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例普通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分析
肝左外叶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31例分析

者 。胆 总 管 切 开取 石 术 很 难 将 肝 内胆 管 多 发 性 结 石 、 其 是 泥 沙 样 结 石 一 次 性 取 尽 , 此 需 借 助 内 尤 因 引流 术 将 残余 结 石 或 复发 结 石排 人 肠道 ; 内引流 术
可减 少 感染 , 止新 的结石 形 成 。常用 的胆肠 吻 合 防
生率 仅 占 65 . %。但我 们也 注 意到i L e 1I meit adln -em u- 8 C e W, onR P LuC , t . m dae n g tr ot a o c m s f eaetm r e a lhai J. ugr, O 41 54) o e ptco yf pt i i s【】S rey 2 0 ,3 ( : oh o h ot s
一
般 均恢 复 良好 。
参 考 文 献
[】S a E一 ea B T eeie o g fcoagoacn m [] 1 hi Y, 1S rgH . h pd mioyo h l icrio aJ. b l n
S miasi ie i ae 2 ( )1 5 1 5 e n r Lv rD s s , 4 2 : 1 — 2 . n e
20 ,4 2 :5 6 . 0 4 2 ( )6 - 6
[】姜 清 华 , 文 斌 , 菁 华 , . 道镜 下 液 电碎 石 术 治 疗 肝 内 胆 管 6 郭 李 等 胆
残 留 结 石 的 研 究 [】 J. 中华 消 化 内镜 杂 志 ,0 6 2 ( )4 8 4 9 2 0 ,3 6 :5 — 5 .
[ 4 ]刘宁 , 吕云福. 内胆 管结石 12 肝 1 例手 术治疗 [] J. 中国现代 普通外
科 进 展 ,0 9,2 6 : 3 — 3 . 20 1 ( )5 7 5 9
普外科手术感染危险因素探讨及护理对策

1 资 料 和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20 . 0 8年 1月 一 2 0 0 9年 6月 我院收治 的手 术患者 中 , 发生手术切 口感染 5 5例 , 3 , 2 例 , 男 4例 女 1 年 龄 6岁 一 7 岁 , 均 年 龄 4 . , 院 时 间 6 2 9 , 8 平 83岁 住 — 8 d 平
手术 切 口感染是外科患 者最 常见的医 院感染之一 , 占 外科 医院感染 的 1 %一4 %[ ,术后切 口感染 的发 生 , 3 0 1 1 不 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及生命 ,而且给患者的家庭及社 会带来 了巨大 的经济负担 。 外科切 口感染 因素很多 , 涉及患 者、 及手术操作两方面 的多种危险因素 , 普外科切 口感染相 关 因素与其他外科有共 同处 , 但也有其特点 、 如腹部手术 、 污秽或感染性手术多『 。污染切 口的感染明显高于清 洁切 2 ] 口 , 防 切 口感 染 应 从 多 方 面人 手 。 确 定 病 人需 施 行 手 术 预 在 的同时, 因而 预 防切 口感 染 的措 施 应 贯 穿 于 术 前 , 中和 术 术
2 结 果
31 . 与手术操作人员相关 的因素 参加手术操作 的人 .21 . 与队控制手术 的感染有直接的影 响,而通常影响手术操作 者 的相关 因素如 :1 参加手术人员刷手程序不规 范( ) () 2 穿 衣及戴 口罩 、 帽子不符合要求 。( ) 3手术衣浸湿 、 手套破损 31 . 手术环境 据检测手术室 的空气随着手术 时间的 .22 . 延长及 手术 间流动人员的增 加, 空气 中细菌可超标 , 使手术 野受空气尘埃粒子污染的几 率增加【]因此 , 3, 手术操作 的时 间 以及 参 与手术 的人员 总数均可 成为患者 伤 口感染 的 因
340例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调查与分析

减少对患者不必要 的损伤, 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出现 , 保障患者的生命
安全 , 到在严格掌握 手术适 应证 的前提下 , 达 规范地完成手术 , 不发
