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主从服务器配置

合集下载

DNS服务器的配置

DNS服务器的配置
DNS的配置比较复杂,不太好理解,读 者可以先完成实验,再详细对照这里的知识 要点来理解。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实验环境的构建 (1)DNS的几个专用名称
• Forward Master Zone:主前向DNS区域, 用来解析域名和IP地址的转换。 • Reverse Master Zone:主反序DNS区域,用 来解析IP地址和域名的转换。图6-2 实验网络 的连接
};
zone "" { //指定域,并指定了本域的配置
type master; file ".zone"; //文件是.zone
};
带文件内容中,include "/etc/named.custom"和include "/etc/rndc.key"说明该配置文件还包含了/etc/named.custom和 /etc/rndc.key两个子配置文件。
表6-1 顶级域名及其含义
域名 edu mil gov org com net arpa
教育以及学术单位 军事单位 政府机构 非商业机构 商业组织 网络机构 用于逆向域名查询
含义
3.DNS服务器的分类
Internet上主机的域名和地址解析主要 是由DNS域名服务器完成的。DNS域名空间 中存在以下几种DNS服务器。
search
② ./etc/host.conf文件 该文件决定进行域名解析时查找host文件和 DNS服务器的顺序。一般的格式如下:
order hosts,bind
(2)bind的配置
bind的主配置文件是etc/named.conf。该 文件是文本文件,一般需要手工生成。在 Red Hat Linux 9.0中,也可以在图形界面下 配置,配置完后,系统生成相应的配置文件。

DNS服务器的配置

DNS服务器的配置

DNS服务器的配置
1. DNS服务器的启动与停止
在进行 DNS 服务器配置之前,首先要检
查系统中是否安装了 BIND 域名服务器, 检查的方法可使用下面的命令: # rpm –qa | grep bind

(1)首先挂载安装盘,从第1张盘上找到如下rpm包: /RedHat/RPMS/caching-nameserver-7.33.noarch.rpm 从第2张盘和第4张盘上找到如下rpm包: /mnt/cdrom/RedHat/RPMS/bind-libs-9.2.42.i386.rpm /mnt/cdrom/RedHat/RPMS/bind-utils-9.2.42.i386.rpm /mnt/cdrom/RedHat/RPMS/bind-9.2.4-2.i386.rpm /mnt/cdrom/RedHat/RPMS/bind-chroot-9.2.42.i386.rpm /mnt/cdrom/RedHat/RPMS/bind-devel-9.2.42.i386.rpm
3. 正向主区块配置
1.
正向主区块配置主要的作用是进行从域名到IP 地址的转换。其设置步骤如下:
4. 反向DNS服务器的配置
4. 反向DNS服务器的配置
在Windows中DNS客户端的设置方法
在Windows中DNS客户端的设置方法
在Linux中DNS客户端的设置方法
3. 测试DNS服务器 当DNS服务器配置完成之后,要想在客户端对 其进行测试,必须首先使用下面的命令来重新启动 DNS服务器: # service named restart
假设需要配置一个符合下列条件的主域 名服务器: (1)域名为,网段地址为 192.168.10.0/24。 (2)主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为 192.168.10.10,主机名为 。 (3)需要解析的服务器包括: (192.168.10.11), (192.168.10.12), (192.168.10.13)。

dns主备工作机制

dns主备工作机制

dns主备工作机制DNS(Domain Name System)主备工作机制是指在网络服务中,为了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采用主备的方式来管理和运行DNS服务器。

主备工作机制通过设置主DNS服务器和备DNS服务器,实现对域名解析服务的高可用性。

在主备工作机制中,主DNS服务器负责处理所有的域名解析请求,备DNS服务器则处于待命状态,只有在主DNS服务器出现故障或不可用时才会接管服务。

主备DNS服务器之间通过实时同步的方式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以确保在主DNS服务器宕机后,备DNS服务器能够无缝接管服务,保证用户的正常访问。

