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三(五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水平三(五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

水平三(五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

水平三(五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水平三(五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旧铺小学陈新福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运用多种练习手段与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会原地运球的基本技术动作。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力求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满足运动需求。

二、教材分析篮球运动是一项集跑、跳、投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本次课的篮球原地运球符合五年级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集体性与趣味性,能很好的促进学生奔跑、灵敏、反应、协调等能力。

有利于五年级小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对自我、群体和社会责任感。

三、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水平三(五年级)的学生,学生活泼好动,朝气蓬勃,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贯穿课的始终,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积极性,发挥创造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90%以上的学生了解篮球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并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85%以上的学生掌握手指分开,掌心空出的运球技术。

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遵守规则、团队合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及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手指分开,指根触球,掌心空出。

难点:对球的控制能力。

六、教学过程1.开始热身部分通过教师展示的转球,有效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对学习篮球产生欲望。

通过情境导入,将学生带入“篮球俱乐部”的情境中。

教师带学生进行慢跑、熟悉球性练习以及篮球操使学生动起来、热起来,为主教材做好铺垫。

2.学练提高部分(1)教师利用挂图进行讲解示范,使学生对篮球原地运球产生直观的印象。

水平三(五年级)体育《篮球:原地运球》公开课教案

水平三(五年级)体育《篮球:原地运球》公开课教案
3、陶冶情操目标: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创新,展现自我、互尊互爱、小组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
重点
运球时手指及指根部位拨球,手腕柔和,眼睛注视方向。
教学
难点
运球中协调用力及控制球的能力。
课的
过程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学法
组织形式与要求
时间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激情导入
4、宣布课的内容
::::
Λ∙∙•
•••
要求:互相观察,互相纠错。
5、
••••
••••
•∙¼•••••
••••
要求:积极参与,认真练习,达到运动量,初步掌握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
1分

2分钟
15分

5、戏球比赛
6、尝试左手运球;高、低运球
6、学生听老师的鼓声尝试一下原地高、低运球
7、拓展练习
(1)学生尝试换手运球;
(2)学生尝试行进间运球;(3)学生尝试变向运球;(4)学生尝试进行高、低运球。
组织形式:
1.展示技术动作队形
O
要求:认真听、仔细想
2分钟
基本部分
手臂动作:运球时,五指张开,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及手掌的外缘触球,掌心不触球。低运球时,主要以腕关节为轴,用手腕、手指的力量运球;高运球时,主要以肘关节为轴,用前臂和腕、指的力量运球。
2、强调原地运球教学重点、难点。
3、单人原地运球练习随音乐节奏运球,运球纠错,运球喊数,运球看手势
1、鸣哨示意拓展练习结束,播放音乐,老师开始数数,调动学生快速集合的积极性。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及方法。
3、组织学生开始游戏比赛。

五年级体育课教案小篮球:原地运球

五年级体育课教案小篮球:原地运球
2、学生集体练习。
3、学生分组练习。
4X8
18

顺序
教学内容
场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游戏:
长江黄河
规则:
1、分成两组面对面站立。
2、听到口令及时进行追拍,但不得用力推人。
3、被追到就算失败。
4、找学生表演。
1、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
2、学生练习比赛。
3、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
4神饱满动作轻松整齐一致
五年级体育课教案
时间
第九周
课型
三课时
内容
1、小篮球:原地运球;2、游戏:挑战应战
目的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篮球的基本技术,知道一些基本术语。。
2、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的正确姿势和集体主义精神的良好习惯。
3、通过游戏练习,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和诚实的品质。
顺序
教学内容
场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听讲游戏规则。
2、学生练习比赛。
3、分组比赛。
2/3
9





一、放松;
二、小结;
三、下课
1、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1、认真听讲,精神饱满。
2、下课。
1
3









4、师生一同练习。
1、学生站四列横队。
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关查。
3、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
4、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
1
1
2

中班体育教案《原地运球》

中班体育教案《原地运球》

中班体育教案《原地运球》中班体育教案《原地运球》篇11、学习用按压方法作原地运球。

2、初步学会手掌粘球的缓冲动作。

3、锻炼股四头肌的静力性。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物质准备:篮球若干个。

一、热身运动。

带领幼儿排四个纵队,根据节奏做热身运动。

二、活动导入,教师示范。

1、以和篮球宝宝一起玩导入活动。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和篮球宝宝做游戏。

(2)请个别幼儿先上前试着原地运球。

要求其他幼儿认真观察,他们是怎么拍球的,拍的好不好,好在哪里?(3)组织讨论。

2、教师示范原地运球,注意手掌粘球的动作,幼儿认真观察。

3、请个别幼儿尝试运球,教师从旁指导。

注意:1)用按压方式运球;2)注意手掌粘球的.缓冲动作。

3)脚要像大树生了根一样,在原地不动。

4)幼儿练习原地运球,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1、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

