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喜剧的特点

合集下载

“疯狂的贵族”

“疯狂的贵族”

美国著名文化史学家罗伯特·达恩顿在其《屠猫记》一书中曾经这样评价法国民间故事的文化特性:“法国敲出幽默和家居生活的声调”;“法国的故事倾向于写实、朴拙、黄腔与喜感”;“法国的故事尝起来有盐巴味,闻起来有泥土味。

它们发生在一个洋溢人情世故的世界……”可以说,阳光普照、遍地良田、环境怡人、地处西欧文明核心区域的法国,很难像丛林密布的德国或者白雪皑皑的北欧那样,产生充满超自然力、诗意和暴力的童话或神话。

因此,法国文学艺术作品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一种轻松诙谐的视角来反映房前屋后、衣食住行的现实生活。

而法国作为电影艺术的发源地,一个敢于和美国好莱坞叫板的电影强国,其风格独特、誉满全球的喜剧电影便非常充分地体现了法国的这一文化特性。

谈及法国经典喜剧电影,人们一定不会忘记那个总是挑起浓眉毛、瞪着大眼睛、喋喋不休、歇斯底里、上蹿下跳的秃顶小老头儿一法国喜剧表演大师路易·德·菲奈斯。

如果说,“天使的脸蛋儿,魔鬼的身材”,指的是阿兰·德隆或者加斯帕尔·于里埃尔那样的花样美男,那么喜剧大师德·菲奈斯则拥有着“天使的脸蛋儿和天使的身材”。

身材矮小,对于男演员来说,通常是个缺陷,但对于喜剧演员来说,却可以是个优势。

1.63米的身高不仅使德·菲奈斯动作敏捷灵活,而且为他的表演增添了一份婴儿般天真可爱的喜感。

中国的观众给德·菲奈斯起了一个昵称——“小菲菲”,可见人们对这个法国小老头儿的由衷喜爱。

大多数喜剧演员都是其貌不扬甚至是丑陋不堪的,以至于许多人把笑星等同于小丑。

而浓眉大眼、棱角分明、气质优雅、笑容灿烂的德’菲奈斯,绝对算得上是笑星里面的老帅哥,他甚至比让·雷诺和热拉尔德帕迪约等法国非喜剧男星要英俊得多。

这些有利的外形条件帮助德·菲奈斯在笑星云集的法国喜剧电影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光彩夺目的一颗星。

对于一个成功的演员来说,比拥有突出的外形更重要的,是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

从电影《请你闭嘴》中品味法式幽默中的温情

从电影《请你闭嘴》中品味法式幽默中的温情

从电影《请你闭嘴》中品味法式幽默中的温情作者:张李萌王宇昕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年第01期《请你闭嘴》是一部典型的法国喜剧电影。

在整部影片中,观众可以感受到法国小人物式电影寓大于小的特点,可以感受到细腻平淡却饱含深度的法式幽默,更可以为幽默中蕴含的对人性的赞扬对人间温情的流露而动容。

喜剧是法国最有代表性的类型,这一类型在法国也一直拥有稳固的受众群体。

近几年法国电影票房榜的前几名几乎都是喜剧或者带有轻喜剧风格的电影。

而对人性的关注与对情感的细腻呈现一直是法国电影的强项。

[1]导演法兰西斯·韦伯的喜剧电影《请你闭嘴》正是一部经典之作。

电影中的鲁比是一个冷酷、不喜言辞的杀手,却在监狱里碰见了爱说话爱聊天的“傻乎乎”的钢蛋。

一个每天在谋划着逃狱复仇,一个只是畅想着能和自己的朋友开一个小酒馆。

影片即是围绕着这两个看似不会有任何交织的人物展开的。

观众会被钢蛋的愚笨与滑稽逗乐,会被荒诞的情节逗乐,影片结束时,内心却会被钢蛋的单纯善良融化,会被钢蛋与鲁比之间纯粹而真挚的友情感动。

不同于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及传奇性故事,法国电影惯于将视角放在平凡的小人物身上,惯于围绕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展开,渗透着的是一种小国小民的情怀,也满含法国人细腻的生活智慧。

