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六大支柱产业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文旅产业模式、融合驱动机制与发展路径——以新疆昌吉州为例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文旅产业模式、融合驱动机制与发展路径——以新疆昌吉州为例

农业展望,2024,20(4):62-67.Agricultural Outlook赵丽娟(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昌吉831100)摘要:农文旅融合发展有助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民族地区特色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重要路径。

针对当前研究关于农文旅产业模式与融合驱动机制剖析不深入问题,本研究以新疆昌吉州的幸福村葫芦文创产业、月亮地村古村落民宿群、半截沟镇旱地大麦种植业、玛纳斯县葡萄酿酒产业开展多案例分析发现,昌吉州以特色种植业的多功能性,融合工艺民俗文化与休闲观光旅游作为农文旅产业模式,以规划布局、公共服务支撑、产业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为驱动力,从示范带动到整体推进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然而,与国内多数农文旅融合产业一样,昌吉州面临农文旅融合层次偏低、多数特色产业未融合发展以及高端人才短缺等共性发展难题。

基于此,未来中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为特色产业资源整合、农文旅跨域纵深融合以及复合型人才引进等。

关键词:农文旅融合;驱动机制;产业模式;发展路径;乡村振兴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culture and tourism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the overall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which is an important path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aracteristic resource advantages into industrial advantages in areas with large ethnic minority populations.In view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s on the agri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model and integration driving mechanism analysis were not in-depth,a number of case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in Xingfu village gourd cultural and收稿日期:基金项目:联系方式:Industrial Mode,Integration Driving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Path of Agriculture,Culture and Tour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A Case Study of Changji Hui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Xinjiang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文旅产业模式、融合驱动机制与发展路径———以新疆昌吉州为例(Xinjia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Changji 831100,Xinjiang )Zhao Lijuan2023-06-18昌吉州社科联重点课题“基于乡村振兴的昌吉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内生动能与外部赋能研究”(23ZSKL014)赵丽娟,E-mail :**********************620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纳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整体框架[1]。

2001年昌吉回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昌吉回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完成预算的124.37%;地方财政支出11.88亿元,比上年增长34.54%,完成预算的97.70%。
蕃茄酱(吨) 59096 -28.7
食用植物油(吨) 89849 4.19
配混合饲料(吨) 217883 60万千伏安) 967.34 57.16
交流电动机(万千瓦) 12.47 -8.31
产销衔接情况好于上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4.6%,比上年上升1.9个百分点。其中:州属比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
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6.80%。其中:州属工业完成增加值23.39亿元,增长19.98%。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19.39亿元,比上年增长18.86%。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除原煤、棉纱、发电量、番茄酱、机制纸板、交流电动机等产品下降外,其它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如下:
市场物价总体水平稳中趋升,扭转了近三年来物价持续下降的不利局面。2001年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累计分别上涨2.7%和1.9%,分别比上年上涨5.0和2.0个百分点。食品类、居住类、交通和通讯类价格的上涨成为拉动总体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
昌吉市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期为100)如下: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2.7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下降。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89.81%,比上年下降0.13个百分点。被考核的七项经济效益指标中除产品销售率和资产负债率外均不如上年。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50834元/人,比上年下降2.46%;产品销售率96%,上升4.05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6.63%,下降0.03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98.39%,与上年持平;资产负债率72.97%,上升1.99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1.25次/年,下降0.07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5.20%,下降1个百分点。企业亏损状况仍未得到有效缓解,亏损面加剧,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中,亏损企业56家,亏损面达45.16%;盈利企业盈利额上升2.63%,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14.67%,盈亏相抵后净盈利1.66亿元,比上年下降42.76%。

