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病人风险评估 ppt课件

合集下载

VTE住院患者相关评估量表ppt课件

VTE住院患者相关评估量表ppt课件

动脉瘤
4
围手术期30天内接受化疗
2
口腔,上颚手术
4
术前血钠 > 145 mmol/L
2
胃肠
4
术前72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4个
2
单位
体表手术
3
机械通气
2
疝气
2
切口分级(清洁/污染)
1
美国麻醉医师学会身体状况分级
术前红细胞压积≤38%
1
3,4,5
2
术前胆红素 > 1.0mg/dL
1
2
1
呼吸困难
1
1
0
工AC作CRPV9U(VT相E分对级价值单位)
一: 2012 ACCP 9指南对Rogers风险预测评估模型的评价:
不够简单易用 模型建立的数据来源本身有缺陷:
•纳入分析的患者并不全是未采取预防措施的患者,包含了部分已经接受VTE预 防措施的患者。
模型建立后没有被充分的临床验证。
二:另外该模型也不适合中国临床应用(如RVU )
14
2. Michael K. Gould, et al. Chest 2012; 141; e227S-e277S.
16
6.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8: 2450–2457
Padua评估量表 组成及评分
VTE风险分度
低度危险 高度危险
Padua评分
<4分 ≥4分
7. Susan R, et al. Chest 2012; 141; e195S-e226S
不采取预防措施VTE发生率
0.3% 11%
《2012ACCP非外科VTE预防指1南7 》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压疮的风险评估及管理_PPT课件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压疮的风险评估及管理_PPT课件

摩擦力引起压疮的机制
摩擦力: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
表面上运动或有作相对运动趋势 时,在两个接触面上就会产生阻 碍物体运动的力。
如何预防?
--- 全面的评估成为预防压疮的关键。
• 长期以来,压疮的预防还处于经验性决策阶段,无 科学设计的量化研究和循证护理,预防护理措施也 无严格模式。只有在压疮发病后,根据临床表现进 行分期,以判断压疮的严重程度,再依据分期进行 换药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整个护理工作略显被动, 针对性差。
• 肢体活动能力:活动障碍、肢体截瘫。 • 视力障碍:单盲、双盲、弱视、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
复视。 • 辅助工具:拐杖、手杖、轮椅、平车。 • 跌倒史:最近一年内有不明原因的跌倒经历。 • 服用影响意识和活动的药物:散瞳剂、镇静安眠药、降压
利尿剂、麻醉止痛药、阵挛抗癫药。
高危人群管理
• 跌倒/坠床评分总分≥4分,床尾挂谨防跌倒标识;
• 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 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
• 及时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
• 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须向护理部上报警讯事件,填写事件经过, 原因分析,整改措施。
高危病人告知内容
• 行动不便、无法自我照顾、不能独立下床的病人,请家属左右陪伴, 协助活动。
• 下床时请慢慢起身,特别是在服用某些特殊药物时,如降压、安眠药 等。
个部位发生压疮。 • 压疮病人的护理量增加50%.
压疮—转变率
• 如果事先做一个压疮(PU)发生危险因素评估, 凡认为存在危险因素而不采取措施的病人100%会 发生PU。采取措施的病人只有38.2%会发生PU。 通过培训病人体位摆放、减压设施的应用、增加 护理人力、新的制度指导原则,PU发生率可降至 11 .5%。

患者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ppt课件

患者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ppt课件

风险防范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 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或 消除风险,确保患者安全 。
监控与反馈
持续监控风险防范措施的 执行效果,并及时反馈, 以不断完善和改进风险防 范策略。
持续改进与学习的重要性
适应变化
医疗领域的技术和治疗方法不断更新,需要持续 学习和改进,以适应这种变化。
患者为中心
持续改进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患 者的需求,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医疗服务。
患者风险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解析
患者风险指的是在医疗过程中,可能 导致患者不幸事件或并发症的各种因 素。
重要性阐述
准确评估患者风险是保障患者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患者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患者风险评估和制定相应的 防范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患者安全的重视,形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02
患者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
风险评估是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性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意义
通过风险评估,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能够提前识别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 相应的防范和治疗措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医疗 质量。
相互依存
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存在紧密的依存关系,医疗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保障患者安全 ,同时患者安全的保障也能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共同目标
两者的共同目标是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确保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免受不必要的伤 害和风险。
通过风险评估与防范提升的风险评估,识 别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对患 者造成危害的各种风险因 子。
风险评估的工具与方法

