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一身正气壶”的设计创意
浅谈紫砂《方山逸士壶》的造型与内涵

浅谈紫砂《方山逸士壶》的造型与内涵展开全文摘要:作品正气凛然,古韵荡然,周正挺括,构设极为精妙。
壶口广,壶身方正,口与身完美结合。
一把纯正的方器作品,器形四方挺拔,棱角毕现,观其工,看其形,纯熟之技艺一目了然。
关键词:方山逸士;造型;方器制作;艺术1 前言宜兴紫砂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制作工艺、高雅的文化品位和公认的实用价值,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宜兴紫砂有它清晰的文化背景和独树一帜的制作工艺,它所体现的工艺流程和独特风格具有不可替代性,能够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性、文化特质和文化价值观。
2 《方山逸士壶》的造型与内涵宜兴紫砂壶来源于民间的生活用品,经过历代能工巧匠制作演变,在继承传统紫砂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高雅独特,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厚朴雅致,湿润凝重,陶冶情操。
其造型古朴、质坚内用,为当今上流社会文人雅士宴饮斗茶之名贵器具,成为中国茶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笔者的《方山逸士壶》采用全手工泥片镶接法,通体以直线组成,造型要求比例准确,口盖紧密平整,块面挺括,线条利落。
气势挺拔,力度透彻。
角、线、面的处理,因人而异,呈现不同的效果,或刚健、或清秀、或丰腴、或粗獗,这都是方壶富有的艺术效果。
《方山逸士壶》横空出世,其精工细作,磅礴气势,震撼人心。
壶身、壶盖、壶嘴与壶把,都以方传神。
流畅的线条,将每一个转折或装饰之处,都表现得清晰利落,端庄稳重。
作品正气凛然,古韵荡然,周正挺括,构设极为精妙。
壶口广,壶身方正,口与身完美结合。
一把纯正的方器作品,器形四方挺拔,棱角毕现,观其工,看其形,纯熟之技艺一目了然。
《方山逸士壶》作者继承传统方器制作特色,同时又赋予新的创作理念,观整壶,壶身与嘴、把、口、盖皆呈方形,棱线清晰。
壶身四四方方,巍峨挺立,泥色凝练朴质,大有厚重的历史遗风。
《方山逸士壶》的“古拙素雅”与品茗人所追求的“涤净烦嚣,淡泊明志,超世脱俗”的意境最为融洽。
温和典雅,茶汤韵味悠扬、沉着持久,养泡日久,泥色由棕变幻为古黯肝色,愈显古朴素雅,明润光和也!在每一门类艺术中,能独领风骚者必定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而透过风格看便是那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扎实的艺术功底和融入时代精神的独特创新。
浅论紫砂作品“四大发明壶”的设计创新和文化情感

1前言紫砂壶是宜兴的独特手工产物,以其特有的材质和精美的造型而闻名,紫砂壶在宜兴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气脉的滋养下,洋溢着自然的灵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别具一格。
可以说,紫砂壶与宜兴互相成就。
一把优秀的紫砂作品,必定集实用性、观赏性和文化性于一体,融合了紫砂艺人的智慧和个性,形神兼备,引人遐想,让人在一壶清茗中受到精神情感的陶冶,得到文化的熏陶。
2紫砂壶“四大发明”的造型设计紫砂壶不仅仅是一件泡茶的器皿,随着制作技艺的不断改进和精良,紫砂壶具备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它从传统的实用器发展为实用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摆脱了传统的粗陶匠气,与紫砂艺人的传承创新密不可分。
紫砂壶创作题材丰富,制壶艺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经由内心的酝酿,用紫砂的语言表现出来,由此才使一件实用器具备了精、神、气。
紫砂壶“四大发明”以中国古代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四大发明为创作题材,通过象形状物的艺术手法,具象与抽象相结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创新,既增强了艺术美感,又赋予作品新的时代内涵。
