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帮菜菜谱有哪些
自贡盐帮菜老一辈名厨

自贡盐帮菜老一辈名厨这里的老一辈厨师,最多也只能追溯到抗战时期。
在上世纪20—30年代,自贡出现了焦德章、范吉安、倪树章、牟绍云、梁东如、肖倪清、郭德胜、官海云、兰吉洲、廖华武、缪付三,著名泡菜师傅熊良臣等。
其中,焦德章带出了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闻名自贡厨界的“五朵金花”。
范吉安更是以“水煮牛肉”“洗手鮓”、“明蒸杂脍”等名菜在自贡盐帮菜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倪树章、梁东如等则以高超的技艺选调北京,为中央领导服务,为自贡盐帮菜传了名。
1、范吉安。
范吉安(1887-1982年),排行第三,人尊“范三爷”。
出生于自流井大塘山(今大安区)一个普通劳动者家庭,读过私塾,幼年丧父。
12岁时在自流井一家茶馆作杂工,15岁时到新街南华宫“兴发园”包席馆当学徒。
从1911年至1949年近40年间,范吉安先后在大坟堡(今大安)同盛井、三圣桥义兴园、三圣桥桃园、正街金谷园、大码头餐厅、十字口民江饭店等做厨师。
他谦虚谨慎,喜欢与别人交流技术经验,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有时不惜花钱买别人做的某一拿手菜来品尝研究,不放过一切学习机会。
由于他锐意进取,烹饪技术不断提高,不仅精通红白两案,对海鲜、雕花摆碟也有相当研究。
除川菜外,他还熟悉京、鲁等菜肴的烹制技术。
范吉安用心做菜,勤于思考,敢于创新。
他是自贡盐帮菜名菜“水煮牛肉”公认的创始人。
他在氽汤牛肉的基础上,改进配料及制作方法,创新出以麻、辣、嫩、鲜、香为特点,肉质滑嫩、入口化渣、油而不腻的“水煮牛肉”,风行全川,1981年选入《中国菜谱》。
他对来自农家的“洗手鮓”,在颗粒、肥瘦肉搭配、干稀、油度、火候、作料上下功夫,创作出的“岷江洗手鲊”和对自贡家常杂脍用料、进汤、火候上的改进创作的“明蒸杂脍”,风行自贡城乡,成为民江饭店当家菜。
范吉安对菜肴的制作从原料抓起,对猪、牛、羊、鸭、鱼等的产地、特性很有研究,烹饪时善于因物而异。
如鱼类,分塘鱼、田鱼、河鱼,塘鱼和田鱼又分质量高低、肥瘦不同用不同的烹饪方法,作出不同的菜肴。
盐帮菜

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是中国盐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千载盐都风情民俗的重要体现; 是当代川菜系列中的重要品牌。
原料:鲜净牛腰柳300克,嫩丝瓜300克,红辣椒油
120克、香油25克、花椒面、味精、精盐、高汤、 鸡蛋清、豆粉、姜米、葱花、香菜等适量。
特点:麻辣烫,味鲜、厚,质地嫩滑,化渣爽口,
风味独特。
1、将牛腰柳切成厚薄均匀的片,加精盐、姜米、料酒, 拌码入味后,用蛋清豆粉上浆,加红辣椒油,解散备用。 2、丝瓜去粗皮、内瓤,切成厚薄均匀的厚片备 3、丝瓜入锅用少量油略炒加汤,用精盐、胡椒面、味精、 姜米、醪糟汁、红油辣椒、花椒面调好;把浆好的牛肉 拌散下锅,用筷子划散,同时加进红油辣椒推转至牛肉 伸板,亮油断生;起锅装入盛器内,放入香油、花椒面、 葱花、香菜即可。
