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庆明浅谈紫砂壶的文化艺术

合集下载

浅谈紫砂壶的文化内涵

浅谈紫砂壶的文化内涵

追求 。如果一把茗壶 , 没有壶刻装饰 , 笔者认为 , 就象人们 充 分利用 了“ 刮、 压、 勒、 推” 等工艺技 法 , 使 该作 品无一 不 喝 白开水一 样感 到索 然 无味 , 象读 一 首诗 , 没 有诗 眼 , 一 严 谨 工整 , 古 朴雅 致 . 无 一不 呈现 紫砂 壶 的艺 术美 , 壶 钮 篇 文 章没有 警 句 , 一 长 剧没 有 高潮 一样 , 使 人 扫兴 , 令 小 巧 可爱 , 颇 为 点睛之 妙 , 线 条简 洁有 力 . 把玩 在 手显 示
化层 次 . 不 同的历 史知识 。 不 同 的 审 美 情 趣 和 欣 赏 水 平 以 装饰 形式紫砂 壶 的装饰 形式集 中体现 了 紫砂 壶 的文化 内 及接触紫砂壶 式样 、 品种 多少 有 直 接 关 系 。一 把 壶 的 文 化 涵 。紫砂壶 的装饰有 多种形式 , 其 中的线 条装饰 、 着色 装
活 动 。凶此 , 一个 用壶 、 爱壶 、 藏壶 之 风正 在社 会悄 然兴 艺 术 的 印记
起 。欣 赏紫砂 壶 , 以往 一般 只注意紫砂 壶质 量 的优 劣 , 紫 泥 含砂 量 的多少 , 壶体 造 型 的俊丑 , 注 茗功 能 的大小 , T 提 的。经查 阅资料 和文献记载 . 从 紫砂陶在河姆 渡文化和 艺技 巧 的粗 细 , 以及装 饰形式 的简繁 等 , 很 少有人 深究 紫 良渚 文化 中出现 ,就更加 清楚 紫砂 陶和 陶两 者之 间的渊
3 总 结
当然 , 作 为一名 紫砂 从 业者 , 艺 术 之路 没有 最好 , 只
( 上接 第 6 2页 )
综 上所 述 , 壶形 、 壶饰 和壶 铭 中蕴含 深厚 的文 化( 文学1 艺 柔顺 的美感 。且其 E l 盖紧密 , 通转无 隙 , 捏 钮能提 起壶 身 术韵味, 为我们 爱壶 、 用壶、 藏 壶 者 增 添 了 更 多 的 兴 趣 和 整 体 , 注茶无 落帽之 忧 , 壶把 与壶身 浑然一体 , 顺 畅 自然 ,

浮生适意即为乐——浅谈紫砂《浮生适意壶》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内涵

浮生适意即为乐——浅谈紫砂《浮生适意壶》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内涵

CERAMICS SCIENCE & ART084PURPLE CLAY 浮生适意即为乐——浅谈紫砂《浮生适意壶》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内涵这款紫砂“浮生适意壶”(见图1)便是属于紫砂中的圆器,俗话说的好,“方匪一式,圆不一相”,每一把紫砂壶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其各自的风格特色,此壶亦是如此,虽是在传统器型之上进行改造与制作的,但在经典之中也不乏新颖与创意,紫砂艺人以书法陶刻的形式为此壶增添了一份浓郁的人文气息,也为整体造型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紫砂壶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宝库之中,我们最为常见的几种器型当属圆器与方器,在制作的过程之中所采取的是全手工成型的方式,更为突出的是双手的作用,与其它陶瓷制品的制作工艺有着天壤之别,这也是为什么紫砂器型得以千变万化、巧夺天工的原因,这种传统的制作技艺为紫砂艺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技艺手法,就像紫砂器型中的另一大代表——花器,造型惊艳靓丽、栩栩如生,都是源于紫砂艺人对大自然以及生活日积月累的观察和感悟,从而才能够将十分细腻如丝的情感赋予其中,让人从中体会到一定的人生哲学。

不管是哪一种器型,其中每一处的细节之中都饱含了紫砂艺人真挚的情感以及精致的艺术表达。

在宜兴这座小镇之上,早在五千多年之前便开始了悠久的制陶历史,人们制陶、产陶用于平常的生活用具,而在历史的发展之下,陶器也在不断地发生革新,开始形成了各种各样品类的陶瓷艺术体系,最终孕育出现如今这优秀灿烂的陶瓷文化,正是有了如此优越雄厚的背景与条件,紫砂作为其中的后起之秀才得以飞速发展起来,尤以时大彬为代表的紫砂艺人打造了紫砂全新的成型工艺,促使紫砂得以摆脱粗陶日用器具的身份,一步步向艺术领域方向前进和发展,紫砂艺人作为整个过程的创作者,能够将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紫砂也就有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造就了紫砂艺术现如今的繁荣盛世。