主备DNS服务器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域名解析请求的负载均衡:主DNS服务器处理所有的域名解析请求,如果负载过重或出现故障,会导致服务的不可用。

为了实现负载均衡,可以通过设置多个备DNS服务器,并将请求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器上,以分担主DNS服务器的压力。

2. 数据的实时同步:为了保持主备DNS服务器之间数据的一致性,需要对数据进行实时同步。

常用的同步方式包括主从同步和双向同步。

主从同步是指备DNS服务器从主DNS服务器获取最新的数据,并进行更新。

双向同步则是主备DNS服务器之间相互同步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同步性和一致性。

3. 故障切换的速度和可靠性:在主DNS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备DNS 服务器需要能够快速接管服务,以减少对用户的影响。

因此,在设置主备DNS服务器时,需要考虑故障切换的速度和可靠性。

通常,会采用心跳检测等机制来监测主DNS服务器的状态,一旦主DNS服务器不可用,备DNS服务器会立即接管服务。

4. 监控和故障恢复:为了保证主备DNS服务器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监控和故障恢复的工作。

监控可以通过实时监测主DNS服务器和备DNS服务器的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故障恢复则是在发生故障时,通过备份数据和配置信息,快速恢复服务,确保系统的可用性。

主备DNS服务器的工作机制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证用户的正常访问。

Linux服务器--2.DNS服务器的主从配置

Linux服务器--2.DNS服务器的主从配置

Linux服务器--2.DNS服务器的主从配置Linux服务器--DNS服务器的主从配置DNS 服务器的安装:1.DNS服务器安装所需的主要安装包有:bind:DNS服务器的主程序包bind-utils:此安装包提供了DNS查询工具软件bind-chroot:为了服务器系统的安全安装此包,可以把DNS在一个虚拟的根目录下运行。

2.安装DNS服务器,只需要yum安装即可,也可以源码安装。

3.DNS服务主要提供了三个配置文件,一个是主配置文件/etc/named.conf ,两个区域数据库文件:正向解析数据库文件,反向解析数据库文件。

主从DNS服务器的配置:1.实验环境:两台CentOS6-64位Linux系统,配置好本地yum源,进行yum安装DNS服务器。

在两台CentOS6上安装DNS所需的软件包最好是同一个版本。

在做实验之前,要先把selinux关闭,以及iptables防火墙规则清空或者添加防火墙的相应规则。

主从DNS服务器配置的一些注意事项:1、应该为一台独立的名称服务器;2、主服务器的区域解析库文件中必须有一条NS记录是指向从服务器;3、从服务器只需要定义区域,而无须提供解析库文件;解析库文件应该放置于/var/named/slaves/目录中;4、主服务器得允许从服务器作区域传送;allow-transfer { IPADDR; };5、从服务器要的zone区域文件的类型要修改为:slave。

6、区域数据库文件要在/var/named/slaves/..目录下以及要指向主服务器:如:zone “99.16.172.in-addr.arpa” IN{type slave;file “slaves/172.16.99.1.zone”;masters { 172.16.99.1; };};7、主从服务器时间应该同步,可通过ntp进行;8、bind程序的版本应该保持一致;否则,应该从高,主低2.主服务器上的配置(172.16.99.1)a./etc/named.conf配置文件内容介绍与编写:全局配置:options {}日志子系统配置:logging {}区域定义:本机能够为哪些zone进行解析,就要定义哪些zone;zone “ZONE_NAME” IN {}全局定义:options { listen-on port 53 { 172.16.99.1; }; //监听的端口与主机IP listen-on-v6 port 53 { ::1; }; directory“/var/named”; //区域配置文件所在目录dump-file “/var/named/data/cache_dump.db”; statistics-file “/var/named/data/named_stats.txt”; memstatistics-file “/var/named/data/named_mem_stats.txt”; allow-query { 172.16.99.0/16 ; }; //允许网络段进行DNS解析recursion yes; //是否允许递归查询dnssec-enable yes; dnssec-validation yes; dnssec-lookaside auto; /* Path to ISC DLV key */ bindkeys-file “/etc/named.iscdlv.key”; };区域定义:正向区域文件定义:zone “” IN { type master; //类型为:master,//一般类型有{master|slave|hint|forward} file “.zone”; //正向区域文件allow-transfer { 172.16.99.2; }; //指定主机或网络,可以请求区域数据的传送。