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护理课件PPT

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护理课件PPT

2.跌倒中风险患者: 应执行跌倒低风险的预防措施,应执行WS/T431-2013规 定,确定患者需要照护的程度,按实施要求提供护理。告 知患者离床活动时应有他人陪同。
中跌倒风险老年人的管理: ➢ 步态平衡受损是中跌倒风险老年人的主要问题,医护
工作者应通过二级预防,主要提供针对平衡、步态和 力量的个性化运动干预策略,从而改善该人群的跌倒 风险。 ➢ 起立、深蹲、单脚站立等动作训练,并在安全的基础 上,可适当负重或提高动作难度,从而增强其对神经、 肌肉和骨骼功能的干预效果,改善老年人的步态及平 衡问题。
评估量表 (见附录 A) 进行评估, 根据总分判定为跌倒低风险、跌倒中风险、跌倒高风险。
项目 跌倒史 超过一个疾病诊断 使用助行器具 静脉输液
步态 精神状态
评分标 准
无 有 无 有 没有需要/卧床休息/坐轮椅/护士帮助 拐杖/手杖/助行器 依扶家具 否 是 正常/卧床休息/轮椅 虚弱 受损 正确评估自我能力 高估/忘记限制
视力障碍:如有不同用途的两副以上眼镜, 应贴上相应的标签。应指导因视力减弱曾有 跌倒史或跌倒风险的患者使用单光眼镜。护 理偏育患者时,宜站在盲侧,并通过声音等 增强患者对空间、位置的感知。发现患者存 在尚未诊断的视力问题时,应报告医师。
肌力、平衡及步态异常:应观察和询问 患者在行走或平衡方面遇到的问题。宜 鼓励患者参加由康复医师制订的肌力、 平衡及步态训练计划,并督促实施。应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等保护性器具。 对严重骨质疏松、髋关节骨折的患者, 可协助佩戴髋部保护器。
随着2022 年版《认为,为了跌倒评估更加全面,可以结合指南建 议将衰弱、步态平衡等纳入患者的跌倒风险判定条件。
(三)重视三个全面 01 全面评估:《中国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等专家共 识提到,老年人跌倒是多风险因素作用的结果1.建议进 行全面多因素的跌倒风险评估,包含客观风险因素评估 如:认知、视力、听力、用药步态与平衡、心血管等;2.主 观风险因素评估如:对跌倒担忧程度、跌倒原因认识、预 防知识了解等。3.注重内在风险因素评估如:生物学、疾 病、功能水平和行为因素;外在风险因素评估如:环境因 素和社会因素。

患者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课件

患者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课件
手术风险
评估手术对患者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手术效果的不确定性。
患者自身相关风险
年龄相关风险
评估不同年龄段患者可能出现的特殊健康问题,如老年患者的骨质疏松、心脑血 管疾病等。
心理状态风险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如焦虑、抑郁等,以及心理状态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 影响。
环境相关风险
家庭环境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风险评估软件
总结词
风险评估软件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算法的评估工具,通过输入患者的相关信息,自动计算出患者的风险等级。
详细描述
风险评估软件通常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能够根据患者的个人信息、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评 估,并给出个性化的风险预测和建议。
风险评估数据库
总结词
风险评估数据库是一种存储大量患者信息的数据库,用于分析和比较不同患者的风险因 素和状况。
06 患者风险评估未 来发展
人工智能在患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医疗数据、 病历记录和患者生理指标,对患者可 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估。
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实时监测患者的 生理指标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 情况,为医生提供预警和决策支持。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风 险因素,提供最佳的治疗建议。
详细描述
高血压患者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心血管疾 病、脑血管疾病和肾功能不全等。为了降 低这些风险,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压监测, 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等。
案例二:糖尿病患者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
总结词
糖尿病患者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
详细描述
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和神经病变等。为了 降低这些风险,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和相 关指标,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等。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足部护理,预防糖尿 病足的发生。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评估及管理PPT课件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评估及管理PPT课件

,医护人员也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建议,
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措施。
05 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
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建立
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指标
01
包括患者年龄、疾病类型、行动能力、认知功能、药
物使用等。
护理质量监控指标
02 包括护理措施执行情况、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
率等。
预防措施与护理干预
加强患者教育
告知患者及家属坠床的风 险及预防措施,提高患者
自我防范意识。
改善环境
降低床的高度,设置床栏 ,保持地面干燥清洁,提
供足够的照明等。
使用辅助设备
如约束带、床旁护栏等, 必要时使用。
加强巡视
特别是对于高危患者,应 增加巡视次数,及时发现
并处理潜在风险。
坠床事件处理与报告
医护人员安全培训要求
提高安全意识
01
强调医护人员对患者安全的重视,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责任
心。
掌握风险评估技能
02
培训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评估方
法和技巧,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应急处理能力培训
03
加强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患者发生跌
倒、坠床等意外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监控指标定期更新
03
根据最新临床实践和研究成果,定期更新监控指标,
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数据收集、分析与反馈机制
数据收集
通过护理记录、不良事件报 告等途径,收集相关数据。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 背后的规律和趋势,找出问
题根源。
反馈机制
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 科室和人员,以便采取针对

