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人民版)

合集下载

历史ⅲ人民版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历史ⅲ人民版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历史ⅲ人民版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

1.经济因素:②统治者极力推进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③工商业者〔市民阶层〕队伍壮大,反对封建束缚,要求发展商品经济。

2.政治因素:①明末清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深,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

②封建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3.思想因素: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人的个性,摧残人们的思想。

②他们要求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追求个性发展。

4.社会环境因素:明末清初之际,社会大动荡,王朝更替,出现权力真空,是当时思想的自由具备了适宜的政治环境。

5.外来因素: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为思想界注入新的生机。

(二) .代表人物及其主张1.李贽〔zhì〕---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①人物简介:〔1〕生活时代:明朝中后期。

独具个性。

〔2〕生活经历:青年时代生活困乏,中年做过小官,目睹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3〕家庭影响:祖父辈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李贽自幼受传统思想束缚较少。

〔4〕学派的影响:继承并发展泰州学派反传统的精神〔泰州学派是一个具有强烈反叛传统意识的学派〕。

②代表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藏书》等多种著作。

③主张⑴挑战理学正统地位。

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并认为“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⑵挑战孔子儒学正统地位。

⑶,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⑷在诗文写作的风格方面,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

2.黄宗羲①简介A.参加抗清斗争 B.失败后,隐居著述②代表作:《明夷待访录》③思想主张:A.ab: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c〔33.顾炎武①简介:亭林先生①明末参加复社,反对宦官专权②参加抗清活动③开清代考据学之河。

②代表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③主张:A.政治:a..批判君主专制,对君主专制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进行了深刻揭露。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PPT课件 人民版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PPT课件 人民版


12、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13、对于要检查别人心灵的人,柏拉图要求他具备三样东西:知识仁慈胆量。——蒙田

14、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高永祚

15、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16、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好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家具广告)
性”“批判专制”主 张的思想价值,学生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 态度塑造健全人格,
培养健全的意志。
教学重点、难点
李贽、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清时期著名
重点 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难点 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
教学理念
1、开展学习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2、转变学习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二、教法学法 3、运用问题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30、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

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32、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果戈理
学生情况分析
知识维度
高中学生阅读面狭 窄,估计对本课所 涉及的思想家的较 为陌生,通过对前 面几课的学习对儒 家思想的发展已经 有了大致的了解
素质维度
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抽 象思维能力显著增强, 经过一个学期的新课程 实践,收集、整理和处 理信息的能力增强,也 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 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但 历史教学不能过度强调 逻辑分析,还要注重历 史学习的生动性,激发 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一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一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评价: 根据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两种主张都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都是正确的。不同是前者处于封建制度的兴起、确立时期。…..后 者是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
(2)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顾炎武
(1613—1682年)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Ⅲ
厦门三中 薛明石羡
请结合明末清初时代特征,运用历 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经济因 素、阶级基础、思想因素、政治因 素等方面概括和归纳明末清初思想 活跃局面形成的背景有哪些?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
①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根本原因) ②阶级:工商业者阶层日益壮大 ③思想: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压抑摧残人性 ④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 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 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 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 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 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 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 会改革。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 自公卿大夫 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 各治其事。 ——顾炎武《日知录》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说说顾炎武的观点。
王夫之思想主张
(1)政治思想: 循天下之公,抨击“孤秦陋宋”, 揭露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 抑非一姓之私也。”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 者,私已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 之大公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材料3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
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
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
材料4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 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 是非哉?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 非耳”。
-----《焚书 》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反对以“圣人” 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悟思想活跃之道
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离经叛道直清廉 老年:入狱迫害致死
1、李贽反正统意识 材料1 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
故谓人有男主女张则男可女,谓平见等有男女岂可乎?谓见 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 又岂可乎? ------《焚书》
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清 三先生(或清初三大儒)。
黄宗羲的批判思想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 (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 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 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 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思想主张
主旨:
材料一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 循天下
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之公
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材料二 “一姓之兴亡,私也, 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材料三 “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 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 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 哉!”
深刻揭 露历代 帝王把 天下当 作私产 的做法
4 、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 1644年,清兵入关,王夫之和友人一起在衡山 起兵抗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 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 不满。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 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晚年隐居在衡山石船 山麓,努力著述,人称船山先生。著作现存 《船山遗书》288卷,还有一部分已经散失。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人民版][课件2][1]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人民版][课件2][1]

