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 阅读训练三 (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必读书阅读】训练题三(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必读书阅读】训练题三(附答案)一阅读任务。
《格林童话》第一部分:《灰姑娘》《白雪公主》《狼和七只小山羊》《亨塞尔与格莱特》《自动上菜的桌子、吐金子的毛驴和自个儿从口袋里蹦出来的棒槌》。
二名著导读。
1.《格林童话》是由__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_(国家)民间故事编写而成的,是一部享誉世界的童话集,其中许多故事充满着美与丑、______与恶。
2.《灰姑娘》《白雪公主》《亨塞尔与格莱特》都是以主人公的__________为童话的题目,《自动上菜的桌子、吐金子的毛驴和自个儿从口袋里蹦出来的棒槌》是以__________为题目,这些童话都体现了作者丰富的__________和童话世界的神奇。
3.根据童话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白雪公主》中王后派人将白雪公主带到森林里,但那个人并没有杀公主,而是让公主自己去逃生。
( )(2)《狼和七只小山羊》中羊妈妈回来后趁狼睡着时用剪刀剪开狼的肚子,救出了五只小羊。
( )4.将下列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三精彩片段阅读。
白雪公主(节选)白雪公主渐渐长大,越来越美丽,到了七岁的时候,美丽得像晴天,而且比王后还美。
有一次,王后问镜子:“墙上的小镜子,小镜子,谁是全国最美丽的女人?”镜子回答说:“王后啊,这里是你最美丽,但是白雪公主比你美丽一千倍呢!”王后大吃一惊,气得头昏眼花。
从此,她看见白雪公主心里就难受,她痛恨她,妒忌和骄傲像一把野草在心里越长越高,使她日夜不得安宁。
有一天,她喊了一个猎人来,说:“我不喜欢这个女儿在我的眼前,你把她带到森林里去。
杀死她,把她的肺和肝,拿给我做证据。
”猎人只好服从她的命令,把白雪公主带走了,他抽出刀来,刚要刺向白雪公主的纯洁的心,她哭了起来,说:“啊,亲爱的猎人,饶了我吧!我要跑到荒野的森林里去,永远不回家。
”因为她长得非常美丽,猎人同情她,说:“可怜的孩子,你走吧!”他想:“反正野兽马上会吃掉她的。
部编版40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五花山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
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
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_____季的山的景色。
(4分)2、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
(3分)3、画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
(3分)2.夏季的小兴安岭夏天的小兴安岭,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山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向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真象个美丽的大花坛。
……”1、这是一段写小兴安岭——————的景色。
2、这一段共有—————句话。
先写—————,接着描绘————,然后描写———,最后写—————。
3、这一段话有二个比喻句。
一句把————比作————,另一句把————比作———。
3.三个和尚(shàng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g 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 )里。
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pú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课内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寒山:生:坐:红于:_________ 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4.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象?()A.初秋。
B.深秋。
(二)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和:白银盘:青螺:3.“潭面无风镜未磨”指的是湖面,像。
古代铜做的镜子,需要,才能保持光亮。
4.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大青树下的小学》片段,回答问题。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了,鸟儿不()了,蝴蝶()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我能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
