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计算专题复习-有关物质的量及溶液浓度的计算
考点06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与计算-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06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与计算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物质的量浓度定义用来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 B ,单位为mol/L(或mol·L −1)。
2.物质的量(n B )、物质的量浓度(c B )与溶液体积(V )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浓度(c B )=B n V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即B B nc V。
(1)溶质是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指化合物,也可以指离子或其他特殊的组合。
分析溶质时要注意特殊情况下的溶液的溶质,如NH 3溶于水后所得氨水的溶质为NH 3·H 2O ,但习惯上认为氨水的溶质为NH 3;SO 3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H 2SO 4;CuSO 4·5H 2O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CuSO 4。
(2)体积V 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主要仪器容量瓶(一定容积)、托盘天平(砝码)、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容量瓶的构造注意事项①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
选择容量瓶时遵循“大而近”的原则,所需溶质的量按所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进行计算。
②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2)配制步骤①过程示意图②配制步骤以配制500 mL 1.00 mol·L-1 NaOH溶液为例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1.误差分析的依据n m==cV MV 若V不变,分析n的变化;若n不变,分析V的变化。
2.常见的实验误差分析图1使所配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图2使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
三、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方法(1)有关溶液混合稀释的计算①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
稀释:抓住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列方程式:c1·V1=c2·V2 a.如果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1·V1+c2·V2=c混·(V1+V2)b .如果考虑溶液混合后的体积改变,则c 1·V 1+c 2·V 2=c 混·V 混(V 混=1000m ρ溶液)②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的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总结及有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总结及有关计算C=n/V其中,C表示浓度,n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V表示溶液的体积。
在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已知溶质质量和溶液体积计算浓度:在这种情况下,先将溶质质量单位转为克,体积单位转为升,然后代入浓度计算公式C=n/V,即可得到浓度。
2.已知溶质摩尔质量和溶液体积计算浓度:溶质摩尔质量是指溶液中每摩尔溶质占据的质量。
先将溶质质量单位转为克,然后除以溶质摩尔质量,得到溶质的物质的量。
然后将溶质物质的量代入浓度计算公式中,即可得到浓度。
3.已知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计算浓度:直接代入浓度计算公式C=n/V,即可得到浓度。
摩尔分数(X)是指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总物质的量之比。
摩尔分数计算公式如下:X = n(sol)/n(tot)其中,n(sol)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n(tot)表示溶液中所有物质的物质的量。
体积分数(C)是指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体积分数计算公式如下:C = V(sol)/V(tot)其中,V(sol)表示溶质的体积,V(tot)表示溶液的体积。
摩尔分数和体积分数可以通过物质的量浓度转换得到。
假设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sol)、溶液总物质的量为n(tot),溶质的体积为V(sol)、溶液的体积为V(tot),摩尔浓度为C,摩尔分数为X,体积分数为C,则有以下关系式:C = n(sol)/V(tot)X = n(sol)/n(tot)C = X*ρ(sol)C = X*M(sol)/M(tot)C = X*(V(mol)/V(sol))其中,ρ(sol)表示溶液的密度,M(sol)表示溶质的摩尔质量,M(tot)表示溶液总物质的摩尔质量,V(mol)表示溶液的摩尔体积。
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中,还可以通过反应比例关系来计算。
比如,在化学反应中,当已知其中一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时,可以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比例关系,计算其他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高考化学计算专题复习-有关物质的量及溶液浓度的计算

第 42课 有关物质的量及溶液浓度的计算温基础获新知A 级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
下列关于甲、乙的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 A 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B 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 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D 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2.密度为0.91克/厘米3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即质量分数为0.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 A 等于12.5% B 大于12.5%C 小于12.5%D 无法确定3. 300毫升某浓度的NaOH 溶液中含有60克溶质。