生 近 期 和 远 期 手术 并 发症 。
参考文献 :
【 李锦红 , l 】 曾亚军 , 张文生. 胃肠外科早期再手术 4 5例 分析 [l J 中国医疗前沿 , 】
20 3 1 )7 . 0 8.( 8 :0
足够的认识 , 忽视 了 胃大部分切 除的病史 , 而误人其它 急腹症毕罗 Ⅱ式吻合法常遗 留吻合周 围间隙, 即吻合后均遗 留以横结肠及 系膜 为中隔的上下两个间隙 , 其边界缺少弹性 , 类似一种疝 环 , 一旦肠管 疝人 , 便容易形成内疝 。, 这是形成的基 本因素 。
连续缝合 或着间断缝合时线要选取合适。在连续缝合最好使用可吸 收线 , 间断缝合用不吸收缝线针距宽 窄及缝 线拉力要适 中要完 整包
情况 , 及时止血 。 缝线要扎紧。 吻合完毕后 , 在 要及时抽 胃内容物 , 观
察有无活动性出血 , 尤其特别要注意是否存在多种 出血部位或多病 灶 以免漏治。 手术探查要全面、 仔细 、 循序【 尽量减 少此并发症的发 3 l 。
摘 要 : 的 调 查普 通 外科 围手 术 期 预 防性 使 用 抗 生 素 的 现 状 , 价 其 合 理 性 。 方 法 采 用 回 顾 性 调 查 方 法 , 我 院 3 0份 普 通 外科 住 院手 术 病 目 评 对 4 例 应 用预 防性 抗 生 素 的合 理 性 进 行 调 查 和 分析 。 果 我 院普 通 外科 使 用抗 生 素 指征 过 宽 、 间过 长 , 致 临 床 上 耐 药 菌种 增 加 。3 0例普 外科 结 时 导 4 手 术 患者 有 8 .%预 防 性应 用 了抗 生 素 , 中 I类切 口没 有 用 药 指征 滥 用抗 生 素的 占 5 % 。 论 普 通 外科 手 术 患 者存 在 滥 用 抗 生 素现 象 . 33 其 41 结 医
鼻腔泪囊吻合术31例围手术期护理

可再次用油纱压 迫止 血 , 重者 町 请耳 鼻喉科 医生会诊 协助 处 严
理, 安慰 患者 避 免 紧 张 , 助 医牛 给 予 局 部处 理 。 协
1 %麻黄素滴鼻液点鼻以收缩鼻黏膜 , 利于引流及 预防感染 , 滴药 时要嘱患者头向上 向后仰 , 使鼻 孑 垂直 向上 。术前 日备皮 、 日 L 当
3 1 术 前 护理 . 3 11 术 前 查 体 .. 胸 透 、 电图 、 心 m常 规 、 肾 功 、 糖 、 肝 血 血凝 四
3 2 1 卧位和饮食 ..
取半 坐卧 位, 利于伤 口卅 和积 液的引 有
流, 头部 血流量减少防止鼻部 伤 [ 出血 ; 1 手术 当天勿 进食过热食 物, 以防鼻腔 m , 以易消化 营养 丰富 的软食 为宜 , 忌刺 激性 食
护 理 园 地
中 学 究 21年1 第8 第1 CI SAD OE N EI L EERH 外医 研 0 0 月 卷 期 H EE N RI D A SAC N F GM C R
鼻 腔 泪囊 吻合 术 3 例 围手术 期 护理 1
李辉
招 远 市人 民 医院 ( 东 招远 2 5 0 ) 山 6 4 0
【 关键词】 慢性 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围手术期护理
20 0 5年 1 0月 ~ 0 8年 9月 , 者 共 为 3 例 慢 性 泪 囊 炎 患 20 笔 1 复 。 因此 , 者采 取 以下 措 施 : 任 护 一 积极 与患 者 沟 通 , 笔 责 J : 了解 患 者 的心 理状 况 和心 理 需 求 , 立 良好 的信 任 关 系 , 心 解 答 患 建 耐
物 , 食蔬菜和水果 , 持大便通畅。 多 保
项检查 , 有异常及 时处理 ; 详细查体 、 询问病史 , 看是 否合并 内科 疾病 , 本组病例糖尿病 1 , 胁压病 4例 , 例 高 冠心 病 3例 , 均及时
31例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节功 能 , 提高 晚年生 活质量 。因此 , 湛 的手术技 术再 配合 精 完善 的术 前 、 中 、 后及 康 复护 理便 能获 得 理想 的效 果 。 术 术
本科 从 2 1 00年 4月 2 1 0 1年 7月 ,对 3 例 老 年 人 工 全 髋 1 关节 置换术 患者进 行护理 和功 能训 练 , 取得 满意疗 效 , 均 现
2 护理
全部患者术后无切 口感染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压疮 、 肉萎缩及假 体松动 , 肌 随访 6~2 4个月 , 髋关 节功能恢
221 严 格无 菌 环 境 ..