2.读了这段课文,小问号想知道明明是写同学们课上课下的情景,为什么还要写小动物呢?我来回答:这样写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这些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为学校增添了的气氛;二是突出了孩子们读书读得,读得,读得;三是突出了下课后孩子们引得小动物们心生羡慕,前来看热闹。
3.我能写出这段课文提到的那些小动物。
4.我很喜欢这个小学,因为:三、阅读《灰雀》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
他每天到公园散步。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必读书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共4套)

必读书阅读训练一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一、阅读任务:阅读《小兵张嘎》第一至第五章内容。
二、名著导读:1.填一填:(1)【整体感知】《小兵张嘎》的作者是__________。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名叫__________,是一个年纪只有__________的男孩。
(2)【提取信息】《小兵张嘎》的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A.抗日战争时期沙家浜B.解放战争时期白洋淀C.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D.解放战争时期沙家浜(3)【提取信息】在第三、第四章中,和嘎子相依为命的奶奶为掩护八路军侦察排长()而被鬼子杀害了。
A.老罗叔(罗金保)B.老钟叔(钟亮)C.纯刚大伯D.钱云清2.【整体感知】根据《小兵张嘎》前五章的内容,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三、精彩片段:第五章(节选)①小嘎子决心要当八路军了。
可是,第二天他忽又起了个怪念头:想进城。
②这念头很是猛烈,竟像驾着坦克冲来的,连纯刚大伯都劝他不住。
他一口咬定说,要去找嫁在城里的老姑,好告诉她奶奶的丧信儿,顺便再要点钱花。
然而,他心里却是在想:必得去打听打听老钟叔的下落,就手儿探一探虚实吉凶。
若是机会凑巧,还兴许偷他鬼子一条枪呢。
那一来,可就不怕八路军嫌我小了。
③他吃过早饭,谢过纯刚大伯,又在奶奶的新坟上磕了俩头,便把“张嘴灯”别在腰里,背起个小草筐,拿起短把镰,青裤白褂,光着脚丫,径直沿着蜿蜒的六郎堤,朝城里走去。
④这是一个晴朗的好天儿。
堤两边全是海似的绿油油的庄稼:旱地上,大多是高粱、棒子,已有半人来高,茁壮得像一排排的勇士;淀边上,大多是稻子和苎麻,绿叶儿映着清水,蛤蟆和蜻蜓在上下逗闹。
往远看,那一湾湛清清的淀水,直向天边上伸展过去,钻到一堆白云下面去了。
近处的沟边堤沿,则全给苇子和红荆占满了,青草棵没有地方可挤,就一直铺排到堤顶上来。
“纺织娘”和蛐蛐儿你飞我跳,不断弹落草叶上的露珠儿。
太阳还未升高,空气是多么凉爽啊!然而,扫兴的却是夹堤的两行杨柳,那原本是葱茏茂密青翠成荫的,不想在“扫荡”中都给鬼子砍去了树梢,单剩下些光秃秃的树桄(ɡuànɡ)子,残废似的直愣愣站着,仿佛一幅风景画上,给人抹了几道子黑。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全套)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全套)三年级阅读理解(一)春联XXX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上了红红的春联。
红色的春联为严冬增添了暖意,也为人们带来了喜气。
春节写春联、贴春联,是我国特有的年俗。
传说,很久以前有“XXX”和“XXX”两兄弟,用桃枝为百姓驱除恶鬼。
后来,人们就将他俩的画像或名字写在桃木板上,然后挂在门上,以保平安。
这就是最早的门神了。
再后来,门神简化成一张红纸,上面写着XXX和XXX的名字。
如今,红纸上的两个名字慢慢换成了一些吉祥语,如“招财进宝”“喜迎新春”等。
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春联了。
1、照样子,写两个春联上的吉祥语。
(四字词语)招财进宝、________、________2、仔细阅读短文,完成思维导图。
想一想,方框的括号里应该填什么?(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红纸上的两个名字换成了一些吉祥语,成为我们熟悉的春联。
②人们将XXX和XXX的画像或名字写在桃木板上,挂在门上。
③在红纸上写上XXX和XXX的名字。
3、把以下春联连起来。
新年纳余庆________春满乾坤福满门爆竹一声除旧________嘉节号长春XXX增岁月人增寿________桃符万象更新(二)XXX①梅、XXX、菊、竹并称为“国画四君子”。
②梅的花瓣多为五片,所以梅花又叫“五福花”。
梅花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
③梅花的美,不在一朵,而在一群。
她盛开时,一团团一簇簇,缀满枝头,给人以暖和的感觉。
深冬初春时赏梅,会有一种强烈热闹的氛围,让人感觉不到天气的冷峭。
她那不畏寒冷、傲霜斗雪的精神及清雅高洁的形象,素来为中国人尊崇。
④人们还把梅花与挺拔的松树、秀丽的翠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⑤我国画家历来喜欢XXX,但要画好并不易,因为“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1、填空。
