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提戈涅”的故事谈自然法与实在法的关系
浅论自然法与实在法的关系

浅论自然法与实在法的关系摘要:自然法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指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
而实在法,是与自然法相对的一个概念,它强调现实中实际存在的法律,即国家制定的法律。
关于自然法学说,林林总总,各有不同,但却在以下表现其共性:(1)自然法是永恒的、绝对的。
(2)人的理性可以认识、发现自然法。
(3)自然法超越于实在法之上,后者应当服从前者。
作者;吴琼法学80902 学号090001240关键词:自然法实在法恶法统属关系一、自然法的演变历史所谓“自然法”,按《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说法,“是指全人类所共同维护的一系列权利和义务,而就其作为普遍承认的正当原则而言,它通常是‘实在法’即经国家正式颁布并强制执行的法规的对称。
”[1]也就是说,自然法并非实在的、具体的法律,是一种“正义”和权利的体系,一种形而上的法哲学观念。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古希腊思想家最早使用“自然法”这个概念。
在古希腊思想家看来,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则和秩序的,不仅自然界存在着规则,社会之间、民族之间、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有他们先前已经确立的秩序。
这个秩序或者叫做“自然法”,或者叫做理性,并有待于人们用智慧去发现。
它萌发于古希腊哲学,其中智者学派将“自然”和“法”区分开来,认为“自然”是明智的,永恒的,而法则是专断的,仅出于权宜之计。
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一种无论何处均具有同样权威、通过理性可以发现的自然法或者正义。
斯多葛派信奉决定论的宇宙观,宇宙的一切受自然律的严格决定。
其按照泛神论的方式解释自然法,也就是说,自然法并不只是作为盲目力量的自然律,而且具有某种理性的品质,它是神的理性的体现,是神出于善良而理性地制定的。
所以,自然法作为神的法律也就获得了正义性。
中世纪自然法在神学面貌下出现,在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体系中,自然法具有一席之地,托马斯认为,法分为永恒法、自然法、认定法和神法。
但是,自然法只是人这个理性动物对源于神的智慧的永恒法的参与,是人定法通向永恒法的桥梁。
法的应然与实然

法的应然与实然李步云Ξ 法的应然是指法应当是什么,法的实然是指法实际是什么。
前者是法的理想状态,后者是法的现实状态。
究竟能否将法作这样的区分,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是法哲学需要研究与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西方法的应然与实然理论的历史考察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应然法与实然法的划分,源于自然法理论,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自然法一开始就是作为同制定法相对应而提出来的。
自然法理论后来不断发展变化,但法的应然与实然始终是其核心问题之一。
十九世纪,它遭受分析实证法学派的否定和责难,也主要是围绕法的应然与实然这个问题展开的。
因此,为了研究与回答法的应然与实然这一问题,有必要对此作一历史的简要考察。
自然法学说诞生于古希腊城邦国家的没落时期。
随着亚历山大皇帝建立起庞大的帝国,人们不再生活在以前自给自足的城邦国家之中,要求重新认识世界和自己,斯多葛派由此兴起。
这一学派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强调国家至上不同,其伦理、政治与法律思想的着重点开始转移到个人、人的本性和人的幸福。
这派学说认为,人人都是上帝的儿子,因而彼此之间都是兄弟,人有共同的人性,它同自然规律是基本一致的。
上帝有理性,因而人也具有理性,理性也就是自然法则。
这种自然法则“教给人们必须做什么和回避什么,……它是到处适用的公正和正确的标准,其各项原则是不可改变的,无论统治者还是居民都必须遵守,因而它就是上帝的法律”。
由此,这派学说提出,每个人都有两种法律必须遵守:自己城市的法律和世界城市的法律,即习惯法和自然法。
自然法具有更大的权威与效力,是条例与习俗的准则。
古罗马的西赛罗继承与发展了斯多葛主义。
在他看来,“法就是最高的理性,并且它固植于支配应该做的行为和禁止不应该做的行为的自然之中。
”〔1〕他认为,自然法先于国家和法律而存在,它同时出自两个来源:上帝的旨意和人类的本性——理性,因而也是永恒不变的。
依据自然法,一切人都是平等的,都享有某种程度的人类尊严。
安提戈涅自然法

