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并联及等效电路图练习
识别串并联电路的4种方法及练习

设计电路图连接特点头尾相连,逐个顺次连接头头相连,并列连接在两点之间识别串并联电路的4种方法及练习核心提示:学会正确识别串并联电路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会识别电路是学习电路连接和电路计算的基础,对于电路的识别要紧紧抓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而不应单从形状上去分析。
1•使用定义法识别串并联电路(如下图所示)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则电路为串联电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贝y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注:头,尾:电流流进处即为头;电流流出处即为尾。
2•使用电流流向法识别串并联电路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出发,沿电流流向,分析电流通过的路径。
若只有一条路径通过所有的用电器,则这个电路是串联的(如图l所示);若电流在某处分支,又在另一处汇合,贝9分支处到汇合处之间的电路是并联的(如图2所示)。
电流流向法是电路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1.分析下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盏灯的连接形式,并分析开关的作用。
分析:用“电流流向法”来判断.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电流依次通过了灯L1.L2和L3,电路中没有出现“分叉”,见图3的虚线所示,所以这三盏灯是串联的.在串联电路中,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的用电器。
为识别图乙所示电路的连接方式,可以先用虚线将电流通过的所有路径在图中画出来,在图中可看出,电流的流向是:由此可看出灯L1,L2和L3分别在三条支路上,所以这三盏灯是并联的。
其中通过灯L、的电流通过了开关S,当开关S断开时,灯L、中121112没有电流通过,两灯熄灭,因此开关S控制L、L两盏灯泡。
开关S在干1122路上,控制三盏灯。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用“电流流向法”画出了图丙中的电流流向。
见图4的虚线所示,电流有三条通路,且每一流线上只有一个用电器,则此电路为并联电路。
开关S在干路上,控制三盏灯。
3.使用节点法识别串并联电路节点法:就是在识别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初中物理串联、并联电路专项训练(含答案和解析)

12.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电阻 R1 的阻值为 2Ω。闭合开关 S,当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 P 位于 A 点时,电压表 V1 的示数为 4V,电压表 V2 的示数为 10V。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位于 B 点时,电压表 V1 的示数为 8V,电压表 V2 的示数 为 11V。则电阻 R2 的阻值是________________Ω。
9.(2015•鄂尔多斯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阻 R1=20Ω,R2=10Ω。当
开关 S1 闭合,S2、S3 断开时,R1 两端的电压为 U1,R2 两端的电压为 U2,电流表的
示数为 0.1A,则电源电压为
V,U1:U2=
;当开关 S1、S2、S3 都闭合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 0.25A,R3=
Ω。
10.有两个定值电阻分别标有“40Ω 0.5A”和“10Ω 1A”字样,若将这两个电阻
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则它们两端所加的电压不得超过
V;若将这两个电阻
并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则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A。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 U=4.5V,且保持不变,电阻 R1=5Ω,变阻器 R2 的最大阻值为 20Ω,电流表量程为 0~0.6A,电压表量程为 0~3V。该电路 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A.R1 两端的电压大于 R2 两端的电压
B.R1 中的电流等于 R2 中的电流
C.R1 中的电流大于 R2 中的电流
D.R1 中的电流小于 R2 中的电流
3. 三个相同的电阻,由原来的串联改为并联,接到同一电源上,设电源电压保
持不变,则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变为原来的( )
A.1 / 9
B.1 / 3 C.3 倍 D.9 倍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及典型例题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及典型例题电路连接有两种基本方法──串联与并联。
对于初学者要能够很好识别它们有点难度,下面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和实例,学习区别这两种电路的基本方法,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串联电路如果电路中所有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连接起来的,此电路就是串联。
我们常见装饰用的“满天星”小彩灯,就是串联的。
家用电路中的开关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之间也是串联的。