①梅、兰、菊、竹并称为“________”。
②梅花又叫“________”,象征着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本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的课外阅读训练汇总及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汇总及答案一、牛顿卖菜英国有名物理学家牛顿,十一岁就死了父亲,由母亲带着他和四个弟弟回到乡村。
为生活所迫,牛顿停了学,和母亲一同下地种菜。
每逢赶集,就由牛顿挑着满满的一担菜到集上去卖。
一天,市集上人群熙(xi)熙攘攘(rang),有卖杂货的,有售土产的,有摆地摊的,人们讲价还价,十分喧闹。
但是,在远离市集的街尾一家药铺门口的篱笆(liba)外,放着一副菜担子。
菜担子为何要放在这样冷淡的地方?菜担子里装满新鲜蔬菜,却不见卖菜人。
顾客们自选自挑,临到付款(kuan)时,有人大叫一声:“这是谁卖的菜?”这时从篱笆侧面走过来一位少年,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书。
他接过菜款数也不数,就往兜(dou)里一塞,又走开看他的书去了。
这担菜就连三分之一的钱也充公到。
有一次卖菜时,挑到半路上,突然刮起狂风,牛顿兴致大发,张开双臂,一会儿顺着风走,一会儿逆着风跑,嘴里还不断地数,认真丈量走过的距离。
本来他在计算风速,等他想起菜担时,已经只剩下一根扁担了。
有人说科学家都是怪人,其实不怪。
他们念书、想科学、学科学常常入了迷,其余事情都不放在内心。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人来人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淡: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第二自然段第 1句主要写。
第2、3、4句写。
牛顿为何把这担菜放在冷淡的地方?。
3、课文第三自然段主要写。
“兴致大发”中的“兴致”应理解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A、牛顿对突但是来的狂风感觉好奇、喜悦,因此很有兴趣。
B、牛顿感觉这是一个计算风速的好时机,因此很有兴趣。
4、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二、秋季凉快的秋季来了,天高云淡,秋风习习。
大地穿上了一件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杨树叶和娇艳的枫树叶飘落下来,仿佛是几个载歌载舞的彩色蝴蝶。
固然寒霜降临,可松树爷爷还衣着它那碧绿的长袍,显得更为葱翠。
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琳琅满目。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5篇)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5篇)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麻雀学飞麻雀妈妈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飞行.(xíng háng)家,到处.(chǔ chù)打听哪里有好老师。
听说雄鹰老师飞得高,飞得远,麻雀妈妈就把小麻雀送进了“雄鹰学校”。
小麻雀学习不专心,上课老说话,鹰老师说什么,它根本没听进去。
练习飞行时,小麻雀东瞧瞧,西看看,小鹰们飞上了天空,小麻雀还在草丛里玩。
期末考试,小鹰们都.(dū dōu)飞得很高,小麻雀却只能飞到矮墙上。
麻雀妈妈问燕子:“大家都说雄鹰老师教.(jiào jiāo)得好,我的孩子怎么飞不高呢?”燕子说:“如果学生不肯勤学苦练,老师教得好,又有什么用呢?”1.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音节划上横线。
2.从文中找出小麻雀学习不专心的句子画上“____”。
3.麻雀妈妈把小麻雀送进“雄鹰学校”的原因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的孩子怎么飞不高?”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了这篇有趣的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一个在巴黎旅游的外国人,在车站附近遇到一个街头卖艺者,其琴声悠扬,令人感伤,吸引不少行人。
拉完一曲,周围的人纷纷向钱罐里丢钱,有的面额还不小。
转眼工夫,钱已装满了罐子。
但卖艺者的脸上并没有一丝欣喜的表情。
“已赚到不少钱了,他为什么还不快乐?”旅游者望着卖艺人那依旧忧郁的面孔,疑惑地问。
“也许他需要掌声吧。
”他的朋友谈谈地说了一句。
旅游者的心被触动了,她缓缓抬起手来,为之鼓掌。
果然,卖艺人那张黯淡消瘦的脸慢慢绽开了,眼睛里还溢出了感激的泪水。
不错,卖艺者心底最终期待的是掌声!钱只不过是别人因可怜他而给予的一种恩赐,而掌声则是他对人生经历的赞许和鼓励,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无私认可。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主题阅读训练(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主题阅读训练第三单元阅读主题本组教材安排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以“遨游汉字王国”为主题,安排了“汉字真有趣”和“我爱你,汉字”两部分教学内容。
