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教案

合集下载

“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教学设计

“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教学设计

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教学设计王韵超(江苏省盐城中学㊀224000)摘㊀要:本节课的学习由浅入深的给学生相对体系的介绍了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ꎬ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对于这些理论知识形成清晰认知ꎬ基于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ꎬ这也是教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关键词:生活垃圾ꎻ分类处理ꎻ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18)21-0086-02收稿日期:2018-02-20作者简介:王韵超(1979.4-)ꎬ女ꎬ江苏省盐城人ꎬ本科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㊀㊀一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ꎬ知道常见分类方法ꎻ(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垃圾无害化㊁资源化的处理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走访等方式了解生活垃圾的种类ꎬ知道其分类方法和标准ꎻ(2)理解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科学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ꎻ(2)联系实际ꎬ结合本县的垃圾处理ꎬ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㊀㊀二㊁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活垃圾的分类及标志教学难点: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㊁不同方法处理垃圾的优缺点㊀㊀三㊁教学过程[情境引入](PPT)乱扔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讨论]垃圾随意倾倒会造成什么结果?[小结](PPT)垃圾的危害:侵占农田ꎻ污染土壤㊁地下水㊁空气等ꎻ更严重的是疾病流行.[讨论]我县(城镇㊁乡村)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垃圾减量?1.创设情境ꎬ导入新课师: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ꎬ乱扔垃圾的现象仍然随处可见ꎬ我们经常会看到生活中人们随手扔垃圾ꎬ仍废品ꎬ给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大家是否对于这种现象也有相应的观察呢?请大家讨论一下乱扔垃圾可能会造成的不良后果.学生分组讨论ꎬ交流总结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各种乱扔垃圾的现象ꎬ归纳出乱扔垃圾可能造成的各种不良后果.师:大家讨论的都很好ꎬ乱扔垃圾不仅会严重污染自然环境ꎬ破坏我们的生存空间ꎬ也会滋生很多细菌ꎬ造成各种疾病的产生.学生活动:请你归纳ꎬ生活垃圾可以如何分类ꎬ有哪些分类方式或者分类依据.学生基于小组学习合作完成ꎬ创设这样的学习活动既能够一定程度考察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基本认识ꎬ也能够为后续教学的展开进行铺垫ꎬ促进学生更快的吸收知识.设计意图:垃圾分类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话题ꎬ但是ꎬ从我们的基础教育来看ꎬ垃圾分类的意识在学生观念中并不深入.很很多先进国家相比ꎬ尤其是在垃圾分类上做的非常成熟的国家ꎬ他们的垃圾分类教育在很早的时候便已经展开ꎬ民众普遍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观念也很强ꎬ并且可以很好的落实.创设这种生活化的讨论情境是为了更快的将学生引入到探究主题中来ꎬ同时ꎬ也帮助学生建立认识.2.知识教学(1)生活垃圾分类师:从大家的讨论中我看到ꎬ很多小组都将生活垃圾中的不同类别进行了划分ꎬ不少小组都划分的非常细致.能够看出ꎬ大家有了基本的垃圾分类意识ꎬ今天我们就要主要结合生活垃圾的分类方式㊁分类标准来进行探讨ꎬ到底生活垃圾应当如何进行分类.课件引出:生活垃圾的常见类别:①有机垃圾ꎻ②干电池等危险废弃物ꎻ③塑料瓶㊁金属等可回收垃圾.师:同学们ꎬ这就是我们生活垃圾中最为常见的几个类别ꎬ大家能够分别就上面的类别举一些例子吗?生1:厨房残余应该是生活垃圾ꎻ生2:可回收垃圾还有一些我们家里不要了的可被再利用的物品ꎬ比如玻璃杯ꎻ生3:废纸应该也可以再利用ꎬ我觉得也是再利用类别的68(2)生活垃圾的处理师:大家都说的非常好.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ꎬ这些生活垃圾应当如何处理呢?怎样才能够实现无害化处理?