法律制度的局限性
现代法律在应对社会问题时可能存 在局限性,而安提戈涅自然法则提 供了一种补充和完善的思路。
融合发展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安提戈涅 自然法与现代法律之间的冲突逐渐 减少,两者之间的融合趋势日益明 显。
03 安提戈涅自然法的哲学思 考
安提戈涅自然法的伦理思考
01 02
社会进步与文明
安提戈涅自然法认为,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应以尊重自然法则为基础。通过科技创新、 文化交流和社会改革等方式,人们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要关注环境保护和 可持续发展。
04 安提戈涅自然法的现实意 义
安提戈涅自然法对环境保护的启示
尊重自然
安提戈涅自然法强调人类应当尊重自然,将自身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非凌驾于自然之上。这启示我们在环境保护 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要点二
公正审判
安提戈涅自然法强调公正审判的重要 性,认为每个人都应当享有公正、公 平的审判机会。这启示我们在司法实 践中,应确保公正、公平的审判,保 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要点三
个人责任
安提戈涅自然法认为每个人应当承担 起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 这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关注环 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安提戈涅自然法的社会思考
社会秩序与和谐
安提戈涅自然法认为,社会秩序的维护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通过遵循自然法则 ,人们可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减少冲突和纷争。
平等与公正
安提戈涅自然法强调平等和公正的重要性。所有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无论其 种族、性别、信仰或社会地位如何。社会应该为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和保护。
对安提戈涅的思考

一.苏格拉底之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什么。
关于这一点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以英国学者A•E•泰勒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苏格拉底死于民主党的政治迫害。
[②]苏格拉底经常抨击雅典民主政治,这使很多民主派的有影响力的人物对他怀有戒心,早就想把他除之而后快。
第二种解释是苏格拉底主动找死,希望以死来表明自己观点的正确。
换句话说苏格拉底是为真理而死。
第三种解释,我们称之为“民众迫害说”。
民众把追求真理的人视作破坏他们安宁的威胁。
法国人让•布伦在其所著的《苏格拉底》一书中,认为是民众的鲁莽与怯懦,又有民主政体这种可以让民众的愚鲁和怯懦真正发挥作用的条件,导致了苏格拉底之死这样的悲剧诞生。
布伦认为像苏格拉底这样“在平庸的日常生活外追寻真理问题”的人往往会被列在人民公敌的黑名单上。
[③]下面是我们来做进一步分析。
我们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来分析,先看主观的原因。
从苏格拉底的角度来说,他的言行确实为针对他提出的指控提供了可能性。
苏格拉底确实没有直接去否定过去的神,但他的很多主张,比如要求人们做心灵的转向,却是与过去以神为核心的哲学有很大的不同。
其次,我们在《理想国》经常可以看到,苏格拉底用看似站不住脚的论点驳倒看似强大的论点,这确实有可能被扣上误导年轻人的帽子。
因此,苏格拉底的言行遭到起诉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另外导致苏格拉底死亡的主观原因是他在法庭上的不妥协。
他在法庭上桀骜不驯的态度,以及他毫不作出让步与妥协的表现,完全是出于苏格拉底自己的选择,换句话说,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表现可以影响到最终的判决,而这也是苏格拉底能够控制的,但他自己并没有选择那么做。
这一点我们在色诺芬的《苏格拉底的申辩》中可以明显地看出。
在苏格拉底受审之前,苏格拉底与海尔莫盖尼斯的对话中,海尔莫盖尼斯对苏格拉底说,雅典的法庭常受到申辩言辞的影响,判无辜的人有罪或判有罪的人无罪,但苏格拉底却说:“现在,如果我还继续活下去,我知道龙钟老太就是不可避免的,目力变坏了,听觉减弱了,学习也越来越困难了,而且学过的东西也记不住了。
从《安提戈涅》看自然法的精神

中图分 类号 :9 D0
文献标识 )4— 00— 3 10 4 0 (0 6 0 0 8 0
《 提 戈 涅 》。是 古 希 腊 伟 大 的悲 剧 诗 人 索 在 自然法 的环境 中得 到永 生 。 安 。 福 克勒斯 的杰 作 。这 部古 典 悲 剧 对 社 会 科 学 , 特 别是 法学 的影 响 力 是 不 可低 估 的 , 至 超 出 了作 甚 在《 提戈涅 》 部 著 作 中 , 含 着对 自然 法 安 这 蕴
一
理性 ; 奥斯 汀则认 为 自然 法 是应 然 的法 , 是理 想 的 法 。即使在 当 时 , 同 的社 会 阶层 也 以不 同 的 方 不
、
《 安提戈涅》 自然法精神之概述 中
式来描述 自然法 , 贵族 把它 看成古 老 的 始祖 规章 ,
民 主派 则将 新 的社会 关 系 的理 想 赋予 其 中:《 安
的最 高理 性 , 永 久 存 在 、 以 人 的 意 志 为 转 移 是 不
的。然而 , 深 刻 理 解 自然 法 的精 神 并 非 易 事 。 要
的诞 生和 发展 起 了首 要 的铺 垫 作 用 。 而该 著作 多年 来 , 法哲学 家们 尝 试 着 从 不 同 角度 来 挖 掘 自 然法 的精 神实 质 , 的将 其 与 实 证法 进 行 比较 分 有 的从不 同历 史 时代 要 求 赋 予 自然 法 不 同 的 内涵 就 被一些 哲学 家视 作与 自然 法 的形成 有 莫大 的关 析 , 的从 女性 主 义法律 观来 解说 自然法 精神 , 有 有
《 安提戈 涅 》 部 古 典 悲 剧 的 影 响 力 随 着 自 这 然法影 响力 的扩 张 而 深 入 人 心 , 戏剧 中 主 要人 物
实在法和自然法冲突的例子

