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危害公共公共罪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练习 (附答案)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构成放火罪的客观要件是(D)。
A.实施了放火行为B.以不作为形式进行放火C.以作为的形式进行放火D.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2.放火罪既遂的判断标准是( C )。
A.财物被烧毁或者人被烧死、烧伤B.引火物与被燃烧物接触C.放火行为已经燃烧物独立燃烧D.放火行为实施完毕3.放火罪与以放火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在于( A )。
A.看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B.看行为是否造成数人死亡的结果C.看行为师是否引起财产的损失D.看是否有杀人的目的4.某汽车运输公司工人赵某,因对公司经理不满,遂指使常与其喝酒的孙某将本公司的一辆接送职工通勤的面包车炸毁。
赵某构成(C )。
A.爆炸罪B.破坏交通工具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破坏生产、经营罪5.王某因与李某有私仇而起杀心,王某在李某停在街道旁的汽车上装上其自制的爆炸装置,李某在拉开车门时,爆炸装置发生爆炸,李某当场被炸死,旁边路过的两人被炸成重伤,十辆汽车遭严重损坏。
王某的行为构成( C )。
A.破坏交通工具罪B.故意杀人罪C.爆炸罪D.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6.犯罪分子企图将某批发部物资仓库烧毁,于某日深夜将仓库门窗洒上汽油用火点着,幸被巡逻人员发现,及时扑灭,尚来造成严重损失。
对放火者应当以(A )论处。
A.放火罪既遂B.放火罪未遂C.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D.破坏生产经营罪7.某村办加工厂的粉条多次被偷,加工厂负责人某甲决定在粉条上喷洒农药,以使粉条有异味而制止偷窃行为。
喷洒农药的当晚,有人将粉条偷走食用,造成2人死亡的结果。
某甲的行为构成( C )。
A.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D.故意伤害(致死)罪8.李某、刘某因在公共场所抢劫,已构成犯罪,被巡逻民警抓获,当公安人员用警车押解回公安局,李某妄图和押解的公安人员同归于尽,即拉响了随身携带的手榴弹,结果汽车被炸坏,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元,李、刘被炸成重伤,抢救无效死亡。
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行为人在交通肇事罪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应以( )定罪处罚。
A.故意杀人罪B.交通肇事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遗弃罪正确答案:A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知识模块:危害公共安全罪2.明知学校宿舍楼年久失修,但是不及时修理,致使楼房倒塌,砸死、砸伤数人的,构成( )。
A.重大责任事故罪B.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C.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D.玩忽职守罪正确答案:C解析:我国《刑法》第138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该条是关于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的规定。
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知识模块:危害公共安全罪3.对于以放火的危险方法实施破坏交通工具的行为,应当( )。
A.按照破坏交通工具罪定罪处罚B.按照放火罪定罪处罚C.按照破坏交通工具罪和放火罪实行数罪并罚D.按照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正确答案:A解析:交通工具是放火罪犯罪对象中的一种,所以在以放火的危险方法实施破坏交通工具的行为中,破坏交通工具罪是特殊法,而放火罪是一般法,所以应当认定为破坏交通工具罪。
知识模块:危害公共安全罪4.下列犯罪中没有现实的损害后果不能构成既遂的是( )。
司法卷二:危害公共安全罪测试题(题库版)

司法卷二:危害公共安全罪测试题(题库版)1、多选贾某驾驶一机动车将过路人王某撞成重伤,之后在乘车人张某的指使下驾车逃离现场。
被害人王某因贾某的逃逸,没有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贾某构(江南博哥)成(间接)故意杀人罪B.贾某与张某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C.张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D.张某是交通肇事罪的从犯正确答案:B, 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问题。
参见《刑法》第133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
2、单选某公司电工甲,自恃技术熟练,在检修电路时不按规定操作,造成电路着火,使部分设备被烧毁,损失8万元。
甲的行为构成:()A.失火罪B.放火罪C.玩忽职守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具体适用。
参见《刑法》第134条。
3、单选某甲趁天黑盗得一手提包,到僻静处打开才发现,包内有一万块钱的现金和手枪一支,子弹若干,遂将提包中的手枪储存在家中地下室中,则甲的行为构成:()A.盗窃枪支、弹药罪B.盗窃罪与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数罪C.盗窃罪与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数罪D.盗窃罪与非法私藏枪支、弹药罪数罪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参见《刑法》第264条、第128条第1款。
4、单选某甲于晚上潜入一仓库盗窃,因为黑暗以致辨认物品困难,于是划着火柴察看,不料火柴掉落点燃存放的易燃物品,仓库外传来声响,某甲以为被人发觉,遂逃离仓库。
后火柴点燃易燃物品并导致火灾。
事后查明直接财产损失20万元。
对甲划火柴引起火灾的行为的性质,正确的说法是:()A.放火罪B.失火罪C.不构成犯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综合提高篇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失火罪的具体适用。