《请你闭嘴》正是一部典型的植根于法国文化传统的小人物式电影。

在其中,处处可见法国喜剧电影的独特之处:我们既可以从钢蛋与鲁比对友情的诠释中看到传统法国喜剧电影寓大于小、举重若轻的哲理性,也可以从两个主人公性格塑造上的极具反差中找到法国喜剧电影经典的“双人模式”的影子;既可以从影片中对警察办事拖沓、抢劫偷盗随处可见的嘲弄中体会到法国人善于批判讽刺现实的天性,也可以从钢蛋“开一间小酒馆,与客人聊聊天、打打纸牌”的梦想中感受到法国人的浪漫情怀。

而蕴含于喜剧电影中的法式幽默也是独具特点的。

它不同于英国人含蓄内敛、喜于自嘲的冷幽默,也不同于美国人简单直接、多为娱乐的热幽默,它是寓大于小、寓庄于谐的,看似简单却饱含深度,看似平淡却满含温情。

戏剧知识点归纳总结喜剧

戏剧知识点归纳总结喜剧

戏剧知识点归纳总结喜剧戏剧是一种通过演员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

而喜剧作为戏剧的一种类型,是以幽默、滑稽和讽刺为特点的戏剧作品。

在喜剧中,通过夸张、夸大和荒诞的手法,来达到引人发笑的效果。

此外,喜剧也常常以现实生活中的笑料和荒诞情节为素材,通过对人性、社会和生活的嘲讽,来引起人们对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下面将就喜剧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喜剧的起源和发展喜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最早的喜剧作品是源自于节日庆典上的表演。

在古希腊,人们通过模仿、嘲讽和滑稽的手法,来讽刺社会、政治和宗教,以此达到娱乐和解压的目的。

在古希腊戏剧中,喜剧和悲剧经常是连续上演的,而且都是以诗歌形式表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喜剧逐渐发展成为戏剧的一个独立类型,比如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喜剧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

著名的作家如但丁和莎士比亚都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喜剧作品。

而18世纪的法国喜剧则以风度翩翩、轻松愉快为特点,成为了后世喜剧作品中的一个经典。

19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戏剧形式的多样化,喜剧也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现代喜剧以其犀利、幽默和讽刺的风格,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而20世纪以来,电影、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也为喜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二、喜剧的表演特点1. 幽默和滑稽喜剧的最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幽默和滑稽。

幽默是指对生活中的荒诞和可笑之处进行观察和揭示,通过巧妙的语言表达和演员的表演来引起观众的笑声和欢乐。

而滑稽则是指通过夸张、夸大和荒诞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可笑之处,从而让观众感到好笑。

2. 反讽和讽刺喜剧作品通常会对社会、政治、宗教等话题进行反讽和讽刺。

通过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嘲讽,喜剧作品不仅能够引人发笑,同时也引起人们对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而这种反讽和讽刺也成为了许多经典喜剧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

3. 轻松愉快喜剧作品通常以轻松、愉快的氛围为特点。

演员通过生动的表演和巧妙的台词,来营造出一种欢乐的氛围,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快乐和愉悦。

谈谈法国喜剧电影的艺术特色

谈谈法国喜剧电影的艺术特色

谈谈法国喜剧电影的艺术特色--------以《虎口脱险》为例一、法国喜剧的特点法国喜剧在世界喜剧电影中占据着主流地位,法国喜剧电影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幽默,而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一种浪漫的人生理念。

很多人都很喜欢欧洲电影,觉得欧洲有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那是许多年才积累下来的,是仿造不出来的,尤其是法国的喜剧电影。

法国电影不同于好莱坞的影片,就像法国菜与麦当劳快餐的差别。

区别于美国喜剧没心没肺的单纯搞笑,法国喜剧总是能让人在笑过之后得到一些什么。

法国人的幽默是众所皆知的,他们的喜剧电影其实是他们法式幽默的本能体现,没有任何刻意的修饰与安排,所有的笑点都来源于最真实的生活,法国喜剧电影的艺术魅力也正是如此。