生1:我觉得可以统一回收ꎬ然后由专门机构处理ꎻ生2:我看到有很多垃圾场会焚烧垃圾ꎻ生3:能够再利用的垃圾应当被合理处理课件引出: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可以以如下几种方式展开:①焚烧处理ꎻ②填埋处理.师:请大家交流讨论ꎬ这两种处理方法分别有哪些优势和劣势.总结:焚烧处理占地少ꎬ高温环境下能有效消灭各种病原体ꎬ热量还可以用来供暖ꎬ但是前期投资大ꎬ并且可能会在焚烧中释放毒气ꎬ焚烧后产生的炉渣也要经过专门处理ꎻ填埋处理占用场地大ꎬ但是使用的时间相对短ꎬ前期投资也不大ꎬ但是对于可回收的资源还会有浪费ꎬ并且可能会渗出污染土壤环境的有害物质.师:请大家自主阅读课本中的相关内容ꎬ对于两种垃圾处理方式展开了解ꎬ分析两者间各自的优缺点.(3)垃圾处理技术标准师:现在我们就要来学习ꎬ垃圾的有效处理有哪些需要严格遵守的技术标准.学生阅读课本内容ꎬ自学垃圾分类技术标准学生讨论:为什么垃圾的填埋需要满足一定的技术标准呢?教师总结:垃圾必须在分类的基础上满足一定技术标准后才能够进行填埋处理ꎬ不然不仅会危害环境ꎬ还可能带来很多疾病.PPT播放:废电池的危害性ꎬ水俣病㊁痛痛病.学生讨论:废电池要回收ꎬ集中处理ꎬ不能随意丢弃.教师给学生介绍国外的强制回收废旧电池的措施㊁制度等.(4)生活垃圾资源化师:从上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看到ꎬ日常中生活垃圾处理的费用高昂ꎬ如果我们可以变废为宝ꎬ这不仅能够有效节约资源ꎬ也可以为社会创造财富.实例列举:1.用垃圾生产沼气PPT:垃圾沼气发电ꎬ农村用沼气供能(原理㊁成份㊁用途)2.回收废弃塑料PPT:白色污染㊁白色污染的危害设计意图:这部分是教学的主体ꎬ着重给学生介绍了生活垃圾分类的标准㊁方法㊁技术要求ꎬ也讨论了生活垃圾资源化的一些路径.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对于生活垃圾分类的认识ꎬ同时ꎬ让学生掌握我国背景下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标准ꎬ培养与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ꎬ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将生活垃圾严格分类加以践行.㊀㊀参考文献:[1]张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其对策[J].科技资讯ꎬ2011(20):37-38.[2]叶开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思考[J].科技资讯ꎬ2011(29):42-43.[责任编辑:季春阳]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教学情景的创设刘同萍(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㊀222002)摘㊀要:新课程的高中化学教学具有很强的生活性ꎬ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ꎬ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去学习化学和运用化学知识ꎬ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ꎬ在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关键词:生活化ꎻ情景ꎻ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18)21-0087-02收稿日期:2018-02-20作者简介:刘同萍(1965-)ꎬ女ꎬ江苏省连云港人ꎬ本科ꎬ高级教师ꎬ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㊀㊀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ꎬ来源于社会生活ꎬ又是为社会服务的ꎬ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化学知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ꎬ比如我们的食品㊁服饰㊁能源等这些生活常见的物品中都涉及到了化学技术.化学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知识ꎬ还可以为人们的的生活和设计带来灵感.因此ꎬ高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遵循化学生活化的教学方针ꎬ向学生传授化学学习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思想ꎬ让学生养成关心化学㊁热爱化学㊁探究化学的学习习惯ꎬ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ꎬ加强学生化学学科素养ꎬ使得学生通过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㊀㊀一㊁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内涵«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应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ꎬ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 .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联系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ꎬ引导学生联系生78。