盐商怪吃,无奇不有,比如吃“猪血泡”。
其做法是将活的大肥猪四蹄捆住放倒,用楠竹筒盛 煮得滚开的糯米稀饭,撬开猪的嘴巴硬灌下去; 随即杀猪,开膛剖肚取下在猪的口腔、食道、胃子 里被烫起的血泡,配以精美佐料烹炒而成。
冬季时将稀释的牛粪泼在裸露的山岩上,来年春 天生长出的青草茂盛而且不受虫伤。 到春末时节,即从草丛中生出一种小菌,杆短、 白色,形同口外蘑菇,鲜美之味胜过于干口蘑, 大脚菇,名为露水菌。
自贡的羊肉系列更是得益于陕西盐商对羊肉的眷恋。自贡 陕籍盐商较多,本地人呼之“老陕”。 他们来自贡后,难以忘怀和改变的就有饮食习惯。羊肉的 美味时时萦绕在他们的脑海中,当他们经营盐业发家后就 不惜工本,从其家乡雇人,赶着羊群翻过秦岭来到自贡圈 养起来,终于圆了羊肉梦。 自贡盐商们也不甘落后,纷纷修起羊圈,请专人以玉米、 盐巴炒豆来喂养。到冬至,个个膘肥肉多。于是开办起烫 皮羊全席,动辄几十道菜,有八宝羊肉、粉蒸羊肉、佳味 羊肉、雪花羊肉、扎板羊肉,乃至烤羊肉、叉烧羊肉等等。
因盐而兴的盐帮菜

现。1 7 8 5年在盐 场 密布 的 自流 井 落成 了屠沽 行业 会馆— —桓 侯
宫 , 一个 侧面 说 明 自贡餐 饮 的火爆 。 到抗 战 时期 , 从 川盐 的第 二 次济楚 , 自贡盐 业和 餐饮 业 又迎 来 了第 二个 发展 高 峰 , 当时 颇有
名气 的餐馆 有 : 天德 园、 谷 园、 Ⅱ春 、 金 鹿 乌 蜀江春 等 。
调技艺 的川菜 派别 。 自贡 兴 旺发 为 自贡 的井盐 业为盐 帮菜 提供 了 盐帮菜独具特色 。
边 子牛 肉成 为 “ 自贡 五珍 ” 之一 , 而水 煮牛 肉于 1 8 年 被选 入 《 91 中
国菜谱 说 到 美 味 的 6 贡 富顺 豆 花 , t 就要 讲 到 井盐 加 工 中豆 浆 的应 用。 不 知从何 时 起 , T' 发现 了用黄 豆 浆提纯 食盐 的秘 密。 煮 盐的 盐 ( G I 在
自贡名厨 范吉 安改 为将 各种佐 料和 牛 肉片一锅 同煮 , 以其 肉片滑
嫩, 辣烫 鲜香 , 色泽 明亮 , 为盐 帮莱精 品。 盐业 经济丰 厚 的利润 成
5 2
商号 , 号 下又 广设 分号 , 商 形成 庞 大 的川盐 运销 网络。 在清道 光
年问, 自贡 井盐 除 销往 省 内十余 个 州 县外 , 远 销 湘、 滇、 还 鄂、 黔
n
清代陕西籍盐 商修建的西秦会馆 ( 今盐业历史博物馆)见证盐帮菜百年辉煌
自贡 井盐 业 催 生 了盐 帮 菜
自贡井盐 生产 有两 干多年 的历史 , 旺发达 的井盐 业不仅 造 兴
年 中仅 7 8 、 月份 约 3 天 中 , O 在洪 水退 去 之后 才能在 江 中捕到。 但
它一 出水 就死 , 死后 肉质 软如 豆腐 渣。要想 吃到新 鲜美 味的退 鳅 ,
盐帮菜的代表作

我们将自贡盐帮菜分为九大系列,即:牛肉系列、兔肉系列、鱼系列、鲜椒系列、泡菜系列、豆花系列、蘸水系列、秘制系列、火锅系列。
牛肉系列
1、火边子牛肉
2、水煮牛肉
3、掌盘牛肉
4、铁板牛眼肉
5、盐帮千层肚
6、焼椒牛肉
7、小土豆烧牛尾
兔肉系列
1、浓味冷吃兔