昌吉回族自治州矿产资源概况

昌吉回族自治州矿产资源概况

昌吉回族⾃治州矿产资源概况概述昌吉回族⾃治州位于天⼭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

⾃治州东北部与蒙古⼈民共和国交界,全州总⾯积约7.75万平⽅千⽶。

区内已发现矿种32种,占⾃治区已发现矿种的23.2%。

其中固体矿产27种,有探明储量的20种,上表18种,矿产地135处。

其中⼤型矿床(含勘查区、井⽥)8处,中型矿床9处,⼩型矿床、矿点、矿化点118处。

煤、⽯墨为本区优势矿产,玛纳斯碧⽟为本区特⾊矿产。

⼆、能源矿产已发现的固体能源矿产包括煤和油页岩两种。

1、煤昌吉回族⾃治州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分布范围⼴、储量⼤、种类齐全、煤层厚、埋深较浅,开发利⽤条件优越。

种类有肥煤、⽓煤、弱粘结煤、不粘结煤、长焰煤等,区内包括15个井⽥、勘查区,其中⼤型4处,中型4处,⼩型7处。

本区煤矿勘查程度较低,⼤部分仅进⾏了普查,部分详查,铁⼚沟煤矿进⾏了勘探。

全区累计探明储量308.98亿吨,占全疆探明储量的32.20/0,居全疆第⼆。

1994年产煤577.03万吨,居全疆第⼆。

奇台县北⼭煤矿勘查区共含煤13层,单层厚1.04—29.07⽶,其中1号矿层厚26.36—29.07⽶,可采煤层13层,可采总厚度47—54⽶。

该煤矿埋藏浅,可露天开采。

煤种有不粘煤、长焰煤等, D级储量132.47亿吨。

2、油页岩发现油页岩3处,分布在吉⽊萨尔县⾲菜园⼦、⽶泉县芦草沟、⾩康市三⼯河,有⼤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1处。

三、⿊⾊⾦属矿产、发现⿊⾊⾦属矿产地9处。

其中铁矿6处,均为⼩型,品位TFe27.41—32.0%之间,开发利⽤价值不⼤;铬矿3处,其中⼩型1处,矿点2处, Cr203含量在25.22—36.58%之间,地表矿体⼰基本采尽。

四、有⾊⾦属矿产发现有⾊⾦属矿产地41处,矿种有铜、铅、锌、锡、锑。

其中铜矿37处,含⼩型20处,矿点、矿化点17处,主要集中在⽊垒县波斯坦、西地、奇台县乌伦布拉克铜矿区:铜多⾦属矿点3处,锡矿点1处。

各矿点规模⼩、品位低、⼯作程度差,仅适⽤于⼩规模民采。

昌吉市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调研报告

昌吉市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调研报告

昌吉市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调研报告近年来,昌吉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区、州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和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的理念紧抓国家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国家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加快新疆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以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以牧民定居工作为抓手,不断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促进牧区经济发展和牧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牧区建设。

一、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1、牧区人口及从业构成昌吉市现有两个纯牧业乡镇三个半农半牧乡镇。

牧民总户数3456户、总人口13756人,其中庙尔沟乡922户,3268人;阿什里乡2100户,8692人;榆树沟镇213户,870人;大西渠镇221户,926人。

牧区现有劳动力5878人,其中单纯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户数为1130户,占总户数的30%,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从事旅游业、外出经商、外出务工的总户数为1020户占牧区总户数的28%。

2、牧区畜牧业发展情况随着单纯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人数大幅度下降,从事半农半牧、旅游业、外出经商、外出务工的人数逐年上升,牧区经济稳步增长,牧民收入稳步提高。

2009年实现牧区经济总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畜牧业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14.5%;种植业收入3141万元,同比增长12%;二三产业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11%。