串联电路有以下一些特点:(1)电路连接特点:串联的整个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各用电器依次相连,没有“分支点”。
(2)用电器工作特点:各用电器相互影响,电路中若有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余的用电器就无法工作。
(3)开关控制特点: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变了,对电路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
即串联电路中开关的控制作用与其在电路中的位置无关。
二、并联电路如果电器中各元件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教室里的电灯、马路上的路灯、家庭中的电灯、电风扇、电冰箱、电视机等用电器之间都是并联在电路中的。
并联电路有以下特点:(1)电路连接特点:并联电路由干路和几条支路组成,有“分支点”。
每条支路各自和干路形成回路,有几条支路,就有几个回路。
(2)用电器工作特点: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相不影响。
某一条支路中的用电器若不工作,其他支路的用电器仍能工作。
比如教室里的电灯,有一只烧坏,其它的电灯仍然能亮。
这就是互不影响。
(3)开关控制特点: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的作用与支路开关的作用不同。
干路开关起着总开关的作用,控制整个电路。
而各条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那条支路。
三、识别电路方法1.定义法:综合运用上面介绍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及用电器工作特点,针对一些简单、规则的电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其它方法的基础。
2.路径识别法:根据串并联电路连接特点,串联的整个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如果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即为并联电路。
例题1 如图1所示的电路,是判断连接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解析】我们可以在图形上用箭头标示出电流的路径,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若只有一条路径,则是串联,若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则是并联;图中可以标示出三条路径,如图2所示,可以用箭头在图形上标画出来,第一条是从正极→A→L1→B→负极,第二条是正极→A→L2→B→负极,第三条是正极→A→L3→B→负极。
高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经典练习(含答案)

串、并联电路的有关计算1.电阻R1与R2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1∶2,则当R1与R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时,R1与R2两端电压之比U1∶U2为()A.1∶2 B.2∶1 C.1∶4 D.4∶1答案 B图2432.如图243所示,R1=4 Ω,R2=9 Ω,R3=18 Ω.通电后经R1、R2和R3的电流之比I1∶I2∶I3=________,R1、R2和R3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U3=________.答案3∶2∶12∶3∶3电表的改装图2443.一量程为100 μA的电流表,内阻为100 Ω,表盘刻度匀称,现串联一个9 900 Ω的电阻将它改装成电压表,则该电压表的量程为______ V.用它来测量电压时,表盘指针位置如图244所示,此时电压表的读数大小为______ V.答案10.8解析4.把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改装原理为并联电阻能增大通过G的电流B.改装成电流表后,表头G本身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并不变更C.改装后,表头G自身的电阻减小了D.改装后运用时,表头G本身的参量都不变更,整个并联电路允许通过的电流增大了答案BD解析把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时,只是并联了一个分流电阻,使整体并联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增大,但表头的各特征量都不变,故B、D对,A、C错.(时间:60分钟)题组一 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有关计算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电阻和一根志向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B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C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也增大D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肯定减小 答案 ABC解析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各支路中的随意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要小且任一支路电阻增大时(其他支路不变),总电阻也增大,所以A 、B 、C 对,D 错.2.将一只阻值为几千欧的电阻R 1和一只阻值为千分之几欧的电阻R 2串联起来,则总电阻( ) A .很接近R 1且略大于R 1 B .很接近R 1且略小于R 1 C .很接近R 2且略大于R 2 D .很接近R 2且略小于R 2答案 A3.