2、飘香烫皮兔
3、蘸水兔丝
鱼系列
1、盐船号子鱼
2、老梭边鱼
3、跳水鱼
4、开门红钳鱼
泡菜系列
猪手仔姜泡菜、辣椒泡菜
豆花系列1、富顺豆花
2、豆花宴
3、鸡汁豆花
鲜椒系列
1、鲜锅兔
2、仔姜风味蛙
3、小煎鸡
蘸水系列
1、牛肉类蘸水菜
2、素食类蘸水菜
3、兔肉类蘸水菜
秘制系列
鸡粥白菜、猪血泡、泡青蛙、炮烙鹅掌、大满意火锅系列。
盐帮菜六大烹饪模式及代表菜品

2.一滚当三鲜,油多不坏事
在自贡当地,有“一滚当三鲜,油多不坏事”的说法。“滚”即炒菜时油温滚烫,因此要多下油,食材下锅后能够迅速受热,达到爆炒的效果,成菜味道更滋润,口感更脆嫩。另一方面强调菜品出锅后即时品味,稍一放凉滋味便会
改变。
2.兔肚先要预处理
作为川菜的特色食材,在烹制兔肚前要先少量食用碱处理一下,既去除兔肚的腥气,又可以让它的口感更加催爽。
3.经典的水煮牛肉
煮牛肉,传统上要选“腰沟肉”,即俗称的三角腩,此处的牛肉更为细嫩,油花也更丰富。牛肉不先过油,一片一片直接下锅,油温也不能太高。
凉拌
猪心+猪肚+猪舌+盐+姜蒜汁+辣椒面+花椒+葱=凉拌心舌肚
口味:鲜爽
凉拌要选新鲜食材
这道菜对食材的新鲜度要求极高,食材不能冷冻更不能过夜,最好是宰杀2小时之内的新鲜下水直接上桌。制作时无需过油用新鲜的姜蒜汁干拌,将猪心、猪舌、猪肚不同的口感融合在一起,突出干拌的葱香味,是当地广受欢迎的凉拌菜。
3.特色食材风萝卜
风萝卜是当地特色的食材,将萝卜用竹签或帖子穿好后自然风干,做好后手感像海绵般柔软,制作前也要火烧后刮去外皮,入锅后久煮不烂。
4.熬汤无需先放盐
在蹄花汤的整个熬制过程中都无需放盐,上桌后客人可根据自己的口味需求加在自己碗中,这样汤品咸淡的口味更好把握,符合每人的个人喜好。
TIPS:盐帮菜有哪些特点?
传统上自贡盐帮菜被划分于“小河帮”菜系,与成都的“上河帮”、重庆的“下河帮”共同组成了川菜的三大菜系。盐帮菜注重调味,讲究百菜百味,鸡、牛、兔、牛蛙等食材范围很广,以鲜椒、仔姜为味道核心,突出亮油滚烫的做法。
大厨菜品
6道经典盐帮菜技法大揭秘

文化有根,做菜也有根,自贡菜的历史沉淀已久。
选料精,调料多,烹饪风格急速而果敢,香、辣、麻、鲜,则是其风味的主要代表,味感强烈。
美国人马克科尔兰斯基曾出版过一本享誉世界的名著《盐》,书中提到自贡盐商的饮食,说那时富裕的盐商吃得格外讲究。
“在中国,菜的原料越古怪,烹调方法越神秘,就越有身价。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作为自贡餐饮人,辣倒兔餐厅的行政总厨胡泽田认为只有掌握一些经过历史考验、通过年代传承、口碑俱佳的菜品核心技术,才能真正引领餐饮潮流,而不是盲目模仿跟风。
他说某些配方和手艺有时并不是掌握在专业厨师手中,而是在家族传承人的手中。
曾经,凌晨4 点,胡师傅就到传承人家中,上门求教。
结果,足足花费了2 年时间才得来了冷吃兔这一道宝贵的秘方。
现在,胡师傅就将这最正宗美味的技法,毫无保留的与各位分享。
除了传统名菜,他还会奉上一些创新菜品,其中包括多次获得金奖的口口脆,人气之盛,让许多餐厅望尘莫及。
胡泽田辣倒兔餐厅行政总厨I没有理论知识,你就达不到一定高度”胡师傅是地道的四川自贡人,八十年代跟随做私厨的父亲一起入乡进户做家族宴席菜,帮忙打下手。