牲畜存栏25.2万头(只),出栏33.6万头(只),肉类总产量1.48万吨,鲜奶总产量2.3万吨,绵羊毛产量712吨,绒毛产量14吨。

牧区人均纯收入4950元,其中,定居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840元。

3、牧区种植业发展情况昌吉市牧区现有耕地近10万亩,已开发改良6.5万亩,其中建设高效节水滴灌地1万亩。

牧区农作物种植主要以饲料玉米、青贮玉米和小麦为主。

玉米、小麦和其它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为5:4:1。

2010年种植玉米3.25万亩,种植小麦2.6万亩,种植各类经济作物0.65万亩。

昌吉市的机遇与挑战课件

昌吉市的机遇与挑战课件
昌吉市的机遇与挑战课件
昌吉市的机遇
2、物产资源丰富 物产资源丰富
昌吉市境内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天然气、硫磺等,其中煤 炭资源地质蕴藏量达500亿吨,天然气储量面积100平方公里。 水储量19.88亿立方米,境内有大小冰川158条,面积60平方公 里,森林覆盖率10.3%,是新疆同时拥有一流水质、一流空气、 一流森林的县级市之一。与法国波尔多地区同处一个纬度,全 年日照时数2833小时,平均气温7.2度,独特的光热水土条件使 昌吉市成为最适宜种植番茄、葡萄、小麦的地区之一。境内以 南部自然风光、中部农家乐民俗风情和北部大漠探险为代表的 旅游景区和历史文化古迹,构成了绮丽自然风光与悠久历史文 化相得益彰的优美画面,在新疆被誉为“名吃之乡、休闲之都”
纯植物的绿色墙面,立柱栽培蔬菜和花卉,观叶植物和芳香植物等在这 里以奇妙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让你的五一旅游不虚此行。
昌吉市的机遇与挑战课件
昌吉市面临的挑战和不利因素
1、城市快速扩张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带来巨大压力。我市正处于城 市高速扩张期,建成区面积、居民数和流动人口数都在快速增长,文 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机构设置文化服务提供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 临着供不应求的矛盾。 2、文化体育基础薄弱,与全国同类城市的差距拉大到2015年,基本 建立覆盖全市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的服务功能明显 增强,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极大丰富,文化市场更趋完善,文化 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昌吉市的机遇
昌吉市境内野生动物资源品类众多,数量丰富。木本植物有云杉、 落叶松、山杨、桦树、花山楂、野蔷薇、忍冬、花楸、苦杨;平原 地区有沙枣、柳、山杨、青杨、钻天杨、白腊、榆树;沙漠地区有 红柳、梭梭。草本植物有苔草、珠芽蓼、鹅冠草、羽衣草、狐茅等; 平原地区有野苜蓿、雀麦、马蔺、羊茅、骆驼刺等;同时还生长着 贝母、党参、雪莲、甘草、阿魏、锁阳、大芸、麻黄、枸杞、苍耳 等药材植物一百余种。野生动植物有雪豹、蒙古野驴、北山羊等12 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有棕熊、石貂、黄牛、大头羊等42种国家 二类保护野生动物。

昌吉州六大支柱产业发展现状

昌吉州六大支柱产业发展现状

昌吉州六大支柱产业发展现状2021年,昌吉州工业总产值337.9亿元,其中:轻工业114.2亿元,重工业223.7亿元。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1.7亿元。

实现工业增加值87.4亿元,其中:轻工业21.0亿元,重工业66.4亿元。

其中规上增加值69.4亿元。

规模以上六大支柱产业中,煤电煤化工业增加值28.9亿元;有色金属冶炼业增加值3.7亿元;机电和新型建材制造业增加值8.2亿元;纺织业增加值6. 1亿元;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业工业增加值2.2亿元;食品加工业增加值13.2亿元。

以上六个支柱产业共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2.3亿元,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3%。

2021年昌吉州六大支柱产业集群发展情况六大支柱产业煤、电、煤化工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冶炼农产品精深加工机电、新型建材纺织业总计规模企业数 42+5+28=75 9 5 72 5+18=23 14+2=16 200 工业增加值(亿元)龙头企业数 28.9 2.2 3.7 13.2 8.2 6.1 62.3 5+3+2=10 1+2=3 2 10 2+8=10 3 38 集群发展情况已具雏形已具雏形已具雏形已具雏形已具雏形已具雏形已具雏形 (一)煤电煤化工产业:包括煤炭采掘业、煤电、煤化工三个行业。