电阻R 1、R 2、R 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 1=10 Ω,R 3=5 Ω.R 1两端电压为6 V ,R 2两端电压为12 V ,则( )A .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B .电阻R 2的阻值为20 ΩC .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 VD .电阻R 3两端的电压为4 V 答案 ABC解析 电路中电流I =U 1R 1=610 A =0.6 A ,A 对;R 2阻值为R 2=U 2I =120.6 Ω=20 Ω,B 对;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U =I (R 1+R 2+R 3)=21 V ,C 对;电阻R 3两端的电压U 3=IR 3=0.6×5 V =3 V ,D 错. 4.已知通过三个并联支路的电流之比I 1∶I 2∶I 3=1∶2∶3,则三个并联支路的电阻之比R 1∶R 2∶R 3为( ) A .6∶3∶2 B .2∶3∶6 C .1∶2∶3 D .2∶3∶1答案 A解析 三个并联支路的电压相等,依据欧姆定律U =IR 得,电流I 与电阻R 成反比.电流之比I 1∶I 2∶I 3=1∶2∶3,则电阻之比R 1∶R 2∶R 3=6∶3∶2;故选A.图2455.如图245所示,图中1、2分别为电阻R 1、R 2的电流随电压变更的关系图线,则( ) A .R 1和R 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 图线应在Ⅰ区域B.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Ⅲ区域C.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Ⅰ区域D.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Ⅱ区域答案BC题组二改装电表的原理6.电流表的内阻是R g=200 Ω,满刻度电流值是I g=500 μA,现欲把此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 V 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A.应串联一个0.1 Ω的电阻B.应并联一个0.1 Ω的电阻C.应串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D.应并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答案 C解析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应串联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U′=U-U g=1 V-200×500×10-6 V =0.9 V,串联的电阻阻值为R=U′/I g=1 800 Ω.图2467.如图246所示电路,将两个相同的电流计分别改装成电流表A1(0~3 A)和电流表A2(0~0.6 A),把这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B.A1的指针还没有满偏,A2的指针已经满偏C.A1的读数为1 A时,A2的读数为0.6 AD.A1的读数为1 A时,干路中的电流为1.2 A答案AD解析电流表是由电流计并联一个电阻改装而成,两电流表并联,所以两表头也并联,流过两表头的电流相等,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A正确,B错误;两电流表的内阻之比为1∶5,则电流之比为5∶1.A1的读数为1 A时,A2的读数为0.2 A,干路中的电流为1.2 A.C错误,D正确;故选AD.8.一个电流表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与电阻R并联而成.若在运用中发觉此电流表读数比精确值稍小些,下列实行的措施正确的是()A.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B.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C.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D.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答案 A解析 电流表读数比精确值稍小些,是由于并联的电阻R 阻值偏小,而使流经小量程的电流表的电流偏小造成的,所以应当给电阻R 串联一个阻值比R 小的多的电阻,从而使通过G 的电流变大.图2479.如图247所示为一双量程电压表的示意图.已知电流表G 的量程为0~100 μA ,内阻为600 Ω,则图中串联的分压电阻R 1=________Ω,R 2=________Ω. 答案 4.94×104 1.0×105 解析题组三 综合应用图24810.如图248所示,变阻器的总电阻为R ,连线电阻不计,当它的滑片P 从左端向右端移动时,A 、B 间的电阻变更状况是( ) A .减小 B .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D解析 当滑片在最左端或者最右端时,AB 两点间的电阻均为0,在中间时,AB 间的电阻最大;当滑片在中间时,长度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倍,则电阻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即电阻由0增大到R 4 ,再减小到0,最大值为R4.故选D.11.在图249(a)所示电路中,V 1、V 2都是有0~3 V 和0~15 V 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b)所示,则电阻R 1、R 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图249A .9.6 V,2.4 VB .12 V ,2.4 VC .2.4 V,12 VD .2.4 V,9.6 V答案 A解析 由b 图读出电压表V 1、V 2的读数分别为12 V ,2.4 V ,由a 图分析得知,电阻R 1两端的电压等于两电压表读数之差,即为12 V -2.4 V =9.6 V ;电阻R 2两端的电压等于电压表V 1的读数2.4 V .