失火罪,是指由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案中,某甲因能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但轻信能够避免,在火灾发生之时为逃离而不顾,以致造成了上述严重后果。
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简答题第26-2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简述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与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区别。
正确答案: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与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对象的范围不同。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犯罪对象包括枪支、弹药、爆炸物,而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对象则仅限于枪支、弹药。
(2)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一般是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私自储存数量较大的枪支、弹药、爆炸物,而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则一般是不具备配枪资格而非法携带、持有枪支或者私自收藏少量枪支、弹药。
(3)犯罪主体的范围不同。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而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主体则只限于自然人。
涉及知识点:危害公共安全罪法条分析题第29小题,10分。
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试说明,(1)本条所规定的罪名、罪状的描述类型;(2)本条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特征;(3)本条所规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
正确答案:(1)本条款是关于交通肇事罪的罪状、法定刑的规定。
该条款所规定的罪状为叙明罪状。
(2)据此,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是:①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②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危害公共安全罪习题

危害公共安全罪习题ID(4292): 未婚男子吴某因一次输血不幸感染上艾滋病。
在绝望之余,他来到北京。
他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针筒,先抽取自己的血液,然后再随意地用针筒向行人和游客针刺和注射,引起社会的巨大恐慌。
吴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A.构成传播性病罪B. 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构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D.构成寻衅滋事罪[单项选择]正确答案:B评析:答案:B【考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解析】吴某将针筒向行人和游客注射和针刺的行为足以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ID(4300): 甲乙两个青年在铁路上游玩,打赌说火车能否将一块混凝土石头撞飞,而将混凝土石头放到铁轨上,当火车开来时,扳道员由于混凝土石头卡住了岔道轨,而不能扳动岔道,致使火车误入轨道与另一火车相撞,造成严重后果,这两个青年行为构成:()A.破坏交通工具罪B.破坏交通设施罪C.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单项选择]:正确答案:B评析:【答案】B【考点】破坏交通设施罪的认定【解析】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在侵犯的客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及犯罪主体上基本相同,其区别就在于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是交通工具;后者的对象是交通设施,如桥梁、轨道、隧道、公路、灯塔、标志、机场、航道等。
区分二者的关键在于看破坏行为的直接指向。
如果破坏行为直接指向交通设施,并由此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的危险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如果破坏行为直接指向交通工具,上了轮船,后来又由于他的疏忽,导致了重大火灾的发生。
请问对马某的行为如何界定?A. 危险物品肇事罪B.失火罪C.过失爆炸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单项选择]:正确答案:A评析:[参考答案] A[测试点] 危险物品肇事罪的认定。
[解析] 危险物品肇事罪,是行为人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练习题—危害公共公共罪

练习题—危害公共公共罪一、单项选择题1.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客观要件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 D.犯罪主观要件不同2.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
A.既有故意也有过失 B.只能是故意C.只能是直接故意 D.只能是过失3.放火罪属于()。
A.行为犯 B.结果犯C.危险犯 D.举动犯4.放火罪与失火罪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客体不同 B.犯罪客观要件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 D.犯罪主观要件不同5.甲为报复乙将汽油从门缝倒进乙位于三楼的卧室,然后用火柴点燃,好在发现及时,只造成乙轻伤和1000余元的财产损失。
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放火罪C.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D.构成故意杀人罪6.甲为杀乙将一定时爆炸装置放在乙驾驶的公共汽车驾驶室的座位下。
乙出车不久即发生爆炸,除乙被炸死外,车上的三位乘客也受了轻伤。
另外,车辆被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10余万元。