煤炭采掘业:截止目前,全州有规模以上煤炭企业42户,自治州境内共有各类煤矿93处。

2021年煤炭产量1537.92万吨,占自治区煤炭产量的20%。

重点煤矿有新疆北山矿业、新疆屯宝矿业、木垒凯源煤矿、神东天龙五彩湾煤矿等公司,煤炭产业1集群已具雏形。

煤电:昌吉州是自治区的电力大州,火电装机200万千瓦以上,占自治区的 18.3%。

规模以上电力企业5户,主要有玛纳斯(天山电力玛纳斯发电厂123万千瓦)、昌吉市(华电昌吉热电25万千瓦)、阜康市(鲁能阜康热电25万千瓦)等发电企业,阜康华能2×13.5万千瓦、华电昌吉热电2×30万千瓦机组已开工建设,一批火电项目正在筹备,为西电东送打下基础,煤电产业集群已具雏形。

昌吉物流现状分析报告

昌吉物流现状分析报告

昌吉物流现状分析报告# 昌吉物流现状分析报告## 引言昌吉市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该地区的交通中心,物流业发展迅速。

本报告将对昌吉市物流现状进行分析,包括物流市场规模、运输网络、运输工具、运输效率、物流成本等方面,以期了解昌吉市物流业的发展潜力和问题所在。

## 一、物流市场规模昌吉市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昌吉市物流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占全市GDP的10%。

物流企业纷纷涌入昌吉市,竞争激烈。

然而,与昌吉市的经济增长相比,物流产业的增长速度较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综合来看,昌吉市物流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 二、运输网络昌吉市拥有发达的物流运输网络。

作为交通枢纽城市,昌吉市连接了中国内地与中亚国家的重要通道,包括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

这为昌吉市的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便利的物流通道。

同时,昌吉市政府积极推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和改造道路、建设货运站等。

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昌吉市的运输网络,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 三、运输工具昌吉市的物流运输工具多样化。

目前,昌吉市的物流运输主要以公路、铁路和航空为主,其中公路运输最为发达,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相对滞后。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昌吉市政府鼓励物流企业购置现代化运输工具,如大型货车、自动化装卸设备等。

这些新型工具能够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成本,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 四、运输效率昌吉市的物流运输效率较高。

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大部分物流企业已经实现了物流信息化管理,包括货物跟踪、仓储管理、运输计划等。

昌吉市的物流企业还利用大数据分析、物流智能化等技术手段来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物流企业能够更好地掌握物流运输过程,提高物流运输的计划性和准确性。

## 五、物流成本尽管物流效率不断提高,昌吉市的物流成本仍然较高。

昌吉州棉花产业发展中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昌吉州棉花产业发展中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收 稿 日期 : 0 7 6 20—
作 者简 介 : 长 江 (9 8 )男 , 济 师 , 供 职 于 中 国人 民银 行 昌吉 州 中心 支 行 。 丁 1 6一 , 经 现 王 文 彪 (9 4 )男 , 16一 , 助理 经 济 师 , 现供 职 于 中国人 民银 行 昌 吉州 中心 支行 。 仝 梅 (9 4 )女 , 17 一 , 会计 员 , 供 职 于 中国人 民银 行 昌 吉 州 中心 支 行 。 现