人 工 全 髋 关 节 置 换 术 应 在 层 流 手 术 室
21 术前 护 理 .
内进行 , 限制手术 室人员 出入 , 预防性应用抗 生素 , 尽量缩 短
为宜 。 22 术 中护 理 .
中骨水泥 固定型 2 例 , 骨水泥 固定型 4 。②护理方法 : 7 非 例 术
前 、 中、 后 均进行全 程护理 指导 , 括心 理护理 、 确体 术 术 包 正 位 、 防 下肢 静 脉 血 栓 等康 复训 练 指 导 。 预
13 结果 -
复 良好 。
老 年 患 者 承 受 力 差 , 自责 , 士 应 了 解 患 易 护
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监测指标

百分比(%)
发生手术并发症的患者例次数占同期手术患者总例次数的比例。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发生手术并发症的患者例次数/同期手术患者总例次数X100%
不包括妊娠、分娩、围产期、新生儿患者。
步低逐降
术中主动保温率
定量
指标
百分比(%)
手术麻醉期间采取主动保温措施(全程连续主动保温或间断主动保温)全麻例次数占同期全麻总例次数的比例。
手术麻醉期间低体温发生率二手术麻醉期间低体温患者数(医疗目的的控制性降温除外)/同期接受体温监测的麻醉
手术麻醉期间低体温是指患者进入手术间开始至患者自手术间或麻醉后监测治疗室
逐步降低
受体温监测的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
患者总数XlO0%
(PACU)返回病房前核心体温低于36。C(连续监测低体温持续230分钟或间断监测连续两次低体温且间隔时间230
术中主动保温率=手术麻醉期间采取主动保温措施全麻例次数/同期全麻总例次数Xlo0%
术中主动保温措施包括:使用主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温设备、升温装置等进行体温保护。使用输血输液加温装置加温至37℃后再输注。
逐步提高
手术麻醉期间低体温发生率
定量指标
百分比(%)
手术麻醉期间低体温患者数(医疗目的的控制性降温除外)占同期接
步低逐降
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
定量指标
百分比(%)
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手术后需进行的计划外再次手术占同期患者手术总例数的比例。
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二患者术后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例数/同期患者手术总例数又100%
本指标重点监控术后48小时内、术后31天内重返手术室情况。
逐步降低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监测指标
31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 2 术 后 护 理 .
腺瘤 2 、 6例 甲状旁腺增生 5例。临床表现病理性骨 折 3例 、 泌尿
系结石 1 、 2例 食欲不振恶 心呕 吐 2 7例 、 高变矮 1 、 身 3例 全身无 力疼痛 2 9例 、 搐 1 。3 例均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 , 抽 例 1 术后 生命
起 , 发生 在 2 3 多 4~ 6h内 , 者 表 现 为 不 同 程 度 的 呼 吸 困 难 , 患 重
的精神症状 , 患者急易 出现激惹 、 躁、 烦 焦虑等消极情绪 。护理人
员 应关 心 患者 , 向其 耐 心 解 释 , 绍 手 术 及 治 疗 过 程 , 介 了解 患 者 的
动态心理变化 , 消除其紧张 、 恐惧情 绪。 2 12 饮食 指 导 限 制 钙 的 摄 人 , 日食 物 含 钙 量 不 超 过 .. 每 10m , 5 g 禁食含钙量高 的兔 肉、 牛奶 、 奶制 品、 豆制 品等 , 日饮 水 每 大于 30 0m 以补充因高尿 钙、 0 l 高尿磷所致 多尿 、 多汗 丢失 的水 分, 防止脱水 , 同时促进钙 的排 出。在 胃肠 系统不受 侵 害的情况 下, 鼓励 患者 多饮 桔 汁、 汁等 酸性 饮 料 , 梅 以酸 化 尿 液 , 止 肾 防
中外 医学 研 究
21 0 0年 9月 第 8卷
第2 0期
C I E EA D F R I N M D C LR S A C H N S N O E G E I A E E R H
:誊蠹| || 掌
矗≯ ≯ 萋黪强萋 : 蕾 誊g 羹蕾磐孽鼻曩 .| | 薯≯ 磐舞 簪誊 I ∥ ≯ 薯| 。 | : 曩: |
2 1 1 心理 护理 ..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移植31例临床效果分析

第6卷 第5期2015年9月器官移植OrganTransplantationVol 6 No 5Sep 2015·临床研究·DOI:10 3969/j issn 1674 7445 2015 05 008基金项目:广西自然基金(2013GXNSFAA019253);广西科学技术开发与研究项目(桂科攻14124003 8)作者单位:530021 南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移植医学研究院广西移植医学重点实验室广西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军区器官移植中心通讯作者:孙煦勇,Email:sxywn@sohu com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移植31例临床效果分析蓝柳根 秦科 董建辉 黄莹 曹嵩 李海滨 李壮江 周洁惠 孙煦勇 【摘要】 目的 总结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用于肝移植的临床经验及疗效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收治的31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31例供体中符合中国标准Ⅰ类8例、Ⅱ类3例、Ⅲ类20例。