此壶以方器为基本形制,以直线为主、曲线为辅,壶身呈四方形,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给人干净利落、明快挺秀之感。
此壶在传统方器的造型上又作了创新和突破,以花器的装饰技法融入四大发明的元素,形象饱满。
直流向上挺拔昂起,从根部起由粗及细,过渡均匀,出水顺畅利落,给人刚劲有力之感,壶流以龙首装饰,双目圆睁、龙口大开,生动逼真、气势恢弘;方形壶把高爱春(宜兴214221)集实用性、观赏性和文化性于一体,传统和创新相辅相成,不断开拓发展。
本文以紫砂壶“四大发明”为例,浅谈其构思立意、造型设计和文化情感。
四大发明;与时俱进图1四大发明壶与壶流相呼应,折角清晰明显,直而不僵,气韵生动,壶把上饰以三个凸起的圆点,以红泥制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盖钮造型为指南针,四方形壶盖与壶身形状相契合,与壶口严丝合缝,盖面刻绘方位,以绿泥制作,壶钮为小勺状,可辨别方向;壶身主体以紫泥制作,壶体下部以段泥制作,围纹修饰,纹理清晰,呈现出纸张的纹理,代指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壶底有雕版字体,字体清晰、方圆周正,代指古代的印刷术。
浅谈紫砂壶造型设计与制作

浅谈紫砂壶造型设计与制作紫砂壶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也是中国工艺文化的代表之一。
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其制作艺术源自中国古代,经历了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如今已成为中国特有的饮茶工艺。
紫砂壶的造型设计和制作技艺一直备受瞩目,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匠人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一、紫砂壶的造型设计1. 构思:紫砂壶的造型设计首先要有一个构思,这个构思可能来源于自然界的万物,也可能来源于文学、艺术、历史等多种元素。
匠人需要根据这个构思,悉心设计出一款富有创意、特色鲜明的紫砂壶。
2. 形态:紫砂壶的形态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壶身的线条和整体的美感。
匠人在设计造型时,常常会参照动植物的形态,或者取材于传统文化中的图案和符号,使得紫砂壶的形态更加独特和丰富。
3. 结构:紫砂壶是一个实用的茶具,因此在造型设计上,结构的合理性也非常重要。
匠人需要在保持美感的考虑到壶盖、壶口、壶耳等部分的结构设计,确保使用时的便捷和实用性。
二、紫砂壶的制作技艺1. 选料:选料是影响紫砂壶制作成败的关键步骤。
传统的紫砂壶选料多以宜兴紫砂泥为主,而泥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制作工艺和成品的品质。
2. 捏制:捏制是紫砂壶制作的基本工艺,而且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匠人需要把选好的泥料捏成一个完整的壶坯,这个壶坯要符合设计要求,壶身要挺拔匀称,壶口、壶盖和壶耳要与壶身相协调。
3. 雕刻:紫砂壶是一个富有装饰性的工艺品,因此雕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艺步骤。
雕刻的内容可能是自然界的山水花鸟,也可能是一些汉字、符号等。
雕刻工艺需要匠人具备精湛的技艺和敏锐的审美。
4. 烧制:烧制是紫砂壶制作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匠人需要根据泥料的不同特性和壶的设计要求,进行不同的烧制工艺。
烧制后的紫砂壶要色泽均匀,质地细腻,才能成为一件优秀的作品。
三、紫砂壶的鉴赏价值紫砂壶的造型设计和制作技艺是一个需要匠人具备丰富经验和高超技艺的过程。
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在制作上,匠人们都需要具备较高的艺术和审美水平,更要具备对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创新的精神。
浅谈紫砂造型设计制作理念