20 0 6年 开 工建 设 了 4个 棉 花产 业项 目, 中澳洋 科技 公 司投 资兴 建 l 吨棉 浆 粕 、O万 吨粘 胶短 丝 以 其 O万 l
及 加工 4 O万 吨棉 籽 的生产 线 , 这些 项 目投产 后 , 玛纳 斯将 成 为我 国最 大 的棉 浆粕 生产 基地 ;0 6年初 , 20 深圳 天维纺 织 有 限公 司已 与玛纳 斯 县达 成意 向 ,初 步确 定在该 县 投 资 5 0 0 0万元 ,新建 两条 棉 秆 纤维 项 目生产 线, 年产 棉秆 纤维 达 到 3 0 0 0吨 。据测 算 , 项 目的实施 , 该 可使 当地农 民每 亩棉 花多 收入 8 。 O元
维普资讯
《 西部 金 融 ) 0 7年 第 9期 20
昌吉州稿花产业发展巾财 政政策 与 信 贷 政 策 实 旋 效 果 及 存在 硇 问 题
中 国人 民银 行 昌 吉 州 中心 支行 课 题 组
摘 要 : 吉 州是 全 国重要 的 商 品棉 基 地 , 花 产 量在 全 疆排 名 第 四 , 昌 棉 已成 为棉 花 主 产 区农 民主 要 的 经 济收 入 来
关键词 :
中图分类号 :8 05 F 3 .

文献标识码: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昌吉州六大支柱产业发展现状2009年,昌吉州工业总产值337.9亿元,其中:轻工业114.2亿元,重工业223.7亿元。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1.7亿元。

实现工业增加值87.4亿元,其中:轻工业21.0亿元,重工业66.4亿元。

其中规上增加值69.4亿元。

规模以上六大支柱产业中,煤电煤化工业增加值28.9亿元;有色金属冶炼业增加值3.7亿元;机电和新型建材制造业增加值8.2亿元;纺织业增加值6.1亿元;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业工业增加值2.2亿元;食品加工业增加值13.2亿元。

以上六个支柱产业共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2.3亿元,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3%。

2009年昌吉州六大支柱产业集群发展情况(一)煤电煤化工产业:包括煤炭采掘业、煤电、煤化工三个行业。

煤炭采掘业:截止目前,全州有规模以上煤炭企业42户,自治州境内共有各类煤矿93处。

2009年煤炭产量1537.92万吨,占自治区煤炭产量的20%。

重点煤矿有新疆北山矿业、新疆屯宝矿业、木垒凯源煤矿、神东天龙五彩湾煤矿等公司,煤炭产业集群已具雏形。

煤电:昌吉州是自治区的电力大州,火电装机200万千瓦以上,占自治区的18.3%。

规模以上电力企业5户,主要有玛纳斯(天山电力玛纳斯发电厂123万千瓦)、昌吉市(华电昌吉热电25万千瓦)、阜康市(鲁能阜康热电25万千瓦)等发电企业,阜康华能2×13.5万千瓦、华电昌吉热电2×30万千瓦机组已开工建设,一批火电项目正在筹备,为西电东送打下基础,煤电产业集群已具雏形。

煤化工:昌吉州是自治区重要的煤化工生产基地。

主要以焦炭、兰炭、电石为主。

冶金焦产能达到265万吨,重点企业有永鑫煤焦化(90万吨)、鸿基焦化(80万吨)、松迪焦化、晋泰焦化、博达焦化、艾斯米尔焦化等六家公司。

兰炭独立核算企业48户,产能达500万吨。

(二)石油石化及中下游产业:包括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和石油化工中下游加工业。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以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准东公司为主,主要是集中在彩南、火烧山、北三台、盆五、呼图壁、莫北等油气田,年产石油150万吨、天然气11亿立方;2000年以后中石化进入我州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在玛纳斯发现储量过亿吨的永进油气田。

目前,中石化胜利油田西部开发中心正在做大开发前的准备工作。

石油化工中下游产业:我州石油化学工业包括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重点以高分子材料深加工、凝析油加工为方向。

重点企业有蓝山屯河化工有限公司、新疆鸿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主营产品有瓶用聚酯(11万吨)PET、PBT(6万吨)、PBS、PVC型材(3.5万吨)、PVC管材、节水器材(2.5万吨)、BTX(混合芳烃7万吨)、EPS(保温材料)生产,瓶用聚酯切片占新疆地区95%的市场份额、西北地区50%的市场份额、中亚地区60%的市场份额,PVC异型材占新疆地区70%的市场份额。