故选A.图241012.一个T 形电路如图2410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 1=10 Ω,R 2=120 Ω,R 3=40 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 V ,内阻忽视不计.则( ) A .当c 、d 端短路时,a 、b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B .当a 、b 端短路时,c 、d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C .当a 、b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 、d 两端的电压为80 V D .当c 、d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 、b 两端的电压为80 V 答案 AC解析 当c 、d 端短路时,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R 123=R 1+R 2R 3R 2+R 3=40 Ω,同理可知当a 、b 端短路时,R 213=R 2+R 1R 3R 1+R 3=128 Ω,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当a 、b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依据欧姆定律得I =E R 1+R 3=10010+40 A =2 A ,所以U cd =IR 3=80 V .当c 、d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等效电路如图丙所示,依据欧姆定律得I ′=E R 2+R 3=100120+40A =58 A ,所以U ab =I ′R 3=25 V ,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图241113.如图2411所示,滑动变阻器R 1的最大值是200 Ω,R 2=R 3=300 Ω,A 、B 两端电压U AB =8 V. (1)当开关S 断开时,移动滑片P ,R 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更范围是多少? (2)当开关S 闭合时,移动滑片P ,R 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更范围又是多少? 答案 (1)4.8 V ~8 V (2)3.43 V ~8 V解析 (1)当开关S 断开时,滑动变阻器R 1为限流式接法,R 3及R 1的下部不接在电路中,当滑片P 在最上端时,R 2上获得的电压最大,此时R 1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因此R 2上的最大电压等于U AB =8 V .当滑片P 在最下端时,R 1的全部与R 2串联,此时R 2上的电压最小,UR 2=R 2R 1+R 2UAB =4.8 V ,所以R 2上的电压变更范围为4.8 V ~8 V.(2)当开关S 闭合时,滑动变阻器R 1为分压式接法,当滑片P 在最下端时,R 2上的电压最小,此时R 2与R 3并联,再与R 1的全部串联,R 2与R 3的并联电阻R ′=R 22=150 Ω,电压为U ′=R ′R 1+R ′UAB =150200+150×8 V =3.43 V ,当滑片P 在最上端时,R 2上的电压最大等于U AB =8 V ,所以R 2上的电压范围为3.43 V ~8 V.。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练习)(原卷版)

15.4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一、单选题1.关于3Ω和6Ω的两个电阻说法正确的是( )A .3Ω和6Ω的两个电阻,并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长度,等效电阻为9ΩB .3Ω和6Ω的两个电阻,并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横截面积,等效电阻为2ΩC .3Ω和6Ω的两个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长度,等效电阻为2ΩD .3Ω和6Ω的两个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横截面积,等效电阻为2Ω2.将电阻R 与5欧的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小于1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R 一定小于 1 欧B .R 一定大于 1 欧C .R 可能大于 1 欧D .R 不可能为 1 欧3.将一只阻值为数千欧的电阻R1和一只阻值为千分之几欧的电阻R2并联起来,则总电阻( ) A .很接近R1而略大于R1B .很接近R1而略小于R1C .很接近R2而略大于R2D .很接近R2而略小于R24.两个完全相同的电阻,他们串联后总电阻为1R ,并联后总电阻为2R ,则12R R 为( ) A .4B .3C .2D .15.如图所示电路,电阻110R =Ω,闭合开关S ,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3A ,电流表A 2的示数为0.5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电阻2R 的电流为0.5AB .电阻2R 的阻值为15ΩC .电源电压为4.5VD .电阻2R 的阻值为20Ω6.如图所示,图象1和图象2分别是电阻R 1与R 2的U ﹣I 图象,分别是图中的1,2,则R 1与R 2的大小及两电阻串联和并联后的U ﹣I 图象所在的区域分别是( )A .R 1<R 2,两电阻并联后图线在区域ⅠB .R 1<R 2,两电阻串联后图线在区域ⅠC .R 1>R 2,两电阻并联后图线在区域ⅢD .R 1>R 2,两电阻串联后图线在区域Ⅲ7.