此壶整体造型简约而又大气、稳重而又端庄,全然符合圆器的特征,紫砂艺人又将自身的想法与创意与之相融合,从而打造出这一别具特色的造型特征,通过壶身上的书法陶刻装饰可以看出紫砂艺人所想要传达的思想与情感内涵。

浅谈紫砂壶的艺术境界

浅谈紫砂壶的艺术境界

浅谈紫砂壶的艺术境界*倪勤勤(倪勤勤紫砂工作室江苏宜兴214221)摘要紫砂壶艺历史悠久㊁源远流长,从最初的茶具用品不断地发展,而且有了文人雅士的参与,其艺术性越来越突出,紫砂壶发展至今已经成为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艺术品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紫砂壶的需求从最初的功能性需求逐渐向艺术层面跨越,越来越多的艺术价值㊁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集中到壶器的设计中,紫砂壶作为茶具之首,在紫砂艺人的创作下,提升了紫砂壶的美学价值㊂如今紫砂壶已经不是简单的茶器,而是民族文化中的艺术瑰宝,人们对于紫砂壶艺术境界的探究也从未停止过,它别具一格的艺术特点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紫砂壶的艺术境界更是让其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使大众对于紫砂壶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㊂关键词紫砂壶艺术理念艺术创新文化价值中图分类号:T Q174.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72(2024)02-0012-03紫砂壶最早出现于宋朝,到了明清时期开始逐渐进入鼎盛时期㊂紫砂壶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和传承,成熟于当代㊂紫砂工艺的突飞猛进,紫砂壶应运而生,人们不再烦恼于品茗时的茶具选择,紫砂壶与茶文化的配合更是天衣无缝,在壶器中找寻情感上的寄托,寻求自我突破,找寻质朴的情趣和自然的雅致㊂紫砂壶的艺术性更是其它陶艺品无法比拟的,这都是历代紫砂艺人苦心创作而来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和概括,正是因为有了文化的映衬,才使得紫砂艺术更加的耀眼㊂紫砂陶艺作为宜兴这座城市的名片,紫砂作品已经传播到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著名的陶艺作品,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宜兴紫砂一定会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腾飞而振兴,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㊂因此笔者通过紫砂壶的艺术境界为主题,对紫砂壶的艺术价值进行深入地论述㊂1紫砂艺术的发展理念1.1紫砂艺术发展的根本现代的紫砂艺术是一种艺术创作,不仅注重作品的原创性,还强调了创作者对于作品的表达㊂这些特点与传统紫砂的特点截然不同,传统紫砂壶的特点是一味地仿制传统的经典壶器,常常出现 雷同 的作品,往往所谓的新作品都是仿制传统作品而不断创作出的新作品,有许多紫砂艺人都是在抄袭中创作,即使有创新的意识,但也不很明显㊂现代紫砂艺术的这种情况还是较为少见的,紫砂壶还是在向创新发展的方向进步,紫砂艺人通过自己对于文化的感悟和认知,将想法融入到紫砂壶的创作中进行原创,而且都是有感而发的,这是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也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㊂正式因为有了这种发展的理念,紫砂壶事业才会更加健康,紫砂壶创作至今已有数百余年,但是其发展却从未停止,对于艺术而言,发展是紫砂的根本㊂1.2紫砂艺术发展理念的重要性现代紫砂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有些作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虽然在传统的作品结构上有着重大的创新,但是却忽略了一些实际的使用问题,导致一些壶器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些作品㊂一件紫砂壶作品是应该兼顾实用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人们的推敲,才会被历史所接受,因为一件作品的创作非常不易,作品需要创作者结合自身的问题考虑以及对于学问的认识和掌握,这些都是影响着紫砂壶优劣的重要原因㊂因此在紫砂壶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己对于文学知识的认知,将更多有深度的内容引用到壶器的创作中,将紫砂壶的发展重新带入一个新的理念,便是与㊃21㊃陶瓷C e r a m i c s(综述)2024年02月*作者简介:倪勤勤(1985-),大专,一级/高级技师;主要从事制壶工作㊂文化的结合程度㊂以前的紫砂作品相对重视于 器 的打造,但是随着新时代,紫砂艺人在创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其 意 