实在法和自然法冲突的例子在社会规范和法律体系中,实在法和自然法之间的冲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实在法指的是由各级政府制定并强制实施的法律,而自然法则是指人们依据道德观念和人类固有的权利而自然形成的法律原则。
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可能导致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张力,并引发许多复杂的问题。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种族隔离制度。
例如,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Apartheid)是一种基于实在法的法律制度,旨在将不同种族的人完全分离开来。
然而,这种政策违背了自然法的原则,即所有人都应该平等地享有人权和尊严。
这种冲突导致了激烈的社会不稳定和广泛的国际批评,最终使得这一制度被废除。
另一个例子是某些国家的死刑制度。
虽然死刑可能符合实在法中的某些规定,但与自然法的观点相冲突。
从自然法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基本的生存权和尊严,因此废除死刑的呼声越来越高。
这种冲突引发了许多关于正义、伦理和道德的讨论,使得很多国家重新审视了他们的死刑政策。
此外,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也是实在法和自然法冲突的另一例子。
政府制定的一些法律可能鼓励或支持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发展,但未能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这与自然法的原则相矛盾,即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这种冲突促使一些国家采取了更多环境保护措施,以更好地平衡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总之,实在法和自然法之间的冲突是社会和法律领域中常见的现象。
这些冲突意味着法律体系可能无法完全涵盖人类的道德观念和人权保护。
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冲突,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并平衡实在法和自然法的原则,以确保法律体系的公正性和可持续性。
从《安提戈涅》看自然法的精神

"!
陈璐旸: 从 《 安提戈涅》 看自然法的精神
玛权威’ , 而 ‘ 人伦’ 才是我们民族发自内心的、 心 悦诚服的、 导引我们民族不断向前发展, 同时也给 民族史留下深刻创痛的 ‘ 奇理斯玛权威’ 。 ” 不 朽的文学著作给了我们法律以人性的启示, 法律 不能过于理性化, 否则会走上极端, 成为脱离人性 的工具。安提戈涅最终成了克瑞翁统治集团的牺 牲品。海蒙的一席话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 “ 啊, 父亲, 天神把理智赋予凡人, 这是一切财宝中最有 价值的财宝。我不能说, 也不愿意说, 你的话说得 不对……他们说: 她作了最光荣的事, 在所有的女 人中, 只有她最不应当这样最悲惨地死去! ” 安提 戈涅的鲜血警醒了许多人, 法律如果不关怀人性, 最终只会成为统治阶级背离人性、 欺压人性的工 具。实体法所要强调的法的权威性和至上性并不 意味着与人性、 人伦甚或人的尊严对立, 人的至尊 与法的至上完全可以实现有机的统一, 而人伦精 神所指向的正是人基于其天性所做出的价值选 择, 它体现和追求的是作为个体的人的本性和尊 严, 所以, 人伦精神应自始至终地融汇于法律之 中, 成为其正义的支撑力。
[ %] !!# 。从这个意义上讲, 安 理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与男性”
提戈涅无疑就是女权主义法律观的代表人。然而 在那个男性主导的世界中, 一个女性的呼声是不 会引起任何实质性改变的, 这意味着悲剧结局的 必然性。 也有学者提出不同观点, 苏力在 《 自然法、 家 庭伦理和女权主义— — — 〈 安提戈涅〉 的重新解读 及其方法论意义》 一文中指出, 仅仅从性别的角度 来对 《 安提戈涅》 作女权主义解说注定缺乏说服 力。女性主义法律观已经不再指某个个体女性的 法律观念, 它成为一种代称。虽然这种法律观念 不能等同于自然法精神, 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条 窥探自然法本质的绝佳途径。
自然法与实在法的概念