垃圾分类的活动教案(15篇)

垃圾分类的活动教案(15篇)

垃圾分类的活动教案垃圾分类的活动教案 (15篇)垃圾分类的活动教案 1一、活动目标通过调查实践、了解身边各种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希望通过这次关于垃圾分类的活动教学,使学生亲身了解到垃圾分类真实的情况,意识到社会环保问题的严峻性,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掌握如何去了解事物的方法。

二、活动内容第一阶段:活动准备展示收集的资料(一)参观校园观察校园产生哪些垃圾。

(二)让学生说说对这些垃圾的认识以及垃圾应该如何分类。

(三)学生动手分垃圾。

从学生对垃圾认识的回答中,小结出有些垃圾还是有用的,只是被放错的地方的原料。

根据这个标准,让学生动手把垃圾分类。

(四)通过实践找到垃圾的处理方法。

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生活实际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1、可回收垃圾的处理2、不可回收垃圾处理3、有害垃圾的处理通过讨论,知道生活中垃圾分类的好处(减少污染降低成本节省资源),总结出进行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小结:我们能够利用的垃圾称为可回收垃圾,把不能利用的垃圾称为不可回收垃圾,在不可回收垃圾中还有一些垃圾是比较特殊的(废电池、过期药品杀虫剂罐子),我们把它们单独分成一类,称为“有害垃圾”。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很容易;例举出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也就能得出实行垃圾分类是可行的。

此时教师相机提出:我国目前有没有实现垃圾分类?有的地方还没有实现垃圾分类,说明实行起来还有一定困难。

第二阶段:进入课题研究生活中垃圾的分类处理(一)处理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分类堆放垃圾的?(上一部分内容让学生知道了垃圾的处理方法,此时再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分类垃圾的?”形成对比,便于纠正学生错误的分类垃圾方法。

)1、可结合生活实际讨论,设计一种调查方法(如:模拟采访调查法)组内设计采访内容,制定调查方案。

(二)拟提出的问题1、为什么要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2、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有哪些好处?3、国内是怎样处理生活垃圾的?国外又是怎样处理的?4、生活垃圾大致可以分为几类?5、你家里的生活垃圾分类放置了吗?6、对垃圾分类收集你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三)各小组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并开始研究第三阶段:家庭生活垃圾分类调查及成果展示(一)小组合作完成对这种调查类型的设计,接触比较少,教师对学生的设计作具体指导成果展示。

初中生活中的垃圾分类教案

初中生活中的垃圾分类教案

初中生活中的垃圾分类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和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1. 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垃圾分类指南。

3. 垃圾分类桶和实际垃圾样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一段关于垃圾污染环境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2. 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垃圾乱扔的情况?你们认为这种情况有什么危害?”二、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垃圾分类的概念和定义。

2. 解释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如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3. 强调垃圾分类对于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三、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垃圾分类的分类标准,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等。

2. 讲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垃圾,如何正确投放等。

3. 示例讲解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如展示垃圾分类桶和实际垃圾样本,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四、垃圾分类实践活动(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如模拟垃圾分类的游戏或者实际操作垃圾分类桶等。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应用所学的垃圾分类知识和方法,进行实际的垃圾分类操作。

3. 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五、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所学的垃圾分类知识和方法,并进行反思。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垃圾分类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注:以上教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幼儿园大班《垃圾分类》教案(优秀8篇)

幼儿园大班《垃圾分类》教案(优秀8篇)

幼儿园大班《垃圾分类》教案(优秀8篇)大班生活《垃圾分类》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垃圾与人类的关系,知道我们可以变废为宝。

2、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电脑课件、垃圾桶、图书、照片等。

(四)活动流程:讨论活动——查找资料——交流表述——延伸活动(五)活动过程:1、讨论活动出示垃圾筒,引导幼儿讨论:这是什么?什么是垃圾?垃圾有没有用?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么样?那我们该怎么办?2、查找资料(1)和好朋友一起找一找,看一看处理这些垃圾有什么好办法?等会儿来告诉大家,好吗?(2)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