的刻画,这就是紫砂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理念的不断变化㊂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逐渐加大,对于紫砂壶的内涵有着较高的要求,希望从中感受到壶器中独特的精神享受,这也是对紫砂壶发展的一种引领,紫砂发展至今,有众多陶艺家与文学家已经进入研究的状态㊂因此其发展涉及的领域和范围十分广阔,但无论范围和领域如何变化,紫砂的发展理念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还是一贯地注重对文化的贯融,突出表现中国手工艺品的成就㊂艺术形式的传承都是紫砂壶所涵盖的领域,紫砂的形成并非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中华民族不断摸索出的发展之路,宜兴紫砂壶发展的道路是紧扣传统文化的精髓,将更多有内涵的文化引用到壶器的创作中,让更多爱壶之人不仅能够观赏到壶器的形制美观,还能够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紫砂艺术对传播中国民族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发展的理念所在㊂2紫砂壶的创新是发展的关键2.1紫砂壶创新的目标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的是 意境 ,就是造型与内在营造出的一种关系,这种美学是需要自己去感悟的㊂这种审美情趣仍体现在绘画㊁书法㊁篆刻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上,这些艺术门类往往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翘楚,人们能够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从事艺术形式的从业者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营造出这种氛围,回归到作品的本身,就是与作者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紫砂壶的创新也体现在壶器意境的打造,让作品在设计中表现出这样一种感觉,是能够直击内心的感受㊂随着时代的变迁,在紫砂壶造型的设计上不再局限于图形的规整,还是能够突出作品本身的美感,一件优秀的壶器需要在创新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如果一味地遵循守旧,就会被历史淘汰㊂在紫砂壶的创作中,将众多文化形式融入到紫砂壶的创作中,就是对壶器创作的一种创新,将紫砂壶推向更高层次的台阶,对于有文化深度的作品探究,其深奥的含义就是一种创新㊂创新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去探寻文化中的精髓,并将其融入到紫砂壶中,提高艺术品的品味,让紫砂壶变得更具收藏价值和文学价值,能够让爱好者在其中享受文化带来的美好㊂2.2紫砂壶创新的关键紫砂壶创作之初,也不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而只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茶具用品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紫砂艺人的创新设计,紫砂壶才会由里到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是得益于某个阶段的创新发展㊂而紫砂艺术发展至今,已经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和境界,因此会有人产生紫砂壶还需要创新的这种想法,为什么不能沿着传统一直走下去呢?笔者认为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这是因为还没有真正感悟到艺术的境界,现在人们在使用紫砂壶时,不仅要求紫砂壶有着出色的实用价值,还十分在意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并且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和思想是无止境的㊂只有我们的想法还在,紫砂壶的发展创新才不会停止;只有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的血液,才会在陶艺之林中站稳脚跟以及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㊂紫砂艺术不仅需要发展,还十分需要创新作品,这也是新一代的紫砂人的使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还要不忘创新㊁注重学习,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创造出更多顺应时代发展,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作品,努力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文学性,这样紫砂事业的发展才会一直向良性的道路上前进㊂3紫砂壶的文化价值3.1紫砂壶的文化传承一个行业的兴盛往往与理论性的内容相关,紫砂壶也不例外㊂紫砂壶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是因为有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参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㊂紫砂壶的创作开始与文化息息相关,尤其是明清时代文人墨客更是积极地参与到紫砂壶的设计中,众多优秀的传统壶器应运而生,成为中国陶艺史上的一段佳话,使紫砂壶在泡茶的功能上加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㊂紫砂的文化传承绝对是一份宝贵的财富,也是紫砂壶蓬勃发展的源源动力㊂随着时代的发展,紫砂文化的学习也逐渐步入了新高度,紫砂的文化传承还表现在器具的艺术魅力和气质上,紫砂壶与其他陶艺形式不同,它具有一种艺术美学的清韵,对于紫砂壶的文化传㊃31㊃(综述)2024年02月陶瓷C e r a m i c