两台设备做DNS主从同步部署(含正向解析与方向解析)

两台设备做DNS主从同步部署(含正向解析与方向解析)

两台设备做DNS主从同步部署(含正向解析与⽅向解析)DNS服务全称是domain name server域名解析服务。

我们知道每个联⽹的计算机都有⼀个ip地址吧?Ip地址是⽤来做什么的呢?Ip地址是⽤来和互联⽹上别的机器进⾏通讯的。

但是ip地址很难记吧?⼀两个ip地址可能还好,但是,我们每天要访问的⽹页不仅仅只有⼀两个吧?我们记得都是什么呢?. 。

我们记住的其实都是字符,都是域名。

就像我们的电话号码,很难记,于是我们把电话号码存到⼿机⾥,给他起个昵称或者直接输⼊⼈名对吧,把电话号码对应成⼈名吧?然后打电话的时候就直接找到这个⼈名就好了。

所以我们系统也是⼀样,会把ip地址对应成⼀个主机名。

在我们系统⾥有这么⼀个⽂件,就是专门⽤来做对应关系的,这个⽂件叫/etc/hosts/,我们可以打开来看⼀下,⼀条记录⼀⾏,⾏⾥⾯就是主机名和ip地址,当然⼀个ip地址可以对应多个主机名,就像⼈有很多的昵称⼀样。

那么这样是不是就解决问题了,当我们想要访问⼀个⽹站的时候,我们就不⽤输⼊ip地址,⽽是可以直接输⼊主机名就⾏了,机器会帮我们做⼀个解析,把主机名对应成ip地址进⾏通信。

早期这样做的确没问题,但是随着互联⽹愈发的壮⼤,这个⽂件就不那么实⽤了。

我们要在机器上配置⼤量的对应关系,是⾮常耗时,⾮常⿇烦的,⽽且要配置的机器可不⽌⼀台。

⽐如说我是百度,我希望世界上所有的⼈都要来访问我的⽹页,那么,我是不是需要让世界上所有的⼈都去添加我的ip地址和主机名的对应关系。

这个是⾮常难做到的事情,⼯作量太⼤。

于是我们就引⼊了⼀种新的机制。

DNS的实现原理这种机制的作⽤和hosts⽂件⼀样,但是实现⽅法却不⼀样,这个机制就叫DNS (Domain name server)。

通过dns,我们可以解决这个⼤批量域名解析的问题。

那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呢?这就是dns的结构⽅⾯的问题了。

我们之前说我们的系统是⼀个什么样的结构,是不是⼀个分层式的结构,这个结构的体现⽅式就是⽬录吧?对不对。

局域网组建方法如何设置网关和DNS服务器

局域网组建方法如何设置网关和DNS服务器

局域网组建方法如何设置网关和DNS服务器局域网的组建方法有很多种,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是设置网关和DNS服务器。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进行这些设置,并为您提供适当的指导。

一、设置网关网关作为连接局域网和外部网络的节点,负责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目标。