现欲配制1摩/升NaOH 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 A 1:4B 1:5C 2:1D 2:34.将标准状况下的a 升氯化氢气体溶于1000克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 克/毫升,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 ) A 升摩/4.22a B 升摩/22400abC升摩/5.3622400aab +D升摩/5.36224001000aab +5.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91克/厘米3,5%氨水的密度为0.98克/厘米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 等于15% B 大于15% C 小于15% D 无法估算6.某温度下,100 g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 g 。
若向此溶液中添加3.5 g 氯化钠和6.5 g 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A 30% B5.61005.35.26++×100% C 26.5% D5.35.61005.35.26+++×100%7.某温度下向100g 澄清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6g 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沉淀物的质量为5.6g B 沉淀物的质量为7.4g C 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大于98.2g D 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小于98.2g8.等体积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溶液混合的有关计算

一、单选题
1.将pH=13的NaOH溶液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硫酸后,pH都降低为12,则加入的水与硫酸的体积比为
A.10:1B.11:1C.20:1D.21:1
2.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c(H+)=0.1 mol·L-1,c(Al3+)=0.4 mol·L-1,c(SO42-)=0.8 mol·L-1,则c(K+)为()
0.1mol·L-1的MgSO4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为0.1mol·L-1;
0.1mol·L-1的Al2(SO4)3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为0.3mol·L-1;
所以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之比为0.1mol·L-1:0.1mol·L-1:0.3mol·L-1=1:1:3,
故选:D。
5.C
【解析】
【分析】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中等,清楚反应过程判断原溶液中铝离子的浓度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关系是关键,硫酸铝、硫酸钾和明矾的混合溶液实际为硫酸铝、硫酸钾的混合溶液.加入等体积0.2mol/L KOH溶液时,生成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发生反应Al3++4OH-=AlO2-+2H2O,根据方程式可知,原溶液中c(Al3+)= c(OH-),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原混合溶液中3c(Al3+)+c(K+)=2c(SO42-),混合后的体积为原来的2倍43;离子的浓度。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点睛】
电荷守恒思想在计算中是常见的思维方式。
10.B
【解析】
【详解】
设80%的氨水和20%的氨水各取VL,密度分别是ρ1、ρ2,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所以ρ1<ρ2,则混合后的氨水的质量分数为 ×100%,根据ρ1<ρ2,所以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50%,故答案为B。
高考化学溶液的浓度计算与溶解度积常数

高考化学溶液的浓度计算与溶解度积常数一、溶液的浓度计算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
在高考化学中,常见的浓度计算有质量分数、摩尔浓度和体积分数三种。
1. 质量分数(w%):表示质量单位溶质所占总溶液质量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w% = (质量溶质/质量溶液) × 100%例如:100g的溶液中含有20g的NaCl,则NaCl的质量分数为:w% = (20g/100g) × 100% = 20%2. 摩尔浓度(C):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物质的物质量(或物质的量)。
计算公式为:C = (物质的量溶质/溶液体积)例如:500mL的溶液中含有0.2mol的NaCl,则NaCl的摩尔浓度为:C = 0.2mol/0.5L = 0.4mol/L3. 体积分数(V%):表示体积单位溶质所占总溶液体积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V% = (体积溶质/体积溶液) × 100%例如:100mL的溶液中含有20mL的乙醇,则乙醇的体积分数为:V% = (20mL/100mL) × 100% = 20%需要注意的是,摩尔浓度和体积分数都是和溶液体积有关的,摩尔浓度以mol/L为单位,而体积分数没有单位。
二、溶解度积常数溶解度积常数(Ksp)是指当溶质在饱和溶液中达到动态平衡时的溶解度乘积。
在高考化学中,溶解度积常数是利用溶解度数据计算溶液中溶解物的溶解度以及反应后生成物的浓度。
1. 溶解度(S):表示单位溶液体积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计算公式为:S = (物质的量溶质/溶液体积)例如:溶解度为0.1mol/L的AgCl表示在1L的溶液中最多能溶解0.1mol的AgCl。
2. 溶解度积常数(Ksp):表示在饱和溶液中所达到的动态平衡的溶解度乘积。
对于一般的离子型溶质,计算公式为:Ksp = [A+]a[B-]b 其中,a和b分别代表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A+]和[B-]分别表示溶解物的浓度。
高中化学复习-物质的量浓度

问题一:有关混合溶液的计算
1、稀释溶液 2、不同浓度溶液混合
