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景观美学思考
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美学基本理论探究

现 代农 业科技
21 0 1年第 9期
森 林公 园森 林景观 美 学基本 理论 探 究
艾 亮杓 张 贵
( 南林 业 科 技大 学 林 学 院 , 南长 沙 4 0 0 ) 中 湖 10 4
摘要
关键 词
森林公 园的景现 美学是公 园的根 本及 各类 景观 资源的 主体和依 托 。 过 简单介 绍 森林公 园景 观 美学概 念 、 征和 基本 原则 , 通 特 对
(c ol f oet , e t l o t iesto F rsr nho F rsr C nr u Unvri f oet a dT c n lg , h n saHu a 1 0 4 o y aS h y y
Absr c T a d c pea sh tC n te frs r Ste b sso l rk n a d c p e o c s s e n te b ifito u t n o e tat heln s a et eiSi h oe tpak i a i falpa sa d ln s a er sure .Ba d o h re n rd ci ft h o h c n e tc aa trsis b scp n ilso h n s a ea sheisi h oe tp r tea piaino h et ei lme t se p tae S st o c p , h ceitc , a i r cpe ftel d c p e t tc nt efrs ak,h p l t ftea sh tcee n swa x aitd,Oa o r i a c o b e e ca ot elng e m e eo me t fr s a k eb n f ilt h o -tr d v lp n oe t r . i f o p Ke r frs ak;a d c p e teisi h oe t a k; a i h oy ywo ds o e t r l s a ea sh t t efr s r b scte r p n c n p
森林: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美学诉说

美 。森林 的生命 美 , 然不 是揭示 森林 的 内在性 、 显
联结 性 和必然性 , 而在 描述 这种 内在性 、 联结 性和
海 ” 等 等 。森 林在名 称上 就被 打上 了气 候 和地 理 ,
地 形 的烙 印 。一方 面 , 干旱 与湿 润 、 高海 拔 与低 高 拔、 盐碱 地与 一般 山地 、 方 与南 方 、 森 林 树木 北 对 的内在生 理结 构和生 物学 特性产 生差别 。而这种 生理 结构 和生 物学特 性 的差 别必 然要在 森林 外在
因生 态 而存 在 , 因 生命 而精 彩 。森 林 生命 的 这种 的精 彩 在 与人 的 生命 一 气流 通 中显 现 。 也
关键 词 : 林 ; 命 ; 学 森 生 美 中 图分 类 号 : 8 —0 B3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 15 2 1 ) 1 0 3 0 17 —1 6 (0 0 0 — 06— 7
节奏 。另 一方 面 , 天地 节 奏 还 为森 林 生 命 共 同体 的展 示提供 背 景材料 , 大尺度 的气 候气 象背 景 , 相 对大 小 、 湿 、 细 的地理地 形对森 林壮 美 和优美 干 粗 景观 的形 成起 到至关 重要 的作用 。
一
个 基本规 定性 是开放 性 。森 林 的存 在要 依赖 天
地 自然 ( 即非 生 物 环 境 ) 质 和 能 量 的 交 换 和 更 物 新 。这样 , 天地 自然 的节 奏必 然 要在 森 林 身 上 得
以呈 现 , 者 说 森 林 身 上 能 触 摸 到 天 地 自然 的 或
节奏 。
其二 , 森林 的 四季 节 奏 。这 指 森 林 对 四季 气
第1 o卷 第 1期
