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着色说明

合集下载

探析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技术

探析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技术

探析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技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地质勘查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是岩土工程勘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以下就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技术进行探讨分析。

一、岩土的水理性质岩土的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水相互作用时岩土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

(1)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地下水按其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可分为结合水、重力水和毛细管水三种,其中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

(2)岩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质及测试办法:①软化性,是指岩土体浸水后,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一般用软化系数表示,它是判断岩石耐风化、耐水浸能力的指标。

②透水性,是指在水的重力作用下,岩土允许水透过自身的性能。

透水性通常以渗透系数表示,岩土体的渗透系数可通过抽水试验求取。

③崩解性,是指岩土浸水湿化后,由于土粒连接被削弱、破坏,使土体崩散、解体的特性。

④给水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能从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以给水度表示。

⑤胀缩性,是指岩土吸水后体积增大,失水后体积减小的特性,岩土的胀缩性是由于颗粒表面结合水膜吸水变厚、失水变薄造成的。

二、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1、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人类活动因素如工程建筑施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渗透等影响;地质因素如含水层岩土颗粒大小、总体岩性水平变化等。

有时往往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比如土壤沼泽化、盐渍化,造成岩土中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

斜坡、河岸等岩土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等危害性。

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以及上游筑坝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

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可能引起岩土工程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常常诱发地裂、地表塌陷、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并直接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水文地质图及报告

水文地质图及报告
(8)求某一过水断面的流量; (9)含水层的结构变化(含水层厚度的变化)、 透水性质的变化。
五、注意事项 (1)统测时间不要太长; (2)勿在雨后或大量抽水后测水位; (3)天然水体没有水面标高; (4)水位点要足够多、均匀、埋深测量正确; (5)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不能相交,不能穿过
地表水体、沼泽、湿地; (6)插点时在地形坡度变化最大方向插; (7)泉的埋深为零; (8)水位资料不足的地区用虚线连接(推断); (9)异常点剔除。
4.4 地下水动态特征 地下水的多年动态,整体变化趋势(下降、
上升、周期变化等),也可能有分区性。 地下水的年内动态,最高水位、最低水位,
及出现的月,年变幅。 动态曲线图,动态分区图。
4.5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几种类型,描述各种类型的特征、分布。解
释其成因。
5 地下水资源评价
5.1 地下水量评价
分布在河床、河漫滩。主坝下游为砂、卵、砾 石层,快到下黄壁以东为砂砾石层
3.2 地质构造
区域构造(区域构造图)。
4 水文地质条件 4.1 含水层与隔水层 4.1.1 含水层
(1)全新统孔隙潜水含水层。(主要分布 在河漫滩)
(2)更新统孔隙潜水含水层。两套含水层: 其一,是红色粘土卵砾石层;其二,是卵砾石、 砂砾石层。
给出计算公式和参数的数值,写计算结果,计算的 过程不写
降雨入渗补给分三个区:河北区入渗系数0.1,河 南区入渗系数0.25,河床和漫滩区入渗系数0.4。
河流入渗量:Q1=2000m3/d,Q2=0m3/d。 侧向流入、出量:K值,北部5m/d;东部50m/d; 西部20m/d;南部20m/d;其他5m/d。含水层厚度取 15m。
③ 一些影响地下水水质、水量的人工现象 如矿井、灌渠、水库等在不使图幅负担过重的 情况下,选有意义的用简单符号表示到图上。

水文地质报告

水文地质报告

水文地质报告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地层总体走向NW~SE向,倾向NE,倾角13~19°,地表形成侵蚀、剥蚀型中山地貌。

矿区内地表水系属长江流域乌江上游抵母河支流,抵母河为区域最低侵蚀基准面(+1560m)。

区域内地下水主要为岩溶水和裂隙水。

岩溶水主要赋存于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灰岩、泥质灰岩,二叠系中统茅口组灰岩等碳酸盐岩中。

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分布区多属裸露及半裸露的基岩山区,地表岩溶洼地、落水洞、溶斗、岩溶潭、岩溶大泉等较发育,地下局部发育溶洞、暗河,大气降雨容易通过地表大量的负地形渗入岩溶裂隙、管道、暗河之中,岩层中赋存着丰富的岩溶水,富水性强,这些岩溶水长途径流,最后以岩溶泉或暗河等形式集中排泄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的河谷中。

