、转椅游戏(3-4岁)训练目的:调节中心与平衡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转椅内,家长在一旁旋转椅子,速度逐渐加快。

难度设置:A开始时为避免孩子紧张,可让其双手抓住椅子的扶手;B 孩子习惯后要求其两手自然放在腿上*身体控制重心,并闭上眼睛。

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带将其双眼蒙住。

帮助给予:18、做5次前滚翻(4-5岁)训练目的:增进协调、平衡能力,刺激本体感觉。

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成人连续做5次前滚翻的动作。

难度设置:A 开始时只要求做2-3次;B 要求孩子连续做5次,并要求孩子在动作过程中身体尽量保持直线。

帮助给予:1 开始时要全程给予身体协助,并用语言鼓励孩子尝试;2 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必要时给予口头提示,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19、能用勺子把乒乓球送至约2米外的目的地而乒乓球不掉下来(4-5岁)训练目的:增进平衡能力和手部控制能力,加强动作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用勺子把乒乓球送到2米外的地方。

难度设置:A 开始时尝试先给孩子一个立方体的积木在距离极短的两张桌子间传送,让孩子便于操作;B 用不粘胶在地上贴两条平衡线;C 改用乒乓球尝试;D 按照预设距离训练。

帮助给予:1 为提高孩子的兴趣,建议开始时成人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2 孩子的技巧熟练后,鼓励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竞赛。

20、能走完1个有5项步骤的障碍路径(4-5岁)训练目的:加强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增进动作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独自走完一个有5项步骤的障碍路径。

难度设置:A 开始时只设置2-3个障碍物(跨过玩具、绕过椅子、爬过桌子)。

B 设置5个障碍物,引入奖励物。

帮助给予:1 开始时成人先做示范,然后陪同孩子一起进行训练,要有及时、足够的身体和口头提示;2 鼓励孩子自己做,并给予适当的提示;3 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训练。

21、能用脚尖站立10次,每次站立3秒钟(4-5岁)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双脚脚跟着地,脚尖掂起地站立,每次站立3秒钟时间。

难度设置:A 开始时让孩子扶着墙壁或椅背站立;B 让孩子尝试徒手站立。

帮助给予:1 可以在墙壁上孩子掂脚可触及的地方挂一奖励物,鼓励孩子掂起脚去拿取;2 给孩子数数,让他/她知道要站多长时间。

22、能在20厘米宽,10厘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而保持平衡(3-4岁)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在不扶持,保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走,走过规定尺寸的平衡木。

难度设置:A 只走一半的距离;B 走完全程;C 单手持物走;D 双手持物走。

帮助给予:1 开始时成人需要反复做示范,并跟在孩子后边走,给予身体协助,如拉着孩子双手或扶其双肩;2 成人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行走时拉着他/她的一只手给予扶持;3 只在需要时给予扶持。

23、能连续拍球3次而球不弹走(4-5岁)训练目的:加强手臂的控制能力,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连续拍3次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

难度设置:A 只拍1次;B 拍2-3次;帮助给予:1训练者拍一下,等球弹起后把着孩子的手拍一下;2 把着孩子的手教孩子拍2-3下,球要尽量弹高,便于孩子的手有足够的时间调节24、双脚被提起时,可用双手向前走路(4-5岁)训练目的:增强手臂力量和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让儿童趴在地上,双手和双膝接触地面,成人则在儿童身后握其双足足踝,示意儿童用双手交替运动往前爬。

难度设置:A 先让儿童习惯被提起双脚的姿势;B 鼓励儿童向前走1-2步;C 训练至儿童能自如地向前走。

帮助给予:1 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习惯被短暂提起双脚的姿势和感觉;2 延长提起孩子双脚的时间;3 鼓励孩子尝试向前走,用食物或其他孩子喜欢的方法来强化。

25、跑向滚动着的球,把球向前踢(4-5岁)训练目的:动作能力、方向感。

训练要求:让孩子边跑边踢滚到他/她脚下的中型或小型球。

难度设置:A 先用中型球练习,孩子的技巧熟练后再用小型球练习;B开始时训练人员以极慢的速度把球滚到孩子脚下并示意孩子踢球。

C 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的身体帮助及提示,如另一成人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扶着他/她的身体,一手(或脚)推动他/她的右脚。

26、双手接住从1米远弹来的中型球(4-5岁)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接住训练者从约1米远的地方扔到地上弹起来的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

难度设置:1 距离设短一点,并且让另外一位成人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边教边把要点告诉孩子;2 帮助者站在孩子身后,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身体协助;3 距离逐渐增大,尽量让孩子自己尝试接球;4 如果孩子接中型球有困难,可换成大型球,等孩子的技能熟练后再换成中型球。

27、双手各持一球走直线2米(4-5岁)训练要求:让儿童两手侧平举,掌心向上,两手各托一小皮球沿直线路线行走。

难度设置:A开始时可先不让孩子拿球,徒手走;B孩子的技能掌握后让其尝试持球并且脚尖跟着脚跟行走;帮助给予:不能单独完成的孩子家长可跟在其身后,给予身体指导;28、用脚尖向前行3米(4-5岁)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掂起脚尖向前走约3米的路程。

难度设置:A 只走2-3步路的距离;B 逐渐地增加走的距离直到达标。

帮助给予:1 站在孩子前面扶着他/她的双手;2 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及时的帮助;3 在终点处放置奖励物鼓励孩子坚持走到终点。

29、单脚向前跳5步(4-5岁)训练目的: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及双腿的肌肉控制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抬起一只脚,向前方位置跳跃5步路的距离。

难度设置:A 开始时先让孩子习惯保持抬起一只脚在空中数秒的姿势;B 鼓励孩子单脚向前跳跃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奖励物;C 鼓励孩子增加跳跃的次数。

帮助给予:1 跟孩子一起跳,营造宽松的气氛让孩子消除紧张情绪,愿意参加游戏;2 随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无论是身体或是口头的帮助;3 及时引入奖励的方法来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