森林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森林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森林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森林公园景观设计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不少问题,对森林公园的森林、自然、生态、乡土等主题与原则没有深刻认识和较好遵从。
一方面,现有的森林公园设计规范和管理方法太笼统,不够完善和具体,在指导景观设计与开发时易造成理解偏差,;另一方面,因为各类规划设计机构的纷纷参与,设计大都会受本行业的观念束缚和专业限制。
因此,现有的景观设计在内容、方法、深度上常常有很大差异,有的受森林经营方案影响,缺少深度的美学审视,设计较为粗放,并有盲目学习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的倾向;有的设计以人工硬质量观较为重视,缺乏对生态景观的认识;有的设计材料更象是学术研究成果,大篇幅的“著书立说”,可操作性差,对景观建设的指导作用不大。
1.公园化将森林公园视为现代园林艺术来开展设计,从艺术构思、景观内容、景观组织、项目安排都按照城市公园来对待。
大量营建亭、台、楼、阁等人工景观,大量设置诸如碰碰车、碰碰船、射击场、体育馆等娱乐项目。
大兴土木,对宝贵的自然资源及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应有的破坏,从根本上迷失了森林公园回归自然、开掘自然美的原则,与建立森林公园的终极目的—更好的保护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背道而驰。
2.花园化在一些森林公园中,大量设置组合花坛、模纹花坛、种植花卉、引种异地观赏植物,有的甚至大量摆设盆花、盆景、堆筑假山、建造小桥流水等景观,并开展人工整形和除草施肥,使森林公园花园化和庭院化。
从艺术的角度看,无论是精制的花坛,还是诗情画意的小桥流水,都是农业时代小农式园林(传统庭院园林)的空洞模仿,既没有时代特征,也缺少生态意义和实用价值。
这些耗资巨大的小景观,不管怎样精雕细琢,在浩大的自然山水环境之中总是显得微缺陷道。
3.城镇化有的森林公园建设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把森林公园景观开发当作振兴地方经济的龙头产业来对待。
虽然有助于公园建设速度的加快,但因为目标的偏离,开发建设中常常不注重有价值的自然景观的利用和保存,管理机构、服务设施、根底工程和景观建筑追求集中连片,在公园景区中形成小城镇。
森林景观资源美学构景原则初探

1 丰 富 性
过 于 单 纯 的森 林 景 观 容 易 造 成 人 们 在视 觉 和感 觉 上 的疲 累 。 同 不 类 型 的森 林 风 景 不 规则 地 交 替 出现 能 增 加 对 比性 。容 易 产 生 步 移 景
给 人 以浩 瀚 和 潮水 般 流动 的美 。
换 、 色 各 异 , 造 强 烈 的 视 觉 效 果 , 能 激 发 人 们 的 美 感 体 验 , 时 景 创 更 同 也 可 增 加森 林 景 观 的稳 定 性 多 样 性 主要 体 现 在 以下 两 个 方 面 : 11 景 观 类 型 多 样 景 区 中 在 体 现 主 体 森 林 景 观 的 同时 ,其 它 森 林 . 景 观 类 型也 要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得 以体 现 . 而 提 高 视 觉 效 果 。 从
原 则 )㈤ 均 衡 的 原 则 ; ) 律 与 节 奏 的 原 则 。 周 武 忠 (9 7t 园林 艺 : f韵 4 1 9 )将 z l 术 作 品 的形 式 美 规 律 概 括 为 5个 方 面 , :1多 样 与 统 一 : ) 称 与平 即 () (对 2 衡 ; ) 比照 应 ; ) 例 和 尺 度 ; ) 奏 和韵 律 。 可 以 这 么 说 , 些 原 (对 3 (比 4 (节 5 这 则 反 映 了 事 物 形 式 美 的 普 遍 规 律 , 是 , 果 将 它 们 直 接 应 用 于 各 个 但 如 领 域 . 显 得 过 于 笼 统 和 模 糊 . 同 研 究 对 象 应 该 具 有个 性 化 的 构 景 就 不