方法总结 溶液稀释和混合的计算原理 (1)溶液稀释。 ①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 m1w1=m2w2。 ②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 c1V1=c2V2。 ③溶液质量守恒,m(稀)=m(浓)+m(水)(体积一般不守恒)。 (2)溶液混合。 混合前后:c1V1+c2V2=c 混 V 混,其中 V 混=mρ混混,据此可进行相关计算。
合规律: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ω1+ ω2)/2
11
1变.将50%的硫酸溶液和10%的硫酸溶液等体
积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
A.>30% B.<30%
C.=30% D.无法确定
硫酸密度(1.83)大于水,所以溶液越浓,密度越大
2变.将50%的乙醇溶液和10%的乙醇溶液等体
积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B) A.>30% B.<30%
C.=30% D.无法确定
乙醇密度(0.79)小于水,所以溶液越浓,密度越小 12
溶液混合特例
(1)等质量混合——质量分数
ω=(ω1+ω2)/2
(2)等体积混合——质量分数
大大显大,大小显小
质量分数大,密度也大,(大部分溶液,如硫酸)
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大于平均数 质量分数大,密度反而小,两特殊(氨水、乙醇溶液)
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小于平均数
13
P7 D3 D4
1.将50%的硫酸溶液和10%的硫酸溶液等质量
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C
A.>30% B.<30%
C.=30% D.无法确定
2.将50%的乙醇溶液和10%的乙醇溶液等质量
高考化学_专题复习:物质的量的浓度及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的浓度及相关计算 1、了解溶液的定义。
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4、理解摩尔(mol )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并能用于进行化学计算。
5、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 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2、物质的量与其它量之间的换算恒等式:3、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微粒的大小 1mol 固、液体的体积物质体积 微粒的个数 1mol 物质的体积微粒之间距离 1mol 气体的体积考点解读 知识体系 决定于决定于决定于①溶液稀释定律:溶质的量不变,m(浓)·w(浓)= m(稀)·w(稀);c(浓)·V(浓)=c(稀)·V(稀)②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w 换算式: 100%×S+100S = w w —1w •100=S ③溶解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④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ρ1000cM = w M w •ρ•1000=c 5、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主要仪器:量筒、托盘天平(砝码)、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溶液的配制: 方法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振荡→定容→摇匀→装瓶识差分析:关键看溶质或溶液体积的量的变化。
依据MV m =V n =c 来判断。
第1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浓度是指一定温度、压强下,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的多少。
常见的浓度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以及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符号用c B 表示,表达式:C B 单位常用mol/L 或mol/m 3注意:①单位体积为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
②溶质必须用物质的量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概念中的单位体积一般指1升,溶质B 指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指单质或化合物,如c (Cl 2)=0.1mol/L ,c (NaCl )=2.5mol/L ;也可以指离子或其它特定组合,如c (Fe 2+)=0.5mol/L, c (SO 42-)=0.01mol/L 等。
专题1.2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 (原卷版)

专题2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名师预测】本专题内容为高考的高频考点,卷均分为3~4分;试题难度中等,试卷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在非选择题中主要以计算题目形式呈现;本专题主要以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为依托考查,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离子浓度、酸碱中和滴定计算、盐类水解、电化学中溶液pH的计算等,并对上述知识进行定量计算,主要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学科核心素养,在备考中关注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等细节,注意组成微粒与整体关系等问题。
【知识精讲】一、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1.物质的量浓度(1)含义: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为c,常用单位为mol·L-1。
(2)溶质B浓度(c B)、溶质B物质的量(n B)和溶液体积(V)之间的关系为c B= n B /V。
(3)溶质浓度(c)、溶质质量分数(w)、溶质摩尔质量(M)和溶液密度(ρ)之间的关系为c=1000ρw /M。
2.定组成定律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不变的,但溶液的体积不同,溶质的物质的量、质量不同。
3.电荷守恒定律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浓度)=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浓度)。
4.溶液稀释(1)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浓溶液与稀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关系为c(浓)·V(浓)=c(稀)·V(稀)。