碎屑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二叠系上统长兴组、龙潭组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等碎屑岩中,部分赋存于峨嵋山玄武岩组的凝灰岩、玄武岩等火山岩中,碎屑岩靠近地表时风化较强烈,风化裂隙较多,含风化裂隙水,深部则发育呈构造裂隙,以构造裂隙水为主,地下水主要依靠大气降雨补给,其运动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控制,富水性总体较弱,一般就近以泉点形式排泄于当地冲沟或小溪中。

龙潭组煤矿床与上覆的中~强岩溶含水层之间有隔水能力较好的飞仙关组地层相隔,上覆的中~强岩溶含水层对矿床开采影响较小,只是当导水断层或其他导水通道沟通上覆含水层与矿床水力联系时,上覆含水层才会成为矿井的充水水源。

龙潭煤组煤矿床下伏的茅口组强岩溶含水层与煤矿床之间有峨嵋山玄武岩组地层隔水,其地下水对煤层开采充水影响小,故区域内煤矿床属以裂隙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及地表水矿区地形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

总的特征是中部高,两端低,最高点在矿区中部老鹰坡上,坡顶高程2024.30m,最低点在矿区南西侧冲沟底,沟底高程约1560m,最大相对高差464.30m。

关于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

关于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

调查方法
包括线路调查、剖面调查 、定点观测等,结合地质 图、地形图等资料进行分 析。
目的
了解地下水补给、径流、 排泄等条件,评估地下水 资源潜力。
地下水动态观测
观测内容
监测地下水位、水温、水 质等参数的变化。
观测方法
设立观测井、观测孔,采 用自动记录仪器进行长期 连续观测。
目的
揭示地下水的动态特征, 了解地下水与地表水、气 候变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
然环境的影响。
04
水文地质保护与应用
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合理开发与利用
通过科学的水文地质勘察,可以明确地下水资源的分布、 储量及补给条件,为地下水的合护
水文地质研究有助于识别地下水污染源和传播途径,采取 有效的防控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免受污染,维护生态系 统健康。
在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具 有以下重要性
资源利用:通过评价地下水资源 ,为工程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 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经济效益:水文地质评价有助于 工程选址、设计和施工的优化, 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02
水文地质勘察方法
地面水文地质调查
01
02
03
调查内容
通过实地观察和测量,获 取地表水体、地貌、土壤 类型、植被等水文地质要 素的数据。
监测与管理
通过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实时掌握地下水位、水质等信 息,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实现地下水资源的有效管 理。
工程地质中的水文地质应用
1 2
工程选址与安全评估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数据对于工程选址 和安全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避开潜在的地 质灾害和水文风险。
工程设计与施工
考虑水文地质因素,可以确保工程设计的合理性 和施工的顺利进行,如基础选型、基坑降水等。

水文地质报告总结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水文地质报告总结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水文地质报告总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报告旨在总结和解释水文地质方面的研究成果。

水文地质是研究地下水与地层构造、岩性、流体运动等相关问题的学科,对于揭示地下水资源分布、水环境保护以及工程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系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并描述了研究区域的地质特征,本报告旨在提供清晰的信息和认识。

1.2 文章结构本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报告的概述、文章的结构以及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涵盖研究背景、数据收集与分析以及地质特征描述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相关研究内容和方法。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结果并进行解释与讨论,并提出建议和展望。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向读者传达与水文地质相关的重要信息,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领域内的基础概念和理论知识。

同时,通过对数据收集与分析过程进行详细描述,读者可以了解研究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文章结构清晰,以便读者迅速找到所需信息,并使报告更具可读性和实用性。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内容,详细阐述了概述、文章结构以及研究目的三个方面。

此部分旨在给读者提供整体的理解和认识,为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2. 正文:2.1 研究背景:水文地质报告是对某一特定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系统观察、数据收集与分析的综合性报告。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某地区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目的是详细了解该区域的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以及潜在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区域的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2 数据收集与分析: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首先进行了大量的数据收集工作。

通过实地考察、桩孔钻探和现场取样等方法,获取了大量关于该区域土壤、岩层和地下水体系等方面的原始数据。

之后,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

在土壤方面,我们采取了多点采样,并使用标准试验方法对土壤进行了物理化学性质的测试。

通过这些测试结果,我们获得了该区域土壤类型、含水量以及渗透性等重要信息。

水文地质情况说明

水文地质情况说明

唐阳煤矿十一月份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说明编制:科长:总工:技术科2005年10月26日一、回采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本月计划安排三个采场,分别为:采一的东1321工作面,综采的230综放工作面和采二的1323中工作面。