【 src] hsatl ru hepr n f asnegn e n,o eln sa ersucscnev t c r o easht . o efrsy Abta tT i rcet og x e met i n ier g f t adcp eo re ocies ut e fh etei Frt et i h i oK a i rh r u t c h o r
森林中的美学因素分析

森林 资源是 一 个 综 合 性 资 源 , 有 多 重 属 性 和 具 效益 。对 森林 物质 资源 的开发 和利用 ( 济效 益 ) 经 和
( ) 一 整体 意义 上 的森 林形 态 整体 意义上 的森 林 形 态 , 森 林 生 态 系 统 的 整 指 体性或 森林 的整 体 景 观 , 森 林 远 景 、 含 中景 、 景 三 近 个层次 。森 林作 为 整 体 景 观 , 由 乔 木 组成 的 森 林 是 群落 , 是一个 活 生 生 的 、 化 中 的森 林 生 态 系 统 , 的生命 状 态 和生命 情趣 。但 是 , 般人进 人 森林 很 少 能 体 会 这 种 生 命状 态 和 情 一
趣 , 多感 觉到 的是 森 林背 景 的存 在 , 觉到 一种 屏 更 感
林可 以单 独存在 , 一 般 同 山水 等 因素 共 同构 成 人 但
中 图 分 类 号 : 52 3 J2 .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17 —16 20 ) 300 —4 6 1 1(06 - —0 10 6 0
An l ss o h s h tc Fa t r n Fo e t a y i n t e Ae t e i c o s i r ss
对森林 生 态资 源 的构 置 和发 挥 ( 态 效 益 ) 是 森 林 生 ,
资源 物质 性和生 态 性 的 社会 显 现 。同 时 , 林 又 作 森 为一种 社 会人文 资 源 , 现 的是 社 会 价 值 和 社 会 效 呈 益 。从 审 美角度 来讲 , 森林 是“ 理景 观 要素 ” 是 地 , 大地 艺术 的重 要组 成 部 分 , 人 类 的 审 美对 象 。森 是
Ab ta t F r s e t ei e o re r mp ra tp r o h oe t n h y c nan f r sr c : oe ta sh tc rs u c s ae i o tn a ft e frssa d te o t i o ms, oos, o n s t c lr su d , s l a d t se ec.ti x cl h s et ei a tr h tfr h h rceitc frs iws.tc n e p n mel n a ts, t I se a t t e e a sh tcf cos ta o y m te c a a t rsi oe tve I a x a d te a sh t iin, mp o e te a sh tc e e a n , n e p p o l o a p e it h e t ei au b h e t ei vso i r v h e t ei tmp rme t a d h l e p e t p r cae t e a sh tc v le y c d s e tn h s et t a t r . is ci gt e e a shei fc os c
森林景观美学评价现状与展望

个 区 域 的 总 体 特 征 ” 。 随 着 西 方 经 典 地 理 学 、 地 质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庄梅梅 (9 7 18 一),女,硕 士研究 生:研 究方 向
为城 市 林 业 。
森林 美学 ( r s sh t s是研 究森林 “ 的价 值 ” f et t ei ) o e c 美
[] 马云, 1 王勤, 王肩 钊等. 洋葱根尖细胞有 丝分裂制 备方法 改进研
究 [] 新 乡 学 院 学 报 , 0 9 2 () 5 — 6 J. 2 0 , 6 5 :4 5 . [] 余 玲 , 1 荣 , 建 峰 . 麦 、黑 麦及 小 黑 麦 的 耐 盐 性 研 究 [] 2 Ⅱ增 朱 小 J.