二、《虎口脱险》的简介剧情:二战期间,英国轰炸中队第一支遣队在执行一次名为“鸳鸯茶”的轰炸任务中,一架被德军防空武器击中,几个机上人员被迫跳伞逃生,并约好在土耳其浴室见面。

但他们分别降落在德军占领的法国首都巴黎市内不同地点。

德军展开了全市大搜捕,大胡子中队长雷金纳德被动物园管理员所救。

而另外两名士兵,也分别在油漆匠奥古斯德(布尔维尔饰)和乐队指挥斯塔尼斯拉斯(路易·德·菲耐斯饰)的帮助下掩藏好了。

即便德军展开了全城的搜索,油漆匠、指挥和中队长还是在浴室顺利的会面,几经辗转,英国士兵终于接上了头。

几个原本并不认识的人,就这样结成了生死同盟,与敌人展开了斗智斗勇的生死游戏。

同时,也闹出了不少温情的笑话。

他们用微薄的力量对抗严酷德军,险相迭生,滑稽搞笑,为了逃出虎口,共同战斗。

最终,油漆匠,乐队指挥和飞行员们一起飞向了中立国瑞士。

背景:路易.德.费内斯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著名的喜剧明星,他因主演以二战为背景的喜剧片《虎口脱险》而被观众所熟知。

说到这部影片,每个看过的人都能立刻回忆起这个可爱的法国小老头,以及他在影片中表现的歇斯底里、在土耳其浴室里唱《鸳鸯茶》等等让人过目不忘经典的镜头和搞笑的台词。

法国喜剧的特点

法国喜剧的特点

xx喜剧的特点1.法国喜剧以小人物的生活作为故事内容,没有什么超级英雄,只是一个过着平淡无奇生活,偶尔有些小意外的普通人。

但是仍不失法国人的浪漫主义,结局也一般是团圆。

2.与美式喜剧不同,其氛围一般是高雅、轻松,不论是画面还是言语。

相比之下,美式的则显得过于庸俗和火爆。

前者让人在轻松中深思,后者则是在低俗画面中窃笑。

3.其刻画人物也是通过设计一些情节,来表现其内心活动。

通过小人物的一言一行,来传达导演和编剧所要展现的主题。

较之相比,美式喜剧通常是以火爆场景来吸引观众,但是对其所要表达的主题却很模糊。

4.法式喜剧在选角上并不拘泥于帅哥美女,如《虎口脱险》中的路易斯·德·费奈斯,与其说其俊美,倒不如说其儒雅。

通过演技把小人物表现得如此滑稽,深入人心。

再如茱莉亚比诺什的《浓情巧克力》,其为典型的气质美女,整个影片中其散发着温柔的气息,就好像一块松露巧克力一样顺滑、细腻。

比较钢弹和xx相同点:1.两个人都被世人称作“白痴”,经常做出令人费解的举动(如钢弹一次次偷警车,阿甘跑长跑时突然想见珍妮,随行人的不理解)。

2.每次遇到危险的事情,都能逢凶化吉(如钢弹最后帮朋友挡枪,却无性命危险,阿甘背着丹中尉跑过枪林弹雨)。

3.其内心都是善良、纯洁,做事情也都是为他人着想(如阿甘看到珍妮被人摁在车里,揍了那个“坏人”,钢弹为了帮助朋友,特意把那些保镖找来,自己与其对决)。

4.即使被人说是“白痴”,但是内心仍然是喜欢与人相处(如拯救了丹中尉,被其无情的痛骂,钢弹被朋友抛弃,但是仍然去帮忙)。

5.不抛弃,不放弃(阿甘永远都没有放弃珍妮,钢弹从没抛弃朋友)。

6.xx,天性xx。

7.智商不高,但是情商很高。

7.最后结局都很圆满(阿甘和儿子一起生活,钢弹和卢比在一起)。

不同点:1.成长背景不同(一个由单身母亲抚养长大,受过正规教育;另一个则以小偷为职业)2.朋友(全剧阿甘没有朋友,珍妮真是他的爱人;钢弹的朋友出了醉鬼吊车司机,还有卢比)3.两者的白痴不同,(阿甘智商低,钢弹只是与常人不同)4.乐观的起源不同(阿甘的乐观是由母亲引导而出,钢弹则是天生。