浅谈紫砂造型设计制作理念作者:尹旭峰来源:《佛山陶瓷》 2012年第8期尹旭峰(江苏宜兴214221)摘要:宜兴紫砂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工艺陶瓷,紫砂造型设计制作要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以无拘束的创造思维探索多种表达方式,必须要做到“四要”、“四有”。
关键词:紫砂;造型设计;创新1 前言宜兴紫砂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工艺陶瓷,素以造型丰富、敦朴雅致,实用功能优异、制作技艺精湛而著称。
它的造型风格大致可分为几何形态造型和仿自然形体造型。
按其不同的形式常将它分为圆器、方器、塑器和筋纹器四类,形成了紫砂器造型的一般规律。
2 紫砂造型设计中的“四要”、“四有”紫砂造型设计制作不是简单的模仿或改头换面,要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的统一。
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以无拘束的创造思维探索多种表达方式,许多著论及作品都证明了这一点。
在紫砂造型设计中,必须做到“四要”和“四有”。
(l)要思路清晰有新意,以新的理念、新的设计形式,充分表达出来,恰到好处地把传统与现代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
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设计的竹简茶具,他将古老的竹简与清雅的紫砂揉合于一体,既反映时代特色又不失传统,形成了个人的设计风格。
(2)要和谐协调有整体,造型是看整体,整体的和谐协调非常重要。
做好了就能达形、神、气三者融会贯通。
和谐协调强调壶体的“面”和与壶体相关的嘴、把、口、底、足、盖的所支配方向。
由点、线到面,它的缓冲过渡、明暗转折、虚实对比的处理,从而获得设计的理想效果。
如一代宗师顾景舟设计的“提壁茶具”,以微曲线组成,盖面如一枚古雅的玉壁,壶体上每根线条的起始和消失,每一个棱角的锐钝都经过刻意的推敲,壶嘴与提梁、壶把舒出自然、比例适度,形成一件佳作。
(3)要美观大方,有艺术效果。
紫砂壶是实用工艺美术产品之一,是具有艺术气质的实用品,产品美观大方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生活的追求。
已故著名艺人朱可心设计的“松竹梅壶”跳出了树桩形的框框,采用一节竹段为壶身,嘴、把以竹枝组成,并在人们视线最集中的盖面上堆雕一组松、竹、梅图案,创造了一种既实用又美观大方的“岁寒三友壶”。
简析“紫砂铁壶”的创意设计

[J].江苏陶瓷,2020(1):84,86.
CERAMICS SCIENCE & ART 101
紫砂壶是不断发展的艺术,它与时代息息相关,体 现了不同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精神心理状态,可以 说,艺术是时代的镜子。若脱离了时代,艺术就失去了 发展的活力,等同于枯木朽物,最终只会被人们淘汰。 紫砂铁壶模仿铁壶形态与紫砂工艺相融合,充满了创 意,体现了不同国度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体现了传 统与时代的融合。铁壶在日本诞生,是一种重要的茶 具,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而进入中国主流市场,受到爱 茶者的追捧。铁壶和紫砂壶都是因茶而生,体现了时代 的变化和茶道的发展。据史料记载,日本铁壶的诞生与 中国的茶器大有渊源。日本茶道文化最早来源于中国唐 代,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在当地的文化风俗,逐渐融 入日本当地特色,衍生出抹茶道和煎茶道等不同茶艺形 式。正是煎茶道的兴起与发展,使日本茶具发生了重大 变化。当时的日本釜师为了便于烧水和倒水,在铁釜上 加上壶嘴和提梁,然后把体积缩小、造型创新,使得铁 壶出现了原始的造型。中国随着饮茶方式的改变,也进 行了茶具的革新。几百年前,茶壶的主要用途是存水、 烧水,体积比较大、造型比较简单。但是,随着饮茶方 式的改变、茶文化的进步,紫砂壶逐步演变成了泡茶器 具,变得小巧而精致,赢得了“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称
简析“紫砂铁壶”的创意设计