森林景 观( rs ln sa e乃是 森林与 周围环境所构 f et a dc p ) o 成的视觉映 射 ,包括 外观 ( 有形景物 ) 内涵( 形景 象) 及 无 。这 种 由景 观所 带来的视 觉满足 ,称之 为美感 ,而美 感经验是 人 人 皆 有 的 感 动 记 忆 。 美学 (sh tc ) 由特 定对 象 引发人 类感知 、思 维活 et eis是 动 ,产生 的情感和 情绪感 受 ,是 人类审 美和艺术 实践 的哲
点 和 应 用 情 况 ,指 出 森林 景 观 美 学 评 价 有 可 能 在 融 合 既 有 方 法 的 基 础 上 ,借 助 数 字 图 片编 辑 和 景 观 可 视 化 技 术 的
深 入 研 发 ,逐 步 发展 定 性 描 述 与 定量 分析 相 结 合 的 综 合 评 价 体 系, 为合 理 评 价 森 林 景 观 提 供 技 术 准备 。 关 键 词 :森 林 景 观 ; 美 景度 ;景 观 评语 ,主要用 来描述 地壳 的地质 、地理和 1 do m) a 地貌 属性 。景观生 态学 的产生使 景观的概 念发生 了革命性 的变化 。德 国著名学者B c wad 一步 发展 了系统景观思 u h l进
森林元素设计理念

森林元素设计理念森林元素设计理念森林元素设计理念是一种在室内外设计中运用自然森林元素的创意理念。
它通过运用森林中的自然元素和色彩,营造出一种丰富而和谐的环境氛围。
森林元素设计理念的核心在于创造一个带有自然、宁静、平和的感觉,让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放松身心,恢复活力。
森林元素设计理念的核心原则包括自然美、可持续性和平衡感。
首先,自然美是森林元素设计理念的基础。
它强调自然的植被、动物和地理元素,如树木、花朵、草地、鸟类等。
这些元素通过在室内外空间中的装饰、摆设和材料选择中的运用,使空间充满自然的美感。
其次,可持续性是森林元素设计理念的重要特点。
它强调使用可再生的材料、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空气质量和保护自然环境。
森林元素设计理念通过使用木材、竹材等可再生材料,使用低碳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最后,森林元素设计理念还强调平衡感。
它要求在设计中均衡运用各种色彩、纹理和比例,使空间感觉和谐、平衡和统一。
通过运用不同色彩的植物与自然元素的巧妙搭配,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空间氛围。
森林元素设计理念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包括住宅、商业、办公和公共空间。
在住宅设计中,可以通过使用落地窗、绿色植物和木质家具来打造一个与大自然相融合的生活空间。
在商业和办公空间中,可以通过运用绿色植物、自然光源和自然材料,为员工和顾客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工作环境。
在公共空间中,可以通过营造一个充满自然元素和氛围的休闲区域,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场所。
森林元素设计理念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空间,使人们可以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找到放松和平静的感觉。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联系,提醒人们保护和珍惜身边的环境。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运用合适的材料和元素,并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空间进行灵活的设计。
同时,要考虑到实际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使设计理念能够真正落地并为人们带来实际的价值和体验。
总结起来,森林元素设计理念通过运用自然元素和色彩,创造出一个自然、宁静和和谐的环境。
森林_美学与旅游

森林:美学与旅游!张培栋森林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从美的本质上而言森林美就是自然美的体现。
森林树木的结构错落有致,最上层为枝繁叶茂的林冠层,起阻滞太阳辐射和截留降水的作用。
往下是灌草层,其中生活生长着大量的动植物,有些是濒危物种。
下层的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是微生物活动的场所,不断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为土壤补充了充足的养分,是森林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蓄积库。
森林和森林的特殊气候共同形成了一个有机体,森林中的自然物和这些自然的组合层次是森林美的物质基础。
!"森林的美学特征森林美学和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都有关系,审美过程中的知觉、感觉、认知和联想都是心理现象,森林对人的审美感受能力和情感,都要通过宣传教育和审美实践来体现。
首先,森林规模宏大,内外部都可以形成不同的景观,是主体、客体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森林内外景观都可以作为欣赏对象,内部是遮天蔽日的绿荫和各种鸟兽、地下植被,林外大面积的土地被绿色覆盖,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森林内外景观不同,给人的美学感受也就有着很大的差别,森林既是欣赏对象又是欣赏环境。
其次,森林的美具有易变性和多样性。
森林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观赏点的变换转移而呈现出很多新形象,每一次,每一步的移动都是一次独特的心灵感受,这是一个拥有复杂结构的特殊世界。