电阻1R 和2R 并联,当通过1R 的电流为1I 时,则通过干路的电流为( )A .1211R R I R +B .1212R R I R +C .1112R I R R +D .12112R R I R R +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S 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两示数之比U 甲∶U 乙=5∶3,当S 断开,甲、乙两表是电流表时( )A .R 1与R 2的电阻之比R 1∶R 2=5∶3B .R 1与R 2的电阻之比R 1∶R 2=3∶2C .两表的示数之比I 甲∶I 乙=3∶5D .两表的示数之比I 甲∶I 乙=2∶5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S 闭合后下列各种情况不正确的是( )A .如果甲、乙、丙是电压表,当S 1闭合后U 丙=U 甲+U 乙B .如果甲是电压表,乙、丙是电流表,S 1断开形成并联电路C .电路中甲表和乙表可以同时是电流表D .如果电路是并联电路,则乙表的示数大于丙表的示数10.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相同且不变,电路元件均完好,电流表A 1的示数比A 2大,下列方案中有可能使两电流表示数相同的有方案:①用一个更小的电阻替换R 3; ②将图(a )中的R 2与(b )中的R 1互换;③用一个更大的电阻替换R 2;④将图(a )中的R 1与(b )中的R 3互换。
初中复杂电路图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复杂电路图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L1发光 B.只有L2发光C.L1 、L2都发光D.L1 、L2都不发光2、如图四个电路图中,与下面实物图对应的是3、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S1、S2、S3都闭合时,则L1 、L2并联B.若S1、S2、S3都闭合时,则L1 、L2串联 C.S3断开、S1、S2闭合,L1 、L2并联 D.S1闭合、S2、S3断开,L1 、L2串联4、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开关能使L1 、L2两盏灯同时发光和熄灭的是A BC D5、下列是小丽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一些说法,其中有错误的是 A.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B.只有不高于220 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C.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可能发生了短路,二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D.当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和空气开关都能起到断开电路的作用、关于物体的导电性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和绝缘体都容易导电B、大地、人体、油都是导体C、橡胶、塑料、碳都是绝缘体D、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图中,若L2的灯丝断了,而电路其他部分完好,则开关S闭合后A.L1发光,L2不发光 B.L1不发光,L2发光 C. L1 和 L2都发光D.L1 和 L2都不发光8、在下图中,两灯泡组成并联的电路的电路图是A B CD9、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都使用三孔插座,是因为如果不接地 A、家用电器不能工作 B、家用电器的寿命会缩短 C、人接触家用电器时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D、家用电器消耗电能会增加10 、居民楼的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造成很大浪费。
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
专题一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习题

一、串并联电路识别方法1、定义法:(适用于较简单的电路)①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连接来的-------串联电路;②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并联电路。
2、电流流向法:(最常用的方法)①途中不分流---------串联②途中要分流---------并联或混联练习:判断下列电路的连接方式:3、拆除法:(识别较难电路)①拆除任一用电器,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串联②拆除任一用电器,其他用电器还能工作------------并联练习:1、判断图(a)中R1、R2、R3、R4的连接方式:4、节点法:(识别不规范电路)①所谓“节点法”:就是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则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②最大特点:是通过任意拉长和缩短导线达到简化电路的目的。
5、等效电路法:(用于复杂电路)综合上述方法通过移动、拉长、缩短导线,把它画成规则的电路----等效电路练习:1、如图所示,当S1,S2断开时,能亮的灯是______,它们是_______联的。
当S1,S2闭合时,能亮的灯是______,它们是______联的。
当S1闭合、S2断开时,能亮的灯是______。
2.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中,属于串联电路的是______,属于并联电路。
二、简单电路设计例题:1、请你设计一个三组抢答器,要求:如论哪组按下开关,裁判员桌上的电铃都会响,而且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灯告诉裁判员是哪组按下开关。
2、有一个公司想安装一个来访显示器。
该公司有前后两个大门,为了能区分来访人是在哪个门口,要求:当后门来人闭合开关时,电铃响、电灯亮;当前门来人闭合开关时,电铃响而电灯不亮。
请你设计出这个电路的电路图并画在下列方框中。