二.明末清初的思想家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
顾炎武— 顾炎武— 亭林王夫之— 船山先生
人物生平简介: 人物生平简介:
黄宗羲( ),字太冲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 ),字太冲,号南雷, 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 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是明清之际伟大 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 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与自然科学家。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 与自然科学家。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曾参加 浙江南明鲁王政权的抗清斗争 抗清斗争。 浙江南明鲁王政权的抗清斗争。鲁王政权失败 以后,他带着老母东奔西跑, 以后,他带着老母东奔西跑,险些被清政府捕 后来长期在故乡隐居。黄宗羲的著作很多, 去,后来长期在故乡隐居。黄宗羲的著作很多, 最著名的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 》《南雷文集》《宋 最著名的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宋 元学案》 明儒学案》 明夷待访录》 元学案》和《明儒学案》等。《明夷待访录》 是在1663年写成的一本字数不很多的著作,但 年写成的一本字数不很多的著作, 是在 年写成的一本字数不很多的著作 是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民主思想, 是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民主思想,因此被清政府 长期列为禁书。 长期列为禁书。
影响:
为中国近代反专制 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 力的思想武器。 力的思想武器。
(二)、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材料一 亡国:改朝换代, 亡国:改朝换代, 有亡国,有亡天下。 统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 治者政权的变更。 治者政权的变更。 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 天下奚辨? 易姓改号, 亡天下: 亡天下 民族、 之亡国。 :民族、文化 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 的沦亡, 的沦亡,关系到整个 食人,人将相食, 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 民族的命运。 民族的命运。 是故知保天下, 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 是故知保天下 天下兴亡, “天下兴亡,匹夫有 知保其国。保国者, 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 责” 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 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 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结合材料, 结合材料,如何理解亡国与亡 天下? 天下? 顾炎武— 顾炎武—亭林先生

人民版必修三 (4)

人民版必修三 (4)

1·4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姓名班级【学习目标】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知识梳理】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思想主张: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______”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否定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否定儒家经典的权威;提出“绝假纯真”的“____________”,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在诗文写作方面,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2.代表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3.评价: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1.思想主张(1)政治上,批判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并进而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主张建立“天下之法”;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2)经济上,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__________。

2.意义:黄宗羲的思想,为中国近代______________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1.思想主张(1)政治上,强烈的批判“私天下”的________,提出“________”的主张;指出了“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并提出了后来被梁启超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2)文化上,提倡__________,注重实学,开清代考据学先河。

2.评价: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

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1.思想主张(1)政治上,主张“____________”,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

(2)在政治思想和历史观方面,提出尊重______________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反对“天命”、“神道”、“道统”对历史的主宰。

2.评价:几乎在传统哲学的所有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超越前人的见解,他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课件(人民版必修3)PPT课件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课件(人民版必修3)PPT课件
影响。
对政治的影响
推动政治民主化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为后来的政治民主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各种政治思想的涌现,促进了政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
促进政治改革
思想活跃局面下的各种政治思潮和学说,对当时的政治制度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政治的改革和创新。
提高政治参与度
明末清初的政治参与度得到了提高,各种政治力量的兴起和参与, 使得政治格局更加多元化和民主化。
05
思想活跃局面的意想自 由,反对权威,这对现代社会有重要 启示,即应尊重个体思想的多样性, 鼓励独立思考,避免盲从和迷信。
社会批判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对社会问题进行 深刻的批判,提出改革的主张,这对 现代社会有启示作用,即应勇于面对 社会问题,寻求解决之道,推动社会 进步。
对现代政治的启示
民主意识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提出了民本思想,强调人民的利益至上,这对现代政治有启示,即应强化民主意 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法治精神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提倡法治精神,主张以法律为准绳,这对现代政治有启示,即应坚持法治原则, 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确保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详细描述
在明末清初的时期,各种思想流派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借鉴和融合 。例如,儒学与佛学、道学相互借鉴,形成了理学、心学等新的思想流派。这种 包容性的特点促进了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创新性
总结词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具有创新性的特点,各种思想流派 都有所创新和发展。
详细描述
在明末清初的时期,各种思想流派都有所创新和发展。例如 ,王阳明的心学打破了程朱理学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心即 理”、“知行合一”等新的思想观点。这种创新性的特点为 后世的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人民版必修3)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四节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明末清初四大思想家的看法明清鼎革,江山易手,社会动荡,政治家们忙于权力的争斗与分配,对思想的控制还没能力顾及,这就为思想的活跃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政治上混乱时期往往也是思想最活跃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如此,明清交替之际也是如此。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儒道等诸子百家,而明清之交则产生了李贽、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等思想家。