2、请幼儿有序地回教室,喝水、擦汗。

教学反思: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

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中班体育教案《原地运球》篇2一、指导思想本课的教学设计思想: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课的设计抓住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等特点,将简单枯燥的《原地运球》一开始教师“耍帅”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再通过情境教学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的各环节都针对学生的不同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拼搏,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择水平三篮球教学部分内容,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

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儿童少年观察、判断、快速反应的能力,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篮球运动的对抗性,有利于学生在经历挫折和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科学版体育五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1

科学版体育五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1

科学版体育五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选自科学版体育五年级教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

原地运球是篮球运动中的基础动作,对于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增强球感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详细的动作描述和图示,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篮球基础,对篮球运动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原地运球方面还存在动作不规范、控球能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的控球能力,提高球感。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体育锻炼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

2.教学难点:原地运球时的手部动作和身体协调。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原地运球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2.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比赛法:设置趣味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原地运球技能。

六. 教学准备1.篮球场地一个。

2.篮球若干个。

3.教学音响设备。

4.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篮球基础知识,如篮球场地的尺寸、篮球的基本技巧等。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原地运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包括手部动作、身体协调等方面。

同时,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原地运球的特点,如手部按压篮球的部位、手腕的运用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的手部动作和身体协调,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练习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提高难度,如增加运球速度、变换手部动作等。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趣味比赛,如“运球接力”、“运球穿越障碍”等。

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原地运球技能。

比赛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小学体育课教案《原地运球》三篇

小学体育课教案《原地运球》三篇

【导语】篮球进攻永远离不开的就是运球。

就算你是个纯投⼿,也不可能完全不掌握⼀点运球的基本技术。

所以运球就成为了⼤家最关注的东西,也是最在乎的东西。

娴熟的运球不但能让你的进攻更为犀利,⽽且观赏性更强,变化更多,配合节奏的变化和爆发⼒的运⽤,往往让防守队员的防守阵型搅的四分五裂。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的指导思想。

以学⽣的发展需要为中⼼,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励学⽣通过练习与体验,探寻和纠正技能动作,启发学⽣⾃学⾃练、互帮互学,并逐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促进学⽣学习能⼒的提⾼。

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章显学⽣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序的组织教学。

关注学⽣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在与同伴的合作学习中得到技能的逐步提⾼,⼼⾥的愉悦与满⾜。

在教学过程中学⽣初步体会练中⽣疑、练中思疑、练中释疑的体育学习⽅法,培养学⽣终⾝体育意识。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选⾃⼈教版⼩学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册,内容是⼩篮球:原地运球和游戏:前赴后继。

(三)单元课次: ⼩篮球原地运球单元共安排3课次,本课是第3课次。

单元计划: 第⼀课次:初步学习篮球基本站姿、双⼿持球的⽅法,重点进⾏1—2种熟悉球性的练习,使85%的学⽣基本掌握1—2种的熟悉球性的练习⽅法。

第⼆课次:进⼀步进⾏熟悉球性的巩固练习,重点学习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使80%的学⽣正确掌握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

第三课次:进⼀步进⾏原地运球的巩固练习,重点练习与纠正原地运球低头运球的错误动作,使80%的学⽣能都抬起头来运球。

(四)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在⼈教版教材中,⼩篮球从四年级开始出现⾄六年级,技术动作呈由易到难的递进,是⼩学球类教材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学⽣年龄特点,⼩学篮球教学,主要抓熟悉球性、脚步移动、传接球、运球和投篮等最常⽤的⼏项主要技术动作进⾏教学,重点以学习基本技术和技能,提⾼⾝体基本活动能⼒为主,⽬的是使学⽣初步掌握基本技术,懂得⼀点⽐赛规则,培养篮球运动兴趣,引导学⽣积极参与,主动学练。

教研活动篮球原地运球(3篇)

教研活动篮球原地运球(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全民喜爱的体育运动,在我国校园中尤为普及。

原地运球作为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篮球水平、培养运动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质量,我校特开展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实践研究,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活动目标1. 了解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的原地运球教学方案。

3. 提高教师对原地运球教学的认识,提升教学水平。

4. 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

三、活动内容1. 原地运球基本技巧讲解2. 原地运球训练方法探讨3. 教学案例分享4. 教学反思与改进四、活动过程(一)原地运球基本技巧讲解1. 球员应站在篮球场中央,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曲。