s承,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㊁传承和创新,其文化和美学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从本质上认可了紫砂的创新,彰显出装饰文化和紫砂的艺术境界,赋予紫砂壶超凡的艺术魅力㊂从整体上分析,紫砂壶是历史上经典的文化现象,是几百年以来紫砂艺人创造出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去好好珍惜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具有历史的传承性㊂国家对于紫砂壶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大量的保障和帮助,党和国家对于紫砂壶给以了大量的关怀和爱护,尤其是将紫砂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更是为了保护和弘扬紫砂文化,将紫砂打造成中国陶艺界的一张名片㊂紫砂壶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工艺,还让紫砂艺术的审美价值深入人心,为宜兴紫砂的发展创新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从中可以看到新一代紫砂艺人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水平,也是对紫砂事业的传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㊂作为民族文化的代表 紫砂陶艺,要保持独特的生命力,就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既要顺应时代的审美需求,又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势头,这是对于紫砂事业传承的考验㊂3.2紫砂壶的价值体现紫砂壶的文化底蕴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后世对于紫砂壶再创作的基础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紫砂壶逐渐变成一种高雅的艺术,加上文人墨客的参与,让紫砂壶兴起一股崇尚紫砂的风尚,因此在紫砂壶的使用中都是具有文化智慧和创意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㊂紫砂壶早已和历史悠久的茶文化紧紧相连,成为一种时尚符号,收藏一件优秀的紫砂壶器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乐趣,其中所体现出的价值观是历史带给我们的精神导向,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意㊁文化氛围以及审美价值㊂紫砂发展的价值观是一种文化发展的规律,在传承中发展,又在发展中创新,丰富思维能力,扩宽创作渠道,形成具有艺术感召力的美学体系,适应当代艺术的思维方式,这对于紫砂艺人的创作是一个考验㊂随着对紫砂艺术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投身其中,在注重紫砂壶器传统的同时,仍然相信紫砂中蕴含的巨大能量,能够吸收接纳更多现代文化的理念且兼容并蓄,以此来保持着一颗勇往直前的心㊂紫砂艺术是一种 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的艺术形式,因为一件优秀的紫砂壶除了要具备优秀的形制美之外,还要具有精神文明的内涵,二者缺一不可㊂一件优秀的壶器就是一件艺术品,不仅能够抒发艺术的语言,还能够起到净化心灵㊁陶冶情操的作用,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并且为后世提供宝贵的艺术价值,这是其他陶艺形式无法比拟的㊂在古代有一种 玩物丧志 的说法,但反而能够在壶器的欣赏中吸收和积累知识,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增加生活情趣,培养爱国情怀,创作每一件紫砂壶都必须有端正的人生观㊁价值观㊁艺术观,这是紫砂创作的前提,而不是一味地只是追求金钱上的价值或是造型的美感,这是与艺术背道而驰的发展㊂坚持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紫砂壶艺会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㊁健康的产业以及美好的发展前景㊂综上所述,紫砂壶注重内外兼修,在欣赏一件优秀的紫砂壶时,除了关注其新颖靓丽的造型特征之外,还应该着重鉴赏其中蕴含的意境之美㊂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砂艺术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制壶艺人的心血和智慧,因此紫砂艺术造诣日益精进,当然这也取决于紫砂壶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㊂紫砂前辈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发挥创新发展的动力,让制壶工艺在前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㊂同时,紫砂壶的发展并未局限于造型的创新,而是多点开花,利用现代化科技技术将更多有趣㊁有内涵的作品创作出来,风采骏驰的紫砂壶受到越多的关注,它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回味无穷且爱不释手㊂参考文献[1]杨丽辉,么雪佼,陶晋.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旅游网站设计分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3(8):61-63.㊃41㊃陶瓷C e r a m i c s(综述)2024年02月。