在设置网关之前,您需要明确以下信息:1. 路由器的IP地址:这是您的局域网中的主要设备,负责将数据传递到互联网。

2. 子网掩码:它确定了局域网中设备的IP地址范围。

设置网关的步骤如下:1. 打开计算机的网络设置界面。

2. 找到以太网或Wi-Fi适配器,右键点击并选择“属性”。

3. 找到“IPv4协议”选项,点击“属性”按钮。

4. 在弹出窗口中,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选项。

5. 输入您的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即路由器的IP地址)。

6. 点击“确定”保存设置。

二、设置DNS服务器DNS服务器(域名系统服务器)负责将域名转换为相应的IP地址,以便计算机可以访问互联网上的资源。

在设置DNS服务器之前,您需要明确以下信息:1. 首选DNS服务器的IP地址:这通常是您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提供的。

2. 备用DNS服务器的IP地址(可选):如果首选DNS服务器不可用,计算机将尝试连接备用DNS服务器。

设置DNS服务器的步骤如下:1. 打开计算机的网络设置界面。

2. 找到以太网或Wi-Fi适配器,右键点击并选择“属性”。

3. 找到“IPv4协议”选项,点击“属性”按钮。

4. 在弹出窗口中,选择“使用下面的DNS服务器地址”选项。

5. 输入首选DNS服务器的IP地址。

6. (可选)输入备用DNS服务器的IP地址。

7. 点击“确定”保存设置。

请注意,不同操作系统或设备可能会有所不同的设置步骤,上述步骤仅供参考。

建议您在进行设置之前查阅所使用设备的相关文档或咨询设备制造商。

总结:在局域网中设置网关和DNS服务器是组建网络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正确设置网关和DNS服务器,您的计算机将能够与其他设备连接,并能够访问互联网上的资源。

DNS配置

DNS配置

DNS服务器配置一、准备工作1、更好服务器名称为dns2、配置服务器IP地址(172.16.83.250)3、安装bind和caching软件4、启动DNS服务器二、主配置文件([root@dns root]#vi /etc/config )// generated by named-bootconf.ploptions {directory "/var/named";/** If there is a firewall between you and nameservers you want* to talk to, you might need to uncomment the query-source* directive below. Previous versions of BIND always asked* questions using port 53, but BIND 8.1 uses an unprivileged* port by default.*/// query-source address * port 53;};//// a caching only nameserver config//controls {inet 127.0.0.1 allow { localhost; } keys { rndckey; }; };zone "." IN {type hint;file "named.ca";};zone "localhost" IN {type master;file "localhost.zone";allow-update { none; };};zone "0.0.127.in-addr.arpa" IN {type master;file "named.local";allow-update { none; };};//修改内容zone "" IN {type master;file "";allow-update { none; };};zone "83.16.172.in-addr.arpa" IN {type master;file "172.16.83.local";allow-update { none; };};include "/etc/rndc.key";//修改完成后,保存并退出,之后,重新启动DNS服务器(service named reload)三、创建资源记录文件[root@dns root]# cd /var/named[root@dns root]# touch //正向解析文件[root@dns root]# touch 172.16.83.local //反向解析文件[root@dns root]#cp localhost.zone 是否覆盖,输入y [root@dns root]#cp named.local 172.16.83.local四、正向解析文件[root@dns root]#vi /var/named/$TTL 86400@ IN SOA . . (42 ; serial (d. adams)3H ; refresh15M ; retry1W ; expiry1D ) ; minimum@ IN NS news IN A 172.16.83.251//修改完成后,保存并退出五、逆向解析文件[root@dns root]#vi /var/named/172.16.83.local$TTL 86400@ IN SOA . . (1997022700 ; Serial28800 ; Refresh14400 ; Retry3600000 ; Expire86400 ) ; Minimum@ IN NS .251 IN PTR .//修改完成后,保存并退出六、编辑本地测试文件[root@dns root]#vi /etc/resolv.confsearch nameserver 172.16.83.250//修改完成后,保存并退出七、DNS服务器测试[root@dns root]# nslookupNote: nslookup is deprecated and may be removed from future releases. Consider using the `dig' or `host' programs instead. Run nslookup with the `-sil[ent]' option to prevent this message from appearing.> //正向解析测试Server: 172.16.83.250Address: 172.16.83.250#53Name: //正向解析测试成功Address: 172.16.83.251> 172.16.83.251 //反(逆)向解析测试Server: 172.16.83.250Address: 172.16.83.250#53251.83.16.172.in-addr.arpa name = . //反向解析测试成功>【提示】如果测试过程中出现,上面橙色字体部分,说明测试成功,反正,则失败!。