各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情况如下:1、东1321工作面根据皮带和轨道顺槽实际揭露,本月该工作面地质条件简单,虽在溜子道A25导线点处揭露一条落差为9m的断层,但该断层不含水也不导水;另根据一采区已采工作面实际水文情况和该工作面回采的实际情况分析,3煤顶板砂岩裂隙水为工作面直接充水水源,以静储量为主、含水不丰富,对矿井安全构不成威胁;3煤底板距三灰顶板约50米,底板采动裂隙距三灰较远且工作面及其附近无导水断层,故该工作面本月不存在防治水安全隐患。

2、230综采工作面该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根据132东工作面和132西工作面实际水文情况和该工作面回采的实际情况分析,3煤顶板砂岩裂隙水为工作面直接充水水源,以静储量为主含水不丰富,对矿井安全构不成威胁;据精查地质报告知3煤底板距三灰顶板约50米,底板采动裂隙带距三灰较远且工作面附近无导水断层,故回采中顶板及底板均无富水含水层向采场充水。

故该工作面不存在防治水安全隐患。

3、1323中工作面该工作面为一采区二区段的三分层工作面,根据一、二分层所揭露的地质情况分析,该工作面的地质和水文条件均简单。

一分层回采期间顶板砂岩裂隙水为采场直接充水水源,涌水量较小(3m3/h),以静储量为主,对生产没有威胁,另外一、二分层回采期间及回采后曾向煤体及老空区注水或注浆,这些已从1322中溜子道排出,对工作面安全不造成威胁。

3煤底板距三灰约50米,底板采动裂隙带距三灰较远且工作面附近无导水断层,故回采中三灰水不会向采场充水。

另外,该工作面附近无其它含水层或积水区。

故不存在防治水安全隐患。

二、掘进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本月计划施工8个迎头,其中1323中进风巷和230探巷为新施工的工作面,其余为上月或以前就已施工的巷道。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验报告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验报告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验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概述部分是文章引言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对本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验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这部分中,我们将对该实验的目的、作用以及研究对象进行说明,以使读者对本实验的重要性有所了解。

首先,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探索工程地质领域以及水文地质领域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工程地质实验主要涉及到岩土工程、地质工程等,通过实验手段,分析、测试地层的力学、物理性质,探究地下潜藏的地质构造,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而水文地质实验则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分布、流动和质量特征,为水利、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决策提供依据。

其次,本次实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验,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土体性质以及地下水的分布情况,为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而且,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评估,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预测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因此,本次实验对于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本文将分别对工程地质实验和水文地质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在工程地质实验部分,我们将介绍实验中使用的方法和仪器设备,并呈现实验结果的数据和图表。

同样,在水文地质实验部分,我们也将详细阐述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从而管窥地下水运动和水文地质特征。

通过本次实验的开展,我们将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综上所述,本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验的概述部分主要对实验的背景、目的和作用进行了介绍。

通过本次实验的开展,我们旨在深入了解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领域的实际问题,并为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阐述工程地质实验和水文地质实验的方法和结果,以期给读者带来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水文地质情况报告水文地质情况报告水文地质情况报告水文地质情况报告

水文地质情况报告水文地质情况报告水文地质情况报告水文地质情况报告

水文地质情况报告水文地质情况报告水文地质情况报告水文地质情况报告山西吕梁离石永宁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情况汇报材料一、矿井水文地质基本条件山西吕梁离石永宁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城北街道办下安村,行政区划属吕梁市离石区城北街道办管辖,地表属晋西北黄土高原中低山区,整体地貌为西高东低的侵蚀黄土地貌,以黄土梁、峁为主,沟谷较发育。

井田流域属黄河三川河水系。

井田内没有常年性河流发育,仅在雨季时,沟谷中汇集雨水形成洪流,流入北川河,北川河在离石区西与东川河、南川河汇集,向西流入黄河。

井田总体构造为一轴向近南北的向斜,在此基础上局部发育次级小型的向背斜。

地层倾角一般2°~8°,西缘局部倾角可达20°~24°。

4号煤层采掘中井下揭露2条落差4.5m 的层间正断层和7个陷落柱,无岩浆岩侵入。

矿井在建设施工期间,未揭露大型隐伏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属简单类型。

(1)含水层:井田内主要含水层有奥陶系中统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砂岩裂隙夹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第四系、上第三系松散层孔隙含水层等5个含水层。