至那时起,自贡八大碗、红肘、整鸡、整鸭、甜烧白等美味就给胡师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始终抱有对餐饮业的浓厚兴趣,胡师傅从公司开票员转行后,跟随内江名师王光权学做川菜,后又进入厨师烹饪学校接受正规的理论教育,因喜欢读书看报,毕业后被校长钦点留校任教。
1994年至2004年,胡师傅在四川、湖北、重庆等地任劳动局厨师技能培训学校教师,负责理论和实操的教学,同时也是一个再学习、再研究的过程。
期间,胡师傅于1998 年取得了中式烹调师一级资格证书。
从江湖传统的拜师学艺,到国家技校的正规学习,胡师傅感慨到:“拥有了系统的理论知识,领悟力明显得到提升,做事规范,不随性,让我这一生都受益匪浅。
所以我对后辈的要求也是进入正规厨艺培训学校,认真上课学习。
”I用漫长的时间和老传统来酝酿安全和美味从学校出来后,2004年底胡师傅受邀来到北京,自新辣道餐饮开业起,一干就是12 年,从厨师长到技术部研发经理,再到菜品顾问。
自贡盐帮菜之牛肉系列

自贡盐帮菜之牛肉系列自贡盐帮菜可以说是靠牛肉起家的,它将牛肉菜做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自贡入选《中国菜谱》的两个菜都是牛肉菜品。
牛肉系列作为盐帮菜的主打菜品,与当地资源优势与经济特色密切相关。
牛是自贡盐场当年主要的动力来源和运输工具。
采卤、输卤、提取钻井工具一般用水牛,驮运煤、米、豆料和载盐的短途运输则用黄牛。
据记载,要维持自贡盐场的正常生产,每年至少要保证生产用牛约3万头,在鼎盛时期达到10万头,是中国生产用牛密度最大的地方。
一头壮牛服役,多者半年,少者三月,就已精疲力尽。
大量的牛被淘汰下来,卖给餐馆或分给盐工抵付工钱。
牛肉成为当时自贡最易获得,最廉价的做菜原料之一。
如此众多的牛肉,不免让自贡盐帮菜厨师动起了脑筋,使出浑身解数,将牛从头到尾吃了个遍,就连最不可能入菜的“牛板筋”,也采取先卤后烤,先渍后烘的办法做成形如豌豆,又香又脆的佐酒佳品“牛豌豆”。
由此形成蒸、炸、煎、炒、水煮、红烧、火锅、凉拌、冷吃、卤、渍、烤等多种做法的完整牛肉系列,如:水煮牛肉、火边子牛肉、粉蒸牛肉、毛牛肉、冷吃牛肉、卤牛肉、凉拌牛肉、牛肉汤、三巴汤、牛肉火锅、毛肚火锅等。
许多菜品成为自贡盐帮菜经典菜肴。
1、火边子牛肉。
这是自贡盐帮菜最经典的菜肴,也是自贡最早入选《中国菜谱》的菜品。
在1964年,选入《中国菜谱》,1989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
它以刀功奇绝,薄如纸片,酥而不绵,细嚼化渣,麻辣鲜香,回味无穷,征服了大众。
火边子牛肉的原料非常讲究,只能选用牛后大腿上的“冬瓜牛肉”。
这样的肉一头牛只有10到15公斤。
有经验的师傅一般要先将牛肉用盐等调料腌一下,这样不仅上味、去色水,还更好开剥。
一块3斤左右的冬瓜牛肉可开剥成长达3米左右的薄片,开剥出的牛肉簿片被一张张粘贴在竹篾折上,放上适量食盐,让其尽快晾干。
待这种簿片的水气风干之后,慢慢地焙烤,以酥而不绵、细嚼化渣为度。
到此,制作还并未完成,还要蒸,蒸过的肉片还要放入由一百多味中草药香料做成的卤水中卤制。
10道令人垂涎的盐帮菜,川式风味无法抵挡!