景色在四季更迭和寒暑交替中给自然增添着缤纷的色彩,对人类而言是一种视觉艺术。
第三,森林具有功利性和美学相统一的特性。
功利性表现在旅游观光方面,是以美学为基础的,它们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人们在游览中观赏美、欣赏美,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标准,让美无处不在,强化了森林美。
#"森林旅游以森林为主要景观的旅游业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为有效保持森林,改善人类生活环境而兴起的。
森林旅游已经成为了世界旅游发展的一个热点,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其发展前景广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森林的生理功能为旅游环境带来了清新、宁静、安详、舒适的自然体验,镶嵌于森林中的湖泊、瀑布、溪流、堤坝和小径更造就了森林的独特景观,是森林美的源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景观的美学思考
摘要:“环境”与“美”都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森林作为人类活动环境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与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与传统的形式美审美方式不同的是,森林景观美学更加强调在自然、人工、地域、生态等多个方面寻求一种综合的美学平衡关系。
文章从美学观点出发,对美学、环境美学及森林景观美学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对人们进一步的认识森林景观和它的美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美;美学;环境;森林;景观;
“环境”与“美”都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两者有着密切的关联与关系。
森林作为人类活动环境领域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与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身处闹市还是居于乡村,人们都喜欢游憩于广博深谧的森林,去欣赏、体会森林景观那无与伦比的美学韵味。
森林景观的审美价值,从美学的观点看,更多的是森林在特定区域内的自然与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呈现出来的特有风貌与多元化的美学形态,所以在进行森林景观相关规划与设计时,首先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在所工作区域内营造一种和谐统一的环境氛围和独具特色的美学风貌。
与传统的形式美审美方式不同的是,森林景观美学更加强调在自然、人工、地域、生态等多个方面寻求一种综合的美学平衡关系,进一步讲,森林景观美学讲求的不但是产出纯粹的美丽风景,更讲求对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的深层次思考,是以美为起点,对美学、环境美学、森林美学和森林生态景观营建等方面的综合深入的研究。
一.美学
在经典美学著作《美学四讲》中,作者李泽厚认为美学一词较正确的中文翻译应为审美学,意指人们认识美、感知美的学科。
关于美学研究的范畴,东方与西方较为相似,东方为阳刚与阴柔之美,西方则为崇高与优美。
关于“美”的字面意义,在《说文解字》中,“美”的字源包括“羊”和“大”(古人以羊长的肥大为美),体现出了农耕文明一种淳朴朴素的形而下的审美取向;而在有些学者的研究中,也有“羊”和“人”的说法(人载着
羊头跳舞为美,和原始祭典礼仪活动有关)(李泽厚),带有一定的社会性与精神性的形而上的审美取向。
因而“美”既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既是个别的,也是综合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却永远无法完全说清的神秘概念。
“美感”是一种特有感受,是在审美过程中,人与被审美对象产生“情景交融”时,审美主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身体与心灵的完全自由愉悦的状态,这不但是一种生理性的刺激与满足,更是一种主体与客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激荡出来的一种和谐的韵律。
二.环境美学
环境美学一方面探讨关于环境美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研究美的环境的产生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人的作用以及人对于环境美的欣赏方式。
环境美学是涉及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建筑学及园艺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因此环境美学的研究是兼顾了科学与艺术的系统性研究,它既研究环境美的感受方式,即外界环境刺激如何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所形成的感觉系统为人所接收并使人产生特定的愉悦感;同时,环境美学也研究环境美的形式美规律及体验方式,即环境及环境要素的形态和结构在人的美感形成过程当中的作用机理及人对形式美感的体验方式与规律;除此之外,环境美学的研究范畴也包括环境象征美学,即研究环境对于人的联想意义的影响和人的经验对其环境认知和审美体验产生的影响及作用方式。