喜歌剧——起源及发展

喜歌剧——起源及发展

中国艺术招生网>>戏剧>>戏剧专业>>喜歌剧——起源及发展喜歌剧——起源及发展2007-4-2 10:49:19喜歌剧又称“谐歌剧”,和正歌剧相对立的歌剧种类。

盛行于十八世纪。

题材取自日常生活,音乐风格轻快幽默。

它包括这样一些常见的特点:表现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具有喜剧因素,结尾往往是团圆或胜利,音乐轻快,用本民族语言等。

喜歌剧主要流行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的主要国家。

这些国家的喜歌剧有着不同的特色。

法国喜歌剧区别于其他国家特别是意大利喜歌剧的最明显的特点是,它用说白代替宣叙调,也就是说它是歌唱、说白、表演相结合的喜歌剧。

此类歌剧中的演唱,咏叹调往往不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而是采用浪漫曲、分节歌、舞蹈歌曲乃至讽刺歌曲及对白等表现世态风俗题材。

意大利喜歌剧与法国喜歌剧不同之处便是意大利喜歌剧的自身特色。

它和法国喜歌剧的重要的区别在于,意大利喜歌剧的音乐是连续的,绝没有法国喜歌剧中的“说白”。

这一差别后来演变为一场激烈的喜歌剧论战。

事实上,意大利喜歌剧的实际表现比法国喜歌剧更成熟,也更具艺术魅力。

18世纪中叶前后,在德国兴起了一种新型的喜歌剧形式,称作歌唱剧。

其形式也是歌唱与说白相结合的,内容并不全是喜剧性的,大部分的歌唱剧都以民间生活为题材,音乐风格简朴无华但有感染力。

音调亦往往突出城市或乡村歌曲音调风格。

歌曲、舞曲和夹白在演出中交替进行。

法国喜歌剧的起源:法国的喜歌剧最早起源于民间庙会上的一种艺术形式。

早在16世纪末,圣·日尔曼庙会剧院就出现了用流行歌曲曲调填词演唱的滑稽戏,人们把它看作是法国喜歌剧的雏形。

1674年前后,一种用木偶表演的小型歌剧问世,并很快受到观众的喜爱。

后来,由演员代替木偶登台,演出了有歌有舞具有喜剧或闹剧因素的音乐戏剧。

由于它的内容通常对时事具有讽刺的意味,因此被叫做“讽刺歌剧”或“滑稽歌剧”。

但这一表演形式遭到了吕利和法兰西歌剧院的反对。

比较分析莫里哀的喜剧和莎士比亚的喜剧。

比较分析莫里哀的喜剧和莎士比亚的喜剧。

比较分析莫里哀的喜剧和莎士比亚的喜剧。

莫里哀(Molière)和莎士比亚(Shakespeare)都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喜剧作家之一。

虽然他们的作品风格和文化背景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喜剧具有一些共同之处,同时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共同之处:1.人性的揭示:无论是莫里哀还是莎士比亚,他们的喜剧作品都展示了丰富多样的人性。

他们通过角色的形象和行为,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矛盾和荒谬之处。

他们对人类的欲望、恐惧和爱情等情感和动机进行了深刻的描绘。

2.社会讽刺:莫里哀和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常常将目光聚焦于社会问题和人们的行为。

他们使用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批评社会中的不合理和虚伪之处。

他们向观众展示了社会的荒谬和人们的虚伪行为,以引发观众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独特之处:1.文化背景:莫里哀是法国作家,而莎士比亚是英国作家,他们的喜剧作品受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影响。