危重病人的风险评估及护理安全PPT课件课件

危重病人的风险评估及护理安全PPT课件课件

30
危重病人的风险评估及护理安全
危重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 1、严格执行手卫生 ❖ 2、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 ❖ 3、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 4、提高人工气道患者安全性 ❖ 5、提高危重患者保护性约束的安全性 ❖ 6、提高患者管道安全 ❖ 7、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 8、预防与减少危重患者压疮发生 ❖ 9、提高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 10、执行危重特护单的使用
8
危重病人的风险评估及护理安全
观察 T P R BP
快速评估——生命体征
体温低于35℃ 或突然升高达39℃以上
脉 搏 < 60 次 /min 或 > 140 次
/min
出出现现间 点歇 头脉 样呼、吸脉或搏叹短息绌样等呼吸
成血人压>持续30>次1/6m0in/9或0<m1m2H次g/m以i上n 或血压持续<90/60mmHg 以下
肝素盐水封管后夹闭 ,特殊情况维持静脉 通道 去除监护仪连接,也 可肝素封管后夹闭 两个卵圆钳交叉夹闭
夹闭
转运中 夹闭
转运后
如发生滑脱
夹闭或开放 确保病人无误吸
接氧气袋或氧气瓶 吸氧,简易呼吸器 备用,必要时简易 呼吸机加压通气
夹闭或保持静脉通 畅
接氧气气管导 管内给氧或接 呼吸机辅助通 气
保持静脉通畅
病情评估——呼吸评估
使用呼吸机时, 观察有无自主 呼吸及参数
频率、节律、 形态
呼吸
咳嗽咳痰能力
双肺呼吸音
SpO2、SaO2、 血气分析
12
病情评估——循环
心率、血压、皮温、尿量
中心静脉压(cvp)、有创血压(Art
泵入血管活性药物时,注意药物浓度、 计量、并注意有无周围静脉炎的发生