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破坏交通工具罪C.爆炸罪 D.爆炸罪和故意杀人罪7.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客体不同 B.犯罪客观方面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 D.犯罪主观方面不同8.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交通工具。
A.准备投入使用的 B.正在使用的C.公用的 D.私用的9.下列()可以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A.放火 B.决水C.私设电网 D.爆炸10.下列不构成投毒罪的是()。
A.将毒药投入食堂大锅饭内 B.投毒致10余人中毒C.将毒药投入某人茶杯致其死亡 D.将毒药投入水井内11.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A.是一般主体 B.是特殊主体C.包括单位主体和自然人主体 D.只能是单位主体12.甲为窃取财物将在候车室睡觉的乙的旅行包提走,打开一看却发现其中只有两支手枪,别无他物。
甲的行为()。
A.构成盗窃枪支罪 B.构成盗窃罪C.不构成犯罪 D.构成盗窃枪支罪和盗窃罪未遂13.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主体是()。
法律硕士刑法基础练习习题及答案15

第十五章危害公共安全罪配套练习【基础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刑法》第114条所规定的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等罪的表述,正确的有( )。
A.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确定的侵犯对象或侵犯目标B.这些犯罪都是危险犯,即只要足以具有危及不特定人或财产的可能性,就可能构成既遂C.本条规定的五个罪名是选择性罪名,如果同一行为人既有放火行为又有爆炸、决水等行为的应当按一罪处罚D.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对这些犯罪也要负刑事责任2.某甲为了盖房子,从正在使用的铁路上盗窃枕木3根。
某甲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B.破坏交通设施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破坏生产经营罪3.卡车司机甲在行车途中,被一吉普车超过,甲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
不一会儿,该车又超过了甲,甲又加速超过该车。
当该车再一次试图超车行至甲车左侧时,甲对坐在副座的乙说:“我要吓他一下,看他还敢超我。
”随即将方向盘向左边一打,吉普车为躲避碰撞而翻下路基,司机重伤,另有一人死亡。
甲驾车逃离。
甲的行为构成( )。
A.危险驾驶罪B.交通肇事者C.过失致人死亡罪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二、多项选择题1.属于危险犯的犯罪有( )。
A.破坏交通设施罪B.爆炸罪C.绑架罪D.杀人罪2.放火罪与失火罪的区别在于( )。
A.犯罪客体不同B.放火罪是危险犯C.犯罪主体不同D.主观心态不同3.构成下列犯罪,要求是特殊主体的有( )。
A.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B.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C.非法制造枪支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4.下列犯罪中没有现实的损害后果也可以构成既遂的是( )。
A.放火罪B.故意杀人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破坏交通设施罪5.魏某受恐怖活动组织的指派潜入中国大陆进行恐怖活动,先后杀害3人,绑架1人。
魏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A.参加恐怖组织罪B.故意杀人罪C.绑架罪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6.关于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B.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C.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实行数罪并罚D.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只需要以交通肇事罪一罪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配套练习答案及解析【基础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是否构成《刑法》第114条规定的这五类犯罪,既不能以行为人主观上有无特定的侵犯对象或侵犯目标为根据,也不能以行为是否产生实际的严重后果为根据,而应当以行为在客观上是否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本质属性来认定,因此这些犯罪都是危险犯,A错误B正确。
危害公共安全罪章课后练习题

危害公共安全罪章课后习题(一)1.甲到本村乙家买柴油时,因屋内光线昏暗,甲欲点燃打火机看油量。
乙担心引起火灾,上前阻止。
但甲坚持说柴油见火不会燃烧,仍然点燃了打火机,结果引起油桶燃烧,造成火灾,导致甲、乙及一旁观看的丙被火烧伤,乙、丙经抢救无效死亡。
后经检测,乙储存的柴油闪点不符合标准。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危险物品肇事罪B.失火罪C.放火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2.甲曾向乙借款9000元,后不想归还借款,便预谋毒死乙。
甲将注射了"毒鼠强"的白条鸡挂在乙家门上,乙怀疑白条鸡有毒未食用。
随后,甲又乘去乙家串门之机,将"毒鼠强"投放到乙家米袋内。
后乙和其妻子、女儿喝过米汤中毒,乙死亡,其他人经抢救脱险。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B.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抢劫罪的想象竞合犯C.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故意杀人罪的想象竞合犯D.构成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吸收犯3.甲为获利于某日晚向乙家的羊圈内(共有29只羊)投放毒药,待羊中毒后将羊运走,并将羊肉出售给他人。
甲的行为构成哪些犯罪?A.盗窃罪B.投毒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4.甲将邻居交售粮站的稻米淋洒农药,取出部分作饵料,毒死麻雀后售与饭馆,非法获利5,000元。