明月清风,花好月圆——浅谈紫砂壶《明月清风》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内涵

明月清风,花好月圆——浅谈紫砂壶《明月清风》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内涵

077明月清风,花好月圆——浅谈紫砂壶《明月清风》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内涵在我国传统的民族艺苑之中,紫砂壶这一颗璀璨的明珠始终都神采奕奕,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它,不仅艺术风格千变万化,造型特征更是变化无穷、精美绝伦,广受大众们的喜爱与追捧。

一把优秀的紫砂壶作品,在创作的时候除了确保其优良的实用性能之外,更要兼顾人们的审美情趣,有着精致的造型特征,同时文化价值的内涵更是不可缺少,与人们在内心情感世界产生强烈的共鸣,让人们不仅仅有了喝茶品茗的惬意舒适,更在心灵上有所藉慰和享受,通过一把紫砂壶品读这世间的人生百态。

紫砂壶的造型工艺虽然发展至今品种丰富多样、千变万化,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之中也并不是一定要追求华丽精致的装饰,若是与整体造型特征不相符,有的时候反而会给人一种繁重的堆砌感,令人觉得华而不实,要想制作一把上等的紫砂壶,整体造型比例的协调、统一是十分至关重要的,突显出紫砂自身朴素、典雅气质的同时,在此基础之上融入更多、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反而会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得人们在鉴赏品味的时候能够油然而生地产生一种文化艺术境界,从中有一种全新的体验与享受,感受紫砂艺术为我们所带来的乐趣,提升人们喝茶品茗的艺术境界,同时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提升人们自身的文化修养与品质。

这款紫砂“明月清风壶”(见图1)整体的造型创作是在紫砂传统器型“半月壶”的基础之上进行制作的,延续了其质朴无华、典雅端庄的特点,并增添了一些独特的元素,以陶刻绘画的形式取菊花的形态刻绘于壶身之上,赋予了此壶别样的人文气息,同时也为整体的造型特征增添色彩,使得此壶既不失传统经典特色,又不乏创新之意,可以称得上是一件佳作。

此壶整个壶身以“半月壶”的形态呈现出来,流畅顺滑的线条将其勾勒得圆润饱满,使得整体器型简洁实用;壶身下端整个底盘大而端,立于平面之上十分的端庄稳重;壶身上端则没有任何的衔接,直接过渡到了壶嘴,整个壶盖的形状也与整体壶身的弧度相契合在一起,嵌入在壶口之中,与之好似融合为了一体,可见其之巧妙与匠心;壶钮以一桥梁的形态立于盖面之上,圆润顺滑、小巧精致;壶嘴是单独制作之后再镶嵌在壶身一侧,笔直的壶嘴短小而又精悍,出水时也干净利落;而与之相对应的壶把,线条自然弯转形成一个圈态,整个圈把由粗至细,过渡自然和谐,端握起来也十分的舒适。

浅谈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及审美韵味

浅谈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及审美韵味

浅谈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及审美韵味作者:任航来源:《天工》2019年第01期[摘要] 紫砂壶在我国诞生与发展的历史极为久远,它早已摆脱单纯普通陶器用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用途,而是逐渐向艺术品的层面转移。

现如今,紫砂壶的制作与收藏早已演变为一种传统且底蕴深厚的文化现象。

一把紫砂壶,可以拥有长盛不衰的艺术生命,在历代紫砂匠人的手中,诗词书画与紫砂壶完美交融,使之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底蕴,它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表达,展现持重、沉稳、古朴、大气的艺术特质。

随着时代的变迁,紫砂壶这种陶艺品,已经从最初的物质产物向精神产品转变,如今,紫砂壶更多的是满足观赏者的鉴赏需求与审美诉求;在紫砂壶的制作过程中,又融洽地将紫砂陶艺匠人的思想情感尽情融合其中,展现出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文特征。

[关键词] 紫砂壶;文化内涵; 审美韵味作为我国独有的陶土手工制造工艺品,紫砂壶的制作工艺萌发于明朝正德年间,據说其创始人为供春,居住在江苏宜兴。

紫砂壶以宜兴当地紫砂泥为制作原料,是我国传统制陶行业中一种十分优秀的民间艺术成果。

因为完美地结合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紫砂壶才更加珍贵,令人爱不释手,名师大家的作品更是一壶难求。

除此之外,用紫砂壶泡茶妙处极大,更能展现茶韵文化,便更加重了紫砂典雅不俗的气韵。

紫砂壶的发展完善并丰富了我国制陶史,历史十分悠久。

近年来,紫砂壶的收藏价值逐年攀升,社会对紫砂壶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在此,笔者将在本文详细介绍紫砂壶的文化内涵与制作工艺,希望对广大紫砂壶爱好者提供一些了解。

一、紫砂史中见底蕴据考证,紫砂壶大约于明朝正德年间便初步形成了工艺、制作、造型、烧制等一系列工艺。

在宜兴极为发达的陶瓷文化土壤的孕育下,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历经明、清两代的飞速发展期,并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在近现代的发展中,紫砂工艺品制作已经十分成熟,并已经能够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与时俱进,在一辈辈紫砂壶制作匠人的努力下增加生命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汪庆明: 浅谈紫砂壶的文化艺术
汪庆明紫砂艺术
汪庆明