这四位思想家,李贽与其他三位区别较大,无论从思想主张还是生存年代都相差悬殊。

李贽生活的晚明,是一个“元气尽澌,国脉垂绝”的时代。

表面上仁义道德的主旋律高扬之下,男盗女娼、贪污腐化、结党营私却是真相。

舆论上在将反腐倡廉进行到底的同时,清官海瑞却只能孤独地生存难觅知音,就连他为之效忠的皇帝本人对海瑞也并不十分欣赏。

道德上讲求三从四德的同时,理学压制之下人性也在不断冲击着腐朽的篱藩。

看看冯梦龙的《三言二拍》,汤显祖的“临川四梦”,还有兰陵笑笑生所写的争议较大的《金瓶梅》,都不难发现,在伦理道德重压之下人性的复苏,甚至矫枉过正出现一种变形的扭曲。

李贽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幸也不幸?他不愿同流合污,在宦海沉浮,看穿了人生和社会虚伪之后,他能怎么样呢!他只能大声地呼喊,“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他不相信圣人的是非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孔子和一般的人并没有什么区别,相反孔子所谓的小人也并非一无是处,“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他不相信那些道貌岸然的君子,“开口谈学,便说尔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实际不过是,“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不相信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等男尊女卑传统观念,实际上不过是“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他在麻城的寺庙讲学,男女都可参加,这在当地被视为奇闻笑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诗文写作上,同样主张“真心”,反对摹 诗文写作上,同样主张“真心” 古文风。 古文风。 代表著作: 代表著作: • 《藏书》、《续藏书》 藏书》 续藏书》 • 《焚书》、《续焚书》 焚书》 续焚书》
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正 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正 统思想和封建礼教,冲击迂腐的纲常名教, 迂腐的纲常名教 统思想和封建礼教,冲击迂腐的纲常名教,强调个性发 思想自由,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展、思想自由,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具有鲜明的叛 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其代表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 其代表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反映了当时新 兴市民阶层自由发展的愿望和要求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兴市民阶层自由发展的愿望和要求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顾炎武的思想
•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之于天下 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 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 分天子之权, 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 以各治其事。 以各治其事。 •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亡国, 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 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 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 焉耳矣。 与有责焉耳矣 贱,与有责焉耳矣。
•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西欧在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14~17世纪出现了问题复兴 世纪出现了问题复兴。 14~17世纪出现了问题复兴。作为 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对西 欧旧有思想文化造成了冲击, 欧旧有思想文化造成了冲击,为资 产阶级的兴起与夺取政权提供了理 论依据。 论依据。
(3)理学走向 极端, 极端,王阳明 心学体系
唐甄的思想
• 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 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 帝王者皆贼 匹布斗粟,犹谓之贼; 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其布粟之 而反不谓之贼乎? 富,而反不谓之贼乎? • 周秦以后,君将豪杰,皆鼓刀之屠人。 周秦以后,君将豪杰,皆鼓刀之屠人。 • 盖自秦以来,屠杀二千余年…何帝王盗贼之毒至 盖自秦以来,屠杀二千余年… 于如此其极哉!杀人者众手,实天子为之大手。 于如此其极哉!杀人者众手,实天子为之大手。 治天下者惟君。治乱非他人所能为也,君也。 治天下者惟君。治乱非他人所能为也,君也。 • 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 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 民也,官也。凡兹庶民,苟非乱人, 民也,官也。凡兹庶民,苟非乱人,亦唯求其所 避其所苦,曷尝好犯上法以与上为难也! 乐,避其所苦,曷尝好犯上法以与上为难也!论 政者不察所由,以为法令之不利于行者, 政者不察所由,以为法令之不利于行者,皆柅于 民之不良,释官而罪民,此所以难以与言治与… 民之不良,释官而罪民,此所以难以与言治与… 主张“ 狐鼠之官 以刑豺狼之官, 主张“以刑狐鼠之官,以刑豺狼之官,而重工业 刑匿狐鼠、养豺狼之官” 刑匿狐鼠、养豺狼之官”
主要思想 政治上 (1)政治上:反对 君主专制独裁, 君主专制独裁,提 人民为主” 倡“人民为主”。 (2)经济上:重视 经济上 手工业和商业, 手工业和商业,提 经世致用” 倡“经世致用”。
社会根源 (1)君主专制 1 空前强化
(2)资本主义 萌芽产生并缓 慢发展
(3)思想上:批判 思想上 继承传统儒学, 继承传统儒学,构 筑具有时代特色的 新思想体系。 新思想体系。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黄宗羲的思想
•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 君主)既得之(天下) 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 为天下之大害者,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 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是公其是非于学校 •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 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 本也。 本也。
局限
• 但在唐甄思想深处,仍把国泰民安的 但在唐甄思想深处, 希望寄托在贤明君主身上。他说: 希望寄托在贤明君主身上。他说: 天下之主在君,君之主在心。 “天下之主在君,君之主在心。”唐 甄提出的为君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儒家 平的思想圈子。 修、齐、治、平的思想圈子。