3、在居民楼的楼道里,如果在夜间楼道灯总时亮着将造成很大浪费,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它的作用是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它的作用是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
电路图练习题及答案

电路图练习题及答案一、基本电路元件识别1. 判断下列元件的名称及其功能:图1所示的元件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图2所示的元件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图3所示的元件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2. 下列电路图中,哪些是串联电路?哪些是并联电路?图4所示的电路是______电路。
图5所示的电路是______电路。
图6所示的电路是______电路。
二、简单电路分析1. 分析下列电路图,求出各支路的电流和电压: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流I1=______,电压U1=______。
图8所示的电路中,电流I2=______,电压U2=______。
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流I3=______,电压U3=______。
2. 下列电路图中,判断哪些元件处于通路状态?哪些处于断路状态?图10所示的电路中,元件A的状态是______。
图11所示的电路中,元件B的状态是______。
图12所示的电路中,元件C的状态是______。
三、复杂电路分析1. 分析下列电路图,求出等效电阻及各支路电流:图13所示的电路中,等效电阻R=______,电流I1=______,电流I2=______。
图14所示的电路中,等效电阻R=______,电流I1=______,电流I2=______。
图15所示的电路中,等效电阻R=______,电流I1=______,电流I2=______。
2. 下列电路图中,求出电源的输出功率及各元件的功率消耗:图1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输出功率P=______,元件A的功率消耗P1=______。
图1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输出功率P=______,元件B的功率消耗P2=______。
图1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输出功率P=______,元件C的功率消耗P3=______。
四、实际电路应用1. 根据下列实际电路图,分析其工作原理:图19所示的电路用于______,其工作原理是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 路 考 试
1.组成串连电路
2.
(1)S 控制整个电路
(2
)
S 只控制L1
(4)S1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L1
(5)S1、S2分别控制L1、L2
(6) S1、S2分别控制L1、L2,S3控制整个电路 __________,
(2)改动或删除一根导线,使它变为正常的串联电路。
(3)改动或删除一根导线,
使它变为正常的并联电路,这时S 控制__________。
4.按如图电路图连接的实物图有无错误?若有请改正。
(2)
(3)
1.画出等效电路图
2.画出等效电路图
3.当闭合开关S0、S1,断开开关S2时
当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0、S1时
4.当S1、、S2均闭合且滑片P 滑到a端时当S1、S2均断开且滑片P 在a端时
图12
图39
5.当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和S3,
当闭合开关S1、S2,断开S3时
当闭合开关S3,断开S1、S2时
6.当S1、S2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端时
当S1、S2都断开,滑片P在b端时
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左端时
7.只闭合开关
3
S,滑片P移至最右端时
只断开开关
1
S,滑片P在最右端时
只闭合开关
1
8.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中点M,且只闭合开关S1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B端,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闭合开关S1和开关S2时
图
25
9.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B 端,只闭合S 2时 滑片P 在B 端,开关都断开时 当滑片在A 端,只闭合S 1时
10.如图17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S 闭合与断开时
1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A 端,只闭合开关S 1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B 端,仍只闭合开关S 1时;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B 端时,闭合开关S 1、S 2、S 3,
12.只闭合开关S 1,将滑片P 移至滑动变阻器R 2的中点时。
闭合开关S 1、S 2,将滑片P 移至滑动变阻器R 2的A 端时,将滑片P 移至滑动变阻器R 2的B 端时,
13.当闭合开关S
0、S 1,断开开关S 2时;当闭合开关S 2,断开开关S 0、S 1
14.只断开开关S 1时;只闭合
S 1时,;开关全断开时∶
图19 图20
图39
15.只断开开关S3时,;只闭合开关S2时:只断开开关S l,并把电阻箱R2接入电路的电阻值调整为原来的一半时,
16.当开关S1、S2断开时;当开关S1、S2闭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