“汉字真有趣”通过“字谜七则”“门内添‘活’字”“有趣的谐音”“‘枇杷’和‘琵琶’”“有趣的形声字”等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开展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等。
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
“我爱你,汉字”安排了“汉字字体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书法欣赏”“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等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的历史或汉字书法,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写一写,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如,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
指导学生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
阅读方法1.从“有趣”走向“可爱”。
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有趣,更应感受到汉字与生俱来的历史的温度和生命的气息,并升华凝聚对汉字的真诚的爱。
2. 从书本走向生活。
学生在活动时除从书本里寻找相关素材外,还可以引导他们到现实生活里去找,把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3. 从自主走向自觉。
应该充分发挥学生活动的自主性,让自主的活动变成学生深入学习的自觉行为。
精彩片段阅读《有趣的形声字》片段。
天上三光日月星,在甲骨文里,日和月都只用一个形体来表示,星星的特点是数量多,所以一开始用三个三个相同的形体来表示,以便跟日月相区别。
但问题是,这些简单的形体能表示的事物太多了,三块石头、三个拳头……谁说一定就是星星呢?于是,古人就在原来的字形上加了一个声符“生”。
强化了字音,就能把“星”和其他事物区分开了。
1.读完语段后,我们知道了象形字的缺点是()。
A.不便于区分事物B.形态不好看2.这段话主要为我们介绍了。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A.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训练三
(一)非雪天不能读书
读书不分四时。
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具一番风情;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
而我半生读书,都似乎与杏花、春雨、莲叶无缘,飘满记忆中的是山乡茅屋的一天风雪。
我年少时即插队山区,那里地旷人稀,劳动很紧张,每年繁忙的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常常是忙得两头摸黑。
虽然有时雨天不出工,但能够留给我读书的时间毕竟太少,也太零碎。
只有冬天,对我来说是奢侈(shē chǐ)的日子,会有整把整把的时日供我闭户读书,我可以在火炉里煨上几只红薯,让书香伴着苗条。
书读足了,就从灰烬里拔出几只又香又烫的红薯香来吃,吃饭后又翻开喜爱的书来读。
这种时日,我往往将平日里想读而无暇读的书堆满一床,逐本读过去,或者将一年中零零散散读过的书全翻出来,恣意地重读一遍。
雪夜读书在我也是欢乐的事。
一炉红火,满室雪光,四野静谧(mì)的落雪声,我时而默诵,时而低吟,一直到雄鸡初啼才恋恋不舍地吹灯睡觉。
现在回想起来,我生平所读的书,在那些雪天里读的最多,也记忆最深。
我常常思忖:为什么我一回忆起读书的生活,总是想到那些苦寒的雪天?难道我就没有杨柳岸边书相伴的日子吗?难道我今天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读书不值得留恋吗?可是近年来我的读书成了消遣,早期的锐志没有,更常常禁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
许多书买来,一堆一堆还没翻过,有些只看了开头的几页就再也没有碰过。
现在我似乎懂了:人的一生,可用来读
书的日子数来不少,但真正用在读书上的时间却不多。
读书,是需要一点生存压力的。
清人袁枚在《黄生借书说》里道,年轻时因家贫,他如饥似渴地借书读,做官后,生活安顺,书也“俸去书来”容易得到了,反而“素蟫灰丝,时蒙卷轴”,读书的时间反倒不多了。
袁枚说的是书非借不能读,而我则想说书非雪天不能读。
寒冬,是时令的雪天;艰难逆境,是人生的雪天;清静寡欲,是情志的雪天。
雪天读书,正如旅人在风雪之夜里对家园的思念,更有一翻神思的投入和彻骨的深味。
1.根据拼音,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1)wúxiá()(2)xiāo qiǎn
()
(3)yòu huò()(4)sīcǔn
()
2.第1段中,“有接天莲叶相伴”一句,是由朝诗人的诗句
“”转化而来。
3.第1段中“一天风雪”中“一天”的意思是;第4段
中“恋恋不舍”一词体现出一种感情,它与本段中“”
一词相呼应。
4.“奢侈”的本义是花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它在第3段中如何理解?