吴文新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紫砂壶工艺水平不断提升,在 兼顾传统的同时,也在岁月的磨砺中产生与现代文化的激烈 碰撞,传统与时代相结合,迸发出新的生命力。紫砂文化历 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与茶文化相辅相成,在众多非物质文 化遗产中,紫砂壶独具特色,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 新的机遇,增添了新的活力,秉承传统文化之精髓,汲取了 民间艺术的精华,又有现代工艺的新颖性,从而形成了独具 特色的现代紫砂艺术,闪耀于世界艺术文化之林。本文以紫 砂铁壶为例,浅谈其创意设计。 【关键词】紫砂铁壶;浮雕工艺;造型设计;艺术魅力
方圆相济,一身正气

方圆相济,一身正气作者:周爱华来源:《江苏陶瓷》2021年第06期摘要紫砂壶虽是艺术品,但其受众很广,从平民百姓到文人雅士都对紫砂壶怀有特殊的感情,这与紫砂壶的文化价值密不可分。
中国人爱好喝茶,茶文化深入人心,紫砂壶作为茶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不但在工艺形式上十分出色,给人以观赏价值,还给人以丰富的文化精神,肩负了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使命。
本文以紫砂壶“四方石瓢”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人文意境。
关键词紫砂壶;四方石瓢;创作理念;文化意境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说:“壶人用久,涤拭日加,自发然之光,入手可鉴,此为书房雅供。
”周高起所说的便是宜兴紫砂壶,紫砂壶起源于北宋,最初只是喝茶的器皿,但其材质特殊,具有透气不透水的特点,使其泡茶隔夜不馊、香不涣散,因而成为众多茶客的心头好,且如周高起所形容,使用越久而越显温润油亮、焕发光泽感,让人感受到时间沉淀的痕迹,如同老友相伴越久越是知心。
紫砂壶虽是艺术品,但其受众很广,从平民百姓到文人雅士都对紫砂壶怀有特殊的感情,这与紫砂壶的文化价值密不可分,中国人爱好喝茶,茶文化深入人心,紫砂壶作为茶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不但在工艺形式上十分出色,給人以观赏价值,还给人以丰富的文化精神,肩负了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使命。
1紫砂壶“四方石瓢”的造型设计紫砂壶造型众多,经过时代的更迭更是千变万化,“石瓢壶”历史悠久,其年代较为久远,在五花八门的器型中,“石瓢壶”是一款传统壶型,历经百年不衰,由“石瓢壶”演变而来的器型也是数不胜数,业内有“壶中百变,首推石瓢”一说。
此款“四方石瓢壶”(见图1)便是其中一款,此款“四方石瓢壶”是由圆器改良而来,不但保留了原有倒三角的特色,还增加了方器的刚阳与挺秀之气,刚柔相生,两者融合更值得品味。
此壶器型浑厚、线条流畅、口盖严密、出水爽快、三点一线,整款器型刚柔相济,端庄且气度不凡,加底的效果使立体感更强烈,刚正不阿、棱角分明,也增加了作品的挺拔感,显得正气凛然,更好地诠释了方器的特色。
壶文一体 欣然共荣——浅谈紫砂装饰的传承与创新

天工|2021年第4期壶文一体 欣然共荣—浅谈紫砂装饰的传承与创新凝魂,是中国手工艺制品共有的特征。
各行各业的优秀工匠以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为手中工艺品注入蓬勃的生命,使得静态的物件得以最大限度的拟人化并呈现在世人眼中。
今天要说的紫砂壶就是其中之典型。
小小一把紫砂壶,集聚着多年来宜兴人民对茶的独到理解和思考。
在宜兴人心中,茶与紫砂一如魂魄与肉体的关系。
历经千年,两者在人间烟火的熏染中已逐渐合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
作为茶文化的主要载体,宜兴紫砂壶浸润在历史长河中许久,已逐渐形成独一无二的文化雅韵,导致外界提起宜兴就逃不开紫砂这个话题。
这是一种珍贵的文化标志,亦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
杰出的手工艺制品必有独到之处,紫砂壶的独特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器型精巧且变化万端,装饰多样且含韵不一,泥料稀有且种类繁多,工艺繁杂且精妙绝伦,功能实用且兼具收藏价值。
紫砂壶,不仅讲究单一层面的完美,还十分注重泥料、工艺、装饰等的配合和统一,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综合度量始终是贯穿匠人创作过程的根本理念。