按规范器官获取流程取得供肝。
供肝的热缺血时间为2~13min,平均为9min;冷缺血时间为240~600min,平均为350min。
31例受体均顺利完成肝移植手术。
其中29例受体恢复良好,肝功能逐渐恢复,未出现血栓形成、排斥反应,4例出现胆道狭窄并发症,经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引流通畅;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平均8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21d,病情稳定后出院。
受体总体存活率为81%,1例术后2d死于原发性肝脏无功能,1例死于术后肺部感染,4例肿瘤受者死于肿瘤复发转移。
结论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可以扩大供肝来源且近期效果良好。
逐渐完善捐献供体器官功能保护措施,严格掌握供者适应证、加强器官功能评估、缩短热冷缺血时间,是改善临床效果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脑 心双死亡标准器官捐献;肝移植;预后 【中图分类号】R6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7445(2015)05 0008 06Clinicaleffectanalysisoflivertransplantationfromdonationaftercitizen sdeathin31cases LanLiugen,QinKe,DongJianhui,HuangYing,CaoSong,LiHaibin,LiZhuangjiang,ZhouJiehui,SunXuyong InstituteofTransplantMedicine,the303rdHospitalofPeople sLiberationArmy,GuangxiKeyLaboratoryforTransplantationMedicine,GuangxiTransplantationMedicineResearchCenterofEngineeringTechnology,OrganTransplantationCenterofGuangzhouMilitaryRegion,530021Nanning,ChinaCorrespondingauthor:SunXuyong,Email:sxywn@sohu com【Abstract】 Objective Tosummarizetheclinicalexperienceandcurativeeffectanalysisoflivertransplantationfromdonationaftercitizen sdeath Methods Clinicaldataof31casesoflivertransplantationfromdonationaftercitizen sdeathinthe303rdHospitalofPeople sLiberationArmywereretrospectivelystudiedResults Amongthe31donors,8donorsmetClassⅠofChineseStandard,3metClassⅡand20metClassⅢ Thelivergraftwasobtainedaccordingtothestandardizedorganprocurementprocess Thewarmischemiatimeofthelivergraftwas2 13minwiththeaverageof9minandthecoldischemiatimewas240 600minwiththeaverageof350min Thirty onerecipientsunderwentthelivertransplantationsuccessfully Twenty ninerecipientsrecoveredwellandtheliverfunctiongraduallyrecoveredwithoutthrombosisandrejection Fourrecipientsdevelopedbiliarystrictureandthedrainagewasunobstructedafterbiliarystentplacement Theaveragestaytimeinintensivecareunit(ICU)was8dandtheaveragelengthofstayaftertransplantationwas21d Therecipientsweredischargedwhentheconditionswerestable Theoverallsurvivalrateoftherecipientswas81% Onerecipientdiedofprimaryliverdysfunctionat2daftertransplantation,onerecipientdiedofpostoperativepulmonaryinfectionandfourtumorpatientsdiedoftumorrecurrenceandmetastasis Conclusions Donationaftercitizen sdeathmayexpandthesourceoflivergraftsandtheshorttermeffectisgood To第5期 蓝柳根等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移植31例临床效果分析graduallyimprovefunctionprotectivemeasuresfordonororgans,tostrictlycontrolindicationsofdonors,tostrengthentheassessmentoforganfunctionandtoshortenwarmandcoldischemiatimeareimportantmeasurestoimproveclinicaleffect【Keywords】 Donationaftercitizen sdeath;Donationafterbraindeathpluscardiacdeath;Livertransplantation;Prognosis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供体器官严重短缺制约着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下)┃首都医药 CAPITAL MEDICINE35③预防脑血栓形成: 血栓栓塞是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最主要并发症。