3、交流表述(1)请每组的代表来交流自己一组找到的处理垃圾的方法。

(2)播放电脑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对垃圾分类有进一步的了解。

4、延伸活动在生活中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大班垃圾分类优秀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垃圾分类游戏,激发其环保意识。

2、会将生活中常见的垃圾进行分类,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3、初步了解各类垃圾的循环再造。

重点难点重点:会将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

难点: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活动准备:FLASH课件、PPT课件、iPad若干、自制体育器械。

活动过程一、播放视频动画,提问:1、地球妈妈为什么哭?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健康起来?2、教师小结:只有我们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桶,他就会健康起来。

二、了解垃圾分类1、巩固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

2、迁移幼儿的已有经验,自由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厨余垃圾,哪些是有毒有害垃圾,哪些是其他垃圾?3、观看PPT,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垃圾。

4、教师小结:(1)可回收垃圾是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再利用的物品。

(2)厨余垃圾是指我们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壳、剩饭剩菜、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

(3)有害垃圾指生活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4)其他垃圾是指除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

幼儿园《垃圾分类》活动教案(通用5篇

幼儿园《垃圾分类》活动教案(通用5篇
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短片,呈现生活中垃圾随处可见的场景,引导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2.知识讲解(10分钟)
教师利用垃圾分类图解、卡片等教具,详细讲解垃圾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3.例题讲解(10分钟)
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分辨垃圾的种类,并说明分类原因。
4.随堂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分类错误。
5.创作环节(10分钟)
学生用彩色笔和画纸,创作一幅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画。
6.总结环节(5分钟)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总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
1.垃圾分类标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垃圾分类方法: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幼儿园《垃圾分类》活动教案(通用5篇
一、教学内容
本教案依据幼儿园环保教育主题,结合《垃圾分类》教材第3章“认识垃圾,学会分类”展开。详细内容包括:垃圾的分类标准、分类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日常生活实践垃圾分类。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的自觉性。
(1)请列举出自己家中常见的垃圾,并分类。
(2)以“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答案:
(1)示例:废纸(可回收物)、剩菜剩饭(厨余垃圾)、电池(有害垃圾)等。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提问方式:教师以开放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垃圾?它们都去哪儿了?”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式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式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式引言:生活垃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分类处理能够大幅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为资源回收利用提供了条件。

了解垃圾分类并掌握分类的方法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常识。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将学习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式。

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方式以及处理方式;2、能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正确的分类生活垃圾;3、懂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指的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排出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废弃物。

2、生活垃圾的分类方式:(1)厨余垃圾:指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厨余废弃物,如剩菜、剩饭、果皮、瓜皮等。

可用作肥料或发酵制取沼气。

(2)可回收物:指可再利用的物品,如报纸、饮料瓶、玻璃瓶、废铁、废纸张等。

它们可以再加工制造成新产品。

(3)有害垃圾:指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废弃物,如电池、灯管、杀虫剂、过期药品、废油漆桶等。

必须得到特殊的处置,不能乱扔。

(4)其他垃圾:指不属于其他三类垃圾的日常生活垃圾。

3、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1)厨余垃圾可进行堆肥处理或制取沼气;(2)可回收物可进行再加工制造;(3)有害垃圾必须得到专门的处理,不能与其他垃圾混放处理;(4)其他垃圾可进行填埋处理。

三、教学过程:1、情景描述:通过图片展示和对话,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垃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探究: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展示、互相交流等方式展开对垃圾分类的探究,引导学生体验垃圾分类过程。

3、动手实践: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垃圾的实践操作,熟悉垃圾分类的方法。

四、教学反思: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探究了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式。

通过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本次活动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了拓展。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第4课时解决垃圾问题教案(一)打印版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第4课时解决垃圾问题教案(一)打印版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第4课时解决垃圾问题教案(一)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人们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

(2)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3)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或后续的处理。

2.探究目标(1)调查统计一个家庭一天产生的垃圾质量和种类。

(2)参加垃圾的分类分装、回收利用的活动。

二、知识梳理1.人们生活中每天都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这已经严重影响了环境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