10道令人垂涎的盐帮菜,川式风味无法抵挡!巴山跳水兔砧板:选取新鲜活仔兔1只(重约2千克)宰杀制净,冲净血水,吸干水分后斩成条状,放入盆中,加厨邦鸡粉30克、盐10克、白胡椒粉20克、红苕淀粉100克、姜汁酒50克抓匀上浆,入四成油温中滑熟。
炉头:1、锅内倒入仔姜油150克烧热,下入郫县红油豆瓣25克、老坛泡海椒35克炒至油润红亮,加入鲜仔姜丝100克、野山椒50克、新鲜小米辣80克、鲜青花椒25克炒制1分钟,掺入高汤2千克烧开,倒入滑好的仔兔,放入黄瓜条150克、水发木耳100克,调入味精、厨邦鸡粉各10克,胡椒5克,淋入幺麻子藤椒油6克,盛入宜宾产的高县土火锅盛器内。
2、锅内另注入仔姜油50克,下入青、红美人椒各20克炒香,至亮色,淋入火锅盛器内即可。
仔姜油:菜子油、色拉油各2500克,熟鸡油500克倒入锅中烧热,下入鲜仔姜1500克,小黄姜750克、老坛泡海椒末250克、香料粉15克,小火熬制40分钟,去渣沥油即成。
仔姜美蛙砧板:1、美蛙500克去头去皮,制净后将肉剁成5厘米长的条。
2、丝瓜250克去皮切成6厘米长、2厘米宽的条。
3、美蛙肉加入料酒5克,盐、胡椒粉各3克腌制入味,然后拌匀水淀粉30克腌渍20分钟。
炉头:1、锅下色拉油100克烧热,加入鲜仔姜丝10克、青小米椒圈12克、蒜米5克、花椒粒3克爆香,添入高汤200克大火烧开,转中火后放入蛙肉烧开,接着下丝瓜条继续煮1分钟,入盐5克,味精、厨邦鸡粉各4克,陈醋、白糖、花椒油各3克调味,起锅入盛器。
2、锅下自制仔姜油30克烧至六成热,起锅淋入菜品上即可。
自制仔姜油:锅入生菜子油5千克炼熟,下入仔姜碎1500克、鲜红小米辣圈250克小火熬20分钟,待锅内原料充分出香后,起锅倒入不锈钢盆中,加盖焖1天,打去料渣即可。
江湖土鳝鱼砧板:1、玉兰笋150克切片,焯熟;芹菜段100克焯熟,同笋片盛入垫有水发木耳30克的盆中。
2、土鳝鱼800克宰杀去骨、改刀成段,冲水沥干后放入码斗,加花椒碎12克、花椒面15克,加料酒25克,味精、厨邦鸡粉各20克,盐10克抓匀腌制5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帮菜菜谱有哪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饮食文化是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川菜他以色香味具全而著名,受到了很多人都喜欢,而且川菜的种类也是比较繁多的,而且每一道菜都是特别的鲜美有自己的特色,而且比较下饭,其中盐帮菜就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盐帮菜菜谱有哪些?
盐帮菜菜谱:
盐帮菜 - 发展历史
自贡盐帮菜在其两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厨和烹饪大师。
清末盐商李琼圃撰著了《琼圃菜谱》,记载了各色盐帮菜的烹饪要诀,惜已失传。
名厨董俊康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做的一道香酥鸭,倾倒了电影大师卓别林;陈建民大师上世纪中叶把盐帮菜传到了日本上流社会;刘锡禄豆花更在日本成为雅俗共赏的美味。
发明火边子牛肉的曾树根,将水煮牛肉做到
极致的范吉安,首创牛蹄熊掌的叶掌盘,以“无汁葱烧鱼”享誉盐场的林青云,擅作鱼翅海参宴的栗焕章,以浓味冷吃兔闻名遐迩的刘义公,以一席“大满意”惊绝盐场并入调四川饭店的黄三胖,被众多中央领导称道的倪树章,都是盐帮菜的领军人物。
新中国建立后,更有号称四大金刚的樊德崇、李绍光、倪少云、陈德章,再加上邹青云,时称“五朵金花”,他们为传承和发扬盐帮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盐帮菜