关于甲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B.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盗窃罪C.仅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5.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持有大量毒害性物质,乙持有大量放射性物质,甲用部分毒害性物质与乙交换了部分放射性物质。
甲、乙的行为属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B.吸毒者甲用毒害性物质与贩毒者乙交换毒品。
甲、乙的行为属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乙的行为另触犯贩卖毒品罪C.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甲,将枪赠与他人。
甲的行为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D.甲父去世前告诉甲“咱家院墙内埋着5支枪”,甲说“知道了”,但此后甲什么也没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题—危害公共公共罪
一、单项选择题
.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
.犯罪主体不同.犯罪客观要件不同
.犯罪客体不同.犯罪主观要件不同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
.既有故意也有过失.只能是故意
.只能是直接故意.只能是过失
.放火罪属于()。
.行为犯.结果犯
.危险犯.举动犯
.放火罪与失火罪区别的关键是()。
.犯罪客体不同.犯罪客观要件不同
.犯罪主体不同.犯罪主观要件不同
.甲为报复乙将汽油从门缝倒进乙位于三楼的卧室,然后用火柴点燃,好在发现及时,只造成乙轻伤和余元的财产损失。
甲的行为()。
.不构成犯罪.构成放火罪
.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构成故意杀人罪
.甲为杀乙将一定时爆炸装置放在乙驾驶的公共汽车驾驶室的座位下。
乙出车不久即发生爆炸,除乙被炸死外,车上的三位乘客也受了轻伤。
另外,车辆被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余万元。
甲的行为构成()。
.故意杀人罪.破坏交通工具罪
.爆炸罪.爆炸罪和故意杀人罪
.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区别的关键是()。
.犯罪客体不同.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犯罪主体不同.犯罪主观方面不同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交通工具。
.准备投入使用的.正在使用的
.公用的.私用的
.下列()可以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放火.决水
.私设电网.爆炸
.下列不构成投毒罪的是()。
.将毒药投入食堂大锅饭内.投毒致余人中毒
.将毒药投入某人茶杯致其死亡.将毒药投入水井内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是一般主体.是特殊主体
.包括单位主体和自然人主体.只能是单位主体
.甲为窃取财物将在候车室睡觉的乙的旅行包提走,打开一看却发现其中只有两支手枪,别无他物。
甲的行为()。
.构成盗窃枪支罪.构成盗窃罪
.不构成犯罪.构成盗窃枪支罪和盗窃罪未遂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主体是()。
.自然人一般主体.自然人特殊主体
.单位一般主体.单位特殊主体
.交通肇事致人重伤而逃逸,致使被害人因未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的构成()。
.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罪
.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
.甲骑自行车严重违章,致乙驾驶的卡车因避让而撞死两个行人。
甲的行为()。
.不构成犯罪.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构成交通肇事罪.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体是()。
.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非法持有枪支的人员.依法配置枪支或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下列()应适用普遍管辖原则。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劫持汽车、船只罪
.投毒罪.劫持航空器罪
.旅客列车司机甲超速行车致列车脱轨,造成多人死伤和巨额财产损失。
其行为构成()。
.交通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
.铁路营运安全事故罪.重大飞行事故罪
.甲在公路上正常行车时突然打了个喷嚏,致方向盘失去控制,结果车辆冲向路边,撞死两个行人,车辆也严重毁坏。
甲的行为()。
.构成交通肇事罪.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构成过失破坏交通工具罪.不构成犯罪
.恐怖组织头目甲指挥其手下在某广场制造了一特大爆炸案。
甲及其手下构成()。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 .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爆炸罪.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爆炸罪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公共安全。
.不特定多人的健康安全.重大公共财产的安全
.重大私有财产的安全.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安全
.下列()行为人年满周岁即可构成。
.放火罪.爆炸罪
.劫持航空器罪.投毒罪
.下列()可以由单位构成。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
.非法买卖、运输核材料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下列属于破坏交通工具罪对象的是()。
.电车、火车.汽车、船只
.摩托车、自行车.航空器
.下列属于破坏交通设施罪对象的是()。
.公路.机场
.桥梁.隧道
.劫持航空器罪与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主要区别有()。
.犯罪主体不同.客观行为不同
.犯罪客体不同.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与违规制造、销售枪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