2.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1)减量化: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

(2)资源化: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

(3)无害化: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3.生活中减少垃圾的方法:(1)双面打印,节约纸张;(2)外出自带水杯,少买瓶装饮料;(3)少买不必要的衣服;(4)用布袋取代塑料袋;(5)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1/ 2(6)践行光盘行动,减少食物浪费。

4.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很多种,要有效地解决垃圾问题,一定要进行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或后续的处理。

5.生活垃圾“四分法”。

垃圾类别分类标准例子可回收物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旧报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有害垃圾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过期药品、荧光灯管、废旧电池等厨余垃圾居民日常生活及饮食服务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

剩菜剩饭、茶叶渣等其他垃圾除以上三类之外,危害较小,没有再次利用价值的垃圾。

被污染的纸巾、渣土、大棒骨等6.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7.做一个堆肥箱。

将厨余垃圾掺入洗菜水或者洗拖把的水,堆积起来,表面覆盖一层土壤,让堆肥慢慢腐熟。

腐熟时间一般需要1~3个月。

腐熟后的垃圾可以作为家庭种植花草的底肥。

2/ 2。

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教案(简)

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教案(简)

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三维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知道常见的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2)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方法,促使学生理解生活垃圾的两面性,树立合理利用垃圾资源的观点;(3)理解生活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4)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

理解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和方法;理解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科学的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联系实际,结合我市的垃圾处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1、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分类标志;2、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不同方法处理垃圾各有哪些优缺点;3、理解生活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调查、阅读、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自学导案]1、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哪几类?2、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3、什么叫“白色污染”?[阅读与思考1]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哪几类?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机垃圾,即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第二类是干电池等危险垃圾;第三类是废纸、塑料、金属等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讲述]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三大类:(1)危险废物——主要是指废旧电池、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腐蚀性洗涤剂、医院垃圾、过期药品、含辐射性废弃物等。

(2)有机垃圾——即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主要是厨余垃圾。

假如皮、菜皮、剩饭菜食物等。

(3)可回收垃圾——即废弃的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织物等,还包括报废车辆、家电家具、装修废弃物等大型的垃圾。

绝绝大部分的干垃圾均可分类回收后加以利用。

有条件的居住小区,还能够对可回收物实行具体细分。

如纸类、塑料、玻璃等。

单位办公区(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大厦等办公场所)容易产生报刊杂志、信封、办公用纸等。

一般可分为:纸类、电池和其它垃圾等三类。

公共场所(车站、公园、体育场馆、商场等地)容易产生各种饮料的瓶罐包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1.3.1 认识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的分类【教学目标】1、认识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知道常见的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

2、通过走访等方式了解生活垃圾的种类,并知道其分类的方法和标准。

3、认识科学的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分类标志。

【教学方法】调查、阅读、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课前1~2周布置调查课题:1、垃圾处理的原则、常用方法和利弊;2、我国垃圾处理的现状和问题;3、废旧电池的危害及解决途径;4、医疗垃圾的危害及处理方法;5、废弃塑料的危害、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困难;6、垃圾资源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化学知识;7、你能为垃圾资源化所作的工作;8、除了教科书中有关内容外,你所了解的有关垃圾资源化的信息。

[交流汇报]由于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垃圾结构成份、产生量、处理利用方式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在垃圾分类的方法上也不尽相同。

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

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塑料等;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等等。

[讲述]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危险废物——主要是指废旧电池、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腐蚀性洗涤剂、医院垃圾、过期药品、含辐射性废弃物等。

有机垃圾——即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主要是厨余垃圾。

如果皮、菜皮、剩饭菜食物等。

可回收垃圾——即废弃的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织物等,还包括报废车辆、家电家具、装修废弃物等大型的垃圾。