(2)含有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过程中,溶液浓度与体积的关系为c1V1+c2V2=c混V混。
5.同一溶质不同浓度溶液等质量(或等体积)混合溶液浓度的判断规律同一溶质不同浓度的两种溶液,设其溶液浓度分别为w1、c1和w2、c2,混合后溶液浓度为w、c。
(1)若等质量溶液混合w=(w1 + w2)/2,c ≠(c 1+ c2)/2其物质的量浓度接近体积大(即密度小)的一边。
(2)若等体积的溶液混合c=(c 1+ c2)/2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w≠(w1 + w2)/2其质量分数接近质量大(即密度大)的一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42课 有关物质的量及溶液浓度的计算温基础获新知A 级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
下列关于甲、乙的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 A 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B 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 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D 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2.密度为0.91克/厘米3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即质量分数为0.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 A 等于12.5% B 大于12.5%C 小于12.5%D 无法确定3. 300毫升某浓度的NaOH 溶液中含有60克溶质。
现欲配制1摩/升NaOH 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 A 1:4B 1:5C 2:1D 2:34.将标准状况下的a 升氯化氢气体溶于1000克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 克/毫升,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 )A升摩/4.22aB升摩/22400abC 升摩/5.3622400aab+D 升摩/5.36224001000aab+5.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91克/厘米3,5%氨水的密度为0.98克/厘米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 等于15% B 大于15% C 小于15% D 无法估算6.某温度下,100 g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 g 。
若向此溶液中添加3.5 g 氯化钠和6.5 g 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A 30% B5.61005.35.26++×100% C 26.5% D 5.35.61005.35.26+++×100%7.某温度下向100g 澄清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6g 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沉淀物的质量为5.6g B 沉淀物的质量为7.4g C 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大于98.2g D 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小于98.2g8.等体积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
若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 ) A 1︰2︰3 B 1︰6︰9 C 1︰3︰3 D 1︰3︰69.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 g 相同浓度的KCl 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gH 2O ,析出晶体5g ;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gH 2O ,析出晶体10g 。
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10%B 15%C 20%D 25%10.在一定温度下,某无水盐R 在水中溶解度为23g ,向R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B g 该无水盐,保持温度不变,析出R 的结晶水合物W g ,从原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R 的质量为( ) A g B W 12323)(- B g B W 7723)(-C g B W 10023)(-D g B W )2377(-11.把80 mL NaOH 溶液加入到120 mL 盐酸中,所得溶液的pH 值为2.如果混合前NaOH 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它们的浓度是( ) A . 0.5 mol / L B . 0.1 mol / L C . 0.05 mol / L D . 1 mol / L12已知35%NaOH 溶液的密度为1.38 g / cm -3,5% NaOH 溶液的密度为1.05 g / cm -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NaOH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 . 大于20%B . 等于20%C . 小于20%D . 无法估算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3. 10 mL 的0.1 mol / L BaCl 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 3∶3∶2B. 1∶2∶3C. 1∶3∶3D. 3∶1∶1 14.有A 克15%的NaNO 3溶液,欲使其质量分数变为30%,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蒸发溶剂的1/2 B 蒸发掉A/2克的溶剂 C 加入3A/14克NaNO 3 D 加入3A/20克NaNO 315.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 mol NH 4Cl 、16 mol KCl 和24 mol K 2SO 4的营养液。
若用KCl 、NH 4Cl 和(NH 4)2SO 4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三者的物质的量依次是(单位为mol )( )A 2、64、24B 64、2、24C 32、50、12D 16、50、24 三.填空题16.V ml 硫酸铁溶液中含ag 硫酸根。
取此溶液V /2 m l ,用水稀释至2V ml ,则稀释后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17.将一定量的5%烧碱溶液蒸发掉20g 水,得到溶液的体积为8.6 m l 、浓度为15%。