各种原因造成的脑血管痉挛、低血压、低血容量致脑灌注不足、相对的高凝状态等是发生血栓栓塞的主要诱因。
针对其诱因,严格治疗、操作护理规程,有利于预防其发生, 遵医嘱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及扩容治疗能有效预防其发生。
一旦出现意识、瞳孔、言语、肢体运动等障碍,应高度怀疑血栓栓塞,及时行CT、DSA 检查,必要时溶栓治疗。
参考文献1 王维治,罗祖明,谢鹏,等.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1~1562 吴中学,王忠诚,孙永泉,等.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 J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9,15: 90~933 兰艳,杜芸,青燕,等.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 J ]. 护士进修杂志, 2006, 21: 61~624毛茂桂,毛继芳.介入治疗术后留置股动脉鞘护理40例.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0):9210(20081006收稿)摘要:目的 探讨普外科围手术期死亡的高危因素,进而降低围手术期的病死率。
方法 回顾性研究281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31例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影响普外科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因素为高龄、恶性肿瘤、术前合并高血压、上腹部手术、术后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
结论 高龄、恶性肿瘤、高血压、上腹部手术、术后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是普外科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普外科;围手术期死亡;高危因素围手术期死亡是影响普外科常规手术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降低围手术病死率,本文回顾性研究了北京世纪坛医院2003年12月~2007年4月2816例普外科手术病人,对其中31例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的相关原因进行总结,以期提高普外科常规手术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普外科常规手术病人2816例,其中围手术期死亡病人31例,死亡率1.1%:男17例,女14例,年龄45~87岁,平均67.1岁。
恶性肿瘤27例(87%),其中肝癌5例(16.1%),结肠癌4例(12.9%),胃癌4例(12.9%),直肠癌4例(12.9%),胆囊癌4例(12.9%),小肠恶性肿瘤1例(3.2%),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例(3.2%),胰腺癌1例(3.2%),多个淋巴结恶性肿瘤1例(3.2%),膀胱癌腹腔转移1例(3.2%),食道癌腹腔转移1例(3.2%);非恶性肿瘤4例(13%),肝硬化2例(6.5%),十二指肠溃疡1例(3.2%),化脓性胆管炎1例(3.2%)。
术前合并症:高血压8例(25.8%),冠心病4例(12.9%),糖尿病4例(12.9%),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1例(3.2%)。
手术部位:上腹部手术26例(83.9%),其他部位手术5例(16.1%)。
1.2围手术期死亡原因 围手术期死亡是指患者在手术后30天内发生临床死亡。
本组围手术期死亡31例,死亡原因如下:肺部感染14例(45.1%),呼吸衰竭21例(67.7%),心功能不全10例(32.3%),应激性溃疡3例(9.7%),低蛋白血症23例(74.2%),低血容量性休克2例(6.5%),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3.2%)。
1.3统计学处理1.3.1统计指标 选择年龄、性别、原发病种类、术前合并症、手术方式、死亡原因进行统计。
1.3.2统计方法 各因素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SPSS 12.0软件处理,筛选出与死亡有关的因素。
2 结果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影响普外科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恶性肿瘤病史、术前高血压病史、上腹部手术、术后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而性别、冠心病、糖尿病、慢喘支病史、术后应激性溃疡、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肾功能不全则对于普外科围手术期死亡没有统计学影响。
见附表1、2、3。
3讨论围手术期死亡是影响外科手术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尽可能降低围手术期的病死率是提高外科有效治疗的手段之一。
通过本组研究发现,年龄、恶性肿瘤病史、术前患有高血压、上腹部手术、术后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是影响普外科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3.1高龄患者各组织器官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存在多种高危因素。