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和防控策略PPT课件

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和防控策略PPT课件
持续监测与评估
建立持续监测和评估机制,对ICU医院感染防控工 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 进措施,确保防控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收集相关数据,如患者基本信 息、诊疗过程、微生物学检测 结果等。
制定防控策略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 控策略,降低感染风险。
确定评估对象
明确评估对象,如特定科室、 病区或诊疗项目等。
分析数据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 可能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
监测与反馈
定期监测医院感染情况,对防 控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防 控策略。
日常监测
定期对ICU内患者进行体 温、血象等指标的监测, 以及呼吸道、泌尿道等常 见感染部位的观察。
目标监测
针对特定感染病原体,如 VAP(呼吸机相关性肺 炎)、CRBSI(中心导管 相关性血流感染)等进行 专项监测。
监测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收集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实验 室检查报告等途径收集感 染监测数据。
同一类感染患者集中隔离。
隔离病房的设置和使用应遵循相 关规定,加强空气、接触物等的
消毒和清洁工作。
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房时应穿戴 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 手套、隔离衣等,以降低交叉感
染的风险。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导致 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 此应遵循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手卫生规范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基本、最重 要的措施之一,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 手卫生规范。
手卫生规范应张贴在显眼位置,加强 宣传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 识。
在接触患者、操作前后、接触血液、 体液等高危险物质后,必须进行手卫 生处理,包括洗手、手消毒或使用一 次性手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评估跌倒高风险患者放置防跌倒警示标识、采取预防性干 预措施。
二、NRS疼痛等级评分: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 疼痛;7—10分重度疼痛。
三、评估对象: (一)新入院或转入患者; (二)采取镇痛干预措施前后; (三)外科手术前后; (四)肿瘤患者; (五)因其他情况(如创伤、有创操作、疾病等)处于疼痛状态的 患者。
(一)疼痛评估与再评估制度
四、疼痛评估时机: (一)定时评估: 1、新入院时或转入时; 2、轻度疼痛每日评估一次,; 3、中度疼痛,每4小时评估一次,直至<4分; 4、疼痛评估≥7分时,每2小时评估一次,记录在《疼痛护理记录 单》上,直至疼痛评分≤6分。 (二)实时评估: 1、当患者报告疼痛,或出现新的疼痛时进行评估。 2、疼痛治疗方案更改后。 3、给予疼痛治疗干预后,追踪评估,如:非消化道途径给予镇疼 药物后30min,消化道给予镇痛药后1小时;贴剂:4小时(或遵说 明书)。如果疼痛评估理想,恢复常规评估。遵循“评估—干预— 再评估”)循环,直至达到评估评分<4分。 4、当患者正常入睡时,不需要进行疼痛评估,记录“入睡”。
四、首次评估:患者入院2小时内完成,如急症手术等特殊情 况,术后及时完成评估。
(五住)院跌病倒人风风险险评评估估制度
五、再次评估:评估为高风险(≥45分)患者需每日白班再评 估,无风险(0-24分)、低风险(25-44分)成人患者每周进行一 次评估。有以下情况者需再次评估:病情变化(手术前后、疼痛、 意识、活动、自我照顾能力等改变时)、使用影响意识活动易导致 跌倒的药物、转病区后、发生跌倒事件后、特殊检查治疗后等。
住院病人风险评估
住院病主人要风内险容评估
一、护理风险评估制度 二、护理风险评估量表
住院病人风险评估
(一)疼痛评估与再评估制度 (二)压疮风险评估制度 (三)VTE风险评估制度 (四)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制度 (五)跌倒风险评估制度
住院病人风险评估
一、疼痛评估法NRS(数字疼痛分级法):将疼痛程度用0—10共 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0—10之间, 数字越大,疼痛程度越重。由患者根据其疼痛程度选择相应的数字。
三、评估时机: (一)新入院患者2h内完成评估记录,入院行急症手术患者返 回后完成评估,遇抢救等情况可延长6小时内完成记录。 (二)低风险患者至少每周评估1次。 (三)中度风险患者至少每周评估2次。 (四)高风险及以上患者每日评估。 (五)患者出现病情变化,如手术、分娩、病情恶化等随时评 估。 (六)出院时。
(三住)院V病TE风人险风评险估评制估度
VTE:(静脉血栓栓塞症)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 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的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包括深静脉 血栓形成(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PT表现形式。
(四)非住计院划病拔人管风风险险评评估估制度
(三住)院V病TE风人险风评险估评制估度
一、Caprini风险评估应用于所有住院患者,包含一般情况、体 质指数、VTE病史等40个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分别赋值,每个危险 因素的评分1一5分。
二、危险度分级:低危1分,中危2分,高危3一4,极高危≥5 分。其中,如存在5分项危险因素,建议直接定为极高危,无需再 进一步评估。
(五住)院跌病倒人风风险险评评估估制度
一、按照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总分 150分,0-24分无风险;25-44分低风险;≥45分为高风险。
二、对新入病人、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 精神异常的患者及无陪伴的3岁以下婴幼儿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三、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三个月)、以 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肢体活动受限、 视觉障碍及老年体弱等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二住)院压病疮人风风险险评评估估制度
一、按照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 二、对新入、转科、高龄、消瘦、水肿、偏瘫、大小便 失禁、昏迷、长期卧床、特殊情况的病人、手术后病人等进行 压疮风险评估。 三、Braden评估量表总分23分,15一18分为低危;13 一14分为中危;10一12分为高危;≤9分为极高危。 四、首次评估,患者入院2小时内完成,如遇急症手术等 特殊情况,术后及时完成评估。 五、再评估,评估为极高危者每48小时评估一次,高危 和中危者每周评估2次;为低危者每周评估一次,病情发生变 化时应随时进行评估。 六、评估≤18分采取预防措施、挂警示标识。难免压疮 及时上报。
(四)非住计院划病拔人管风风险险评评估估制度
三、首次评估:患者入院后2小时内完成评估,如遇急症手术 等特殊情况,术后及时完成评估。
四、再次评估: (一)应用《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进行非计划性拔管评 估时,对评估存在低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1次;存在中风险患者, 每周至少评估2次;存在高风险患者,每24小时评估1次。有以下情 况者需要再次评估:有病情变化时需要再次评估,如置管后、手术 后、拔管后等。 (二)转病区后。 (三)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后。
一、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又称意外拔 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 造成的拔管。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风险级别: 1一3分为低风险;4一6分为中风险;≥7分为高风险。
二、导管分类:导管分类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 可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和非高危导管。
(一)高危导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 UEX)发生后导致生命危险或病情加重的导管,如气管导管、胸引管、 T管、脑室引流管和动静脉插管;另外各专科由于疾病和手术的特殊 性,可根据其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和食道术后的胃管及鼻 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尿管等。
(二)非高危导管:UEX发生后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或对病情影 响不大的导管,如普通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