其中奥陶系含水层在井田内全部被覆盖,水质为HCO3—Ca·Mg型,水位埋深180m,推测本井田奥灰水位在805-813m。

石炭系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和二叠系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对井田4号、10号主煤层的开采影响最大,据井田钻孔资料,太原组有3层石灰岩,从上到下分别是L5、K2、L1,石灰岩裂隙发育,水位标高929.44m,单位涌水量0.0047L/s·m,渗透系数0.0131m/d,水质为HCO3·SO4-Mg·Na型,矿化度0.69g/L。

属弱富水性含水层。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岩性以细、中、粗砂岩为主,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弱,单位涌水量0.008—0.022L/s·m,渗透系数0.0028—0.012m/d,水位标高955.62—980.4m,水质HCO3ˉ.SO22-—Ca2+.Mg2+.Na+型,矿化度0.696g/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溥:水工环地质图的编图及着色原则
2011-12-07 | 作者:钱学溥| 来源:国土资源部储量司| 【大中小】【打印】【关闭】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每年提交的矿产勘查、核实、年度检测报告数以百计,这些报告都需要提交必要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图件。

在目前的国家标准GB 127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及有关的行业标准中,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图件的编图及着色原则,没有明确的规定,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参考国家标准GB 12719—91、DZ/T223—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等有关资料,本文对水工环地质图的编图及着色原则,提出了以下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意见,供参考。

一、水文地质图
矿床水文地质图分为矿区水文地质图和区域水文地质图两种。

裂隙水充水的矿床,它们的水文地质单元不大,一般只需提交矿区水文地质图。

岩溶水及孔隙水充水的矿床,它们的水文地质单元往往很大,除矿区水文地质图外,一般还需要提交区域水文地质图。

例如山西阳泉附近的煤矿,需要提交娘子关泉域岩溶水水文地质图;覆盖在滦河洪积扇下面的河北省滦县司家营铁矿,需要提交滦河洪积扇区域水文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包括水文地质平面图、水文地质柱状图和水文地质剖面图。

水文地质平面图放在水文地质图的中心,它主要说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和产状,说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的条件。

水文地质柱状图放在水文地质图的左侧,它主
要说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上下关系,并用文字表述各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导水性、水位、水质等。

水文地质剖面图放在水文地质图的下方,主要说明矿床的直接充水含水层、间接充水含水层、隔水层的空间分布及其富水性。

图例放在水文地质图的右侧。

在水文地质平面图、水文地质柱状图和水文地质剖面图之中,相对来说,水文地质剖面图最重要。

因此,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以只提交水文地质剖面图;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则必须提交包括平面图、柱状图和剖面图在内的水文地质图。

水文地质剖面图必须通过区内的水文地质孔、管井和泉水。

水文地质剖面图应包括三个要素:地质要素:地层时代及其代号、岩性(用黑色花纹表示在地质孔和水文地质孔的左侧)以及地层产状、断层、陷落柱、烧变岩、岩浆岩、采空区等。

水文地质要素:地下水水位;计算的导水裂隙带高度;突水系数;矿井涌水量;水质、水量方面的有关数据表示在水文地质孔的右侧;根据水文测井和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确定的含水层的位置,也可以表示在钻孔两侧。

颜色要素:用黄、棕、蓝、红4种颜色,代表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如砂层、砂砾石层)、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层(如砂岩、砂砾岩)、碳酸盐岩类岩溶含水层(如石灰岩、白云岩)、岩浆岩类裂隙含水层(如花岗岩、片麻岩)。

颜色的深浅反映富水程度,富水程度较低的含水层,颜色较浅。

隔水层和第一层潜水位以上,不着色。

图面颜色总的色调要十分清淡。

关于水文地质剖面图的几点说明——有颜色的层位就有地下水;没有颜色的层位就没有地下水,就是隔水层或是潜水位以上的包气带。

用公认的黄、棕、蓝、红4
种颜色,代表4种不同性质的含水层。

一般说来,松散的砂砾石含水层富水性强且均匀;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性含水层以裂隙水为主,富水性弱但较均匀;岩溶含水层富水性强但不均匀;岩浆岩只有风化带、断层破碎带和接触带含水,具有单纯裂隙水的性质,富水性弱或中等,新鲜岩石属隔水层。