怎么搭建配置dns服务器

怎么搭建配置dns服务器

怎么搭建配置dns服务器
内部回环出现问题一般是路由器上设置的问题,如果要修改某些路由器很麻烦。

我们可以通过搭建内部dns把公网地址解析为内部地址来解决,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一些有关搭建配置dns服务器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搭建配置dns服务器的方法
搭建dns是通过新建dns角色服务器来实现,打开2008系统之后,打开服务器管理器找到角色----右侧有一个添加角色
接着进入角色新建向导页面,默认进行下一步
等待片刻扫描服务器角色之后,勾选dns服务器(注意搭建dns服务器要求固定IP地址)
检查设置服务器固定IP
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找到本地连接属性。

打开点击internetv4属性,常规选项卡里面选择手动配置IP
如果服务器是固定IP,直接进行下一步向导
提示对话框确认安装dns服务器,点击【安装】继续
点击安装之后,进入安装阶段需要等待几分钟
安装好之后,如果关闭了windows update 会提示一个警告。

建议激活windows update服务(其实这个可以不用开启不影响dns使用) 再次返回服务器管理器角色服务里面,可以看到dns服务器
EN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S主服务器架設
实验环境:RHEL 5.4
DNS主服务器IP 192.168.1.200
1.使用yum安裝bind和caching-nameserver软件包;
2.进入/var/named/chroot/etc目录;
named.caching-server.conf为配置文件模板
named.rfc1912.zones定义了各个区域的信息
3.将named.caching-server.conf复制为named.conf并修改此文件;
修改以下几处地方(将local host改为any)
1)
2)
3)
4.在named.rfc1912.zones中定义一个新区域;
5.进入/var/named/chroot/var/named目录(该目录存放区域数据库文件);named. local为区域解析数据库文件模板
6.将named. local复制为.zone(文件名和第4步相对应)并编辑该文件
7.将DNS服务器地址指向本机
8.重启named服务
9.测试正向区域解析
10.在named.rfc1912.zones中定义的反向解析区域
11.将named. local复制为192.168.1.arpa并编辑该文件
12.重启named服务
13.测试反向区域解析
DNS辅助服务器架設
实验环境:RHEL 5.4
DNS主服务器IP 192.168.1.200
DNS辅助服务器IP 192.168.1.120
1.使用yum安裝bind和caching-nameserver软件包;
2.进入/var/named/chroot/etc目录;
3.将named.caching-server.conf复制为named.conf并修改此文件;
4.在named.rfc1912.zones中定义一个新区域;
5.在主服务器上修改named.rfc1912.zones文件;
6.将DNS辅助服务器的首选DNS指向自己;
7.分别重启主从DNS服务器上的named服务;
8.查看系统日志,可以看到区域数据库文件已从主服务区上复制过来;
9.测试正向区域解析
10.在named.rfc1912.zones中定义的反向区域;
11.在主服务器上修改named.rfc1912.zones文件;
12.分别重启主从DNS服务器上的named服务;
13.查看系统日志,可以看到区域数据库文件已从主服务区上复制过来
14.测试反向区域解析;
DNS转发服务器架設
实验环境:RHEL 5.4
DNS服务器IP 192.168.1.200
DNS转发服务器IP 192.168.1.130
1.使用yum安裝bind和caching-nameserver软件包;
2.进入/var/named/chroot/etc目录;
3.将named.caching-server.conf复制为named.conf并修改此文件;
4.重启named服务;
5.将首选DNS服务器指向192.168.1.130;
6.测试正向解析和反向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