绝大多数的干垃圾均可分类回收后加以利用。

有条件的居住小区,还可以对可回收物进行具体细分。

如纸类、塑料、玻璃等。

单位办公区(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大厦等办公场所)容易产生报刊杂志、信封、办公用纸等。

一般可分为:纸类、电池和其它垃圾等三类。

公共场所(车站、公园、体育场馆、商场等地)容易产生各种饮料的瓶罐包装。

一般可分为:瓶罐、其它垃圾两类。

商场可分为:纸类、瓶罐、其它垃圾、电池等。

[展示]生活垃圾分类标志[交流与讨论]根据南方某城市环卫局提供的资料,该市平均每天产生垃圾1500吨,其中生活垃圾800~900吨。

生活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塑料垃圾、金属、玻璃、陶[提出问题]分类垃圾怎么投放?[交流讨论]对于封闭式高层住宅,在每个楼层分层投放(既每个楼层设置一个回收桶,专收一种分类后的垃圾);一般的低层住宅或平房住宅地区,则在小区内、街道边设置分类垃圾箱,各家的垃圾按要求投放。

市容环卫部门会根据垃圾的不同实行填埋、焚烧等方法处理。

有时,市政部门为方便行人,在街道旁边设有分为“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或者称“废弃物”)的两面垃圾箱,怎么判别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垃圾是废弃物,然后粗略地做到垃圾分类呢?[小结]“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织物五类,举例说明如下:1.废纸: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类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包装纸盒等等,但是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2.塑料: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

3.玻璃: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胆等。

4.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各类金属零件等。

5.织物: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布书包、布鞋等。

[讲述]在仅有两个投入口的分类垃圾箱前,可回收以外的垃圾基本上都被算做“不可回收物”(既废弃物)。

比如:烟头、鸡毛、煤渣、油漆、颜料、废电池、食品残留物、建筑垃圾等等。

由于废旧电池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建议大家最好将它们投放到专门的回收装置内。

“不可回收物”不等于绝对不能回收,而是因为技术处理、人工、环保等多种条件所限暂时无法被有效利用。

[小结]如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尽可能地将垃圾逐一细分。

有害垃圾的一般回收做法是——垃圾装袋后投放到红色收集容器内,或根据回收要求和条件细分。

湿垃圾(有机垃圾)的一般回收做法是——垃圾装袋后投放到黑色收集容器内,或根据回收要求和条件细分。

干垃圾(无机垃圾)的一般回收做法是——垃圾装袋后投放到绿色收集容器内,或根据回收要求和条件细分。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分类回收垃圾可以节约新资源的开采,从根本上减少垃圾。

垃圾的正确分类与投放,既关系着我们的健康,也是举手之劳的环保行动,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阅读]P19 “新闻链接”------拒绝“洋垃圾”[课堂小结]本课主要学习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知道常见的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

由此我们应该加强认识科学的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布置作业]一般将生活垃圾分为几类?【教学反思】1.3.2 从有害到无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方法,促使学生认识生活垃圾的两面性,树立合理利用垃圾资源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理解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实际,结合我市的垃圾处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1.如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不同方法处理垃圾各有哪些优缺点【教学方法】调查、阅读、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布置学生于课前上网、上图书馆查阅有关垃圾的资料。

[引入]许多垃圾,乱扔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垃圾的处理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新一代的中学生对这些问题是如何看待的?有些什么样的思考?对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知道多少?[投影展示]大屏幕展示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垃圾,白色污染、建筑垃圾、电子垃圾(包括图片、数据)等等。

2—3名学生代表介绍自己查阅资料所获——归纳垃圾的危害(形成垃圾应该妥善处理的思想)——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再生利用——分组探究实验(塑料的热解)——小组讨论(不可回收垃圾的处理方法)——减少垃圾、回收垃圾,从我做起。

[展示]一组画面。

(垃圾堆满道路、焚烧垃圾的滚滚浓烟、河面上漂浮着白色垃圾……。

)[提出问题]面对这些景象有什么感觉?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美丽的家园变得满目疮痍、不堪入目?[交流与讨论]略[小结]垃圾的随意倾倒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结果是:侵占了农田、污染了土壤、污染了地下水、污染了空气。