人物 经历 黄宗 都参加 羲 过抗清 斗争; 斗争; 经历了 顾炎 明清王 武 朝的更 替; 都隐居 著书。 著书。 王夫 之 唐甄
评价: 评价:
1、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 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 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 2、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 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3、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4、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5、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 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王夫之湘西草堂
• 草堂大门有幅对联。右联:清风有意难留 草堂大门有幅对联。右联: 左联: 月无心自照人;横批: 我;左联:明月无心自照人;横批:湘西 草堂。 草堂。 • 既有反清复明的内在情结,又有浓浓的归 既有反清复明的内在情结, 隐田园的气息。 隐田园的气息。 • 屋内数件遗物,最引人注目的是湘西特有 屋内数件遗物, 一双木屐和一把油纸伞。据说, 的一双木屐和一把油纸伞。据说,船山先 生对异族满清的统治一直无法接受, 生对异族满清的统治一直无法接受,骨子 里都是反清复明的念头。他出外必穿木屐, 里都是反清复明的念头。他出外必穿木屐, 以示脚不踏清王朝之地 脚不踏清王朝之地; 以示脚不踏清王朝之地;又不管天气是晴 还是雨,皆手撑着一把油布伞出门, 还是雨,皆手撑着一把油布伞出门,以示 头不顶清王朝之天。 头不顶清王朝之天。
王夫之主要思想: 王夫之主要思想:
(1)对先秦至清初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 对先秦至清初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 文化遗产予以 其哲学思辨代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顶峰 结——其哲学思辨代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顶峰 政治思想: (2)政治思想: 主旨是“循天下之公” 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了历 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作法; 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作法; 哲学思想: (2)哲学思想: 发挥了古代“气一元论”的唯物论思想, 发挥了古代“气一元论”的唯物论思想, 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 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 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 会史观(唯物主义) 会史观(唯物主义)
代表作
主要思想主张 影响 为天下之大害者, 对君主 《明夷 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 君而已矣。 专制的 待访 猛烈批 录》 判; 日知录》 反对“私天下” 《日知录》 反对“私天下” 《天下郡国 的君主专制; 的君主专制; 利病书》 利病书》 有利于 反对独治, 反对独治,提 近代民 倡众治 主思想 宋论》 抨击孤秦陋宋, 产生。 《宋论》 抨击孤秦陋宋, 产生。 批判君主专制 潜书》 《潜书》 “凡帝王皆贼”, 凡帝王皆贼” 凡帝王皆贼 大胆批判君主 专制
为什么在明代后期会出现思想活跃 的现象? 的现象?
经济: 经济: • 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商品经济发展, 并发展, 并发展,促使代表新兴市民阶层利益的重科 学讲实际风气兴起。 学讲实际风气兴起。 政治: 政治: •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八股取士,束缚社会思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八股取士, 空前强化, 想 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 • 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 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局面的出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思想界注新的时代气息。 思想界注新的时代气息。陆王心学的发展
三人的进步思想主张及评价
主张: 主张: 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 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 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3、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 思想体系。 思想体系。
专题简括
Ⅰ 战国 秦朝 西汉汉武帝 正统
春秋 兴起
蔚然大宗 遭到打击 宋明 高潮----理学 高潮----理学 新的儒学体系 明清
批判 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Ⅱ 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1、创立: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 “礼”的学说 创立: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 提出“ 发展“ 继承: 战国时期,孟子发展 仁政”学说,提出“ 2、继承: 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 思想,荀子对 轻”思想,荀子对“礼”深入讨论 重创: 秦朝, 焚书坑儒” 3、重创: 秦朝,“焚书坑儒” 4、正统: 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正统: 西汉,董仲舒提出 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提出“ 5、冲击: 魏晋南北朝,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 冲击: 魏晋南北朝,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 道教的冲击 融合: 唐宋时期, 6、融合: 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 7、理学: 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 理学: 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 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 天理” 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 儒学。 儒学。 8、批判与 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 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 继承传统儒学, 继承: 新思想体系。 继承: 新思想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