莫里哀的喜剧作品更注重社会习俗和阶层差异的描绘,更关注婚姻、家庭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而莎士比亚的喜剧则更加注重个体性和情感的表达,他在喜剧中探索了更多的爱情和性别的议题。

2.形式和结构:莫里哀的喜剧作品常常以戏剧形式呈现,采用三幕或五幕的结构,强调对话和情节的发展。

他的喜剧以聪明机智的对白、夸张的行动和低俗的幽默为特点。

而莎士比亚的喜剧则更加追求戏剧性和变化多样的结构,采用随机场景、形象化的人物和喜剧性的情节。

虽然莫里哀和莎士比亚在文化背景和形式结构上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喜剧都具备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观察,以及幽默和讽刺的表达方式。

他们的作品仍然为当代戏剧和喜剧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法国经典喜剧《欢迎来北方》中的法式幽默元素

法国经典喜剧《欢迎来北方》中的法式幽默元素

法国经典喜剧《欢迎来北方》中的法式幽默元素谈到法国喜剧电影,相信许多人对喜剧大师杰拉尔・奥利的《虎口脱险》都不陌生,这部电影在法国曾经保持了42年法语电影票房纪录。

直到2008年,一部中低成本、导演年轻、情节单纯、背景简单的影片《欢迎来北方》(Bienvenue chez les Chtis)一举超越了《虎口脱险》,坐上了法语电影票房的头把交椅。

据统计,平均每四个法国人中就有一人看过《欢迎来北方》,就连许多十几年不看电影的人也为了《欢迎来北方》重新走进了电影院,法国人都称其为法国电影史上的奇迹。

那么它的神奇之处和独特魅力到底在何处?它的成功不是偶然或者运气,而是因为它将独具一格的法式幽默渗透到了影片的每个细节之中,将法国人引以为傲的浪漫文化和人文情怀贯穿于影片的始终。

本文将透过《欢迎来北方》细细品味法式幽默。

一、《欢迎来北方》电影情节概述电影的情节并不复杂:主人公菲利普在法国南部的一家邮局工作了十多年,他的妻子性情抑郁。

为了讨妻子的欢心,菲利普伪装成残疾人申请调职到风景优美、阳光明媚的蔚蓝海岸工作。

不料弄巧成拙,他被调派到了法国极北部的小城贝尔格担任邮局主管。

在法国南方人的眼中,北方气候寒冷,生活条件恶劣,北方人更是粗俗野蛮。

对南方人来说,北方是犹如地狱一般的地方。

但是,菲利普到了贝尔格之后只经历了短暂的不适应期,因为他发现其实北方民风淳朴,人们友好善良,生活环境舒适。

他很快和众人打成一片,学会了当地的方言土话,和妻子的关系也得到了大幅改善。

三年后,当他如愿以偿被调职到蔚蓝海岸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北方小镇,流下了离别之泪。

刚好印证了他在北方结交的好朋友安东尼,也是本片的另一位主人公,告诉他的北方古老谚语:“外省人来北方一定会哭两次:初来乍到时和行将离别时。

”二、影片折射出的法式幽默的特点人们不由得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如此简单的,甚至一看开头就猜得到结尾的剧情,为何能够吸引如此多的法国观众走进影院?它成功的关键在于完美诠释了法式幽默的特点,反映了法国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喜剧的特点
1.法国喜剧以小人物的生活作为故事内容,没有什么超级英雄,只是一个过着平淡无奇生活,偶尔有些小意外的普通人。