接下来要展开论述的紫砂装饰,就是紫砂壶造型艺术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受不同环境、不同需求等影响从而自然催生出的一类下属艺术。
历朝历代的能工巧匠们在传承紫砂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装饰工艺,赋予了紫砂文化带有时代印记的深刻内涵,进而推动了紫砂向前持续不断地蓬勃发展。
一、紫砂装饰的发展历程紫砂装饰艺术就是研究如何把紫砂壶打扮得更多姿多彩、如何把紫砂壶装扮得更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艺术。
紫砂壶和其他工艺品最大的区别就是讲究实用性和审美性的高度统一,基于这点,工匠会结合生活实际经验,充分调动起想象因子,针对不同泥料的特性,灵活运用陶刻、泥绘、镶嵌等技法对手中的壶进行合乎逻辑又超乎逻辑的艺术处理。
早期,紫砂壶在人们的认知里仅仅是用于煮、泡茶叶[摘 要]太湖之畔,江南陶都宜兴的紫砂文化源远流长。
其中,紫砂装饰作为其中一种绚丽缤纷的多彩文化值得关注与深入探究。
紫砂壶造型的艺术气质

紫砂壶造型的艺术气质【摘要】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其造型的艺术气质备受推崇。
本文从历史背景入手,深入探讨了紫砂壶造型的艺术特点、表现手法、传承与创新,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历史长河中,紫砂壶造型的艺术气质不断演变,凝聚了古代陶艺匠人的智慧与技艺;如今,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背景下,紫砂壶的造型更显多样化与个性化,展现了艺术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紫砂壶造型的艺术气质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与审美追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通过对紫砂壶造型的深入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其精美之处,更能体会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和魅力。
【关键词】紫砂壶,造型,艺术气质,历史背景,艺术特点,表现手法,传承与创新,艺术魅力,总结1. 引言1.1 紫砂壶造型的艺术气质概述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不仅在制作工艺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其造型设计亦是其艺术价值的重要体现。
紫砂壶造型的艺术气质主要体现在其造型设计上,包括形状、比例、线条等方面。
通过对紫砂壶造型的审美特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紫砂壶造型的艺术气质既受到历史背景的影响,又受到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塑造。
在历史背景下,紫砂壶的造型受到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影响,既保留了传统元素,又注入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紫砂壶造型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简洁、流畅、自然的线条和形状上,通过恰到好处的比例和精湛的工艺,展现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美感。
紫砂壶造型的艺术气质是一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古朴与时尚的独特魅力。
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器具,更是一种具有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髓和魅力。
通过对紫砂壶造型的深入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领略其中蕴含的艺术魅力和生活情趣。
2. 正文2.1 历史背景下紫砂壶造型的艺术气质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代表之一,其造型艺术气质深受历史文化影响。