(三)有色金属冶炼:全州有色金属冶炼产业规模以上企业6家,2009年生产十种有色金属3.57万吨。

重点企业有新疆有色集团阜康镍冶炼厂、新疆天龙矿业等企业。

截止目前我州已形成2万吨电解镍,2万吨电解铜,100吨电极钴、电解铝4.5万吨的生产规模。

(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2009年,粮食总产量177.42万吨,年种植棉花109.63万亩,产量13.11万吨,小麦103.75万吨、果品30.22万吨,制酱番茄196.71万吨、甜菜37.49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41.26万吨、奶产量56.44万吨。

拥有国家级、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6家,农业产业化水平位居新疆前列;拥有国家级、自治区级知名品牌75个;初步形成了粮油、番茄制酱、乳制品、饲料、畜禽养殖、果蔬、酿酒、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五)纺织业:昌吉州年种植棉花约170万亩,年产皮棉18万吨,棉花品质优良,具备发展纺织产业的资源条件。

自治州纺织业主要包括毛纺、棉纺、化学纤维等行业。

主要企业有新疆天山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溢达昌吉棉纺有限责任公司、玛纳斯澳洋科技、舜泉化纤等公司。

目前,昌吉州已形成棉纺50万锭(不包括兵团)。

其中,环锭纺26万锭、转杯纺2.2万头;棉浆粕14万吨、约占全疆的30%;粘胶短纤维19万吨占全疆的79%、毛纺锭1.85万枚,毛织机58台。

(六)机电和新型建材产业机电产业:主要生产输变电设备、高低压开关柜、农业机械等产品。

全州有各类机电生产企业3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家。

全州规模以上机电产业总产值区内排名第一。

建有特变电工输变电产业园、新华能电器产业园。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核心骨干企业,国际电力成套项目总承包企业,国内最大的变压器、电线电缆、高压电子铝箔新材料、太阳能核心控制部件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

新型建材业:主要以生产新型干法水泥、墙体材料、PVC型材、塑料管材、涂料油漆、钢构件、石材、预拌混凝土、人造板、建筑陶瓷、玻璃棉、矿棉吸音板、高效保温材料、水泥制品、门窗加工、微晶玻璃等。

2009年,全州有各类建材生产企业18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

六、昌吉州六大支柱产业发展方向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昌吉州将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丰富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继续推动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与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两轮驱动”,有效承接东部产业向西部梯次转移,把昌吉建设成全国煤炭开发储备和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国家其他急需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基地,优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向西出口商品加工基地以及依托内地面向周边国家乃至欧洲的出口商品基地。

力争到2015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以上,销售收入2000亿元以上,利税500亿元。

初步形成煤电煤化工、石油化工及中下游精深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农产品精深加工、机电和新型建材、纺织业六大产业集群;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5%以上,产值、利税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0%。

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达5户(特变电工、蓝山屯河、中泰化学、五鑫铜业、新疆神华、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等),过50亿元企业10家,利税过千万的企业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0家。

一、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产业发展重点方向:重点发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化肥、电石、聚氯乙烯、离子膜烧碱等煤化工产业、煤电产业和与之配套的煤炭开采业;煤焦化、煤焦油深加工。

产业发展定位:以煤电煤化工为主,建设一批规模大、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长、配套设施完善、辐射能力强的煤电煤化工产业园区;引进、培育发展一批在国际、国内有竞争力的大型煤电、煤化工企业和企业集团;建成国家重要的具有世界水平的特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煤气化、煤液化)产业基地,国家、自治区煤电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在准东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工产业集群,最终使煤电、煤电煤化工产业成为我州乃至新疆工业经济的龙头产业;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成为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国家第十四个重要煤炭基地、国家西电东送的主电源点、煤制天然气的主气源点。

产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煤电煤化工年销售收入产值超千亿元,煤炭产量过亿吨,发电装机容量过1000万千瓦,煤制天然气120亿立方以上,煤制烯烃产能240万吨/年;冶金焦1000万吨、160万吨聚氯乙烯、120万吨离子膜烧碱,打造一批企业产业园。