2. 双手将篮球握在胸前,手指自然分开,掌心相对。

3. 以右手运球为例,将篮球从胸前推出,用手指和手腕的力量将球控制在胸前。

4. 左手同理,注意手指和手腕的协调配合。

5. 运球时,球应始终在胸前,避免触地。

(二)原地运球训练方法探讨1. 初级训练:球员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原地运球练习,熟悉基本技巧。

2. 中级训练:球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原地运球,提高球感和耐力。

3. 高级训练:球员在行进中或面对防守者的情况下进行原地运球,提高实战能力。

(三)教学案例分享1. 案例一:通过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设置“运球接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原地运球。

2. 案例二:采用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训练。

3. 案例三:结合实际比赛场景,让学生在模拟比赛中练习原地运球,提高实战能力。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加强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4. 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为提高篮球技能奠定基础。

小学体育公开课《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公开课《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公开课《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本课依据《体育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学习、实践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运动技能、参与体育活动。

体育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重视体现课堂教学的手段多样性,积极创设符合学生身心、兴趣特点的体育教学课堂氛围,为教学目标服务。

教材分析: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们的奔跑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身体灵敏性;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竞争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对参与篮球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但是他们对篮球运动的知识了解的不多,对篮球技能初次接受,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造成学生学习状况的差异性。

因此在教学中我重点以简单化的各种方式的原地运球动作,提高学生活动兴趣,在实践中增长学生运球能力,采用游戏练习和竞赛练习、小组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培养他们进一步参与篮球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1.进一步使学生熟悉篮球的球性;2.学习原地运球动作技术,让85%左右的学生掌握该动作技术要领;3.多样性练习提升篮球原地运球时的兴趣,培养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原地运球动作要领难点:对球的掌控能力设计思路:进一步熟悉篮球的球性,学习“原地运球”的动作技能,在多样化的练习中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

开始部分的“布置任务与热身”,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实践与提高部分通过让学生熟悉球性的同时达到热身的效果,同时也为主教材做好铺垫,接下来的的讲练结合,多样性运球实践环节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能力。

结束部分的小游戏,利用比赛竞争的方法回收器材的同时激发学生游戏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单元教学设计教材篮球——原地运球总课时 3次课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掌握简单的原地运球技术; 2.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反应能力; 3.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增强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三(五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
旧铺小学陈新福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运用多种练习手段与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会原地运球的基本技术动作。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力求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满足运动需求。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跑、跳、投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本次课的篮球原地运球符合五年级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集体性与趣味性,能很好的促进学生奔跑、灵敏、反应、协调等能力。

有利于五年级小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对自我、群体和社会责任感。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水平三(五年级)的学生,学生活泼好动,朝气蓬勃,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贯穿课的始终,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积极性,发挥创造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90%以上的学生了解篮球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并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85%以上的学生掌握手指分开,掌心空出的运球技术。

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遵守规则、团队合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及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手指分开,指根触球,掌心空出。

难点:对球的控制能力。

六、教学过程
1.开始热身部分
通过教师展示的转球,有效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对学习篮球产生欲望。

通过情境导入,将学生带入“篮球俱乐部”的情境中。

教师带学生进行慢跑、熟悉球性练习以及篮球操使学生动起来、热起来,为主教材做好铺垫。

2.学练提高部分
(1)教师利用挂图进行讲解示范,使学生对篮球原地运球产生直观的印象。

运用“贴贴纸”小道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一方面有效地帮助学生体验按拍球的部位。

(2)采用“两人一组”练习、“同学,同学,几点钟”游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更好的巩固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

(3)小组合作发明,才艺比拼——各种方式的运球这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4)“技巧赛”游戏,将本课的课堂氛围带入高潮。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游戏。

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乐,充分体验游戏的乐趣。

3.整理恢复部分
在舒缓的音乐伴奏下,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放松练习,积极恢复,调整身心。

最后教师用激励的语言总结评价,激起学生对今后学习的热情。

七、教学效果与运动负荷预计:
1.预计85%以上的学生能掌握原地运球技术。

2.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14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2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45%左右。

八、场地器材的布置回收
1.场地器材:篮球场1个,音响1台,篮球40个,呼啦圈8个,障碍物12个,贴贴纸若干。

2.场地器材回收:各小组组长留下了帮忙收拾器材。

水平三(五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班级:五年级人数:40人课次:1 授课老师:陈新福指导老师:黄毅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