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紫砂专业人才库会员
江苏省陶瓷协会会员

汪庆明,代表作“金奖”作品
1.宝菱
2.壶中福(大韵德钟)
3.龙行天下
4.上新桥
5.子冶石瓢
《 宝菱 》荣获2014年首届沈阳·宜兴紫砂精品文化节金

《 壶中福 》荣获山东省第二届工艺美术精品暨家居用品博览
会2014“神龙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 龙行天下 》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
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金奖”
《 上新桥 》荣获第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 子冶石瓢 》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
览会中国工艺美术金奖

汪庆明紫砂艺术
紫砂壶又称紫砂陶,主要是以采自江苏宜兴的紫砂泥烧制而成。紫砂壶得名于世,

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紫砂壶
所泡之茶“色香味皆
蕴”。紫砂泥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俗称“富贵士”,原产自江苏宜兴黄
龙山,深藏于岩石层下。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紫泥,其特性颇类制瓷原料,可塑性
强,泥坯韧性高,适宜塑造各类壶型;绿泥与红泥(或称朱泥)质量较次且产量也
少,一般只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装饰涂料,较少用来制作完整的紫砂壶。

汪庆明紫砂艺术
紫砂壶成型工艺特别,手工成型是主要方法。从古至今,紫砂壶绝不是简单的泥
巴捏制和堆砌,而是整个作品的和谐共鸣。通过泥色、质地、造型、装饰的整体
搭配,从不同层面彰显了做壶人的人生感悟,展示属于自己的生活的文脉,大处
有形,小处有情,散发着优雅的文化气息,激发出引人入胜的美感。其造型式样
更是极为丰富,在做壶人手下,天地万物皆可幻化为壶,皆可把玩于掌心之中。
瓜果梨桃、人物众生,在做壶人手中一跃而出,自然会把不同的情感和愿望带到
壶上。这是的紫砂壶可传情、可达意,通过紫砂可以寄予万事、万物、万种情愫
于在这小小的壶上,令赏壶人思绪万千。
汪庆明紫砂艺术
紫砂壶色泽古朴典雅,还与其他艺术相融合,器物表面还常镌刻诗文书画作为装
饰,从而更加增添了造型的书卷气息,成为一种具有高雅气质和浓厚文化传统的
实用艺术品。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是抽象的,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但是,
许多做壶人却凭借着特殊的紫砂语言来构筑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如长盛不衰的象
征着文人气质的松、竹、梅题材紫砂壶创作;象征着多福多寿的佛手、蟠桃等花
果器型的创作;象征着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壶的创作。紫砂造型艺术将这许多中
国文化的精髓统一在一起,构成了极其高雅的文化艺术气质,只有对传统中国文
化有所了解的人才可以感觉到紫砂壶作品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汪庆明紫砂艺术
紫砂壶的美还存在于使用当中,将沸水注入壶中,观壶色莹润如玉,听泉眼细流
汩汩。拿来摩挲把玩,心中顿生愉悦亲近之感,亦可舒筋活血、强身健体。紫砂
壶能在使用当中愈发光彩照人,越用越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养壶”。紫砂具
有双重气孔结构,可以独立成陶,是世界上惟一不需要添加其它矿物而独立成陶
的陶土。可以适合一切茶,而且泡茶隔夜不馊。紫砂材质有类似海绵的吸附性,
常沏茶的壶就是不放茶叶,水中也有茶香。

纵观紫砂壶的发展轨迹,无不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无不继承民族文化的精髓,
无不融汇文人文化的气息,在长期的历史磨合中,在陶文化的表达中获取了生命
的永恒。它充盈着文化味和书卷气,它挖掘出历史文化富矿中的精华,并在弘扬
继承中按照文化艺术的规律,超越了实用功能的束缚,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物化了
的精神艺术品。这种至美的艺术品,是立体的画,是凝固的诗,以独有风采神韵
满足人们的审美和鉴赏需求,留给人们是隽永的美感。
汪庆明紫砂艺术
藏壶赏壶都是很内敛的事情,不为升值不为炫耀,只是与壶对话,为自己收藏一
种心情。壶与火相遇,紫砂蜕变为金玉之质;人与壶相逢,壶成了爱壶者无言的
诗歌。收藏紫砂壶,更是一种美学,而不是“玩物丧志”,目的是在美的享受中
陶冶情操,积累知识,增添生活意趣,启迪爱国情怀。每个砂壶研制者和收藏者,
都会有一个端正的人生观、创造意识和收藏意识观。紫砂壶会有一个更广阔、更
美好的珍藏天地以及得以健康发展的美好前景,而这是必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