产业布局:煤电煤化工产业以阜康市、吉木萨尔县、奇台、玛纳斯为重点布局。

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重点发展煤炭开采业、煤发电、新型煤化工;阜康市重点发展焦炭、聚氯乙烯、离子膜烧碱,吉木萨尔、奇台、呼图壁发展煤焦油深加工。

重点项目:新疆准东五彩湾煤电煤化工基地总投资300亿元80亿方/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奇台县总投资220亿元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及配套自备电厂项目;新疆准东五彩湾煤电煤化工基地总投资80亿元2×100万千瓦煤电一体化项目;奇台县总投资53亿元年产80万吨二甲醚项目;奇台县总投资50亿元年产3×25万吨醋酸合成项目。

二、石油石化产业集群产业发展重点方向:重点发展石油天然气开采业、聚酯类高分子化工新材料深加工、凝析油深加工。

产业发展定位:新疆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基地、将蓝山屯河石化产业园打造成西北及中亚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含量最高的化工新材料深加工制造基地。

产业发展目标:原油年产量超过200万吨、天然气20亿立方的目标,产值超200亿元。

产业布局:以阜康、吉木萨尔县、呼图壁、玛纳斯为重点进行布局,加快建设准东油田、漠北油田、永进油田;以昌吉是为主发展聚酯高分子材料加工业、凝析油深加工。

重点项目:吉木萨尔县总投资40亿元年产100万吨页岩油加工项目;吉木萨尔县庆华化工有限公司总投资5亿元年产20万吨原油炼化及石油粗苯精制项目。

三、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产业发展重点方向:重点发展电解镍、电解铜、电解铝、电解锌,以及镍、铜、锌、铝的板材、线材、电子箔、电极箔材等有色新材料精深加工。

产业发展定位:新疆有色金属冶炼及高端产品的制造深加工基地,初步形成新疆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

产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形成2万吨电解镍、15万吨电解铜、10万吨电解锌、25万吨电解铝、60万吨硫酸、35万吨磷肥、10万吨氧化铝粉;将阜康有色新型材料工业园打造成产值超200亿元自治区级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示范基地。

产业布局:以阜康、昌吉市为重点进行布局。

重点项目:阜康市总投资10亿元200万吨铸铁、150万吨精密铸件项目;总投资10亿元5万吨电铜箔、1万吨铍铜材、5万吨铝型材、3万吨铜镍复合带项目。

四、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产业发展重点方向:重点发展优质小麦专用粉、番茄酱、番茄红素及全产业链产品、优质葡萄酒、棉籽、葵花、油菜、红花等植物油精深加工、乳制品、饲料、肉制品加工等特色农产品、畜产品精深加工业。

产业发展定位:把昌吉州建成国家重要的绿色食品、粮、油加工基地,新疆最大的饲料、禽肉制品、乳制品精深加工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世界最大的番茄酱生产企业,产业发展目标:培育扶持10个以上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1家、自治区级5家),优质小麦专用粉100万吨、日处理番茄3-4万吨,番茄酱50万吨、植物油50万吨、乳制品10万吨,打造产值超300亿元的新疆特色农副产品、畜产品产业精深加工产业。

培育一批产值超5亿、10亿、20亿元的特色农产品、畜产业龙头企业。

产业布局:以昌吉市、呼图壁、玛纳斯、奇台县为重点进行布局;昌吉市重点发展粮油、饲料、乳制品、禽肉制品、番茄酱及食品的深加工,奇台县重点发展粮油、肉制品深加工,玛纳斯、呼图壁重点发展葡萄酒、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乳制品。

重点项目:呼图壁县总投资10亿元年加工20万吨番茄红素项目;奇台县总投资6亿元年产5万吨方便面生产项目;奇台县总投资2.5亿元日处理300吨乳品加工项目;吉木萨尔县总投资2.5亿元大果沙棘深加工项目;吉木萨尔县总投资2亿元玉米深加工产业化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