自然法与实在法的概念自然法与实在法的概念自然法与实在法是法学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法制理论。
自然法强调社会规范的根源是人类天性,而实在法则认为法律的制定应基于社会的实际需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自然法与实在法的概念,并分析它们在法律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自然法的概念和理论基础1. 自然法的含义自然法是指基于人的本性和自然规律而建立起来的法律体系。
它认为人类拥有天赋的自由和平等权利,法律应该保护这些权利并不受侵犯。
自然法将法律制定与人的天性和理性联系起来,强调道德和正义的原则。
2. 自然法的理论基础自然法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质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和目标,因此法律应该以人的本性为基础制定。
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如洛克和卢梭也主张自然法的理念,他们认为人人生而自由和平等,应该在社会中享有基本权利。
二、实在法的概念和实践意义1. 实在法的含义实在法是以现实世界的需要和现实条件为基础的法律体系。
它强调法律制定应考虑社会的实际状况、价值观和文化差异,并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合适的法律规范。
实在法注重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具体规则,强调法律应与人民生活的现实需求相匹配。
2. 实在法的实践意义实在法的理念在现代法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法律应与社会的需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以便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实在法理论的基础上,现代法律通过适应和调整法律规范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实在法的实践意义在于使法律更加灵活、全面和具有适应性。
三、自然法与实在法的对比与结合1. 自然法与实在法的对比自然法和实在法在法制理论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自然法注重道德和正义的原则,强调法律的理念和原则应该超越社会条件;而实在法则更着重于法律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匹配。
自然法主张法律的权威来源于人类的本性,而实在法认为法律权威来自于对社会需求的准确把握。
2. 自然法与实在法的结合自然法与实在法并不完全对立,而是可以结合应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安提戈涅”的故事谈自然法与实在法的关系
《安提戈涅》是古希腊戏剧家索福克利斯的著名悲剧作品。
安提戈涅是剧中的女主人公。
故事发生在底比斯。
克瑞翁在Oedipus垮台之后取得了王位,Oedipus的一个儿子Eteocles为保护城邦而献身,而另一个儿子Polyneices却背叛城邦,勾结外邦进攻底比斯而战死。
战后,克瑞翁给Eteocles举行了盛大的葬礼,而将Polyneices暴尸田野。
克瑞翁下令,谁埋葬Polyneices就处以死刑,Polyneices的妹妹安提戈涅毅然以遵循“天条”为由埋葬了她哥哥,于是她被克瑞翁下令处死。
之后,安提戈涅被关在一座石洞里,悲伤孤独的死去。
与此同时,克瑞翁遇到了一个占卜者,说他冒犯了诸神。
克瑞翁后悔了,去救安提戈涅时,她已死去了。
克瑞翁的儿子,也是安提戈涅的情人,站出来攻击克瑞翁而后自杀,克瑞翁的妻子听说儿子已死,也责备克瑞翁而后自杀。
克瑞翁这才认识到是自己一手酿成了悲剧。
《安提戈涅》是古希腊悲剧的经典,对该剧的隐喻意义一直有不同解释。
剧中安提戈涅在对抗克瑞翁时有一段常常被法学家所引用的台词:“我并不认为你的命令是如此强大有力,以至于你,一个凡人,竟敢僭越诸神不成文的且永恒不衰的法。
不是今天,也非昨天,它们永远存在,没有人知道它们在时间上的起源!”
然而,从法学的角度看可怜的安提戈涅两难的困境,其实是王权下属恶的“实在法”与更高级的“神法”(自然法)的矛盾。
故事里安提戈涅认识到了自然法,并且坚信如苏格拉底所说的:“恶法行为对其行为者而言是有害的,因为恶法会伤及他们的灵魂。
”她宁愿被处死也要捍卫神律和自己的良心。
认为哥哥即使是叛徒,也应当得到安葬,因为人死了入土为安是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法。
安提戈涅挑战克瑞翁的法令,代表了永恒不变的、普遍的自然法或高级法((higher law,准确翻译应为“更高的法律”)对实在法的挑战。
就像西方法学所认为的,许多规则是高于成文法的,例如中世纪对宗教的信仰高于法律的效力。
有些自然而然的人性的规则,高于法律。
她认为埋葬自己的兄弟只是违反了克瑞翁国王的法律,而不是那种更高的法律,这种最高的法律,“它们既不属于今天,也不属于昨天,永恒地存在着”,“它们永不消亡,也无人知道它们何时起源”,这就是高于国家法的自然法。
由《安提戈涅》我们看到:自然法首先是同自然---理性相连,继而与上帝---理性相接,最后与人---理性相合,它始终高于实在法,被看做实在法的根据。
自然法有以下的共同要素,第一是自然,第二是理性,第三是正义,第四是平等,第五是法。
君王在法律之下。
这样就注定了,自然法不断推进实在法理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