5.综观全文,题目中的“雪天”既指的雪天,也指的
雪天和的雪天。
(二)听诊器古今谈
一个圆圆的金属探头,连接着一根橡皮管子,然后分
叉,分别通过两个金属耳塞一直接入到医生的耳朵里——
这就是听诊器。
听诊器作为医生的诊断设备,从它诞生的
那天起,就从没改变过这一形象。
今天,听诊器终于要旧貌换新颜了。
200多年前,法国医生雷恩·郎内克想通过听病人脏器所发出的声音,来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诊断。
于是他动手制作了24节圆纸筒,组装成一个能够帮助他听清病人脏器声音的筒易器具——这就是人类医学史上的第一个听诊器。
200多年过去了,不论是在外形上,还是在功能上,听诊器都没有发生决定性的改变。
在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美国一家公司推出了全新概念的电子听诊器。
传统的听诊器无法捕捉到脏器发出的一些微弱但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使医生无法及时做出诊断,电子听诊器正是针对传统听诊器的这一不足而研制开发的。
电子听诊器配置的电脑芯片,能够使脏器等发出微弱的生物声放大14倍,从而使医生不会错过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更加易于判断心肺等器官可能发生的病变。
以前,在杂乱的事故现场、繁忙的急救室以及嘈杂的救护车上,使用传统的听诊器来进行有效的诊断,几乎是不可能的。
随着电子听诊器的产生,外科医生们的这一烦恼将成为历史。
1.根据拼音和句意写出汉字:
电子听诊器可以在cáo()杂的救护车上进行有效的zhěn
()断。
2.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文章题目意思。
3.文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4.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传统听诊器与电子听诊器的特点。
传统听诊器:
电子吸诊器:
5.理解句子:
①今天,听诊器终于要旧貌换新颜了。
(听诊器的“旧貌”“新颜”各指什么?“旧貌换新颜”是什么意思?)
②外科医生们的这一烦恼将成为历史。
(“这一烦恼”指什么?“成为历史”是什么意思?)
6.“电子听诊器正是针对传统听诊器的这一不足而研制开发的”一句中
“这一不足”指的是什么?
阅读训练三
(一)1.(1)无暇(2)消遣(3)诱惑(4)思忖
2.唐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
3.满天欢乐
4.可以有很多的时日闭门读书,享受读书带给我的无限乐趣。
5.时令人生情志
(二)1.嘈诊
2.介绍从古到今听诊器的演变。
3.解释说明。
4.传统听诊器:能听清病人脏器的声音,但无法捕捉到一些微弱却
非常重要的生物声。
电子听诊器:能使脏器等发出的微弱的生物声放大14倍。
5.①“旧貌”指用24节圆纸筒,组装成一个能够帮助他听清病人脏
器声音的筒易器具;“新颜”指一个圆圆的金属探头,连接着一根
橡皮管子,然后分叉,分别通过两个金属耳塞一直接入到医生的
耳朵里——这就是听诊器。
“旧貌换新颜”指的是听诊器从外形和
功能上发生决定性的改变。
②“这一烦恼”指在杂乱的事故现场、繁忙的急救室以及嘈杂的救护
车上,使用传统的听诊器来进行有效的诊断,几乎是不可能的。
“成
为历史”指成为过去的事实,现在对这个问题有了解决办法。
6.“这一不足”指的是传统听诊器无法捕捉到脏器发出的一些微弱
但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使医生无法及时做出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