但是仍不失法国人的浪漫主义,结局也一般是团圆。

2.与美式喜剧不同,其氛围一般是高雅、轻松,不论是画面还是言语。

相比之下,美式的则显得过于庸俗和火爆。

前者让人在轻松中深思,后者则是在低俗画面中窃笑。

3.其刻画人物也是通过设计一些情节,来表现其内心活动。

通过小人物的一言一行,来传达导演和编剧所要展现的主题。

较之相比,美式喜剧通常是以火爆场景来吸引观众,但是对其所要表达的主题却很模糊。

4.法式喜剧在选角上并不拘泥于帅哥美女,如《虎口脱险》中的路易斯·德·费奈斯,与其说其俊美,倒不如说其儒雅。

通过演技把小人物表现得如此滑稽,深入人心。

再如茱莉亚比诺什的《浓情巧克力》,其为典型的气质美女,整个影片中其散发着温柔的气息,就好像一块松露巧克力一样顺滑、细腻。

比较钢弹和阿甘
相同点:
1.两个人都被世人称作“白痴”,经常做出令人费解的举动(如钢弹一次次偷警车,阿甘跑长跑时突然想见珍妮,随行人的不理解)。

2.每次遇到危险的事情,都能逢凶化吉(如钢弹最后帮朋友挡枪,却无性命危险,阿甘背着丹中尉跑过枪林弹雨)。

3.其内心都是善良、纯洁,做事情也都是为他人着想(如阿甘看到珍妮被人摁在车里,揍了那个“坏人”,钢弹为了帮助朋友,特意把那些保镖找来,自己与其对决)。

4.即使被人说是“白痴”,但是内心仍然是喜欢与人相处(如拯救了丹中尉,被其无情的痛骂,钢弹被朋友抛弃,但是仍然去帮忙)。

5.不抛弃,不放弃(阿甘永远都没有放弃珍妮,钢弹从没抛弃朋友)。

6.大智若愚,天性乐天。

7.智商不高,但是情商很高。

7.最后结局都很圆满(阿甘和儿子一起生活,钢弹和卢比在一起)。

不同点:
1.成长背景不同(一个由单身母亲抚养长大,受过正规教育;另一个则以小偷为职业)
2.朋友(全剧阿甘没有朋友,珍妮真是他的爱人;钢弹的朋友出了醉鬼吊车司机,还有卢比)
3.两者的白痴不同,(阿甘智商低,钢弹只是与常人不同)
4.乐观的起源不同(阿甘的乐观是由母亲引导而出,钢弹则是天生。

)结合钢弹、阿甘和雨人谈“低智商”人物塑造钢弹由法国杰拉瓦‘德帕迪约饰演,阿甘是汤姆汉克斯扮演,雨人则是达斯丁霍夫曼饰演。

钢弹和阿甘两者在前面已经有所比较,其实此二者过于理想化,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但是未必有其好运。

雨人则是自闭症患者。

三部电影的较多的用平角拍摄的平面镜头,表现出人物本身的面貌。

其中侧面的手法也占了大多数场景。

钢弹与阿甘的塑造上,我认为虽然两位演员是实力派,但是仍然没有实感,过于浪漫主义,低智商的人也许并不明白嘲笑是什么,所以家人或者朋友会把他们保护起来,拒绝其与外界接触。

但是这两者打破了这个常规,大胆的走出去,任意被世人嘲笑,也许片子的主题就是希望人们不要在意世人的目光。

这样的“低智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低智商,而是希望正常人在面对
世界和生活时,能够大智若愚。

相比之下,雨人则是社会的特殊人群——自闭症患者,他们智商并不低,只是无法与人类相处而已,这是一种先天的疾病,而且以目前的医学手段,也不能治愈。

霍夫曼在雨人的塑造上,可以说煞费苦心,他曾亲自跑去医院,观察这类人的举动。

雨人把自己封闭在内心深处,孤独的玩乐着,他的举动被其弟弟(汤姆克鲁斯扮演)视为“白痴”,但就是这样的“白痴”,让他在赌场了风光无限,让他明白了逝去父亲对自己的爱,所以他并不是“白痴”,而是引导者。

导演所要传达的就是一个有关爱的主题,之所以围绕着一个自闭症患者而展开,就是想要表达这些“低智商”人群需要关心,关心他们的同时,也治愈了我们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