探讨环境美学的意义就在于这能够指导我们去营建更加美好的环境,更有利于在人与环境之间构建理想的协调统一的关系,让人有环境归属感和认同感;而且,环境本身所蕴含的特色和文化特质也会对人产生影响,所以改善环境品质本身也就是在改善人的生活品质。
对特定类型环境的美学分析,有助于对该种类型的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美学评价,以利于其美学品质的改善,对协调其与人之间的良性发展关系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森林景观美学
森林景观是森林及森林中的地形、水体、生物和气候等环境整体所形成的综合意象。
森林景观美学是环境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森林景观的美学规律,美学价值及美化方式。
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构建了森林景观的美学体系。
自然美是人对自然事物
(如森林)进行审美所形成的美感体验;社会美是人对社会活动(如森林游憩)及成果进行审美所形成的美感体验;艺术美是人对文化成果(如赞美森林的诗歌和绘画)进行审美所形成的美感体验。
作为一类特有的环境,森林景观美学的研究重心是森林,所以森林景观美的创造必须结合森林树木的生长规律以及林木的选择、搭配,林地的规划、保育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内在的功能性美学价值和文化性美学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对森林景观的整体美进行全面的把握并进行综合的提升。
四.基于美学研究的森林景观规划设计思考
从审美的角度看,森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是一方面要营造出一种能让人感受到的充满生机的有机环境以烘托出审美的氛围感,另一方面要使森林景观具有特有的风貌特征以以加强其审美的吸引力和魅力。
环境生态化,风格地方化,体验美学化,这三个方面是森林景观审美环境营建的核心内容,其中,风格又是其中的中心内容,它主要指的是某些事物所表现出来的为人所感受到的独有形式及意韵(比如某些歌手的歌曲风格,某些画家的绘画风格和某些建筑的独有风格等)。
作为深层次的审美活动的产物,风格既包含了一定的象征性的美学意涵,同时也包含了一些形式美的组织原则。
森林景观风格的象征性美学意涵主要体现在森林及森林文化的移情与联想上,如绿意盎然、风景如画、林森景邃等,而形式美的组织原则就包括了对比、调和、变化、统一、韵律、焦点、渐变、演替等。
森林景观的风格地方化就是在对特定地域的森林景观进行规划与设计时,将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尽量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作为首要原则进行强调,使之具有原汁原味的本土化美学意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形式美的进一步组织与完善来强化其赏景的舒适性。
这样营建出的森林景观才能令人印象深刻。
过去我们在研究森林景观时,大多是基于景观心理认知方面的研究,比如在改善森林景观的视觉效果时,一般会采用提高相对光度、枝下高、植被覆盖率和形状比,降低立木密度、树干枝视率和灌木层植被率等方法。
这些方法虽然在技术层面上操作性较强,但缺少了宏观性的景观美学方面的思考,往往不容易取得较为理想的景观效果,所以要以美学研究为基础展开规划设计并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进行相应的营建工作,这才是正确的森林景观经营之道。
从以往的森林景观美学研究成果看,“风景”和“游憩”是森林景观中的两个功能美
学因子,可作为规划设计的主要对象目标;“生机”和“自然生态”是森林景观中的两个表征性美学因子,可作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评价的表征标准,两个因子的值度越高,则景观美质就越好,比如生机盎然和生态优良往往成为我们评价一个良好林地的重要标准;“多样性”和“统一性”是两项形式美学因子,可做为森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操作原则,两个因子越明显,则景观美质就越好;另外,“地被覆盖率”和“地下枯枝木率”这两项物理技术性因子对“多样性”和“统一性”两项形态美学因子分别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需要我们在营建森林景观的时候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结束语
我国森林资源丰富,在风景旅游资源中,森林景观占了很大的比例。
特别是在倡导低碳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当下,进一步对森林景观进行系统性研究,加强其保护与开发利用是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作为森林景观系统性研究的一个方面,本文从美学观点出发,说明美学、环境美学及森林景观美学三者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森林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相应的思考与探讨。
希望本文能够有助于我国的森林景观及景观建设事业!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李泽厚.美的历程[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林文镇.森林美学[M],台湾:淑馨出版社,1991
5.苏祖荣.森林美学概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