岩浆岩分布面积较广,有金属矿分布,其含水性与碎屑岩有所不同,因此单独划分为一种含水层。

变质岩不划作单独的一种含水层。

其中石英砂岩、板岩可以划作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层;白云岩、大理岩可以划作碳酸盐岩类岩溶含水层;片麻岩可以划作岩浆岩类裂隙含水层;片岩、千枚岩可以划作隔水层。

烧变岩比较特殊,它是煤层燃烧后形成的一种岩石,可以划作岩浆岩类含水层,它以孔隙性含水为主,富水性强且较为均匀。

带压开采的矿床,其承压水的水位,必须明确地表示在水文地质剖面图上。

水文地质平面图和水文地质柱状图,其含水层的划分及着色原则与水文地质剖面图基本一致。

水文地质图和地质图的着色原则不同,二者不能合并。

二、工程地质图
矿床埋藏在地下,因此,矿区一般只提交工程地质剖面图,不需提交工程地质平面图。

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以不提交工程地质剖面图,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和复杂的矿床,则需要提交工程地质剖面图。

工程地质剖面图必须通过工程地质孔。

工程地质剖面图应包括三个要素:地质要素:地层时代及其代号、岩性(用黑色花纹表示在地质孔和工程地质孔的左侧)以及地层产状、断层、陷落柱、烧变岩、岩浆岩、采空区等。

工程地质要素:地质孔岩芯采取率、工程地质孔RQD值、岩石物理力学指标、声速测井岩石强度指数曲线、地下水水位等放在地质孔和工程地质孔的右侧。

颜色要素:用黄、棕、蓝、红4
种颜色,代表松散岩类(如冲积层、黄土)、碎屑岩类(如砂岩、页岩)、碳酸盐岩类(如石灰岩、泥灰岩)、岩浆岩类(如花岗岩、片麻岩)4种工程地质岩类。

颜色由深至浅反映岩石的强度——坚硬岩石、半坚硬岩石、软弱岩石3级。

在断层破碎带、风化破碎带发育的矿区,则需要利用颜色的由深至浅、反映岩体的质量——优、良、中、差、坏5级。

图面颜色总的色调要十分清淡。

关于工程地质剖面图的几点说明——用公认的黄、棕、蓝、红4种颜色,代表4种工程地质岩类。

一般说来,松散岩类包括土层和砂砾石层,它们的强度很低,其中厚层含水的砂砾石层,会给施工竖井带来困难。

碎屑岩类岩体强度中等,其中的软岩层,会引发巷道的变形。

碳酸盐岩类岩石的矿物成分单一,耐风化,岩石的强度高,主要是溶洞、溶隙可能发生一些工程地质问题。

岩浆岩类风化带、断层破碎带和接触带岩石破碎,巷道需要支护;新鲜岩石强度过高,也可能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

软岩层对巷道的施工威胁最大,用极浅的颜色表示。

为了突出软岩层,也可以不着颜色。

水文地质划分的4种含水层和工程地质划分的4种岩类相同,符合自然界客观的实际。

水文地质4种含水层和和工程地4种岩类使用的颜色相同,便于记忆。

其中,水文地质图颜色的深浅,反映含水层富水性的差异;工程地质图颜色的深浅,反映岩体强度或岩体的质量的差异。

颜色是最直观、最醒目的一种信息。

水文地质图的颜色主要反映含水层的富水性,工程地质图的颜色主要反映岩体的强度或岩体的质量,二者的着色的原则不同,因此,水文地质剖面图和工程地质剖面图不能合并。

三、环境地质图
矿区环境地质图只有环境地质平面图图,一般不需要提交环境地质剖面图。


境地质质量良好和中等的矿区,可以不提交矿区环境地质图,只有环境地质质量不良的矿区才需要提交矿区环境地质图。

矿区环境地质图应包括:以地形地质图作为底图,矿区范围内划分为环境地质质量良好、中等、不良3个分区,分别用浅绿、浅黄、浅粉色表示。

已发生的和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如地面沉陷、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塌方、滑坡、泥石流;矿坑水排水口、矸石堆、尾矿库以及对地貌景观、土地资源的影响范围等,采用黑色的花纹和线条表示。

环境地质图与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的着色原则不同,因此,环境地质图不能与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合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