由于高龄患者心肺功能都明显减退,或伴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多器官器质性病变,免疫功能下降,对各种应激反应和耐受性差,因此手术安全度小,且明显增加了手术及麻醉风险和围手术期处理难度,术后极易发生呼吸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病死率显著增高[1~5]。
术前除做常规生化和物理检查,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检测,如肺功能、心脏彩超等,从而有效评估患者呼吸循环功能。
对于肿瘤患者要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对于远隔转移而不能切除原发灶者,应尽可能改变手术方式,减少手术所造成的应激反应,对于术前评估可能耐受不了手术者,必要时放弃手术。
31例普通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分析北京世纪坛医院(100038)邢晓燕 张福先 赵永恒 闫巍 马兵兵 董全民 金莉┃2009.2(下)┃首都医药 CAPITAL MEDICINE363.2高血压是老年手术患者的高危因素之一[2][3]。
术前应尽可能把血压控制在预定范围内,同时防止应激或出血造成的低血压,以保证有效的冠脉灌注,防止术后出现心律失常或心肌病变,从而降低死亡率。
另外,对于高血压患者,术后要给予有效的心电监测,严格控制血压,防止发生心功能不全。
合并冠心病患者,要给予必要的扩冠治疗。
通过本组研究发现,术前高血压与术后心功能不全在围手术期影响死亡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故笔者认为,严格控制血压,防止发生心功能不全有重要临床意义。
3.3恶性肿瘤患者由于长期处于消耗过程中,全身各器官功能均受到影响,免疫功能过低、贫血、伤口愈合缓慢,术前术后容易出现低蛋白血症,进而导致伤口感染、肺部感染、深部真菌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
据报道,围手术期死亡风险与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若术前白蛋白水平低于35g /L ,则会显著影响围手术期死亡。
故术前应严格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加强营养,必要时给予免疫球蛋白,适度输血,术后尽早开始肠内营养,尽快拔除各种深静脉导管,降低导管败血症的发生率,同时防止出现低蛋白血症。
本组研究证实低蛋白血症与围手术期病死率呈正相关。
围手术期进行营养支持,提高白蛋白水平,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有积极作用[4]。
3.4有报道,胆管癌围手术期的死亡率可达65%,肝脏其他部位肿瘤围手术死亡率达22% 。
上腹部手术由于手术部位距离膈肌比较近,术后疼痛等原因,影响了膈肌的正常运动,容易造成术后患者胸廓运动受限,呼吸幅度减小,咳痰不畅,不利于痰液的引流和排除,进而形成坠积性肺炎,导致呼吸衰竭,增加死亡率。
另外,上腹部手术一旦出现腹腔感染,由于腹膜面积大、吸收快,容易造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引起多器官功能不全,造成临床死亡。
3.5本组研究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占45%,临终合并呼吸衰竭为67.7%,由此可见,术后防治肺部感染是减少普外科围手术期死亡的有效治疗之一。
术后早期拔除气管插管,加强肺部护理,痰液引流,早期雾化,稀化痰液,适度翻身拍背,保证有效容量,防止出现心功能不全,如有可能可以进行翻身床治疗,早期进行细菌学调查,为后期治疗做准备。
减少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也就降低了围手术期的病死率。
本组研究还发现术前患有糖尿病、冠心病、慢喘支等疾病,并没有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死亡率有明显影响,这提示医务人员对于合并这些疾病患者,仍然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只要有效控制好这些原发病,并不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1 龙容尊,罗德源,黄淼龙,等.肺癌围手术期死亡的高危因素分析.中国综合临床,2007,4(23):330~3322 唐大年,韦军民,黄明伟,等,老年消化道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1(25):38~403 Goldman L. Cardiac risk in noncardiac surgery: an updata . Anesthe Anagle. 1995(59):499~5024 韦军民,乔江春,老年患者手术和围手术期处理中的特殊问题.中华老年医学,2004,23:519~5205 黄海,刘胜利,胆管癌围手术期死亡因素分析.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6,3(15):173~176(20090107收稿)例数死亡p年龄≤65岁19759 (0.456)年龄>65岁84122 (2.62)0性别 男139117 (1.22)性别 女142514 (0.982)0.542恶性肿瘤38229 (7.59)0.000高血压63713 0.01糖尿病499 4 0.48冠心病59640.257慢喘支31810.254例数死亡P上腹部1028260其他部位17885例数死亡P肺炎399110.002低蛋白血症742230呼吸衰竭216210心功能不全19810 0应激性溃疡3830.001低血容量性休克5620.253急性肾功能不全1110.27附表1 普外科围手术期死亡原因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例,%)附表2 普外科围手术期死亡原因手术部位单因素分析(例,%)附表3 普外科围手术期死亡原因术后并发症单因素分析(例,%)。