在中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背景下,紫砂壶的造型设计融合了古代艺术传统和民俗审美,展现出独特的审美理念和生活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紫砂“一身正气壶”的设计创意
作者:周雪皓
来源:《江苏陶瓷》2014年第04期
摘要方器与圆器从本质上讲是同一种工艺、不同的创作手法,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有机联系。
寓圆寓方的紫砂壶制作,既要讲究在变化中求和谐,在和谐中求提升,又要尽可能把圆器创作中要求的形、神、韵运用到方器的制作中,从而创作出一把兼具实用与美观的紫砂壶器来。
关键词紫砂壶;一身正气壶;设计创意
紫砂方器造型变化众多,古有“方匪一式”之说,主要有长方、四方、六方、八方、随方、寓方等几种基本形状。
在基本形态的造型处理中,方器又可以根据高中低、大中小、粗中细演变成几十种不同壶器形态。
也有人在处理方器时,借助与圆器、筋囊器等不同造型进行配合、做到上圆下方、或上方下圆、或口方盖圆、或口圆盖方,也可以做到身圆嘴方、或身方嘴圆、或身圆把方、或把圆身方等等。
方器造型的变化可以随着制壶者对型器的设计创意要求,进行或圆或方的处理。
方器造型之所以要进行变化处理,融入其它非方形的元素,主要是为了避免设计单一的方器产生呆板、线条呆滞的视觉效果。
现以“一身正气壶”为例(见图1),从审美的观点谈寓圆于方的紫砂壶设计创意。
1 紫砂“一身正气壶”的四方造型特点
紫砂“一身正气壶”壶型为四方形,沉稳厚重的外形结合雕塑的装饰,把传统的审美表现得尤其真切。
壶身接近于正四方体的外形,每个面又并非绝对的平整,而是加入了圆滑的坡面;壶身边上的棱线呈弧度,方圆结合;嵌盖圆正、微坡;弯流壶嘴和方型壶把的线条,犹似穿过壶身以一贯之;壶钮的威龙雕饰装饰和龙嘴的半浮雕活灵活现;壶器底部的制作非常独特,底座的四尊小龙拱起壶器的造型,使此壶沉稳厚重;壶腹处的如意纹又给此壶赋予更多变化,细腻的花纹美妙动人,而壶身更有“一身正气”的陶刻点明壶意。
2 紫砂“一身正气壶”的线条艺术特征
紫砂陶以手工完成雕塑艺术,栩栩如生的雕塑像也因紫砂泥的触摸而富有弹性感,更富有一番逼真性。
紫砂“一身正气壶”的壶钮威龙雕饰装饰、龙嘴的半浮雕、底座的四尊小龙雕塑和壶腹处的如意纹装饰,通过外在形式来体现超越自然形态的内在文化。
所以在紫砂壶世界中,“一身正气壶”的雕饰可谓上乘之作了。
(1)龙雕塑的文化蕴意
紫砂“一身正气壶”的壶钮、壶流,以及底座的四尊小龙雕塑,构成了此壶最重要的形象特征。
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
紫砂“一身正气壶”的龙型壶流修
长昂扬,壶流与壶身浑然一体,饱满而不臃肿,出水迅猛有力。
端把做龙形处理,构造科学、格律严谨,处处彰显祥龙神韵,端握起来舒适有力。
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这把紫砂壶的龙造型艺术,并以文化的眼光去看待它,就会发现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五千年来已深深扎根于所有中国人的心中,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龙文化,在此壶上形成了强烈的文化底色。
(2)如意纹装饰
紫砂“一身正气壶”的壶腹有如意浮雕,有着特殊的文化寓意。
如意,自古以来为吉祥之物,魏晋时代,文人士子把握于手,以增谈兴,挥斥方遒,自如得意。
至宋朝时,如意渐渐演变成灵芝形状,传用至今。
由于灵芝在古代有医治百病之效用,民间故事《白蛇传·盗仙草》中,仙草亦为灵芝。
后人以灵芝托物,有百病全消、健康永驻的祝愿。
如意以此为行,也就更显事事如意、吉祥富贵之意了。
今观此紫砂“一身正气壶”的如意装饰,颇有祥瑞之气。
紫砂壶的艺术美与壶器坯体制作的造型设计是分不开的。
可以说,紫砂壶的艺术美远远超过了它的实用性能。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和觉悟,在紫砂壶体上进行雕塑,已经逐步形成了和紫砂造型艺术浑为一体的风格。
发展至今,紫砂壶雕塑更具时代风貌的紫砂艺术日臻完美,以立意新颖、章法错落表现的精品屡见不鲜,构成紫砂壶艺中一门独特的工艺装饰。
这款紫砂“一身正气壶”便是在坚持继承严谨的传统艺术技法的基础上,不拘于老格局、老路子,在传统四方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