[展示]垃圾的危害(1)侵占了农田;(2)污染了土壤;(3)污染了空气;(4)污染了地下水。

[讲述]不仅如此,而且还时常造成严重事故、引发疾病流行。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全世界的垃圾不断增多。

每一年全世界要生产多少垃圾呢?我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惊人的数据。

(大屏幕展示相关数据)如美国每年扔掉旧汽车900多万辆、各种纸2700多万吨、罐头盒480亿个。

中国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

由此可见,垃圾问题已日益成为一个全世界共同的难题,垃圾的妥善处理与科学利用显得十分必要。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讨的课题——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板书]1.3.2 从有害到无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循环利用处理方法之一:垃圾发电。

(1)垃圾发电原理(2)我市垃圾发电垃圾循环利用处理方法之二:卫生填埋垃圾最早的处理方法,是集中起来再拉去填埋,让其在自然界中慢慢的得到分解。

我市目前有数座垃圾填埋场。

[讲解]垃圾填埋场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了许多的安全隐患——产生有毒化学物质,害虫和病菌,水源和土壤将被污染,爆炸性气体渗漏等等,填埋垃圾等于在制造定时炸弹。

填埋是大量消纳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也是所有垃圾处理工艺剩余物的最终处理方法,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直接填埋法。

所谓直接填埋法是将垃圾填入已预备好的坑中盖上压实,使其发生生物、物理、化学变化,分解有机物,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

[讲解]填埋必须符合卫生填埋技术标准:填埋物的含水量小于20℅~30℅,无机物成分大于60%,密度大于0.5t.m-3.[阅读]请同学们阅读P22“各抒己见”栏目:为什么填埋的垃圾在含水量、无机物成分和密度等方面有一定的技术标准?[讲述]圾循环利用处理之三:堆肥堆肥是使用微生物分解垃圾中的有机成分的过程。

它适用于能进行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垃圾的处理,故堆肥只是垃圾中有机成分的最终处理技术,而不是全部垃圾的处理技术。

它必须以垃圾分类为前提。

[课堂小结]1、垃圾分类;2、垃圾的经济价值;3、垃圾的循环利用;4、垃圾的无害化处理:(1)卫生填埋(2)焚烧发电(3)堆肥[提问]你已经对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现在请你设计或开展一项宣传活动:1.在校报或校内其他宣传品上开辟专栏,宣传可以在学校里和家里减少垃圾量的一些措施和方法.2.在学校里筹办一次艺术展览,展出用回收的材料制造的小工艺品。

3.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包装等从源头减少垃圾量的建议。

[讲述]我国废旧电池潜在危害不容忽视[板书]废电池的特殊处理废旧电池污染已经成为目前社会最为关注的环保焦点之一。

据了解,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较大的废电池主要有:含汞电池(主要是氧化汞电池);铅酸蓄电池(汽车电瓶);含镉电池(主要是镍镉电池)。

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60万升)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废旧电池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提出问题]人体一旦吸收这些重金属以后,会出现哪些病症呢?[小结]1953年~1956年发生在日本的震惊中外的“水俣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1955年~1970年发生在日本富士山县神通川的“痛痛病”就是由于镉在人体内引起的慢性中毒。

目前,全国几乎每个城市都认识到了废旧电池潜伏的污染危害。

但是如何如何处理这些“污染小炸弹”,是各地共同的难题。

[课堂小结]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涉及许多化学知识和方法。

因此,我们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学好化学。

[布置作业]P25第1、2、4题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方法有哪些?不同方法处理垃圾各有哪些优缺点?【教学反思】1.3.3从废物到资源—生活垃圾资源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活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2.认识垃圾沼气是一种可回收利用的能源;3.认识废玻璃回收和再利用的价值;4.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理解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实际,结合我市的垃圾处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1.了解生活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2.认识废弃塑料、废玻璃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