则浓缩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18.将足量的铁片投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得质量与原来铁片得质量相等。
则原混合溶液中氢离子与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四.计算题19.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后制得浓度为12.0mol /L 、密度为0.915g /cm 的氨水。
试计算1体积水吸收多少体积的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
(本题中氨的式量以17.0计,水的密度以1.00g /cm 计)20.现有Na 2SO 4和H 2SO 4的混合溶液100 mL ,其中Na 2SO 4的浓度为0.5 mol/L ,H 2SO 4的浓度为1 mol/L 。
现要将上述混合溶液中Na 2SO 4的浓度改为0.2 mol/L,H 2SO 4的浓度改为2 mol/L ,应加入98%(密度为1.84 g/cm 3)的浓H 2SO 4多少毫升?然后加水稀释到多少毫升?过程与方法B 级能力提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下表):若把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溶液由60℃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应在( ) A . 0℃—10℃ B . 10℃—20℃C . 20℃—30℃D . 30℃—40℃2.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 2CO 3溶液中加入1.06 g 无水Na 2CO 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 )A. 等于1.06 gB. 大于1.06 g 而小于2.86 gC. 等于2.86 gD. 大于2.86 g3.将6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100 g ,冷却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质量不变 B. 溶剂质量发生变化C. 溶液为饱和溶液,浓度不变D. 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4.已知:t ℃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a g 中含溶质m g 。
若该溶液蒸发b g 水并恢复到t ℃时,析出溶质m 1g 。
若原溶液蒸发c g 水并恢复到t ℃时,则析出溶质m 2g 。
用S 表示该物质在t ℃时的溶解度,下式中正确的是 ( ) A. S =m a m-100 B. S =c m 2100 C. S =cb m m --)(10021 D . S =b a m m --)(10015.若以w 1和w 2分别表示表示浓度为a mol / L 和b mol / L 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 =b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 )A . 2w 1=w 2B . 2w 2=w 1C . w 2>2w 1D . w 1<w 2<2w 16. 在100 g 浓度为18 mol / L 、密度为ρ(g / cm 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 mol / L 的硫酸,则加入的水的体积为( )A . 小于100 mLB . 等于100 mL .C . 大于100 mL .D . 等于ρ100mL7.若20 g 密度为d g / cm 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有1 g Ca 2+,则NO 3-离子的浓度是 ( )A .400dmol / L B .d20mol / L C . 2.5 d mol / L D . 1.25 d mol / L8.下列溶液中的c (Cl -)与50 mL 1 mol / L 氯化铝溶液中的c (Cl -)相等的是( ) A . 150 mL 1 mol / L 氯化钠溶液 B . 75 mL 2 mol / L 氯化铵溶液C . 150 mL 1 mol / L 氯化钾溶液D . 75 mL 1 mol / L 氯化铝溶液9. 100 mL 0.3 mol / L Na 2SO 4溶液和50 mL 0.2 mol / L Al 2(SO 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20 mol / LB. 0.25 mol / LC. 0.40 mol / LD. 0.50 mol / L10.今有0.1 mol / L Na 2SO 4溶液300 mL ,0.1 mol / L MgSO 4溶液200 mL 和0.1 mol / L Al 2(SO 4)3溶液100 mL ,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之比是( )A. 1︰1︰1B. 3︰2︰1C. 3︰2︰3D. 1︰1︰311.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 NH 3 ② NO 2,进行喷泉实验。
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 ①>②B . ①<②C . ①=②D . 不能确定12.室温时,将x m L pH =a 的稀NaOH 溶液与y m L pH =b 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下列关于反应后溶液p H 的判断,正确的是A .若x =y ,且a+b =14,则pH >7B .若10x =y ,且a+b =13,则pH =7C .若ax =by ,且a+b =13,则pH =7D .若x =10y ,且a+b =14,则pH >7 13.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g •cm-1 ,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
300mL 该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约等于:A. 0.37molB. 0.63molC. 0.74molD. 1.5mol14.在标准状况下,向100mL 氢硫酸溶液中通人二氧化硫气体,溶液pH 变化如图所示,则原氢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5 mol/L B .0.05 mol/L C.1 mol/L D .0.1 mol/L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5.下列溶液中的c (Cl -)与50 mL 1 mol / L 氯化铝溶液中的c (Cl -)相等的是( ) A . 150 mL 1 mol / L 氯化钠 B . 75 mL 2 mol / L 氯化铵C . 150 mL 3 mol / L 氯化钾D . 75 mL 1 mol / L 氯化铝16.体积为V mL 、密度为d g / cm 3的溶液,含有分子量为M 的溶质m g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 / L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