自贡餐饮和盐帮菜在其演进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批令闻者嘴馋神往、来者大饱口福的餐饮名店。
如“天德园”、“鹿鸣春”、“金谷园”、“快园”、“好园”、“怡园”、“吊皇楼”、“大码头”、“留芬酒楼”、“蜀江春”、“文兴园”、“新津菜社”、“岷江饭店”、“华北食堂”等,这些名店以自己独具特色的招牌菜名播远近,长期受到顾客青睐,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既是自贡各界人士常来餐饮聚会之地,又是外来各地人士慕名就餐会友之处。
随着时间推移,形成了口碑相传,长盛不衰的老字号。
改革开放以来,自贡餐饮业更获得了长足发展。
以盐帮菜为主要内涵的餐饮名店不仅薪火相传,而且涌现了一批新的名店,“锦府盐帮菜”
名噪京城,在休闲城市成都,会吃、好吃的成都人对自贡“盐府人家”、“蜀江春”、“阿细”的菜品亦赞赏有加。
在自贡,“盐商菜”、“私家菜”、“盐都会馆菜”、“南国宴”、“蜀南宴”、“蜀江春”、“阿细”、“留芬酒楼”、“盐帮传人”,均受到消费者的交相称誉,生意日隆,历久不衰。
盐帮菜 - 特色菜品
在川菜系列中,有不少精品、珍品均与井盐的发展有关,据《四川风物志》记载,川菜中的“水煮牛肉”这道名菜,即是在自贡盐业生产中诞生的。
早在明清时期,自贡盐场以牛为动力推车汲卤,随着盐井增多,车体增大,牛只也越来越多,清光绪时常年维持在三万头左右,随着有病的与退役的牛需宰杀,所以在自贡盐场,牛肉食品也就越来越多,越做越有风味,其中水煮牛肉、火边子牛肉、菊花牛肉火锅、火爆黄喉、牛头、牛尾汤等盐帮菜便脱颖而出。
水煮牛肉现已成为川菜中非常普及的名菜。
它的起源是由当年自贡盐工将淘汰役牛的肉,用盐和辣椒面、花椒面作佐料,加水煮成,虽然方法简单,但成菜后肉味鲜美。
后经名厨师在烹调中长期实践,逐步成为麻辣烫风味很浓的代表性很强的四川名菜。
牛肉、瘦猪肉均可作料,不用火炒,突出汤煮,煮时火猛水宽,时不宜过长,见肉片翻白即可,起锅时加红油、
辣椒面、花椒面、酱油、胡椒面、姜米、味精、水豆粉等。
其色深味浓,肉片鲜嫩滑润,极为爽口,此菜四季皆宜。
自贡水煮牛肉之俏头(配菜)常用菜苔或莴苣,切成薄片,配以芹菜,香菜。
盐帮菜
火边子牛肉是自贡地区的风味食品,在其他地方,有类似的“灯影牛肉”,但火边子牛肉却以自己独具的特色见长。
其刀功
奇绝,薄如纸片,异香绵长,极耐品味,佐酒就饭,均甚相宜。
它以选材精细、制法独特、味道鲜美而誉满全国。
火边子牛肉的原料,只能选用牛后腿上的所谓“钻子牛肉”。
制作时,用极犀
利的薄刃刀,先将钻子牛肉开出尺许长,七八寸宽的肉片;再将肉片钉在斜倚墙壁的木板上,继续用薄刃刀开剥肉片,整个钻子牛肉随刀刃的开剥而缓缓滚动,直至开成一整块极薄的肉片为止,并要求肉片上不能有漏眼漏缝;然后在这样极薄的肉片上抹少许盐和酱油,悬在通风处凉干后,摊于可以通风的篾笆上,用牛粪饼的微火慢慢地焙烤,以酥而不绵、细嚼化渣为度。
最后,搽上辣椒红油即成。
这样用牛粪饼烤制出来的火边子牛肉,带有一种清香味。
后来改用杠炭烤制,这种清香味没有了,反觉得没以前好吃。
因此,用牛粪饼烤制,这在当时是秘而不外传的。
局外人鲜有知者
通过对盐帮菜菜谱有哪些的了解之后,我们知道盐帮菜的种类非常繁多,平时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喜好对饮食的需求进行选择,而且每一种菜做起来都不是特别的复杂,只要我们平时在家里用心去做都能做得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